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材质鉴定与林分材种出材量测定

合集下载

测树学——精选推荐

测树学——精选推荐

测树学第⼀章单株树⽊材积测定1、测树学的内容:测量四个量,有蓄积量(材积)、⽣长量、出材量、⽣物量(重量)。

2、测树学的⽬的:(1)在分析树⽊形状、林分结构规律及林分特征因⼦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研究树⽊、林分的数量(材积获蓄积、⽣物量)、质量(材种出材量)及其⽣长量的测定理论、⽅法和技术。

(2)研究⼤⾯积森林资源、景观资源、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理论、⽅法和技术。

测树学的主要任务:(1)为森林调查所要取得的有关数量和质量、林分结构和⽣长规律、⽴地质量评定、森林资源经济价值评估、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及其发展趋势分析提供理论、⽅法和技术。

(2)为各林业学科提供研究、分析森林的测算理论、⽅法和技术。

(3)为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保持森林⽣态平衡、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合理利⽤等提供所需的基础数据。

3、⼀类调查:在制定国家(省、县林场)长期林业发展规划、国家林业⽅针政策时,必须掌握森林资源的现状及其变化规律,为此需要进⾏森林资源调查或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4、⼆类调查:在以国有林业局(场)、县为单位编制森林经营⽅案、总体规划设计时也需要进⾏森林⼩班调查。

5、三类调查:在制定森林采伐或森林抚育作业设计时,则需进⾏作业设计调查。

6、误差:近似值和真值之差称为误差,即误差=测算值—真值误差分类:(1)从误差来源可分为过失误差、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2)量测误差和计算误差。

(3)从抽样技术⾓度可分为抽样误差和⾮抽样误差。

7、精确度:也叫精密度,是指由于偶然误差⽽使观测值在平均值周围的⼀致性程度。

8、准确度:则表⽰测算求得的近似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8可推出9,但9推不出89、参考书中第8页的图表10、⽴⽊:⽣长的树⽊成为⽴⽊。

11、伐倒⽊:⽴⽊伐倒后打去枝桠所剩余的主⼲称为伐倒⽊。

12、基本测试因⼦:树⽊的直接测定因⼦及其派⽣的因⼦称为基本测树因⼦。

包括树⽊的直径、树⾼这些都是直接测定因⼦,还有树横断⾯积、树⼲材积、形数等是在直接测定因⼦的基础上派⽣的。

【课程大纲】《测树学》

【课程大纲】《测树学》

《测树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测树学(英文):Forest Mensuration课程编号:14241017课程学分:3.0课程总学时:48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简介测树学是论述树木、林分、大面积森林及其原木产品的数量测算、质量评定和生长动态分析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的一门学科,它为森林资源调查及其它林学相关学科提供研究、分析森林的测算理论、技术和方法,是林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单株木及林分的4大量(材积或蓄积、出材量、生长量、生物量)的调查测算,林木及林分各因子的调查测算,林分结构调查,林分密度及林地质量评价,角规测树原理及其应用,林分生长收获预估等。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是林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森林资源调查、评价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能熟练开展森林的外业调查以及内业分析处理工作,理解林业数表编制的一般方法和程序,了解新技术(3S技术等)、新方法在林业中的发展前景及应用,为开展森林资源调查与评价及林学的其它相关学科的研究、分析服务,并进而为林学专业学生适应林业生产、成为合格的林业技术人员及研究人员奠定坚实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1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测树学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内容;理解测树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对林学学科的重要意义;了解测树学的发展概况及其先验知识。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测树学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难点:测树学先验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一、测树学的概念和内容二、测树学的目的、任务三、测树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及其在林业中的地位四、测树学发展简史五、测树学中的误差、精确度及准确度六、测树学中的有效数字七、本书调查因子使用的计量单位及符号第一章单株树木材积测定(6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常见树木树高、直径测量仪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伐倒木及立木材积的常规测定方法;理解树干干形及其研究方法,枝条、树皮及薪材材积的测定方法;了解测树新仪器、新方法,立木材积测定的其它方法。

