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C3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C30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30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30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本配合比用于国道318线东俄洛至海子山段公路改建工程XX合同段桥梁台帽、附属及涵洞盖板等工程部位的施工,设计强度为C30混凝土,坍落度为70~90mm。

二、设计依据:采用JGJ 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TJ 041-200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三、原材料产地及技术参数:水泥:四川泸定山盛水泥有限公司“山盛”牌P. O 42.5R级中砂:帕姆林砂石场中砂碎石:帕姆林砂石场5~31.5mm水:雅江县八角楼乡可饮用水国道318线东俄洛至海子山段公路改建工程XX交通工程有限公司XX合同段试验室C30砼配合比计算书一、试配强度的确定fcu,o=fcu,k+1.645δ=30+1.645*5=38.2(Mpa)式中: fcu,o---砼的配制强度(Mpa)fcu,k--- 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δ--- 砼强度标准差,取δ =5二、水灰比的确定W/C=a a*fce/ fcu,o+a a*a b*fce=0.46*42.5/(38.2+0.46*0.07*42.5)=0.49式中:fce--- 水泥的实际强度(Mpa)fce=r c*fcek=1.0*42.5=42.5(Mpa)(r c---水泥标号的富余系数,取r c=1.0)a a、a b--- 回归系数,取碎石a a =0.46 ,a b=0.07按耐久性校核水灰比,根据JGJ 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要求,混凝土最大水灰比为0.7。

根据经验,选用0.44的水灰比。

三、每立方米砼用水量的确定根据《JGJ 041-2000》要求砼坍落度70~90mm;碎石最大粒径31.5mm,根据经验选用193Kg/m3的用水量。

四、每立方米砼水泥及粉煤灰用量的确定m co=m wo/ w/c=193/0.44=439kg选用439kg的水泥用量。

按耐久性校核用水量,根据砼所处环境地区,查JGJ 55-2000可知,允许最小水泥用量225kg,最大水泥用量500kg,上述水泥用量439kg,符合耐久性要求。

C3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3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设计说明:C30泵送砼配合比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1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JTG/T F50-2011)设计要求:坍落度150-170mm,强度等级为30MPa使用部位:桥梁工程一、原材料适配要求:水泥:(生产厂家)P.O42.5水泥水:饮用水砂:选用Ⅱ类砂,(生产厂家)对泵送混凝土选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6-2.9,2.36mm筛孔的累积筛余量不得大于15%,0.3mm筛孔的累积筛余量宜在85%-92%范围内。

石:选用(生产厂家),卵石力学强度、坚固性等指标存在较大的变异,因此选择碎石。

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最小边尺寸的1/4和钢筋最小净距离得3/4,对碎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3。

