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汇编

合集下载

口腔上皮细胞切片实验

口腔上皮细胞切片实验

实验方案
第一步制备包覆型纳米铁
采用羧甲基纤维素包覆纳米铁的制备及其分散性研究羧甲基纤维素包覆和未包覆纳米铁的合成
0.6 1.8 2.7g
考虑因素
(1)反应时间30min 1h 2 (2)是否加NaOH 调节pH
(3)固液比1:2 1:4 1:6
(4)cmc与Fe的比例
(5)反应温度15~30
(6)KBH4滴点速度
制备出最佳包覆型纳米铁
第二步最佳包覆型纳米铁在水中的反应(寻找最佳纳米铁的PCB处理条件)(1)最佳时间的讨论哪个时间达到吸附饱和哪个量是最佳投加量
(2)最佳反应温度(通过水浴恒温)
(3)反应条件是否需要调节最佳Ph
(4)最佳用量
第三步在土壤中的去除效应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效应考虑
(1)灭菌+ 纳米铁
(2)不灭菌+ 纳米铁
(3)灭菌+ 包覆材料
(4)不灭菌+ 包覆材料
(5)空白不灭菌
(6)空白灭菌
人工湿地的考虑因素
淹水与落干的影响
水层1cm
土样的预处理。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和染色效果,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其在口腔健康和疾病诊断上的应用价值。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1.实验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样本、生理盐水、酒精、蒸馏水、甲苯、卡尔梅尔染色液、甲醛、噻唑蓝、显微镜载玻片、显微镜封片。

2.实验仪器:显微镜、显微镜刻度尺、吸管、离心机、染色盒。

三、实验步骤1.取得口腔上皮细胞样本:用吸管轻轻刷取口腔黏膜,并将样本置于含有生理盐水的离心管中。

2.离心分离:将含有上皮细胞样本的离心管在离心机中离心10分钟,使细胞沉积在离心管底部。

3.细胞固定:将离心管中的上皮细胞样本液倒入试管中,加入1%甲醛进行细胞固定,静置15分钟。

4.上皮细胞染色:取一滴卡尔梅尔染色液滴在载玻片上,将固定的细胞在染色液中悬浮3-5秒,然后用蒸馏水洗净。

5.显微镜观察: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上,通过调节镜头焦距和倍率,观察和记录细胞形态特征。

四、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样本后,我们发现口腔上皮细胞具有如下特征:1.形态特征:口腔上皮细胞呈多边形、扁平状,其中大多数细胞呈珠状或梭形,细胞边缘呈波浪状或锯齿状,并且与相邻细胞紧密相连,形成较为紧密的组织结构。

2.细胞核特征: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大多位于细胞的中央或稍偏一侧,呈圆形或卵圆形,细胞核内含有染色质颗粒丰富,核仁明显可见。

3.染色效果:通过卡尔梅尔染色,口腔上皮细胞呈现粉红色或橙红色,染色效果良好。

五、结果分析口腔上皮细胞是口腔黏膜的重要成分,其形态特征和染色效果可以提供有关口腔健康和疾病的相关信息。

通过观察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可以判断细胞的生长状态和功能状态;同时,细胞核的形态特征和染色情况可以提供关于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变异程度的信息,对口腔组织的正常与异常进行鉴定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可以反映出口腔黏膜的健康状况。

如细胞边缘的波浪状或锯齿状的变化可能提示有炎症反应或恶性病变的存在;细胞核的形态变异或聚集性改变可能提示细胞异常增殖或癌变的可能性。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

精品文档
.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
班级
: 姓名: 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1.制作和观察。

材料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镊子、纱布、滴管消毒牙签、稀碘液、生理盐水
方法与步骤:
一.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4.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破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抹几下。

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6.在盖玻片的翼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重点观察一个口腔上皮细胞。

三.绘图。

依据你所观察到的细胞,画一个口腔上皮细胞,并且注出各部分的名称。

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

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

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标题: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主要探究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通过标本取材、细胞培养和观察等方法,对口腔上皮细胞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实验结果显示口腔上皮细胞具有一定的形态学特征,细胞形状多样且具有吸附和分泌功能。

