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阳光》教案
一年级语文:送阳光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送阳光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一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本单元说明:本单元以“助人为乐,关爱他人”为主题,编选了两篇主体课文《送阳光》、《做什么事最快乐》,两篇“快乐读书屋”的阅读材料《荷叶姐姐》、《小乌龟笑了》使学生懂得助人为乐是一种良好的品德,关心他人做对人有益的事才是最快乐的,在“能说会写”板块中,编写了《看望生病的小伙伴》《我们一起来洗澡》,这两部分内容是看图说话写话,在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教育他们要关心帮助别人,本单元的选文包括故事、童话、诗歌等体裁,趣味性强适合儿童特点,根据单元主题“语文七色光”板块中设计了字词训练,日积月累、知识窗,听说训练等练习,《送阳光》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内容。
教材分析:1、从题目上看这是一篇记事文章,这篇文章主要写了4岁的苗苗天真地想把阳光带给因为腿坏而渴望见到阳光的妈妈,表现了奶奶和孙女之间的亲密感情。
2、教学时可从题目入手,引起疑问,展开教学。
设计理念:1、本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语感,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认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本着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一、二年级孩子小,识字写字为教学重点,多方面培养他们学习语文兴趣,尊重学习过程的体验。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根据文中内容,回答课后思考题。
2、认识10个认读生字,会正确书写9个生字,认识新偏旁“心、王”3、了解文中的故事,感悟到关心他人,帮助他的行为和品德是高尚美好的。
一年级语文下册《送阳光》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送阳光》教案课时:1课时(40分钟)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感,培养对自然和友爱的感悟。
3. 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变化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理解和朗读2. 培养对自然和友爱的感悟教学准备:1. 课文《送阳光》的课文卡片或PPT2. 图片或视频资源:描绘春天的自然景物和孩子们爱帮助他人的场景教学步骤:Step 1: 课前准备(5分钟)介绍课文标题《送阳光》,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来激发学生对阳光的认知和感受。
Step 2: 朗读课文(10分钟)给学生分发课文卡片或播放PPT展示课文内容。
示范正确朗读,并要求学生跟读。
Step 3: 理解课文(15分钟)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感:1. 课文的主要情节是什么?2. 课文中的男孩和女孩为什么要送阳光?3. 课文中的阳光是一个隐喻,它代表什么?4. 你觉得阳光和友爱之间有什么联系?Step 4: 情感体验(5分钟)展示描绘春天的自然景物和孩子们爱帮助他人的图片或视频资源,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Step 5: 小结与展望(5分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保持对自然和友爱的关注和行动,并展望下一课的学习内容。
Step 6: 课后拓展要求学生在家中寻找和拍摄关于春天的美丽瞬间,并写下自己对春天的感悟和对他人的友善行动。
教学反思:这堂课通过朗读和理解课文《送阳光》,引发学生对自然和友爱的思考和体验。
通过展示春天的自然景物和孩子们帮助他人的场景,增加了学生对于课文主题和情感的理解和共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变化,培养他们爱护自然和关心他人的品质。
教科版《送阳光》教学设计

教科版《送阳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送阳光》这篇散文,使学生了解陶渊明的背景和作品特点,学习了解自然和人的关系。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培养学生的乐观向上的情绪。
二、教学重点:1.了解陶渊明的背景和作品特点。
三、教学难点:1.分析散文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散文《送阳光》的课文、多媒体设备学生:课堂笔记本、教材、笔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送阳光》这篇散文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Step 2:理解散文(15分钟)1.教师放映陶渊明相关的图片,简要介绍陶渊明的背景和作品特点。
2.教师提问:根据课文标题和图片,你们对这篇散文有什么想法?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浏览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散文的主旨。
Step 3:解读文字(20分钟)1.教师解读课文中的关键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散文的内容和结构。
2.教师提问:散文中描述的阳光具有什么特点?阳光和人的关系是怎样的?3.学生讨论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散文的中心思想和结构特点。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散文中描写阳光时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Step 5:学习写作(2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要求学生以“太阳”为题材,表达自己对阳光的感受和想法。
