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
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

因此,烧结工序最主要的污染物除了各产尘点产生的烟 粉尘,就是烧结机头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球团
与烧结矿一样,球团也是人造块矿的一种。 把细磨铁精矿粉或其他含铁粉料添加少量添加剂混合后,在加
水润湿的条件下,通过造球机滚动成球,再经过干燥焙烧,固 结成为具有一定强度和冶金性能的球型含铁原料。 球团生产一般包括原料准备、配料、混合、造球、干燥和焙 烧、冷却、成品和返矿处理等工序。 球团主要生产工艺有竖炉、带式焙烧机和链箅机-回转窑三种, 目前,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是链箅机-回转窑工艺。 我国球团产量仅占人造块矿的1/5,而欧美国家球团矿产量占 人造块矿的比例都在50%以上。 球团生产迅速发展:由于天然富矿日趋减少,为提高矿石品 位,铁矿石经细磨、选矿后的铁精矿粉粒度过细,不利于烧结 抽风;球团生产能耗低于烧结。
通过烧结过程,可以将如高炉炉尘、转炉炉尘、轧钢皮、污泥 等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使其变废为宝,降低生产成本,实现 循环经济。
烧结机的面积
烧结机规格以有效抽风面积进行界定。主要有 24m2、36m2、50m2、75m2、90m2、105m2 、 132m2、180m2、265m2、360m2、450m2、500m2等。
炉渣间
用户
RH真空脱气 LF钢包精炼 板坯连铸机
转炉煤气净化
转炉煤气含有60%左右的CO,是钢铁企业重要的二次能源之 一。
转炉煤气中初始含尘浓度5g/m3以上,两种净化工艺:干法除尘 (LT法)、湿法除尘(OG法)。
湿法除尘工艺的缺点: (1)运行中需要大量的水; (2)污水含有有害物质,污染环境。
辽宁, 5349.2
湖北, 2752.2山西, 3490.3
2011年中国大陆产 钢1000万吨以上的 省市有19个,合计产 钢63031.5万吨,占 全国钢产量92.25%
钢材碳排放核算

钢材碳排放核算
钢材碳排放核算主要涉及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根据钢铁行业碳排放计算公式,企业碳排放量等于化石燃料燃烧活动产生的CO2排放量、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2、净购入电力和净购入热力产生的CO2排放量以及企业固碳产品隐含的CO2排放量之和。
其中,燃料燃烧活动产生的CO2排放量是企业核算和报告期内各种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量的加总。
这一部分的计算需要详细记录各种燃料的使用量及其燃烧产生的CO2排放因子。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2排放量则与钢材生产的工艺流程、设备效率等因素有关。
这部分的计算需要基于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数据,结合相关的排放因子进行计算。
净购入电力和净购入热力产生的CO2排放量则涉及到企业外购电力和热力的使用情况。
这部分的计算需要基于企业外购电力和热力的数量以及电力和热力的排放因子进行计算。
最后,企业固碳产品隐含的CO2排放量则是指企业通过固碳产品(如森林、土壤等)吸收并固定的CO2量。
这部分的计算需要基于企业的固碳产品数量以及固碳产品的固碳能力进行计算。
综上所述,钢材碳排放核算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燃料燃烧、生产过
程、外购电力和热力以及固碳产品等。
为了准确核算碳排放量,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碳排放数据管理系统,记录并分析各项数据,以便制定相应的减排措施和策略。
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核定技术方法

总量指标,吨/年;
CAPi 为第 i 台机组的装机容量,兆瓦; GPSi 为第 i 台机组的排放绩效值,克/千瓦时。 热电联产机组的供热部分折算成发电量,用等效发电量表
示。计算公式为:
Di=Hi×0.278×0.3
(2)
式中:Di 为第 i 台机组供热量折算的等效发电量,千瓦时;
Hi 为第 i 台机组的供热量,兆焦。 表 1 燃煤机组二氧化硫排放绩效值表
表 2 燃煤机组氮氧化物排放绩效值表
地区
锅炉/机组类型
绩效值(克/千瓦时)
重点地区*
全部
0.35
其他地区
W 型火焰锅炉
0.70
其他锅炉
0.35
注:*重点地区范围同表 1。
燃油、燃气机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绩效值,根据建设项目所用燃料对应的单位发电
量 烟气排放情况及允许排放浓度限值予以核定。
一、钢铁企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总量指标核定
重点地区(范围同表 1)绩效值按 0.8 千克/吨熟料取值。
二、造纸及纸制品企业主要水污染物总量指标核定
造纸及纸制品企业所需替代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
量指标,根据机制纸及纸板(浆)生产规模,采用绩效方法核
定。有地方排放标准的,按照地方排放标准对应的绩效值核定。
表 4 造纸及纸制品企业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绩效值表
