浅析湖北经济学院校园规划1

浅析湖北经济学院校园规划1
浅析湖北经济学院校园规划1

城市规划

课题名称:浅析湖北经济学院校园规划

作者:樊当

班级:项管Q0941 学号: 090703033

共青团湖北经济学院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浅析湖北经济学院校园规划

摘要:大学校园建设的优劣,与校园规划设计的水平直接相关。本文从大学校园自身及其所处城市的角度探讨了湖北经济学院校园规划中的总体布局、道路结构、校园生态环境的现状等内容,分析了该校校园规划存在的问题,并从解决校园土地浪费、合理布局校园道路、提高景观植物的多样性和层次性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湖北经济学院校园规划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字:校园规划;湖北经济学院;生态环境

引言

今天的大学校园规划具有双层含义:它既指一个大学的事业发展规划和学科发展规划,又包含了在具体建设技术层面上的校园及环境规划设计的内容。大学校园建设的优劣、质量不仅涉及一个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规模标准、经济指标等重要问题,而且还直接与校园环境规划设计的水平相关。大学校园及其建筑的品质不仅体现在其特定的地域性、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等方面,而且还突出反映在其特有的学术氛围上。这些特性直接影响着人材培养的环境及其规划设计。此外,校园规划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通过实践,需要对原有规划进行调整与修正。

高等学校根据其自身的学科层次结构的不同,有自己不同的发展和办学模式。就目前而言,高校的改扩建不外乎以下几种形式:原校就地扩建;异地设分校;整体搬迁重建新校。湖北经济学院的建设就是后一种形式。

一、湖北经济学院校园规划概述

湖北经济学院校园规划体现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组团式的规划模式,即以相关院系建筑群为组团,内部合理布置教学楼、学生宿舍及组团级的体育和生活服务设施。而行政楼、图书馆、公共教学楼则作为整个校园的中央核心区集中布置,为各个群体提供相应的活动场所。该校园主要布局为两区一轴五片。(如图1)(一)两区

以中兴路为分界线分为东区和西区,东区为湖北经济学院本部学生主要生活区,西区为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及专科学生主要生活区。

(二)一轴

东西向的经世路、济民路正对校园东大门,形成一条东西向的景观主轴线,通过绿化花坛水景和各式开敞空间等景观元素,强化主轴线作为校园礼仪性的景观大道,同时延伸至生活区,作为校园主要的步行空间,在主轴线的中间布置图书馆作为整个校园的中心,成为整个校园的标志亦为整个周边地区的标志之一。

(三)五片

东西两区生活区的运动片和居住片,相对于校外汽车的噪声影响,腾龙大道内环的汽车噪声影响较小,规划将需要安静氛围的学生宿舍区安排在生活区的南部,学生宿舍的北面布置运动中心。教学区分为三片,由东向西依次为行政教学综合片、实验中心综合片,文体教学综合片,教学区的三片和生活区是隔河分开的,其中沿河刻有10座中外著名经济学家的塑像,各院系的行政办公楼分别布置在三片。

图1:湖北经济学院校园总体规划图

二、校园规划特色

(一)人车分流步行者优先

随着大学校园中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加以及教学网络的立体交叉,妥善处理车行和人行的组织尤为重要。扩展步行系统,减少汽车污染,做到人车分流、互不干扰是湖北经济学院校园道路交通设计的关键。其具体手法是将校园主体建筑群和核心区安排为步行优先区,主要机动车交通布置在人流比较集中的核心区以

外乃至整个校园的外围地块,以创造一个宁静、安全充满学术气氛的校园环境。

在湖北经济学院新校区规划中,公共中心及各学院组成的核心区外围形成环状机动车道,将最大面积的建筑与交通串联起来,形成通畅高效的车行交通系统。由生活区到教学区的通道分段采用台阶模式,限制机动车辆的通行,以及联系1、2号教学楼的二层风雨走廊和各院落内部的步行道共同构成了安全畅通的步行交通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流与车流的冲突,达到人车分流、步行者优先的目的。

(二)丰富与生动的交往共享空间

本着“环境育人”的思想,大学的交往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思想感情的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和心理归属感。在湖北经济学院的校园规划中,根据交往活动的不同建立了多种类型、多层次的社交共有空间,并与园林意境相结合,共同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丰富的校园共享空间框架。

湖北经济学院的校园规划中,规划的交往共享空间分成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中心广场为核心的各个生态林,第二层次是各宿舍与教学楼单元之间的绿地及各条纵横交错的连接轴,第三层次是运动场及操场,第四层次是建筑单体内部的中庭、平台等室内园林交往空间。这种以广场和院落为主要特征的交往共享空间,结合特定的地段环境文脉,形成了充满时代气息的湖北经济学院校园文化环境。

(三)生态型园林式的绿化景观

湖北经济学院校园的绿地系统规划首先要保护好用地内的植被、山体和水系,以尽量少破坏自然环境为宗旨,同时增加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给师生提供一个生活、学习的良好生态空间。

湖北经济学院新校园所在之处,环境优美,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因而利用现有的水系来建构绿化景观系统,体现绿色生态意识。环状绿化隔离带有效地减少了汽车噪声污染,各功能分区之间以及教学单元和生活单元之间也布置了大面积的绿地,与中央水面一起共同调节校园小气候。

规划对原有水体整理修饰,结合自然,人工砌筑,使之成为校园中最亮丽的景观。将人文精神融汇到亭、廊、铺地、广场等人工造景中,与自然风貌交相辉映,形成一步一景、景景精彩的校园景观特色。

