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河南省南阳市部分示范高中(五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河南省南阳市部分示范高中(五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doc

河南省南阳市部分示范高中(五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隐瞒石磊中午时分,忽然,一辆宝马名车停在我的铺门口,下来一位四十多岁的贵妇人。
这人我认识,住在我的楼上,叫尚海英。
海英一进来就对我说:“老王,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好的牙多少钱?差的又是多少?”“海英,好的牙有五千多,也有六千多的,那差的一两百元。
”我回答海英说。
“老王,你看这样行吗?我想给我妈镶一两百元的,你当她的面说是五千多元的。
”海英对我说。
我看了看海英,非常不解地问:“海英,你家有的是钱,干吗这样做?”“老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妈已六十多岁,镶那么好的牙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海英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我知道她后面想说的是什么话。
我用有点鄙视的眼光看了她一眼,很不情愿地说:“好……好吧!”“老王,就这么说,咱们是好邻居,你可得替我隐瞒。
下午,我带她来做牙模。
”海英说完就走了。
海英走了不久,住在我楼下的夏玉莹骑着一辆单车来了。
玉莹笑着问我说:“王医生,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
我妈这人真是的,怎么叫她,她都不来。
好的牙多少钱?最差的又多少钱?”我看了看玉莹心想,你也和海英一样?但我转念一想,玉莹一家不容易,夫妻都是小学教师,两个儿子都在读大学。
于是,我还是很和气地说:“夏老师,好的有五千多元,差的有一百来元。
”“王医生,妈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每次看到她吃东西,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你帮我镶一口最好的牙给她吧,我妈很心疼钱,但你得跟她说是一百来元的,要不,她肯定不镶。
”玉莹十分认真地对我说。
我听到玉莹这话,内心很是感动,但故意用海英的话对她说:“夏老师,你妈不都七十多岁了吗,镶那么好的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玉莹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不满地说:“王医生,你怎么说这话?”我知道我说错了,歉意地对她说:“夏老师,我是跟你开玩笑的。
”玉莹走时,又郑重对我说:“王医生,这事就拜托你了,千万别让我妈知道。
河南省南阳市部分示范高中(五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5年秋期五校第一次联考高三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礼仪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的价值观念。
从基本框架看,礼仪文化蕴含着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
第一,追求善良的价值观念。
从个人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向善”的价值追求。
孟子认为,“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它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皆为“善端”,由此形成仁、义、礼、智“四德”,进而达到至善。
礼仪表现出善良的人性,雍容大度的仪态,彬彬有礼的行为,庄重诚敬的仪式,表明与人为善的态度,善良宽容的心灵。
第二,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念。
从社会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为和”的价值追求。
儒家强调,“礼之用,和为贵”。
礼仪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行为规范,礼让包含对自我的克制,对他人的理解,体现以礼待人的尊重,乐群贵和的美德。
第三,追求秩序的价值观念。
从国家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有序”的价值追求。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国无礼则不宁”。
孔子以礼为基础,提出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进而建立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
礼仪是经世治国的道德秩序,人们遵循礼仪规范,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国家就会秩序井然。
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思想的印迹。
然而,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就可以提炼一些超越时空的价值观念。
将礼仪文化中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放进现代文化的框架下进行科学的阐释,就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与友善、和谐、文明、法制等现代价值观念相联系,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国礼仪文化有着深刻的价值观内涵,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礼仪文化教育的优势,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礼仪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礼仪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实。
2015-2016南阳地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2015年秋期高中二年级期中质量评估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C(A项“岫”读xiù,B项“砧”读zhēn,D项“模”读mó。
)2.D(A项哀—唉,B项角—脚,C项厚—后)3.C4.D(A项成分残缺,B项句式杂糅,C概念混淆,或:不合逻辑。
)5.B6.B(“屈”为使动用法,使…遭受委屈。
)7.C(官职级别;另一种解释:俸禄。
)8.A(介词,在)9.B10.D(“面见皇上”“以示抗议”说法有误)11.(10分)(1)(5分)冬天打雷,高斯得应皇上的命令上密封的奏章,请求选择有才能的人与史嵩之一起任丞相,因此违背了史嵩之的心愿。
