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562.2-2005 无公害花鱼骨 第2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DB33 571.2-2005 无公害厚皮甜瓜 第2部分:质量安全要求.doc

DB33 571.2-2005 无公害厚皮甜瓜 第2部分:质量安全要求.doc

ICS65.020.01 B30DB33无公害厚皮甜瓜 第2部分:质量安全要求N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lon Part 2 : Quality and safety requirement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前言本部分3.2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的。

DB33/ 571—2005《无公害厚皮甜瓜》分为二个部分:——第1部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第2部分:质量安全要求本部分为DB33/ 571—2005的第2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嘉善县农经局经作站、嘉善县魏塘镇农技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福权、张秀清、樊根强、徐福兴、包福荣。

无公害厚皮甜瓜第2部分:质量安全要求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厚皮甜瓜的质量安全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藏。

本部分适用于浙江省厚皮甜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3 食品中铜的测定GB/T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 5009.18 食品中氟的测定GB/T 5009.34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GB/T 5009.38 蔬菜、水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05 黄瓜中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26-2003 植物性食品中三唑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6-2003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T 5009.199-2003 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快速检测GB/T 8855 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取样方法GB 15569-1995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植物检疫条例》3 质量安全要求3.1 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DB33 560.2-2005 无公害泥螺 第2部分:质量安全要求.pdf

DB33 560.2-2005 无公害泥螺 第2部分:质量安全要求.pdf
宜在5℃~15℃的条件下保鲜。
4
微生物及安全指标的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则判本批产品不合格,不得复检。 5.4.3 规格等级
按本部分3.2中的规定判定。 6 包装、标志、运输、保鲜 6.1 包装
所用包装材料应坚固、洁净、无毒、无异味。 6.2 标志
应标明产品的名称、规格、净重、产地、生产者及出厂日期。 6.3 运输
宜在5℃~15℃条件下运输。运输过程中避免日晒、雨淋。 6.4 保鲜
.ICS 65.150 B 51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 560.2—2005
无公害泥螺 第 2 部分: 质量安全要求
N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ud snail (Bullacta exarata ) Part 2: Quality and safety requirements
I
DB33/ 560.2—2005
无公害泥螺 第 2 部分: 质量安全要求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泥螺(Bullacta exarata )的质量安全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 运输、保鲜。
本部分适用于野生、养殖的鲜活泥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织捣碎机打碎数分钟,中间需不断停机,以便刮掉杯壁上的泥螺肉。 4.4 无机砷
按GB/T 5009.11中的规定执行。 4.5 铅
按GB/T 5009.12中的规定执行。 4.6 镉
按GB/T 5009.15中的规定执行。 4.7 总汞
按GB/T 5009.17中的规定执行。 4.8 铬
2
按GB/T 5009.123中的规定执行。 4.9 多氯联苯(PCBs)

db33 t 477.2-2019 无公害羊栖菜 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db33 t 477.2-2019 无公害羊栖菜 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db33 t 477.2-2019 无公害羊栖菜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DB33/477-2004《无公害羊栖菜》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苗种生产技术规范;第2部分养成技术规范;第3部分产品质量要求。

本部分为DB33/477-2004《无公害羊栖菜》的第2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洞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洞头县水产科学技术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吕海棠、李昌达、潘敦胜、林振士、陈国伟。

无公害羊栖菜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1 范围DB33/477的本部分规定了羊栖菜人工养殖海区选择、筏架设置、苗种选择、夹苗、海区管理及收获的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羊栖菜养殖的全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DB33/47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8407.4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3 海区选择3.1 养殖条件养殖区应设在潮流畅通,光线充足,营养盐丰富,无城市污水、工业污水及河流淡水排放的海域;海底较平坦,泥或泥沙底质,大干潮最低潮位水深应大于3m;环境应符合GB/T18407.4的要求;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要求。