三、校园规划中存在的不合理地方

(一)校园预留用地开发不到位,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湖北经济学院校园建设缺少宏观考虑、有序规划,大面积征地建设,造成大量农田被占用,而由于各方面原因,校园土地利用不充分,浪费现象突出,不注重土地使用效益,与我国国情很不符合。如学校东面及东南面的腾龙大道以外校园界限以内的大片土地至今荒废,杂草丛生,甚是荒凉。校园边界处十分杂乱,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还影响了校园容貌。(如图2、图3)

图2:校园预留土地图3:校园边界地区

(二)校园道路布局局部不合理,道路视觉景观较差

校园是一个人口聚集的地方,每一处规划都要考虑到人的因素。在湖北经济学院的校园规划中,有些地方太过拘泥于中方的对称美,尤其是道路的设置上,局部规划未考虑到学生的懒惰性,缺乏人性化,大都采取垂直型的道路,导致很多地方应该弯曲的没有弯曲,影响了师生的出行方便,如1号教学楼与2号教学楼处,规划中采取垂直交叉的道路布局,通往1号教学楼的门还需拐一个90度弯,给许多“懒惰”的学生的出行带来了不变,于是学生便从草丛上斜线踩过以抄近道,这就导致了草坪的损坏,环境的恶化。(如图4 、图5)

图4:1号教学楼拐角处草坪上的小路图5:1号实验楼拐角处的砖块小路

(三)远离市中心,自身配套设施差

湖北经济学院建设校址位于武汉

市江夏区藏龙岛内(如右图),原是农

田,距市中心较远,周边比较荒凉,

相关的配套设施都跟不上,比如幼儿

园、小学,初中等教育机构、大型的

商业中心等都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需

求。师生外出比较麻烦,并且会引发

相关一些列的不安全事情发生。

(四)植物配置缺乏层次性、多样性

我国园林植物资源举世闻名,木本园林植物约l00 属,7 000余种,草本

园林植物也很丰富,如著名的菊属、翠菊属、报春花属、紫堇属等。

但湖北经济学院校园中,用于校园绿化的植物种类仅有60 余种,且集中在有限的22 科内(其中蔷薇科就有20 余种),且树种规格较小,低矮的乔灌数量相对较多,校园植被的荫蔽度差,对校园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大打折扣。绿地面积较大,但草坪植物种类单一。有关研究显示:植树和种草坪的投资比例为1 : 10,而产生的生态效益比为30 : 1,在吸收颗粒物方面,树木是草坪的3 倍以上;而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的功能则是草坪的5倍以上。因此,虽然草坪使绿地面积短期内迅速增加,但实际上与种树相比,校园绿地的生态效益却在下降。校园植物多样性不足,影响生态群落结构层次的丰富性和功能的稳定性。

四、针对完善校园规划不合理之处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校园土地的整治利用,提高校园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现在的大学,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外向性、社会性特征,这些特征反映在校园规划中,就是要求校园不仅要满足培育人才的需要、还要满足高校与企业,高校与研究机构共同发展的需要;而这又促进加强了校园功能和校园空间的城市化倾向。这些倾向给校园土地的整合提供了条件,也给校园土地的集约指明了方向:1、为了增加收入,更好地规划建设好校园,大型文体设施可以投向社会,向社会开放。大学的科研部分也可以向社会转化,对于科研用地、也可以进行合适的整合,达到土地的集中利用。2、校园预留土地的使用上,在新的规划未出台之前,

可以用来进行植被的培养,等待规划出台、建设之时,可以将培育的植被移植到校园内其他地方种植,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预留用地上的荒凉、美化校园环境,也可以提高植被的荫蔽度、减少绿化校园的成本。3、加强学校边界土地的整治和利用。在学校边界地带可以建立生态景观林,既可以美化校园环境,还可以减轻来自校外的灰尘污染和噪声污染。

(二)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布局校园道路,强化道路视觉景观

校园道路是一个学校的动脉,是联通学校各个场所的关键要素。在校园道路的规划中,不能只考虑道路的通达性和美观度,其实更多的要考虑道路的实用性和人性化,比如:1、在修建主要道路的同时,根据人流情况,可以在草坪中间适当的铺设一些砖块道路,截弯取值,既能方便广大师生的出行,也能减少草坪的损坏、降低成本。2、沿道路提供能强化和烘托特定校园环境氛围和特征的景规,并形成体系性的整体道路标识和视觉参考物。

(三)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高全校师生的生活幸福指数

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可以提高师生及附近居民的幸福指数。1、在校园规划中,可以利用空闲土地建立大学附属幼儿园、中小学等教育机构,不仅为学校职工服务,还可以向社会开放,原有的后勤服务在市场化的今天也可以走向社会;教工与学生居住也伴随办学形式多样化向社会开放,允许社会力量参与。2、提高学校商业街的档次和校医院的服务水平和级别。

(四)科学配植各种植物,提高景观植物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1、植物配置。

配植大乔木时,选择树种要有乡土性、针对性;种植树种应考虑植物生态群落景观的稳定性、长远性、美观性。树种选择在生态原则的基础上,力求变化,创造优美的林冠线和林缘线;配植大乔木时,要有足够的株行距,为求得相对稳定的植物生态群落结构打下基础,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景观植物配置的多样性

植物材料既是生态造景的素材,也是观赏的要素;位于分解者之上的植物能将太阳光、水转化为有机物并产生氧气,所以应正确选择树种特别是多用乡土树种,因为乡土树种是自然生态历史演变的结果。科学地配植各种植物有利于发挥植物的特性。

