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42讲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解析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解析版

专题十四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纵向梳理]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及其认识1.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

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B.批判宗教神学C.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D.促进思想解放C [“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是指统治者的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启蒙思想家主张用理性取代专制和愚昧,建立自由和平等的理想社会,他们提出了民主制度的构想,要把统治者关进“笼子”,故C项正确。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仅仅是“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不符合材料对启蒙运动的进一步阐释,故A项错误;批判宗教神学是为了摆脱封建神学套在人类身上的精神枷锁,不符合“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故B项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

]二、近代欧洲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1.兴起原因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

2.各自特点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旗号,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

宗教改革挑战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以反映时代特征的宗教理论实行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提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主权在民”,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

3.共同影响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针对训练]2.“他们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

他们认为人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

”材料中“他们”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 )A.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B.促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C.否定了宗教神学观念D.否定一切权威崇尚理性A [材料信息反映了文艺复兴的兴起,“他们”属于人文主义者。

文艺复兴运动冲击了宗教神权的束缚,故选A项。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整合提升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整合提升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整合提升第一板块自主学习知识课——主干整合·知识再储备一条主线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两大阶段古希腊的人文精神与近代西方的人文精神。

四大标志古希腊智者运动(起源);文艺复兴(兴起);宗教改革(发展);启蒙运动(高潮)。

一、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历程1.萌芽早期的人文主义精神萌芽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中,突破了神学对人的束缚,开始从实际出发,反对迷信和权威,肯定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2.曲折欧洲中世纪教会的专制统治使“神”进一步成为无需怀疑的世界主宰。

封建主义神学统治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人的现实生活被否定,人的价值被贬低,神学思想占据了中心地位。

3.复苏14-16世纪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出现了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形式、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产生了针对天主教神权统治的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极大地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使西方长期被宗教神学所禁锢的人性得以复苏,被蒙蔽的理性得以昌明。

4.成熟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深化,终于在17-18世纪爆发了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阐释和倡导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及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和构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

启蒙运动将西方的人文精神发展到成熟阶段。

二、近代欧洲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1.兴起原因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

2.各自特点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

宗教改革家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以反映时代特征的宗教理论实行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提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主权在民”,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

最新-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课件:专题提升课十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精品

最新-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课件:专题提升课十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精品

【考题例证1】 (2011·课标全国Ⅰ,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
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
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
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6.启蒙运动的评价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
和 不 容 异 说 … … 在 政 治 方 面 , 哲 人 们 也 有 一 个 关 键 性 的 用 语 ——“ 社 会 契 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 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 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
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
要内容。这反映出( )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14~15世纪”“意大利”“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研读古罗马作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解读】 材料主要描述了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启蒙运动的评论。在宗 教方面,启蒙思想家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在政治上主张社会契约论、人 民主权说。它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进一步弘扬了人文精神,为早期资 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舆论准备。
谢谢观看 本节内容结束
23
下课 本节内容结束
24
4.文艺复兴运动的评论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4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课后限时集训28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人民版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4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课后限时集训28蒙昧中的觉醒和神权下的自我人民版
——宗教的外衣下文艺复兴的第一缕
曙光——《神曲》的交杂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5.他们最先主要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反映时代精神的新思想,同时,又特别重视继承和利用在中世纪遭到摧残的古希腊罗马的“世俗文化”,作为反对封建神学的思想武器。“他们”重视“世俗文化”主要在于( )
A.资产阶级比较保守B.传统文艺成就辉煌
C.封建教会势力强大D.宗教势力垄断教育
C[根据“继承和利用在中世纪遭到摧残的古希腊罗马的‘世俗文化’,作为反对封建神学的思想武器”可知,“他们”指的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故A项错误;“他们”重视“世俗文化”只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而不是因为传统文艺成就辉煌,故B项错误;他们利用古代文化表达新思想主要是因为封建教会势力强大,故C项正确;“他们”重视“世俗文化”主要并不是宗教势力垄断教育,而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故D项错误。]
A[材料中人文主义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应该从神学教条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说明人文主义批判封建神学,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将人从封建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从而奠定了近代人权的基础,故A项正确。]
9.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写道: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 )
1.古希腊的先哲很注重数学,柏拉图从几何学得到启示,提出理念论;亚里士多德则广泛采用同时代的数学成就进行哲学反思。这反映了古代希腊( )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十四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14.32西方人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十四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14.32西方人