2.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建议。
3.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鼓励积极的思考和交流。
Step 6: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教师展示其他陶渊明的作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欣赏。
六、教学反思:。
《送阳光》 教学设计

《送阳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从题目上看是一篇论事的文章,学习论事的文章就要抓住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事件的叙述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题目为一个动宾短语,谓语的词“送”,宾语“阳光”,读了这个题目我们也许会想:是谁送阳光呢?送阳光给谁呢?为什么要送阳光呢?阳光如何送呢?送的结果又怎样呢?……学生有了这些疑问,正是这个题目的表达效果。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学习苗苗关心、帮助他人的品质,养成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能感受文中散发的浓浓的亲情,懂得关心长辈,学会体贴长辈。
教学过程:1、设疑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阳光会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给别人送过阳光吗?有一个叫苗苗的小女孩就送阳光,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那就请同学们来阅读课文。
2、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熟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正音,标出自然段。
(3)范读课文,加深对课文感情的体会。
3、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1)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重点指导:①苗苗沐浴在阳光中的情景。
②当苗苗看到裙子里充满阳光时会怎么想?然后又是怎么做的?(3)指导学生阅读第三、四自然段。
在读中体会:苗苗把阳光带回家后发生了什么事?苗苗包得严严实实的阳光怎么没有了呢?而奶奶为什么说没有丢?让学生边读边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和合理的想象,体会苗苗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奶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①用“一……就……”说话(体会急切心情)②联系课后说的内容:奶奶后来说的话是什么意思,谈谈自己的理解。
4、升华主题。
(1)你学完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受和想法?(2)你以后也会给别人送“阳光”吗?5、让学生表演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送阳光苗苗奶奶。
送阳光语文教案范文1份

送阳光语文教案范文1份送阳光语文教案 1这篇课文通过写苗苗给因腿伤而不能出屋的奶奶送阳光的事,来赞美关爱亲人、尊敬长辈的行为和品德。
文章抓住人物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把一个天真、活泼、乐于助人的小苗苗写得活灵活现。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送阳光》这篇课文体现的正是天真、善良的美好情感,追求的是“于细微处见真情”,充分地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熏陶。
同时,本单元的主题是“助人为乐,关爱他人”,从选材上看,它与本单元的主题密切配合。
为教学做了良好的情感铺垫。
为此在教学设计上,应注重引导学生感悟课文语言,使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感受到苗苗的天真、善良和孝敬老人的美好品质,从而达到对学生情感熏陶、心灵启迪的目的。
教学目标1蓖ü学习本课,使学生感受到苗苗天真、善良和孝敬老人的美好品质,学会关心他人。
2蹦苷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比鲜侗究蔚12个生字,学写1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1庇懈星榈乩识量挝摹2崩斫饪挝哪谌荩明白文中奶奶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读题释题,设疑导入同学们,晴朗的天气总会让人心情舒畅。
在这样的天气里,你会想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回答)有个叫苗苗的小姑娘见到这灿烂的阳光,也做了一件事,你们想知道她做了什么事吗?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你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指名试读课题,齐读课题,说一说读了课题你都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学会抓住课题提问题:送给谁?为什么要送?怎样送?送的结果怎样?等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苯柚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看着拼音读课文,遇到读得不流畅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几个同学一起读。
) 2逼匆艉鹤侄哉斩量挝模读准生字字音。
拼音汉字对照着读,对那些不容易记的字反复多读几遍,看谁能读得又好又快。