3.2 盐度海水盐度在20以上,骤变幅度小。

3.3 透明度海水透明度大于0.3m。

4 养殖筏设置4.1 结构与材料4.1.1 桩用木头或毛竹制作,长度视海区条件而定,为2.5m~3m。

4.1.2 浮绠为聚乙烯化学纤维材料缆绳,直径1.5cm~2cm。

4.1.3 桩缆材料规格与浮绠相同,长度为养殖海区水深的3~4倍。

4.1.4 浮子采用塑料泡沫或毛竹,塑料泡沫浮子直径28cm~30cm,毛竹长度4m~8m。

db33 t 562.1-2019 无公害花鱼骨 第1部分 繁殖技术规范

db33 t 562.1-2019 无公害花鱼骨 第1部分 繁殖技术规范

db33 t 562.1-2019 无公害花鱼骨第1部分繁殖技术规范DB33/562-2005《无公害花鱼骨》按部分发布,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繁殖技术规范;——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为DB33/562-2005的第1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胡廷尖、宓国强、周志明。

引言花鱼骨(Hemibarbusmaculatus)俗称“季鱼”、“季郎鱼”、“鸡骨郎”,隶属于鲤科、鮈亚科,是我国主要淡水水域常见的一种中小型经济鱼类。

花鱼骨是我国二十一世纪初开发成功新的养殖品种;它具有生长较快、食性广、易养殖,且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等优点,近几年该鱼的养殖得到了迅速推广,目前已成为主要名优养殖品种之一。

为了规范无公害花鱼骨养殖的生产环境,推广花鱼骨的养殖生产技术,保证无公害产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标准。

无公害花鱼骨第1部分:繁殖技术规范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花鱼骨(Hemibarbusmaculatus)的亲鱼要求、亲鱼培育、繁殖等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花鱼骨的鱼苗繁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那么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3 亲鱼要求3.1 亲鱼来源挑选从湖泊等天然水域中捕捞的花鱼骨,或选择人工养殖具有良好生长优势的个体。

3.2 亲鱼的年龄、体重及使用年限亲本的成熟年龄应达到2足龄,体重150g以上,使用年限不超过2年。

4 亲鱼培育4.1 环境条件4.1.1 水质水源清洁无污染,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规定。

养殖技术规范

养殖技术规范

养殖技术规范1 ICS65.150 B52DB33无公害花鱼骨第2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No-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emibarbus maculatus )Part 2: Guidelines of cultivation technology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DB33/ 562- 无公害花鱼骨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为DB33/ 562- 的第2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胡廷尖、宓国强、周志明。

引言花鱼骨 (Hemibarbus maculatus) 俗称”季鱼”、”季郎鱼”、”鸡骨郎”,隶属于鲤科、鮈亚科,是中国主要淡水水域常见的一种中小型经济鱼类。

花鱼骨是中国二十一世纪初开发成功新的养殖品种;它由于具有生长较快、食性广、易养殖,且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等优点,该鱼的养殖得到了迅速推广,当前已成为主要名优养殖品种之一。

为了规范无公害花鱼骨养殖的生产环境,推广花鱼骨的养殖生产技术,保证无公害产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标准。

无公害花鱼骨第2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us) 无公害养殖的环境条件、夏花鱼种培育、冬片鱼种培育、池塘成鱼养殖、网箱养殖、饲料要求、肥料要求及鱼病防治等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花鱼骨的池塘成鱼养殖、网箱养殖,其它养殖方式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 5051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DB33 576.2-2005 无公害厚朴 第2部分:种子与苗木

DB33 576.2-2005 无公害厚朴 第2部分:种子与苗木

ICS65.020.20 B38DB33无公害厚朴第2部分:种子与苗木N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agnolia officinalisPart 2: Seed and seedling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本部分第3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的。

DB33/ 576-2005《无公害厚朴》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产地环境;——第2部分:种子与苗木;——第3部分:生产技术规程;——第4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是DB33/ 576-2005《无公害厚朴》的第2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景宁畲族自治县林业局、景宁畲族自治县营林公司、景宁畲族自治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林敏、严邦祥、季赛娟、刘日林、王宗琪、林多聪。