3、乔灌花草合理结合

将植物配置成高、中、低各层次,既丰富植物品种,又能使三维绿量达到最大化,使放出的氧气和制造的有机物更多,有益于人类的健康。总体上要体现植物配置的层次性、多样性及植物配植的功能性。对于一个植物群落我们不仅要注意它的物种组成,还要注意物种在空间上的排布方式,也就是空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的是植物在垂直高度上的分化情况,它取决于植物的高低大小,主要受光照强度的递减所决定。上层的植物喜光,中层的植物半喜光或稍耐阴,下层的植物就比较耐阴。这些都为我们的植物配置工作提供了依据,应当遵循这些规律,乔灌草的搭配,就是注意群落的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的是植物在水平方向的分布情况,从河流两岸的自然植物分布情况看,在水中生长的是水生植物。在靠近水边的地方生长的是比较耐水湿的植物,在离岸边稍远的地方生长着稍耐水湿的植物,在远离水的地方生长着喜旱生植物。因此,人工植物群落的布局和栽植要遵循群落演替规律。

五、结束语

大学校园生态规划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观念,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共同营造。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职责,只有营造生态校园,高校才能为现代化的生态城市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并促进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海泽,李玲,牟瑞芳.高校校网景观生态的空间格局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18(1):14~16.

[2]王梅.基于生态规划理念的大学校园规划[J].山西建筑,2006,32(2):16~17.

[3]陈岳堂,高志强.论高校生态校园规划[J].高等农业教育。2004,8(8):42~43.

[4]柴薇.生态校园规划探讨[J].缘色料技,2011,44~45.

[5]汤鹏.个性化校园设计—武汉理工大学新校区校园规划[J].华中建筑2006,166~168.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设计课Ⅶ 毕业设计(一) 数字化设计与建造 任课教师:吉国华教授 助教:陈中高博士 春季学期 参加学生:人 教学目的: 基于建筑数字技术,本毕业设计涵盖案例分析、设计研究以及建造实践等三个部分,旨在融合数字化设计与数控建造这两个过程,将传统建筑行业中分离的设计与营造用数字技术结合起来,完成从数字化设计到数字化建造的全过程。整个课程以实物模型为研究媒介,希望在形式生成与建造验证这一往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关联设计与建造过程的协同意识,以培养寻求物质逻辑合理性的主动思考,建立基于数字技术的建筑设计建造一体化思维。 题目简述: 近年来,伴随着复杂形体的建筑设计日益普遍,建筑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种矛盾的设计条件:一方面,当数字设计作为一种通用知识和技术,作为诸多因素协同的系统产物,建筑形体易倾

向于愈加复杂的几何形式创作;另一方面,因偏离传统的建筑学策略,建筑师对复杂几何形体的操作实质较为陌生,而无法有效地回应其建造过程中的挑战。正是在这一困境下,数字化设计与建造的大规模开展给当代建筑学带来了诸多较有意义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它扩大了建筑从设计到建造的创作路径与实现手段, 促使两者的互相关联和高度整合;另一方面,它充分显示了建造之于设计所充当的限定与创造的双重角色,能为常规技术、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等不同制约条件之下的建筑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性。 基于以上背景,本课题以“创客空间”为主题,要求学生在学校自选环境中设计一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为㎡的创客空间,以满足有创业目标的学生聚会、交流、创想、协作的功能需求,推进创新意识培养。课题着重要求从建筑设计的实际问题出发,用数字化的方法研究和解决问题,最终通过数控加工的方式来实现具有真实细节的构筑物。 课程内容: 、基于计算性设计( )的技术与思维对建筑问题进行解析。 、研究真实建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而进行面向建造的数字化建筑设计。 、程序及编程学习,运用各种程序方法和各类库文件。 、材料研究,充分挖掘并整理与数控建造相关的各类材料。 、掌握数控设备基本知识和操作要领。

清华校园景观设计理念初探

清华校园景观设计理念初探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清华大学早期校园主要特色景观的分析研究,使人们认识到在校园环境设计过程中只有准确地把握特定环境的历史文脉与精神,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优美、宜人能够激励大学生奋发向上的工作、学习与休息环境。 【关键词】园林校园景观环境设计 高等学校犹如一个小社会,学校中的每栋建筑,一草一木对于大学生健康品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人类文化的传播形式,除了课堂讲授、读书、电影、电视外,一定的物质形式也是精神的文化的载体。如:建筑、雕塑、工业产品等等。因此,校园景观①建设的优劣,对于学校的教育质量与声誉有着重要的影响。美国康奈尔大学《1985年校园规划指导准则》中有这样一段话:“以任何标准来衡量,康奈尔大学都是美国最美的校园之一。十分重要的一点是:期望进入康奈尔大学的学生们承认,在他们的选择康奈尔大学的诸多理由中,校园环境是仅次于学术上杰出声誉的第二位的理由②”清华大学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景观特色。因此,通过对清华大学早期校园特色景观设计研究,对于提高我国高校的景观设计的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会有一定的帮助和启迪。 本文由三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简单阐述了清华大学的精神,使人们了解其办学宗旨和指导思想。第二部分对清华大学早期(即西教学区)校园硬质景观进行简单分析,使人们了解几十年来清华学人对老教学区景观的继承、建设与发展情况。第三部分对清华大学在校园景观改建过程中的特色进行了①分析。 一、清华的精神 1.1老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清华的老校训是梁启超(字任公)先生1914年冬来清华讲演的中心思想。这八字来源于《周易》“乾”、“坤”二卦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梁先生诠释道:“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君子贵己甚厚,责人甚轻。……”这次讲演以后,学校及以此八字为校训,作图制徽,永久流传。(引自黄延复《清华园风物志?校徽与校训》) 1.2 新校训:“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老校训还是新校训,其精神实质就是要求学生具备勤奋自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1.3 清华的学风 清华自1911年建校至今已近九十年的历史。在这几十年过程中,清华学子在“自强不息报效祖国”的精神感召下,人才辈出。如闻一多、梁思成、施氵晃、、陈岱孙、曾昭抡、钱钟书、吴晗等等,在各个学科领域为中国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的清华学子们更以建设祖国为己任,以老校友、老前辈们为榜样,努力学习,勇攀高峰。在校园中充满着浓厚的学习气氛和学生们课外活动娇健的身影与优美的歌声,它们共同构成了清华大学最为动人、最美妙的人文景观。 二、清华早期校园(西教学区)的硬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特色 2.1 清华校园建设断代:清华大学的建设发展大致可以分为 ① 1911年建校到1922年四大建筑完成的早期发展阶段 ② 1923年到抗战前发展时期

