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课本剧
最新课本剧石壕吏word版本

《石壕吏》课本剧演员表:杜甫——老翁——老妪——媳妇——小孙子——将军——吏差A——吏差B——吏差C——旁白——场景一:出场人物:杜甫;老翁;老妇旁白:在安史之乱时期,某天晚上,有一名书生,在石壕村的一家农舍前停住了脚步。
他看看天色已晚,准备在此借宿。
杜甫:(轻声敲门)咚咚……咚咚……(配音)老翁:(面色惊恐)哎呀,不会是差吏来抓人了吧?现在怎么办?老妇:(从门缝里仔细地看了看):老头子,快过来,是个书生!(吱呀一声,门开了)杜甫(彬彬有礼鞠了一躬):小生姓杜单名一个甫,字子美。
路过此地,见天色已晚,想在尊舍借宿一宿,不知两位老丈可否应许?老翁:快进来吧!最近差吏抓人抓得紧,得委屈先生了,就只有草舍一间!(书生随老妇进房后,老翁立刻把门紧紧的关住了)场景二:出场人物:将军;吏差A;吏差B旁白:为了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率兵围攻邺城,胜利在望时,由于唐军内部矛盾加剧,再加上叛军来了外援,唐军全线崩溃。
此时为了增强军力,唐军到处抓人充军。
将军(心急如焚):周班头,你快带上一些差吏,到附近村庄去抓些壮丁来。
吏差A(小心翼翼):将军,这里的壮丁……壮丁都被抓光了。
吏差B:对呀,头,村子的年轻男人都上战场了。
将军:那只要是男的,能派上一点用场的,无论是老是少,都给我带来。
快去,再不补充兵力,我们就要垮了。
吏差C:头,现在去?这天色已经……(抬头看看天)吏差A:将军下令了,还不走,难道你想被骂个狗血淋头?(挥手,率领众衙役下)场景三:出场人物:老妇人;老翁;吏差A;吏差B;吏差C;媳妇;小孙子;杜甫旁白:嘭!嘭!嘭!嘭!嘭!嘭……(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屋里的人都吓得慌了手脚)老妇人(惊惶失措):不好,差吏来抓人了,老头子你快去哪躲躲!老翁(哆哆嗦嗦):哦,好……好……好,老婆子,你自己小心点。
我出去避避!先生你也到隔壁躲躲吧!(就在衙役揣开门的前一会,老翁已经翻墙逃走,而杜甫也躲起来了)吏差B(凶暴无礼,走进门就用眼睛四处搜索,大呵):你家的男人都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人(突然放声大哭):苦呀……我那苦命的儿呀!吏差A(不耐烦):可怜什么,快点交人。
《石壕吏》剧本

《石壕吏》剧本(北风呼啸、雪花飘飘)杜甫唱: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精疲那个力尽,我来到。
杜甫:唉!眼看着春天已经来到了,没想到一场大雪铺天盖地而来,天气骤然寒冷起来。
我从东都探亲回来,正碰上军队四处抓人、拉壮丁。
我东躲西藏,现在天色已晚,我要是能赶到石壕村该多好啊!这兵荒马乱的,也不知道铁匠石老大一家怎么样了?石壕村的界碑杜甫:真是天无绝人之路,还真的到了石壕村!杜甫(轻轻地敲门,压低了声音):石老大、石老大,你在家吗?石老太婆(手拿着蜡烛蹑手蹑脚来到门口):谁呀?杜甫:老大姐,我是杜甫啊。
石老太婆(轻轻打开门,往外看了看,回头)惊喜地喊:老头子,是杜先生啊!石老大(从屋里快步走出):真是杜先生啊,你这是从哪儿来呀?(三个人说着话进屋)杜甫:我从东都探亲回来,刚好路过石壕村。
石老大:外边冷,快进屋里说话。
郭将军在邺城吃了败仗,现在退守河阳。
为了扩充军队,官差们正在四处抓人、拉壮丁,你是怎么过来的呀?杜甫:我一路上东躲西藏的,没想到又碰上倒霉的坏天气。
石老太婆:(端出一碗地瓜)这兵荒马乱的,家里没有什么好吃的,杜先生你就将就点吧! 石老大:杜先生,今天晚上你就跟我睡在一起吧!拉幕,远处传来三更天的锣声。
狗叫声由远而近,门口传来急促的、猛烈的砸门声。
群差役声嘶力竭地喊开门。
石老大夫妇急忙将杜甫藏入地窖之中。
石老大翻墙而走,石老太婆颤巍巍地去开门。
