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语用意义
语义和语用

词义的范围面或侧重点有别——影响到词语的搭配
异
附加色彩不同——影响到词语的运用范围
同义词辨析
理性意义 辨析差异 色彩意义 用法
(1)理性意义方面
词义着重点不同。如:收罗 网罗 搜罗;陡峭 峻 峭 语意轻重的不同。如:希望 盼望 渴望; 优良 优 秀 优异
词义范围大小的不同。性命 生命;
疆
边境 边
二、同义关系 我们在语言的使用中常常会碰到几个声音不同而意 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同义词。 请比较下列两组词: A 大夫―医生 B 鼓励―怂恿 鸡蛋―鸡子儿 成果―后果 坚固―坚强 西红柿―番茄 脑瓜子―头颅 公尺―米 愤慨―愤怒 扩音器―麦克风 等义词
近义词
理性意义 词义 附加色彩 同义词—— 理性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
本义和派生义是历时的关系;
而基本义和非基本义挃的是一个多义词 几个义项间的共时关系。
3、词义的派生 词义的派生首先要有现实的基础。这就是派生义和 派生它的那个意义所挃的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有联 系。 其次,现实现象的这种联系怎么被用来作为派生新 义的线索,那与语言社会的生活环境、劳动条件、 风俗习惯以及人的思维活动、语言成分乊间的相云 作用等等有关,因而表达同一类现实现象的词义在 不同的语言中各有自己的派生历程。
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
一、词和词汇 二、词的词汇意义
三、词义的概括性
从语言符号的意义表达上看,词也是 承载意义最基本的单位。研究语言符号 的意义一般都以词作为基本单位。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 固定用语的总汇,既包括词,也包括语。
一般来讲,词汇挃的是一种语言或方言 里全部词语的总和,例如“英语词汇”、 “汉语词汇”等。 但在实际使用中,也有“法律词汇”、 “医学词汇”、“红楼梦词汇”、“考 研词汇”、“四六级词汇”等等,这时 “词汇”是挃局部范围内的词语的总和。
第四节 语用

鲁:不敢说。 朴:哦。 鲁: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朴:哦?你说说看。 鲁: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 的。 朴: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 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说,她生前是不规 矩的。 (苦痛)哦!
第四节 语用
语义与语用义
语言的意义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语言形式如何 与它所指的现实世界发生联系,这是语义学研究 的领域。另一个是语言形式与使用者的联系,这 是语用学研究的范围。 语言的意义包括语义和语用义。前面奖的词义、 句义都是语义层面。同样一句话,所联系的客观 世界没有变化,不同的人说,不同的场合说,意 思可能不同,这是语用义层面。
话题是句子所传达的信息所关涉的实体,选择不 同的实体句子成分做话题则所传递的信息也不同。 日语: 象は鼻が長ぃ。 豚は鼻が短ぃ。 象の鼻は長ぃ。 掌柜的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生气,教人 活泼不得;只有孔已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 以至今还记得。
话题的关联与篇章话题
句子的话题是说话者选择的传递信息的基 点,话题选择跟说话者对整篇话语的信息 组织结构有关。 整篇话语中各个句子的话题有内在的联系, 组成话题链。
标示焦点的语调重音
说话者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新信息,总是用一 些可以感知的语言手段表示出来。 语调重音:我有一个大苹果。 一个句子因表达意图不同,说话者希望说话者特 别关注的信息也不同。这可通过预设来分析。例 如: 小明吃了苹果。(谁吃了苹果) 小明吃了苹果。(小明吃了什么)
标示焦点的句法形式
鲁:她现在老了,嫁给一个下等人,又生了个女儿,境况很不好。 朴:她为什么不再找周家? 鲁:大概她是不愿意吧。 朴:老爷想帮一帮她么? 朴:你先下去吧。顺便叫四凤把我樟木箱子里那几件没有领子旧纺绸 衬衣拿出来。 鲁:老爷那种衬衣不是一共有五件?你要哪一件? 朴:要哪一件? 鲁:不是有一件,右袖襟上烧了一个洞,修了一朵梅花补上的,旁边 还绣着一个“萍”字? 哦,(徐徐立起)你,你,你是—— 鲁: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朴:哦,侍萍!(低声)是你。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笔记