此外,实验还发现口腔上皮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通过增殖和分化的方式进行修复和再生。

材料和方法:1. 取得口腔上皮标本;2. 将标本切割成适当大小的组织片;3. 将组织片置入含有组织培养液的培养皿中;4. 培养皿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以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5. 定期观察培养皿中的细胞生长情况。

结果与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成功地从口腔标本中提取到了上皮细胞,并进行了细胞培养。

观察结果显示,细胞形状多样,主要有扁平形、立方形和柱状形态等。

这说明口腔上皮细胞在形态学上存在差异,可能与其不同的功能和定位有关。

另外,我们还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具有吸附和分泌功能。

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染料后发现,细胞能够吸附染料颗粒并逐渐排出。

这表明口腔上皮细胞在生理状态下具有吸附和清除异物的能力。

此外,口腔上皮细胞还具有一定的增殖和分化能力。

在培养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并且能够呈现不同的细胞类型。

这说明口腔上皮细胞能够通过增殖和分化的方式进行修复和再生,对于口腔组织的维持和修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总结:口腔上皮细胞具有多样的形态学特征,具有吸附和分泌功能,并且能够通过增殖和分化进行修复和再生。

这些特征和功能为口腔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组织修复提供了保障。

本实验结果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口腔上皮细胞的功能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细胞实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动物细胞实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一、目的要求:1.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2.认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材料用具: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牙签,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三、方法步骤:(一)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用消毒牙签在自己已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

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轻涂抹几下。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将盖玻片缓缓放平盖在水滴上。

注意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几滴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将临时装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可重点观察一个口腔上皮细胞。

(三)绘图依照所观察到的细胞,画一个细胞结构见图,并尝试注出各部分名称。

(四)应注意的问题1.取材前,口腔一定要用清水漱净。

2.取口腔上皮细胞时不要刮破口腔黏膜。

3.注意使用光学显微镜的要领。

(五)成功的关键1.选择适宜的取材部位人的口腔顶壁前部为硬腭,后部为软腭,两侧壁为颊部。

口腔各壁都有黏膜覆盖。

本实验取材部位,以口腔两侧颊部为好。

因为在这一部位能取到较多的口腔上皮细胞,而在口腔顶壁取得的上皮细胞数较少。

2.选取适宜的染液浓度只有选取了合适的染液浓度,才能将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较明显地显示出来。

四、讨论: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转片时,为什么要用生理盐水,用清水行不行?2.为什么要有那个稀碘液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3.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基本结构是怎样的?它与植物细胞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一、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试干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分得分2、漱口,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口腔侧壁上轻刮几下--------2分得分3、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涂抹几下--1分得分4、用镊子夹起洁净的盖玻片,将它的一端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放下,要求无明显气泡产生----------------------------4分得分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然后把多余的水擦干净----------4分得分二、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1、正确取放显微镜,安好目镜-----------------------------------1分得分2、转动转换器,选取低倍物镜-----------------------------------1分得分3、对光:选用合适的光圈,并转动反光镜,通过目镜可以看到明暗合适的视野-------------------------------------------------2分得分4、观察:①标本对准通光孔,②下降镜筒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③下降时眼睛看着物镜,④左眼注视目镜内,⑤同时上升镜筒,⑥视野中有清晰的的物像-------------------6分得分三、绘图1、一边观察一边绘图,按生物绘图的要求画一个口腔上皮细胞,细胞结构各部分的比例合适-------------------------3分得分2、注出各部分名称(错一个扣一分,错两个不得分。

)----2分得分四、整理仪器1、擦净器具和桌面,废物放入垃圾筒--------------------------1分得分2、显微镜的整理、复原-(镜筒、物镜、反光镜)--------------------------------1分得分(一)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一、实验用品:凉开水或清水一次性杯子塑料吸管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消毒牙签烧杯吸管0.9%生理盐水稀碘液吸水纸纱布二、实验要求:1、会制作临时装片。