官差甲:老不死的,磨磨蹭蹭的,干什么去了?石老太婆:老婆子年龄大了,腿脚不方便,天气又那么冷,老爷们别生气!官差乙:死老婆子,你们家还有会出气的男人没有?我们可是奉了朝廷的旨意(拱手),带他们去当兵享福的。
石老太婆(泣不成声):家里哪里还有什么男人呢?我的三个儿子都到邺城当兵打仗去了,最近小三儿捎信说他的两个哥哥都在战场战死了。
死的死了,我这孤老婆子该怎么活呀!(屋里传来婴儿的哭声)官差丙:死老婆子,还说瞎话,屋里怎么有小孩的哭声?石老太婆:不瞒几位大爷说,这是我家还在吃奶的小孙子。
石壕吏课本剧台词优秀3篇

石壕吏课本剧台词优秀3篇石壕吏课本剧台词篇一背景:(字幕出现文字并旁白)公元758笔为平息安史之乱,唐将郭子仪等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返回华州,根据途中目睹的事实,于次年写了一组诗《三吏》。
《石壕吏》是《三吏》之一。
通过一位农妇对前来抓人捍吏的答话,诉说一农家在战乱中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同情人民,忧虑时局的心情。
时间:公元758年多寒冬的个晚上地点:破茅屋内(一家三口正忙看农活,老翁修理农具,老妇在菜油灯下补衣服,儿媳哄小孩。
)老妪:这年头,兵荒马乱,老百姓的生活真是没法过了。
老翁:地里的野菜也挖光了。
儿媳:我们已经一天没吃饭了。
(就在这时突然传来差役骇人的叫骂声):站住,再跑,老子一刀宰了你。
”另一个差役:“快出来,否则老子点火烧房了。
”(骂声、犬吠声、哭声顿时大作)老妪:(吹了油灯)公差又来抓人了,老头子,快逃命吧!(差役脚步声、骂声越来越近)儿媳:爹,快躲一躲吧!老翁:这怎么办呢。
(束手无策)儿媳:从后门爬过围墙再说吧!(老翁在老妪,儿媳的帮助下,越过自家围墙。
此时骂声渐近。
老妪心惊肉跳,对老翁放心不下,出门看个究竟。
)公差甲。
乙。
丙:干什么,老太婆?老妪:噢!原来是三位公差大人呀,我是来关门的,请进吧!公差甲(甲手提利刃,吹胡子瞪眼):“听着,上头有令,男丁从13岁到56岁,都要应征到河阳去服役,谁敢违抗谁就要杀头。
(做一个砍头状)听到了没有?”老妪:听……听到了。
公差乙、丙(乙拿铁链,丙握长棍,穷凶极恶地):“哎,怎么,你们家的男人都死光了。
都到哪里去了?”公差甲:去了哪里?(紧追)妪、媳:家里没有男人了!公差甲:你想戏弄我,没门!我问你,小孩的的父亲哪里去了,说!儿媳:孩子没生下来,孩子他爹就被抓走了。
公差乙、丙:放屁!公差甲:一定是藏起来了,给我搜,(乙、丙搜了一下,一无所获)(指向老妪)说,到底藏在哪里!老妪:真的,去年就被抓去了。
公差甲:你他妈的,骗鬼呀,(欲举拳打老妪)老妪:慢着,等我说完,你再打吧:我有信为证。
《石壕吏》课本剧_初二作文

《石壕吏》课本剧杜甫:唐代大诗人,正在逃亡的路上老妇人、老头子:是一对夫妻,刚刚失去两个儿子差役乙:前来抓男丁的人帷幕缓缓拉开,同时响起凌乱的马蹄声、刀剑碰撞声、呐喊声,是战场上撕杀的声音。
旁白:安史之乱是唐代于公元755年至763年所发生的一场叛乱,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
战乱、统治阶级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牺牲。
故事发生在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春天,朝廷军队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叛军史思明打败。
唐王朝为补充兵力,到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一路上都是征夫怨妇的愁眉苦脸,听到的都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
(大屏幕上转换成一条官道,草木丛深。
风尘仆仆的杜甫从幕后走出,花白的头发,插着发簪,脸色憔悴,衣衫不整。
他脚步匆匆,神色慌张。