第六章 林分材种出材量测定

第六章 林分材种出材量测定

第六章林分材种出材量测定一、名词解释1.原条2.原木3.造材4.经济材、薪材、废材5.木材标准6.削度7.绝对削度8.材种出材率9.材积比10.材种出材率曲线11.林分材种结构规律12.材种表13.林分材种出材量表14.出材级15.削度方程16.材种17.锯材18.检尺径二、填空题1.在测树学中,、及是重要的“三大量”。

2.材种包括、、及等。

3.在木材生产和销售中,又把经济材和薪材统称为。

4.根据国家颁布的木材标准(1984)中规定,原木分为、_和三大类。

5.杉原条的用材长度为 cm以上,检尺径分为、、三级。

6.在木材标准中,锯材分为及。

根据锯材的尺寸,可以分为和。

锯材长度为 cm。

7.检尺径以 cm为增进单位,不足 cm,但满足_cm时仍进位,不足 cm时舍去。

8.根据削度方程与材积方程之间的关系,削度方程分为_和。

三、简答题1.简述我国的木材标准。

2.简述造材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简述材种材积的计算方法及步骤。

4.简述削度对原木材积的影响。

5.简述林分材种结构与林分直径结构的关系。

6.简述材种结构规律。

7.简述材种出材率曲线的绘制方法。

8.简述径阶比例样木实际造材法推算林分材种出材量的具体过程。

9. 简述材种表法推算林分材种出材量的具体过程。

10.简述材种出材率表的编制方法及步骤。

11.简述削度方程的作用。

12.简述利用材积比方程编制一元材种出材率表的方法及步骤。

林分调查—标准地调查(森林调查技术)

林分调查—标准地调查(森林调查技术)

6.2标准地的实测方法01 02 03 04每木检尺树高测定测定郁闭度测定林分年龄 目录 05其他因子测定01每木检尺每木检尺即测定标准地内每一株树木的胸径。

每木调查的主要工作是分别林层、树种、起源、年龄(或龄级)、活立木、枯立木测定每株树木的胸径、并按整化径阶记录、统计各径阶林木株数,取得林木株数按直径分布序列的工作。

每木检尺的步骤用轮尺或围尺测定每一株树的胸径,按实测直径或按径阶记录;径阶大小的确定:我国(2003)规定,林木调查起测胸径为5.0㎝,视林分平均胸径以2㎝或4㎝为径阶距并采用上限排外法。

径阶阶距越大,平均直径越小,调查误差越大。

Dg>12cm时,4㎝为一个径阶距6<Dg<12cm时,2㎝为一个径阶距Dg<6cm时,1㎝为一个径阶距每木检尺的步骤3)起测径阶:起测径阶是指每木检尺的最小径阶。

胸径为5.0㎝)。

4)划分材质等级:(1)商品用材树:用材部分占全树高的40%以上(2)半商品用材树:用材部分长度在2m(针叶树)或1m(阔叶树)以上,但不足全树高的40%(3)薪材树:用材部分长度在2m(针叶树)或1m(阔叶树)以下每木检尺的步骤5)注意事项①测定者从标准地的一端开始,由坡上方沿着等高线按“S”形路线向坡下方对每棵树先进行标号,然后进行检尺;②正好位于标准地境界线上的树木,本着一边取另一边舍(北要南不要,舍东取西)的原则,确定检尺树木;③要防止重测或漏测:一般每木检尺时,测者每测定一株树,应高声报出该树的树种、林木质量等级和直径大小,等记录者复诵后再取下测尺。

记录者及时在每木调查记录表的相应栏中记入。

6)计算林分平均直径。

02树高测定树高测定Array测高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林分条件平均高或各径阶平均高。

