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小说

合集下载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中国当代文学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中国当代文学

张大民苦中作乐,表现出“忍”和“韧”的人生智慧
(二)刘恒小说的特色 1.对人类生存现实及其困境的深切关注。
2.运用精神分析方法探讨人物心理。
3.把温情的悲悯和苦涩的幽默糅为一体。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
二、刘震云的小说
(一)创作概况与特色 着眼于被“体制”或日常生活所挤压 的普通人压抑自我、泯灭个性的过程,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
(二)成名作《烦恼人生》 1.凸现人生: 真实的生活层面:奔忙 内在的人生本质 :无意义;不可变更 ;循环反复
2.透析人生:“网”与“梦”的矛盾
3.认可人生:“忍”与“和”的生存哲学 4.意蕴参悟: (1)赞美普通人身上“达观而质朴”的生活观, “受挫而不馁”的坚 韧性格。 (2)呼唤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 (3)呼唤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
四、方方的小说


(一)创作阶段
1.初期(80年代初): 充满学生时代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
色彩,格调明快清新,如《十八岁进行曲》

2.过渡期(1986年以前):
理想色彩减弱,更加关注现实人生,如 《看不见的地平线》《闲聊宦子塌》 《七户人家的小巷》等。

3.新写实时期(1986年以后):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
白嘉轩:代表着乡土文明的“白鹿精魂”的具体承担者:遵循“耕 读传家”的祖训,敬重文化人,重视对后代的教育,克己自律,治 家治族守正不阿,将村里家家温饱、人人仁义作为人生的目的;但 又是一个封建正统的卫道士。
白孝文:族长接班人—堕落—国民党保安—人民政府县长
白 黑 灵:国民党—共产党 —死于“整肃” 娃:不安的雇农—农运领袖—红军战士—土匪头目—

《当代文学》 第八章 90年代小说 读书笔记

《当代文学》 第八章 90年代小说 读书笔记

《当代文学》第八章90年代小说读书笔记还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最基础的知识,一些细碎的知识点的关键词。

适合于考试之前的复习看一看就行,第二部分就是需要背的、了解的。

每个学校的考点都不一样,教材版本也不一样,但是知识点应该是差不多的。

基础的一些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像《废都》、《浮躁》、《长恨歌》、《小鲍庄》、《白鹿原》、《玫瑰门》等等等等等,这些作品的主要内容,我本来想打出来,想了一下还是不要了。

个人想法是,如果看了作品,自己应该能够复述出来,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还有很多细碎的,在打资料的时候就在想要不要打出来。

比如,契合“人文精神的危机”的作品是?这毫无疑问是《废都》,但是有时候就是容易突然不知道一些细碎的明显的知识点。

90年代小说一定要注意区分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新生代小说、女性小说。

一定要区分且把这四种类型小说各自特征及代表作记牢,不要混淆。

第八章90年代小说第一节90年代小说概述一、新写实小说1.特征:反浪漫、反理想、反激情、直面现实、直面人生、零度介入、冷漠叙事2.代表作家:池莉:80年代创作《烦恼人生》、《太阳出世》、《不谈爱情》,展示了世俗生存卑微琐碎;90年代创作《来来往往》、《小姐你早》、《云破处》方方:《桃花灿烂》刘恒:《苍河白日梦》、《贫民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以调侃(kan)和幽默的方式化解生存的苦难。

“含泪的微笑”新写实小说是先锋创作与传统的写实手法相互妥协的结果。

二、新历史小说代表作家:苏童:《1934年的逃亡》、《我的帝王生涯》、《十九间房》、《红粉》陈忠实:《白鹿原》莫言:《丰乳肥臀》、《红高粱》余华:《鲜血梅花》三、新生代小说欲望化的经验是新生代小说的主要表征。