3笨醋藕鹤侄量挝模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送阳光》课堂教案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送阳光”课堂教案导言小学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语文教育中,教师的教学设计、教育方法和理念都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篇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送阳光》课堂教案,以期帮助广大语文教师更好地为学生设计和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背景《送阳光》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它以描写太阳照耀大地、照亮人们生活的方式,表现了阳光明媚、人间美好的意境。
本次教学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篇课文并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词语。
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送阳光》中的内容,并掌握相关术语。
2. 掌握课文中关键词汇,如“照耀”、“灿烂”等。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准确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第一步:预习(10分钟)学生在课前需要预习《送阳光》这篇课文。
老师在课堂上先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预习笔记。
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就文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卡片配对活动,并让学生明确每个词的含义及在文中的运用,检测他们对预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第二步:阅读(20分钟)老师在课堂上放映一段关于阳光的小视频,让学生在观看时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阳光的魅力。
老师就《送阳光》课文进行整篇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对文中词语的理解以及其他的感受出来。
针对文中涉及到的词语,老师可以进行强化教学和词语的延伸讲解。
第三步:表达(30分钟)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就课文内容展开交流,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如:1. 你觉得太阳有哪些颜色?为什么?2. 太阳光线的强弱是如何变化的?3. 动物为什么喜欢晒太阳?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思考和总结,让他们自由表达对阳光的感受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听学生的讲解,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四步:写作(30分钟)老师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想法,以“我的阳光”为主题,写一篇叙事文或者描写文(或者直接发挥想象力,写一篇自己心目中关于阳光的作文)。
送阳光 教学设计

送阳光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学习苗苗关心、帮助他人的品质,养成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体会奶奶说的话。
课时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有个4岁的小女孩,叫苗苗,她在奶奶生病的时候却想到要着送奶奶阳光,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送阳光》二、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轻轻把书翻到26页看着汉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去看拼音争取,把句子读通顺,争取不丢字不添字。
2、同学们读的可真认真,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读时,要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读课文,正音。
三、细读感悟1、苗苗为什么要着送阳光给奶奶呢?“念叨”是什么意思?“天天念叨”说明了什么?你能试着把奶奶的话读一读吗?2、听了奶奶的话,苗苗去寻找阳光,她找到了吗?阳光是什么样的?3、见到奶奶苗苗的心情怎样?怎样读苗苗的话呢?奶奶收到苗苗的礼物了吗?为什么呢?包得的怎么会丢呢?“严严实实”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包得严严实实?你会象这样说一个词吗?老师给你一点提示:屏幕出示“干净”“整齐”指导学生扩词。
自读课文,想一想苗苗把阳光丢了,心情怎么样啊?又该怎么样读呢?奶奶怎么说的?包的严严实实的阳光没有了,可奶奶却说没有丢,你知道奶奶为什么这样说吗?怎样读奶奶的话呢?这“阳光”指的是什么?并在读的过程中感悟体验小苗苗为奶奶送阳光的爱心,感受到苗苗爱奶奶的美好情愫。
四、拓展延伸1、一个四岁的小女孩把关心帮助他人的爱心播进了自己幼小的心田,你从她的身上学到了什么?2、你以后也会给别人送阳光吗?能举个例子说明吗?五、总结只有我们的心中有阳光,才能给别人阳光,希望同学们能做个爱心的人,把阳光撒满世界,让这个世界充满爱。
《送阳光》一年级语文课文教案