4.75-31.5mm连续级配的碎石,其规格为 4.75-9.5mm,9.5-19mm,16-31.5mm,按10%:50%:40%进行掺配。

粉煤灰:选用(生产厂家),掺量要大于25%-40%。

水胶比大于0.4,最大用量为30%。

选用25%。

外加剂:(生产厂家)减水剂,C30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减水率在12%-20%(减水率确定?)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1、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计算配合比配制强度(f cu,o,m pa)f cu,o=f cu,k+1.645б=30+1.645×5=38.2MPa2、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计算胶凝材料28d 胶砂抗压强度值(f ce)和总胶凝材料用量,粉煤灰掺量为25%,粉煤灰影响系数(r f)为0.75f b=r f×f ce=0.75×42.5×1=31.9 mpa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计算或经验选定水胶比==0.41为满足砼强度和耐久性要求,经验选定水胶比:0.423、根据设计坍落度150-170mm和粗集料最大粒径31.5mm,选择用水量为225Kg,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26.4%,计算用水量(m wo,kg/m3):m wo=m’wo(1-β)=225×(1-26.4%)=166 kg/m3通过试拌后其用水量为166 kg/m3①计算胶凝材料用量(m bo,kg/m3)m bo==166/0.42=395kg/m3其中粉煤灰掺量为25%,故:m co=395×(1-25%)=296 kg/m3m fo=395-296=99 kg/m3②确定砂率βs=38%(泵送混凝土砂率范围35%-45%)③按假定质量法计算砂石用量(m so, kg/m3m go, kg/m3)A.每立方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质量m cp=2400 kg/m3B.计算砂用量m so=(m cp-m wo-m bo) ×βs=699 kg/m3C.计算碎石用量m go=m cp-m wo-m bo-m so=1140 kg/m3④计算外加剂用量(m ao kg/m3)外加剂掺量为胶凝材料用量的1.1%,即m ao=m bo×1.1%=4.026 kg/m3 ⑤计算得到的基准配合比胶凝材料:砂:石:水:外加剂=366:705:1149:150:4.026三、试配、调整、确定混凝土配合比采用水胶比0.41为基准配合比,按基准配合比的水胶比上下增减0.05,砂率上下增减1%进行试配。

C3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3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条件 (03)1、已知参数和设计要求 (03)2、原材料情况 (03)3、组员及任务分配 (04)二、理论配合比设计与计算 (04)1、C30基准混凝土理论配合比计算 (04)2、C30泵送粉煤灰混凝土理论配合比设计 (09)三、理论配合比设计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实验室试配配合比设计与试配后拌合物性能测试结果 (11)1、C30基准混凝土实验室试配配合比设计计算 (11)2、C30粉煤灰泵送混凝土实验室试配配合比设计计算 (12)3、试配后拌合物性能测试结果 (13)五、强度测试原始记录与强度结果的确定 (15)一、7d强度测试 (15)二、28d强度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课程设计小结 (18)一、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条件1、配合比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建设用碎石卵石》(GBT14685-2011)3、《建设用砂》(GBT14684-2011)4、《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2、已知参数和设计要求:某工程需要C30商品混凝土,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柱。

施工采用泵送方式(管径φ100),施工气温15~25℃。

要求出机坍落度为190±30 mm,而且2 h坍落度损失不大于30 mm。

为使混凝土有良好的可泵性并节约水泥,要求掺适量的优质粉煤灰。

3、原材料情况A、水泥:重庆拉法基水泥厂P·O 42.5R,f ce=50.2MPa,ρc=3.10(g/cm3),堆积密度1560kg/m3;B、细骨料:①特细砂M x=0.9,ρs1=2.69(g/cm3),堆积密度1380kg/m3,含泥量1.4%,含水率7%;②机制砂M x=2.9,ρs2=2.70(g/cm3),堆积密度1530kg/m3,含粉量14%;C、粗骨料:①石灰岩碎石5~10mm,ρg=2.67(g/cm3),堆积密度1380kg/m3,含泥量0.7%;②石灰岩碎石10~25mm,ρg=2.67(g/cm3),堆积密度1400kg/m 3,含泥量0.5%;D 、外加剂:聚羧酸缓凝高效减水剂(PCA-R ),含固量23%,减水率29.5%,掺量1.5%,,重庆三圣特种建材股份有限公司E 、掺合料:Ⅱ级粉煤灰,ρF =2.42(g/cm 3),堆积密度1320kg/m 3,细度22.0%,需水量比99%,烧失量4.72%,掺量8%~12%; F 、拌合水:自来水。

C30泵送砼配合比设计022

C30泵送砼配合比设计022

C30泵送砼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资料1、材料组成:水泥采用三德水泥厂三德牌P.O42.5水泥;砂为中砂,M x= 2.81,表观密度ρs=2.624 g/cm3,产地为华山砂场;碎石采用4.75~31.5mm连续级配,最大粒径dmax=37.5mm,表观密度ρg=2.534g/cm3,产地为罗溪辉煌碎石加工厂,采用莆田市闽荔防水工程有限公司FDN-3缓凝高效减水剂,掺量:2.0%;漳州后石Ⅱ级粉煤灰,掺量17%。

