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环概论
建环概论第七讲建筑能源应用工程概论

7.1 电能的应用——设备耗电
建筑设备能耗是指通过用电设备耗电,主要分为: 机电设备、电热设备和电子设备。
7.1 电能的应用——动力设备耗电
动力设备主要是指以三相电的使用为主、依靠电动机进行传动 的耗能设备。建筑中常用的动力设备有电梯、集中空调机组、 水泵等。
电梯
中央空调冷水机组
冷热水泵
7.2 燃气的应用
专业概论
第七讲 提纲
7.1 电能的应用 7.2 燃气的应用 7.3 建筑新能源的应用 7.4 建筑节能
7.1 电能的应用
电发明于19世纪70年代,掀 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电力是 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 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 系统。电能是建筑中应用最普遍 的一种能源形式,日常生活都离 不开它,如电视,电脑,冰箱, 洗衣机,音响,电风扇,家用空 调,电暖气等。
燃气空调制冷应用方式主要分为三种:
一是利用天然气燃烧产生热量的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主要是 燃气直燃机;
二是利用天然气发动机驱动的压缩式制冷机,主要是燃气家 用空调;
三是利用天然气燃烧余热的除湿冷却式空调机。
7.2 燃气的应用——燃气空调制冷
直燃机制冷+生活用水系统图
7.2 燃气的应用——炊事及热水供应
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 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 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
中国可以形成产业的新能源主要包括风 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是
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
7.3 建筑新能源——太阳能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 生新能源,太阳能的利用有光热转换和 光电转化两种方式。
门窗节能技术 遮阳技术 幕墙技术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课程设计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大课程,是建筑系本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为深入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一个实际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项目,让学生从问题分析、方案设计、施工管理等多角度深入了解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实践操作和应用技能。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建筑系统的组成结构和相互作用原理;2.学习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设计方法,并熟悉常用工具和软件;3.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考虑建筑的功能需求和经济效益,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方案;4.学会使用项目管理工具,了解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和方法。
三、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知识学习通过教材的学习和课堂讲解,全面了解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2. 技能训练通过一个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项目的实际操作,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1.选定一个具体的建筑项目,了解其功能需求和经济条件,制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方案;2.运用所学技能和工具,对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计算;3.根据分析结果,对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4.制定施工计划并进行施工管理,实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顺利实施。
3. 论文写作最终评分将根据学生的课程设计论文质量来确定。
论文要求:1.结合所选建筑项目,阐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的设计思路和方案,并进行方案比较和分析;2.对施工管理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并分析其中的管理问题和措施;3.对课程设计的学习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建设性建议。
四、课程设计评估本课程设计的评估方式分为两个部分:1.中期评估:学生需提交中期报告,包括方案设计和模拟分析过程展示等内容,占总分的30%;2.期末评估:学生需提交课程设计论文,占总分的70%。
建环概论 第 6 章 建筑能源的需求、生产、调质与输配

第六章 建筑能源的需求、生产、 调质与输配
1 建筑能源的需求
2 建筑热能的生产原理
3 制冷的原理
4 建筑热能的采集原理 5 建筑能源的交换原理 6 建筑能源的输配
5 建筑能源的交换原理
5.1 能源交换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生产或采集的冷热源并非都能直接供给建筑使用,需要转换 调质。 在夏季工况和冬季工况下,实现不同的空气处理过程需要不
逆卡诺循环也可用来获得供热效果,例如冬季将大气环境作为低温热 源,将供热房间作为高温热源进行供热。这样工作的装置称为热泵,也 就是向泵那样把低位热源的热能转移至高位热源。
qk q0 w0 c c 1 w0 w0
热泵的供热量永远大于所消耗的功量,但它是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 热泵所消耗的功转化为热并与从低位热源提取的热能一起用于供热了, 是综合利用能源的一种很有价值的措施。
克劳修斯表述 对于任意之循环运转装置, 在不输入功的情形下而自发 性的产生使热由冷体传向热
体之效应是不可能的,此为
冷机之观点。 T2为制冷对象
3 制冷的原理
3.2 制冷的原理
冷却介质
qk T
3
Tk
冷凝器
2
T we
膨胀机
3
k
2
wc T q0
被冷却介质 压缩机 1
we
0
wc
1
4
q0
4
T' 0
蒸发器 (a) 5
直燃型冷热机组
(4)按冷热量供应的集中程度分类 集中式 分散式
第六章 建筑能源的需求、生产、 调质与输配
1 建筑能源的需求
2 建筑热能的生产原理
3 制冷的原理
4 建筑热能的采集原理 5 建筑能源的交换原理 6 建筑能源的输配
建环概论