)(走累了,停了下来,眺望远方,轻轻念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嘿!兵荒马乱的,我好不容易逃脱出来。
不知道家里好不好,真让人担心。
天快黑了,我要去找户人家住下来。
(叹了口气,继续蹒跚前行)背景出现了一个破旧的小院,里面传出小孩的啼哭声。
(走上前,敲了敲门)有人吗?(满头银发,急急地走出来,贴在门缝里朝外看)谁呀?(又轻扣柴门,恳切地)老妈妈,我是过路的,我姓杜名甫。
想在您家借宿一晚。
(从屋子里走出来,边走边问)是过路的?那快开门。
(马上打开柴门,打量着陌生人)(深深作了个揖)老人家,能否让我借宿一晚?(客气地)请进来吧。
现在到处打战,抓丁,弄的人心惶惶的。
嗨,这日子过的……家里穷,没什么好招待。
”(三个人都走进了屋子)(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屋子里的灯熄了,响起了打呼声。
)(差役甲、差役乙神气十足地从幕后登场,他们一个扛着大刀,一个晃着铁链。
)(重重地敲门,恶狠狠地)开门!(踹了一脚门)快点开门!男丁都出来!郭将军有令,符合年龄的统统去为国效力。
(慌慌张张跑出房间,低声)怎么办?是来抓丁的!(也匆忙地走出来)你快走!(推了老头子一把)快走!(看了一眼老妇人,担心地)你要小心,我走了(翻墙走了,消失在夜色中)(屏住呼吸,贴着门缝向外张望)这么晚了,还来扰民?哎!差役甲、乙(用力打门)人去哪里了?给我开门!快!(打开大门,鞠躬)官爷,老妪我睡得沉,动作又慢,真是对不起!这么晚,官爷出来有什么公干?(提了一下裤子)别废话,我们奉命征兵。
石壕吏(三幕剧)

石壕吏(三幕剧)《石壕吏》是中国著名作家郭沫若创作的一部长篇剧作,是一幕儿童剧。
该剧描写了石壕吏小石家庭的生活,以及小石与周边人物的故事。
三幕剧精彩纷呈,场景设定宏大,情节紧凑,语言生动活泼,深受观众喜爱。
以下是该剧的剧情概要:第一幕:第一幕以小石家庭的生活为主线展开。
小石是一个石壕吏的孩子,他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山村中。
小石的家庭贫穷,没有足够的衣物和食物,但是他们并不气馁,一家人相互扶持,努力过好自己的日子。
第一幕中,小石的父亲石壕吏在工作中遭遇了困难,他勇敢地面对困境,坚持为人民服务。
小石的母亲也是坚强有力的女性,她在家里打理家务,照顾小石和他的弟弟。
第一幕中还涉及了小石与周边人物的交流。
小石有一个好朋友叫小红,他们一起上学、玩耍,尽管生活条件不好,但他们仍然相互关心并快乐地生活着。
第二幕中,小石的父亲遭遇了一次巨大的挫折,他的工作被上级机关停职。
小石的父亲感到沮丧和绝望,他觉得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小石看到父亲的困惑,他决定主动帮助父亲解决问题。
他协助父亲重新审查过去的工作记录,找到了一些漏洞和问题,并为父亲准备了一份详细的辩护材料。
第三幕中,小石的父亲重获工作。
他的坚持和小石的帮助让他成功地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石壕吏小石也因此从小聪明孩子成长为了勤奋和有担当的人。
小红也看到了小石的努力和奉献,她向小石表达了自己的喜欢,两人从此成为了好朋友。
整个剧情以小石家庭为主线,展示了石壕吏家庭的生活和小石与周边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
从小石努力为父亲争取公正,而父亲也在这个过程中重获了工作,观众能够从中感受到勇气、努力和家庭的温暖。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石壕吏《课本剧表演设计》

《石壕吏》课本剧表演设计陕西省西乡县私渡镇九年制学校周炳利教师指导学生表演课本剧,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角色分配:老妇人老头子大儿子差役1 差役2 二儿子三儿子跟班 I 跟班跟班杜甫媳妇班长作幕后背景介绍要求学生自编台词,配合恰当的动作和表情。
