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和语用的区别举例
语义和语用的区别举例

语义和语用的区别举例宾语和补语的区别:短语作宾语时,述语和宾语之间不能出现结构助词“得”,而短语作补语时,述语和补语之间必须出现结构助词“得”(表示否定的可能补语例外)。
述宾短语中的述语一般可以用肯定否定的形式提问,而述补短语中的述语不能这样提问。
宾语有时可以移至述语前,构成受事主语句或把字句。
定义与语义也不同。
1、定义不同:宾语,英文就是object,又称受词,就是指一个动作(动词)的接受者。
补语是述补结构中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目的等成分。
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
2、语义相同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说明关系,回答“怎么样”的问题;述语与宾语之间是支配关系,回答“什么”的问题。
比如“说道英语”中“英语”就是从句动词“说道”支配的对象,可以提问“说什么”的问题,二者之间就是述宾关系;“说道确切”中“确切”用以补足表明从句动词“说道”,可以提问“怎么样说道”的问题,二者之间就是Kozhikode关系。
3、短语作宾语时,述语和宾语之间不能出现结构助词“得”,而短语作补语时,述语和补语之间必须出现结构助词“得”(表示否定的可能补语例外)。
比如:他倒在地上,假装晕了过去。
她激动得几乎昏了过去。
4、述宾短语中的述语一般可以用肯定否定的形式提问,而述补短语中的述语不能这样提问。
比如:说英语—→说不说英语说道确切—→*说不说确切5、宾语有时可以移至述语前,构成受事主语句或把字句。
比如:我洗完了衣服—→我把衣服洗完了。
这里的宾语“衣服”前置。
他浪费了两个小时—→他把两个小时浪费了。
这里把宾语“两个小时”前置。
补语的位置比较固定,只能出现在述语后面。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男人:男性的成年人。 女人:女性的成年人。
(1)用来对比的应该是指称同一种类 对象的词语
(2)语义特征分析应该先从指称事物 最小类别成员的一组词语开始,如有需 要,再进一步扩大对比分析的范围。
最小语义场的确定可参考有关对象 的分类,在许多情况下,最小语义场与 某一对象的最小类别相应。例如:
1、词语搭配受语法规则的制约 2、词语搭配受语义条件限制 3、词语搭配受每个语言的词义系统限
制 4、词语搭配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 5、词语搭配涉及词义的各种附加色彩
和修辞效果
李老师看到了王老师,王老师也看到了 李老师。
李老师看到了一头猪,这头猪也看到李 老师。
李老师看到了一块石头。
她姐姐是一个单身汉。(×) 她:[第三人称][女性] 单身汉: [-女性]……
语调形式等来表达的意义。 1、词所指称的事物及其结成的关系
(1)词汇意义 (2)关系意义 语法关系意义
语义关系意义 (3)句式意义 2、说话人对这些事物及其关系的总态度。 (语气意义)
(二)语用意义
句义一方面取决于该句子的语言 意义,一方面又取决于语境等句子的外 部因素。
二、词语的搭配
正确的词语搭配是使句子有意义的基本 条件。
请把门关上!
