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2)
第五章 公共生活和秩序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及处罚种类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 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处罚种类: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行政拘留时间:5日以下,5日至10日,10日至15日,20日以下
处罚程序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
□也称“社会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 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 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 序等。[P106]遵守公共秩序是中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公序良俗
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 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 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 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 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 公序良俗原则于民法制订之初是对契约自由进行限制,现在 被视为与诚信原则同等的私法领域的大原则:私法上权利的 行使、义务的履行,须在此范围内,始视为正当。诚信原则 是在法律自由之基调上,从法律内部对当事人间的权益加以 调整修补,而公序良俗则是自外部对之加以限制 。 公序良俗原则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立法用语,因受苏联影响, 我国现行法未使用公序良俗等字样,而以“社会公共利 益”“社会公德”表达出同样的精神
人与人——举止文明、尊 重他人 人与社会——爱护公物、 维护公共秩序 人与自然——热爱自然、 保护环境
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
继承性 基础性
广泛性
简明性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公共⽣活与公共秩序第⼀课社会⽣活注重规范第⼀框公共⽣活与公共秩序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公共⽣活。
懂得社会公共⽣活的领域⼗分⼴阔,⼈们进⼊社会公共⽣活的渠道很多;社会公共⽣活多种多样,包含了经济⽣活、政治⽣活和⽂化⽣活领域;在社会公共⽣活中,必须要遵守公共秩序。
逐步学会以各种不同⽅式进⼊社会公共⽣活的技能2、过程与⽅法:通过图⽚、讨论和交流,逐步了解什么是社会公共⽣活以及公共⽣活的领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参与社会公共⽣活的愿望和热情,能积极投⾝于社会公共⽣活,培养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
教学重点:公共⽣活需要公共秩序教学过程:[导⼊新课]:师:同学们,快乐的暑期结束了,让我们⼀起来分享⼀下在假期中发⽣的最让你开⼼的⼀件事。
(学⽣交流时,教师将学⽣交流的内容扼要写在⿊板上,以备后⾯讲“社会公共⽣活多种多样”时⽤。
)[多媒体显⽰]:说说我的假期⽣活⽣:(旅游、游泳、逛街购物等)师: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们知道同学们的假期⽣活都显得⽐较充实,发⽣了很多快乐的事、⾼兴的事。
有的同学快乐的事是发⽣在家庭⾥的,也有很多同学快乐的事是发⽣在家庭⽣活以外的。
我们把这种⼈们在更⼴阔的公共空间⾥发⽣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关系的共同⽣活,称为公共⽣活。
[多媒体显⽰]:公共⽣活是⼈们在公共空间⾥发⽣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活。
师:今天就让我们⼀起来了解社会公共⽣活以及保证其正常进⾏的⼀些规则、秩序等。
[多媒体出⽰课题]第⼀课公共⽣活注重规范⼀、公共⽣活与公共秩序:师:讲到公共⽣活,⼤家想⼀下,我们每⼀个⼈离的开公共⽣活吗?师:我们每⼀个⼈都离不开公共⽣活。
⽆论个⼈、家庭或者学校,都离不开公共⽣活。
⼈们的吃穿住⾏、⽂化娱乐、社会交往等,都是与社会公共⽣活密切相关的。
我们每⼀个⼈必须⾛进公共⽣活。
[多媒体显⽰]:⽆论个⼈、家庭或者学校,都离不开公共⽣活。
⼈们的吃穿住⾏、⽂化娱乐、社会交往等,都是与社会公共⽣活密切相关的。
第五章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2)

126
• (2)基础性 • 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 体系的基础层次,被视为 每个社会成员应遵守的最 起码的道德准则,是社会 为维护公共生活而提出的 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 (3)广泛性 • 社会公德是全体社会 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 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 础和适用范围。在公共生 活中人人都必须遵守的
一法的概念特征作用二违法的概念与构成要件三公共生活中相关的法律规范公共生活中相关的法律规范1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2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3环境保护法的立法意义及基本原则4道路安全交通法的立法意义和基本原则5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二违法的概念与构成要件1违法的概念违法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犯现行法律法规因而造成危害社会有过错的行为
生活中 是非不明、荣辱不辨 的现象依然存在
请您积极参与 您有什么感想?