表演完毕后学生评议。
附学生表演案例一:画面一:老妇和三个儿子差吏夕阳渐渐西去,树叶随着秋风飘飘荡荡地落下来,一群大雁排着“人”字形队在石壕村上空掠去。
老妇人在门前与将去服兵役的三个儿子告别,老妇人边抹眼泪边叮嘱儿子: A:儿子,到了战场不比在家,处处小心,三个兄弟要互相多帮帮忙,活着,一定要活着回来。
呜呜…… C:妈,您别哭了。
没事的。
等战乱平了,我们会无恙地回来的。
不让妈妈担心。
A:傻孩子…… F 、H:妈,大哥说的对。
A:快入冬了,多穿点衣服,注意身体呀。
到了军营里,要和战友好好相处,听上司的话,不要冲动…… B:老婆子,孩子们又不是不回来了,别难过了。
E:好了,好了,你还没完没了的,要出发了。
A:差大哥,等一会。
(从家中拿出干粮,握着儿子们的手)A:带着,在路上吃。
要好好保重。
妈等你们回来。
呜……(抹眼泪) F:(声音哽咽)妈,您别哭了…… E:走了,出发了。
差役们押着他们上路了。
老妇、老翁和他们的儿媳站在风中,久久地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一直一直…… 画面二:乌鸦“啊”地一声,在死寂的天空上一掠而过。
杜甫步履艰辛地走到石壕村,又累又饥。
他四处望了望,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情景真让人感伤呀。
我的肚子也饿得咕咕叫,不知老白他咋样了。
于是他拿起了手中的大哥大,拨通了李白的手机号。
K:喂,白老哥,最近混的怎么样?李白:哎,杜老弟,这世道难过呀。
你呢?你现在在哪? K:(长叹一声)我?也一样。
现在走到了石壕村,可一个人都看不见,想找个地方歇脚,讨点吃的,可这荒无人烟的……哎(又一声长叹)李白:别泄气,杜老弟。
你吉人天相,一定可以找到的……(话未说完,电话里一片嘟嘟声) K:哎,这世道,这地方,连电话的信号也不好。
石壕吏课本剧剧本

石壕吏课本剧剧本
人物:县吏、老妇
动作及台词:
县吏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空。
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
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
一个儿子刚刚捎来
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
县吏面露疑色:“把书信拿给我看看!”
老妇取出书信,毕恭毕敬地交给县吏,伤感的说道:“活着的人
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却再也回不来了!”(希望能博得县吏同情,高抬贵手。
)
老妇针对这一点诉苦:“房子里就更没有人了。
”(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儿,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
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
)
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
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
县吏步步逼进:“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
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
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有孙子,没有改嫁。
”
县吏半点容不得商量的语气厉声喝道:“少罗嗦,快把她交出来!”
