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科院介绍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概况

程 技 术 人 员5 2 ( 博 士 9 ,硕 士 1人 含 人 4 人 ),其 中 教授 级 高 I4 ,高 级 工 7 人
程 师 2 8 。 工 程 师 2 3 。本 院 拥 有 7人 3人
应用 软 件五 大 类2 套 。包括 目前 国 内外 6
最 先 进 的 盆 地 评 价 、地 震 资 料 处 理 解 释 、油 藏描 述 、地 质 建模 、数值 模 拟 、 经 济 评 价 等 , 以 及 各 类 仪 器 设 备
■ 不 类 , 藏丌 发技 术 l e ! ! ■ 汕地 质 分析测 试 技 术 ■应 川软 件开 发 技术
二
■ 油藏 : 细 描述 技 术 I : I I f
一剩 余油 分 布研究 技 术
一油 c 1 助探 J t经 济 评 价技 术 l : 发 ■ 汁饽机 网络 及 数据 库麻 川 技术
÷
-
/ 艾 H 果 -要
★ 攻 关 了 普 光 气 田 开 发 关 键 技 术 , 优 化 了 产 能 建 设 方案 ★ 形 成 了 不 同 类 型 油 藏 注 水 开 发 中 后 期 并 网 优 化 重 组 模 式
1 0 多 台 套 60
团 结 奋 进 的 院 领 导 班 子
经 过 2 多 年 的 发 展 ,本 院 0 现 已 拥 有 含 油 气 盆 地 评 价 、 复 杂 断块 油气 藏滚 动勘探 开发 、 煤 层 气 选 区 评 价 、 油 藏 精 细 描
述 、剩余 油 分布研 究及挖 潜 、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概 况
.
中 原 油 田 分 公 司 勘 探 开 发 科 学 研 究
院是 石 油 天然 气勘 探 开 发 的综 合性 研 究
石科院开发超深度加氢脱硫技术成功生产清洁柴油

通过标定 ,生产 出相 当于欧 V标 准的清洁柴 油 。标定 结果 表明 ,以硫含量高达2 5 0 7 g g / g 的直馏柴 油作 为原料 ,该技 术生产的柴油产品硫含量仅为2 ~7 g 儋。
为 了提供 超低硫 清洁柴 油生产技术 ,石科 院在 常规加 氢工 艺基 础 上 ,创新 设 计 出两段 加 氢反 应 器 ,采 用 现有 的非贵金 属加氢脱硫催 化剂 即可 达到深度脱 硫 、脱氮 的 目 的 。使用 R TS 技 术 ,只需要在 现有加氢 装置 上增加一 个反 应器 ,投 入较低 的成本 就能满 足国 内炼 厂生产相 当于欧 V 标准清洁柴油的需要 ,经济效益显著 。 安庆石化炼化一体化项 目建成投产
全满足下游风电叶片厂家 的应用要求 ,能替代进 口产品 。该 技术 申请一 项发明专利。 “ 双环戊二烯一 苯酚环氧树脂 合成
长炼建成新型汽油加氢装置
投 资产业指导 目录 》鼓励 类项 目。项 目预计2 0 1 6 年建成投
产 ,年销售额约4 9 集 团公 司 鉴定
中国石化长 岭炼 化公 司年产4 5 0 k t 新 型汽油选择性 加氢
巴陵石 化承担 的 “ 纤维增 强复合材 料用 固化 剂的开发
6 2—6 6.
的热力学分析 [ J ] . 石 油化 工,2 0 1 l ,4 O( 2 ):1 7 1 —1 7 4 .
[ 1 6] 王松汉 . 石油 化工设计 手册 :第 1 卷[ M] . 北京 :化学工业
出版社 ,2 0 0 2:4 5 2—4 5 9 .