1)求林分平均高:在标准地内,随机选取25~30株林木测定胸径和树高,一般每个径阶内应量测3~5株林木,满足正态分布,并记入测高记录表中。

用图解法或数式法建立树高曲线,确定林分平均高和径阶平均高。

林分材种出材量测定

林分材种出材量测定

林分材种出材量测定1实际造材法1.1概述林木的材种材积受其大小和材质等因素的影响,林分平均木的材种种类及材种材积都不可能代表大径阶和小径阶林木的材种种类及相应的材种材积。

况且,即使同等大小的林木,由于干形、病腐、弯曲等材质状况的不同,其材种材积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在林分材种出材量的测定中,通常采用伐倒一定数量的林木进行实际造材,并依据实际造材结果推算林分材种出材量,这种方法称为实际造材法,而被伐倒用于实际造材的林木称作样木,而样本的确定方法可分为机械抽样法和径阶比例法。

机械抽样法是按照数理统计学中随机抽样的原则及既定的抽样比,在林分总体中抽取样木;径阶比例法是按照既定的选测样木株数占林分总株数的百分比,再根据各径阶林木株数确定应选测的样木株数,这种样木在我国也被称作计算木。

在实践中我国一般采用径阶比例法,因为这种方法可以保证林分中各个径阶都有一定数量的样本,并且选测的样木数量比随机样木的数量要少,相应的实际造材工作量就少,因此这种方法较为实用可行。

1.2径阶比例样木实际造材法⑴径阶比例样木的确定首先根据林分标准地每木检尺的结果,按照一定的比例(一般采取10%)确定实际造材样木株数(n)。

然后,计算出各径阶林木株数占标准地林木总株数的百分比(fi ),利用这个百分比(fi)将实际造材样木株数(n)分配到各径阶中去,即各径阶应确定的实际造材样木株数为ni =fi×n。

但是,对于林木株数较少的径阶(一般是最小或最大径阶)也应有一定数量(3~5株)的样木。

对于林木干形、材质变化较小的人工林,实际造材样木株数可略少些。

⑵样木造材样木确定后,根据国家木材标准及合理造材的原则进行样木造材。

⑶造材资料整理样木造材之后,分别径阶进行统计,计算出径阶样木的带皮材积合计值及各材种(去皮)材积合计值。

并以径阶带皮总材积为100%,计算出各材种(去皮)材积占带皮总材积的百分数,即材种出材率。

⑷林分材种出材量计算根据林分(或标准地)每木调查结果,利用材积表计算出各径阶林木材积合计值。

《木材出材率测定》课件

《木材出材率测定》课件
建立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根据出材 率测定数据为企业提供智能化决策 建议,帮助企业优化生产和管理。
绿色发展
01
02
03
环保材料
推广使用环保材料,降低 木材加工过程中的环境污 染和资源消耗。
节能技术
研发和应用节能技术,降 低木材加工过程中的能源 消耗和碳排放。
循环经济
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实现 木材加工废弃物的减量化 、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出材率测定有助于优化木材采购和库 存管理,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06
出材率测定未来发展
技创新
自动化技术
通过引入自动化技术,实 现出材率测定的自动化和 智能化,提高测定的准确
性和效率。
数据分析技术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 术,对出材率测定数据进 行深度分析和挖掘,为木 材加工企业提供更精准的
决策支持。
总结词:木材缺陷是影响出材率的常见因素 之一,需要采取措施减少缺陷的产生,提高
木材的质量和出材率。
04
出材率测定实例
实例一:松木出材率测定
松木简介
测定方法
松木是一种常见的木材,广泛用于家具、 建筑和木工等领域。
采用标准木工测量工具,如卡尺、卷尺等 ,对松木原木进行测量,并计算出材率。
测定步骤
测定结果
物联网技术
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出 材率测定数据的实时采集 和传输,提高数据获取的
及时性和准确性。
智能化发展
智能传感器
研发和应用智能传感器,实现出 材率测定数据的自动采集和传输
,减少人工干预和误差。
人工智能算法
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出材率测定数 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测定的准 确性和智能化水平。

东北林业大学2020自命题科目考研大纲:807测树学(含遥感技术与应用)