《送阳光》一年级语文课文教案《送阳光》一年级语文课文教案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改变的是教案的模式化,只备“课”不备“人”,只备“形”不备“神”,只备结果,不备过程,教师的教案充其量只是教师的“备忘录”。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送阳光》一年级语文课文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语文《送阳光》教案1(教学要求)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也、长、山、出”4个字,认识22个笔画“竖提、竖折”和1个偏旁“耳刀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第一课时一、激情导题1、出示课文插图,每当太阳从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冉冉升起,大地上的万物便开始有了生机与活力,小朋友看,这幅图就有一个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能猜出来是什么字吗?2、教师板书“阳”,学习“阳”,认识“耳刀旁”。
3、给“阳”口头组词。
4、出示课题:阳光。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观看课件,听录音范读。
2、自渎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检查生字读音。
读准“金、晨、进”的前鼻音,读准“阳、更、长”的后鼻音,读准“长、晨、谁”的翘舌音。
4、名学生逐段试读课文,评议。
5、同桌互读。
三、学习课文中的生字1、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读一读。
2、同桌互读生字卡片。
3、交流:哪个生字最难记?该怎么记呢?4、检查生字读音。
四、学习课文1~4自然段1、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个别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了。
(2)学习“金”,说说见过的哪些金子做的东西?(出示词卡)(3)这些金制品都是亮闪闪、光灿灿的,谁再来读读这个词?(4)出示“阳光像金线”的图片,观察说说感受。
(5)阳光多像金子啊!所以我们常说“金色的阳光”。
(6)指导朗读。
2、学习第2、3、4自然段:(1)学习第2自然段:①出示两组句子比较:“田里的禾苗,绿了。
山上的小树,高了。
”“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
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阳光》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通过阅读,学习苗苗关心、帮助他人的品质,养成;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能感受文中散发的浓浓的亲情,懂得关心长辈,学会体;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阳光吗?生答(喜欢)你能说说;师:有个和你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学习苗苗关心、帮助他人的品质,养成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能感受文中散发的浓浓的亲情,懂得关心长辈,学会体贴长辈。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阳光吗?生答(喜欢)你能说说阳光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吗?(生答,阳光能给我们带来温暖。
阳光能给我们光明,阳光能给我们带来快乐)
师:有个和你们一样的孩子——苗苗,她却把阳光送给了奶奶送,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生答想)
今天我们来学习5课送阳光(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课老师为同学们预设了两个学习目标,你们有信心完成吗?
1、我会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会说: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苗苗关心、帮助他人的品质。
(学生跟老师一起读学习目标)
师:同学们有信心完成这两个学习目标吗?好,首先我们来完成目标
1 的学习
三、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轻轻把书翻到26页借助拼音自由轻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不认识的字用笔圈出来看拼音多读几遍。
(生读课文)
2、同学们读的可真认真,现在请大家试着不看拼音只看汉字读课文,要求不加字,不丢字,把课文读流利。
读完后,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用笔标出来。
(生读课文)
3、师:谁愿意说说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呢?(生答有四个自然段)
4、检测读课文,开火车读课文。
(学生评议,教师随机指导纠正)
5、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中苗苗为奶奶做了一件什么事呢?(生说课文主要讲了苗苗为奶奶送阳光的一件事)。
四、细读感悟
1、苗苗为什么要给奶奶送阳光呢?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
师:读了这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奶奶的腿坏了,不能出屋。
天天念叨着:“多想见到阳光啊!”师:你们晒过太阳吗?说说是什么感觉?(生1说晒太阳感觉很舒服。
生2说晒太阳可以预防疾病。
)
师:晒太阳的感觉真不错!我的感觉和你们一样。
奶奶不能出门晒太阳,不能享受阳光的温暖,奶奶会怎么想呢?(奶奶天天念叨着:“多想见到阳光啊!”
“天天念叨”说明了什么?(特别想去晒太阳)
师:是啊,奶奶真想晒太阳啊,可是现在不能了,你会怎么读第一自然段呢?
(指名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生把“不能”读得较重,还皱着眉头)师:大家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觉呢?(众生点头)那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读第一自然段吧!
