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真菌病毒公开课

合集下载

6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6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6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6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教学目标】1.能说出细菌的结构及分类。

2.能说出细菌分裂的方式。

3.能区分细菌和真菌的区别及了解常见的真菌的繁殖方式。

4.了解细菌真菌的利弊。

5.知道食物保存的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1.细菌真菌的繁殖方式。

2.细菌和真菌结构上的区别。

【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细菌和真菌。

导入:是什么使食物变味或发霉呢?(细菌、霉菌等。

)新课:一、引入食物放久了以后会发臭,使食物发臭的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细菌。

细菌很小,用放大镜看不到单个的细菌,但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细菌繁殖在一起所形成的细菌团,即菌落。

在猪肉块上看到的每一团细菌就是一个菌落。

二、细菌1.细菌的结构:(1)细菌的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2)细菌没有叶绿体,也没有摄食结构,要依赖现存的有机物生存。

2.细菌按形态分类:螺旋菌、球菌、杆菌。

3.细菌的繁殖:细菌分布广,数量多,繁殖快。

繁殖方式:分裂生殖(无性生殖)。

4.细菌的利与弊:弊:1)有些细菌会使食物腐烂变臭;2)有些细菌会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利:1)能治病;如大肠杆菌能合成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E;2)利用细菌可以制成酸奶,酸乳酪,醋,泡菜,酸菜等;3)细菌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环境物质再循环。

三、巴斯德消毒法有些食物不能用高温加热(如奶),否则会影响它们的营养和味道。

对于这些食物,我们可快速将它们加热至一定温度(一般为80℃),持续半分钟,然后迅速冷却。

这样既能杀死食物中的大部分微生物,又能保持原有的味道。

这种加热法叫做巴斯德消毒法,是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发明的。

四、真菌使面包发霉的是一种霉菌——面包霉。

1.霉菌的结构(与细菌结构比较)。

真菌在细胞结构上,它与动物细胞相似,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真核生物:植物、动物、真菌。

2.真菌的种类:霉菌、食用真菌、酵母菌。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
阐明了古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也阐 明了细菌的分布很广泛
2、炎热的夏天,食物容易腐败,得肠胃炎的 人也较多,这是为什么?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 长霉,而脏衣服鞋就容易长霉,这是为什么?
由于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适宜细 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 长,就会因被细菌、真菌污染而变质。人吃了变 质的食品,就容易患肠胃炎。洗净晾干的衣服干 燥、缺少营养物质,这种环境不适合真菌的繁殖, 因此不会长霉;反之,脏衣脏鞋给真菌提供了适 宜的生长环境,就容易长霉。
16、有同窗与家人一起做豆瓣酱时观察到了褐色的毛状物 ,这可能是: ( C)
A、一种植物
B、细菌
C、真菌
D 、一种动物
17、有关菌落的说法不对的的是: ( D ) A、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形态不同 B、真菌菌落普通比细菌菌落大 C、不同的霉菌菌落有不同的颜色 D、一种菌落就是一种细菌或真菌 18、用细菌或真菌填空: ◆水果变质后,水果上长的“毛毛”是_真_菌__(__霉__菌__)_; ◆用酒曲酿酒,酒曲里的菌种属于_真__菌__(__酵_母__菌__)_; ◆能产生乳酸的微小生物是_细__菌_(__乳__酸__杆__菌_)_; ◆造成人患结核的病原体是_细__菌_(__结__核__杆__菌_)_; ◆能食用的金针菇、草菇、灵芝等属于__真__菌__。
三.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 哪些基本条件?
生存基 本条件
1.水分 2.适宜的温度 3.有机物质 4.有的还需要特殊条件
四.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在生物圈中广泛分布
土壤 水体 空气 工农业产品 人体及动物 极端环境
P58面
1 、 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 等极端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 菌。古细菌的存在阐明了什么问题 ?

生物第五单元第四、五章细菌和真菌病毒课件

生物第五单元第四、五章细菌和真菌病毒课件

4.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病毒结构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 成,没有细胞结构。 营养方式是寄生,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要是离开了活 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点拨】病毒离开了活细胞会暂时停止生命活动。
5.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有害:使人患病,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如艾滋病、乙肝、 流感、口蹄疫、手足口病、登革热等。 有利:①利用病毒制造用于防治多种传染病的疫苗,如 乙肝疫苗的研制。 ②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科学家能够让某些病毒作为 载体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来到达转 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备考提示】本考点的重点为病毒的种类、结构和生活, 每年均考查一道选择题,属于记忆性题目,考查难度不大,要 力争过关。
【备考提示】本考点是广东中考的热点,近几年每年均考, 其中转基因技术、发酵技术、食品腐败的原因以及食品保存的 方法都是考查的重点,同学们在备考时一定要认真复习。
考点 6 病毒 1.发现者:伊万诺夫斯基。 2.视察仪器:电子显微镜。
3.病毒的种类,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将病毒分为三类。 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如流感 病毒、MERS 病毒、腺病毒等。 植物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如烟草花叶 病毒。 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 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点拨】病毒的寄生具有专一性,例如禽流感病毒只能寄 生在禽类或人等动物的细胞中。
营养方式:异养(腐生)。 有氧呼吸:葡萄糖→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无氧呼吸:葡萄糖→酒精(多)+二氧化碳+能量(少)。 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况进行孢子生殖。
3.青霉和曲霉的比较。
分类 孢子的排列形状 孢子的颜色
共同点
青霉
扫帚状
青绿 菌体由多细胞的菌丝