东北林业大学2020自命题科目考研大纲:807测树学(含遥感技术与应用)

东北林业大学2020自命题科目考研大纲:807测树学(含遥感技术与应用)考研大纲频道为大家提供东北林业大学2019自命题科目考研大纲:807测树学(含遥感技术与应用),一起来看看吧!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东北林业大学2019自命题科目考研大纲:807测树学(含遥感技术与应用)考试科目代码:807考试科目名称:测树学(含遥感技术与应用)考试内容范围:单株树木材积测定方法要求考生掌握基本测树因子和常用测定工具的使用要求考生掌握掌握立木测定的特点、方法及胸高形数、实验形数的概念及意义。

林分调查与林分结构1.要求考生掌握基本林分调查因子的概念及确定方法2.要求考生掌握同龄林、异龄林直径结构规律、意义,了解相对直径的概念、作用。

立地质量及林分密度1.要求考生掌握立地质量的各种评价方法,重点掌握地位指数表的编制方法2.要求考生掌握常用林分密度指标的概念、意义及计算林分蓄积量的测定1.要求考生掌握标准木法、材积表法、平均实验形数法及标准表法测定林分蓄积量的方法2.要求考生掌握一元材积表的编制、检验及应用方法,学会由二元材积表引导一元材积表的技术和方法角规测树1.要求考生了解角规的构造和使用方法2.要求考生掌握利用角规测定林分每公顷断面积的原理,掌握角规绕测技术及用角规控制检尺(形高法)测定林分蓄积量、每公顷株数及林分平均直径的方法。

林分材种出材量的测定1.要求考生了解材种的种类及材种变化规律2.要求考生掌握削度方程的概念、作用,掌握一致性削度/•材积比预估系统,掌握利用此系统编制材分材种出材率表的原理、方法及步骤。

生长量的测定1.要求考生掌握单木生长量的种类和特点以及单木生长曲线的规律,掌握目前世界上常用的几种理论生长议程(Logistic,•单分子式,Gompertz方程,Korf方程及Richards方程等)的生物学假设,推导过程,性质及适用条件;2.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树木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的理论关系及实践意义3.要求考生掌握树木年龄测定的几种方法,利用施耐德分工计算立木材积生长率的方法。

测树学(2750)自学考试教学大纲

测树学(2750)自学考试教学大纲

测树学(2750)自学考试教学大纲一、本课程性质与设置的目的(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测树学是研究树木材积、林分蓄积、树木和林分生长量、收获量的测定、预估和计算的科学。

是林学专业的必修课。

测树学是森林经理学、森林生态学、森林经营学的基础课程。

同时,也是整个林业科学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本课程是林木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

测树学的任务是:一是为森林调查中的木材数量和质量、林分结构和生长规律、质量评定、森林资源经济价值评价、森林资源动态及其发展趋势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

二是为各林业学科提供研究森林、分析森林的测算理论、方法和技术。

对自学者要按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课程的要求进行水平合格考试。

目的是检测课程应试者是否达到课程合格水平,是否掌握了解森林资源经济价值评价、森林资源动态及其发展趋势。

是否掌握测树学的理论和技术,是否学会树木材积、林分蓄积、树木和林分生长量、收获量的测定方法、步骤和关键技术要点。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理论知识方面重点掌握树木测定、林分调查、生长和收获预测的基本理论。

即测树因子、树干形状与求积式、材积三要素、林分调查、林分结构规律、树木材积和林分蓄积、立地质量评价、树木和林分生长量测定与预估的基本理论。

2.实验技能方面掌握树木材积、林分蓄积、树木和林分生长量、林分调查的基本方法,掌握林分生长量和收获量预估方法。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测树学是森林经理学、森林经营学的基础课程。

同时,也是整个林业科学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

测树学内容涉及树木、林分及森林的测定理论、方法和技术,需要对大量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同时还要建立许多数学模型,因此,测量学、数学、数理统计学、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以及森林生态学都是本学科的基础。

