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科院
国内外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政策研究

第9期2023年3月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ScienceandTechnologyInformationNo 9March,2023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创新支撑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名称:江苏省大型科学仪器院地共享机制研究;项目编号:BR2022048㊂作者简介:段伦超(1988 ),男,山东莱芜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科技资源管理㊂国内外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政策研究段伦超,顾㊀宁,刘㊀畅,倪英荐,范方园(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0018)摘要:推动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是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㊁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㊁服务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㊂尤其随着大型科学仪器投入不断增加,如何盘活大型科学仪器服务价值,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显得尤为重要㊂文章对国内外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政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强化政策立法保障㊁完善管理运行机制㊁建设公共服务平台㊁聚焦产业发展需求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研究制定我国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政策,提升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水平提供了参考㊂关键词:科学仪器;开放共享;政策中图分类号:G311㊀㊀文献标志码:A0㊀引言㊀㊀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是突破科学前沿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的技术基础与重要手段,其共享和管理水平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管理水平[1-2]㊂因此,推进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是健全国家创新体系,支撑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㊂近年来,国家科技资源投入不断加大,依然存在资源稀缺性与配置低效性的矛盾, 聚不拢㊁盘不活㊁享不足 等问题突出,造成了财政资金浪费,也极大限制了全社会科研能力的提升[3]㊂借鉴创新型国家的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先进经验,是完善我国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政策机制的一种有效途径,能够更好地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资源的高效配置㊂1㊀国外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现状1 1㊀美国㊀㊀美国在科学仪器开放共享方面具有健全的政策和完善的法律,形成了使用监管完善的管理体系,规定政府经费购置的科学仪器有责任向政府研究项目开放,还可用于市场服务㊂尽管由于科学仪器经费来源不同,导致在产权和使用权㊁责任义务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开放共享理念不尽相同[4]㊂另外,美国还设立了多个学科领域的科学仪器资助计划,对科学仪器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战略部署[5]㊂1 2㊀日本㊀㊀日本从法律制度㊁仪器发展计划㊁共享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推动科学仪器研发和共享的改革措施,促进完善共享信息的网络体系,制定良性运转的运行机制㊂从国家层面制定了3类先进科学仪器资助计划,其中共享平台类占了2/3,要求每个平台计划都要实现仪器的全流程管理服务,并定期对完成的项目内容进行公布㊂日本还将 能否满足行业用户的使用要求 作为平台计划继续资助的评估内容[6]㊂1 3㊀德国㊀㊀德国对科学仪器的资助主要由政府机构和经济界主导,分别对基础研究和应用性研究进行资助[5]㊂德国制定严格的购置审批制度,由政府负责大型科学仪器购置,管理单位负责日常管理运行,有义务向高校院所开放使用,并要求建设贵重大型仪器设备㊁设施时,需要提交科学计划和技术设计在内的申请报告㊂政府还要求所有管理单位要成立协调委员会统筹规划仪器使用[7-8]㊂1 4㊀其他国家㊀㊀英国从2012年起围绕科学研究多次制定战略发展计划,明确科学仪器持续性资助项目体系[9]㊂欧盟通过项目驱动来推动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机共享[10]㊂韩国通过出台专门法规㊁成立专门机构及强化政府资助的仪器设备共享考评等方式,推动科学仪器设备优先向社会共享[7,11]㊂2㊀国家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政策㊀㊀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与制度,包括法律法规㊁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等(见表1)㊂表1㊀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政策文件(截至2022年)出台部门出生年份文件名称国务院2014年‘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 国发70号文 )2021年‘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2022年‘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科技部(牵头)2017年‘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2018年‘纳入国家网络管理平台的免税进口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办法(试行)“‘促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㊁军工和军队重大试验设施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资源共享管理办法“2022年‘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实施细则“教育部2015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指导意见“财政部(牵头)2019年‘中央级新购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查重评议管理办法“2020年‘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通知“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2022年‘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关于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指导意见“㊀㊀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发70号文[12],从管理制度㊁统筹服务㊁评估监督等体系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推进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的措施,对推进全国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方面具有 