2、设计坍落度:140-180mm二、设计计算1、计算初步配合比〈1〉、计算试配强度(f cu,0)f cu,0=f cu,k+1.645σ=40+1.645*5=38.2Mpa〈2〉、计算水灰比(W/C)W/C=αa*f ce/(f cu,0+αa*αb* f ce)=0.46*42.5*1.0/(38.2+0.46*0.07*42.5*1.0)=0.49取W/C=0.45〈3〉、选定每立方砼用水量(m wo)m wo=217㎏掺外加剂后用水量m wa=217*(1-18%)=178㎏〈4〉、确定每立方砼水泥用量(粉煤灰等量取代17%水泥用量)(m co): m co = m wo/(W/C)=178/0.45=396㎏,粉煤灰用量m f=396*17%=67㎏,掺粉煤灰时水泥用量m c=396-67=329㎏〈5〉、选取砂率(βs)βs=42%〈6〉、计算每立方砼各种材料用量:采用质量法m wa+ m co+ m go+ m so=2430 (公式1) βs= m so/(m so+ m go) (公式2) 由公式1、公式2计算得出:m so=780㎏; m go=1076㎏按质量法计算得初步配合比:m co:m wa:m so:m go:m f:m y =329:178:780:1076:67:7.922、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1〉、计算试拌材料用量按计算初步配合比试拌30L砼拌和物,各种材料用量;水泥:329*0.03=9.86Kg水: 178*0.03=5.34Kg碎石:4.75-9.5mm: 1076*0.03*0.10=3.23Kg碎石:9.5-16mm: 1076*0.03*0.50=16.15Kg碎石:16-31.5mm: 1076*0.03*0.40=12.92Kg砂: 780*0.03=23.398Kg粉煤灰:67*0.03=2.02Kg外加剂:396*2.0%*0.03=0.238Kg〈2〉、调整工作性按上述材料用量拌制砼拌和物,测得砼拌和物坍落度为 170mm,粘聚性、保水性满足设计要求。

普通配合比计算书(C30)

普通配合比计算书(C30)

配合比计算书C30一、设计目的1、目的保证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满足结构设计要求, 工作性能满足施工工艺要求, 经济合理。

二、技术指标1.强度等级: C302.坍落度要求: 180 ~200mm;3、泌水率(%): 不泌水。

三、设计依据注: 要将规范(标准)要求列表明示。

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一、确定试配强度(f cu,0)根据《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混凝土试配强度采用下式确定:f cu,0≥f cu,k +1.645σ=30+1.645×5.0=38.2(MPa ) 式中: 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 σ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

取5.0 二、计算水比(W /C )配合比基本参数的选择 2-1水灰比(W ∕C )a、计算水泥实际强度f ce所采用水泥28天抗压强度实测值 f ce =46*0.8=36.8MPa因为本单位没有混凝土回归系数统计资料, 其回归系数按表查取aa=0.53 aa=0.20W/C=(a a 。

f ce )/(f cu )+a a 。

0a b 。

f ce )=(0.53*36.8)÷(38.2+0.53*0.20*36.8) =0.46三、计算1m 3混凝土各项材料用量 查表可知用水量为205kg ;掺泵送剂时的用水量: β=20%计算单方用水量: m w0 ={205+(190-90)/20*5}*20%=184kg胶凝材料总量: mb0= mw0 / W/B =184/0.46=398kg; 掺和料用量: mf0= mb0×βf=398×20%=80kg; 水泥用量: mc0= mb0-mf0=398-80=318kg;减水剂用量: ma0= mb0×βa=398×0.025=10.0kg; 砂率查表砂率值41%1000110165.27.21.3000=⨯++++w so g c mm m m %41%10000=⨯+s g som m m四、试配、调整及强度检验根据经验选定的配合比进行试配, 坍落度、粘聚性和饱水性均满足要求。