校园网规划与设计毕业论文1

毕业论文 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系名: 专业: 班级: 2011年5月10日

摘要 自1994年以来,互联网在我国取得了飞速发展,联网的计算机、上网用户和网站的数目逐年倍增。各大专院校相继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Internet技术和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越来越紧密的结合使得校园网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平台。 校园网已成为各学校必备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其规模和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学校教学与科研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某学院校园网目前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用户的实际需求,制订了学院校园校园网建设的整体设计方案。通过校园网的设计与建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宽带多媒体网络,为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 针对本项目,本文做了以下工作:研究了数字化校园网的建设;调查比较了大型组网设备的性能的优缺点;分析了部分高校校园网组网技术方案;研究了基于校园网平台的信息安全问题;实现了拥有教学、科研、宽带多媒体网络和综合信息服务的校园网的规划设计。 关键字:校园网;协议;设备

目录 目录.............................................................. I 引言.............................................................. I I 第一章校园网简介 0 1.1什么是校园网 0 1.2校园网有什么作用 (1) 第二章校园网的需求分析 (2) 2.1 校园网对主机系统的要求 (2) 2.2 校园网系统设计方案应满足的要求 (2) 2.3 交换机需求 (3) 2.4 路由器需求 (5) 第三章网络规划设计 (6) 3.1校园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6) 3.2 网络技术的应用 (7) 3.2.1 VLAN划分 (7) 3.2.2 端口聚合技术 (8) 3.2.3 VTP技术 (8) 3.2.4 STP技术 (9) 3.2.5 EIGRP路由协议 (10) 3.2.5 ACL技术 (10) 3.2.6 NAT技术 (12) 3.3 VLAN及 IP 地址规划 (13) 第四章防火墙PI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PIX简介 (16) 4.2 PIX防火墙的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6 第五章校园网中联通性故障解决的步骤 (17) 5.1检查是否问题出在交换机之间的连接上 (18) 5.2检查是否问题在某个交换机上 (18) 总结 (19)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任务书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校园概况 由**市**路、**五西路、**路和(规划)环岛路围合而成的片区,我们称之为**校园。它由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组成,该片区土地总面积为144.33公顷。规划景观绿地面积66.39公顷。 现状景观,主要集中校园东部,园林面积大约32公顷。片状园林主要集中在东湖、起点广场、第一第二教学楼、学生宿舍区、第三第四教学楼等区域,线状园林集中在致远北路、海韵东路、椰风东路、椰风中路。校内绿树成荫、水体波光粼粼,具有原生态特征,体现了南方热带滨海环境特色。但是,校园景观中心突出不够,富有校园文化氛围兼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中心广场,或者空间节点,有待进一步强化。现有水面尽管面积较大,但都是“死水”,距离“构建生态校园”这一目标存在差距。 **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对景观作出了系统规划。可以简单概况为“二轴、三点、二湖”,“二轴”就是南北中轴线(致远路)、东西中轴线(椰风路);“三点”就是北门景观节点、南门景观节点、南北轴交叉节点;“二湖”就是东湖、西湖。 针对现状景观,本着“强化、改造、提高”和“勤俭节约”的原则,予以梳理改造。新建片区,予以创新建设。改造区和新建区要和谐统一。 二、校园景观规划目标

将校园打造成为富有热带滨海自然特色,富有教育、文化、热带科技大学人文特色的国际旅游岛景观,为**师生营造舒适宜学的校园,为未来**高校文化旅游奠定基础。 凝聚现代环境设计的新理念,遵从生态环境景观设计的原理,用新颖的立意来体现校园文化的内涵,巧妙地运用园林建筑小品,园林植物进行空间的划分,最终为师生创造一个愉悦舒适、景色优美、亲切近人的学习生活环境。白墙、穿廊、小桥流水、绿树滴翠、鸟语花香、椰韵涌动,优美的自然景观构成一幅幅画卷,使师生在学习工作之余可以陶冶情操,谈经论道。除了课堂讲授、读书、电影、电视外,让学校中的每栋建筑,一草一木对大学生健康品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校园景观规划原则 1.功能原则 学校主要包括教学区、生活区、课外活动区等功能区,设计时应根据各功能区的不同特点进行布置,既要满足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的物质功能,更要满足增进师生交流、激发灵感、创造智慧、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精神功能。 (1)学习的功能。大学是教书育人的场所, 良好的校园环境要有辅助学习的功能。在教室、实验室、宿舍有赏心悦目的景观视野; 在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宿舍楼之间有清新宜人的庭院; 在校园中有足够的绿地树阴可供静心潜读;有公共的庭院广场供师生们讨论交