里程碑式 意义㊂2021年,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54条㊁第77条㊁第94条和第102条,尤其是第110条,对大型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共享使用提供了原则性的法律依据㊂2 1㊀健全开放共享管理体系㊀㊀科技部㊁教育部作为高校院所主管部门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指导意见,要求高等学校在保障本校教学科研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向其他高校院所㊁企业等社会用户开放共享[13],将开放共享管理制度和台账上报国家,详细规定单位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㊁考核评价有关要求;同时也对免税进口及军工仪器开放共享做了规定㊂2022年,科技部发布评价考核实施细则,明确了考核要求㊂2 2㊀建立仪器购置联合评议机制㊀㊀财政部分别出台关于查重评议管理办法和重点研发资金管理办法,强调控制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提高利用效率,明确从拟购仪器设备情况㊁必要性以及现有同类仪器运行使用情况等方面论证购置,鼓励对现有仪器升级改造或自主研发国家仪器等,将查重评议结果作为批准新购大型科学仪器事项的重要依据㊂2 3㊀建立国有资产盘活机制㊀㊀国务院㊁财政部从国有资产管理角度强化共享共用,出台关于国有资产管理㊁预算管理制度改革㊁收费管理等方面政策,要求建立健全国有资产共享共用机制,并首次提出了公物仓概念,促进长期低效㊁闲置和配置超标的资产进行调剂使用,将仪器开放共享情况作为新增资产配置的重要参考因素㊂同时,强化区域仪器资源共享,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出台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㊂3㊀地方政府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政策㊀㊀北京㊁浙江㊁重庆等地相继出台仪器开放共享实施意见㊁管理办法及考核评价实施细则,政策保障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㊂3 1㊀北京市㊀㊀北京构建了 总平台+领域平台+研发实验服务基地 网络化㊁专业化㊁规模化开放服务体系,搭建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促进相关国家级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仪器向社会开放,推动仪器㊁人才㊁成果等科技资源集成共享,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服务模式[14]㊂2016年,出台促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㊂2018年,为解决公益类事业单位共享服务收入分配㊁收费合规性认定等问题,研究制定‘关于解决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若干关键问题的实施细则(试行)“㊂3 2㊀上海市㊀㊀上海以仪器共享立法保障,深入推进考核评价机制的建立㊂2013年起,出台上海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评估与奖励办法和实施细则,并进行多次修订㊂2021年,‘上海市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修订版正式对外公布,是长三角地区针对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单独出台的唯一规定,明确构建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围绕购置建设㊁激励约束㊁队伍建设㊁服务保障等方面细化具体推进举措㊂同时,上海市已连续多年将科学仪器及化学试剂研制开发等内容纳入上海市科技计划项目,强化仪器共享人才培养和激励,设立共享服务先进奖项,提升仪器共享能力与水平㊂3 3㊀浙江省㊀㊀浙江以 互联网+ 思维,通过数字改革推动仪器共享网络化㊁智能化㊂2020年,印发‘浙江省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绩效评价办法(试行)“㊂2021年,在全国率先部署了数字化改革,推动大型科学仪器数字化治理,建设了大型科研仪器管理数字化应用场景,实现省科学仪器管理系统与省财政厅资产系统互联互通,摸清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底数并面向全省试点推广㊂2022年,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 一网办 一指办 的实施意见“,从完善大型科学仪器入网流程等10个方面提升全省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力度㊂3 4㊀江苏省㊀㊀江苏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仪器共享全过程管理服务体系㊂2016年以来,江苏先后制定有关大型科学仪器开放服务信息公示㊁联合评议及共享补贴细则等文件,要求管理单位科学仪器使用情况要面向社会公布,开展仪器使用双向补贴,探索仪器共享市场化新机制等㊂2019年,专门成立由分管副省长牵头,13个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的科技资源统筹服务平台理事会,全省一盘棋统筹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㊂2020年,印发‘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管理办法及考核评价实施细则“,明确了科技资源统筹管理㊁开放运行及考核评价等㊂同时,连续3次发布仪器设备购置预警目录,常态化设置仪器设备新购 红绿灯 ㊂3 5㊀广东省㊀㊀广东深化仪器共享激励约束,推进共享服务提档增效㊂2015年,广东省出台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开放共享的实施意见[15],对开放效果差㊁使用效率低的单位采取将其退出服务平台或停止其新购科学仪器等强制措施㊂2017年,出台‘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实验技术人员职称突破至正高级职称㊂2019年,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将资源共享服务收入纳入了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类别,使服务人员获得更多绩效奖励㊂另外,‘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为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提供了法律依据㊂3 