哲学:毕飞宇、鲁羊私语:陈染、林白写实:朱文、韩冬、述平诗意:何顿四、女性小说《方舟》《在同一地平线上》铁凝《玫瑰门》徐坤、斯妤(yu)、海男:解构性女性写作倾向陕西作家:贾平凹(陕南)、路遥(陕北)、陈忠实(陕中)第二节贾平凹陈忠实“人文精神的危机“的讨论,是九十年代初期最为热烈的全国范围的论争。

第十三章90年代小说(一)

第十三章90年代小说(一)

刘震云作品
池莉(1957――,湖北沔阳人)
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从1987 年起,《烦恼人生》、《不谈爱 情》、《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 好》、《你是一条河》、《预谋 杀人》等显示出了新写实创作实 绩。九十年代中后期,主要作品 有《来来往往》、《化蛹为蝶》、 《小姐你早》、《致无尽岁月》、 《云破处》、《口红》、《生活 秀》等。
张炜(1956——,籍山
东栖霞县,生于山东龙口) 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古 船》( 1986年) 和《九月 寓言》(1992年)是他创作 生涯的两次高峰。《柏慧》、 《家族》、《外省书》、 《能不忆蜀葵》、《一潭清 水》、《怀念黑潭中的黑鱼》 等。
史铁生艺术特色
史铁生对生存、痛苦、死亡和困境表现 出一种超越感,对人、世界和自然充满着善 意和爱心。
第十三章 90年代小说(一)
——新写实小说、 ——文化道德小说、 ——女性小说
第一节 新写实小说 刘震云等
90年代新写实小说进一步发展。 刘震云、池莉、方方、刘恒是突出 代表。
刘震云(1958――,河
南延津人),1978年考入 北京大学中文系。1987年 以后,他的新写实系列小 说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前期作品有《单位》、 《一地鸡毛》等。90年代 如《故乡天下黄花》、 《故乡相处流传》、《故 乡面和花朵》。
桥词典》文体探索的继续。
第三节 女性写作 王安忆、陈染等
女性写作作为90年代中国文学一个异常 重要的维度,女性作家的成熟以及女性对时 代和自身的奇特观照都赋予90年代中国文学 以新异的品格。
王安忆(1954——,出生于南京), 1955年随母
茹志鹃移居上海。著有中短篇小说集《雨,沙沙沙》、 《流逝》、《小鲍庄》、《尾声》、《荒山之恋》、 《海上繁华梦》、《神圣祭坛》、《乌托邦诗篇》等, 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 十三章》、《米尼》、《纪实与虚构》、《长恨歌》 等。

90年代小说

90年代小说
90 年 代 小 说
90年代的重要小说现象
• (一)新写实小说
• (二)女性小说 • (三)新生代小说 • (四)长篇小说
推荐阅读小说:
• • • • • • 陈忠实《白鹿原》 • 王安忆《长恨歌》 • 莫言《檀香刑》 • 张炜《九月寓言》 • 张承志《心灵史》 •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 韩少功《马桥词典》 李佩甫《羊的门》 阎真《沧浪之水》 阿来《尘埃落定》 贾平凹《废都》 铁凝《大浴女》
《白鹿原》人物形象
黑娃(鹿兆谦)年轻的时候有冲劲儿,当了土 匪头子更是叱咤风云。可是自从“招安”到保安团, 拜朱先生为师学为好人又回白鹿村祭祖后,运气反 而越来越差,精神头也没有了,最后反而被善于钻 营的白孝文反过来咬了一口,成了革命罪人受到审 判。
《白鹿原》文化因素
宗法观念。这是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的宗 法制度沉积于民间构成的稳定的社会心理结构。 其主要内涵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内核的行为规 范。可以说,这是中国古代文明社会的文明禁 忌。朱先生以《乡约》呈给白嘉轩,与鹿子霖 带乡民诵读,期待一种稳定安宁的生存平衡。
白鹿原
白鹿原也是地名,也叫荻寨原,位于西安市 霸桥区,地处长安城以东的制高区域,南接蓝关, 北扼灞水,俯临长安,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 争之地。从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开始,就在灞河上 修筑军事要塞“灞城”。秦末农民起义时,刘邦 进军关中,也首先占领异屯兵灞上,迫使秦王子 婴不战而降,并在灞上召集关中父老宣布了著名 的“约法三章”。而在唐代,由于白鹿原地处京 郊,地势开阔,故当时的显贵死后多葬于此。近 40年来,原上出土了包括皇室亲王、公主及刺史 等高级官吏的墓志铭百余方。
采博喻的技巧,排比的句法,文气浩浩荡荡,有 排山倒海之势。 “乱臣逆党死皮赖娃。” “凭您这号痴熊闷种鳖蛋贱胚还想给我当长工?” “那就注定是个没出息的软蛋狗熊窝囊废!”