校园景观设计方案

校园景观设计方案(一) 为更好地展现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的文化底蕴,提高校园景观品质,学校拟在校园绿地广场建校园景观雕塑,把学校的城市精神、历史沿革、文化元素以雕塑的形式展示出来,激发广大师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让更多的师生、家长认知我校、记住我校。现特组织开展“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校园景观雕塑设计方案”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参加范围 我校建筑学、城乡规划、环境设计等设计专业学生、设计教师、雕塑创作爱好者等艺术创作团体和个人均可参。 二、征集时间 自发布之日起至**年7月10日止。 三、总体设计要求 (一)设计要充分展现我校文化内涵,体现地域文化特征和我校近几年所取得的成就。 (二)要按照雕塑所在点位雕塑主题和周边场地环境进行设计创作。(雕塑主题及场地环境参见各点位介绍资料) (三)每个设计单位或者个人可选择一个或多个征集点位进行设计创作。 (四)设计方案要做到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创意独特,构思新颖,力求雅俗共赏;校门浮雕要做到层次丰富,相互协调呼应,功能性与整体性强。 (五)设计须原创,此前未以任何形式发表和公开使用,拒绝模仿雷同。作者应保证其作品未侵犯他人权利,也不存在任何法律纠纷,否则,由此引发的责任概由作者承担。 四、设计点位 (一)北校区教学楼间广场绿地。(主题内容能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的标志性雕塑) (二)一食堂北侧绿地。(主题内容与师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以温馨、静态、柔美为指导思想) (三)学校3号大门入口浮雕设计。(主题内容与建筑相关,体现建筑文化) 五、设计方案提交 (一)所有设计方案须同时提交A2彩色幅面平面打印原件稿和三维电子方案,并附明确的设计理念说明,注明作者姓名(或单位名称)、联系电话。 (二)来稿请寄: 1、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第二教学楼建筑与艺术系303办公室 联系人:温唯一电子信箱:******** 联系电话:******* 六、评选方式及奖项设置 (一)组织专家的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评选。 (二)每个点位设计方案分别设立一、二、三等奖各1名。其中:一等奖奖金3000元人民币;二等奖奖金2000元人民币;三等奖奖金1000元人民币。 (三)获奖公告将于**年9月初在学校公布。获奖者应在公布后1个月内与学院雕塑方案征集工作组联系,逾期视为自动放弃。 七、注意事项 (一)凡投稿均视为同意本公告的所有内容并受其约束。 (二)获奖的设计方案所有著作权均归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所有作品原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 (三)本次方案征集工作相关事宜由雕塑方案征集工作组负责解释。 校园景观设计方案(二) 一、项目位置及规划范围

2019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硕士招生拟录取名单

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学院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初试总分窦寅102479613418700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300城市规划393 刘晓韵102479000001299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300城市规划354唐苇102479521118211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300城市规划328于叶102479000001306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300城市规划323 陈薪102479000001324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300城市规划372邓弘1024794202 15749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300城市规划369 傅韵同102479000001305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300城市规划296 李乐卉102479000001293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300城市规划340 李子豪102479321108842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300城市规划389 刘雨晗102479370114023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300城市规划324 刘子健10247900000 1300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300城市规划331 罗圣钊10247900000 1316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300城市规划383 南晶娜102479110806310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300城市规划360 裴祖璇102479000001298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300城市规划298 万山霖102479501417592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300城市规划379 王宣儒102479000001320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300城市规划367 王哲明1024795106 17747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300城市规划372伍静1024794202 15750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300城市规划383 肖宏伟1024796134 18703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300城市规划379 薛智捷102479321409363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300城市规划317 张雪琛102479515118092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300城市规划328 张卓异102479420 115708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300城市规划278 朱敏吉102479000001295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300城市规划272 胡琪曼102479000001323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300城市规划306 秦楷洲102479000001304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300城市规划344王航102479420 115706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300城市规划368 王军力102479420115705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300城市规划368 张相双102479370214276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300城市规划379祝鹤10247900000 1297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300城市规划351 江卉卿102479000001597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3400风景园林学271 孙若彤102479410114908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3400风景园林学365 董一磊102479150407430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3400风景园林学325 王健涵102479000001610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3400风景园林学309 俞佳炜102479321108793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3400风景园林学385章睛102479330110983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3400风景园林学355 罗玉婷102479330110982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3400风景园林学380陈奕1024793702 14246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3400风景园林学378 冯蜻捷102479321108794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3400风景园林学368王婷102479530418268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3400风景园林学319左莹102479211507754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3400风景园林学375 味诗韵10247900000 1723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100 建筑学293 董超尘1024792207081 14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100 建筑学294方商10247900000 1681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100 建筑学356 孙佳俊102479420115704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100 建筑学350王威102479410515044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100 建筑学356 王威然102479321108818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100 建筑学350周宽10247900000 1276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100 建筑学338 付润馨1024791154064 11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100 建筑学367曹冬102479510617739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85100 建筑学354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初探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初探 ——以湖南城市学院新校区景观设计为例 摘要:结合湖南城市学院新校区的景观设计,探讨环境景观对营造校园特色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生态、人文、开放的设计理念。从景观结构、景观空间、景观植物等方面入手,对大学校园景观的营造作出一些探讨。 关键词:校园景观人文生态开放环境特色 校园是教育环境,是育人环境,它包括了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两个方面含义,校园文化是校园的灵魂、精神,体现一所学校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精神气质,而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外在表现,环境是无声的课堂,校园中的每栋建筑、一草一木对大学生健康品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马克思在《德意识形态》中谈到:“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所以在高校新校区规划设计中,除了满足教学功能需求,师生活动需求外,还应将环境美的整体创造贯穿于设计的始终。 1项目背景 湖南城市学院是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大陆地区以“城市”命名的第一所本科院校,由原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与益阳师专合并组建而成。根据学院发展需要,在益阳市朝阳开发区的梓山湖畔新征1360亩地建设新校区。