[ 1 5 ] 杨浩 ,王建红 ,乔聪震. 柠檬酸与正丁醇合成柠檬酸三丁酯
石
・
油
化
工
29 2・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创设技术支持与服务中心为炼化企业提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整体解决方案

10石油炼制与化工2018年第49卷化催化剂,其既能高效地转化加氢LC O,又具有较强 的原 油裂化 ,在石家庄炼化&套催化裂化 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使用S L71催化剂后,汽油收率增加400百分点,汽油辛烷值桶增加 846,液化 1.58百分点,总液 增加217百分点,产品分布改善。
参考文献(1) 丁少恒,仇玄,汤湘华]十三五”我国成品油消费柴汽比预测[J].国际石油经济,2015,23(11):58-61龚剑洪,龙军,毛安国,等.L C O加氢-催化组合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或轻质芳烃技术(L T A G)的开发石油学报(石油加 工),2016,32(5):867-874[]龚剑洪,毛安国,刘晓欣,等.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加氢-催化裂化组合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或轻质芳烃(L T A G)技术石油炼制与化工,2016,47(9)1-5[4] Co r ma A » S a u va n au d L. I ncreasin g LCO y iel d a n d q ualit y i n.t he F C C: C r a c k in g p at hw a ys an alysis [J]. S t ud ie s i n. S urfac e S cie n c e an d C atalysis,2007,166:41-54C O M M E R C I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S G C-1C A T A L Y S T F O R L T A G T E C H N O L O G YY u Shanqing1,Yan Jiasong1,Gong Jianhong1,X i Y anlong2,Gao L iju n2,T ian H u ip in g11SINOPECResearch Institute o f Petroleum Processing,Beijing 100083#2.SINOPEC Shijiazhuang Refinery@Chemical Company)Abstract:The comm ercial application of SLG-1 catalyst fo r L T A G technology in the 3rd M I P-CGPu n it of S I N O PE C Shijiazhuang R efinery &Chemical Company was presented.The results showed th atthe yield o f gasoline increases 4.00 percentage p o in ts(fro m 46. 79%to 50. 79%),octane-barrel increasesby 3.46,the yields o f LC O and dry gas decrease,w hile to ta l liqu id yield increases by 2. p oints.SLG-1 catalyst showed significant advances in increasing bottom s cracking and im proving theconversion of hydrotreated LC O.Key Words:catalytic cracking ca ta lyst;LC O h y d ro tre a tin g;gasoline♦♦♦♦♦♦♦♦♦♦♦♦♦♦♦♦♦♦♦♦♦♦♦♦♦♦♦♦♦♦♦♦♦♦♦♦♦♦♦♦♦♦♦♦♦♦♦♦♦♦♦♦♦♦♦♦♦♦♦♦♦♦♦♦♦♦♦♦♦♦♦♦♦♦♦♦♦♦♦♦♦♦♦♦♦♦♦♦♦♦♦♦♦♦♦♦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令命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创设技术与中化升级提质增效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科院)技术支持与 服务中心(TSC)于2018年初正式成立,T S C旨在依托石科 院在石油炼制与油化一体化领域雄厚及综合技术实力,秉 承“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理念,瞄准客户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实施技术支持与服务的“T O P O N E”布局与 目标,助力客户高水平运营、高质量发展。
半生催化 付予芳华——记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聂红及其团队

封面人物Cover Characters半生催化 付予芳华——记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聂红及其团队 蔡巧玉“这是我研究生毕业刚刚分配到石科院时的工作照,那个时候我才20多岁。
”随着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石科院”)副院长聂红的介绍,记者看到照片上一位穿着工作服略显青涩的年轻姑娘,眼睛紧紧盯着仪器上的参数,手里认真地将数据记录在工作日志上。