利森C30三级配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利森C30三级配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利森C30三级配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一、配合比设计的步骤1.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

利森C30混凝土适用于普通建筑物结构,抗压强度等级为C30,即28天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

2.确定配合比的粗集料用量和细集料用量粗集料用量的确定可以参考混凝土强度和工程要求,以及利森C30混凝土的最大粒径限制。

一般情况下,粗集料用量占总重量的60%至70%。

细集料用量的确定可以根据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程要求来确定,一般情况下,细集料用量占总重量的30%至40%。

3.确定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水与水泥的质量比,是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的重要指标。

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流动性要求,确定合适的水灰比,一般不超过0.64.确定添加剂用量根据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程要求,确定添加剂(如减水剂、增稠剂等)的添加量。

5.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根据以上几个参数,按照相应的配合比设计原则,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配合比包括水泥、粗集料、细集料、水和添加剂等的比例。

二、配合比设计的注意事项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配合比的选择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不同的工程结构和使用环境对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选择。

2.在确定配合比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材料的品质和经济性。

选择优质的水泥、集料和添加剂,合理控制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品质。

3.在确定配合比时,要考虑到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可泵性。

利森C30三级配泵送混凝土适用于泵送施工,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泵送压力要求。

4.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配合比设计只是一个初步的估算,实际施工中可能会因为环境、材料等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进行利森C30三级配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设计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相应的试验和检测,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符合要求。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控制好施工质量,采取适当的施工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C30泵送

C30泵送

C30#泵送砼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二、适用范围盖梁、墩柱、系梁、桥面现浇等砼工程三、设计坍落度:100—160mm四、采用材料1、水泥:产地:烟台锦河水泥厂(“白洋河”牌); 规格:P.032.5R2、碎石:产地:望儿山采石厂规格:5-31.5mm 连续级配碎石,其中5-10mm30%, 10-31.5mm70%3、黄砂:产地:王河砂厂规格:粗砂4、水:饮用水5、减水剂:产地:淄博华伟建材公司规格:NOF-2B 缓凝高效减水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6%五、计算初步配合比1、计算试配强度(f cu,0)f cu,0 = f u,k +1.645 σ= 30+1.645×5=38.2(MPa)2、计算水灰比(w/c ) w/c =a a ·f ce f cu,0+a a ·ab ·f ce= = 0.43 3、确定每m 3砼的用水量(m wo )根据选定砂、石料规格及坍落度要求,选定用水量为205Kg 。

因掺加NOF-2B 缓凝高效减水剂,可减水13%,所以实际用水量为205×(1-13%)=178Kg4、计算每m 3砼的水泥用量(m co )m co = = = 414Kg 按耐久性校核后符合要求。

5、计算每m 3砼中减水剂用量414×0.6%=2.484Kg6、确定砂率βs根据水灰比、砂、石料规格及坍落度要求,选定砂率为40%7、计算每m 3砼中粗、细骨料用量(m g0 ,m so ) 由公式 + + + +10a = 1000 ×100%=βs + + + +10= 1000 ×100%= 40%计算得 m s0 =717m go =1075六、提出基准配合比0.46×1.13×32.5 38.2+0.46×0.07×1.13×32.5 m wo w/c 0.43 178 m c o ρc m g o ρg ρwρs m w o m s o m s o m g o +m so2.60 2.673.1 1.0414 178 m s o m g o m g o +m som s o按初步配合比试拌20L砼拌合物测得砼坍落度为:14.5cm,粘聚性、保水性良好,因此确定基准配合比为:水泥:砂:石:水:NOF-2B414:717:1075:178: 2.484七、检验强度、测定试验室配合比1、检验强度采用水灰比分别为a=0.38 b=0.43 c=0.48拌制三组砼,用水量保持不变,a组砂率增大1%,C组砂率减小1%,经测定a、b、c 三组砼坍落度、粘聚性和保水性均合格。