18.九十年代小说

18.九十年代小说

就在他们对生活满是憧憬的时候,更大的变故随之
而来。农民运动失败,黑娃出逃,打破了田小娥原
本平静、幸福的生活,开始了她的最为悲惨的人生
命 ,任人宰割。她求鹿子霖救黑娃,却遭鹿子霖哄骗
运 ,迫使以肉体相报,不仅心灵上遭到了侮辱,身体 的 上也遭到残害。后来她又被鹿子霖利用成为白、鹿 转 折 两家明争暗斗报复的工具,导致了白孝文的堕落和
作者简介
陈忠实其人
陈忠实(1942-),出生于西安市东郊灞 桥区西蒋村,1962年毕业于西安市第34中, 担任过农村中小学教师。1965年开始创作, 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2年成为陕西 作协的专业作家,后任陕西省作协主席。文革 后发表中篇小说9部,短篇小说80余篇,屡获 多项文学奖。1993年6月北京人民出版社印 行的50万字的《白鹿原》,获得第四届矛盾 文学奖,4个月之内,销行6版40万册,成为 90年代最引人瞩目的长篇小说。
朱先生
朱先生是旧式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满腹经纶, 刚正不阿,也乐天知命,旁人纷纷投共投国,他只 想修县志以赠后人,晚年更是仙风道骨,能窥天机。 他一生以做学问为生,以做学问为荣,安贫乐道, 却不是归隐山林的修士,在日本鬼子入侵中华大地 时他也能拍案而起,愤而反抗;时势平静之后,又 再埋首书堆,以绵薄之力为一片土地一方人记录风 土人情,无欲无求,不争不斗。朱先生是最令人敬 佩的人物,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威武不能屈,富 贵不能淫。


而就在此时黑娃 的出现唤醒了田小娥这座沉睡 的火山。两人不顾一切的走到一起,此时田小娥 被压抑的情感被彻底的释放,在妥协中开始了命 绝 运的抗争。然而这一切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小娥 处 遭休、黑娃被辞,田秀才因觉得女儿败坏门风, 逢 将她扫地出门。这时黑娃上门求亲,顺顺利利的 生 娶了田小娥,一切看似这么顺其自然,对于田小 的 娥来说可谓是绝处逢生,然而命运就是会如此, 反 造化弄人,岂会料到日后命运更是不堪。 抗

