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与夏娃

合集下载

女娲造人的读后感

女娲造人的读后感

女娲造人的读后感《女娲造人》是一部以中国古代神话为题材的小说,作者以女娲为主角,讲述了她如何用黄土捏造人类的故事。

这部小说让我深受启发,不仅让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神话的魅力,还让我思考了人类的起源和生命的意义。

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位重要神祇,她被认为是人类的始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形象之一。

在《女娲造人》中,作者将女娲描绘成了一个充满智慧和善良的女神,她用黄土捏造人类,为人类赋予了智慧和生命。

这让我对女娲这个神话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人类的起源和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这部小说中,女娲用黄土捏造了人类,为他们赋予了智慧和生命。

这让我想起了《圣经》中上帝创造亚当和夏娃的故事,虽然这两个故事来自不同的文化传统,但都表达了人类对自己起源和生命的探索和思考。

人类的起源是一个神秘而又深刻的问题,无论是古代神话还是宗教故事,都在探讨这个问题,让人们思考人类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

除了对人类起源和生命意义的思考,这部小说还让我感受到了女娲对人类的关爱和呵护。

在小说中,女娲不仅捏造了人类,还教导他们种植粮食、制作衣物、建造房屋,让他们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这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思考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女娲对人类的关爱和呵护,让我意识到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

总的来说,《女娲造人》这部小说让我受益良多,不仅让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神话的魅力,还让我思考了人类的起源和生命的意义。

女娲捏造人类、教导人类种植粮食、制作衣物、建造房屋,让我感受到了她对人类的关爱和呵护,也让我思考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这部小说让我对中国古代神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人类的起源和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位重要神祇,她被认为是人类的始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形象之一。

在《女娲造人》中,作者将女娲描绘成了一个充满智慧和善良的女神,她用黄土捏造人类,为人类赋予了智慧和生命。

这让我对女娲这个神话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人类的起源和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女娲造人(简洁版)

女娲造人(简洁版)

小结
作业:试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
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巨人,他去追 太阳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禺谷之际觉得口干 舌燥,他没有找到足够的水,最后口渴而死。
嫦娥偷吃了不死药后,飞到月宫,但她孤独 寂寞……
女娲
女娲的形象
神性 神通广大
人性
勤劳、聪明、 有爱心、有创 造力
结合女娲形象,体会想象的特点。
大胆奇特的想象,成就了女娲抟土造人、洒 泥成人的神力;而又合情合理的想象,赋予 了女娲聪明勤劳、有喜有悲的人性。这样才 是女娲的形象,既神奇又符合人类社会的情 理。所以想象要大胆奇特,却又不能随心所 欲、任意发挥、不受限制,还要合情合理。
夏娃带着渴求看着那棵树,被那水灵灵的 果子诱惑得受不了,因为那果子会使她聪明。最 后,她再也忍受不了,就摘下一枚果子吃了。之 后,她再摘一枚递给亚当,亚当也吃了。之后, 他们彼此对望,意识到自己是裸体,也明白男女 身体有别,就有了羞耻之意。他们急忙摘下一些 无花果叶盖住身体。
天黑下来,有了凉意,他们听到上帝的声音, 上帝来到了园中,他们就藏了起来,上帝看 不见他们两个。可是,上帝喊亚当,问他在 何处,为何藏起身来。亚当答道,他听到上 帝的声音,但很害怕。上帝说:“如果你害 怕,那一定是吃了我禁止你们吃的果子。” 亚当立即指着夏娃说:“是这女人让 我吃那果子的。” “是的,”夏娃答道,“可是,诱惑 和欺骗我的是那条蛇。”
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 节,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将课文与课后的《风俗通》中的短文比较阅 读。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比较后筛选,课文中哪些情节更能体现作者 的想象力?有感情的读一读。
袁珂的《女娲造人》是根据《风俗通》中的 两则短文改编的。《风俗通》中的短文想象 大胆,情节较简单,是故事的骨架。袁珂的 《女娲造人》在此基础上,想象更丰富,情 节更具体,使得故事血肉丰满。

女娲造人的知识点总结

女娲造人的知识点总结

女娲造人的知识点总结女娲造人的传说女娲是中国古代的传说人物,她是人类的始祖和文明的创造者。

据古代文献记载,女娲是上古神话中的一位至高无上的神灵,她在宇宙初始时以自身的血肉之力创造了人类,是中国神话中的创世女神。

传说中,女娲造人的故事发生在宇宙初开之时,当时宇宙中只有天、地、日、月、星辰等自然物,还没有人类。

据《山海经》和《淮南子》等古籍记载,女娲是炎帝的女儿,她在宇宙之初曾先后修补了天和地,创造了人类,并教会人类农耕、渔猎、医药和文字等文明知识。

女娲造人的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中国古代神话、文化及宗教信仰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女娲造人的知识点总结1. 女娲的身世和神话形象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重要人物,她是炎帝的女儿,被认为是上古神话中至高无上的神灵。