第四章语法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概述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见教材第170-172页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所谓的词序不同实际上有三类不同层面的情况:a.语用的语序变化b.语义的语序变化c.语法的语序变化2.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3.汉语词类根语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4.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
第二节词类和功能分析法1.词类及其划分标准:形态标准(形态标志、形态变化)、意义标准、功能标准见教材第174-176页2.实词与虚词的区别:能否充当句法成分见教材第176页3.体词与谓词见教材第177页4.各词类的语法特点及内部小类见教材第177-184页第三节词类划分的理论与实践词类辨析重点动词和形容词,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形容词和副词,区别词与形容词、名词,区别词与副词,介词和动词,介词和连词见教材第187-190页(参见课后练习)第四节短语类型特点短语的结构类型重点短语(词组):偏正词组、述宾词组、述补词组、联合词组、主谓词组、同位词组、连谓词组、兼语词组短语(结构):量词结构、方位结构、介词结构、“的”字结构见教材第194-199页(参见课后练习)第五节层次分析法重点1.层次分析法的目的时揭示一个句法结构隐藏在线形排列背后的固有的层次特结构关系,其方法是逐层依次找出各层次的直接成份,并进一步说明直接成份之间的结构关系。
见教材第204页2.层次分析的三原则:结构原则、功能原则、意义原则见教材第206-207页(参见课后练习)第六节句型系统1.前后都有停顿,带有一定语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人们用来进行交际的基本语言单位就叫句子。
见教材第209页2.3.句型分析的原则和方法见教材第212-214页表示语气的因素不影响句型。
功能相同的词语互相替换不影响句型。
扩展一般不影响句型。
句子的特殊成分不影响句型。
语用位移不影响句型。
划分句型,还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句型系统是有层次的,因此,在确定某一个具体句子的句型时,也必须逐层进行,从第一层次开始,一直到最小的基本句型。
第四节 语义场

需要注意的是:
1、语义场是一个相对的开放概念。一个词可 以隶属于多个不同的语义场。因为词的义素 有很多,它可以以这个义素作为共同义素与 一些词形成语义场,它也可以以那个义素作 为共同义素与另外一些词形成语义场。如: 动物——虎、豹、熊、羊 羊 家畜——牛、马、猪、羊 羊
2、处于不同语义场的词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 因为它要受到同一语义场中其它成员的词义 的影响和制约。例如: 金——木——水——火——土 金——银——铜——铁——锡 刀——枪——棍——棒 枪 枪——炮——火箭筒——巡航导弹
三个不同的“问”,反映了提问人与被 提问人不同的法律地位。
2、可使语体风格鲜明。 部署(书面语色彩) 安排(口语色彩) 3、可以使文句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如“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4、可以使语气委婉。 聋——耳背;胖——富态 ;厕所——洗手间 卖淫女——失足妇女???(公安部 ) 5、同义词连用,加强语势,使语意完足 。 例如:出头露面、花言巧语、东奔西走。
2、色彩方面的差别 (1)感情色彩不同。同义词中有肯定或赞 许的,带有喜悦的感情色彩,称褒义词;有 的是否定或贬斥的,带有憎恶的感情色彩, 称贬义词;中性词是无所谓褒贬的词。例: 成果——结果——后果 褒 中 贬 果断——武断 教导——教唆 鼓励——怂恿 行为——行径
(2)语体色彩不同 a、有的适用于庄重的场合,有书面语的色 彩,有的适用于一般场合,有口语色彩;如: 父亲——爸爸 悲痛——难受 诞辰——生日
男性比父亲大血亲父系第四节语义场场这个概念是从物理学中借用过来的它原指一个范围英语称field某些物质在其中受到某种控制而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如物理学中的磁场电场等
第三节 练习题九: 伯伯: [+男性][+比父亲大][+血亲][+父系] 叔叔: [+男性][-比父亲大][+血亲][+父系] 姑姑: [-男性][±比父亲大][+血亲][+父系]
《语言学概要》(叶蜚声)版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思维导图)

