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斯泰洛奇的教育思想
第十六章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教裴学斯要泰求洛齐的教育思想
3、和谐教育
心
理
学
•
基
•
本 理
论
脑:精神能力,认识世界、理智判断
心:一 切感情的范围,包括道德感情 手:实践活动能力,艺术、职业、家务
其中以心为主导,脑和手只有 服从高尚的心,三者才会协调
教裴学斯要泰求洛齐的教育思想
• 和谐教育的各育组成:
• 1)道德教育: • 他把德育放在学洛要求齐的教育思想
• 5、要素教育 • 从这个思想出发,经过长期的思考和研究,他提出数
、形、词是智育的最基本、最简单的要素,道德教育 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的情感能力,体育的要素是 儿童身上关节的活动能力,他的要素教育论思想,提 供了教学方法上的思路,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他创 立了初等教育各科教学方法的体系,对近代教育的发 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教裴学斯要泰求洛齐的教育思想
• 二、教育主要观点 • 1、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 教育作用:教育具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改良之密 切的双重作用。
• 教育目的:促进人的发展。 •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天赋的潜能都要求得到发展,
但完整人的发展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达到。教育的 首要目的就促进人的潜能的发展。
教裴学斯要泰求洛齐的教育思想
教裴学斯要泰求洛齐的教育思想
• 3)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 • 教学程序与学生的认识过程相协调;循序渐进,直
观性做为感觉训练手段 • 4)让儿童成为他自己的教育者 • 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心理时机,尽力调动儿童的自我
能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 懂得自己教育自己。
裴斯教泰学洛要求齐的教育思想
裴斯教泰学洛要求齐的教育思想
• 5、要素教育 • 初等教育各科教学法 • 从要素教育论出发,他研究了初等教育的语文、算术等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是人的能力的发展。
▪ “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个 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 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应有的地位, 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该教育目的内涵
每个人生来都有天赋的潜能,都要求和可能得到发展
▪ 方法:观察用泥土塑造的地形 绘制地图 地理 挂图
第六节 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西方史上第一位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并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推动和发展了这一思 想。
▪ 两次实践: ① 新庄“贫儿之家”:既要使孩子们通过自己的
劳动技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而实现生活自给, 并学到一定的生产劳动技能,同时又能学习初 步的文化知识。
▪ 体育的最简单“要素”是各种关节的运动,即通过 击打、投掷、推拿、拉力、转动等项目来训练儿童。
▪ 智育的最基本“要素”为数目、形状和语言。数目 是指以具体实物的数量、性质、计算等为教学内容; 形状是指具体实物的外表、轮廓、比例等;语言是 指用母语先将语言文字的教学分解为”字母”,然 后练习“字”,最后才是“句子”及“文章”的教 学。
▪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瑞士人民在他 的墓碑上铭刻着这样的颂词:新庄贫民的
救星,斯坦兹孤儿之父,布格多夫国民学 校的创办人,伊佛东的人类教育家……毫 不利己,专门利人。
第一次教育实验
1774年起,新庄逐 渐变成“孤儿之 家”,进行教育与 生产劳动相结合的 初步实践,1780年 停办。
第二次教育实验
▪ “手”指的是人身体的各种活动能力。而且他强 调指出,这三种能力都具有从不活动状态到充分 发展的内在倾向。
组成人的三种状态
大自然的产物,表现为自然人
论裴斯泰洛齐和谐发展教育思想

论裴斯泰洛齐和谐进步教育思想导言:裴斯泰洛齐(Esteve Ferrer,1944年诞生)是西班牙哲学家、教育学家、和谐进步教育运动的奠基人之一。
他提出了和谐进步教育思想,旨在推动全球教育体系的改革,培育有综合素养、关注个体与社会和谐进步的新一代人才。
本文将从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和谐进步的内涵以及实施的策略等方面探讨裴斯泰洛齐和谐进步教育思想的价值和意义。
一、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齐主张教育应以人的全面进步为中心,培育具备综合素养的个体。