2场地自然特征分析 征地基地现状多为农田、旱地的平原和丘陵组成,分界线较为明显,平原海拔一般在42-60米之间,主要位于基地中部及东部;丘陵海拔一般在60-96米之间,基本上呈南北走向分布,基地内有多个散布的丘陵,对基地产生一定的分割,基地东侧地势较低且平缓,向西地势依次渐高。从整体看,基地西南向较高,东北有一定小山丘,对基地形成合围之势,为生态校园建设奠定基础。 3规划目标 以城市学院新校区的建设为契机,创造益阳城市文化新景观,提升城市的环境品质,突出生态型、园林化、信息化、人文化的建设主题,营建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环境优美、运行高效的大学校园。 4设计原则 4.1深刻理解学院特色和校园文化传统,强调空间的整体与延续。 4.2强调功能分区的合理性,注重学生对于各类环境空间的需求,根据大学生行为习惯特点组织各功能区,形成良好的专业校园氛围。 4.3强调校园环境品质的持续成长,注重植物的选择和搭配。 5设计理念

校园网设计方案(经典版)

校园网设计方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方案1:

一个完整的校园网建设主要包括两个内容:技术方案设计;应用信息系统资源建设。 技术方案设计主要包括:结构化布线与设备选择、网络技术选型等;应用信息系统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内部信息资源建设、外部信息资源建设等。这里我们介绍网络技术选型。 一、网络技术选型设计 校园网络系统基本可分为校园网络中心、教学子网、办公子网、图书馆子网、宿舍子网及后勤子网等。 1.校园网络中心的设计 网络中心设计主要包括主干网络的设计、校园网与Internet的互连、远程访问服务等。 (a)主干网络的设计 主干网络采用联想新推出的LS-5608G智能型8联机箱式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作为校园网的中心交换机,它提供8个插槽,可选插8联的10/100Base-TX、2联的100Base-FX或1联的千兆以太网模块。适用于大型主干网络和高速率、高端口密度、多端口类型的复杂网络。

同时可以选择MS-5103千兆位以太网模块(SX/MM/850nm,0-350m)或MS-5104千兆以太网模块(LX/SM/1310nm,0-6km)与下面的各个子网通过千兆位的链路相连。 (b)校园网与Internet的互连: 推荐采用局域网专线接入方式,此方式需要配备路由器等设备,租用专线DDN或帧中继(Frame Relay),也可申请ISDN专线并向CERNET 管理部门申请IP地址及注册域名,以专线方式连入Internet,并提供防火墙、计费管理等功能。 本方案选用联想的LR-2501路由器,具有1个局域网(LAN),2个广域网(WAN)和1个控制台。支持帧中继(Frame-Relay)、X.25、PPP、HDLC协议。 (c)远程访问服务 采用联想LA-220和LA-240访问服务器,安装在本地局域网中,通过1至4个调制解调器(或ISD TA)和1至4根电话线,即可为远程访问人员提供拨号上网服务,远程用户只需拥有1个调制解调器和1根电话线,通过拨接LA-220或LA-240上所连接的电话号码,就可以登录访问。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2.建设方提供的《桓台实验学校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人性场所》)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居住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五、景观结构分析与布局 1.景观结构: 根据规划功能分区,全园有四大部分功能区:教学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行政区、体育运动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生活休闲区。由此展开景观规划布局结构,“三心两轴,一带八区”,点、线、面充分融合。

最新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0年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系与原建设部武汉城市建设学院规划建筑系合并组建。目前学院开设有四个本科专业: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学、艺术设计。具有六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设计艺术学、景观规划设计。具有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工程景观学。目前学院共有教授15人,副教授35人,讲师38人,助教20余人。学院下设城市规划系、建筑学系、设计艺术学系和景观学系(筹)四个教学单位。并下辖建筑设计研究院(甲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甲级),风景园林设计分院(甲级)三个设计机构。有生态设计研究中心、历史建筑研究中心、城市与景观设计中心、可持续城市设计研究室等多个研究所和教授工作室。学院有《新建筑》杂志社、院图书分馆、建筑模型室、GIS实验室、CAAD中心等多个教学、科研和生产服务单位。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000余人,计划内硕士研究生500余人,博士生40余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自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余年已毕业研究生600余人。是目前中国中部地区最重要的建筑、规划、景观和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建筑规划学科硕士、博士培养基地。 2011年计划招生人数中,推免生人数约占招生总数的30%(含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博连读人数约占招生总数的3%。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时向学校缴纳一定的培养费,学业过程中,学院会将学校返回学院的部分经费作为此类学生的专业奖学金下发给学生。 1.城市规划系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8

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局域网络组建与设计》课程设计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7级(1)班组号: 组长: 组员: 指导教师:张娟 二○○八年12 月19 日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专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课程设计服务书 (2) 一、引言与目标 1.1 学院概况 (5) 1.2 组网目标 (5) 二、用户需求分析 2.1 用户网络环境分析 (5) 2.2 用户业务需求分析 (6) 2.3 网络功能需求分析 (6) 2.3.1校园基础应用平台 (6) 2.3.2 Internet网功能 (7) 2.3.3安全与管理需求 (7) 2.3.4 实用与经济性 (7) 三、技术需求分析 3.1 路由技术 (7) 3.2 交换技术 (7) 3.3 VLAN技术 (7) 3.4 远程访问技术 (7)

