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送别诗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王维《送别》原文、译文及赏析

王维《送别》原文、译文及赏析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译文
孙长江
下马,饮酒饯别送友人,问君要到哪里去?君言:“平生不得志,想要归卧南山陲。
”啊,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寻问了,尘世间的功名利禄总有尽头,只有那山间的白云永没有穷尽之期足以供你娱乐消遣了!
百字赏析文
孙长江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情别绪,离愁别苦,离天恨海,都是别时语。
王维的这首送别诗,无一“恨”,无一“愁”,无一“苦”字,粗看平淡无奇,细品则词浅意深。
“下马”为友人饯行,才问及友人“所之者为何”,这就“奇”,“奇”在“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不得意”这也奇,轻描淡写般,不仅交待了友人归隐之因,更将官场仕途之暗,友人洁身自好之清,“冰炭不可同器,非隐不可”之坚,传得委婉,透明淋漓。
“南山者”靖节先生“采菊处”也,这更奇,不仅点明友人去处,更惹人联翩浮想。
尤奇者,当属全诗结句“白云无尽时”,悠悠的白云,将友人鄙视官场鄙视尘世功名的情怀与节操,衬托得何等高洁!。
王维《送别》原文及译文

王维《送别》原文及译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王维《送别》原文及译文王维《送别》原文及译文赏析《送别》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王维的送别诗

王维的送别诗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送别》朝代:唐代作者:王维原文: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别》赏析: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
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王维简介: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o jie) ,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
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理。
”(苑咸《酬王维序》),死后更是得到了“诗佛”的称号。
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里,根据王维写的《请施庄为寺表》云:“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年,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
”王维从小就受到了母亲的熏陶,同时,根据《王右丞集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文中述及了诗人同当代名僧道光禅师的关系时说:“维十年座下,可见王维确实也与佛家因缘不浅,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
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
”采,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
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
”此时的王维俨然是一僧侣了。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赋于文学才华。
开元九年(721年) 中进士第,为大乐丞。
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
后归至长安。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张九龄为中书令。
王维被擢为右拾遗。
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
《送别》古诗王维写的

《送别》古诗王维写的
本文是《送别》古诗王维写的,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送别》,一听就很伤感,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送别》古诗王维写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
王孙归不归。
【注解】: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子孙,这里指送别友人。
【韵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时候,
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评析】: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
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所在。
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
惜别之情,自在话外。
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王维古诗10首送别诗

王维古诗10首送别诗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王维《过香积寺》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王维的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唐] 王维高楼望所思。
目极情未毕。
枕上见千里。
窗中窥万室。
悠悠长路人。
暧暧远郊日。
惆怅极浦外。
迢递孤烟出。
能赋属上才。
思归同下秩。
故乡不可见。
云水(一作外)空如一。
送缙云苗太守[唐] 王维手疏谢明主。
腰章为长吏。
方从会稽邸(一作郊)。
更发汝南骑。
按节下松阳。
清江响铙吹。
露冕见三吴。
方知百城贵。
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唐] 王维陌上新离别。
苍茫四郊晦。
登高不见君。
故山复云外。
远树蔽行人。
长天隐秋塞。
心悲宦游子。
何处飞征盖。
早入荥阳界[唐] 王维泛舟入荥泽,兹邑乃雄藩。
河曲闾阎隘,川中烟火繁。
因人见风俗,入境闻方言。
秋野田畴盛,朝光市井喧。
渔商波上客,鸡犬岸旁村。
前路白云外,孤帆安可论。
渡河到清河作[唐] 王维泛舟大河里。
积水穷天涯。
天波忽开拆。
郡邑千万家。
行复见城市。
宛然有桑麻。
回瞻旧乡国。
淼漫连云霞。
济上四贤咏·成文学[唐] 王维宝剑千金装,登君白玉堂。
身为平原客,家有邯郸娼。
使气公卿坐,论心游侠场。
中年不得意,谢病客游梁。
送李判官赴东江[唐] 王维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
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
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送张五諲归宣城[唐] 王维五湖千万里,况复五湖西。
渔浦南陵郭,人家春谷谿。
欲归江淼淼,未到草萋萋。
忆想兰陵镇,可宜猿更啼。
送贺遂员外外甥[唐] 王维南国有归舟,荆门溯上流。
苍茫葭菼外,云水与昭丘。
樯带城乌去,江连暮雨愁。
猿声不可听,莫待楚山秋。
送杨长史赴果州[唐] 王维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
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王维的送别诗