(二)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认真学习社会公德规范
自觉培养社会公德意识
努力提高践行社会公德的能力
蚂蚁过火的故事
一位老农上山开荒,山上长满了茂密的杂 草和荆棘。砍到一丛荆棘时,老农发现荆条上 有一个箩筐大的蚂蚁窝。荆条倒,蚁窝破,无 数蚂蚁蜂拥窜出。老农立刻将砍下的杂草和荆 棘围成一圈,点燃了火。风吹火旺,蚂蚁四散 逃命,但无论逃到哪方,都被火墙挡住。蚂蚁 占据的空间在火焰的吞噬下越缩越小,灭顶之 灾即将到来。可是,奇迹发生了。火墙中突然 冒出一个黑球,先是拳头大,不断有蚂蚁粘上 去,渐渐地变得篮球般大,地上的蚂蚁已全部 抱成一团,向烈火滚去。外层的蚂蚁被烧得劈 里啪啦,烧焦烧爆,但缩小后的蚁球毕竟越过 火墙滚下山去,躲过了全体灰飞烟灭的灾难。
交流研讨
请您积极参与
说说你心目中的 文明城市或校园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一) 婚姻与 家庭的 概念及 其区别
二、婚姻与家庭
婚姻是指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 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家庭是指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 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由亲属之间所构成的 社会生活单位。
婚姻是家庭产生的重要前提,家庭又 是缔结婚姻的必然结果。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婚姻家 庭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遵纪守法, 保护环境
1、文明礼貌
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战国 ·荀况
礼即理也。
—宋 ·朱熹
下列现象说明什么?
2、助人为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春秋·孟子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春秋·孟子
善人者,人亦善之。 —— 春秋·管仲
第四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一、爱情与人生 二、婚姻与家庭 三、家庭美德 四、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一、爱情与人生
人在年轻时候,并不一定了解自己追求的, 需要是什么,甚至别人的起哄也会促成一桩婚 姻。等你再长大一些,更成熟一些的时候,你 会明白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可那时,你已经 干了许多悔恨得让你感到锥心的蠢事。
全面小康以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宗旨,其衡量指标不仅包括经 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体现为人们精神生活 更加丰富,居住和工作环境日益改善,人际关系更为和谐, 生活舒适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等等。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链接案例: 1995年,江苏县级城市张家港成为全国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道德规范:“应当或不应当怎样”; 说服、教育、劝诫、示范;信念、舆论、习惯。 法律规范:“必须或不准许怎样”; 保护、确认、引导、维护;警戒、预防、制裁。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质

2、大学里能够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恋 爱对象,等大学毕业后再恋爱就难 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对象。
3、大学生谈恋爱可以找到生活的动力。
4、大学生谈恋爱可以丰富人生经验。
5、能够谈上恋爱的大学生一般都是比较优 秀或能力较强的,能否谈恋爱一定程度 上是检验自己是否优秀的标志之一。
谢谢大家!
2.对待失恋的态度
(1)消极型 ①自我欺骗。 ②退行补救。 ③抑郁、冷漠、孤僻。 ④悲观失望,浸身悲海。 ⑤攻击报复。
(2)积极型
①失恋不失理智。 ②找出原因,完善自我。 ③培养自信,失恋不灰心。 ④转移注意力,积极投入学习、 工作。 ⑤积极放松,调适心绪。 ⑥超然豁达的态度。
课堂讨论
下面是一些大学生对“大学生应该及 时“恋爱”所持的观点:
大学生的哥月入四千
• • 敢想 • 敢做 • 敢当
创业之路
创业三大要素
马云给初创企业者的忠告
•
①大家看不清的机会,才是真正的机会。
•
②让员工笑着干活。
•
③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
④抢在变化之前先变。
•
⑤忘掉money,忘掉赚钱。
•
⑥小聪明不如傻坚持。
•
⑦心态决定姿态,姿态决定状态。
2015年马云创业语录
(二)公共生活的特点
•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 2.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 3.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 4.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家乐福踩踏事件
反思
二、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家乐 福踩踏事件
• (二)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 (三)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你们试过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间最长是多长时间?学生回答图片展示:社会中的公共生活和校园里的公共生活归纳:我们在社会中生活,不可能是孤立一个人的。
我们从一出生,就会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例如,我们买东西,就会和收银员打交道,吃饭会和服务员等打交道,乘坐公共汽车,我们会与司机打交道、和其他乘客打交道在校园中,我们在学校学习也会与别人发生了许多的联系,例如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打交道,在宿舍与与舍友们打交道。
可以说,在现代社会,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脱离别人而一个人独自生活的。