据古籍记载,女娲是一位拥有至高智慧和至高力量的女神,她在宇宙之初以自身的血肉之力创造了人类,教导人类农耕、渔猎、医药和文字等文明知识。

2. 女娲造人的故事内容女娲造人的故事概括起来包括了女娲补天、创造人类、教授人类文明知识等多个方面。

传说中,宇宙初开时,天和地未开化,大地广漠,无有生命。

女娲为了让大地有生命,用自己的血肉补天,用骨头制成了钻木取火、石斧、铜镜和铁镜等器具,为人类提供了温暖和生活工具。

在女娲之后,她用黄土捏制了雌雄形态各异的人形,然后为他们赋予灵魂,使他们有了感知能力,开始行走、说话和繁衍后代。

同时,女娲还教导人类种植粮食、养殖牲畜、捕鱼狩猎等生存技能,传授人们如何认识自然、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3. 女娲造人的文化意义女娲造人的传说是中国古代神话文化中的一部分,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文化、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女娲造人的故事传承了古人对宇宙万物的创造和人类的由来的想象,以及对自然、生命、文明和道德的尊崇。

此外,女娲造人的故事也表达了古人秉承天地至道,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伦理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和利用。

夏朝的神话传说与人物故事

夏朝的神话传说与人物故事

夏朝的神话传说与人物故事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夏朝的历史悠久,渊源深远,其中融合了丰富多样的传说和故事。

这些神话传说和人物故事,不仅为夏朝时期的历史增添了色彩,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介绍一些夏朝时期的神话传说和人物故事,以展示夏朝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神话传说1. 盘古开天辟地根据《山海经》传说,夏朝的神话故事中,盘古是开天辟地的主角。

相传在太初时期,天地混沌一片,一位巨人盘古奋力开天辟地,他用巨斧砍破了乌云重重的天空,分割了滔滔洪水,形成了天地万物。

盘古破天开地的故事象征了宇宙的起源和秩序的建立,在夏朝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 女娲造人女娲是夏朝神话中的女主角,她被认为是人类的始祖之一。

传说女娲用五色石代表五种元素,在天空抓取到了飞翔的神禽,用它的蛋孵化出了人类。

女娲造人的故事讲述了人类的起源与女性力量的作用,体现了夏朝对人类来源和社会形态的理解。

3. 炎帝与黄帝之战夏朝时期,炎帝和黄帝是两位重要的神话人物。

据传,炎帝是夏朝的创始人,而黄帝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在夏朝神话中,炎帝与黄帝发生了一场史诗般的战争,最终黄帝战胜了炎帝,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这个传说反映了当时夏朝和黄帝时代之间的关系,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发展。

二、人物故事1. 夏禹治水夏禹是夏朝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师。

相传夏禹治理九州,实施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如开凿灌溉渠道、修建堤坝等,使灾害频发的洪涝水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夏禹治水的故事成为中国水利事业的重要典范,他的治水理念和方法影响了后世。

2. 伏羲创造八卦伏羲是传说中的夏朝始祖之一,他被尊称为八卦之祖。

根据传说,伏羲观察自然界,将天地万物和人类活动抽象为八卦符号,并用来占卜和预测未来。

伏羲创造的八卦系统为后世的哲学、占卜和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成为中国古代智慧的象征。

3. 姜女与大禹姜女是夏朝时期的一位巫师,被尊称为“夏姜”。

关于造人的神话故事有哪些

关于造人的神话故事有哪些

关于造人的神话故事有哪些人类历史上充满了各种神秘的神话传说,其中一部分神话涉及到了“造人”的主题。

关于造人的神话故事不仅反映了人类对生命起源的探索与想象,也揭示了人类对于神秘力量的畏惧和敬畏。

下面将介绍几个关于造人的神话故事,带领读者一同探索这些古老而神秘的传说。

1. 义务创造: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希腊神话中有许多关于创造人类的神话,其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是普罗米修斯的神话。