“这是我担任十五室主任时,向李大东院士汇报工作。
他既是我的领导,又是我的博士生导师,对于我的帮助和教诲让我受用终生!”对于照片中站在自己身旁的这位清癯矍铄的老人,聂红的言语中充满了敬重。
“这是今年年初,我们团队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时在人民大会堂外面的合影留念。
这个项目对减少我国柴油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发挥了重大作用。
”谈及自己的专业和成果,聂红充满了自豪与信心。
这为数不多的几张照片,每一张定格的画面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故事。
它们记录下聂红30多年来科研路上的艰辛坎坷和雨雪风霜。
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新人到课题组组长、研究室主任,以及主管科研的副院长。
30年如一日,聂红一以贯之,从事炼油加氢技术研发,围绕石油炼制核心问题,成功主持了多个国家重点和中国石化重大项目,开发出重油高效转化、清洁柴油生产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并在140套次工业装置上实现大规模应用,成效显著,为我国炼油技术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研究了半辈子的“催化”,岁月才是一剂强大的“催化剂”。
昔日的青丝已悄悄染上霜雪,皱纹也慢慢爬上了眼角眉梢。
无迹方知流光逝,有梦不觉人生寒。
这一切,换来的是聂红身后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和厚重荣誉: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0项,中国专利金奖2项、优秀奖2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发表论文114篇,合作主编专著1部;获授权发明专利国内178件、国外59件……但是,聂红并不愿多谈她个人的成果与荣誉,在她看来,和石科院的老前辈比起来,自己还差得远。
石科院MIP介绍

4.31
8.37 39.56 33.12 7.09 7.03 81.05
35
MIP与FCC标定汽油性质对比
MIP FCC (03/02/20) (02/02/26) 荧光组成,v% 烯烃 辛烷值 34.0 46.5 58.0 FCC (98/10/14)
MIP和FCC液化气异丁烷/异丁烯
3.5 3.3 3.1
ë ¡ é ë ¡ © Ò ¶ Í /Ò ¶ Ï ,v/v
2.9 2.7 2.5 2.3 2.1 1.9 1.7 1.5
2013-7-9
MIP
FCC
3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芳烃含量,% 不大于 烯烃含量,% 不大于 氧含量,% 不大于
2013-7-9
4
美国和中国的汽油质量指标
美国 实施时间 蒸气压(kpa) 氧含量(wt%) 苯含量(vol%) 芳烃含量(vol%) 烯烃含量(vol%) 硫含量(ppm) 90 年平均水平 60 2 1.5 32 9 339 美国 2006 45~50 2 1.0 30 14 30 中国标准 2003 74~88 2.7 2.5 40 35 800
28
MIP与FCC加工量与原料油残炭
6 2001年FCC 5.5 加工量
原料油残炭,m%
4500 MIP 4400 4300 4200 4100 4000 3900 3800
加工量,t/d
5
部分汽油返 提升管底部
部分汽油返 提升管底部
4.5
4
让科技之花绽放在石化企业的装置现场

S potlights 关注372023 / 12 中国石化让科技之花绽放在石化企业的装置现场李明丰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院长,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希望你们按照党中央对新型工业化的部署要求,坚持绿色、智能方向,扎扎实实、奋发进取,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从长江之畔传入京畿大地,石科院全体干部员工倍感振奋、倍受鼓舞。
作为国有企业科研院所,石科院将勇担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任,突破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创新驱动、支撑炼化企业转型升级,推进智能引领、助力实现高端智能化转型,锚定绿色低碳、持续推动节能减排降碳,让科技之花绽放在石化企业的装置现场。
强化创新驱动,支撑炼化企业转型升级。
石科院持续推动传统业务迭代升级,大力推广优化重油高效催化裂解(RTC)技术、多产丙烯和低硫燃料油组分的催化裂化与加氢脱硫(MFP)技术、环保型芳烃橡胶填充油(REP-ARE)成套技术等“减油增化做特”转型升级关键核心技术,助力石化行业平稳快速实现结构优化和产能调整。
主动进入新兴技术创新蓝海,加强高端化学品、高端碳材料、生物质资源制化学品、电催化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拓展高质量增长空间。
加快研发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技术,提升多元化高端材料生产技术的供给能力,布局石化行业未来产业,增添新动能、开辟新赛道。
推进智能引领,助力实现高端智能化转型。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数智化改造是炼化企业进军中高端的必由之路。