每个人与他人打交道,我们都是无时无刻都处在公共生活中,公共生活无处不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什么是公共生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了解的内容——《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在这一节里,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新课讲授: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公共生活,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有什么不同,公共生活有哪些特点?自古以来公共生活发生了那些变化?这是我们本节课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1、公共生活的含义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私人生活的。
公共生活是指全体社会成员都可以介入的公共活动内容及其生活方式。
私人生活是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独处为主要领域的活动内容及其生活方式。
那么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有那些区别,请大家阅读课本104页的内容并且结合我刚才所给出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含义思考这个问题,等会请一位同学来回答。
(请一位同学回答问题)两者的范围不同,公共生活主要是社会生活、私人生活主要是家庭或个人;性质不同,公共生活具有开发性、透明性、私人生活具有封闭性和隐蔽性;作用不同,公共生活会影响到他人和社会、私人生活影响到自身与家庭。
我们由此可见,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ppt

道德建设
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有 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环境保护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改善生态环境,有 利于维护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的和谐稳 定。
05
加强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的对策建议
提高公众素质,倡导公共精神
01
培养公民意识
强化公民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倡导个人在社会活动中主动参
与、协同合作。
信息安全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给信息安全带来了威胁,如 网络攻击、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
影响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的主要因素
法治建设
加强法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 法,是维护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的重要 保障。
社会组织建设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提高社会自治水平 ,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公共秩序对公共生活的影响
公共秩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共生活的质量和 社会发展进程。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的相互促进
3
在实践中,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相互促进,共 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02
公共生活领域的秩序规范
城市生活中的秩序规范
交通秩序
01
遵守交通规则,不随意横穿马路,不闯红灯,不酒后驾驶。
环境秩序
02
保持市容环境整洁,不乱扔垃圾,不随意张贴小广告。
行政许可
通过颁发许可证等行政许可方式,对公共场所和活动进行监管和管理。
行政处罚
对违反公共秩序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以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
行政指导
通过行政指导的方式,引导公民遵守公共秩序规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公共秩序的社会组织保障
01
社会团体
通过社会团体组织和自治方式,维护公共场所和活动秩序,促进社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公共生活的特点及其对公共秩序的需要,了解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培养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自觉性。
教学内容分析:1、本课程是教材第五章的第一节,第五章是讲道德在公共领域中的体现,是第四章的延续,作为第五章的第一节,本节对全章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通过对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了解,为以后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重点是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特征和主要表现。
把握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特征和主要表现,就为下面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3、教学难点是为什么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要让学生接受这一观点,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难度。
授课方法(本章):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授课学时(本章):4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公共生活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扩大,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日益成为社会成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考:1、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有什么不同?2、人类的公共生活如何发展起来?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一般而言,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私人生活主要是指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