6㊀其他地区㊀㊀太原市发布‘太原市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条例“,规定将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工作纳入地方政府科技计划,规范各方权利义务,确立了购置和开放共享的评价㊁评估制度等㊂重庆市研究制订科技信息资源统一数据系列标准,构建 创新券+科技淘宝 服务模式,建立了由 服务基地㊁集成中心㊁用户工作站㊁专业服务机构 组成的线下服务体系㊂四川省科技厅和绵阳市政府共同搭建 四川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 ,采取 线上+线下㊁公益+市场㊁自营+中介 等服务模式打造军民融合资源共享服务㊂4 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政策建议4 1㊀强化政策立法保障,推进共享体系建立㊀㊀我国大型科学仪器等科技资源共享立法工作起步较迟,虽然国家层面在21世纪初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已对科学仪器开放共享作了原则性规定,但缺乏具体针对性法律规范,落实起来存在相应法律权威和效率的衰减㊂2014年,国发70号文出台后,国家及省接连发布推进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的政策文件,一定层面上推动了全国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的良好局面,但依然存在共享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不明㊁利益分配不清㊁运行保障缺失等方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开放共享走深走实㊂因此,要加强我国科学仪器开放共享法治建设,形成国家㊁地方政府分层分级的立法体系,配套部门和地方规章制定具体操作规范,构建完善的专业法律制度体系[16]㊂4 2㊀完善管理运行机制,推进共享举措细化㊀㊀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工作从国家㊁地方及单位层面都需要多部门联动推进,这是由仪器设备购置经费来源多头决定的㊂首先,建立跨部门㊁跨领域统筹管理的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多层面㊁多维度㊁全方位的协作,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推动政策制定落实监管㊂其次,建立体系化规章制度,确保共享工作可推进㊁可执行,包括新购联合评议㊁有偿使用㊁收入分配㊁共享基金㊁职称评定㊁绩效评价等方面,全方位谋划,体系化推进,常态化监管,确保制度落实到位㊂最后,建设专业化技术人员团队,负责科学仪器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维修等,畅通实验技术人员职称渠道,建立完善以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与贡献为核心的考评体系,提高实验技术人员共享服务积极性㊂4 3㊀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共享服务合力㊀㊀一直以来,平台运行服务体系化㊁标准化㊁专业化不足,增加了资源供给与创新需求的对接成本[17]㊂首先,建立集约化信息平台㊂要按照统一的仪器标准和规范,构建覆盖各类科学仪器㊁功能完备的专业化㊁网络化㊁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打破仪器安放空间限制,提升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㊂其次,建立集中化实体平台㊂按照通用集中㊁专用集约的方式,将通用性强的仪器设备全部纳入实体化公共服务平台,根据学校学科优势㊁特色和发展方向,针对性配置仪器设备测试平台,形成统一对外服务窗口㊂最后,提升平台服务能力㊂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适应市场对专业测试服务资质和一体化解决问题的服务需求,将传统的以仪器为主体服务转变为以产品为主体服务,提升仪器设备服务效率㊂4 4㊀聚焦产业发展需求,释放共享服务效能㊀㊀探索院地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模式,打破仪器资源在不同系统㊁领域㊁区域间流动的各种阻隔是深化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的重要手段㊂首先,依托科技创新平台自建技术服务平台㊂依托国家及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聚焦专业研究方向,结合行业发展需要,建设专业化技术服务平台,一体化共享仪器㊁团队㊁成果等资源要素㊂其次,与园区共建产业服务平台㊂围绕新材料㊁集成电路等产业集聚的创新园区,聚焦园区产业方向共建产业服务平台,推动平台与产业集聚载体对接,通过资源信息共享㊁技术研发等形式,实现平台资源与产业需求的双向流动㊂最后,与企业合建专业服务平台㊂围绕管理单位与企业产学研合作,针对企业研发创新过程中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立联合研发服务平台,既可以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也可开展专业服务㊂5 结语㊀㊀国发70号文发布后,在全国掀起了推进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的热潮,但依然存在重视程度不够㊁政策传导不畅㊁制度落实不力㊁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尤其是在当前 过紧日子 的要求下,如何高效发挥大型科学仪器资源优势,高水平支撑科学研究和高质量助力产业发展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㊂参考文献[1]王祎,华夏.促进我国科学仪器管理与共享的政策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12(11):29-33.[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EB/OL].(2014-12-31)[2023-02-11].https://www.most.gov.cn/szyw/yw/201501/t20150126_117930.html.[3]陈光,王艳芬.关于中国大型科研仪器共享问题的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4(10):1546-1551.[4]王炼.美国科研仪器设施开放共享的政策与实践[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7(9):38-43.[5]李坤,韩焱,王鉴,等.国外科学仪器的资助政策及特点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9(11):172-179.[6]李扬,吴鸣,欧阳峥峥,等.日本先进科学仪器国家资助计划政策及发展现状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6(2):196-203.[7]张田力,徐大海,沈延斌.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实现路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274-278.[8]丁金,柳丹,雷敬炎.国外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管理及开放共享机制的启示与借鉴[J].科技创业月刊,2018(9):158-160.[9]冷伏海,祝清松,吕晓蓉.英国科学仪器研制的现状和态势[J].科技政策与发展战略,2012(6):8-10.[10]邓敏,雷敬炎.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政策制度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7(4):169-173.