石科院提前布局,已形成系列智能化技术成果:自主研发的Web版近红外光谱原油快评技术为炼化企业科学制定生产加工方案提供指导;国内首套S -Z o r b 装置物料多性质在线分析系统成功投用;自主开发炼化资源可视化智能优化系统,集成炼厂能流、物流与碳排放评估优化功能;研发搭建生产装置数字孪生模型,助型发展是适应未来能源结构调整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崇尚科学 求实创新——石科院打造引领创新的企业文化

心 , 到 全 体 职 工 的普 遍 认 同 。鉴 得 于 这 个 实 际 情 况 , 领 导 班 子 经 过 院 缜 密 的思 考 , 时 地 提 出 了 “ 尚科 适 崇 学 , 实创 新 ” 求 。它 是 石科 院企 业 文
化 的 基 本 信 念 , 是 石 科 院 核 心 文 也 化 的高度 凝 练和 浓缩 。
— - 一 盛 一 “ 。 … … 越
造 了催 化剂 。点 石成 金 , 领变 化 , 引 永 不 失活 , 是 中 国的催 化剂 ! 他 ” 闵恩泽 院 士是 石 科 院 的元 老 , 参 加 了 石 科 院 的 筹 建 , 一 直 丁 作 至 并 今 。 如 果 说 , 科 院 的 成 长 史 见 证 石 了 新 中 国 炼 油 科 技 事 业 的 发 展 历 程 , 闵恩 泽 院 士 一 生 的 创 新 实 践 那 则 有 力 地 见 证 了 石 科 院 的 创 新 历
要 根 据 知 识 经 济 时代 的 特 点 , 时 与
1 国 化20 8中 石 0 / 14
sn pe h v i o c mO { l n
口 关
注
) ))> )))) )) ))>)) ))> ))>>
( 左图 j 胡锦涛总 书记向闵恩泽 院士颁发 20 0 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 奖。 石科院举办庆祝新 中国成 立 6 O周年歌咏 比赛 。
化建 设 的一个 环 节 。通过 签字 活动 ,
作 为一个 大型综 合 性研 究 机构 ,
“ 尚科 学 , 实创 新” 8 崇 求 这 个字 , 为 作
石 科 院 建 院 以来 就 有 一种 崇 尚科 学 的 浓 郁 氛 围 。注 重 工 作 的 科 学 性 ,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成功重油高效催化裂解(RTC)技术

石 油 炼 制 与 化 工 2020年第51卷犛犜犝犇犢犗犖犘犈犚犉犗犚犕犃犖犆犈犗犉犆犔犐犖犗犘犜犐犔犗犔犐犜犈 犅犃犛犈犇犆犃犜犃犔犢犛犜犉犗犚犗犐犔犛犃犖犇犅犐犜犝犕犈犖犝犘犌犚犃犇犐犖犌DiaoJianhua1,QiYaming1,ChenWei2,YangHaiyan3(1.犡犻狀犼犻犪狀犵犇犲狊犻犵狀犐狀狊狋犻狋狌狋犲狅犳犆犺犻狀犪犘犲狋狉狅犾犲狌犿犈狀犵犻狀犲犲狉犻狀犵犆狅.犔狋犱.,犓犪狉犪犿犪狔,犡犻狀犼犻犪狀犵834000;2.犡犻狀犼犻犪狀犵犓狌狀犾狌狀犈狀犵犻狀犲犲狉犻狀犵犆狅狀狊狌犾狋犻狀犵犆狅.犔狋犱.;3.犡犻狀犼犻犪狀犵犜犻犪狀狑犲犻犖犇犜犆狅.犔狋犱.)犃犫狊狋狉犪犮狋:Hydrothermalcatalyticcrackingcatalystwithhighefficiencyofviscosityreduction,sulfurandnitrogenresistanceisthekeytotheutilizationtechnologyofoilsandbitumenresource.H typeclinoptilolitecarrierandmicroporousNi basedcatalystwerepreparedusingnaturalclinoptilolite.ItsperformanceinhydrothermalcrackingofthemodelcompoundandinvisbreakingandupgradingofSAGDoilsandbitumeninMcCann,Canadawereinvestigated.TheresultsshowedthattheNi basedclinoptilolitecatalystexhibitedgoodcatalyticcrackingperformanceandhydrothermalstabilityintheprocessofhydrothermalcrackingwith狀 hexadecaneasthemodelcompound.Thecatalystcouldsignificantlyreducethebitumenviscosity,increasetheyieldofmiddledistillateoil,andreducethesulfurandnitrogencontenttoacertainextent.Itcouldbeusedforviscosityreductionandupgradingofoilsandbitumenundermediumandlowtemperatureandnon hydrogenconditions.犓犲狔犠狅狉犱狊:naturalclinoptilolite;nickel basedclinoptilolitecatalyst;oilsandbitumen;visbreakingandupgradin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殾殾殾殾g简 讯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成功重油高效催化裂解(犚犜犆)技术2020年9月27日,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自主开发的重油高效催化裂解(RTC)技术通过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破解了利用劣质重油生产丙烯、乙烯的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8号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石科院)是中国石化直属的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综合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创建于1956年。