两个意义基本相同,但还有差 别的同义词的差别体现在:
理性意义方面:两个同义词强调的重点和方面可以 有所不同,如:交换—礼物、意见;交流—思想、 文化,little修饰不可数名词,few修饰可数名词,
附加色彩方面:
感情色彩不同,如:鼓励——怂恿 风格色彩不同,如口语—书面语:生日—诞辰
反义词:意义相反的词,是现实现象中矛盾的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如:大—小、多—少。
三、反义关系
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在同一个范围中的反义,如:黑、白属于颜色范围的反义,多、少属于数量范围的反义。这种 反义关系里往往可以加入别的成员,如:大、小中可以有“中”,热、冷中有“温、凉”。
非此即彼的反义,如男—女,正—反、整体—局部。这种反义关系里不能加入别的成员。
同义和反义中的“同”和“反”是对立的统一。p.135
反义词必须以共同的意义领域为前提,没有“同”就无所谓“反”,“反”是“同”中的对立关系。
同义词中往往包含着反义的因素,因为同义词要在基本意义相同的条件下显示出意义、色彩、用法上的细 微差别,在“大同”中显出“小异”来,而这“小异”往往反映着同一现实现象中的对立双方的细分。
四、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言内意外
言内意外:在日常生活中,像婉转的告诫,含蓄的言辞,辛辣的讽喻等,都很注 意留下意思上的空白让听话人自己去领会、补充,这种现象可以用“言内意 外”来概括。
“言不尽意”与“言内意外”的关系:言内意外包括言不尽意,言内意外既是消 极的言不尽意的结果,(言不尽意的消极结果就是使人们不得不言内意外),也 是积极的言不尽意的一种表现,有了言不尽意,人们往往利用言内意外进行积极 的语言表达,产生特殊的语用效果。
第04章话语的语言意义3

主讲人:周明强第四章话语的语言意义第四章话语的语言意义•第一节话语的含义与层次•第二节话语的形式意义•第三节话语的结构意义•第四节话语的关系意义第三节话语的结构意义•什么是结构意义——词语与词语相互联系而产生的意义。
●语法学●词汇意义●语法意义——●结构意义(主+谓+宾)●●语法形式——虚词、语序等●语用学●语用意义——●词汇意义+言外之义●结构外部结构义—语法结构●意义内部结构义—语义结构•一、外部结构义•1.词汇意义和结构意义•理性意义关系意义●一定的结构意义总是同一定的结构形式相结合的,不能组合的成分之间便没有这种结构意义。
●话语的理性意义的不同,不仅同词汇意义有关,还和结构关系有关。
•2.结构意义的类别•(1)主谓结构—陈述和说明的关系和意义。
•(2)动宾结构—动作和支配的关系和意义。
•(3)偏正结构—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和意义。
•(4)补充结构—补充和被补充的关系和意义。
•(5)联合结构—各成分间具有同等功能和作用。
•词组(短语)还有同位结构、连动结构、兼语结构、介词结构等结构关系,也都表示某种抽象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融合的结构与意义•王冕父亲死的时候王冕才七岁——王冕七岁(上)死了父亲。
•3.表示结构意义的手段•(1)语序手段(2)虚词手段•1.所谓的语序不同实际上有三类不同层面的情况:•第一,语用的语序变化:•(1)你快走吧!——快走吧,你!•(2)这孩子真聪明!——真聪明,这孩子!•(3)他也许已经去日本了。
——他已经去日本了,也许。
•(4)看你气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话都说不出来了,看你气得。
述题前置评议后置结果前置•第二,语义的语序变化:•(1)猫捉老鼠。
——老鼠捉猫。
•(2)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
•(3)他们班不都是中国人。
——他们班都不是中国人。
•(4)他很不客气。
——他不很客气。
•第三,语法的语序变化:语法上语序的变化,有时基本意思相同,但有细微的差异。
•(1)客人来了。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語義和語用第五章語義和語用语义是以语音形式表达的各级语言单位所包含的意义,以及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意义。
语言意义:语言系统中固有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相对稳定的,不受语境和语境的影响。
语用意义:指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所表达的特定的、暂时的、隐含的意义。
第一节词汇和词义一词和词汇词是语言中可以自由使用的最小符号,是语法结构中最重要的语法单位。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
一般词汇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包括新词、古词、外来词、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等,其特点为: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
二词的词汇意义1概念意义也称词的“理性意义”,它是词义的核心,指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中形成的共同的主观映像,是认知的成果。
它这包含三个方面:1它是对现实世界中各种现象的分类和概括反映;2它对于说一种语言的所有人来说是共同的;3它必须与某种语言的特定声音相结合。
2色彩意义也称词的“修辞意义”,是指以理性意义为基础附加上人们的主观态度的意义,包括感情色彩、形象色彩、语体色彩、联想色彩。
a感情色彩:是指说话者对所谈对象的主观感情评价和态度。
有褒、贬、中性之分。
b形象意义:词在获得理性意义的同时,还往往因对对象的描绘而具有某种形象感。
①内部形式比较生动的复合词;②拟声、绘色、摹状的词;③具有比喻义的词。
c语体意义:词用于不同的语体时所产生的一种附加意义。
d联想意义:通过理性意义或语音中介的联想而产生的,大多具有民族特点。
3搭配意义一个词经常与一些词组合而不与另一些词搭配,这种由于组合关系而产生的意义叫搭配意义。
三词义的概括性1一般。
在复合词的词义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在词义的泛化中,把特殊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简单的东西。
2模糊性。
一个词的意义所指的现象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它还必须包含能区别于其他现象的特征,但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
3全民性。
第05章话语的语用意义(1)