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人类社会的公共生活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们为了抵御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威胁在以血缘为纽带组成的氏族部落共同体中过着群体生活,个人与群体天然一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极为简单。
在血缘群体内部,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同一的。
为了应对荒蛮的自然环境、维持群体的繁衍和抵御其他群体的侵犯,相邻的血缘群体之间会进行某些交往,结成某种暂时的、松散的联合体,社会公共生活开始萌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想去桃花岛吗?”…… 潘长江和金玉婷春晚 上谈的那场恋爱一话桃 花岛宣传价值两千万, 对桃花岛贡献很大。
联合国——192个成员国的大家庭(广泛性)
感受现代交往的空间——(广泛性)
• 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
• “来吧抱抱”,“来自陌 生的关怀” • “我与陌生人有个约会”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 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 依赖所代替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276页)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不仅带来各 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大流动,而且也极大地促 进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公共生活的领域更为广阔,公 共生活的重要性愈发凸现。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1、文明礼貌 2、助人为乐 3、爱护公物 4、保护环境 5、遵纪守法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包括 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 的社会公德。
在1985年8月的华西党员轮训班 上,华西村第一次提出了“六爱”:爱党、爱国、爱 集体,爱亲、爱友、爱自己。(江苏省江阴县华西村)
• (4)简明性 上海市制定了以“不 • 简明扼要,容易被人 随 地 吐 痰 、 不 乱 穿 马 路、不破坏绿化、不 们理解和接受。 损坏公物、不乱丢果 • 如讲礼貌、讲卫生、 皮 纸 屑 、 不 在 公 共 场 讲秩序等,“不随地吐 所 吸 烟 、 不 说 粗 话 脏 痰”,“不乱穿马路”。 话”为内容的“七不”
译: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 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
幸福感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把握:满意感 、快乐感、价值感。
良好的公共环境、高效的公共机构和完善 的公共秩序是 北欧小国芬兰——一个气候寒冷、人口 稀少、资源贫乏的小国,成为全球最具年度 竞争力国家重要原因之一(这是芬兰第三次 名列第一)
(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 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社会关系——公共生活——公共秩序
• 人类作为世界上具有最高智慧的生命,其最 重要、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 结成了广泛而复杂的社会关系。 • 人是在社会中存在的,人的社会本质,决定 了人的交往本质,决定了人与生俱来就要面对社 会的公共生活。 •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生活领域在不 断扩大。
资料(2):
中国公民国内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 1、随处抛丢垃圾、废弃物,随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 糖,污染公共环境; 2、在非吸烟区吸烟,打喷嚏不掩口鼻,危害他人健康; 3、坐公交车、乘电梯、购物、买票、参观、就餐时争抢 拥挤、插队加塞,不谦让老幼病残孕; 4、在公共交通工具、宾馆饭店、剧场影院等公共场所高 声接打电话、猜拳行令、喧哗吵闹; 5、在景观文物、服务设施上乱刻乱划,踩踏禁行绿地, 攀爬摘折花木; 6、不听劝阻喂食、投打动物,危害动物安全; 7、在他人面前打赤膊、袒胸敞怀,在房间外穿睡衣活动, 穿着不合时宜; 8、讲黄色段子、宣扬封建迷信、传播胡编乱造的政治笑 话,热衷低级趣味; 9、强拉外宾合影,违反规定拍照、录像; 10、吃自助餐时多拿多占,离开宾馆饭店时取走非赠品, 贪占小便宜。
感受现代交往的空间——复杂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交流研讨
请您积极参与
举例说明公共生活 为什么需要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的重要性
是生产活动的重
要基础;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随着公共生活领域的扩大,个人活动 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想想在独居的农村生活与人群繁多的 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对有何不同?
规范,简单易懂、朗 朗上口,获得了上海 市民的广泛响应。
3、 社会公德的作用
首先,遵守社会公德是 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的 必要条件。 其次,社会公德是整个社 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对 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 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 用。 最后,社会公德是社会文 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 国家、民族文明的“窗口”。
公共生活的特点
1920年,16岁的邓小 平留学法国,从重庆到上 海,乘船走了8天,从上 海到马赛,整整颠簸了39 天。 • 今天,任何一个国际 航空公司的飞机在17小时 内,都可以到达世界上任 何一个国家。现代传媒手 段的普及和推广,使人们 可以真正做到“秀才不出 门,尽知天下事”。
•
•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崖口村崖口村。 村民共同劳动,集体分配,生产上实行农业机械化,成为当 今国内的一大特色。在这里,人与人和谐共处,互助友爱, 人们生活安逸、满足,堪称现代“桃花源”。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 本现状 先请看以下资料,
你有何感想?