在自学考试中应突出本课程的特点,特别是基本实践技能的掌握,以保证本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本课程的基础知识是:1.基本概念;2.基本理论;3.基本技能- 1 -重点:测树因子;树干形状与求积式;材积三要素;林分调查;树木材积和林分蓄积测定;难点:林分结构规律;立地质量与林分密度;角规测树原理;林分生长量和收获量预估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同一小头直径和长度的原木,削度大的实际材积
比削度小的为大。
五、木材缺陷及对材质的影响
(一)节子
含在树干或主枝中的枝条部分。 1、 按节子与周围木材连生的程度可分为活节和死节 (1)活节:由树木的活枝条所形成。节子与周围木材紧密连 生,质地坚硬,构造正常。
(2)死节:由树木的枯死枝条所形成。节子与周围木材大部
对材质的影响:化学变色对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没有影响,
严重时仅损害装饰材的外观。
2、细菌性变色:木材因真菌的侵入而引起的变色,即真
菌变色。真菌变色主要可分为霉菌变色、 菌变色和腐朽菌
变色 (1)霉菌变色:边材表面由霉菌的菌丝体和孢子体侵染 所形成。其颜色随孢子和菌丝颜色以及所 的色素而异;有 蓝、绿、黑、紫、红等不同颜色。通常呈分散的斑点状或
或全部脱离,质地坚硬或松软,在板材中有时脱落而形成空洞。
2、 按节子材质可分为健全节、腐朽节、漏节 (1)健全节:节子材质完好,无腐朽迹象。 (2)腐朽节:节子本身已腐朽,但并未透入树干内部,节子
周围材质仍完好。
(3)漏节:不但节子本身已经腐朽,而且深入树干内部,引 起木材内部腐朽。因此,漏节常成为树干内部腐朽的外部特征。
方辐射) 。
单径裂
复径裂(星裂)
(2)轮裂(环裂):系沿年轮方向开裂的裂纹。常产生在 立木中,伐倒后在干燥过程中,会继续扩展。轮裂又分为
环裂(指开裂占年轮圆周的一半或一半以上或整圈者) 和弧
裂(指开裂占年轮圆周不到一半者) 两种。
环裂
弧裂
(3)冻裂:系在严寒低温作用下,立木从边材到心材径
向开裂的裂纹。在材干外部纵长方向的裂口周围,常呈肿
尺寸大小、密集程度和木材的用途等而定。
(3)节子对顺纹抗拉强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抗弯强度,特别 是位于构件边缘的节子最明显;对顺纹抗压强度影响较小;与 此相反,节子能提高横纹抗压和顺纹抗剪强度。
(二)变色
凡木材正常颜色发生改变的,即叫做变色。变色可分为
化学变色和真菌性变色两种。
1、 化学变色:伐倒木由于化学和生物化学的反应过程引起 浅棕红色、褐色或橙黄色等不正常的变色,即为化学变色。 其颜色一般都比较均匀,且分布仅限于表层(深达1~5mm), 经干燥后,即褪色变淡。
前三种为立木生长时期因环境(包括气候因子)或生长应力等因
素所形成的开裂;后一种系木材在干燥过程中所形成的开裂。 (1) 径裂:在心材或熟材内部,从髓心沿半径方向开裂的裂 纹。常产生在立木中,伐倒后在干燥过程中,会继续扩展。 径裂可分为单径裂(一条或两条裂纹在同一直径上) 和复径裂
两种;复径裂又称为辐射状径裂或呈裂(几条裂纹从髓心向各
第7章 材质鉴定与林分材种出材量测定
第一节 材种与材质概述
第二节 木材材质计测法
第三节 林分材种出材量测定
第四节材种出材率表的编制与应用
第一节 材种与材质概述
一、基本术语