王维的送别诗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送别》朝代:唐代作者:王维原文: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别》赏析: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
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王维简介: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o jie) ,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
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理。
”(苑咸《酬王维序》),死后更是得到了“诗佛”的称号。
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里,根据王维写的《请施庄为寺表》云:“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年,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
”王维从小就受到了母亲的熏陶,同时,根据《王右丞集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文中述及了诗人同当代名僧道光禅师的关系时说:“维十年座下,可见王维确实也与佛家因缘不浅,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
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
”采,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
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
”此时的王维俨然是一僧侣了。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赋于文学才华。
开元九年(721年) 中进士第,为大乐丞。
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
后归至长安。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张九龄为中书令。
王维《山中送别》原文译文赏析

王维《山中送别》原文|译文|赏析《山中送别》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这是一首写送别友人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虽然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具特色。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唐诗吧。
《山中送别》原文唐代: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明年一作:年年)译文及注释译文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注释⑴掩:关闭。
柴扉:柴门。
⑵明年:一作“年年”。
⑶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赏析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
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
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
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
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
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
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
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
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
[山中送别 王维诗意]王维的送别全诗意思
![[山中送别 王维诗意]王维的送别全诗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a7be1ab9b14e852458fb57dc.png)
[山中送别王维诗意]王维的送别全诗意思盛唐诗人众多,堪称大家的诗人也多出于盛唐,如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王昌龄等。
这些诗人都写了大量的送别诗,而在个人独特的艺术构思下,每个诗人的送别诗又都别具一格,各具特色。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维的送别全诗意思,欢迎阅读!原文:送别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释:1、饮君酒:劝君喝酒。
2、何所之:去哪里。
3、归卧:隐居。
4、南山陲:终南山边。
译文:请你下马喝一杯美酒,我想问问你要去哪里?你说官场生活不得志,想要归隐南山的边陲。
你只管去吧我不再问,白云无穷尽足以自娱。
赏析: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第一句叙事。
“饮”是使动用法,“使……饮”的意思。
一开始就写饮酒饯别,是点题。
第二句设句,问君到哪里去。
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话,过渡到写归隐。
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语,表露了作者对友人关切爱护的深厚情意。
送别者的感情起始就渗透在字里行间。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不得意”三字,显然是有深意的。
不仅交待友人归隐的原因,表现他失意不满的情绪;同时也从侧面表达诗人自己对现实愤懑不平的心情,这三字是理解这首诗题旨的的一把钥匙。
诗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后,劝慰道:“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寻问了。
其实你何必以失意为念呢?那尘世的功名利禄总是有尽头的,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没有穷尽之时,足以供你娱乐排遣了。
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很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对隐居的欣羡;既有对人世荣华富贵的否定,又似乎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联系前面“不得意”三字看来,在这两句诗中,更主要的则是对朋友的同情之心,并蕴含着诗人自己对现实的愤激之情,这正是此诗的着意之处和题旨所在。
从写法上看,前面四句,写得比较平淡,似乎无甚意味,至此两句作结,诗意顿浓,韵味骤增,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当然,这两句也不是平空而起的,而是由前面看似乎平淡的四句发展而来的,如果没有前四句作铺垫,这两句结尾也就不会给人这样强的“清音有余”(谢榛语)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维的送别诗
本文是关于王维的送别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渭城曲》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王维《送别》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王维《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王维《送别》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文翁翻教授,不敢依先贤。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
——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
——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王维《送康太守》
天官动将星,汉上柳条青。
——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与君伯氏别,又欲与君离。
——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前经洛阳陌,宛洛故人稀。
——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遥思魏公子,复忆李将军。
——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郭门隐枫岸,侯吏趋芦洲。
——王维《送康太守》
何异临川郡,还劳康乐侯。
——王维《送康太守》
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
——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君行无几日,当复隔山陂。
——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寥落云外山,迢递舟中赏。
——王维《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
——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古木官渡平,秋城邺宫故。
——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想君行县日,其出从如云。
——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何处寄想思,南风摇五两。
——王维《送宇文太守赴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