普罗米修斯是一位巨神,他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

根据神话,他从黏土中塑造了第一位人类,并通过将天上的火带给人类,使他们拥有了知识和技术。

然而,普罗米修斯的义举惹恼了宙斯,后者将其绑在悬崖上,并派来了一个猛禽每天啄食他的肝脏,直到赫拉克勒斯解救他。

2. 神力创造:北欧神话中的奥丁奥丁是北欧神话中最崇高的神之一,他也被认为是人类创造的背后神秘力量之一。

根据神话,北欧的神族派遣奥丁将两块木头变为人类。

一块木头被赋予生命和灵魂,成为了第一位男性,而另一块木头则被塑造成了第一位女性。

奥丁借助了神秘的神力,为这对人类赋予了生命和意识。

3. 善恶创造:犹太教中的亚当和夏娃在犹太教中,有一个著名的神话故事,讲述了上帝如何创造了第一位男人和女人。

根据圣经记载,上帝用尘土塑造了第一位男性,命名为亚当。

随后,上帝从亚当的肋骨中创造了第一位女性,命名为夏娃。

他们生活在伊甸园中,并受命不要吃知善恶树上的果实。

然而,由于夏娃的诱惑和亚当的顺从,他们违背了上帝的命令,被逐出了伊甸园。

4. 无心机缘:中国神话中的女娲造人在中国神话中,女娲是一个与创造和修补有关的神话人物。

根据传说,女娲用黄土和河中的泥巴塑造了人类,并通过吹人的方法吹了天使面,让人类获得了人的形状。

女娲也被认为是人类的祖先,她教会人类种植农作物、建造房屋以及其他生活技能。

女娲的造人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对人类起源的思考和探索。

5. 复活神迹:埃及神话中的奥西利斯奥西利斯是埃及神话中最重要的神之一,他被认为是死亡与再生的象征。

《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
(1)“黄泥”强调“黄”这一颜色,是为与我们的肤色相符合,使故事更容易被人们接 受。
(2)“掘”“掺”“揉”等动词,生动准确地刻画了女娲造人的一系列动作和过程,表 现了女娲造人时的慎重、认真和执着。
诗意—情意—创意
慧心—爱心—悟心
三、解读园(析文本)
4.“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混了浑黄 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儿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 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般 无二。”
1.分为男女创造后代繁衍
2.聪明而美丽
他们能说会走,喊女娲为“妈妈”。他们的身体虽然小,但 相貌和举止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相同,看起来似乎 便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气概。
1.第2段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物的心情有什么关系?
原野广阔,草木丛生,眼前的景象必然会增加女娲的孤独 感。景物衬托人物心情,引出下文女娲要在世间添点东西的想 法。
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 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诗意—情意—创意
慧心—爱心—悟心
三、解读园(析文本)
1.揉团黄泥:
女娲先是用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捏成一个娃娃 模样的小东西,放到地面上时,泥捏的小家伙便活了起 来,女娲给他取名为“人”。为了让人布满大地,女娲 工作了很久,直到疲倦不堪。
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两段译文要点:天地无人;女娲造人;造更多的人;婚姻育人。
课文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①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②人造出来之后欢欣喜悦场面 以及女娲怎样想办法让人类自己繁衍生息;③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 绪;④作者的评述。

小作文女娲和亚当夏娃的故事三年级

小作文女娲和亚当夏娃的故事三年级

小作文女娲和亚当夏娃的故事三年级在很久很久以前,世界还处于一片混沌之中。

在中国的神话里,有一位叫女娲的女神,她可有着超级神奇的本领。

据说啊,女娲长得特别美丽,而且聪明又善良。

那时候,天地之间空荡荡的,啥也没有,没有会跑会跳的小动物,更没有会说话会笑的人类。

女娲一个人在这广阔的天地间走来走去,觉得特别孤单和无聊。

有一天,女娲来到了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边。

她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突然灵机一动:“哎呀,我为啥不照着自己的样子,创造一些和我差不多的生物呢?这样世界不就热闹起来了嘛!”说干就干,女娲可真是个行动派。

她跑到附近的山上,找了一些黄色的泥土,然后用手开始捏呀捏。

她先捏出了一个圆圆的脑袋,接着是两只长长的胳膊,然后是两条结实的腿,最后再给这个小泥人捏上五官。

哇塞,一个活灵活现的小泥人就出现在了女娲的面前!女娲对着小泥人轻轻吹了一口气,这小泥人竟然就动了起来,还会开口叫女娲“妈妈”呢!女娲高兴极了,她给这个小泥人起了个名字叫“人”。