[11]佚名.全国区域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开通[J].电子商务,2007(12):93.[12]科技日报.我国今年将建立仪器设备数据库[J].化学分析计量,2014(6):41.[13]杨丽,类淑霞,范治成.大型科研仪器共享政策制度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345-348.[14]本刊编辑部.北京近4万台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J].计测技术,2014(6):17.[15]陈树敏,方少亮,李莎,等.广东省大型科研仪器共享现状及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2):266-269.[16]凌岚.国外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及启示[J].安徽科技,2019(9):29-31.[17]张林,张乐,段伦超,等.反思与探索:高校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的内卷化困境和破解之路[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2(7):1-9.(编辑㊀姚鑫)ResearchonopensharingpolicyoflargescientificinstrumentsathomeandabroadDuanLunchao GuNing LiuChang NiYingjian FanFangyuanJiangsuProvinceScienceandTechnologyResourcesCoordinationandServiceCenter Nanjing210018 ChinaAbstract Promotetheopensharingoflargescientificinstrumentsisanimportantwaytoimprovetheuseefficiencyofthefinancialfunds promotetheoptimalallocation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resources andservethedevelopment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Especiallywiththeincreasinginvestmentinlargescientificinstruments itisparticularlyimportanttovitalizetheservicevalueoflargescientificinstrumentsandsupporttheself-relianceofhigh-levelscienceandtechnology.Thispaperstudiespolicyofopensharingoflargescientificinstrumentsathomeandabroad andputsforward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tostrengthenpolicyandlegislativeprotection improvemanagementandoperationmechanism buildpublicserviceplatform andfocusonindustrialdevelopmentneeds.Itprovidesareferenceforfurtherresearchandformulationoflargescientificinstrumentsopensharingpolicyandimprovementofthelevelofscientificinstrumentopensharing.Keywords scientificinstruments opensharing policy。
起重机寿命评估及危险监控系统研究

8 7
使用应力循环计数 和 P a l m g r e n — M i n e r 线性损伤 累加 2 危 险点报警模块 法则 , 估算 出主梁的疲劳损伤 。图 l 显示了基于应力
一
对于起重机箱形结构 主梁 ,经过有限元 分析找 到应力集 中区,危险点设在跨 中小车轮下方和跨端 处, 图3 显示的是一根 主梁分别在上翼缘板 、 下翼缘 板和腹板 的贴片位置。应变片检测到 的应力通过数 据采集卡和无线发射基站 ( 图2 ) 传递到 F A机 , 经过 图1 应 力 寿 命疲 劳 分 析 过 程 逻辑判断是否超过许用应力 , 并有声光报警 , 提醒起 起重机主梁主要受垂直载荷 ,跨 中受大弯矩最 重 机 司机 和安 全 管理 员 。 大, 跨端受剪切力最大 , 因此 , 在起重机主梁跨 中 , 上
高起重机使 用的安全性 。
回
关键字 : 起 重机 ; 寿命评估 ; 监控 系统 中图分类号 : T H 1 6 5 ; T H 2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5 4 5 X( 2 0 1 3) 0 4 - 0 0 8 7 — 0 2
起重机寿命评估及危险监控系统包括三个功能 模块 : 寿命 分析、 危 险点报警 、 工作过程监控记 录模 块。其 中, 危 险点监控和寿命分析是测取金属结构应 力集中区的应力值 , 对超 出许用应力 的点及时报警 , 通过对应力和该应力发生次数 的统计 形成载荷谱 ,
《 装备制造技术) 2 0 1 3 年第 4 期
起重机 寿命 评估 及 危险监控 系统研 究
陈爱青 , 周 科, 虞 晓斌 , 陈荣卫 , 羊 凯
( 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 浙江 杭州 3 1 0 0 0 0 )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课表

2011秋季硕士研究生公共课课表备注:(1)英语/政治课从第2周开始,数学、计算机从第7周开始上课,具体分班到时见网上通知;(2)日语、俄语一外等开学后再定;(3)体育课1-3班安排在周二——周四上午3-4节;(4)遇到节假日课程顺延。
2011秋季地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课课表备注:(1)周一至周五上午、周一下午排外语、数学、计算机、政治等公共课,其他时间排专业课;(2)英语课从第二周开始上课,专业课上课时间由院系确定2011秋季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课课表2011秋季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课课表2011秋季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课课表备注:(1)周一至周五上午、周一下午排外语、数学、计算机、政治等公共课,其他时间排专业课;(2)英语课从第二周开始上课,专业课上课时间由院系确定填写,教室由研究生院统一安排,如需多媒体请注明;(3)晚上课程可以三节连排;(4)遇到节假日课程顺延。
2011秋季水环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课课表注:1、遇节假日不调课,一律顺延;为避免教室冲突,10月3日至9日均不排课。
2、专业英语(水文类)教材:《地下水科学专业英语》,周训等,地质出版社,2010。
2011秋季能源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课课表备注:(1)周一至周五上午、周一下午排外语、数学、计算机、政治等公共课,其他时间排专业课;(2)英语课从第二周开始上课,专业课上课时间由院系确定填写,教室由研究生院统一安排,如需多媒体请注明;(3)晚上课程可以三节连排;(4)遇到节假日课程顺延。
2011年秋季外语系硕士研究生课表注:1、周一下午5、6节的二外日语,如遇政治课,则调至当日的7、8节;2、周五上午1、2节的二外法语,如遇政治课,则调至当日的3、4节。
2011秋季珠宝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课课表(3)晚上课程可以三节连排;(4)遇到节假日课程顺延。