五、印染企业主要水污染物总量指标核定
印染企业所需替代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指标,根
据印染布等主要产品生产规模,采用绩效方法核定。有地方排
放标准的,按照地方排放标准对应的绩效值核定。
表 5 印染企业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绩效值表
产品类型
印染布 印染布(针织) 蚕丝及交织机织物 (含蚕丝≥50%) 毛机织物(呢绒)
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

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推动建 立公平合理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
05
未来展望
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技术的发展趋势
1 2 3
智能化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污 染物排放总量的实时监测和智能核算,提高核算 的准确性和效率。
标准化
制定更加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标准和方法 ,推动核算技术的规范化发展,确保核算结果的 可靠性和可比性。
核算结果分析
排放趋势分析
分析污染物排放总量随时间的变 化趋势,了解污染物排放的动态 变化情况。
排放结构分析
分析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不同 污染源的排放结构,了解排放的 分布情况。
减排效果评估
根据核算结果,评估各项减排措 施的实施效果,为进一步优化减 排方案提供依据。
04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 制策略与建议
核算流程
收集数据
通过现场监测、企业报告和政 府公开数据等多种途径,收集 与污染物排放相关的数据。
核算方法选择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核算 方法,如物料平衡法、排放系 数法等。
确定核算范围
明确核算的地理范围、时间范 围以及污染物种类,以确保核 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整理与校验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清 洗和校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近代钢铁工业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钢 铁工业进入大规模生产阶 段,主要集中在欧洲。
现代钢铁工业
随着技术进步和全球化, 钢铁工业向多元化、高附 加值方向发展,形成全球 供应链。
钢铁行业的现状与趋势
现状
全球钢铁行业产量稳定增长,中国是 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
趋势
环保要求日益严格,钢铁企业加大环 保投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

附件1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一、编制目的中国是一个钢铁生产大国,近10余年来钢铁工业发展迅速,粗钢产量从2000年的1.26亿吨发展到2013年的7.8亿吨,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50%。
钢铁企业占地面积大,污染物排放量大、节点多,是大气污染防治管控的重点行业。
目前全国各地对钢铁企业的环境监管强度和管理水平差别较大,对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和计算,普遍存在计算方法不统一,核定标准不统一,征收强度不统一的现象,不利于促进企业加强治理,减少排放,降低污染。
因而需要制定一套简单易行、适应当前状况的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产排污量核算方法,指导环境监察人员加强对钢铁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应收尽收,用经济手段促进钢铁企业的大气污染防治。
本《方法》根据钢铁企业无组织排放点多、面广、量大的特点,在借鉴《排污申报登记实用手册》、《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和《中国钢铁工业环境保护统计2011》等相关资料基础上,对各种产排污数据进行总结分析,并对不同规模和不同管理水平的钢铁企业进行调研,以主要污染源的环境管理水平为切入点,结合不同污染治理设施和环境管理水平,核算出钢铁企业各个排污节点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作为环境监察部门现场监督检查和核定征收水泥企业排污费的参考依据。
二、适用围本《方法》适用于钢铁行业长流程(有烧结/球团、焦化、炼铁、炼钢、轧钢工序)及短流程(仅有炼钢、轧钢工序)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核算。
钢铁联合企业中石灰窑、燃煤电站工序的排污量核算,分别参照建材行业石灰窑、电力行业燃煤电厂的核算方法。