(每分句1分,句意顺畅1分,关键点“雷”“上封事”“并相”“迕”译错一处扣1分)(2)(5分)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至诚的心,满足臣下我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享尽天年。
(关键词“矜悯”“听”“卒”各1分,句意2分)12、(11分)(1)(5分)首联写离别,意境苍凉、壮阔,气度豪迈,不同凡响。
(2分)友人离别时,地点虽在荒凉冷落的古堡,又值落叶萧萧的寒秋,但友人却心怀壮志,意气浩然地告别了古塞险关,没有一点离别的凄然和伤感。
(3分)(意思对即可)(2)(6分)①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及眷恋之情。
②颈联想象友人离去后路途上的孤独寂寞,以及归家后将遇见哪些故人,受到怎样的接待,是对友人此后境遇的关切。
③尾联写当此送行之际,友人把酒言欢,开怀畅饮,设想他日重逢,更见依依惜别之情意。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3.(6分)(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14.(1)(5分)选E 3分,选B 2分,选D 1分,选AC不得分。
(A中交代“主要人物和事件”及“渲染气氛”说法不正确,C中“并由此推动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过程”说法错误,D“催人反思当代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拔高了作品。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南阳市部分示范高中(五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1.以下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 葡萄糖、生长激素、尿素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B. 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C.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D. 细胞仅仅依赖于内环境,并不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和稳态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2.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B.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②中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①中【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相互进行物质交换,血浆与组织液相互渗透,组织液单向渗透到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回流到血浆,故④为淋巴,①、②、③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A错。
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到突触间隙,突触间隙液体为组织液,B正确。
①血浆与②组织液、④细胞内液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如血浆蛋白,C正确。
蛋白水解酶存在于细胞内液,不会存在于①血浆,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3.下图中可表示氧气从血液进入细胞途径的是()A.bda B.cda C.cba D.dba【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4.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 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 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D. 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神经递质与细胞膜的受体结合发生突触间隙,突触间隙充满组织液,是内环境,A正确。
河南省南阳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语文试卷

2015年秋期高中二年级期终质量评估语文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典山水诗究竟源于何时?近人范文澜说:“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
”这话不无根据,写作山水诗形成一种潮流,一种时尚,的确是在东晋时期,《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
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来愈沉重。
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致蔚然成风。
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法自然而为化”之类的主张. “自然”指宇宙自然规律,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规律,也就成了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源泉.孔子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所谓“知者”,就是智慧之人;“仁者”则是仁义之人。
为什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朱熹的解释是:“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
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原来,知者、仁者的个性特征、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因而产生乐水乐山之情。
另外,与山水亲近还可丰富知识,培养和提高审美情趣以及描摹山水的能力。
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
“读万卷书”正好可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
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便可持山水诗集为“卧游”之具,作纸上的观瞻.这间接得到的知识和印象,与亲身所历、亲目所见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