(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十四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4.32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新人教版【高考题组】1.(2012·浙江文综·T12)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

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选A。

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带有明显的追求实际功利的含义,因此①可选;王阳明的心学讲求“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认为如果没有“人的心”,天地万物和社会人生都将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无,因此②不可选;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其言论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注重实利,因此③可选;百科全书派是一个群体,其中每位思想家的思想并不完全相同,而备选项表述为“共同追求”,过于绝对,因此④不可选。

2.(2011·北京文综·T20)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哥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解析】选B。

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说明这位哲学家重视道德的作用,而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而“善”包括健康、财富、地位、荣誉以及正义、勇敢等美德。

A普罗泰格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C 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

D亚里士多德的贡献是创立逻辑学。

【拓展延伸】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1)苏格拉底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的行为,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

(2)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专题整合 人民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专题整合 人民版

【步步高】(福建专用)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专题整合人民版专题线索横向链接例1中体西用——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

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

下列救国思想中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师夷长技以制夷”C.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D.设议会、开国会答案 A例2变法与革命——中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救亡道路康有为说:“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邹容说:“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

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

”二者的共同依据是( ) A.民主共和说B.社会进化论C.君主立宪说D.经世致用说答案 B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康有为、邹容二人代表的阶级派别及其观点。

据题干材料可知,康有为认为只有变法才能强国;邹容认为世界各国都是通过革命才富强的,二者均依据的是适者生存的道理,体现了社会进化论的观点,故选B项。

A、C两项分别是革命派、维新派的主张,与题目要求不符;D项在题干材料中未体现。

例3新文化运动——用辩证观点和多元价值观看待东西方文化探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我们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展开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主题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冲突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是在冲突中进行的,并且中国文化处于劣势。

中西文化之间的这种落差,影响了一些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保存国粹”,一是“醉心欧化”……以上一方趋于保守,另一方又过于盲目,他们对中西方文化优劣问题的评价都过于偏激。

——张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及其作用》作者认为应运用怎样的观点评价近代中西方文化?针对中西方文化“两种极端的倾向”,请选择其中一个,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观点:辩证的观点。

评价一:“保存国粹”。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保留中国固有的政治制度和儒家思想文化。

高考历史 一轮复习 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 人民

高考历史 一轮复习 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 人民

1234
-12-
3.归纳总结:文艺复兴的实质 “文艺复兴”这一概念并不能揭示其本质,它不是古希腊罗马文明 在湮没千年后的复兴,而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可以形 象地比喻为“旧瓶装新酒”,即在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旧瓶”中装上资 产阶级的“新酒”。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1234
-13-
4.概念阐释:因信称义 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中提出的一个新的学说,即人的灵魂得救 不需要依靠教会和神职人员举行的各种仪式,而要靠自己对上帝的 信仰。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 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帝直接对话。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91234
1.概念阐释:“美德即知识” “美德即知识”的意思是: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质,知识是美德存在 的充分条件,二者互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它表明美德 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1234
-10-
2.轻巧识记:文艺复兴运动 (1)一个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2)一个发源地:意大利。 (3)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4)美术三杰: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 (5)四点背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宗教 文化的钳制;新兴资产阶级的诉求。
知识笔记 疑难禅释
1234
考点一
考点二
-14-
考点一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 史料一 关于神,我无法知道他们存在与否;即使存在,我也不知 道是以什么形式存在。要具有这些知识障碍太多了,包括这个问题 本身的晦涩及人生的短暂。
——普罗塔戈拉 史料二 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你们不能只 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 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 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14 专题整合提升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题14  专题整合提升




强调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肯定人的现世生活,要求个人
理 文艺

自由和个性解放;对教会与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
复兴
判,揭露禁欲主义对人性的扭曲
返 首 页
11
主张信仰得救,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民获得了 宗教
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

改革 色彩




由思想领域深入政治领域,要求实行法治和一整套民主政 关
1.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
纵 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的同 中
向 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外


主要体现在( )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批判宗教神学
C.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 D.促进思想解放
返 首 页
纵点

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奠定了思想基础



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

研究自然科学
充满理性与激情,关注

研究的主题,忽视对自然

的态度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
科学的探究
返 首 页
18
[针对训练]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