2011秋季人文经管学院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课课表备注:(1)周一至周五上午、周一下午排外语、数学、计算机、政治等公共课,其他时间排专业课;(2)英语课从第二周开始上课,专业课上课时间由院系确定填写,教室由研究生院统一安排,如需多媒体请注明;(3)晚上课程可以三节连排;(4)遇到节假日课程顺延。
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着力打造三道防线

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着力打造三道防线宝鸡市中心医院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是新时期廉政建设的一项新举措,是把风险管理理论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进行风险预警和处置的新探索,对加强医院管理,促进廉洁行医,预防职务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按照《陕西省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要求,我院以开展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为契机,把推进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作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清查权力风险点、开展廉洁风险防范教育、规范权力运行流程、实施计算机网络监控、强化考核问责等方法,着力打造“事前有预防、事中有监控、事后有处置”三道防线,逐步建立“权力阳光运行、监督全程跟踪、风险动态防控、腐败有效预防”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基本构筑起了“以积极预防为核心,以强化管理为手段,以风险监控为重点,以廉洁高效为目的”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
一、领导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
全省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试点工作启动会后,医院高度重视,立即召开院长办公会议,传达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医院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及时制订印发了《宝鸡市中心医院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院长周科选任组长的医院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由纪委书记蔡顺兴为主任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办公室,建立了《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考核制度》,拟定了《医院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计划表》,对每个时段的工作任务进行具体细化,明确了目标要求、责任科室和工作时限,形成了院长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相互配合,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格局,使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做到组织、人员、计划、措施、效果五落实。
二、广泛宣传动员,提高思想认识。
为了使全院广大员工充分认识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医院专门召开中层干部会议,利用多媒体就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进行培训,摆事实,讲道理,消除“与已无关”和“本科室没有风险点”等模糊认识,调动党员干部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大家全面掌握了风险管理理论和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实施步骤、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
苗族传统服饰图案在现代针织男装中的创新设计

Innovative Design of Miao Traditional Costume Patterns in Modern Knitted Men's Wear 作者: 周科;崔露
作者机构: 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江苏盐城224051
出版物刊名: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74-76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3期
主题词: 图案类型;文化内涵;融合手法;创新设计
摘要:苗族传统服饰是苗族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之一,独具特色的服饰图案不但具有一定的叙述性、记录性,而且其浓郁的装饰性、文化性和民族性也深受人们喜爱,并不断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得到重现与发展。
通过对苗族传统服饰图案的归纳与梳理,从苗族传统服饰图案的造型、构图及表现形式出发,结合现代针织男装设计做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在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也为我国针织男装设计的发展注入新元素,以寻求新的设计空间。
一种用于车辆动态加载试验的高海拔环境试验舱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车辆动态加载试验的高海拔环境试验舱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缑宇翔,马东利,李爽,张保军,刘坤,高琳,刘惠丽,刘立盟,柳振杰,陈环,刘达,李晓晓
申请号:CN202122014407.8
申请日:20210825
公开号:CN215726828U
公开日:
2022020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模拟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动态加载试验的高海拔环境试验舱,其包括:履带式测功机、穿墙轴、高海拔舱体和轮式底盘测功机;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安装有履带式测功机和轮式底盘测功机,通过将两套试验设备进行“叠放”布置,并采用一定的承压结构设计及密封隔热设计,实现在同一高海拔环境模拟试验舱内,既能满足履带式车辆动态加载试验需求,又够满足轮式车辆动态加载试验需求,达到有效缩减试验设施用地,充分利用试验设施效能的目的,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申请人: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地址:100072 北京市丰台区槐树岭4号院
国籍:CN
代理机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代理人:周恒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湿法冶金》编辑委员会

分析测试/
镰氤配合物滴定法快速测定高浓度氤化物......................苑海涛,周丽华,关金锁,王扬(82)硝酸铀酰溶液酸度的测定郭国龙,卢阳,龚明明,应长帅,杜凯华(86)