好的山水诗总是包含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不单是描摹山水而已。
河南省南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中一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语文试题(Word含解析)

南阳市2015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中质量评估语文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遒劲.(jìn) 长歌当.哭(dàng) 逶迤.(yí)意味隽.永(juàn)B.颓圮.(pĭ) 瞋.目而视(chēn) 觊.觎(jì) 郢书燕.说(yàn)C.攒射..(cuán) 越俎代庖(zŭ) 佞.臣(nìng) 信手拈.来(niān)D.奇葩.(pā)咄咄.逼人(duō) 乳液.(yì) 忸怩.不安(n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斑斓剑拔驽张宫阙不记其数B.偏袒妄自菲薄屠戮嘉言懿行C.桀骜绿树成茵箕踞睡眼惺忪D.蹒跚陨身不恤婆娑起承转合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具有90年历史的佛山大酒店被粉饰一新,现代化的瓷砖和色彩与酒店古朴的建筑风格混合,让酒店显得那样的不伦不类。
B.对一些部门和领域出现的腐败现象,要坚持抓早抓小,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以免积水成渊。
C.每年高考作文命题都会引起全社会的一番热议,众说纷纭,新闻媒体和学校,观念不同,认识不一,评说往往南辕北辙。
D.李克强总理新年后考察的第一站就选在广东,为新批的自贸区“指路”,有关广东自贸区的讨论也纷纷扬扬,成为广东“两会”的热门话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各科课程标准,我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写的各学科教科书,得到了诸多教育界前辈和专家学者的热情帮助和大力支持。
B. 1935年诞生的《义勇军进行曲》与创作于1936年初的《救亡进行曲》被誉为抗战歌曲的姊妹篇,这些歌曲激荡着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雄壮之声。
C. 中国选手在2015北京田径世锦赛上的最大突破是男子短跑,苏炳添成为站在世锦赛男子百米决赛跑道上的亚洲第一个选手。
【语文】河南省南阳市部分示范高中(五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峥.(zhēng)嵘揕.(zhèn)刺火钵.(bō)力能扛.(ɡānɡ)鼎B.阙.(què)秦巷.(hàng)道瞋.(chēn)目忸怩.(ní)不安C.颓圮.(pǐ)遒.(qiú)劲夫.(fū)晋星辉斑斓.(lán)D.氾.(fán)南长篙.(gāo)团箕.(jī )叱咤.(chà)风云【答案】A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寥廓慰藉苍桑书生意气B.松弛惆怅渲泄好高骛远C.谄媚云霄喋血万户候D.凄婉忤视追溯功亏一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解答错别字题,要特别注意那些音同义异的字。
纠正的方法之一是根据词的意思辨识字的写法。
本题中,A项的“苍桑”应写为“沧桑”,C项的“万户候”应写为“万户侯”, B项的“渲泄”应写为“宣泄”。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欲通过借子弹给韩国维和部队,来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的限制,其危言危行....必须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警惕。
B.公平分享发展成果,改革的动力就能充分释放,改革的活力就能极大迸发,共同富裕就能计日程功....。
C.匆匆溜走的只是时光,回忆却永远驻扎在心房,每当打开心扉,往事会历历在目....地出现在眼前。
D.国庆60周年,天安门广场上,八万余名青少年用花束组成了巨大的“国庆”字样。
曾几何时....,为了这一天,多少志士仁人奔走呼号,殚精竭虑。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中,“危言危行”意思是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指正直的言行。
危:正直。
“计日程功”的意思是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
形容进展快,有把握按时完成。
河南南阳市部分示范高中高二上学期联考一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南南阳市部分示范高中高二上学期联考一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和“爱”构筑的理想王国——读《边城》沈从文先生的名作《边城》叙述了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一个山水如画的古渡头,有一户独处的人家,住着摆渡的老船工和外孙女。
老船工年逾古稀,小孙女翠翠情窦初开。
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都那么好,那么俊,都爱上了翠翠。
大老托人说媒,老船工满心欢喜,可翠翠不高兴,翠翠对二老动了情。
大老下船跌进了激流,二老也出走了,老船工在误会中大病一场,在风雨之夜归天了,只留下翠翠守在山水如画的古渡头。
故事结束了,山依然青,水依然绿,人依然那么美。
如果要用两个字来概括《边城》,那就是:“美”和“爱”。
边城中无处不美,山美、水美、人美。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头所为。
静静的河水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计数。
”作者用简简单单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丽的桃源。
在这样美的环境中孕育出来的人自然更美。
“翠翠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着她,教育着她。
”翠翠天真善良,淳朴活泼,具有大自然赋予的活力。
在读者面前,她是这样一个生动透明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
忠厚善良的老祖父,五十年如一日撑船摆渡,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
端阳龙舟,令人神往,他却忠于职守,寂寞地守着渡船。
过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热诚尽责,馈赠他,他却“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