中国九十年代小说

中国九十年代小说

《破开》:无性别歧视的女子协会。我与殒楠……同性之
恋。心理与梦交融,独白与幻觉、对话。
女性小说之二
林白:全方位地、感性地敞开了女性的经验世 界,体现对女性身体和意识的特殊敏感和激情
《守望空心岁月》《回廊之椅》《子弹穿过苹果》 《瓶中之水》《同心爱者不能分手》一个人的战争意
味着一个巴掌拍自己,一面墙自己挡住自己,一朵花自己毁 灭自己。一个人的战争意味着一个女人自己嫁给自己。 《一个人的战争》多米与朱凉:——自传色彩,对多米 女性意识和欲望的立体解剖是中国女性主义写作的范例。
陈忠实《白鹿原》(《当代》 1992.6,93.1 )
一、历史:白鹿两家,白鹿原上(仁义)白鹿村,凸现了 历史的丰富、神秘甚至荒诞的一面。把历史融注到老百姓 具体、感性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方式中;二、人物:白嘉轩、 白崇文、鹿子霖、田小娥;三、家族史构架和文化风俗史 的描绘。
附 “1978——1998大众读书生活变迁调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 心国情研究室受中央电视台 “读书时间”栏目委托,对1978年以来中国 公众的读书生活及历史变迁进行的调查研究。调查范围虽然限于北京,但 调查结果被认为对全国出版业有参考价值 。 调查者根据被访者所列举书目进行综合统计,统计结果是:在1985—— 1989年期间,对个人影响最大的书籍居前3位的依次是:《红楼梦》、 “金庸作品”、《水浒传》,“新时期”小说中,入选的唯一作品是《平 凡的世界》(第17位)。在1990——1992年期间,居前3位的依次是 《读者文摘》杂志、“金庸作品”、《红楼梦》,共有5部“新时期”小 说榜上有名,分别是《平凡的世界》(第13位)、“贾平凹作品”(第 16位)、《穆斯林的葬礼》(第19位)、《白鹿原》(第24位)、《曼 哈顿的中国女人》(第28位)。在1993——1998年期间,居前3位的依 次是“经济学书籍”、《中国可以说不》、《读书》杂志,《平凡的世界》 的位置明显上升到第7位,其他被列举的“新时期”小说有:《曾国藩》 (第17位)、《白鹿原》(第29位)、《穆斯林的葬礼》(第30位)、 “王朔作品”(第37位)、“贾平凹作品”(第39位)。 在此基础上,评选出“到现在为止对被访者影响最大的书”,前3位 分别是《红楼梦》、《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 界》排在第6位,在调查公布的前28部作品中,没有其他的“新时期”以 来当代小说入选。

90年代关于爱情的书单

90年代关于爱情的书单

90年代关于爱情的书单90年代是一个浪漫而激情的年代,也是爱情文学的黄金时期。

许多经典的爱情作品在这个年代诞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下面就为大家推荐一些关于爱情的90年代书单,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美好的时光。

1.《红玫瑰与白玫瑰》这是当年最火的一本爱情小说,讲述了一段纠缠不清的三角恋。

小说中的男主角白玫瑰和红玫瑰都深深地爱着女主角小英,但却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在一起。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令人动容。

2.《爱在午夜降临前》这是一部浪漫的爱情小说,讲述了两个陌生人在火车上相遇并坠入爱河的故事。

他们在短短的一夜之间经历了许多的波折和磨难,最终选择了放弃。

小说中充满了浪漫的氛围和深情的对白,让人心生向往。

3.《霸王别姬》这是一部以京剧艺术为背景的爱情小说,讲述了两个男人之间的悲剧爱情故事。

他们在戏剧舞台上相遇并相爱,却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在一起。

小说中描绘了他们之间的深情厚意和无奈离别,令人动容。

4.《恋恋笔记本》这是一本关于初恋的小说,讲述了男主角在高中时期与女主角相遇并相爱的故事。

他们之间经历了许多的困难和挫折,但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

小说中充满了甜蜜和感动的瞬间,让人回味无穷。

5.《小王子》这是一本关于纯真爱情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小王子与玫瑰的故事。

小王子为了寻找真爱而四处旅行,在旅途中遇到了许多有趣的人和事。

最终,他明白了爱的真谛,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6.《挪威的森林》这是一本青春爱情小说,讲述了大学生渡边与两个女孩之间的爱情故事。