女娲不停地捏呀捏,捏了好多好多的小泥人。

可是这速度也太慢了,女娲累得腰酸背痛。

她想:“这样可不行,得想个更快的办法。

”于是,女娲找来了一根长长的藤条,然后把藤条伸进了泥潭里,沾满了泥巴。

她把藤条拿出来,在空中用力一挥,那些泥巴点子就纷纷落了下来,变成了一个个的小人儿。

这下可好了,一下子就有了好多好多的人。

这些人在大地上快乐地生活着,他们有的种地,有的打猎,有的织布,世界变得越来越热闹。

而在西方的神话里呢,也有一个关于人类起源的故事,那就是亚当和夏娃的故事。

据说上帝创造了世界之后,觉得世界上还缺少一种有智慧、能管理世界的生物,于是他决定创造人类。

上帝先用泥土创造了一个男人,给他取名叫亚当。

亚当住在一个美丽的花园里,这个花园叫做伊甸园。

伊甸园里什么都有,有各种各样美味的水果,还有清澈的小溪和漂亮的花朵。

可是亚当一个人在伊甸园里也很孤单,上帝就想:“哎呀,亚当一个人太可怜了,我要给他找个伴儿。

夏娃、女娲

夏娃、女娲

c rep n e t rs ci e n a p is c rgn l u Yi ( u s o r ,mala l, o rs o d n e p t me ta l usa e oi iel d n q i et s mb e e v n e l be 6
() I
Fr e r c g l Ler n e s me t u d o t tr e u ag a d 6 a t it r u u s x id ih En es: e v re n r i ma e n l t r n e d f i h so i ed e e d f l e q
q ’s o i e t ’n tlg n esp e r. 1 o aeme ea o n ea o ui us n u ei e ie c u &iue I c mp mel rl ne t nh mmee lj s d n l r a t i r t
un e e f mme Al e ai n e reun e hu i t e i u me tqu s a r lto nt ma n e sa ma x do si e :dle t 6 6 a l ou l n s f r b e p r pr t s e ni u ome tq s d’te d fg s pa s ̄ e u an .Pa c e c’s e c t ou ls a ma x d s ue er i 6 r de t s h m i s r e qu e t d e t i i r e
par n t r el u e m ae e ts p re ,l e l ,i 6 i u e a u e t le q e l l s u 6 i ur a f mel nf re r ,qu e ma e drg tq e l e e l l ii e e u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娲与夏娃的相遇
金融一班李倩倩 100401026 一天清晨,在伊甸园内,阳光明媚,鸟语花香。

夏娃悠闲地坐在薰衣草花藤上,吃着火锅,唱着歌。

薰衣草的花香荡漾在空中,夏娃好不惬意的享受着美好的一天。

突然,天际划出了一道耀眼的彩虹,从天上掉下来一位可爱的妹妹,宛若天仙,夏娃惊呆了,她仔细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奇女子,心想:“这是哪家的妹子,长的竟然如此的标志?这岂不是威胁到了我的地位。

”正在夏娃心里犯嘀咕是,这位女子开了口。

“在下姓女,名娲。

敢问您的大名?”
夏娃异常兴奋,“哎呦,原来是来自东土大唐的啊?幸会幸会。

我叫夏娃,是这里的行政总监。

请问你来有什么事情?”
“我也不知道怎么来了这,早上一个不小心撞到了一棵树,结果醒来就到这里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穿越。


“呵呵,也许吧,既然我们这么有缘,那我们就拜个姐妹呗”
就这样,以黄土为证,女娲和夏娃结拜成姐妹。

这两姐妹特别投缘,开始诉说他们的故事……
女娲、夏娃,一个是东方传说中共同的女性始祖,一个是西方传说中共同的女性始祖,巧合的是,两者发音几乎相同。

不过,西方传说中的夏娃是上帝从亚当身上取出的肋骨,是男人的“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东方传说中的女娲,是人类的直接创造者,还是人类初期守护者,她为人类炼石补天,重建了美好的生存繁衍空间。

说着说着,两个好姐妹居然感伤了起来,纷纷拿着心心相印的纸巾,原来她们是同病相连的难兄难弟。

她们同被受罚。

女娲的故事与洪水故事有着联系,因为人间百姓得罪了玉帝,故降大雨把百姓都淹死,只因天上一位神仙见伏羲女娲兄妹人品好,便赐一个竹篮或葫芦作为避水工具。

洪水后,兄妹成婚,百日之后,女娲生下一个肉团,伏羲看后生气,便拿刀乱砍,砍下的肉陀一个个变成了人,恰好一百个,每人一个姓,恰好就是百家姓的由来。

夏娃的命运也是一波三折。

在耶和华上帝创造天地的日子,地上还没有草木和菜蔬。

耶和华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

耶和华上帝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

园子当中又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

有河从伊甸流出来滋润那园子。

耶和华将亚当安置在伊甸园,使他修理看守,并吩咐他说不要吃善恶树上的种子。

耶和华就用亚当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

耶和华上帝用土所造的走兽中,惟有蛇最狡猾。

蛇诱骗夏娃说吃了果子眼睛可以变明亮,于是夏娃和亚当都吃了禁果,耶和华发现后要将他们赶出伊甸园,到外面去耕种。

于是,女娲问,那你们出去后都发生了什么呢?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后,终生屈从丈夫管辖,承受生儿育女的苦难与艰辛。