”“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静静地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
正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老船工显现出与众不同的“美”。
边城中的人都那么美,慷慨好义的顺顺、热诚质朴的杨马兵……正由于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们,才形成了边城淳厚的民风,安静和平的空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秋期五校第一次联考高二年级语文试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和“爱”构筑的理想王国——读《边城》沈从文先生的名作《边城》叙述了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一个山水如画的古渡头,有一户独处的人家,住着摆渡的老船工和外孙女。
老船工年逾古稀,小孙女翠翠情窦初开。
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都那么好,那么俊,都爱上了翠翠。
大老托人说媒,老船工满心欢喜,可翠翠不高兴,翠翠对二老动了情。
大老下船跌进了激流,二老也出走了,老船工在误会中大病一场,在风雨之夜归天了,只留下翠翠守在山水如画的古渡头。
故事结束了,山依然青,水依然绿,人依然那么美。
如果要用两个字来概括《边城》,那就是:“美”和“爱”。
《边城》中无处不美,山美、水美、人美。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
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作者用简简单单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丽的桃源。
在这样美的环境中孕育出来的人自然更美。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
”翠翠天真善良,淳朴活泼,具有大自然赋予的活力。
在读者面前,她是这样一个生动透明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
忠厚善良的老祖父,五十年如一日撑船摆渡,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
端阳龙舟,令人神往,他却忠于职守,寂寞地守着渡船。
过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热诚尽责,馈赠他,他却“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
’”“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静静地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
”正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老船工显现出与众不同的“美”。
《边城》中的人都那么美,慷慨好义的顺顺、热诚质朴的杨马兵……正由于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们,才形成了《边城》淳厚的民风,安静和平的空气。
可是沈从文说:“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花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边城》中的“美”是集中通过“爱”来表现的。
两性之爱、兄弟之爱、亲子之爱、朋友之爱。
《边城》本来就是讲述翠翠的爱情,傩送放弃了碾坊,“意思还在渡船”。
翠翠在傩送走后,静静地等待,“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他们的爱是纯洁无瑕、忠贞不渝的。
天保、傩送兄弟情深,天保宁愿牺牲自己成全弟弟,傩送愿意代哥哥对歌。
虽是爱情的竞争对手,却也襟怀磊落。
顺顺对儿子的爱和赞赏也溢于言表,顺顺本是泅水的好手,待得傩送能氽水捉鸭子时,这作爸爸的便解嘲似的向孩子们说:“好,这种事情有你们来作,我不必再下水和你们争显本领了。
”老船工对翠翠的关心自然是无微不至的;老船工死后,杨马兵主动来照顾翠翠,以及老祖父与过河客、卖肉的争执谦让,都显示了边城人以诚相待、相互友爱的美好情怀。
《边城》隽永的文字弥漫着边地山村的浓郁气息。
在三十年代那喧嚣的都市阁楼上,沈从文无限深情地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原始自然的风俗画,画中是一个海市蜃楼般缥缈美丽的桃源,那是沈从文的梦中世界,理想王国。
1、下列不属于作者对沈从文先生《边城》一文主旨概括的一项是(3分)()A.文章的主旨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爱”与“美”。
B.《边城》中的“美”是集中通过“爱”来表现的,有两性之爱、兄弟之爱、亲子之爱、朋友之爱。
C.文章中的“爱”与“美”是被一件事牵在一处,那就是讲述翠翠的爱情故事。
D.文章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由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不同而形成的各有的一份哀乐。
2、以下不属于作者阐明《边城》“爱”与“美”所用的证据的一项是(3分)()A.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B.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C.正由于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们,才形成了边城淳厚的民风,安静和平的空气。
D.过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热诚尽责,馈赠他,他却“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
’”3、对文章第三段中有关内容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这片大自然是美丽的桃源。
B.天保、傩送兄弟情深,天保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成全弟弟,傩送愿意代哥哥对歌。
虽是爱情的竞争对手,却也襟怀磊落,这也是“美”的化身。
C.翠翠天真善良,淳朴活泼,具有大自然赋予的活力。
在读者面前,她是这样一个生动透明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
D.老船工忠厚善良,五十年如一日撑船摆渡,忠于职守,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这也是个“美”的化身。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
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
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
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