第五章话语的语用意义(上) 主讲人:周明强第五章话语的语用意义(上)第一节语言意义与语用意义第二节话语的一般语用义第三节话语的突现语用义第四节话语的色彩语用义第一节语言意义与语用意义一、什么是语用意义是从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的行为来看的,是指语用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在交际过程中所显现的内容和意义。
又叫“言语意义”。
语言意义——静态的意义(表层意义)语用意义——动态的意义(深层意义)语用意义具有以下特征:1、情景性——语用意义主要是从语言符号的外部——语境中获得,与语境联系密切。
他写了一篇论文。
孔已己……排出十九文大钱。
2、流变性——语用意义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产生,其内容也总会随着语境的流动变化而发生更新。
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下其意义完全不一样。
不认识了?老子就是专门找你来算帐的。
3、临时性——语用意义对语境的依赖性很强,语境一变,原来的意义也就自然消失。
丈夫:下午去买空调吗?妻子:等发了工资再去吧!二、语用意义和语言意义的区别1、量的多寡——所带的信息量不同。
语言意义是语言要素(词汇、语法、逻辑等)与客观世界联系的理性意义,信息量少。
话语的语用意义信息量多,是理性意义+语言外的意义(主观意义、情感意义、语境意义等) 2、质的差别——静态的语言义是自足的,动态的语用义则是开放的、鲜活的。
后父—克罗迪南示例:王后:哈姆雷特,你把你父亲大人得罪了。
哈姆雷特:母亲,你把我父亲大人得罪了。
生父●讨论:●当三个女子从容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讨论: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燕子迁居暗示人世沧桑,宦海沉浮 表层意思: 深层意思:●3、形的异同——表示语用意义和表示语言意义的形式、结构相同;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示例:●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三、语用意义的主要类型1、情感意义他是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出于谦虚的需要
(8)出于拒绝的需要
4、违反方式准则:
(1)故意晦涩难懂。
(2)故意制造歧义。
1、违反量的准则:提Fra bibliotek适量的信息(1)有意减少信息量。
(2)有意增加信息量。
2、违反质的准则:
(1)有意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2)有意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违反关系准则:
(1)出于应对的需要
(2)出于讽刺的需要
(3)出于提醒的需要
(4)出于幽默的需要
(5)出于逃避的需要
(6)出于文艺的需要
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 朝学士秦少游写的一副对联云:
第四节 语用意义
语用意义是指话语在具体语言环境 中所表现的意义。 语用意义有两种存在形式:
一是语面意义,包括语境意义和意 图意义。 二是语用含义,包括言外之意和预
设。
言外之意,又称句子的语用含义或 会话含意。从接受的角度说,它是受话 者根据发话者的话语推导出的语用意图。 有意违反合作原则所产生的言外之 意。
(3)故意重复罗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