石科院以石油炼制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主,注重油化结合,兼顾相关石油化工技术的研发。
近年加强了在新型替代燃料和新能源领域的创新,正在向全方位的以炼油为主、油化结合的能源型研发机构转变。
多年来,石科院在技术创新方面既重视与企业和设计单位的合作,注重市场拉动的作用又十分重视开展导向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积累科学知识和工艺、工程经验,发挥知识创新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
目前,石科院拥有从原油评价到各项炼油工艺技术及催化剂开发,直到石油产品研制和评价的全炼油厂成套技术的开发实力和研发优势。
科研业务领域包括:清洁汽/煤/柴油生产技术、劣质和重质原油加工技术、油化结合技术、芳烃生产技术、石油产品生产技术、石油化学品生产技术、石油替代资源研究、炼化技术基础、计算机技术应用以及分析测试等配套技术共十个方面。
石科院下设17个研究部门,拥有一支综合技术优势突出的科研队伍,目前职工总数为1246人,各类技术人员959人。
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14人,高级技术人员468人;博士237人,硕士272人。
拥有近千套中小型炼油和石油化工试验装置及各种化学分析仪器,涉及炼油工艺、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和添加剂以及油品应用研究等领域。
石科院有炼油工艺与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石油化工催化材料与反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石油炼制技术研发中心、中国石化润滑油评定中心、中国石化水处理技术服务中心、中国石化生物液体燃料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重(劣)质油及非常规油气资源炼制技术重点实验室等机构。
是全国石油产品标准化归口单位,是国家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炼制分会的挂靠单位,是《石油学报》、《石油炼制与化工》和英文版的《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and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3个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单位。
石科院有研究生部和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化学工艺、应用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和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的授予权。
经过56年的建设和发展,石科院已经成为科研力量雄厚、装备齐全,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科研开发、技术许可、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
建院至今,共获得部级以上奖励的科技成果881项,国家级奖励128项。
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发明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
截至2012年底,累计申请国内专利4382件,获准授权2322件;申请国外专利736件,获准授权400件;6项专利获得了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颁发的中国专利金奖。
2012年,石科院申请中国专利608件,获得授权242件;申请国外专利32件,获得授权31件。
近年来申请发明专利数量在全国科研院所中一直名列前茅。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石科院均研发出对中国炼油工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意义和推动作用的重大技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参与开发的流化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延迟焦化、尿素脱蜡、新型催化剂和添加剂,被誉为中国炼油史上的“五朵金花”,是实现中国现代炼油技术从无到有的标志。