口腔上边细胞实验报告

口腔上边细胞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

2. 熟悉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的技巧。

3. 比较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

二、实验原理口腔上皮细胞是人体口腔黏膜表面的一层细胞,具有保护口腔、分泌唾液等功能。

通过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可以了解人体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三、实验材料1. 显微镜2. 载玻片3. 盖玻片4. 吸水纸5. 消毒牙签6. 生理盐水7. 稀碘液四、实验步骤1. 制作临时装片a. 用洁净的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b.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c. 用消毒牙签的一端轻轻刮取口腔内侧壁的细胞。

d. 将刮取的细胞涂抹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中。

e.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载玻片上,避免产生气泡。

2.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a. 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

b. 调整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

c. 重点观察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3. 绘图a. 根据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绘制口腔上皮细胞图。

b. 注明细胞各部分的名称。

五、实验结果1. 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呈扁平状,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2.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细胞质中分布着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

3. 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六、实验结论1. 通过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了解了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

2. 掌握了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的技巧。

3. 比较了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认识到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而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七、实验心得1. 本实验使我更加了解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的技巧,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3. 通过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我认识到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加深了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八、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载玻片和盖玻片的清洁,避免污染。

2. 制作临时装片时,要轻轻刮取口腔内侧壁的细胞,避免刮伤口腔黏膜。

实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何武

实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报告-何武

“实验”实验报告单
名称实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年级7上学科生物学编号类型实验编写鲜小荣提交时间
实验内容
材料用具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牙签、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目的要求1. 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 认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方法步骤一、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用消毒牙签在自己已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

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轻涂几下。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将盖玻片缓缓放平盖在水滴上。

注意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几滴稀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
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将临时装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可重点观察一个口腔上皮细
胞。

三、绘图
依照所观察到的细胞,画一个细胞结构简图,并尝试注出各部分
名称。

讨论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要用生理盐水,用清水行不行?
2.为什么要用稀碘液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
3.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注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如何正确刮取才能保证有上皮细胞?
1.1 制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效果不明显的原因①实验时学生不能把细胞很好取下来。

书上要求实验前用清水漱口,清除口腔中食物碎屑。

用消毒牙签粗的一端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

学生在用牙签刮口腔壁时通常刮下来的不是口腔上皮细胞,而是食物残渣,并容易划伤口腔内壁。

取材方法不好掌握;②配制的碘液时间太长,不能很好地染色。

碘液放置时间过长碘挥发后失效染不上色;③显微镜光线调得太强,影响观察效果。

由于学生刚刚练习使用显微镜,调光不够熟练,习惯把通光孔调到最大,光线太强影响对上皮细胞结构的观察效果。

1.2分析事实上我们只要把上皮细胞取下来制成装片进行观察就达到此实验的目的。

根据口腔上皮细胞容易脱落的现象,证明可以在唾液里找到脱落的口腔上皮细胞,笔者通过反复实验证实了此想法,从唾液中取细胞比从口腔壁上刮下来要方便得多并不会划伤口腔壁。

另外,在实验中重新配制了龙胆紫液代替碘液进行实验,从而降低实验难度,取得明显实验效果。

2 改进后实验的具体步骤
2.1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2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上一滴0.9%的生理盐水(防此口腔上皮细胞破裂)。

2.3 用消毒牙签粗的一端在舌头上取下一些唾液(唾液中有脱落的上皮细胞)。

2.4 将牙签上附着的唾液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

2.5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然后慢慢地盖在液滴上(防止装片上出现气泡)。

2.6 在盖玻片与载玻片交界的地方滴一滴新配制的龙胆紫液(与碘液比较,龙胆紫液染色后细胞核比碘液染色更明显),用吸水纸从对侧引流,使龙胆紫液扩散到整个标本进行染色。

观察时先把显微镜对好光,然后把光圈调到较小位置,光线调暗,放上制作好的装片调节到清晰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