三、编制依据1.《排污申报登记实用手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著,2004年);2.《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第八分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烧结)》(HJ/T426-2008);4.《清洁生产标准炼焦行业》(HJ/T126-2003);5.《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高炉炼铁)》(HJ/T427-2008);6.《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炼钢)》(HJ/T428-2008);7.《中国钢铁工业环境保护统计2011》(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信息统计部);8.《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2-2012);9.《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10.《炼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3-2012);11.《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1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
建设项目主要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核定技术方法

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核定技术方法一、火电机组主要大气污染物总量指标核定火电机组所需替代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指标采用绩效方法核定,平均发电小时数原则上按5500小时取值。
计算公式为:M i =(CAP i ×5500+D i /1000)×GPS i ×10-3 (1) 式中:M i 为第i 台机组所需替代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吨/年;CAP i 为第i 台机组的装机容量,兆瓦; GPS i 为第i 台机组的排放绩效值,克/千瓦时。
热电联产机组的供热部分折算成发电量,用等效发电量表示。
计算公式为:3.0278.0⨯⨯=i i H D (2)式中:D i 为第i 台机组供热量折算的等效发电量,千瓦时; H i 为第i 台机组的供热量,兆焦。
表1 燃煤机组二氧化硫排放绩效值表注:1高硫煤地区指广西、重庆、四川、贵州四省(区、市)。
2重点地区为《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14号)中确定的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根据环境保护部关于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执行范围同步调整。
表2 燃煤机组氮氧化物排放绩效值表注:*重点地区范围同表1。
燃油、燃气机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绩效值,根据建设项目所用燃料对应的单位发电量烟气排放情况及允许排放浓度限值予以核定。
二、钢铁企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总量指标核定钢铁企业所需替代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指标,根据相应生产线产量规模,采用绩效方法核定。
表3 钢铁企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绩效值表注:*重点地区范围同表1。
三、水泥企业氮氧化物总量指标核定水泥企业所需替代的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指标,根据熟料生产规模,采用绩效方法核定,绩效值按1千克/吨熟料取值。
重点地区(范围同表1)绩效值按0.8千克/吨熟料取值。
四、造纸及纸制品企业主要水污染物总量指标核定造纸及纸制品企业所需替代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指标,根据机制纸及纸板(浆)生产规模,采用绩效方法核定。
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

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附件1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一、编制目的中国是一个钢铁生产大国~近10余年来钢铁工业发展迅速~粗钢产量从2000年的1.26亿吨发展到2013年的7.8亿吨~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50%。
钢铁企业占地面积大~污染物排放量大、节点多~是大气污染防治管控的重点行业。
目前全国各地对钢铁企业的环境监管强度和管理水平差别较大~对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和计算~普遍存在计算方法不统一~核定标准不统一~征收强度不统一的现象~不利于促进企业加强治理~减少排放~降低污染。