•本刊声明•(45)(77)
•本刊公告•《湿法冶金》网上采编系统开通公告(15)
•征订启事•欢迎订阅2021年《湿法冶金》(61)《铀矿冶》(67)
【期刊基本参数】CN11-3012/TF*1982*b*A4*89*zh*P*15.00*1200*18*2021-02
责任编辑:刘艳张丽霞
主编:牛玉清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海北那平刘志宏
刘春立向秋林陈靖
李宏煦李林波李培佑
李建华吴王锁张利波
张丽霞张建国郑诗礼
和晓才杨大锦杨建广
侯晓川徐盛明郭学益
曹淑琴舒祖骏◎《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库》入编期刊◎《万方数据—
—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EBSCO学术数据库》收录期刊。
冠脉内旋磨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前降支钙化病变的临床预后研究

DOI:10.19368/ki.2096-1782.2023.11.119冠脉内旋磨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前降支钙化病变的临床预后研究李智宁,潘志琼,许庆波,黎国德,韩克栋,赖掌朝茂名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二科,广东茂名525000[摘要]目的探讨冠脉内旋磨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前降支钙化病变的临床预后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稳定性心绞痛前降支钙化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给予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基础上进行冠脉内旋磨术治疗。
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病变情况、心功能指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
结果术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最小管腔直径显著更大,病变最重狭窄率显著更低,左室射血分数更高,左心室舒张末径更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6,P<0.05)。
结论冠脉内旋磨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前降支钙化病变可明显改善后患者的病变状况,提高患者的心功能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利于预后。
[关键词]冠脉内旋磨术;稳定性心绞痛;前降支钙化病变;效果[中图分类号]R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3)06(a)-0119-04Clinical Prognostic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Calcified Lesions in the An⁃terior Descending Branches of Stable Angina Pectoris by Intracoronary Rotary MillingLI Zhining, PAN Zhiqiong, XU Qingbo, LI Guode, HAN Kedong, LAI ZhangchaoDepartment Ⅱ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Maoming People´s Hospital, Maoming, Guangdong Province, 525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prognostic effect of intracoronary rotary milling for the treatment of calcified lesions of anterior descending branches in stable angina pectoris. Methods From March 2022 to March 2023, 100 patients with calcified lesions in the anterior descending branch of stable angina pectoris admitted to Maom⁃ing People´s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al⁃loon dilation and stent implantatio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racoronary rotational mill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d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cardiac function indicators, surgical time and hospi⁃tal stay, and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Results After surger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smallest lumen diameter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e most severe stenosis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was higher, and the 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was narrowe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 longer surgical time and shorter hospital sta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2.00%)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6.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396, P<0.05). Conclusion In⁃[基金项目]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21033110455055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口科技职业学院实验室规章制度汇编实验中心制度汇编二OO九年一月目录一、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 (1)二、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的意见 (6)三、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物资工作的若干意见 (10)四、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13)五、实验、实训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 (17)六、计算机技术实验中心制度 (28)七、基础电子实验中心制度 (32)八、基础实验中心制度 (35)九、现代制造技术中心制度 (37)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保障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办学效益,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高等学校的实验室(包括各种操作、训练室),是隶属学校或依托学校管理,从事实验室教学或科学研究、生产试验、技术开发的教学或科研实体。