预设:门是开着的。
说话者具有支使听话者的条件。
说话者知道听话者有能力做这件
事。
(2)预设的语用特征 1. 预设的合适性 预设的真实性是包含该预设的语
句合适(真实有效)的前提条件。 2.其次,预设具有已知性,是已知
信息。 3.预设具有可取消性。
我绝不会让我的妻子伤心。 预设:我有妻子。 如果我有妻子,我绝不会让我的妻子伤心。
[上圆下平、用发酵的面粉蒸成、无馅] [上圆下平、用发酵的面粉蒸成、有馅]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1、关于语义特征
语义特征是基于词义不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还可以分析成更小的一束语义特征的假设, 参照音位分析的方法,从词义中分析出来 的最小语义成分。用于比较词义间的共性 和差异 语义特征没有语音形式,是纯语义单位。 语义特征用大写和二分的标记。以突出超 越具体语言的中词汇的一般性。
2、语义特征的表示方法
4、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
多义词是一个词有几个互相联系的意义,是一词 多义。同音词是语音形式相同的不同的一组词, 词义之间没有联系。只是偶尔同音罢了。 例如汉语里“花钱”的“花”和“花朵”的 “花”,“分别”的“别”和表示否定的“别”。 英语里nail的意义可以是“钉子”,也可以是“指 甲”;sense的意义可以是“感觉”,也可以是 “意义”。 同音词在词典中分别出条,用不同的角标标出, 以示是不同的词。
同义关系和反义关系是词义的各种关系中最 值得重视的关系
同义反义是辨证的统一。同中有异,异寓于同。 Many和much在表示的内容上是同一,而在搭配 上则是对立。 果断和武断,在词所概括现象的特点上是同,在 主观态度上则是异。随意同义词中包含了反义的 因素,反义词中包含了同义的因素。 有些成对的词,如果不限于理性意义,说它们是 同义词也可以,说它们是反义词也可以。
3、词义引申的方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引申大体可以分为隐喻和转喻两种方式。 隐喻建立在两类现实现象的相似性联系上,二者 是一种比喻关系,如俄语的зелёный,汉语的 “窟窿”,英语的eye。隐喻是词义引申的一种重 要方式。 转喻的基础是建立在两类现实的相关性联系上, 这种联系因在人们心目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 而可以用假现象指称乙现象,二者是一种借代关 系。如英语里的pen,汉语的“兵”,“导 演”“裁判”等,俄语的язык 是舌头,用来指语 言。
法律语言学法律用语的语义与语用分析

法律语言学法律用语的语义与语用分析法律语言学是研究法律语言在法律领域中的特定用途和功能的学科。
它关注法律用语的语义以及语用特点的分析,旨在理解法律文本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从语义和语用两个角度来分析法律语言学中法律用语的特点,并通过几个案例来说明其实际运用。
一、语义分析在法律语言学中,语义分析是研究法律用语的字面意义和词汇含义的过程。
法律用语是一种专门的技术语言,为了保证法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法律用语的语义必须十分精确。
例如,合同中的“甲方”和“乙方”就是指合同中的双方当事人,这个词语通常用来表达合同中双方的关系,具有明确的含义。
在语义分析中,还需要考虑词语的扩展意义和限制意义。
在法律用语中,有些词语具有相对宽泛的含义,例如“合理”和“不可抗力”,这些词语的具体含义需要根据具体的法律环境和背景来解释。
另外,还要注意到法律用语中的限制含义,即某些词语仅适用于特定的法律领域或特定的司法实践。
二、语用分析语用分析是研究语言使用的目的和效果的过程。
在法律语言学中,语用分析帮助我们理解法律用语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影响。
法律用语的语用特点往往与法律体系和法律行为密切相关。
首先,法律用语的言外之意是非常重要的。
法律文件和合同中常常使用一些术语和条款,这些术语和条款的表面意义通常不足以完整地解释其含义和效果。
因此,解读法律用语时需要考虑到言外之意,即含蓄、暗示和间接表达的意思。
其次,法律用语需要考虑到目标受众和沟通效果。
法律文件通常是为特定的受众编写的,例如法官、律师和合同当事人等。
因此,法律用语需要考虑到目标受众的法律常识和专业背景,以确保有效的沟通和理解。
最后,法律用语的法律后果和效力是需要严格遵守的。
在法律行为中,法律用语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关系到法律关系的产生和解释。
因此,法律用语必须准确、明确并且符合法律规定,以确保其法律后果和效力能够得到认可和保障。
三、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法律语言学中法律用语的语义和语用特点,我们通过几个案例来进行分析。
语言学中的语义学与语用学

语言学中的语义学与语用学语义学和语用学是语言学中两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它们研究的是语言的意义和使用。
虽然两者都与语言相关,但各自关注的方面有所不同。
一、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语言中的意义的学科。
它探讨的是词汇、短语和句子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语义学主要关注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之间的联系,研究的是语言的内在结构。
语义学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重要概念:1. 词汇意义:词汇意义是指词汇本身的意义。
语义学家通过研究词汇的概念、义项、同义词、反义词等来揭示词汇意义的内涵和外延。
2. 句义:句义是指句子的意义。
语义学通过分析句子的组合规则、语义关系等来解释句子的意义。
3. 语境: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具体情境。
语义学认为,语境对于语言的意义有重要影响,同一词汇或句子在不同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意义。
4. 语义关系:语义关系是指词汇、短语和句子之间的关系。
典型的语义关系包括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位关系等。
语义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语义分析、语义对比和语义推理等。