因而需要制定一套简单易行、适应当前状况的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产排污量核算方法~指导环境监察人员加强对钢铁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应收尽收~用经济手段促进钢铁企业的大气污染防治。
本《方法》根据钢铁企业无组织排放点多、面广、量大的特点~在借鉴《排污申报登记实用手册》、《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和《中国钢铁工业环境保护统计 2011》等相关资料基础上~对各种产排污数据进行总结分析~并对不同规模和不同管理水平的钢铁企业进行调研~以主要污染源的环境管理水平为切入点~结合不同污染治理设施和环境管理水平~核算出钢铁企业各个排污节1点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作为环境监察部门现场监督检查和核定征收水泥企业排污费的参考依据。
二、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钢铁行业长流程,有烧结/球团、焦化、炼铁、炼钢、轧钢工序,及短流程,仅有炼钢、轧钢工序,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核算。
钢铁联合企业中石灰窑、燃煤电站工序的排污量核算~分别参照建材行业石灰窑、电力行业燃煤电厂的核算方法。
三、编制依据1(《排污申报登记实用手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著~2004年,,2(《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第八分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烧结,》,HJ/T426-2008,,4(《清洁生产标准炼焦行业》,HJ/T126-2003,,5.《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高炉炼铁,》,HJ/T427-2008,,6(《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炼钢,》,HJ/T428-2008,,7(《中国钢铁工业环境保护统计 2011》,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信息统计部,, 8(《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2-2012,,9(《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210(《炼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3-2012,,11(《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1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
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现行标准排放限值与功能区类型相对应,越发加重了污染地区的环境负担。环境空气三类功 能区环境污染本来就比较严重,目前废气执行三类排放标准较二级标准宽 50%,客观上就进一步加 剧了这类功能区的环境污染,不利于当地环境质量的改善。“低功能低保护”的排放标准思路不符 合我国目前的环境政策、更不符合我国的环境质量现状形势,不利于促进环保技术的进步和清洁生 产技术的实施,无法做到与时俱进。
为了实现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发改委于 2005 年 7 月新出台了《钢 铁产业发展政策》,2009 年 3 月又出台了《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 节约能源和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更具体的要求。通过以上政策的进一步贯 彻落实,河北省的钢铁工业将会进入一个健康的发展时期,淘汰落后和企业间兼并重组的步伐将会 进一步加快,将初步实现钢铁大省向钢铁强省的转变。在这种由“大”变“强”的发展过程中,必 将会有一大批生产装备落后、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且小而弱的钢铁企业被淘汰出局。 1.2 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4 主要生产工艺、污染排放和最佳控制技术………………………………………………………… 5 4.1 烧结及球团工艺……………………………………………………………………………… 5 4.2 高炉炼铁……………………………………………………………………………………… 9 4.3 石灰煅烧………………………………………………………………………………………10 4.4 转炉炼钢………………………………………………………………………………………10 4.5 电炉炼钢………………………………………………………………………………………12 4.6 热轧……………………………………………………………………………………………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编制目的中国是一个钢铁生产大国,近10余年来钢铁工业发展迅速,粗钢产量从____年的1.26亿吨发展到____年的7.8亿吨,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50%。