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妇我
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打仗,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
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
《石壕吏》剧本

《石壕吏》剧本人物表:老妇、老翁、差役甲、差役乙、杜甫幕开第一幕旁白:又是一个深秋的晚上,诗人杜甫来到了石壕村里借宿,有些疲惫,早已睡下。
而老夫妇在昏暗的亮光下,正在痛苦地说些什么。
一切都是那么宁静。
就在此时,一个粗鲁的声音打破了寂静……[砰!砰!砰!]差役:开门!开门![老夫妇一家惊醒]老翁(小声地,有些紧张):他们又来了,看来我得出去躲躲。
老妇:你快走吧,剩下的事我来处理![老翁马上从后院越墙逃跑]第二幕差役:开门!快点原来是官爷阿,请问………?老妇:来啦,来啦!差役甲:(怒吼)少啰嗦!叫你家的男人出来!老妇:嗯……大人啊,我家已经没有男人了。
差役乙:别想骗我,快叫出来,免得我动手!老妇:(拍着胸口,哭丧着脸)官爷啊……我三个孩子已经被抓去服役了,前些天一个儿子捎了信回来(拭着泪),说两个儿子已经战死了。
死了……死了……[老妇人说到这里早已泣不成声,一脸痛苦的表情。
]差役甲:(大怒)够了,少的死了还有老的,叫你当家的出来,少跟我啰嗦!老妇:(仍表现出痛苦的样子)你说他,他也死了。
我们家里真的没人了啊……[这时,从屋里传来几声孩子的啼哭声。
]差役乙:(凶神恶煞)死老太婆,你好大的胆子,你不是说家里没人了吗?(做出要冲进屋里的动作)老妇(胆怯,拉着差役):确实没有什么人了,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还有她母亲,因为有了这个小孙子,我媳妇儿才没有离去。
差役甲:既然有媳妇,那,带走!老妇:官爷您就可怜可怜我们吧。
她自从嫁进我们家就没有过上好日子,连进出门都没有一件象样的衣服。
您大人大量,就放过她吧……差役乙:去!少来这套!老妇(叹口气):要不,捉我好了,我虽然大把年纪,力气小,但我会做饭,就让我去吧。
差役甲乙(交头接耳一阵子):好吧!带走![差役押走了老妇][夜更深了,一切归于寂静,听闻了这一切的杜甫走出房间,看见刚翻墙回来的老翁坐在那里哭泣。
]第三幕旁白:天亮了,落叶飘落,几只乌鸦在树枝上凄惨地鸣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壕吏》课本剧
旁白:在安史之乱时期,某天晚上,有一名书生,在石壕村的一家农舍前停住了脚步。
他看看天色已晚,准备在此借宿。
杜甫:(轻声敲门)咚咚……咚咚…… (配音)
老翁:(面色惊恐)哎呀,不会是差吏来抓人了吧?现在怎么办?
老妇:(从门缝里仔细地看了看):老头子,快过来,是个书生!
(吱呀一声,门开了)
书生(彬彬有礼鞠了一躬):小生姓杜单名一个甫,字子美。
路过此地,见天色已晚,想在尊舍借宿一宿,不知两位老丈可否应许?
老翁:快进来吧!最近差吏抓人抓得紧,得委屈先生了,就只有草舍一间!
(书生随老妇进房后,老翁立刻把门紧紧的关住了)
旁白:为了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率兵围攻邺城,胜利在望时,由于唐军内部矛盾加剧,再加上叛军来了外援,唐军全线崩溃。
此时为了增强军力,唐军到处抓人充军。
将军(心急如焚):周班头,你快带上一些差吏,到附近村庄去抓些壮丁来。
吏差A(小心翼翼):将军,这里的壮丁……壮丁都被抓光了。
吏差B:对呀,头,村子的年轻男人都上战场了。
将军:那只要是男的,能派上一点用场的,无论是老是少,都给我带来。
快去,再不补充兵力,我们就要垮了。
吏差C:头,现在去?这天色已经……(抬头看看天)
吏差A:将军下令了,还不走,难道你想被骂个狗血淋头?