1、材种——木材品种,如原条、原木、枕木、坑木等; 2、经济材——指树干或木段用材长度和小头直径(去皮)、材质符 合用材标准的各种原木、板方材等材种的通称。
-2 cm。
3、木材缺陷限度
(二)杉原条
1、 尺寸及尺寸进级
(1) 梢径:6 ~ 12cm(6 cm系实足尺寸)。 (2) 检尺长:自5m以上。
(3) 检尺径:自8 cm以上。
(4) 尺寸进级:检尺长以1 m进级;检尺径以2 cm进级。
2、尺寸分级
(1) 小径:8 ~ 12 cm。
(2) 中径:14 ~ 18 cm。 (3) 大径:20 cm以上。
4、按节子分布位置可分为散生节、群生节、岔节
(1) 散生节:在树干上成单个地散生,这种节子最常见。 (2) 群生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子簇生在一起,在短距离内节子数 目较多。 (3)岔节:因分岔的梢头与主干纵轴线成锐角而形成。在圆材上呈极 长的椭圆形,在锯材和单板中,也呈椭圆形或长带状。
群生节
5、按节子在锯材上的位置可分为材面节、材边节、材
结构等等。 7、质量:是指物品适合一定功能与用途,满足物品使用者需求 所具备的内在特性和外观特征。 8、木材缺陷:指树木生长过程中受到生理、病理原因或者由于
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各种原因,使其造成的各种损伤和毛病。是
评定木材材质等级的依据。
二、木材的树种和分类
• • • 树木分为针叶树和阔叶树两大类: 针叶树理直、木质较软、易加工、变形小。 大部分阔叶树质密、木质较硬、加工较难、易
对材质的影响:表面虫眼和虫沟常可随板皮一起锯除,故
对木材的利用基本没有影响;分散的小眼影响也不大;但深 度自10mm以上的大虫眼和深而密集的小虫眼能破坏木材的 完整性、并降低其力学性质。而且虫眼也是引起边材变色和 腐朽的重要通道。
大虫眼
(五)裂纹
木材纤维与纤维之间的分离所形成的裂隙——开裂、裂纹。 1、按类型和特点,裂纹可分为径裂、轮裂、冻裂和干裂四种。
3、按节子断面形状可分为圆形节、条状节
(1)圆形节(包括椭圆形节-节子断面的长径与短径之比不足3者):节子
断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多表现在圆材的表面和锯材的弦切面上。
(2)条状节:在锯材的径切面上呈长条状,节子纵截面的长径与短径或 长度与宽度之比等于3或3以上,多由散生节经纵割而成。
圆形节
椭圆形节
条状节
所形成的心材(真心材、伪心材或熟材)部分的腐朽。因在
树干内部,故又称为内部腐朽。(包括弧状、环状、空心 等:空心周围材质坚硬者,称铁眼)。多数心腐在树木伐
倒后,不会继续发展。
3、 按树干上、下部位,心腐可分为根部腐朽和干部腐朽
(1) 根部腐朽:简称根腐。通常由木腐菌自根部的外伤处侵入树干心 材而形成。腐朽沿树干上升,越往上越小,似楔形。 (2) 干部腐朽:简称干腐。通常由木腐菌自树枝折断处或树干外伤处 侵入树干心材所形成。腐朽一般向上、下蔓延,状似雪茄形。 对材质的影响:腐朽严重影响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使木材重量减轻, 吸水性增大,强度降低,特别是硬度降低较明显。通常,褐腐对强度的 影响最为显著;褐腐后期,强度基本接近于零;而白腐有时还能保持木 材一定的完整性。一般完全丧失强度的腐朽材,其使用价值也即随之消 失。