资料(1):
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 1、随处抛丢垃圾、废弃物,随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 糖,上厕所不冲水,不讲卫生留脏迹; 2、无视禁烟标志想吸就吸,污染公共空间,危害他人健 康; 3、乘坐 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购物、参观时插队加 塞,排队等候时跨越黄线; 4、在车船、飞机、餐厅、宾馆、景点等公共场所高声接 打电话、呼朋唤友、猜拳行令、扎堆吵闹; 5、在教堂、寺庙等宗教场所嬉戏、玩笑,不尊重当地居 民风俗; 6、大庭广众之下脱去鞋袜、赤膊袒胸,把裤腿卷到膝盖 以上、翘“二郎腿”,酒足饭饱后毫不掩饰地剔牙,卧室以 外穿睡衣或衣冠不整,有碍观瞻。 7、说话脏字连篇,举止粗鲁专横,遇到纠纷或不顺心的 事大发脾气,恶语相向,缺乏基本社交修养; 8、在不打折扣的店铺讨价还价,强行拉外国人拍照、合 影; 9、涉足色情场所、参加赌博活动; 10、不消费却长时间占据消费区域,吃自助餐时多拿浪 费,离开宾馆饭店时带走非赠品,享受服务后不付小费,贪 占小便宜。
126
• (2)基础性 • 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 体系的基础层次,被视为 每个社会成员应遵守的最 起码的道德准则,是社会 为维护公共生活而提出的 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 (3)广泛性 • 社会公德是全体社会 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 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 础和适用范围。在公共生 活中人人都必须遵守的
请看:公共生活中部分不文明行为
看以下资料,你有何感想?
资料(一):
“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安静”,“请不要随地 吐痰”……这种仅以简体中文标出的警示牌,正在中国 人出境游的主要目的地国——法国、德国、日本、泰国、 新加坡等地频现。当大批游客成为中国的最新出口品时, “中国人”却成了不文明、粗鲁的代名词。 乱丢垃圾,坐公交车抢座,排队加塞,大庭广众脱鞋 脱袜、赤膊袒胸,吃自助餐多拿多占,遇有纠纷恶语相 向……9月22日,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公布了从网 上征集的10类“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常见不文明行 为”,以上行为全部榜上有名。
大学生应当在网络 生活中加强自身的道 德自律!!
心理老师们在工作中发现,不少夜间沉迷网络的学生都不同程度 地存在着失眠、情绪低落、心情烦躁的现象,用他们的A话说: “只有与网络为伴,我们才感觉到自信和力量。”某大学哲学系 大四学生小孙一直为找工作的事情而烦心,尤其到了晚上,总是 觉得漫漫长夜难以忍受煎熬,活着特别没意思,这种时候他总是 无所事事地在网络上闲逛,遇到同学或朋友时,就有一阵没一阵 地聊天,偶尔也到BBS上插科打诨,然后看看帖子和新闻,再盯 着屏幕发发呆,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三四点。白天上网查资料、 晚上上网去发帖、半夜依旧在网聊……这是部分大学生的生活方 式。在他们的心目中,缺少了网络就像没有了空气一样。日前在 上海中医药大学召开的高校心理协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 本市大学生网络成瘾症发生率为7.9%。 案例分析题: 1.大学生网瘾有什么危害? 3.造成大学生网瘾的原因是什么? 2.如何克服大学生网瘾?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网络的健康发展不仅 需要高科技作为其先 决条件,更离不开伦 理道德作为其发展的 支撑力量。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 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 基本道德准则,是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 和扩展。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在我国人们在公共生活领域的文明 程度和秩序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 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表现 但是也应当看到在公共生活中依然 可以见到一些公德缺失的现象。
瞧,这就是某大学的男生宿舍!
实例:2005年,张家 港入选全国首批文明城市, 也是入选城市(区)中唯一 一个县级城市。在张家港, 道路通畅,没有占道经营 的摊位、乱停乱放的自行 车和乱七八糟的广告“牛 皮癣”;公共场所听不到 污言秽语,看不到打架斗 殴;街道上没有痰迹、烟 头、纸屑、垃圾。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 的基础保证
“全面小康”以社会的全面 进步为宗旨,其衡量指标不 仅包括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 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体现为 人们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居 住和工作环境日益改善,人 际关系更为和谐,生活舒适 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等等。
“延伸阅读 ”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诗· 大雅· 民劳》
• (二)公共生活——形成 • 人类社会的公共生活是逐步形成和发展 起来的—— •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吧!
• (三)公共生活——特点
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中,所谓“鸡 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反映的正是 “小国寡民”条件下公共生活的基本特征。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建 立在现代大工业基础之上的生产和交往方式, 使得人类交往由偶然交往进入普遍交往阶段。 20世纪末以来,信息技术、互联网的迅猛发 展正在把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人类公 共生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交流研讨
请您积极参与
说说你心目中的 文明城市或校园
二、公共生活中 的道德规范
一、社会公德含义、特点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