第三条高等学校的实验室,必须努力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根据需要与可能,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生产试验和技术开发工作,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
第四条实验室的建设,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合理设置。
要做到建筑设施、仪器设备、技术队伍与科学管理协调发展,提高投资效益。
第二章任务第五条根据学校教学计划承担实验教学任务。
实验室要完善实验指导书、实验教材等教学资料,安排实验指导人员,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第六条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实验室应当吸收科学和教学的新成果,更新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严谨的科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条根据承担的科研任务,积极开展科学实验工作。
努力提高实验技术,完善技术条件和工作环境,以保障高效率、高水平地完成科学实验任务。
第八条实验室在保证完成教学或科研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技术开发,开展学术、技术交流活动。
第九条完成仪器设备的管理、维修、计量及标定工作,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开展实验装置的研究和自制工作。
第十条严格执行实验室工作的各项规范,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第三章建设第十一条高等学校实验室的设置,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有稳定的学科发展方向和饱满的实验教学或科研、技术开发等项任务;(二)、有符合实验技术工作要求的房舍、设施及环境;(三)、有足够数量、配套的仪器设备;(四)、有合格的实验室主任和一定数量的专职工作人员;(五)、有科学的工作规范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实验室建设、调整与撤销,必须经学校正式批准。
依托在高等学校中的部门开放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调整与撤销,要经过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三条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规划,要纳入学校及事业总体发展规划,要考虑环境、设施、仪器设备、人员结构、经费投入等综合配套因素,按照立项、论证、实施、监督、竣工、验收、效益考核等“项目管理”办法的程序,由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归口,全面规划。
第十四条实验室的建设要按计划进行。
其中,房舍、设施及大型设备要依据规划的方案纳入学校基本建设计划;一般仪器设备和运行、维修费要纳入学校财务计划;工作人员的配备与结构调整要纳入学校人事计划。
第十五条实验室建设经费,要采取多渠道集资的办法。
要从教育事业费、基建费、科研费、计划外收入、各种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实验室建设。
凡利用实验室进行有偿服务的,都要将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实验室建设。
第十六条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积极申请筹建开放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等实验室,以适应高科技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
第十七条高等学校应通过校际联合,共同筹建专业实验室或中心实验室。
也可以同厂矿企业、科研单位联合,或引进外资,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建立对外开放的实验室。
第十八条凡具备法人条件的高等学校实验室,经有关部门的批准,可取得法人资格。
第四章体制第十九条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归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有关部委的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或本系统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
第二十条高等学校应有一名校(院)长主管全校实验室工作,并建立或确定主管实验室工作的行政机构(处、科)。
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令,结合实验室工作的实际,拟定本规程的实施办法;(二)检查督促各实验室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三)组织制定和实施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归口拟定审查仪器设备配备方案,负责分配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设备运行经费,并进行投资效益评估;(四)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
包括:实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情况的审核评估制度;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任用、管理制度;实验室在用物资的管理制度;经费使用制度等。
(五)主管实验室仪器设备、材料等物资,提高其使用效益;(六)主管实验室队伍建设。
与人事部门一起做好实验室人员定编、岗位培训、考核、奖惩、晋级及职务评聘工作。
规模较大的高校,系一级也可设立相应的实验室管理岗位或机构。
第二十一条高等学校实验室逐步实行以校、系管理为主的二级管理体制。
规模较大、师资与技术力量较强的高校,也可以实行校、系、教研室三级管理。
第二十二条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
高等学校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全面工作。
第二十三条高等学校可根据需要设立实验室工作委员会,由主管校长,有关部门行政负责人和学术、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对实验室建设、高档仪器设备布局及科学管理、人员培训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咨询,提出建议。
第五章管理第二十四条实验室要做好工作环境管理和劳动保护工作。
要针对高温、低温、辐射、病菌、噪声、毒性、激光、粉尘、超净等对人体有害的环境,切实加强实验室环境的监督和劳动保护工作。
凡经技术安全和环境保护部门检查认定不合格的实验室,要停止使用,限期进行技术改造,落实管理工作。