他强调个体的身心健康、智力素养、情感阅历和社会责任的全面进步。
他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培育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育人的人文精神、道德情操和创设力。
裴斯泰洛齐提出的教育思想在于强调教育务必是全面进步的,要关注同砚的身心健康、智力素养和情感阅历。
他主张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传递一种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培育同砚的创设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和谐进步的内涵裴斯泰洛齐提倡的和谐进步是指个体在身心健康、智力素养、情感阅历以及社会责任等各个方面的全面进步。
和谐进步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身心健康:和谐进步的首要条件是个体的身心健康。
裴斯泰洛齐认为,只有身心健康的个体才能更好地进步其智力素养和情感阅历。
2. 智力素养:和谐进步需要培育个体的智力素养,包括进修能力、思维能力、创设力等。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应该重视培育同砚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自主沉思和解决问题。
3. 情感阅历:和谐进步还需要培育个体的情感阅历,包括情绪管理、人际干系以及价值观等。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应该重视培育同砚的情绪智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让他们能够乐观面对生活的挫折和困难。
4. 社会责任:和谐进步的个体应该具备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问题并乐观参与解决。
裴斯泰洛齐强调教育应该培育同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他们成为具有使命感和社会贡献能力的公民。
三、实施策略1. 教育环境创设:为了实施和谐进步的教育,需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第4单元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近代外国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齐 1746~1827)是瑞士着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思想家。
他接受了法国教育家卢梭的关于适应人的自然本性进行教育的思想,把教育的重点放在慈善教育和普通教育上,努力探索教育规律,改革教学方法,力图通过教育改善人民的生活。
为此,他被誉为“贫苦者之友”。
他的教育思想在许多国家得到传播,对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裴斯泰洛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裴斯泰洛齐出生在瑞士苏黎世一个医生的家庭,5岁时父亲病故,他和兄弟、姐姐从小在母亲和一女仆的照顾下生活。
9岁时,裴斯泰洛齐开始上学,但由于他发育不良,性格内向,学校生活带给他更多的是孤独和寂寞。
童年时代,对他影响比较大的是在农村外祖母家生活的时期。
农民生活的贫困,富人子弟的尽情享乐,使他产生了对穷人的深切同情。
从此,“消除苦难的根源”成为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裴斯泰洛齐生活的时代正是瑞士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旧的农业经济在逐步解体,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
当时,法国的启蒙思想运动也影响了瑞士,上大学的裴斯泰洛齐接触到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尔》成了卢梭政治和教育思想的崇拜者。
在学校里,他和一些朋友参加了一个进步的“爱国者”的组织。
由于宣传社会改良思想,这个组织被取消,裴斯泰洛齐也被迫中断了学业。
从此,裴斯泰洛齐走向社会,开始了新的生活。
1768年,他在苏黎士附近的“新庄”,建立了一个试验农场,试图帮助农民改善生活,由于管理不善试验失败了。
但失败却使他找到了适合他的工作,在抚养自己儿子的过程中,裴斯泰洛齐开始了最初的教育工作。
他决心按照卢梭的方法教育孩于,但发现其中有一些缺点。
于是,他按照自己对儿童及教育方式的理解,做了观察记录,并记下了“教育3岁孩子的日记”。
同时,他也开始关注其他孩子的教育问题,特别是贫困儿童的教育问题。
1774年,裴斯泰洛齐又在“新庄”办起了一所孤儿院,收留了50个5-10岁的孤儿和流浪儿。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裴斯泰洛齐(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
他热爱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对教育革新的执着追求。