无公害厚朴第2部分:种子与苗木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厚朴种子与苗木质量要求、种子生产、苗木生产、检验方法、标签、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厚朴种子与苗木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2772-1999 林木种子检验方法GB 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6000-199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T 8321.1-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GB/T 8321.2-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GB/T 8321.3-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GB 8321.4-1993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GB/T 8321.5-199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GB/T 8321.6-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GB/T 8321.7-200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NY/T 394-2000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3 种子与苗木质量要求3.1 种子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DB33 T 554.2-2005 山茶花苗木 第2部分 培育

DB33 T 554.2-2005 山茶花苗木 第2部分 培育

DB33 T 554前言DB33/T 554-2005《山茶花苗木》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繁育——第2部分:培养——第3部分:质量要求本部分是DB33/T 554-2005的第2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

本部分起草单位:金华市林业种苗治理站、金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山茶花苗木第2部分:培养1 范畴本部分规定了山茶花的园地规划、盆栽、地栽、治理、整形修剪、蔬蕾、大砧木嫁接及病虫害防治等。

本部分适用于山茶花苗木的培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舞按照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6000-1999 要紧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3 定义下列定义和GB 6000-1999所规定的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大砧木嫁接指山茶花盆栽大砧木和地栽大砧木的换头嫁接。

3.2嫩枝嫁接所采纳的砧木是半木质化的枝条,嫁接方法同劈接。

采纳此法嫁接能较快地势成树冠。

4 园地规划4.1 园地选择应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源、空气无污染,背风向阳处作园地。

4.2 营造防护林在园地面积比较大的情形下,园地四周专门是西面应营造防护林,树种可选择:珊瑚树、水腊、木槿、女贞、构枳等灌木树种,园地西侧也可选用杉木、龙柏、塔柏等窄冠乔木树种。

4.3 生产用水设施规划园地应规划有水渠或喷灌系统,水渠一样与花盆摆放垂直方向设置,渠宽50cm~60cm,深40cm~50cm,数量和位置视需要而定。

5 栽培5.1 盆栽5.1.1 花盆选用通透性能好的陶盆或其他容器,盆底的排水孔用瓦片盖住。

5.1.2 培养土采纳土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要求土粒细碎、PH值在5.5~6.5之间。

DB33无公害秀珍菇第2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DB33无公害秀珍菇第2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DB33无公害秀珍菇第2部分质量安全要求前言DB33/ 526-2004《无公害秀珍菇》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质量安全要求本部分为DB33/ 526-2004的第2部分。

本部分4.3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举荐性的。

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常山县食用菌办公室、常山县质量标准计量协会。

本部分要紧起草人:黄良水、金式明、何建民、洪金良、苏辉芳。

无公害秀珍菇第2部分质量安全要求1 范畴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秀珍菇质量安全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秀珍菇商品鲜菇及其干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依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标志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 5009.20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34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GB/T 5009.38 蔬菜、水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 12530 食用菌取样方法GB/T 12531 食用菌水分测定GB/T 12533 食用菌杂质测定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3 术语本部分采纳GB/T 12728中规定的定义。

4 技术要求4.l 分级按菇体大小、菌柄长短、色泽和内在品质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DB33 T 562前言DB33/ 562-2005 无公害花鱼骨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为DB33/562-2005的第2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引言花鱼骨 (Hemibarbus maculatus) 俗称“季鱼”、“季郎鱼”、“鸡骨郎”,隶属于鲤科、鮈亚科,是我国要紧淡水水域常见的一种中小型经济鱼类。

花鱼骨是我国二十一世纪初开发成功新的养殖品种;它由于具有生长较快、食性广、易养殖,且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等优点,该鱼的养殖得到了迅速推广,目前已成为要紧名优养殖品种之一。

为了规范无公害花鱼骨养殖的生产环境,推广花鱼骨的养殖生产技术,保证无公害产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标准。