(挥手,率领众衙役下)
嘭!嘭!嘭!嘭!嘭!嘭……(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屋里的人都吓得慌了手脚)
老妇人(惊惶失措):不好,差吏来抓人了,老头子你快去哪躲躲!
老翁(哆哆嗦嗦):哦,好……好……好,老婆子,你自己小心点。
我出去避避!先生你也到隔壁躲躲吧!
(就在衙役揣开门的前一会,老翁已经翻墙逃走,而杜甫也躲起来了)
吏差B(凶暴无礼,走进门就用眼睛四处搜索,大呵):你家的男人都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人(突然放声大哭):苦呀……我那苦命的儿呀!
吏差A(不耐烦):可怜什么,快点交人。
这世道谁不可怜!
老妇人(哭哭啼啼地讲述):我家没男人了。
我那可怜的儿呀!……昨日我的一个儿子捎信来告诉我,我的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在沙场上了。
他说,眼下死了的永远是死了,可是活着的,也只能苟且偷生,过一天算一天了!大人,我家真没人了。
吏差A(手一撑,两眼直瞪着老妇人):你家儿子死活管我啥事!现在战事紧张,你家除了你儿子难道就没别人了骂?快交出来,否则我们对你不客气。
老妇人(畏畏缩缩):大人,家……家里真再……再没别人了!
(这时屋里突然传出婴儿的哭声,隐约夹杂着妇人哭声和哄拍婴儿的声音)
吏差A:(威逼)你竟敢骗你爷爷,刚刚不是从屋里传出了孩子的哭声吗?快说,屋里还有谁?
老妇人(转头看了一眼里屋,不得已):大爷,我这只剩下一个正再吃奶的孙子。
吏差C:吃奶?吃谁的奶?孩子还有娘吧。
还不快把她交出来。
(杜甫听到这,心头一惊,想出去阻挡,听到……)
老妇人(抖抖嗦嗦地恳求):大爷,我孙儿有个娘。
可她的夫君已经再战争中战死了。
因为孙子还小,需要娘亲,所以没有改嫁。
可怜我媳妇衣服破破烂烂,连一件可以见人的衣服都没有。
怎么出来见你们。
大人,你还是行行好,大人……
吏差A(恶狠狠):你今天就是交也得交,不交也得交!来人,把人给我抓出来!
众差吏冲进屋子,带出了老妇人的媳妇。
吏差A:今天我们来了,总算没有白跑。
来人,把那小媳妇带走。
(手一挥,转身准备出门)老妇人(扑上前,拉住差吏,哭喊):大人,你行行好,我那媳妇命苦呀。
你们把她带走了,那我可怜的孙子怎么办?他已经没有爹了,不能再没有娘了。
大人,你行行好呀,大人!吏差A:你别拉着我,拉着我也没用。
战事要紧。
再说如果没有抓到人去军营,我的性命说不定也不保。
你放手。
老妇人:大人,要不这样,你们要人。
那我来换我媳妇。
虽然我年老力衰,但还是能做做饭,洗洗衣服的。
麻烦你让老身随你去军营,赶快赶到河阳,说不定还能为军队准备早饭呢。
大人……
吏差A(犹豫了一下):那好吧。
省得你在这婆婆妈妈的。
好,带走!
杜甫听到这,眉头紧锁,长叹一声:唉!
旁白:夜渐渐深了。
刚才的吵闹、说话声也逐渐消失了。
然而在夜风中能听见隐隐约约的哭泣声。
杜甫也一夜无眠。
天亮了,杜甫和刚回来不久的老翁告别:
杜甫:老丈,你保重身体。
唉!我帮不上忙,就此告辞。
老翁(神情感伤):唉,世道乱,这也是命不好呀,你走好。
杜甫随走随远,飘散了一路的诗句: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
(渐行渐远,声音越来越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