那你知道裴斯泰洛齐主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思想教育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道德教育裴斯泰洛齐把道德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认为它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问题”。
他是从道德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关系来论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的。
他认为,人犯罪的根源在于人心之外,罪恶的社会环境会腐败人的心灵,为防止道德败坏,必须改善社会环境。
同时,人的犯罪并不是不可避免或无法挽救的,如果人的内在本性善良到能够抑制罪恶时,便有力量去改善周围的环境,使之不断扩大,从而避免犯罪。
因此,对人必须进行道德教育,同时,还要与改善人们生活条件的立法相结合。
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唤起和发展人内在的道德情感,形成人的道德观念,培养有道德的人。
在道德教育实践上,裴斯泰洛齐把爱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重视家庭式的道德情感教育。
他认为,只有家庭中亲人之间的情感才是最亲的,亲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最亲密的。
一旦这种情感或关系破裂,儿童将会终生受苦。
他认为,母亲在培养儿童的情感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母亲通过对儿童的热爱和信任,可以激发儿童爱、信任和感激的种子,爱、信任和感激交织在一起,发展良心的萌芽。
儿童从对母亲的爱开始,进而发展到爱兄弟姐妹,爱周围的人,爱所有的人。
因此,裴斯泰洛齐认为,在教育中,把儿童对母亲的情感转移到他人,转移到社会,这种能力是教学艺术的关键。
他认为,还应把家庭的自然关系和爱的气氛引进学校。
在学校里,师生关系就是亲子关系,学生之间关系就是手足关系,学校应像家庭一样充满亲情和欢乐。
在“新庄”和斯坦茨,裴斯泰洛齐就是以这种家庭化的爱的教育感化力量,教育儿童,发展他们的道德力量。
(二)智育裴斯泰洛齐非常重视智力教育。
他认为智育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儿童的天赋才能和能力,发展儿童的心智。
第九章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第九章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一、生平与教育实践活动·裴斯泰洛奇(1746-1827年):19世纪初期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裴斯泰洛奇的教育活动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768-1798年)诺伊霍夫新庄的“贫儿之家”(失败)·1768年在新庄建立示范农场,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提高产量;(第一个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进行实验的教育家)·1774年建立新庄“贫儿之家”,进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革新实验;·1780年以后撰写《隐士的黄昏》《林哈德与葛笃德》等论著,获得巨大的成功,1792年,法国共和国授予他“法兰西共和国公民”的荣誉称号;第二阶段(1798-1799年)斯坦兹孤儿院(失败)·1798年瑞士政府委派裴斯泰洛奇主持斯坦茨孤儿院,进行全面的教育实验,办成充满“爱心”的大家庭式教育机构,进行“心、手、脑的教育”。
(德智体发展完整的人,为他的教育目的提供了实验验证)第三阶段布格多夫实验(成功)·1800年在布格多夫多所小学当教师;·1801年建立培养初等学校教师的培训班,开展第三次教育实验获得成功,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并发表重要著作《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初步提出了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第四阶段:伊佛东时期·1805年,学校迁到伊佛东,规模扩大到设有小学中学和师范部,各种教学法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实验应用。
最初十年,是裴斯泰洛奇教育生涯的黄金时期,成为欧洲教育的圣地,德国赫尔巴特和福禄贝尔等来考察参观;·1825年,停办后回到新庄(最初是为了贫苦儿童而办学,但是随着名气的增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贵族子弟来学习,与最初的理念相违背,因此停办)二、教育思想·(一)教育目的:培养“完人”的和谐教育思想·教育目的在于“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
”·人的本性中的智力、精神和身体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教育目的就是促进儿童德、智、体诸方面的能力均衡、和谐的发展,成为有道德、有智慧、有劳动能力与身体健康的人即所谓的“完人”。
裴斯泰洛齐的家庭教育思想

裴斯泰洛齐的家庭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齐的家庭教育思想摘要:裴斯泰洛齐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人文主义者,他的成就涵盖了诗歌、文学、哲学、历史和教育等众多领域。