他们之间经历了许多的喜怒哀乐,最终却因为各自的选择而分道扬镳。

小说中充满了对青春和爱情的思考,让人回味无穷。

7.《追风筝的人》这是一本关于友情和爱情的小说,讲述了两个男孩之间的故事。

他们在童年时期相识并成为好朋友,但因为一场意外而分离。

多年后,他们再次相遇,重新找回了失去的友情和爱情。

8.《雨季不再来》这是一本关于失恋的小说,讲述了男主角在失去女友后的心理变化和成长。

第十章--90年代小说中国当代文学

第十章--90年代小说中国当代文学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
4.历史小说:90年代的历史小说力图站在当今文明的高度,以现代审美眼光关注民族的历史和未来,以深邃的理性发掘民族精魂;作品的史诗性与文学性增强,人性与人情的因素渗透其中。 5.新历史小说:是与传统历史小说不同的一种小说。它不以真实历史人物和事件为框架来构筑历史故事,而是把人物活动的时空推到历史形态中,来表现当代人的人生态度与思想情感。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
三、池莉的小说 (一)创作阶段 1.学步期(80年代初): 以青少年题材为主,具有浓郁的青春气息。 2.成名期(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 关注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对生存的世俗性、庸常性、卑微性和琐碎性作原生状态的展示。 3.都市言情期(90年代中期以后): 表现市场经济大潮中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行为的变化。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
白嘉轩:代表着乡土文明的“白鹿精魂”的具体承担者:遵循“耕读传家”的祖训,敬重文化人,重视对后代的教育,克己自律,治家治族守正不阿,将村里家家温饱、人人仁义作为人生的目的;但又是一个封建正统的卫道士。 白孝文:族长接班人—堕落—国民党保安—人民政府县长 白 灵:国民党—共产党 —死于“整肃” 黑 娃:不安的雇农—农运领袖—红军战士—土匪头目— 国民党保安团营长—共产党副县长—新政权的死囚 田小娥:举人小妾—私奔—被辱—色的工具—被公公所杀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
第三节 新历史小说等 一、陈忠实的《白鹿原》 (一)创作背景与主旨: 写民族秘史、悲怆国史、隐秘心史 (二)小说的史诗品格 1.把历史事变、历史思潮落实在普通百姓繁衍生存的感性层面,形成混沌而感性的历史意识与历史叙述。
第十章 90年代小说
2.浓郁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其人物设置和意象描写都具有鲜明的文化象征意义。 朱先生:济世苍生的白鹿 白嘉轩:民族心灵的写照 鹿子霖:负面文化价值的象征 白鹿:贯穿小说始终的文化原型、神话意象 3.丰满鲜明的人物群像,且富有历史文化内涵。 4.艺术探索的气魄和力度。 传统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象征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
• 海男的《我的情人们》
• 陈染的《私人生活》
• 卫慧的《上海宝贝》
• 赵凝的《体香》《私浴》
• 私人化写作:林白、陈染
• 身体写作/下半身写作:卫慧、绵绵
• 胸口写作:赵凝: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陈染的《私人生活》、《与往事干杯》 ,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等作品涉及到女性的生理以及性,她 们的创作被称为“女性体验小说”。
• 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和蒋子丹的《绝响》同样讲述一段 隐秘的婚外恋情,前者展示了钟雨和老干部纯洁而高尚的精神恋 ,而《绝响》则展示女性生存的荒诞,嘲讽经典的爱情,完成了
对经典爱情故事的解构。
• 《绝响》写一位女诗人如何以自己的自杀身亡为结
局,构造了一幕 “痴心女子负心男”的爱情传奇,却 最终被解读为因两尾黄花鱼而负气身亡的闹剧,女诗人 最终没有“看到”情人出现在自己的葬礼上。爱情在《 绝响》中成了荒诞喜剧。
• 例如,池莉在《来来往往》、《小姐,你早》等小说中,讲述了
都市女性平凡琐细的生活,以写实的笔法书写普通女性的命运,
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男性话语中关于女人和爱情的神话。
• 3、90年代
• 女性小说的创作出现多样化和走向个人叙事的趋势。 • 西方女性主义思想理论的引入 ;她们以个人化的写作姿态大胆 冲破“性”的禁区(性心理、性体验、身体展示),并引领了文 坛90年代个人化写作的潮流。

建构女性主义话语体系:
• 徐坤《狗日的足球》:足球狂热者主要为男性,足球是癫狂的、 畸变的。——马拉多纳出现时,身处男性观众中的“我”找不到 一句欢呼的话语。《狗》的描写由足球而上升到对男权文化的思 考。