第1章 初识专业
1.2
建筑环境营造 (供暖通风简要发展历程) 1.2.3最小通风量与规范标准发展过程 关于通风的研究存在有两个目标,通风是该基于生理需 要还是舒适性需要呢?
最小通风量标准演变过程
第1章 初识专业
1.3多参数调控与空调技术 1.3.1空调的起源与发展
哈德逊河岸的采冰景象
第1章 初识专业
1.4业的任务与发展历程 1.4.2发展历史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学科有近百年的历史。
随着行业的发展、技术融合与科技进步,供热、供燃气、 通风与空调工程学科可以扩展为人工环境学科。
第1章 初识专业
1.4业的任务与发展历程 1.4.3本学科主要对应的工程领域与研究方向 本学科主要对应的工程领域 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和医学处理所需要的特殊物理环境
第1章 初识专业
1.1人-气候-建筑-环境 1.1.2
建筑与环境关系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本身就是一种“环境调节器”,由于四季气候轮替, “环境调节器”的作用往往有局限性。 人工环境是由人为设置边界面围合成的空间环境,包括 房屋围护结构围合成的民用建筑环境、生产环境和交通 运输外壳围合成的交通运输环境(车厢环境、船舱环境、 飞行器环境)等。
第1章 初识专业
1.4业的任务与发展历程 1.4.1专业任务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专业名称,对应
的学科名称是“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学科,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是本专业的硕士和 博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的专业名称。 建筑环境学是反映人-建筑-自然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 科学,是了解人和生产过程需要何种室内外环境,掌握 室内外环境形成的特征和影响因素,通晓改变或控制特 别是室内环境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为创造人工环境提供 理论基础。 本学科虽然建立在热力学、传热传质学、流体力学等基 础科学基础上,但是有自己独特的基础理论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基础知识(ppt 35页)

第一节流体力学基本知识
一、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1.密度和容重 2.流体的粘滞性 τ=μ(du/dn)——牛顿内摩擦定律 3.流体的压缩性和热胀性 p/ρ=RT——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
第一节 流体力学基本知识
二、流体静压强及其分布规律 1.流体静压强及其特征
p p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
第二节 传热学基础知识
一、传热的基本方式
1.导热
Q tF
q Q t F
2.热对流
qmpc t2t1
对流换热 Q h tw tfA h tA qh tw tfh t 3.热辐射
辐射力
Eb
Cb
T 4 100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
五、棉被经过晾晒以后,可使棉花的空隙里可以 进入更多的空气。而空气在狭小的棉絮空间里的 热量传递方式主要是导热,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 较小(20℃),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而经过拍 打的棉被可以让更多的空气进入,因而效果更加 明显!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
第三节 湿空气的热工基础知识
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包括:电机及其控制、电器及其控 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等。这里强调的是建筑电 气工程。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
校区规划图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
勘测图(地形、地貌、标高)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
建筑
建筑学: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
结构
土木工程:房屋建筑、地下建筑(含矿井建 筑)、道路、隧道、桥梁建筑、水电站、港口 及近海结构与设施、地基处理。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
设备
004建环概论第三章1 - 墙体和基础

(二)墙体的组砌方式
★ 平砌,侧砌,立砌
顺砖,丁砖 一皮砖
砖墙的砌式与砖墙的名称相关
(二)墙体的组砌方式
砖墙的砌式与砖墙的名称相关
(三)墙体的厚度(砖的规格+灰缝)
★名称、厚度
防 止 通 缝
既可以减轻自重,又有很好的保温隔音功能。
寒冷炎热地区都可以采用。
(四)砖墙的细部构造
★
墙脚;勒脚;踢脚; 散水;防潮层; 窗台;门窗过梁;圈梁,构造柱。
柔性基础
★ 材料刚性角的限制,故称为柔性基础。
刚性基础,柔性基础
刚性基础
刚性基础破坏
从基础的构造形式来分为: 条形基础 独立基础 满堂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 桩基础
★
1.条形(带形)基础
——位置: 在连续的墙下或密集的柱下。 ——优点: 纵向整体性好,可减缓局部不均匀沉降。
——缺点:
土方量大 ——适应于: 砖混结构
有集中荷载或半砖墙不宜使用。 构造要点: ——两端下部伸入墙内20~30mm,中部的起拱高度约 为跨度的1/50。
1.2m
240
2)钢筋砖过梁 特点:
——外观与外墙砌法相同,清水墙面效果统一,但施工麻
烦。 适用范围:
——仅用于1.5m宽以内的洞口。
构造要点: ——钢筋直径6mm,间距小于20mm。 钢筋伸入两端内墙不小于240mm。 用M5号水泥砂浆砌筑钢筋砖过梁,高度不少于5匹砖, 且不小于门窗洞口宽度的1/4
地质构造与土层分布; 地下水位;(以上) 冻胀土与冰冻线;(以下)
相邻建筑基础;地下室。
(三)基础的类型与构造
★ 从基础的 材料及受力来划分:
刚性基础
★ 凡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为刚性基础。刚性角是基础放宽的
建筑环境学概论