他在教育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方面,他提倡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全面的教育,同时也关注孩子的体能锻炼和宗教信仰培养。
本文从裴氏的生平背景、家庭教育思想以及教育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总结出其家庭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裴斯泰洛齐;教育;家庭教育;文艺复兴一、裴斯泰洛齐生平背景裴斯泰洛齐(Pietro Bembo,1470-1547),生于威尼斯共和国的帕多瓦,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政治家和文学家。
裴氏出身于富裕的贵族家庭,从小接受了家庭教育,受到深厚的文化熏陶。
他的父亲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文学爱好者,从小对裴斯泰洛齐进行了文学和人文主义方面的教育。
裴氏很早就展现了良好的学习天赋和创作才华,他的才华和追求得到了当时的许多文学家和政治家的赏识,逐渐成为当时文化领袖中的佼佼者。
二、裴斯泰洛齐的家庭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齐非常关注家庭教育,他认为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全面的教育,包括文学、哲学、历史、政治、艺术以及宗教信仰。
他主张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也应该积极引导孩子的性格、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塑造。
以下是裴氏家庭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
1.文学、哲学、历史等方面的教育裴斯泰洛齐认为人文主义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充分的文学、哲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他认为,只有通过深入了解人类文化传统和历史经验,才能使孩子在成长中受益匪浅。
裴氏家庭教育中的文学、哲学和历史方面的内容,不仅涉及到古代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也包括了中世纪的传统和当时的欧洲文化特点。
2.艺术方面的教育裴斯泰洛齐对艺术非常热爱,他认为艺术是文化的重要方面,也应该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他认为,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创作和欣赏艺术,包括音乐、绘画、建筑等方面的艺术。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第 4 单元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近代外国教育思想 )裴斯泰洛齐是瑞士着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思想家。
他接受了法国教育家卢梭的对于适应人的自然天性进行教育的思想,把教育的要点放在慈善教育和一般教育上,努力探究教育规律,改革教课方法,力争经过教育改良人民的生活。
为此,他被誉为“贫困者之友”。
他的教育思想在很多国家获取流传,对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裴斯泰洛齐的平生易教育活动裴斯泰洛齐出生在瑞士苏黎世一个医生的家庭, 5 岁时父亲病故,他和兄弟、姐姐从小在母亲和一女仆的照料下生活。
9 岁时,裴斯泰洛齐开始上学,但因为他发育不良,性格内向,学校生活带给他更多的是孤单和孤独。
童年时代,对他影响比较大的是在乡村外祖母家生活的期间。
农民生活的贫困,富人子弟的尽兴享福,使他产生了对穷人的深切怜悯。
此后,“除去磨难的本源”成为他一世为之奋斗的目标。
裴斯泰洛齐生活的时代正是瑞士社会发生深刻改革的时代,旧的农业经济在逐渐解体,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快速发展。
当时,法国的启发思想运动也影响了瑞士,上大学的裴斯泰洛齐接触到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尔》成了卢梭政治和教育思想的崇敬者。
在学校里,他和一些朋友参加了一个进步的“爱国者”的组织。
因为宣传社会改进思想,这个组织被撤消,裴斯泰洛齐也被迫中止了学业。
此后,裴斯泰洛齐走向社会,开始了新的生活。
1768 年,他在苏黎士邻近的“新庄”,成立了一个试验农场,试图帮助农民改良生活,因为管理不善试验失败了。
但失败却使他找到了合适他的工作,在抚育自己儿子的过程中,裴斯泰洛齐开始了最先的教育工作。
他决心依照卢梭的方法教育孩于,但发现此中有一些弊端。
于是,他依照自己对小孩及教育方式的理解,做了察看记录,并记下了“教育 3 岁孩子的日志”。
同时,他也开始关注其余孩子的教育问题,特别是贫困小孩的教育问题。
1774 年,裴斯泰洛齐又在“新庄”办起了一所孤儿院,收容了50个 5-10 岁的孤儿和漂泊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论家庭教育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
1LOREM