无公害花鱼骨第2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1 范畴本部分规定了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us) 无公害养殖的环境条件、夏花鱼种培养、冬片鱼种培养、池塘成鱼养殖、网箱养殖、饲料要求、肥料要求及鱼病防治等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花鱼骨的池塘成鱼养殖、网箱养殖,其它养殖方式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按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 5051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 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3 环境条件3.1 场地选择应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

3.2 水源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源。

水质符合GB 11607的规定。

3.3 水质水质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

3.4 底质池塘平坦,池底污泥厚度小于15cm。

3.5 其他要求鱼池要求见表1。

鱼池要求按0.5千瓦/ 667 m2配备增氧机。

4 夏花鱼种培养4.1 清塘消毒培养池在鱼苗下塘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杀灭池中有害生物(清塘)。

清塘可用干法清塘和带水清塘两种方法。

干法清塘:将池水排浅至5cm~10cm,每667m2用生石灰100Kg~150Kg或含氯量30%的漂白粉2 Kg~5Kg。

将刚溶解的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泼洒。

带水清塘:池水操纵在60-80cm,每667m2用生石灰150Kg~200Kg或含氯量30%的漂白粉15Kg,溶解后全池泼洒。

生石灰清塘后7d~10d可放鱼苗,漂白粉清塘后3d~4d可放鱼苗。

4.2 池塘注水经药物消毒后的池塘,在鱼苗下塘前2d注水。

注水口要用60目以上的网布过滤,防止敌害生物进入。

注水深度为50cm~60cm。

4.3 鱼苗放养放养前要进行鱼苗试水,测定清塘药物药性是否完全消逝。

下塘时的水温差不能超过2℃,有风天气放苗时,应在上风头放苗。

放养密度按照池塘条件、养殖技术等确定,一样为每667m210万尾~15万尾。

4.4 鱼苗饲养一样可用豆浆饲养法,黄豆用水浸泡后磨成浆,全池泼洒。

一天泼浆两次,数量依天气、水质而定。

鱼苗下塘一周内,每天每667m2喂黄豆3Kg~4Kg,一周后增至5Kg~6Kg。

待鱼苗长到1.5cm后,开始投喂粉状配合饲料。

4.5 日常治理鱼苗下塘一周后加注新水,以后按照水质情形,每隔一周左右加水一次,每次加水15cm左右。

坚持早晚巡塘,观看水质变化,及时清除敌害和杂物。

4.6 拉网锤炼夏花鱼种出塘前2d~3d,需进行拉网锤炼。

一样需进行二次拉网锤炼。

装运前应将鱼种停食1d,并密集在网箱内冲水2h~3h后再装运。

5 冬片鱼种培养5.1 放养前的预备对养殖池塘进行消毒,方法同 4.1。

鱼种下塘前每667m2施畜禽粪等发酵的有机肥150kg~200Kg。

5.2 放养鱼种放养有专养和混养两种。

专养每667m2放5000尾~8000尾,混养每667m2放花鱼骨2000尾~3000尾。

5.3 日常治理5.3.1 投饲方法采纳搭食台投喂,每667m2搭面积3m2左右的食台2个。

每天投喂2次,上午和下午各一次。

遇天气专门或鱼有浮头现象时,应推迟投喂或停食。

5.3.2 投喂量按照鱼种的规格、季节、天气、水温、水质及吃食情形灵活把握,投饲量以操纵在投饲后2h内吃完为宜,一样为鱼体重的2%~5%。

5.3.3 水质操纵加大巡塘,观看水色和鱼群活动情形,严防缺氧浮头。

适时加注新水(或换水),调剂水质肥度和透亮度,一样每月可注水(或换水)1次~2次,并用20mg/L~30mg/L的石灰水全池泼洒一次(高温季节应少量多次),使池水pH值保持在8左右,透亮度在35cm左右。