书成,王爱重之。
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
”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
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
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
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
事觉当诛,会赦除名。
父福畤,繇①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址令。
勃往省,度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尤喜著书。
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
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
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
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
”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初唐四杰。
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议者谓然。
(节选自《新唐书•王勃传》)【注】①繇:通“由”,自,从。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赋诗见情见:通“现”,表现,抒发B.勃往省,度海溺水省:探望C.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坐:连坐D.至勃,沆然不辞辞:推辞5.对文中划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3分)()A.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B.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C.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D.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勃天资聪颖。
六岁时就才情过人,通过自荐、引荐、对策,不到二十岁就被授予官职。
B.王勃文思敏捷。
援笔而成《滕王阁序》,被人称奇。
因为他做文章的时候,刚开始并不精密思索,先磨墨、酣饮,再蒙被而卧,醒来之后,拿过笔来就写完全篇,一字不改。
C.王勃浮躁浅露。
因写《檄英王鸡》一文,被高宗贬斥出沛王府。
补虢州参军,他杀死官奴,其父受到牵连,被贬为交址令。
D.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但对于他们的排位先后,杨炯很有意见,并不心服口服。
杨炯认为自己的文章不如卢照邻,而胜过王勃。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
(5分)(2)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不见(唐)杜甫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8.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分)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两种并作赏析。
(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7分)(1)庄子在《逍遥游》里开篇写鲲鹏现世,极言其大:“”言体大背大;“”言翼大;“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之大。
(2) “ , ”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王勃化用庾信《马射赋》中的诗句:“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虽然句式相同,但在意境的创造上,王勃句比起庾信句更为优美和洒脱。
(3)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写“,”出则无心归则有意,正是作者仕宦和辞官情形的写照。
⑷《陈情表》中李密申言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鉴的句子。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柔弱的人契诃夫前几天,我曾把孩子的家庭教师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请到我的办公室。
需要结算一下工钱。
我对她说:“请坐,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让我们算算工钱吧。
您也许要钱用,你太拘泥于礼节,自己是不肯开口的……呶……我们和你讲妥,每月三十卢布……”“四十卢布……”“不,三十……我这里有记载,我一向按三十付教师的工资的……呶,您呆了两个月……”“两月另五天……”“整两月……我这里是这样记的,这就是说,应付您六十卢布……扣除九个星期日……实际上星期日您是不和柯里雅搞学习的,只不过游玩……还有三个节日……”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骤然涨红了脸,牵动着衣襟,但一语不发……“三个节日一并扣除,应扣十二卢布……柯里雅有病四天没学习……您只和瓦里雅一人学习……您牙疼三天,我内人准你午饭后歇假……十二加七得十九……扣除……还剩……嗯……四十一卢布。
对吧?”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左眼发红,并且眼眶湿润,下巴颤抖。
她神经质地咳嗽起来,擤了擤鼻涕,但——一语不发!“新年底,您打碎了一个带底碟的配套茶杯。
扣除两卢布……按理茶杯的价钱还要高,它是传家之宝……上帝保佑您,我们的财产到处丢失!而后哪,由于您的疏忽,柯里雅爬树撕破礼服……扣除十卢布……女仆盗走了瓦里雅皮鞋一双,也是出于您的玩忽职守,您应对一切负责,您是拿工资的嘛,所以,也就是说,再扣除五卢布……一月九日您从我这里支取了九卢布……”“我没支过!”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嗫嚅着。
“可我这里有记载!”“呶……那就算这样,也行。
”“四十一减二十七净得十四。
”两眼充满泪水,长而修美的小鼻子渗着汗珠,令人怜悯的小姑娘啊!她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有一次我只从您夫人那里支取了三卢布……再没有支取过……”“是吗?这么说,我这里漏记了!从十四卢布里再扣除……呐,这是您的钱,最可爱的姑娘!三卢布……三卢布……又三卢布……一卢布再加一卢布……请收下吧!”我把十一卢布递给她……她接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