通过这些方法,语义学家可以揭示语言结构与意义之间的规律,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二、语用学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语言在实际交际中的功能和效果,研究的是语言的外在运用。
语用学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重要概念:1. 言外之意:言外之意是指说话人通过语言暗示或隐含的意思。
语用学家通过分析上下文和语言非字面意义来揭示言外之意。
2. 语用规则:语用规则是指在特定语境中语言使用的约定俗成的规则。
比如,社交场合中的谦辞用语、禁忌用语等。
3. 语用失误:语用失误是指由于选择不当的语言,导致交际行为出现误解或不当反应的情况。
语用学研究语用失误的原因和修复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交际。
4. 语用策略:语用策略是指在特定交际目的下选择合适的语言行为。
语用学研究语用策略的选择和使用,以实现有效的交际目的。
语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语用分析、语用推理和语用实验等。
通过这些方法,语用学家可以揭示语言在不同交际场景下的特点和规律,帮助人们提高语言运用的效果。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語義和語用第五章語義和語用语义是以语音形式表达的各级语言单位所包含的意义,以及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意义。
语言意义:语言系统中固有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相对稳定的,不受语境和语境的影响。
语用意义:指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所表达的特定的、暂时的、隐含的意义。
第一节词汇和词义一词和词汇词是语言中可以自由使用的最小符号,是语法结构中最重要的语法单位。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
一般词汇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包括新词、古词、外来词、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等,其特点为: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
二词的词汇意义1概念意义也称词的“理性意义”,它是词义的核心,指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中形成的共同的主观映像,是认知的成果。
它这包含三个方面:1它是对现实世界中各种现象的分类和概括反映;2它对于说一种语言的所有人来说是共同的;3它必须与某种语言的特定声音相结合。
2色彩意义也称词的“修辞意义”,是指以理性意义为基础附加上人们的主观态度的意义,包括感情色彩、形象色彩、语体色彩、联想色彩。
a感情色彩:是指说话者对所谈对象的主观感情评价和态度。
有褒、贬、中性之分。
b形象意义:词在获得理性意义的同时,还往往因对对象的描绘而具有某种形象感。
①内部形式比较生动的复合词;②拟声、绘色、摹状的词;③具有比喻义的词。
c语体意义:词用于不同的语体时所产生的一种附加意义。
d联想意义:通过理性意义或语音中介的联想而产生的,大多具有民族特点。
3搭配意义一个词经常与一些词组合而不与另一些词搭配,这种由于组合关系而产生的意义叫搭配意义。
三词义的概括性1一般。
在复合词的词义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在词义的泛化中,把特殊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简单的东西。
2模糊性。
一个词的意义所指的现象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它还必须包含能区别于其他现象的特征,但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
3全民性。
语义和语用的区别举例

语义和语用的区别举例1、语义和语用的区别在于意义是构成语言符号系统的基本单位,而意义与实际运用有关。
例如:他被烧死了。
这个“烧”字表示什么?语义包括词语在其语境中的整体含义,如汉语中的“失火”“烤火”都可以表示烧着东西的行为。
而意义与词语的实际运用无关,如:这个人失火了,但是他是好人。
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语义的意义不能代替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2、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语言文字”与“具体事物”并不一定对应,即不一定是意义与实际运用同时发生。
例如:小张同学把一首歌词抄在一张白纸上送给老师。
这个“抄”字就没有实际的运用意义,它仅仅只是记录歌词的形式,如果要让这个词产生实际的意义的话,还必须在语言环境中才行。
再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中有这样一句话“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我们从“盼望”这两个字上来看,这两个字是多义词,既有希望的意思,又有预料的意思。
所以说“盼望”二字只有实际运用时才会产生意义。
3、人们在选择词汇时,也经常受到语义的影响。
如:“老人”这个词一般指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今天, 60岁以上的老人可能会是一个极广泛的群体,他们可能是年轻人,也可能是年长的人。
因此,人们在选择词汇时,经常会受到语义的影响。
4、在选择和运用词语时,人们往往会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某些语义知识,借助语义的帮助去理解那些看似深奥的、抽象的词语。
例如:你为什么把那件事忘了?如果你了解有关“遗忘”的各种知识,就很容易明白:“忘”是由“亡”、“心亡”和“忘”组成的,那就是说,人有了这些心理活动或精神变化,就称为“忘”。
所以你这件事情,当然与“亡”有关系了。
4、人们在选择词汇时,往往会受到语义的影响。
如:“老人”这个词一般指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今天, 60岁以上的老人可能会是一个极广泛的群体,他们可能是年轻人,也可能是年长的人。