父母必须要对孩子生活的环境进行一定 的控制,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影响
01 儿童天赋能力与力量的发展都பைடு நூலகம்从简单到复杂 的顺序。
02 任何事物都是由最基本的要素构成。 03 人们都愿意接受简单有效的教育。
德育 儿童对母亲的爱
关节 体育
数目 智育 形状
语言
计算 测量 说话能力
道德性
社会的产 物,表现 为社会人
自我创造的 产物,表现 为道德人
人的发展不仅是自然的,同时还具有社会的目的。因此教育的措施 既要适合儿童的天性,又要符合他们所处的社会条件,将人的性质 纳入社会秩序的正轨,并促使他们把自己提升到道德状态。
三、论爱的教育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A
B
C
D
1800年
他在布格多夫创设了一所附设有师范部的寄宿中学,进 行了教学改革,学校成绩显著。 1805年迁往伊佛东,改名为伊佛东学院,一直工作到 1825年,学校声名远扬,许多教育家包括著名教育家福禄 贝尔和赫尔巴特前来参观和学习。 陆续出版《葛笃德怎样教育自己的子女》、《父母必读 》、《观察入门》、《数学通论》等著作。
人身体的各种活 动能力。
由于上帝的创造,人有“心、脑、手”三种天赋的基 本能力,
心
脑
手
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人的本性中存在心、脑、 手的能力的均衡性,并构成人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教育 也就应该使儿童的德智体诸方面的能力得到均衡、和谐 的发展—个性完整的人。
大自然的产物, 表现为自然人
动物性
社会性
伊佛东学校
1827年,裴斯泰洛齐去世。 墓碑颂词: 新庄贫民的救星, 斯坦兹孤儿之父, 布格多夫初等学校的创办人, 伊佛东的人类教育家…… 一切为人,毫不利己
二、论教育的目的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教育理想和信念:通过教育可 以消除贫困,改造社会。 主张建立一种民主的教育制度, 使各个阶级的儿童都受到一种 合理的符合他们实际需要的教 育。
裴斯泰洛齐在1800年发表的《方法》一文中, 首次明确地提出教学心理化。
1801年,裴斯泰洛齐在其《葛笃德如何教育她 的子女》中又重申这一思想。
自然主义教育思 想的思潮
(1)
(2)
(3)
对违背自然规律和人的 本性的旧式教育的批判
科学的发展为教育要心理 学化提供了可能性
(1)教育与自然的相辅相成
1LOREM
住着许多人,他们虽然和住在上两层的人同样获 得阳光和洁净的空气,在这方面享受着相同的权 利,但是他们不得不留在没有窗户的黑暗陋室中, 而且绝不可抬头窥视从上面两层发出的亮光,否 则他们就会被人挖去双眼。
怀着这颗拳拳的爱心,裴斯 泰洛奇开展了不屈不挠的教 育实践,为劳苦大众儿童寻 求更好的教育和环境。
2 LOREM
他们要尽量去激发孩子们的爱和活 动的能力。
(二)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1 为语言上的教化,争取 母亲们为崇高的教育事 业奉献自己 2 为教育的实际指导
五、论教育心理学化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 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A
B
C
D
1767年
购置60亩荒地取名为“新庄”,开办示范农场,进 行农业实验,于1774年宣告失败。 1774年底将新庄改为“贫儿教养院”。 1780年宣告破产停办。 著书《林哈德与葛笃德》,开始声名远扬。
裴斯泰洛齐早年工作的新庄
A
B
C
D
1798年
瑞士政府在斯坦茨设立了孤儿院,并请裴斯泰洛奇主 持。 提倡要素教育,把知识简化成儿童最容易接受的要素 ,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这座修道院后来要改建成军医院,所以不得不停办。
裴斯泰洛齐的 教育思想
简介
•姓名:裴斯泰洛奇 •国籍:瑞士 •生卒年:1746年1827年 •成就:19世纪瑞士著 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
一、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A
B
C
D
童年
1746年出生于瑞士的苏黎世。 从小目睹了社会下层人的穷困潦倒的生活,树立了 “长大后一定要帮助穷人”的人生目标。 5岁时,父亲英年早逝,由善良的母亲和忠心的女仆 抚养成人。 是卢梭的铁杆粉丝。
自然规律是教育的基础
2 LOREM
教育对自然规律的补充作用
(2)教育必须遵循人的内在本性和心理发展规律
01 教育目的心理学化,教育理论心理学化
02 教育内容心理学化
03 教育原则与方法心理学化 04 教育者要适应儿童心理,让儿童成为他
自己的教育者
六、论要素教育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有组织地 帮助和激发儿童的天赋能力, 使各种内在的能力得到和谐 的发展。
A B
由于上帝的创造,人有“心、脑、手”三种天赋的基 本能力,
心
脑
手
伴随我们全部知觉 和思想而来的一切 感性范围,还包括 基本的道德感情。
人认识世界、理智判 断一切事物的所有内 在精神的官能,包括 感觉、记忆力、想象 力、思想和语言。
裴斯泰洛奇教育思想的核心便是教育爱。他的教育爱 贯穿他所有的教育实践和著作当中。
来自他童年时期 母亲和女仆所给 的爱。
来自对现实社会 的深刻认识。
第三层 第二层 第一层
金碧辉煌,建筑技术精湛,但是只有少数人 居住着。
住着许多人,但这一层没有楼梯,要是有了楼梯, 这一层的人是能够体面地爬到第三层的。如果他 们一旦心血来潮,想凭借一股蛮力向楼梯爬去, 则要留神,他们的胳膊和大腿会给人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