C30立柱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30立柱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30立柱(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原材料1.水泥采用山东枣庄中联合水泥厂生产的P.0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2.砂采用山东临沭南古镇砂厂生产的中粗砂,3.碎石采用连云港富润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5-16mm及16-31.5两种规格的碎石按5-16mm:16-31.5=4:6的比例掺配,四、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ƒcu,o=ƒcu,k+1.645σ,其中ƒcu,k取30,σ取5则ƒcu,o=30+1.645*5=38.2(Mpa)2.求出相应的水灰比W/C=(аa*ƒce)/(ƒcu,o+аa*аb*ƒce),ƒce=R c* ƒce,g,其中аa取0.46,аb取0.07,R c取1.05,ƒce,g取42.5则W/C=(0.46*1.05*42.5)/(38.2+0.46*0.07*1.05*42.5)=0.52 3.选取每m3混凝土的用水量:外加剂掺量为1.0.减水率为13%.经过试拌调整用水量为187㎏4.计算每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m co=195/0.52=375(㎏)5.混凝土砂率根据工程部位的特点和碎石级配情况,按规定取砂率βs=0.376.采用体积法计算每m3混凝土的砂(m so)和碎石(m go)用量,其计算公式为m co/ρc+ m go/ρg +m so/ρs+m wo/ρw+0.01а=1βs= m so/ (m go+ m so )*100%上述公式中,m co取375,ρc取3000,m wo取195,ρw取1000,ρg取2758,ρs取2711,а取1,βs取0.42,由此可以得出m so=770(㎏)m go=1063(㎏)8.综上所述,得出本设计的计算配合比为:每m3混凝土各材料用量及质量比例为:水泥:水:砂:碎石= 375 :195 :770 :10632.混凝土强度试验试件的制作,共采用了三个不同的水灰比及砂率进行了混凝土拌和及试件制作,每个水灰比制作2组试件,分别作试件养生(温度20℃±2℃,相对湿度≥95%)7天和28天抗压强度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3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目录目录 (1)一、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条件 (1)2、已知参数和设计要求: (1)3、原材料情况 (2)二、理论配合比设计 (3)三、理论配合比设计结果 (10)四、实验室试配配合比设计与试配后拌合物性能测试结果 (10)3、试配后拌合物性能测试结果 (13)五、强度测试原始记录与强度结果的确定 (14)一、7d强度测试 (15)二、28d强度测试 (16)一、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条件1、配合比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建设用碎石卵石》(GBT14685-2011)3、《建设用砂》(GBT14684-2011)4、《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2、已知参数和设计要求:某工程需要C30商品混凝土,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柱。

施工采用泵送方式(管径φ100),施工气温15~25℃。

要求出机坍落度为190±30 mm,而且2 h坍落度损失不大于30 mm。

为使混凝土有良好的可泵性并节约水泥,要求掺适量的优质粉煤灰。

3、原材料情况A、水泥:重庆拉法基水泥厂P·O 42.5R,f ce=50.2MPa,ρc=3.10(g/cm3),堆积密度1560kg/m3;B、细骨料:①特细砂M x=0.9,ρs1=2.69(g/cm3),堆积密度1380kg/m3,含泥量1.4%,含水率7%;②机制砂M x=2.9,ρs2=2.70(g/cm3),堆积密度1530kg/m3,含粉量14%;C、粗骨料:①石灰岩碎石 5~10mm,ρg=2.67(g/cm3),堆积密度1380kg/m3,含泥量0.7%;②石灰岩碎石 10~25mm,ρg=2.67(g/cm3),堆积密度1400kg/m3,含泥量0.5%;D、外加剂:聚羧酸缓凝高效减水剂(PCA-R),含固量23%,减水率29.5%,掺量1.5%,,重庆三圣特种建材股份有限公司E、掺合料:Ⅱ级粉煤灰,ρF=2.42(g/cm3),堆积密度1320kg/m3,细度22.0%,需水量比99%,烧失量4.72%,掺量8%~12%;F、拌合水:自来水。