因此,人们在选择词汇时,经常会受到语义的影响。
5、语用是语言的应用和运用,也就是说语言在交际时所使用的功能及交际意图。
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区别与联系

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区别与联系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工具,更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
在语言学研究中,语义学和语用学是两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它们分别关注于语言的含义和使用。
本文将从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分析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一、语义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语义学是研究语言的含义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语言中的词汇和句子的意义。
语义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语义分析和语义推理。
语义分析是指对语言中的词汇和句子进行分析,探究它们的含义和构成规律。
语义推理则是通过对语言中的词汇和句子进行逻辑推理,从而得出它们的含义和推论。
语义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词汇和句子的含义。
在词汇层面上,语义学研究的是单词的含义,比如“爱”“恨”“美丽”等词汇的含义。
在句子层面上,语义学研究的是句子的含义,包括句子的词汇含义、句子的语法结构和句子的语境含义等方面。
二、语用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语言的使用情况和语境。
语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语用分析和语用推理。
语用分析是指对语言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探究语言使用者的意图和目的。
语用推理则是通过对语言使用情况进行逻辑推理,从而得出语言使用者的意图和目的。
语用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语言使用者的意图和目的。
在语用学中,语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语境会影响语言使用者的意图和目的。
语境包括语言使用的时间、地点、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等方面。
三、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区别语义学和语用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1. 研究对象不同语义学研究的是语言的含义,主要关注于词汇和句子的含义。
而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的使用,主要关注于语言使用者的意图和目的。
2. 研究方法不同语义学主要采用语义分析和语义推理的方法进行研究,目的是探究语言的含义。
而语用学主要采用语用分析和语用推理的方法进行研究,目的是探究语言使用者的意图和目的。
3. 研究内容不同语义学主要研究词汇和句子的含义,探究它们的构成规律和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义和语用的区别举例
现代汉语中的语义,可从词义的范围来理解。
语义是指意义,就是字面的意义,对人和事物有意义的话或者表达一定意义的话。
语用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下,为了表达特定的目的,根据具体的情况而采取的话语行为或者是交际策略。
我们一般称为语用。
根据语义可以区分不同的语言系统。
例如汉语、英语、阿拉伯语等,因为它们的使用环境不同,所以语义也不相同。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语义来划分不同的语言系统。
又比如,根据语义还可以分出一些复句,根据语义还可以判断是否为合成词,等等。
而语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1。
语义有两种基本形式:语法意义和语用意义。
所谓语法意义,是指语言单位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意义,即语言的语法功能。
比如:高,表示高度的意义。
所谓语用意义,是指语言单位在表达过程中所显示的语言社会作用的意义。
例如:明天刮风,后天下雨。
你干吗去?表达了语用意义。
2。
语法意义和语用意义互相依存、互相渗透。
在不同的语言中,语法意义和语用意义的差异常常很大。
例如:他刚从美国回来,身体健康,很年轻。
表达了语法意义。
但是语用意义却与它大不相同。
他年轻,是什么年龄呢?还有哪些信息呢?还可以怎么说?是不是应该加个修辞手法呢? 3。
语法意义和语用意义是并存的,不是完全独立的。
所以,通过语法分析而找到的意义未必都是语用意义,而通过语用分析而得到的意义也未必都是语法意义。
二者之间有时难以截然分开。
关于这点,请看《修辞学发凡》一文的第九章和第十章。
对此,我不再赘述。
4。
正确地理解语法意义和语用意义,需要运用语言材料加以说明。
要理解一个语法项目,必须知道其具体的语法结构。
因此,了解语义的另一种基本形式——语用意义,才能进一步弄清楚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5。
语法意义和语用意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不存在语义层次问题。
这里所说的“修辞格”主要是指借助辞格把抽象意思具体化、形象化的方法。
辞格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历来被许多学者所重视。
其中,有一些辞格已经进入了语法规则,只是还没有成为一种单独的修辞手段。
有些辞格则还处于待发展的状态。
在汉语修辞学研究中,目前大多数人都认为修辞手段包括了借助辞格所做的一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