梳 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 关
启蒙

治制度;倡导经济自由、人身自由、政治平等、议会制民 联
运动
主、三权分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指津】 正确认识“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并非完美无缺,更不是绝对的真 理,它具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评价问题时应该持 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历史图解】 西方早期人文主义的发展
【辨析比较】 古希腊的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古希腊的人文主义侧重于哲学领域,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 义侧重于文艺领域。
③思想: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 善”;人生而平等。
天赋人权 、 ④意义: 第一次论证了___________ 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
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神权下的自我 1.文艺复兴 (1)背景 ①思想:基督教占据神权统治地位,主张禁欲主义。 ②经济:西欧经济复苏发展和城市兴起,人们开始追求世俗 人生的乐趣。 ③文化: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2)表达形式: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 己的文化主张。 (3)旗帜:人文主义。
【易错提醒】 关于文艺复兴的易错点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反对的是天主教神学的蒙昧主义和禁 欲主义,并没有放弃宗教信仰,他们对教会势力持和解的态 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轻巧识记】 用三个“一”记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精巧点拨】 图解马丁· 路德与罗马教会主张的基本区别
【辨析比较】 1. 人文主义在各时期的侧重点: 古希腊时期侧重于哲学领域, 文艺复兴时期侧重于文艺领域,宗教改革时期侧重于宗教领 域,启蒙运动时期侧重于政治领域。 2.正确区分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斗争对象和核心要求 (1)文艺复兴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天主教会,强调人性。启蒙 运动把斗争矛头既指向天主教会,又全面指向封建制度,强 调理性。 (2)文艺复兴的核心是要求摧毁神学世界观。启蒙思想家主张 的核心是批判封建的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九十五条论纲 》 (2)兴起:1517 年,马丁· 路德发表《__________________ ,
引发了宗教诚信仰即可得救。 ②《圣经》至上:人人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 ,直接与上帝 沟通和对话。 ③思想自由:自由是上帝最神圣的话,是基督的福音。 (4)影响 ①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 人文主义。 ②将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 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专题十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把握· 历史脉络]
专题十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发展,经历了 古希腊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四个阶段。 主要包括三条知识主线: 起源: 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是西方思想 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苏格拉底重视人的伦理道德, 提出“美德即知识”,奠定了人文主义的基础。亚里士多德 创立了逻辑学,对人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是人文主义精神的 升华。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 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 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 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 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 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 地方。
专题十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42讲 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
蒙昧中的觉醒 1.背景
民主政治 达到高峰。 (1)政治:约公元前 5 世纪中叶,雅典___________
(2)经济:希腊工商业发展,平民地位提高。 (3)思想:个人主义的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2.表现 (1)智者的启蒙 ①性质:是一场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 ②特点 a.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 b.注重实利。 c.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尖锐地批判传统,敢于创新。
专题十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复兴与发展: 文艺复兴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 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宗教改革打破人们对罗 马教会的迷信,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成熟: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武器,反对专制、教权和 封建特权,倡导科学、自由和平等,为资本主义社会勾画了 蓝图,促使近代人文精神发展到高峰阶段,对人类社会产生 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人是万物的尺度 ”。 ③代表:普罗塔戈拉提出“_______________
④意义: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 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2)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 ”和“认识你自己”。 ①思想:提出“_____________
②意义: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是欧洲启蒙 思想的源头。 (3)斯多亚学派 ①时间:公元前 4 世纪末至公元前 3 世纪初。 ②代表:芝诺、西塞罗和塞内卡。
[答题术语] 1. 提倡怀疑精神, 反对迷信, 强调人的价值、 人的决定作用, 这一切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2.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自由,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 出发,追求功利,忽视道德。苏格拉底强调道德,认为道德 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强调人的理性和教育。 3. 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者以“人 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 4.马丁· 路德的思想核心是“因信称义”,每个人都可以凭 借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
1.轴心时代 雅斯贝尔斯在 1949 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 元前 800 年至公元前 200 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 600 年至前 300 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 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 30 度左右, 就是北纬 25 度至 35 度区间。 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4)成就
阶 段 代表人物及作品 但丁与《神曲》 彼特拉克与《歌集》 薄伽丘与《十日谈》 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 特 点
初期
(意大利)
肯定人的欲望和歌
颂自然的人性
高潮
(英国)
歌颂仁爱,提升人
性的高尚与尊严
资产阶级 的新文化运动,是欧洲第二次思 (5)实质:一场___________
想解放运动。
2.宗教改革 (1)背景 ①文艺复兴在欧洲的影响有限。 ②罗马天主教教廷对德国的剥削与压迫最多。 ③教皇在德国出售“赎罪劵”激起德国民众愤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