3.5 防火墙技术与 (7) 3.6 链路聚合技术 (8) 四、拓扑结构设计 4.1 整体设计流程 (8) 4.2 主干网设计 (9) 4.3 拓扑结构设计 (9) 4.4 分层化设计 (9) 4.5 网络冗余设计 (10) 4.6 总体拓扑图设计 (11) 五、物理设计与选型 5.1 交换机选型 (12) 5.2 路由器选择 (12) 5.3 传输介质选型 (12) 5.4 服务器选择 (12) 5.5 需求项目一览表 (13) 5.6 应用需求一览表 (13) 5.7 计算机平台需求 (13) 5.8 子网(Vlan)划分 (14) 六、无线局域网设计 6.1 无线局域网的优点 (15) 6.2 无线局域网设计 (16) 6.2.1 无线网卡 (16)

大学院校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发布时间: 一、地块概括 1.图书馆和主教学楼间的方形地块园林设计。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学生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居住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五、景观设计说明 1.设计原则: 与环境景观相协调,反映园林景观的主题思想,做到适地适树。 2.植物配置: 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注意乔灌木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木与地被相结合,适当点缀草花,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利用植物本身的树形、色彩、季相特点,按照反差、对比和渐变等美学原理组成宽度、色彩不同的花带以及大小不等的图案,在林中草坪的映衬下,显得既规则又活泼,给人一种舒畅愉悦的空间感受。形成特色的植物群落景观。设计中植物群落的构筑,不仅满足美学、植物学上的要求,还兼有生态方面的要求,考虑到植物的滞尘、隔音、吸收有害气体、降温增湿的功能。 种植设计主要配以适宜淄博地区的常用景观植物,植物的种植随地形、位置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植物来营造不同的自然空间,尽可能做到四季有景、令人过目不忘。 突出时代性从表现形式上看,校园环境以清新自然、幽静典雅、尺度宜人为佳,最忌类似我国曾出现过的广场热、草坪热,大家盲目攀比,到头来不伦不类,毫无品位可言。校园内的休闲绿地设计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易简不易繁,易朴素大方、色彩明快、构思巧妙,从造价上来说也比较经济,可行性强。同时考虑服务对象的要求,设计时还注意体现了时代特征,运用现代的设计"语言"和材料表现主题,显现时代的风格。

大学校园景观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大学校园景观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目录 一、历史与现状分析 1、校园历史与发展 2、现状基地与评价 二、规划设计思想 1、保护自然生态的“指状”格局 2、构筑功能合理的系统 3、突出文脉与人本理念 三、校园规划总体特色 1、环境特性与时代精神交融 2、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格共生 3、远期发展向社区共享倾斜 四、功能组织分区设计 1、功能分区与布局 2、道路交通组织 3、绿地空间系统 4、景观风貌规划 5、建筑群体设计 五、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给水规划 2、排水规划 4、电力规划 5、电信规划 7、有线电视及计算机网络 8、环境卫生保护 六、经济技术指标 分区用地表: 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建设内容 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说明正文 一、历史与现状分析 安徽大学是国家面向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是安徽省省属重点综合大学。学校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是全国首批15个大学科技园建设单位之一,33个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并被列为84所接受公费留学生高校之一和22个国家华文教育研究基地之一。 1、校园历史与发展 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在当时安徽的省会安庆市,1958年于合肥市重建,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同志视察安徽时,亲笔题写了安徽大学的校名。建校70多年来,安徽大学秉承“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先后向社会输送了近十万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现在有教职员工2295人,在校研究生850多名,普通教育本、专科生近14000名,成人学历教育在读生6000余人,共有15个学院,34个系科和30多个科研机构,52个专业。 安徽大学现有三个校区,占地1100亩,新校区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侧的合肥大学城内,占地2000亩,计划主要作为学校本科教学某地,兼有部分研究生教育和开展科研学术活动的功能,它将成为安徽大学的主校区,最终学生规模可达3万人。 2、现状基地与评价

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毕业论文

分类号编号 ******** 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 Campus network planning and design 申请学位:工学学士 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2012年 05 月 20 日 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 姓名: 导师: 2012年 05 月 20 日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院(系):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

[摘要]在当今的社会,信息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因而可以说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我国各地正加紧建设数字化校园, 校园网建设的热潮正日渐兴盛。建设校园网已经成为了学校办学条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高效、智能的校园网是每个高校都必不可少的。 本设计从校园网络的研究背景入手,通过对校园网络的需求分析、设计原则、设计目标的表述,表明了校园网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利用校园网拓扑图清晰反映了了校园网的具体规划,并具体列举了建设校园网所需的设备、协议及结构。另外,本设计考虑到了校园网的安全问题,顾列举了几个保护校园网络安全的途径方法。最后,总结列举了一下校园网对于学校教学及管理的积极作用,强调了建设校园网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校园网;设计原则;设计目标;设备;安全 [Abstract] Nowadays, we have stepped into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nformation become the core factor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has become the world tre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are gradually warming in our country, many area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network school school running conditions as the symbol of modernization. The school set up a high efficiency intelligence, and the office and teaching automation computer campus network,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21 st century construction talent of urgent need. This design from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campus network,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mand of campus network, principle of design, and the expression of objectives of design, and shows that the campus network construction of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Use of campus network topology graph clearly reflect the specific planning it campus network, and specific lists the campus network construction for equipments, agreement and structure. In addition, this design is considered campus network security, gu list some protection campus network security approach. Finally, the paper lists the campus network for the school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positive role, emphasized the important mean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network. [Key words] Campus network; Design principle; Design goal; Equipment; security 目录 绪论......................................................................... 1. 校园网建设背景............................................................ 1.1项目概况 ............................................................. 1.2校园网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 需求分析.................................................................. 2.1 系统功能需求......................................................... 2.2系统性能需求 .........................................................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分析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分析 作者姓名: 专业名称: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