同一时期研制的航空燃料和特种润滑油、脂,解决了当时国防工业的燃眉之急。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发出提升管催化裂化工艺、分子筛催化裂化催化剂、半再生催化重整工艺和双金属重整催化剂,保持了炼油技术的发展势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发了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USY分子筛和REHY分子筛、RN-1加氢精制催化剂、铂铼重整催化剂系列、SKI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全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工艺技术、针状焦生产技术、高功率坦克发动机油等,总体技术接近世界水平,开始形成石科院的优势技术领域,为中国现代炼油工业技术、催化剂基本实现自给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发了催化裂化家族技术,其中:DCC技术获得1995年度唯一的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并实现了我国炼油技术的出口;开发了新型ZRP分子筛、重油加工组合工艺技术、中压加氢改质技术、中压加氢裂化技术、低压组合床重整技术、新型溶剂芳烃抽提技术,以及用于神舟系列载人宇宙飞船、导弹、卫星、舰艇和水陆装甲车等的特种润滑油、脂等,技术基本达到国际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甚至国际领先水平,一批技术和产品开始走出国门,陆续进入东南亚、中东和欧美市场。
进入21世纪,面对中国炼油工业面临的清洁油品生产、产品结构调整、降低生产成本等诸多挑战,石科院科学地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前开展了相关课题的研究,在清洁汽、柴油生产,提高原油加工深度,增加轻质油收率,含硫、含酸和重质、劣质原油加工等方面,成功地开发并实施了多项技术,支撑了炼油工业的发展,同时进行了必要的技术储备。
其中: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GOR 系列催化剂、多产异构烷烃的催化裂化MIP技术、生产清洁汽油并增产丙烯CGP 技术等在炼油厂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形成了符合中国炼油装置特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清洁汽油生产成套技术,使中国石化炼油企业在重大挑战面前,以较少投资、较低成本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汽油质量升级,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2年,石科院科研工作紧密围绕中国石化提出的“资源战略、市场战略、一体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差异化战略、绿色低碳战略”的发展战略排兵布阵,在加快战略性新技术创新突破、完善核心技术、提升专项技术和深化前瞻性基础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芳烃吸附分离工业示范装置建成投产,使中国石化跻身全球拥有芳烃成套技术的公司行列。
生物航煤进入适航审定阶段,在相关技术研发方面走在国内前列,基本完成替代燃料生产技术研究的战略布局,涉及各类生物质燃料及润滑剂、油煤共炼、煤制油后加氢、费托合成及其产品提质等诸多战略性新领域。
为炼油企业向北京市供应国五清洁汽油提供了全面技术支持,清洁LPG、清洁汽油、清洁航煤、清洁柴油、清洁润滑剂生产等绿色炼油技术开发结出硕果。
研制生产的特种润滑剂为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提供了可靠的润滑保证。
面向未来,石科院将认真贯彻中国石化“自主创新、重点跨越、引领新兴、差异特色、绿色低碳、支撑一流”的科技指导方针,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以炼油为主、油化结合的能源型研究院,为中国石化“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目标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放飞理想,我们用技术创造未来!石科院认真贯彻中国石化“自主创新、重点跨越、引领新兴、差异特色、绿色低碳、支撑一流”的科技指导方针,为中国石化“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目标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石科院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以炼油为主、油化结合的能源型研究院。
研究领域石油炼制石油炼制业务领域包括:清洁汽油、煤油、柴油生产技术、劣质和重质原油加工技术、油化结合技术、天然气制运输燃料、石化原料技术等配套技术。
围绕清洁燃料生产技术,研究开发的领域主要有:催化裂化;催化加氢;催化重整;低碳烷烃异构化;固体酸烷基化;清洁燃料分析方法、标准研究等。
重油加工领域主要包括脱炭和加氢两类技术,以及两种技术组合的工艺研发。
石油化工石油化工业务领域包括:芳烃生产技术、增产化工原料技术、己内酰胺成套生产技术、苯和乙烯液相烷基化生产乙苯成套技术(EBLC)等。
芳烃生产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领域主要有:催化重整;芳烃抽提;二甲苯异构化;甲苯择形歧化;对二甲苯吸附分离技术等。
在增产化工原料技术领域,主要开展新一代深度催化裂解(DCC)技术;重油催化裂化增产丙烯技术;加氢裂化多产化工原料技术;焦化多产化工原料技术等研发。
己内酰胺成套生产技术包括:环己酮氨肟化技术、气相贝克曼重排技术、磁稳定床加氢精制技术。
下图为芳烃联合装置。
乙苯是生产苯乙烯的原料,苯乙烯则用于生产聚苯乙烯、丁苯橡胶、ABS 树脂等。
EBLC工艺以石油苯和聚合级乙烯或浓乙烯为原料,通过烷基化和烷基转移反应生产乙苯。
石油产品石科院润滑油、脂生产技术从润滑油基础油、添加剂(包括单剂和复合剂)、配方、台架评定到产品标准,形成了完整的研发链。