卫慧《上海宝贝》:关于私生活中的性描写更多来自对物质、对
大众甚至是男性心态的有意迎合,其言说方式、关键词、主题自

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主人公多米缺少父爱,外表孤僻,内
心敏感,她成长的过程中不断与男性发生冲突:插队时常常受到 带队干部的打击,考上大学后差点被强奸,大学毕业后独自 旅 行被一个花花公子诱奸,在电影厂被所爱的人抛弃。——男性对 于女性,既是伤害者,又是诱惑者,多米痛恨男性、意欲征服男
性,但又依赖男性、潜意识里对男性妥协……
徐小斌等;
• 90年代家:林白、陈染、海男、徐坤、迟子建等人;
• (三)女性小说的基本属性
• 1、其思想支撑是西方女权主义:女权运动和由此基础上产生的 女权主义批评,强调的是女人的政治性和社会性特征,有意识地 遮蔽女人的生理特征,所以,“女性主义文学”从本质上讲,是 对男性社会的一种反抗,是“女权运动”在文学上的表现。
形成,女性写作的自觉,已驱使写作女性游离宏大叙事的男性话 语场地,标志着女性文学发展进入第一个阶段。这是一个女性意 识形成、女性价值发现的时期,带有自发的、本能的、抗议性特 征。
• 2、80年代中后期至8、90年代之交
• 文学开始由一元走向多元,女性写作也十分自然地逸出主流话语 ,女作家们各自寻找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流露出试图超越男性 话语的女性意识。如王安忆、铁凝、池莉等女作家开始专注子女 人的故事而逾越主流叙事。
• 由于作品有女性手淫、同性恋、吸毒等方面的描写,北京新闻媒
体和文化管理部门曾将本书裁定为“腐朽堕落和受西方文化毒害” 的典型,宣布禁售,中国官方后来也发布全国禁售令。

• 《糖》叙述了 “问题女孩”红和她在青春迷途中邂逅的
几个同样有“问题”的少男少女的故事。红一边迷恋于“用身体 检阅男人,用皮肤思考”的“狗屎” 生活,一边在“屎里觅 道”。在这个男性话语和男性感觉居支配地位的世界里,作为弱 势女人的红,始终在潜意识里把爱当作一种宗教……
• “胸口写作”这个概念主要缘于赵凝2003年的小说集
《女人胸口的火山》(包含了女性写作的“热血、激情、怦怦跳 动的心脏、情欲、哺育等等。”)在赵凝看来, “身体不是可 耻的,我们哪个人可以没有身体?忽视它和过于强调它都不正常 。”
• 赵凝认为,一个女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就包括身体在内的感觉。
• 有人指出 ,赵凝提出“胸口写作” 是在炒作,但赵凝却认为 ,“最好的作家要敢于炒作。”
多年来与“他”的倾心对话。他们的精神日日夜夜都在一起,然
而为了不伤害“他”的妻子,他们相约:“让我们互相忘记 ”……

• 80年代初,张洁的小说《方舟》是女性文学的真正起点 《方舟》:通过一个“寡妇俱乐部”里三个女主角的故事向我
们讲述了一个长期被男权社会遮蔽的事实:“做一个女人,真难
!”。张洁们发出了“为了女人,干杯!”的呼喊。这种女性意识的
• (三)建构自己的女性话语
1、私语化倾向: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 内视角的“躯体写作
”, “以血为墨”,“将身体楔入历史”,敞开女性身体与心
灵的隐秘,自恋、自慰、异性恋、同性恋的详尽描写打破了女人 的“性”禁忌,通过“个人化写作”建构女性的话语体系,对抗 主流和男性话语中心。
• 2、建构女性主义话语体系:以徐坤、卫慧为代表。怀疑、
•九十年代小说
• 新历史主义 • 女性小说
• 农民工题材小说
• 第一节 新历史主义 •
(见独立课件)
•第二节
女性小说