4. 组员及任务分配任务(合作完成配合比设计):1.根据原材料检测数据,遵照现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计算;2.以设计计算为基准,通过实际试配、调整,得到满足该混凝土工程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3.编写设计说明书。

其中包括配合比设计说明与计算;实验室试配内容、测试数据与处理结果。

二、理论配合比设计1、C30基准混凝土理论配合比计算 (1)确定配制强度f cu,0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0的计算公式:,0, 1.645cu cu k f f =+σ 式中:f 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由于无统计资料计算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其值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取用。

而所要求设计的混凝土等级C30级在C30~C60级范围内,则取σ=6.0MPa ,由所设要求的混凝土等级为C30级可知f cu,k =50PMPa ,由,0, 1.645cu cu k f f =+σ可知:,0, 1.64550 1.645 6.059.87cu cu k f f MPa =+σ=+⨯=(2)确定水灰比W/C由所给材料情况中水泥为重庆拉法基水泥的P •O 42.5R ,f ce =50.2MPa ,ρc =3.10(g/cm 3),堆积密度1560kg/m 3;而所要要求配制的基准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级小于C60级时,按混凝土强度公式计算水灰比:cecu cef f f C W b a 0,a /ααα+=式中:αa 、αb ——回归系数;ce f ——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MPa 根据重庆地区所使用的水泥、集料,回归系数αa =0.482、αb=0.269。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C60,其混凝土水灰比为:a ce ,0ab ce f 0.48250.2/0.3645f 59.870.48250.2cu W C f α⨯==+αα+⨯0.269⨯配筋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最大水胶比、和单方混凝土胶凝材料的最低用量宜满足《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中表4.0.2规定。

表4.0.2 最低强度等级、最大水胶比和胶凝材料最小用量(kg/m 3)注:1、表中数据需与表5.0.8的保护层厚度要求相配合。

2、表中混凝土在不同的环境类别下尚需符合4.0.4至4.0.9条要求。

3、表中胶凝材料最低用量指骨料最大粒径约为20mm 的混凝土,当最大粒径较小或较大时需适当增 减胶凝材料的用量4、对于冻融和化学腐蚀环境下的薄壁构件,其水胶比宜适当低于表中对应的数值。

5、对于100年设计使用寿命且环境作用为D 或D 级以上时,可在混凝土的胶凝材料中加入少量硅 灰。

根据贵州地区实际用砂情况以及混凝土耐久性和强度要求,取W/C=0.355(3)确定单位用水量 m w0所给材料情况:普通自来水设计要求:出机坍落度为190±30 mm,且2 h坍落度损失不大于30 mm。

且碎石的最大粒径为25mm重庆市地方标准:DB50/5030-2004<<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中表5.0.2 混合砂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碎石最大粒径(mm)拌合特坍落度(mm) 16 20 31.5 4010-30 195 185 175 165 35-50 205 195 185 175 55-70 215 205 195 185 75-90 225 215 205 195 注:1,本表用水量系采用细度模数为1.8-2.1的混合砂时的平均值.细度模数小于1.8时,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可增加0-5公斤:细度模数大于2.1时,则可减少0-5公斤.2,掺用各种外加剂或掺合料时,用水量相应调整.3水灰比小于0.35的混合砂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合砂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由于要求坍落度为19±3cm ,贵州市地方标准<<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中表5.0.2选取基准坍落度为90mm为基础,当石灰岩碎石5~25mm,即最大粒径为25mm时, 单位立方米用水量m w 为:m w1 =205kg(4) 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m c00c0205m 577kg /0.355wa m W C === 届合摘自JCJ/T 55—96的图2可知,水灰比W/C=0.355和水泥用量m c0=577kg 满足要求。