钢铁企业占地面积大,污染物排放量大、节点多,是大气污染防治管控的重点行业。
目前全国各地对钢铁企业的环境监管强度和管理水平差别较大,对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和计算,普遍存在计算方法不统一,核定标准不统一,征收强度不统一的现象,不利于促进企业加强治理,减少排放,降低污染。
因而需要制定一套简单易行、适应当前状况的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产排污量核算方法,指导环境监察人员加强对钢铁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应收尽收,用经济手段促进钢铁企业的大气污染防治。
本《方法》根据钢铁企业无组织排放点多、面广、量大的特点,在借鉴《排污申报登记实用手册》、《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和《中国钢铁工业环境保护统计2011》等相关资料基础上,对各种产排污数据进行总结分析,并对不同规模和不同管理水平的钢铁企业进行调研,以主要污染源的环境管理水平为切入点,结合不同污染治理设施和环境管理水平,核算出钢铁企业各个排污节点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作为环境监察部门现场监督检查和核定征收水泥企业排污费的参考依据。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钢铁行业长流程(有烧结/球团、焦化、炼铁、炼钢、轧钢工序)及短流程(仅有炼钢、轧钢工序)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核算。
钢铁联合企业中石灰窑、燃煤电站工序的排污量核算,分别参照建材行业石灰窑、电力行业燃煤电厂的核算方法。
编制依据1.《排污申报登记实用手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著,____年);2.《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第八分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烧结)》(HJ/T426-2008);4.《清洁生产标准炼焦行业》(HJ/T126-2003);5.《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高炉炼铁)》(HJ/T427-2008);6.《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炼钢)》(HJ/T428-2008);7.《中国钢铁工业环境保护统计2011》(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信息统计部);8.《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2-2012);9.《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0.《炼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3-2012);1.《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4-2012);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____年本)(修正)》。
编制原则1.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2.以排污系数法为基础,采用公式内插核算,减少人为因素;3.核算方法简便易行,以可反映工序污染控制水平的主要污染源排放量核算该工序污染物排放量;4.核算的污染源包括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5.核算的污染物为:烟尘、粉尘、SO2和NOX;6.要求企业对原燃料含硫量、污染物排放浓度进行监测,在无监测数据的情况下,核算从严;7.方法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改造及环保装备技术水平提高、科学合理的设置环保设施;有利于鼓励先进技术与装备的应用和节能,促进企业环保管理水平提高。
术语解释与说明1.布袋除尘器运行阻力布袋除尘器进、出口的压力差。
运行阻力大小表明布袋除尘器的运行状态是否良好;通常在企业除尘器运行控制岗位有记录。
2.额定电流指电动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以额定功率运行时,定子绕组线端的电流值。
电机的额定电流在电机名牌上有标示;额定电流大小,可说明除尘系统风量是否正常。
3.烟尘、粉尘通过燃烧或化学反应产生的尘为烟尘,通常温度较高;其他情况下产生的尘为粉尘。
4.烧结矿品位指烧结矿的含铁率,单位为%。
5.电炉工序能耗电炉工序每生产一吨合格粗钢所消耗的各种能源总量(不包括精炼和连铸系统),单位为每吨钢标准煤(kgce/t钢)。
技术指标《方法》中常用技术指标值如下:进口铁精矿粉含硫率:0.01-0.2%;国产铁精矿粉含硫率:0.018-0.62%;焦炭含硫率:0.4-0.7%;炼焦煤含硫率:0.5-1.0%;燃煤含硫率:0.5-2.0%;焦炉煤气:产生量400-430m3/t焦,脱硫后硫化氢含量200-400mg/m3,进行二次脱硫用于冷轧的硫化氢含量20mg/m3;高炉煤气:产生量1200-2000m3/t铁,硫化氢含量10-50mg/m3;转炉煤气:回收量<120m3/t钢,硫化氢含量低,不考虑。
注:以上指标为目前我国多数钢铁企业常用原燃料的参数范围,供环境监察人员现场排污核算参考使用。