而且在这里女性被认定为是人类堕落的源薮,并认为男人被永远连累。

夏娃说:“我又何尝不是呢?我仅以伏羲的妹妹和妻子的身份大家知道,这显然是涂抹
上了男权主义文化的色彩,更适合男权社会统治的需要,女娲不再是独立神,而成为了伏羲的配偶神,表明女性不仅在现实生活中,而且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下降了,男性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提升。

女人都被视为是男人的附属,女人的品格、意志和道德水准都较男人为低。

这显然已是人类早期社会中男权取得统治地位时对女权消解的神话,男人已掌握了在氏族和社会上话语的权力,这种描述与判断中轰鸣着男性权力与地位不可凯觎的声腔。

这也就是她们俩一致同意的地方,虽然从属于不同的国度,不过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当然,她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同点,比如文化价值。

首先,女娲神话是中国原始农耕文化意识的遗存。

由于中国先民较早进入农业文明,所以,和伏羲女娲神话同时代或更早时代的中国神话,基本上都是农业文明时代的神话。

而农业文明时代神话的一个共同主题就是希望构建一个天下太平,守土为安的生存环境。

在社会生活中,具体表现为竭力稳固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关系。

此外,农耕文明时代注重人丁兴旺。

女娲既是古老的女性的“形象大使”,也是生殖文化的图腾范式。

女娲与伏羲总是交合在一起,双尾缠绕,是典型的生殖崇拜。

其次,农业文明的突出特征是定居生产。

伏羲女娲神话从一个侧面向我们道出了农耕文明兴起时代的文化心态:守望家园,乐对人生,面视现实,这就是农耕文化经儒家化形成的华夏民族的人生信仰和道德规范。

它导引着华夏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护着现世的家园。

亚当夏娃神话则是古代希伯来民族游牧文化时代的历史余音。

上古希伯莱人和所有的游牧民族一样,驱赶着牛羊群,浪迹天涯,征服着每一块未知领域,追逐着理想之地——即水草丰茂的大草原,充满着冒险的激情。

这种集体无意识深深镌刻在古希伯莱民族的精神碑石上。

就当他们兴致勃发追寻理想之国时,天降大祸,他们又一次次被抛入苦难深渊,亡国之痛、灭族之灾,使全民族渴望着挣脱罪罚,远离苦难,重返天堂乐园。

怡然丰裕的游牧生活被极尽艰辛的流亡生活所取代,追求、抗争、挫败、挣扎成为全民族的精神体验,而渴求幸福、安宁、和平的情感欲望最后在重返天国的契合点上凝结成新时代的民族文化精神。

亚当夏娃神话实际上是古希伯莱人游牧流亡文化编码的变形改写。

这种游牧文化是伴随着战乱与流亡生活联袂而行的。

亚当夏娃神话以隐性话语叙述了古希伯莱民族社会转型期的文化演变结果。

当然,她们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女娲以一种朴素的表徵向我们演绎了华夏民族的人本精神、阴阳和谐的哲学观念,即人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每个人都是他内在因素的创造物,幸运与苦难全本决定于自身得到和谐发展的良好祝愿。

也努力强调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而夏娃则带有明显的神/人,理想/现实二元分立的哲学色彩。

亚当夏娃神话谕示人们命运是不可知和不可选择的,因为凌驾于人之上的神决定和主宰着一切,人无法抗拒神的决定。

人的始祖亚当夏娃因为没有听从神的安排,铸成“原罪”,便隧入了天堂不可复回的永恒痛苦。

这种劫难是非人力所能挽回的。

为追求天国永恒,必须经受现世苦难,才能走向来世天国,才能再度获得上帝的怜爱。

夜幕来临,星空璀璨,她们只觉得相见恨晚,有几天几夜的话要诉说,走着走着,女娲觉得脚下一滑,一下子倒在地上,化作一缕青烟,飘散,或许,夏娃嘴角轻微地上扬,“或许她又穿越了”。

2011/11/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