第一节真菌、细菌和病毒第一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真菌、细菌和病毒第一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03 新知探索——论生活
营细养菌方获式得 真菌、细菌的营养方式是什么?
异 养 细菌和真菌细胞一般没有叶绿体,需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寄生生活: 从活的生物体上获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 如结核杆菌。
腐生生活: 依靠分解植物、动物等的遗体来获取营养 物质的营养方式,如枯草杆菌。
03 新知探索——论生活
酵母菌细胞的结构示意图
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相同点 不同点
(1)酵母菌细胞与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的一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和 动植物细胞一样,真菌细胞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2)动物细胞、酵母菌细胞均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03 新知探索—构概念
小组合作,完成学案“探究二”第2题。
肺炎双球菌
03 新知探索——辨细菌
形 态 杆菌
大肠杆菌
结合分枝杆菌
枯草杆菌
03 新知探索——辨细菌
形 态 螺旋菌
梅毒螺旋菌
迂回螺菌
幽门螺旋杆菌
03 新知探索——识结构
结 构 细菌是一类结构简单的单细胞微生物。
细菌细胞模式图
荚①膜(保护作用) 细②胞壁 细③胞膜 ④ 细胞质 ⑤ 拟核
⑥鞭毛(运动功能)
A.通过分裂生殖繁殖后代 B.菌丝细胞内有细胞核 C.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子实体由大量菌丝构成
A. 是单细胞生物
B. 不具有细胞壁
C.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 进行分裂生殖
05 巩固提高
4.(2024云南·中考)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 细胞内有细胞核 B. 依靠现成有机物生活
C. 是多细胞真菌
D. 可进行出芽生殖

《真菌、细菌和病毒》 说课稿

《真菌、细菌和病毒》 说课稿

《真菌、细菌和病毒》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真菌、细菌和病毒》。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真菌、细菌和病毒》是初中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多样性、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真菌、细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繁殖方式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起对微生物世界的初步认识,为后续学习生物学中的其他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在编排上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通过文字描述、图片展示、实验探究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了解真菌、细菌和病毒的特点。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设置相关的探究活动和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真菌、细菌和病毒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这些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

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观察和思考,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感性认识;同时,设计一些探究活动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真菌、细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

(2)掌握真菌、细菌和病毒的生活方式和繁殖方式。

(3)认识真菌、细菌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通过比较真菌、细菌和病毒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

第一节真菌、细菌和病毒(1)课件2024-2025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真菌、细菌和病毒(1)课件2024-2025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② 多数孢子生殖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B. 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
C. 真菌能进行光合作用
D. 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2. 下列关于酵母菌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
B. 酵母菌有细胞壁,属于植物细胞
C. 酵母菌不含叶绿体
D. 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1、通过观察酵母菌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认识酵母菌细胞的结 构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2、通过比较酵母菌细胞结构和植物细胞结构,培养学生分析 、归纳的科学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霉菌和酵母菌的结构,锻炼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 ,使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真菌少数为单 细胞,多数为 多 细胞。是微生物中的一大类群。
酵母菌
单细胞,呈球状
孢子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核 ④细胞质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核 ④细胞质
⑤液泡 ⑥线粒体
青霉的结构示意图
酵母菌细胞的结构示意图
青霉是多细胞真菌,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 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和动植物细胞一样,真菌细胞具有成形的细胞核。(真核生物)
单细胞:酵母菌

一般需要通过放大镜或显微镜进行观察。

霉菌
多细胞: 蕈菌 ——体型较大,肉眼就能观察形态结构。
灵芝
银耳
猴头菇
金针菇
茶树菇
花菇
草菇
绿帽菌菇
一般需要通过放大镜或显微镜进行观察。
毛霉
根霉
曲霉
青霉
酵母菌 一般需要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
观察 ——霉菌和酵母菌
目标:认识霉菌和酵母菌。 器材:显微镜,放大镜,牙签,长有霉菌的面包。霉菌装片,酵母菌装片。 步骤:1、用牙签从长有霉菌的面包上挑取一点菌丝,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个人制作公开课课件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个人制作公开课课件