图2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5)确定粗集料单位立方米用量m g0和细集料单位立方米用量m s0由于表5.0.2用水量系采用中砂时的平均值,且普通水泥混凝土与砌筑砂浆中往往优先选用中砂,则细骨料用特细砂和机制砂配合,其细度模数应该在(2.3 , 3.0)范围内。

混合砂的细度模数可按以式简易计算: Uf(混)=Uf(机)*A(机)+Uf(特)*A(特)式中: Uf(混)—混合砂细度模数 Uf(机)—机制砂细度模数Uf(特)—特细砂细度模数A(机)—混合砂中机制砂的百分比(%)A(特)—混合砂中特细砂的百分比(%)常用特细砂与机制砂的比例为3:7或5:5. 当特细砂:机制砂=5:5时,)0.3,3.2(94.10.52.90.50.98x ∉=⨯+⨯=M ,不符合要求,舍弃。

当特细砂:机制砂=3:7时,)0.3,3.2(32.27.09.23.098.0∈=⨯+⨯=Mx ,符合要求。

所以选定渠河砂与歌乐山机制砂按质量比为3:7配制细骨料,此时即可得到中砂。

重庆市地方标准:DB50/5030-2004<<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中表5.0.3 混合砂混凝土砂率(%)碎石最大粒径(mm) 水灰比(W/C) 162040 0.35 26-31 25-30 23-28 0.45 29-34 28-33 26-31 0.55 32-37 31-36 29-34 0.6534-3933-3831-37注:1,只用一个单粒级粗骨料配制混凝土时,砂率应适当增大, 2,对薄壁构件,砂率取偏大值.混合砂作细骨料配制抗渗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时,砂率宜控制在30~38%之间。

由插入法有:4020%28%302520%300--=--s β 即得:%5.29s0=β 混合砂大流动性,泵送混凝土砂率,可取上表的上限,以坍落度为60mm 为基准,经试验,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按每增加20mm,砂率增加1%予以调整。

所以当塌落度要求为19±3cm 时,则:%36%12060190%5.29s =⨯-+=β 采用体积法,由101.0m 0=++++αρρρρgg ss ww cc m m m ,1=α(因无引气剂),可知:0102057720510110003.11 2.69 2.70 2.67s s g m m m +++++⨯=,%36s 002010201=+++=g s s s s m m m m m β , 而且m s01: m s02=3:7∴细骨料的单位立方米质量为m s01=175kg,m s02=408kg 。

细集料密度为:697.270.27.069.23.07.03.021s =⨯+⨯=+=s s βρρg/cm 3。

粗骨料的单位立方米质量为m g0 =1034kg ,粗骨料中大小石子按65%:35%分,则小石子为m g0 1=362kg,m g0 3=672kg 。

实际用砂量:m s01=175/(1-0.07)=188kg,实际用水量:w 1s01m m 7%2051757%193w m kg =-⨯=-⨯=即m cp =2399kg/m 3,满足每立方米质量在2350~2450kg 的条件。

综上所述,C30基准混凝土理论配合比设计如下表:2、C30泵送粉煤灰混凝土理论配合比设计根据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 C30泵送粉煤灰混凝土理论配合比设计是在C30基准混凝土理论配合比基础上进行设计计算的。

(6)确定粉煤灰单位立方米用量mf所给材料情况:掺合料:Ⅱ级粉煤灰,细度22.0%,需水量比102%。

烧失量4.72%,掺量8%~12%。

暂取取代率f=12%,则C30泵送粉煤灰混凝土中水泥单位立方米用量m cf 为:0m (1)577(112%)507kg cf c m f =⨯-=⨯-=。

而其中取代水泥的粉煤灰是按超量取代法添加的,在GBJ 146—90中夜对粉煤灰的超量系数有如下规定:图3 粉煤灰的超量系数则超量系数K 范围为1.3~1.7,在此暂取K =1.3进行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