生态
健康
1- 12
3.1人类早期的居住方式
巢居、穴居半穴居地面建筑架空建筑 穴居和巢居 ——建筑演绎过程
穴居——遮雨避寒洞窑建筑
巢居——防潮干栏建筑
1- 13
爱斯基摩人(因纽特人)的雪屋
外观 室内布置
用干雪沏成,厚度500mm的墙体可以 提供较好的保温性能。当室外平均温度 -30℃时可维持室内-5℃以上。 1- 14
城 市 气 候
地 质 环 境
水 环 境
植 被
氡的形 成过程 地热
特征 气温、湿度、风、降水等
1- 39
2.1 建筑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日照间距
日照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
建筑日照设计: 建筑间距 卫生要求 日照 冬季获取日照 夏季避免日照
防火间距 采光间距 交通间距
……
日照间距 计算方法 日照时间 日照面积 遮阳计算 室内日照设计
2- 41
城市热岛的形成
50~500m
地面干燥
相对湿度↓
热岛现象
罩盖作用
气温↑
向大气
逆温现象↑
污染↑ 雾多
阴雨气候↑
雨水↑ 大气透明度↓
蒸发↓
风速减小
汽车尾气等 (NOX+CHX)
风玫瑰图只能参照
浅蓝色烟雾 NOX+CHX+O2+ …→O3↑ “光化学污 染” NO +H O+O +CFC+…→O ↑、O ↓
3. 实现建筑功能所需的室内环境的健康、舒适性要 求——舒适性、工艺性(建环专业)
1- 9
建筑物理与建筑环境学的侧重面
建筑物理 ———— 主要是从生理、心理的角度,分析 人们对房屋建筑内、外环境的物质和精神要求,综合运 用工程技术手段,在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为人民创造适宜 的物理环境的学科。 建筑物理 ———— 侧重待建建筑设计过程中如何 运用建筑物理有关知识,利用建筑本身和自然环境 侧 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 重 建筑环境学 ——— 所侧重的是已建建筑受室内外 点 环境影响形成的室内环境,以及达到舒适的室内环 境所采用的建筑设备工程设计需要的室内环境有关 基本原理、知识等等。 建筑物理与建筑环境学的许多内容是相通的
004建环概论第三章1 - 墙体和基础