在润滑油基础油方面,开展“老三套”生产工艺的优化及改进技术研发;加氢生产基础油的工艺和催化剂的研发(RHW、RDW、RLT);溶剂精制与加氢生产工艺集成的研发。
在润滑油、脂产品研发方面,开展润滑油润滑机理的研究;不同牌号的中高档内燃机油、齿轮油、液压油、工业润滑油、金属加工工艺用油、润滑脂的研发;添加剂研发。
作为军工配套协作单位,承担着国防特种润滑油脂的研发任务。
此外,在高等级道路沥青/改性沥青生产技术方面,通过沥青改性技术、沥青乳化技术、沥青应用技术基础研究,开发了满足市场需求的高品质沥青产品。
替代能源替代能源研发领域包括生物液体燃料技术、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技术、页岩气(油)等非常规油气加工利用技术等。
其中:在生物液体燃料技术方面,目前已自主开发成功乙醇汽油生产技术、第一代及第二代SRCA生物柴油技术、生物航煤生产成套技术等。
在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方面,主要包括费托合成技术、甲醇制烯烃、汽油和芳烃技术等。
其他领域围绕石油炼制、石油加工及石油产品等主要研发领域,开展了相关炼油技术前瞻性、基础性研究、分析表征技术研究以及计算机信息应用技术研究、节水节能环保技术开发等。
获奖成果环烷基稠油生产高端产品技术研究开发与工业化应用国家级科技进步1等奖2011年12月催化剂物性变量的耦合调控对重油制低碳烯烃的反应优化及工业实现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2011年12月重油高效转化的加氢处理及其与催化裂化新型组合关键技术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2011年12月国产连续重整成套技术的开发及工业应用(第二完成单位)国家级科技进步1等奖2009年12月环己酮氨肟化路线己内酰胺生产工艺成套技术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2009年12月抽提蒸馏分离芳烃新工艺的开发及工业应用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2007年12月生产汽油组分满足欧三排放标准并增产丙烯的催化裂化工艺技术(CGP)的研究开发与工业应用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2006年12月中压加氢裂化技术(RMC)的开发与工业应用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2005年12月多产异构烷烃的催化裂化工艺(MIP)工业应用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2004年12月苯和乙烯液相烷基化生产乙苯成套技术开发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2003年12月生产清洁燃料加氢技术(RN-10)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2001年12月大庆减压渣油催化裂化成套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国家级科技进步1等奖2001年12月奥秘系列重油裂化催化剂的研究及应用国家级科技进步3等奖1999年12月PS-Ⅳ型(3961)连续重整催化剂的研制开发及其工业应用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1999年12月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过程的开发和设备的放大(J-09-2-007)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1998年12月多产C4、C5异构烯烃MIO工艺及专利RFC催化剂的开发(J-09-2-003)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1998年12月金属加工液攻丝扭矩模拟评定试验装置的研究国家级科技进步3等奖1997年12月GCR-10连续重整催化剂研制及工业应用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1997年12月RJW-1石蜡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国家级科技进步3等奖1996年12月SF级汽油机油和CD级柴油机油系列产品国家级科技进步3等奖1996年12月LCS-7催化裂化催化剂研制与应用和RHZ-200、CC-14重油催化裂化催化剂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1996年12月上海石化总厂4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反应系统结焦问题的研究国家级科技进步3等奖1995年12月多产液化气和汽油催化裂化工业技术(MGG)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1995年12月CB-7铂铼重整催化剂及应用工艺技术国家级科技进步2等奖1993年12月新型减粘裂化国家级科技进步3等奖1992年12月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石科院已经成为科研力量雄厚、装备齐全,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科研开发、技术许可、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