待重新通过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第二十五条实验室要严格遵守国务院颁发的《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有关安全保密的法规和制度,定期检查防火、防爆、防事故等方面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要经常对师生开展安全保密教育,切实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二十六条实验室要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关规定,不随意排放废气、废水、废物,不得污染环境。
第二十七条实验室仪器设备和材料、低值易耗品物资的管理,按照《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高等学校材料、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高等学校物资工作的若干规定》等有关法规、规章执行。
第二十八条实验室所需要的实验动物,要按照国家科委发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以及各地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的具体规定,进行饲育、管理、检疫和使用。
第二十九条重点高等学校综合性开放的分析测试中心等检测实验室,凡对外出具公证数据的,都要按照国家教委及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规定,进行计量认证。
计量论证工作先按高校隶属关系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对实验室验收合格后,部委所属院校的实验室,由国家教委与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进行计量认证;地方院校的实验室,由各地省级政府高校主管部门与计量行政部门负责计量认证。
第三十条实验室要建立和健全岗位责任制。
要定期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水平进行考核。
第三十一条实验室要实行科学管理,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要采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物资、经费、环境状态等信息进行记录、统计和分析,及时为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提供实验室情况的准确数据。
第三十二条要逐步建立高等学校实验室的评估制度。
高等学校的各主管部门,可以按照实验室基本条件、实验室管理水平、实验室效益、实验室特色等方面的要求制定评估指标体系细则,对高等学校的实验室开展评估工作,评估结果作为确定各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和水平的重要因素。
第六章人员第三十三条实验室主任要由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有一定的专业理论修养,有实验室教学或科研工作经验,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相应专业的讲师(或工程师)以上人员担任。
学校、系一级以及基础课的实验室,要由相应专业的副教授(或高级工程师)以上的人员担任。
第三十四条高等学校的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均由学校聘任或任命;国家、部门或地区的实验室、实验中心的主任、副主任,由上级主管部门聘任或任命。
第三十五条实验室主任的主要职责是:(一)负责编制实验室建设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二)领导并组织完成本规程第二章规定的实验室工作任务;(三)搞好实验室的科学管理,贯彻、实施有关规章制度;(四)领导本室各类人员的工作,制定岗位责任制度,负责对本室专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及考核工作;(五)负责实验室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工作人员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六)定期检查、总结实验室工作,开展评比活动等。
第三十六条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人员包括:从事实验室工作的教师、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
各类人员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要各司其职,同时要做到团结协作,积极完成各项任务。
第三十七条实验室工程技术人员与实验技术人员的编制,要参照在校学生数,不同类型学校实验教学、科研工作量及实验室仪器设备状况,合理折算后确定。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试行流动编制。
第三十八条对于在实验室中从事有害健康工种的工作人员,可参照国家教委(88)教备局字008号文件《高等学校从事有害健康工种人员营养保健等级和标准的暂行规定》,在严格考勤记录制度的基础上享受保健待遇。
第三十九条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由实验室主任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按照国家对不同专业技术干部和工人职责的有关条例规定及实施细则具体确定。
第四十条实验室各类人员的职务聘任、级别晋升工作,根据实验室的工作特点和本人的工作实绩,按照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高等学校要定期开展实验室工作的检查、评比活动。
对成绩显著的集体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和鼓励,对违章失职或因工作不负责任造成损失者,进行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四十二条各高等学校要根据本规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各项具体实施办法。
第四十三条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教育部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十五印发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暂行条例》即行失效。
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备[1992]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高教局、教育厅),国务院有关部委教育司(局),直属高校:为贯彻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会议精神,现将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后修改定稿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并将执行中的情况和问题及时报告我委。
附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的意见国家教育委员会一九九二年七月四日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的意见1983年第一次全国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会议以来,由于各地区、各部门、各高等学校积极贯彻会议精神,加强领导,采取措施加速高等学校的实验室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