摘要 本文通过对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现代大学及我所设计的校园实例进行阐述。 首先提出21世纪大学校园环境应是教学空间的延伸与拓展,应是便于信息交流、促进交往、激励学习的环境,也应是与当代大学生心理相协调及空间功能相呼应的环境;然后以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出结论,最后使大家认识到校园环境的景观设计过程中只有体现出学校的特色,文化底蕴以及时代感,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优美宜人,能够激励大学生奋发向上的工作、学习与休息的环境。 关键词:大学校园人文校园明晰结构构成要素

Abstract This article attempts through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research to the university campus landscape design, the campus example which the union modern university and I designs carries on the elaboration. First proposed that the 21st century university campus environment should be teaching space extending with develops, should be is advantageou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he promotion contact, the drive study environment, should also be is coordinated the environment which with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 psychology and the spatial function echoes; Then visits wit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draws the conclusion, finally makes everybody to realize only then manifests the school to the campus environment landscape design process the characteristic, the cultural inside story as well as the modernity, can create exquisitely in the hand down a tradition foundation pleasant, can drive the university student is uplifting work, study and rest environment. Keywords: University-campus, Humanities-campus, Defined structure, Integrant part

现代小学校园的景观设计初探

2016年第12期 现代园艺校园景观设计直接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水平和效 果。小学校园景观设计,应当以促使小学生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更为良好的发展为出发点,结合学校实际生态环境情况,科学合理地开展景观设计工作,保证校园景观设计的整体性、艺术性、趣味性、实用性、安全性。 1小学校园景观文化建设现状及其含义 校园景观设计要求其文化内涵符合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要求,应当以保证环境品质为设计目标,立足于以人为本理念,完善校园环境的设计、功能的规划,进而创造出富含文化品味的校园环境。现阶段,国内大多数小学校园占地面积相对较小,而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的色彩,许多小学领导者开始关注校园景观文化建设,希望借助景观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更为良好的学习环境,发挥出环境育人的作用和优势[1]。在校园景观文化建设过程中,其主要涉及到环境品质、以人为本以及设计的互动性等内容,景观文化建设在环境品质方面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在以人为本方面彰显出人文的魅力,在设计的互动方面,体现了校园文化环境营造的全员化和人性化。 2小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关键内容 2.1注重景观的内涵设计 校园是育人的主要阵地,校园景观设计应当注意其文化内涵的设计,应当充分体现出学校的文化气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发挥出景观对学生行为的导向作用。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塑造良好的品质和个性,陶冶情操。与此同时,由于校园文化环境的功能较为复杂,应当以其文化内涵为导向,科学、合理地建设景观文化[2]。 2.2注重景观的功能设计 校园景观文化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工作是创设育人环境,发挥出其教育价值和作用。校园景观文化的功能性主要表现在实体和非实体2个方面。在实体方面,景观设计应当遵循激发学生学习、交流的原则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景观空间,整合校园内的建筑物与构筑物。在非实体方面,应当营造良好的景观文化氛围,借助优美的校园景观促使学生形成主流审美心理,进而全心全意地投入学习。2.3注重景观的生态设计 在校园景观文化建设中,应当注意其生态设计,具体体现在人与校园环境的和谐共处、和谐发展、和谐生存。若想促进校园景观文化得到持续稳定发展,就应当在充分考虑校园 景观文化的地形地貌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展现学校的办学 理念,传承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传统,重视时空的展现与传承,充分借助自然生态的优势建立出人工、自然和谐共存、健全完整的生态校园景观文化环境[3]。 3霞浦县第四小学校园景观设计 3.1项目概况 霞浦,是中国东南沿海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港口城市,是福建最早开放的对台贸易口岸,是国内著名滩涂摄影基地,是“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素有“闽浙要冲”、“海滨邹鲁”的美誉。霞浦四小位于赤岸大道东面,新公安局南侧,护城河一中段北侧,东泰大厦东侧;用地面积50666.67㎡,景观绿化面积为30000㎡,项目设计融合地域文,鼓励学生积极与景观互动,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主动性,营造一个充满文化和发现的多维度校园空间。 图1霞浦县第四小学平面布置图 3.2校园景观设计手法 3.2.1保证设计的整体性。在校园景观文化设计中,应当注意景观的整体布局,保证校园景观整体的和谐、统一,增加校园的整体观感[4]。与此同时,在景观设计时,景观与景观之间应当保持一定距离,确保景观之间的独立性,为小学生创设更大的活动空间。 3.2.2保证设计的艺术性。在校园景观文化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保证设计的艺术性,避免颜色无美感的应用,影响学生对景观文化的接受情况。应按照校园的整体色彩进行对照设计,若是学校建筑设计整体色调偏重于冷色,就应当在景观设计中增添一些活泼的元素,若是校园整体颜色较为丰富,在景观设计中就应当保证与学校整体风格相统一、和谐。在景观文化设计中应当根据小学生的喜好,多利用一些明亮的颜色。在线条景观图案设计过程中,应当以单色为主,而在块状景观图案设计过程中,以多色块划分图案,加强学生的视觉感受[5]。在本项目中景观设计中,从地域文化中摄取了滩 作者简介:陈慧水(1981.5-)男,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人,福建农林大学毕业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设计,工作单位:上海经纬建筑规划设计研 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院园林所。 现代小学校园的景观设计初探 陈慧水 (上海经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院园林所,福建 福州 350002) 摘要:分析了小学校园景观文化建设现状,然后陈述了小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关键内容,探讨了霞浦县第四小学校 园景观的具体设计情况。 关键词:现代;小学校园;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 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