相同:这两种生活方式都是从活 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
在一起,它们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不同:寄生的细菌和真菌对动植 这种现象叫做共生。 物体是有害的,而共生的细菌和 真菌对动植物体是有利的。
的动植物体获取营养。
小结:
有些细菌和真菌可以寄生在动植物体内, 使它们患病;有些细菌和真菌却能够与动 植物共生。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细菌 和真菌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呢? 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一 些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有利,有些细菌和真 菌对动植物不利,还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植 物互利共生。因此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 细菌、真菌与动植物的关系。
D.原生动物与根瘤菌
6.下列细菌和真菌中,营寄生生活的是( 活的是( D )。 ①人体中的链球菌 ③使玉米得黑粉病的真菌 ⑤大豆根瘤中的根瘤菌 A.①②③ B.④⑤⑥
A)。营腐生生
②人体皮肤中的真菌 ④草地上的真菌 ⑥腐烂香蕉中的枯草杆菌 C.①③⑤ D.④⑥
真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
CO2 植物 动物
水和无机盐
动植物遗体 细菌和真菌
作用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细菌和真菌在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方面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它们,物质循 环将无法正常进行,地球将没有其它生物继 续生存的空间。
但细菌和真菌有没有不利的影响呢?
侵华日军利用细菌怎样生活? 它们获取营养的方式和前面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吗?
根瘤菌主要指与豆类作物 根部共生形成根瘤并能固 氮的细菌,根瘤菌侵入大 豆根内,刺激根部皮层的 某些细胞,引起这些细胞 的分裂和生长,使根的局 部膨大形成根瘤。
豆科植物的根瘤
根瘤菌可将空气中 的氮转化为植物能 吸收的含氮物质, 而植物则为根瘤菌 提供有机物.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公开课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公开课优秀教学案例
2.结合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设计有趣的实验,如细菌和真菌的培养、观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
2.通过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找出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小组合作
1.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设计小组讨论题目,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3.组织小组汇报,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讲解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食品发酵、疾病感染等,引导学生关注细菌和真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设计小组讨论题目,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3.组织小组汇报,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学会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同时,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精神,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实际应用场景,如发酵过程、食物腐败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2.引导学生通过作业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蘑菇——食用
• 药品:青霉——青霉素;药用真菌(冬虫
夏草,灵芝)
• 疾病:某些真菌——体癣等疾病 • 毒蘑菇——食物中毒 • 有利于物质的循环
有利于物质的循环
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氮循环)
一、 病毒的种类
植物病毒
动物病毒
细菌病毒 (噬菌体)
二、病毒的结构
病毒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 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内核组成
(1 )结构青霉和曲霉是多细胞个体,由许多 菌丝组成。 营养菌丝 吸收营养 菌丝 直立菌丝 产生孢子
(2)繁殖
孢子生殖
3 蘑菇
(1)结构蘑菇是一类个体比较大的真菌。蘑菇 由菌丝构成。。
(2)繁殖
• 孢子生殖
4 真菌的营养方式
• 大多腐生生活 • 少数寄生生活
5 真菌与人类关系
• 食品:酵母菌——面包、啤酒、葡萄酒;
《细菌、真菌和病毒》 研讨课
2012年3月邱厚文 清遠盛興
一 细菌
• 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存在于土壤、 水、空气和动植物体表面及消化道等处, 其中土壤是细菌的主要分布场所,每克 干土约含细菌10的8次方~10的10次 方个。
形态及类型
形态
球状
杆状 杆菌
螺旋状 螺旋菌
类型 球菌
细菌的结构
细菌主要由细胞壁、细 胞膜、细胞质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有的细菌有鞭毛、荚膜等结构
• 有些细菌生有能 够摆动的鞭毛,
可以在水中游动; 有些细菌的细胞 壁外面有一层荚 膜,荚膜对细菌 有一定的保护作 用。
细菌的营养方式
• 大多腐生生活 • 少数寄生生活 • 少数自养生活
硫细菌
细菌的繁殖
分裂生殖
在有利条件下这个过程每 20分种就会发生一次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噬菌体的生活4 病毒与人来自关系• 部分病毒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 危害人类的经济作物、家禽家畜
HIV病毒
天花病毒
• 治疗疾病,利用病毒的特性,人们用绿脓
杆菌病毒防止烧伤病人伤口受绿脓杆菌感染 化脓;用病毒防止手术后病人长伤疤等。 • 利用病毒可制高效的生物农药,如利用 多角体病毒防治松毛虫、粘虫等,即达到控 制害虫的目的,对人畜健康和环境又完全无 害。 • 病毒又可被用来生产疫苗预防传染病。
醋酸杆菌
醋酸
甲烷菌
沼气
乳酸菌
乳酸
根瘤菌
固氮
痢疾杆菌
枯草杆菌
炭疽杆菌
肺炎球菌 霍乱菌
青 霉 抑 制 细 菌 生 长
二 真菌
• 真菌种类多、数量大、繁殖快、分布广,与人类 的关系极为密切。现在已经发现了七万多种真菌。 包括单细胞的酵母菌,多细胞的霉菌和蘑菇。真 菌已经有了真正的细胞核。
1 酵母菌
• (1) 形态及结构无色的、卵形的单细胞个体;具 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 细胞质里面有明显的液泡。
(2)繁殖与发酵
酵母菌最常见的繁殖方式是出芽生殖。
酵母菌的发酵是进行着无氧呼吸,把葡萄糖转化 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2 霉菌
• 霉菌也是分布很广泛的真菌。食品、皮革、布匹等 保存不好都有可能生长霉菌,引起发霉。较常见的 霉菌是青霉和曲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