6 成鱼池塘养殖6.1 放养前的预备清除过多污泥,修整塘埂,并进行清塘,方法同4.1。

鱼种下塘前一周每667m2施发酵后粪肥150Kg~250Kg。

池塘注水在80cm~100cm之间。

6.2 鱼种放养鱼种放养应在风和日暧(气温在5℃以上)的天气里进行。

鱼种体重以10g/尾~50g/尾为宜。

放养密度视池塘条件和养殖技术水平而定,一样每667m2放养1200尾~1600尾,塘中可搭养鲢、鳙、草鱼等,但不能搭养鲤、罗非鱼等底层鱼类。

搭养的比例不要超过30%。

6.3 日常治理日常治理同5.3。

7 网箱养殖7.1 网箱要求网目大小要按照鱼种大小来决定。

网箱以无结网为好,网目大小以后按照鱼的生长情形进行调整。

规格10 m2~50 m2网箱均可,网箱箱体成长方体或正方体。

常用规格(长×宽×高)有:3m×4m×2m、5m×10m×2m等。

常用的网目规格有:0.5cm、1cm、1.5cm、2.0cm、3.0cm等。

7.2 鱼种放养7.2.1 鱼种质量与规格放养鱼种要求规格整齐、爽朗、无明显伤残病灶,规格要求每尾体重为10g~50g。

7.2.2 放养时刻鱼种宜选择在11月~翌年2月放养。

7.2.3 放养密度网箱养殖宜采纳单养模式。

放养密度因网箱面积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面积10m2~50m2的网箱,放养密度可为50尾/m3~100尾/m3,放养重量可为500克/m3~1500克/m3。

7.3 饲养治理7.3.1 饲料选用网箱养殖的饲料可选用沉性颗粒配合饲料,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应保持在33%以上,其它营养成份应满足花鱼骨正常生长的需要。

饲料的安全卫生应符合NY 5072的规定。

7.3.2 投喂7.3.2.1 投喂次数要按照养殖鱼类对水温的习惯情形来确定。

一样情形下,在水温上升到5℃以上时开始投喂饲料。

当水温6℃~15℃时,每天投喂二次;水温为15℃~25℃或32℃以上时,每天投喂三次;水温25℃~32℃时,每天投喂四次。

7.3.2.2 投喂量应按照天气、水温、水质及养殖鱼类的摄食情形来确定。

一样情形下,在水温6℃~18℃时,配合饲料的日投喂量为养殖鱼类总重量的1%~3%;水温18℃~32℃时,配合饲料的日投喂量为养殖鱼类总重量的5%~6%;当水温在32℃以上时,配合饲料的日投喂量为养殖鱼类总重量的3%—5%。

当遇到天气阴雨闷热、水体浑浊或鱼发病时,当天应少投或不投饲料。

7.3.2.3 投喂方式一样网箱需设食台,面积是网箱1/10,用夏花网片制成的食台,食台放置在网箱中央,浸入水面下20cm~40cm。

可将饲料直截了当投入食台,所投位置应靠近箱内食台水面中部。

7.4 日常治理要坚持日常巡查制度。

检查网箱是否有破旧、框架是否牢固、网眼是否堵塞、鱼类摄食是否正常,并要做好养殖日志。

如果发觉咨询题,要及时处理。

网箱要不定期清洗,以清除附着物和漂浮物,保持网箱内外水体交换畅通。

要防止偷盗。

养在水库中的网箱要紧密注意防汛,确保汛期安全。

8 肥料要求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

9 病害防治9.1 预防措施池塘、网箱在使用前后及鱼种放养时按要求进行消毒以外,常用工具也要经常用网箱消毒的方法浸泡消毒。

鱼种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要尽量幸免受伤。

鱼种下塘前用浓度为3%的食盐水浸泡消毒,定期用浓度为20mg/L~30mg/L的生石灰全池泼洒。

每2d~3d清扫一次食台,并定期用漂白粉消毒。

9.2 病害防治鱼病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渔药的使用和休药期按NY 5071的规定执行。

尽量清除池底污泥,常见鱼病及防治方法见表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