2、听了奶奶的话,苗苗去寻找阳光,她找到了吗?请同学们自由读2、3自然段。
阳光是什么样的请同学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生说阳光照耀着大地,大地沐浴着灿烂的阳光)你觉得阳光美吗?(生说阳光美),你能读出喜爱、赞美的语气吗?指名读、男生、女生读。
师:是啊,奶奶腿好的时候,带着苗苗晒太阳,带着苗苗做游戏是多么快乐啊!现在,金色的阳光照在苗苗身上,奶奶却只能呆在屋里了,此时,苗苗会怎么想的呢?怎么做的呢?(生答)“一??就??”说明了什么?“直奔说明了什么?”(心情急切)你能用着急的语气读一读吗?(生读文)
师:苗苗这么着急地把阳光包起来,要送给自己最亲爱的奶奶,你觉得苗苗是个怎样的孩子?(生2答苗苗是个善良的孩子。
生2说苗苗是个孝顺的孩子,生3说苗苗非常爱她的奶奶。
)
3、师:苗苗这么爱她的奶奶,那我们和苗苗一起去送阳光吧,看看她送到了吗?(学生自由读第4自然段。
)
见到奶奶苗苗说什么了?她的心情怎么样?(生答苗苗非常高兴)怎样读苗苗的话呢?(高兴)指名读。
师:给奶奶送阳光苗苗多高兴呀!让我们一起来读吧!
师:阳光送到了吗?(生答没有)你从哪里知道的?(生找课文中的话来回答)包得严严实实的阳光怎么会丢呢?“严严实实”是什么意思?(生答就是一点空隙也没有)你会象这样说一个词吗?老师给你一点提示:出示“干净”“整齐”指导学生扩词(干干净净,高高兴兴,快快乐乐)。
(微课《叠词的认识》)
师:苗苗把阳光丢了,心情怎样啊?(难过,生找文中的话读)苗苗一开始多高兴啊,满心欢喜地给奶奶送阳光,可是,阳光不见了,苗苗的希望落空了,苗苗急得要哭了。
谁再来读一读。
(生读)是啊,奶奶晒不到太阳了,苗苗哭地多伤心啊!同桌互相读一读,感受苗苗心情的变化吧!(同桌互读,体会苗苗的心情)
苗苗这么伤心,你想对苗苗说什么?(生1说苗苗是善良的孩子,苗苗是董事的孩子)看着伤心的苗苗,奶奶会说什么呢?请你找出奶奶的话,再和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学生读文,找奶奶的话,交流)
师:奶奶怎么说的呢?请一位“奶奶”来说一说吧!
(指名生读)
师:这是一位慈祥的奶奶,说话多亲切啊!
(再指名一生读)
师:这是一位温柔的奶奶,在安慰苗苗呢!
师:是啊,阳光代表着温暖,可是,苗苗的阳光并没有送到,是什么让奶奶感觉到了阳光般的温暖呢?(学生沉思片刻回答)
生1:苗苗没有送到阳光,可奶奶看到了苗苗想给她送阳光,只要苗苗有这个心,奶奶就高兴了!
生2:苗苗是个孝顺的孩子只要她的心里有阳光奶奶就会高兴的。
师:哦,是苗苗的心让奶奶觉得温暖了。
苗苗有一颗怎样的心呢?
师(画一颗红心)苗苗有一颗爱奶奶的心,(在红心中板书“爱”)这颗心散发出来的爱之光温暖着奶奶,让奶奶比晒到阳光更高兴!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受再读一读奶奶的话吧!
(生有声有色地朗读奶奶的话)
师:奶奶爱苗苗,苗苗也爱奶奶,爱就像阳光一样温暖着人们,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读读这个爱的故事吧!
生有感情齐读全文。
小练笔:
1、照样子说一说
例:严严实实、干净、高兴、快乐(生说干干净净、高高兴兴、快快乐乐)
2、用一??就??说句话。
五、拓展延伸
1、一个四岁的小女孩把关心帮助他人的爱心播进了自己幼小的心田,你从她的身上学到了什么?你以后也会给别人送阳光吗?能举个例子说明吗?
生1说当同学没有本的时候我会借给他的。
生2说当有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我会帮助他的。
总结
只有我们的心中有阳光,才能给别人阳光,希望同学们能做个有爱心的人,把阳光撒满世界,让这个世界充满爱。
板书设计:11、送阳光
奶奶苗苗
想阳光送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