墙体的组成
1.墙脚构造:
墙角定义:指室内地面以下、基础以上的这段墙体 。
内外墙都有墙脚,外墙的墙脚又称勒脚。由于砖砌体 本身存在很多微孔以及墙脚所处的位置,常有地表水和土 壤中的水渗入,影响室内卫生环境。因此,必须做好墙脚 防潮,增强勒脚的坚固及耐久性,排除房屋四周地面水。 墙身防潮
勒脚构造
外墙周围的排水处理
地质构造与土层分布; 地下水位;(以上) 冻胀土与冰冻线;(以下)
相邻建筑基础;地下室。
(三)基础的类型与构造
★ 从基础的 材料及受力来划分:
刚性基础
★ 凡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为刚性基础。刚性角是基础放宽的
引线与墙体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如砖、石、混凝土、灰土 等抗压强度好而抗弯、抗剪等强度很低的材料做基础。 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基础,能承受拉应力和压应力,不受
——长度一般在6~~12M之间 ——桩端应有桩靴,以保证桩能顺 利地打入土层中。
钻孔桩:
——1利用钻孔机钻孔 2放入钢筋骨架 3浇注混凝土而成。 ——钻孔直径一般为300~500mm
——桩长<12m
——钻孔桩内可采用填灰土、砂石、 砂子、碎石等做法。
振动桩:
——先利用打桩机把钢管打入地下
然后将钢管取出 最后放入钢管骨架 并浇注混凝土而成
★
人工地基的加固处理方法有以下的方法:
1)压实法:
——利用重锤(夯)、碾压和振动法将土层压实。 ——方法简单易行,对提高地基承载力收效较大。 2)换土法: ——当地基为淤泥等 ——换土的材料:中砂等空隙大、压缩率低、无侵蚀性的材料。 3)桩基:
——在建筑物荷载大、层数多、高度高、地基土又较松时,采用。
柔性基础
★ 材料刚性角的限制,故称为柔性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and energy engineering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概论Like many people, for their own took the professional is not very understanding, I am no exception. Before this, I've had a query from the internet, but that effect is poor. After came to the university,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for the first time in our class, through the explanation of several professional teacher, I began to have a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of professional own --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and energy engineering, see our two main employment direction --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my own professional full of confidence.像很多人一样,对自己所报考的专业不是很了解,我也不例外。
在此之前,我有从网上查询过,但效果都不佳。
直到来到大学之后,在我们的第一次专业介绍课上,经过几位专业老师的讲解,我开始对自己所在的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有了系统性的了解,明白了我们的两个主要就业方向——设计和施工,同时对自己专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The first part of this year, we basically are public basic course. Only the leisure time through some channels to understand my major, also is for my own empowerment. As the saying goes, the Paper from sleep light. At the end of the semester freshman year, we have ushered in the professional first internship -- equipment knowledge. A total of three times, teacher took us to some well-known buildings seen major equipment refrigeration units, our professional fan, condenser, compressor etc,and some gas equipment. After the teacher's explanation and my own thinking, understand the main specialty is a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design, working methods and uses approximately principle clear refrigeration unit and other main components. Entered the university second semester, the teacher introduced the professional job prospects for us, and she told us about her views on the professional and the experience. Opens a new door for me, filled the power of prospect,let me alsoestablished the graduated from the primary stage is engag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idea.大一的这一年里,我们基本上上的都是公共基础课。
也只有闲暇时间通过一些渠道去了解下自己的专业,也就是为自己充能。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大一末,我们迎来了本专业的第一次实习——设备认识。
一共进行了三次,导师带我们去了一些知名的建筑区见识了我们专业的制冷机组、风机、冷凝器、压缩机等主要设备,还有一些燃气设备。
经过老师的讲解,自己的琢磨下,明白了本专业最主要的一个就是中央空调的设计,弄清了制冷机组的大致原理及其它主要部件的工作方法和用途。
进入了大学第二学期,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本专业的工作前景,及她给我们讲述她对本专业的一些看法和这方面的阅历。
为我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对前景充满了动力,也让我坚定了毕业初级阶段从事施工这方面的想法。
The world this is not a building and city, human beings created buildings and constructed the city through project activities. Through 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pecial environmental design, we need to have the indoor environment equipment system and construction of public facilities system installation and commissioning,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sector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basic theory of knowledge and ability to work in the Design Institu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mpany, the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and related research production, teaching, etc..世界上本没有建筑和城市,人类通过工程活动创造了建筑和构建了城市。
通过对本专业的学习,我们需要具备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及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的研究开发,且能在设计研究院、建筑工程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及相关的科研、生产、教学等单位从事工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能力。
In twenty-first Century, health, energy, the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much human concern three themes, the birth of 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 and energ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these three aspects are closely related. In modern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and energy engineering has been an unprecedented increase in the role of an unprecedented, the system (including central heating, air condition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automatic control and electrical building) investment accounted for the construction total investment ratio has reached 30%~40%, and the higher level, building, the larger proportion.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and relate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ill become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sunrise industry, open up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and this is the "building energy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discipline. At the same time, I also recognize that the shortage of the professional self,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human beings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consumes a lot of energy, produced a lot of harmful gases and greenhouse effect. I believe,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energy utilization rate, reducing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will become the main direction of thi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在二十一世纪,健康、能源、环境正成为倍受人类关注的三大主题,由之诞生了人居环境科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和这三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现代建筑中,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所占地位得到了全所未有的空前提高,其系统(包括集中供热、空调、给排水、通讯网络与自动控制及建筑电气)的投资占建筑总投资的比例已达30%~40%,而且,建筑级别越高,该比例越大.智能建筑及其相关设备制造业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并由此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学科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我也认识到本专业自身的不足,在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产生了许多有害气体和温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