核算方法(一)烟尘、粉尘核算钢铁企业主要生产工序烟尘、粉尘产排污系数见下1。
表1:主要生产工序烟尘、粉尘产排污系数表单位:kg/t料上述系数是一个范围,需根据各企业不同的生产状况进行内插取值,在核算工作中按以下各生产工序核算公式计算结果取内插值。
核算公式的使用方法是:先核算各生产工序的单位产品产尘指标,再根据产尘指标核算其有组织及无组织排尘量,两者之和即为该工序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由于是按烟粉尘总量进行核算,因而烟尘、粉尘排放量还需按各工序的烟尘、粉尘排放比进行计算。
当以下核算式中相关参数实际值大于或小于取值范围时,按取值范围的低限或高限取值。
1.原料场原料场排尘主要为粉尘,核算不分有组织及无组织排放量。
排尘量核算公式如下:C排尘=10×M×NC排尘:核算时段原料场排尘量,t;M:核算时段原料、辅料及燃料进场总量,万t;N:排放指标,kg/t料。
N的取值方法见下2。
表2:原料场N值取值表单位:kg/t料2.烧结厂烧结厂排尘为烟尘和粉尘。
产尘量按吨烧结矿核算,指标为:14-28kg/t矿。
有组织排尘指标为0.2-0.7kg/t矿,无组织排尘指标为0.25-1.5kg/t矿。
(1)产尘指标核算:C产尘=112.6-1.4A-0.0068BC产尘:烧结系统产尘指标,kg/t矿;A:铁精矿含铁量,取企业检测报告核算时段均值,单位%(取值范围60-68);B:烧结机规格,单位m2(取值范围90-500)。
(2)有组织排尘指标核算:C有组织排尘=0.0286C产尘+0.0017D-0.237C有组织排尘:有组织排尘指标,kg/t矿;D:烧结机机头除尘系统排尘浓度,取核算时段监测均值,mg/m3(最小取值20)。
(3)无组织排尘指标核算:C无组织排尘=0.0535C产尘+0.25E-0.75C无组织排尘:无组织排尘指标,kg/t矿;E:现场及日常考核参数,取值方法见3。
表3:现场及日常考核参数取值方法注:核查时段,运行阻力、电机电流出现一次超限值,即认为不满足要求;无运行阻力、电机电流记录的,E值取3;电除尘器不考核运行阻力;以下各工序取值表相同。
(4)排尘量核算:根据上述有组织排尘量、无组织排尘量指标,分别按下式核算其排尘量;即:C排尘=10×M×NC排尘:核算时段有组织或无组织排尘量,t;M:核算时段烧结矿产量,万t;N:有组织或无组织排放指标,kg/t矿。
C总排尘=C有组织排尘+ C无组织排尘C总排尘:核算时段有组织及无组织排尘总量,t。
(5)烟尘、粉尘排放量烧结厂的排尘,其中机头排放的烟尘约占55%,原料、成品及机尾等系统排放的粉尘约占45%。
即:C烟尘=C总排尘×55%C粉尘=C总排尘×45%C烟尘、C粉尘:分别为核算时段烟尘、粉尘排放量,t。
3.球团厂球团厂排尘为烟尘和粉尘。
产尘量按吨球团矿核算,指标为:8-14kg/t矿。
有组织排尘指标为0.1-0.42kg/t矿,无组织排尘指标为0.14-0.75kg/t矿。
(1)产尘指标核算:C产尘=50.1-0.6A-0.0026BC产尘:球团系统产尘指标,kg/t矿;A:铁精矿的含铁量,取企业检测报告核算时段均值,单位%(取值范围60-68);B:球团焙烧设备年产能,单位万t/a(取值范围40-500)。
(2)有组织排尘指标核算:C有组织排尘=0.0427C产尘+0.0011D-0.266C有组织排尘:有组织排尘指标,kg/t矿;D:焙烧除尘系统排尘浓度,取核算时段监测均值,mg/m3(最小取值20)。
(3)无组织排尘指标核算:C无组织排尘=0.061C产尘+0.122E-0.47C无组织排尘:无组织排尘指标,kg/t矿;E:现场及日常考核参数,取值方法见下4。
表4:现场及日常考核参数取值方法(4)排尘量核算:根据上述有组织排尘量、无组织排尘量指标,分别按下式核算其排尘量;即:C排尘=10×M×NC排尘:核算时段有组织或无组织排尘量,t;M:核算时段球团矿产量,万t;N:有组织或无组织排放指标,kg/t矿。
C总排尘=C有组织排尘+ C无组织排尘C总排尘:核算时段有组织及无组织排尘总量,t。
(5)烟尘、粉尘排放量球团厂的排尘,其中焙烧系统排放的烟尘约占68%,原料、成品等系统排放的粉尘约占32%。
即:C烟尘=C总排尘×68%C粉尘=C总排尘×32%C烟尘、C粉尘:分别为核算时段烟尘、粉尘排放量,t。
4.焦化厂焦化厂排尘为烟尘和粉尘。
产尘量按吨焦炭核算,指标为:6-11kg/t焦。
有组织排尘指标为0.1-0.55kg/t焦;无组织排尘指标为0.2-2.0kg/t焦。
(1)产尘指标核算:C产尘=3.2+0.7273A-0.3BC产尘:焦化系统产尘指标,kg/t焦;A:炼焦煤灰分,取企业检测报告核算时段均值,单位%(取值范围7-12.5);B:焦炉炭化室高度,单位m(取值范围4.3-7.63)。
(2)有组织排尘指标核算:C有组织排尘=0.072C产尘+0.0011D-0.35C有组织排尘:有组织排尘指标,kg/t焦;D:地面除尘站除尘系统排尘浓度,取核算时段监测均值,mg/m3(最小取值20)。
(3)无组织排尘指标核算:C无组织排尘=0.216C产尘+0.36E-1.456C无组织排尘:无组织排尘指标,kg/t焦;E:现场及日常考核参数,取值方法见下5。
表5:现场及日常考核参数取值方法(4)排尘量核算:根据上述有组织排尘量、无组织排尘量指标,分别按下式核算其排尘量;即:C排尘=10×M×NC排尘:核算时段有组织或无组织排尘量,t;M:核算时段焦炭产量,万t;N:有组织或无组织排放指标,kg/t焦。
C总排尘=C有组织排尘+ C无组织排尘C总排尘:核算时段有组织及无组织排尘总量,t。
(5)烟尘、粉尘排放量焦化厂的排尘,其中焦炉炉体、焦炉出焦、熄焦、焦炉烟囱、管式炉等系统排放的烟尘约占62%,配煤、筛焦等系统排放的粉尘约占38%。
即:C烟尘=C总排尘×62%C粉尘=C总排尘×38%C烟尘、C粉尘:分别为核算时段烟尘、粉尘排放量,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