起或棱角状。 (4)干裂:由于木材干燥不均而产生的径向裂纹。断面、 材身均可发生。出现在端面的干裂叫端裂;位于材身顺纹 理方向的干裂叫纵裂。端裂和纵裂相连发展严重时,可裂
成大口或形成炸裂 (端面径向炸裂成三块以上,裂口宽度
自10mm以上)。
纵裂
炸裂
2、 按裂纹在木材上的位置,可分为侧面裂、端面裂、
大量浅色或白色斑点,并显露出纤维状结构,其外观多似蜂窝,状
如筛孔,故称为筛孔状腐朽,或叫腐蚀性腐朽。白腐后期,材质松 软,容易剥落。
(2)褐腐:即褐色腐朽。主要由褐腐菌破坏纤维素所形成。外观呈
红褐色或棕褐色,质脆,中间有纵横交错的细裂隙。褐腐后期,受 害木材很容易捻成粉末,故又称为粉末状腐朽,或叫破坏性腐朽。
3、杉原条分等
(三)锯材
1、尺寸与尺寸进级 (1)长度:1 ~ 8米. (2)长度进级:自2米以上按0.2米进级,同时有2.5米长度。不足 2米的按0.1米进级。 (3) 宽度、厚度规定如尺寸公差表
尺寸公差表
2、锯材分类标准
3、适用范围
马尾松及其它针叶树种。
红松、樟子松、落叶松、云杉、冷杉、铁杉、杉木、柏木、云南松、华山松、
2、按树干内、外部位,腐朽可分为边材腐朽和心材腐朽
(1)边材腐朽(或称外部腐朽):系树木伐倒后,木腐菌 自边材外表侵入所形成。因边腐产生在树干周围的边材部分, 故又称为外部腐朽。通常枯立木、倒木也容易引起边腐。但 木材保管不善是导致边材腐朽的主要原因。如遇合适条件, 边腐会继续发展。
(2) 心材腐朽(或称内部腐朽):系立木受木腐菌的侵害
密集的薄层。
对材质的影响:霉菌只限于木材表面,干燥后易于清除,
有时在木材表面会残留污斑,因而损害木材外观,但不改
变木材的强度性质。
(2)变色菌变色:系伐倒木边材在变色菌的作用下所
形成。最常见的是青变和褐变。其次为其他 材色斑,
有橙黄色、灰绿色或紫红色等。这种缺陷主要是由于干 燥迟缓或缺乏保管措施所引起。
菌侵入初期所引起。
对材质的影响:腐朽初期变色的木材,仍保持原有的构造 和硬度,其物理、力学性质基本没有变化。但有的抗冲击 强度稍有降低,吸水性能略有增加,并损害外观。在不干 燥或不适当的保管和使用 下,将发展成为腐朽。
(三)腐朽
木材由于木腐菌的侵入,逐渐改变其颜色和结构,使细胞壁受
到破坏,物理、力学性质随之发生变化,最后变得松软易碎,呈筛 孔状、粉末状或海绵状等形态,此种状态,即称为腐朽。 1、 按类型和性质,腐朽可分为白腐和褐腐两大类 (1)白腐:即白色腐朽。主要由白腐菌破坏木素同时也能破坏纤维 素所形成。受害木材多呈白色或浅淡黄白色,有的材质松软,状似 海绵,称为海绵状腐朽;有的材色呈浅红褐色或暗褐色等,而具有
3、薪材——指不符合经济材标准但仍可以作为燃料或木炭原料的木
段。 4、商品材或商用材——在木材生产和销售中,是经济材和薪水材统
称。
5、废材——指那些因病腐、有虫眼等缺陷,已失去利用价值的木段、 树皮及梢头木。
6、质地:静物的结构性质。如地球是由岩浆岩石和皮层的土质
构成,大楼是钢筋,水泥结构,办公桌是木质结构,宝剑是钢质
贯通裂等三种;而侧面裂,在锯材上又可分为材面裂和
材边裂两种。 (1)侧面裂:出现在木材侧表面上,沿材长方向,即 纵向的裂纹。 A、材面裂:出现在宽材面上的裂纹(正方材,即指四个
纵向面)。
B、材边裂:出现在窄材面上的裂纹。 (2)端面裂:出现在端面上的裂纹。
棱节、贯通节 (1) 材面节:节子露于宽材面上(正方材,即指四个 纵向面)。 (2) 材边节:节子露于窄材面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