一、女性小说及其演变
• (一)何谓“女性小说”(女性主义文学)
• 1、女性作家创作的小说。 • 2、写女性的小说。
• 3、西方女性主义影响下创作的小说。
• (二)几个群体
• 50—60年代作家:杨沫、茹志鹃、宗璞、刘真等; • 80年代: • 中年作家:张洁、谌容、戴厚英、航鹰、叶文玲、程乃珊、凌 力、霍达等; • • 青年作家:张抗抗、竹林、王小鹰、王安忆、张辛欣、铁凝等 大学生作家:刘索拉、残雪、方方、池莉、毕淑敏、蒋子丹、
成一体。
• 第三节 农民工题材小说
• (见独立课件)
• 第四节 九十年代长篇小说选讲
• (见独立课件)

材小说。
思考与练习
• 1、名词解释:新历史主义小说,女性小说,农民工题
• 2、识记:《故乡天下黄花》《预谋杀人》 《一个人的
战争》《私人生活》《乡下姑娘李美凤》《出租屋里的
磨刀人》《预谋杀人》 《谁能让我害羞》 :《明惠的圣
解构男性世界和男权文化秩序,以曲折的方式张扬女性主义;从 选材、立意到语言表述,建构一套独特的话语体系。
• •
私语化倾向:
陈染的《私人生活》:倪拗拗怀着仇恨剪了父亲的裤子,她痛恨 一直对她构成威胁与侵犯的小学老师T先生, 但最后竟是T诱导她 品尝性爱的禁果…… 后来深爱着她的男友尹楠 离开她出国… … 在现实的种种伤害之下,她退回完全封闭的自我:浴室。倪拗拗, 孤僻、敏感、执拗,完全沉溺于内心生活。
• 当时,女性小说的基本立场是社会的,在表现女性意识觉醒的同时,还难以 超越男性世界的价值标准与主流话语。
• 张洁 1979 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爱,是不能 忘记的》是女性文学的萌发:
• 钟雨与老干部的悲剧。钟雨在20多年中,与一位干部深深相爱, 但这位干部出于道义和责任娶另一姑娘,他们随后成为患难夫妻 。钟雨与“他” 遥遥相爱,一直默默注视“他”,但他们连一 次手都没有握过,他们一生呆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24小时。钟雨 去世后,留下了一本题着“爱,是不能忘记的”笔记本,记着20
• 其后,卫慧的《蝴蝶的尖叫》和棉棉的《糖》等小说,大多表现 都市年轻女性的个人私密生活,这些作品被认为是“身体写作”
或“下半身写作”的代表。
• 《上海宝贝》:女大学生倪可走上了社会之后,
青春的骚动与活跃的心性, 使她在做女侍、写小说的
同时, 总以寻情觅爱为快,但找到一个良善而英俊的
男友天天,又结交了一个来自德国的已婚男人马克, 使自己身陷情与欲的漩涡, 她在努力"自拔",并在"自 拔"中成长,寻索...
诞》
• 3、简述女性小说的基本特色。
• 2、叛逆性为其基本特征:“女性主义文学”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和攻击性,其作品常常是通过对女性意识的展现,来破坏现存的
社会意识,挑战男权,起到惊世骇俗的阅读效果。
• ——女性小说是女性作家创作的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的小说。
• (四)几个发展阶段
• 1、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前期 • 在主流文学的众声合鸣中,在与男作家一起书写“人” 的觉醒的同时,女作家们也开始了“女人”的觉醒。 •
二、女性小说的主要特征
• (一)强烈而鲜明的女性意识
• 强调男女平等
• 对男性话语社会的双重标准提出了质疑
• 女性的“自我认同”
• 张洁的小说《方舟》 • 张辛欣的《在同一地平线上》
• 陈染的《私人生活》:自恋,深入揭示了女性的内心隐秘
(二)对男性文化的质疑
• 挑战、嘲弄男权,追求惊世骇俗的阅读效果 • 拆解传统爱情价值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