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综合性实验报告记录

合集下载

陶瓷的实习报告合集5篇

陶瓷的实习报告合集5篇

陶瓷的实习报告合集5篇陶瓷的实习报告合集5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陶瓷的实习报告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陶瓷的实习报告篇1一周认识实习让我们格外兴奋,我们有机会亲自去工厂考察那些陶瓷生产过程了,也可以去领略景德镇精美陶瓷工艺了,在学校里难有机会出去参观,所以这一次实习我们都十分期待。

这星期实习了,实习周,去了一些地方参观,对陶瓷有了自己新认识,以及对陶瓷生产过程有了大致了解,感触颇深,感觉到精美陶瓷是由先进工艺做出来,以及看到陶瓷工作者精湛工艺,感觉到了陶瓷文化精美。

4月6号:上午:cc老师在主教向我们介绍了认识实习目,内容,以及实习注意事项,并向我们提出实习要求和建议,让我们对实习有了大致了解。

今天我们去是雕塑瓷厂,这个厂主要是以生产艺术瓷为主,雕塑瓷厂成立于1956年,是专门从事雕塑瓷生产陶瓷工业企业,雕塑瓷厂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三A旅游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并被轻工总会、国家旅游局等六部委确定为旅游产品定点生产基地,成为到访中外政要和来景旅游游客必去地方,所以这次去这里也可以当做一次对当代雕塑瓷欣赏。

下午我们早早地就来到了雕塑瓷厂,和着春天美丽阳光我们开始了对瓷厂参观,参观前周老师向我们介绍了雕塑瓷厂大致情况,并说明这里主要是生产艺术瓷地方,尤其是雕塑瓷很有特色。

走入瓷厂里面,真感觉有一种复古感觉,古色古香陶瓷和建筑,让人有一种和古瓷交流想法,我们在老师带领下一边认真听老师讲解,一边认真欣赏陶瓷美,仿佛就置身于陶瓷世界了,在陶瓷店里我们惊叹于陶瓷美,每一件陶瓷都想拿起来看看,同学对陶瓷兴趣也很大,都很认真地在看,看到一位陶瓷工作者正在作画,我们都很好奇,原来陶瓷上画是这样做出来呀。

我们又来到一些陶瓷作坊,看看陶瓷生产过程。

今天我们还参观了一些大型瓷器生产走进陶瓷作坊,看到是一片忙碌场景,工人师傅正忙着他们手头那一道工艺,看到工人正在给瓷胚做画,还有正在给瓷胚上料,询问得知原来那是釉下彩,需要上釉烧制才行,有青花瓶,清明上河图,精美工艺品就诞生在他们手下,看到一排水泥模具,询问师傅才知那是用来做瓷胚,利用是热胀冷缩原理,大型瓷器制作还是比较精细。

陶瓷实验报告

陶瓷实验报告

一、文献综述滑石瓷是一种以天然矿物滑石为主要原料制备的、以偏硅酸镁作为主晶相的产品。

滑石瓷介电性能优良且价格便宜, 它的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角正切值低、绝缘强度高、体积电阻率高, 并且具有较高的静态抗弯强度和较的化学稳定性—耐酸、耐碱、耐腐蚀, 从颇率特点来看, 滑石瓷的介电常数随频率的升高而降低, 而且在高频下随温度的升高变化很小。

但滑石瓷也存在着一个需引起足够重视的缺点, 那就是它的烧结范围窄, 一般只有20℃左右, 如果烧成控制不好, 常常造成变形、起泡、粘结垫料等废品的产生。

滑石质高级日用细瓷的特点1.坏体组成范围及成瓷原理:滑石瓷是镁质瓷的一种,主要原料为滑石、少量粘土和熔剂。

成瓷后的主晶相是原顽辉石,其次是玻璃物质和少量斜顽辉石、气孔等。

属于Mg0-A1203-SiO2系统见图一。

从图一中可以看到原顽辉石在1557℃熔融的不一致性,它与最低共融点1543℃之间相差甚微,而随温度升高液相量大量增长粘度急,从而对降低烧成温度扩大烧成范围,防止产品变形,阻止晶型转变是非常有利的。

而随温度升高液相量大量增长粘度急剧下降,因此限定了滑石瓷的烧成温度。

为了扩大滑石瓷烧成范围,熔剂选择长石效果为好,长石在瓷器烧成过程中产生液相量及粘度,随温度升高变化比较缓慢,而且液相粘度也较大,从而对降低烧成温度扩大烧成范围,防止产品变形,阻止晶型转变是非常有利的。

从图一可知滑石瓷组成范围一般在三元相图的偏滑石偏高岭的联线上,位于方石英与原顽辉石的界线处。

偏滑石比偏高岭大于4:1时有较宽的烧结范围,如果粘土用量过多,组成偏向茧青石区域,会使烧结范围变窄,所以粘土用量以15%左右为宜。

滑石含量增加瓷体膨胀系数增加,热稳定性下降,用量以65~75%较好。

熔剂用量应根据产品烧成温度高低和成瓷后玻璃相数量在13~18%为较好。

2.滑石瓷的工艺路线特点:(1).塑性不好:滑石质日用细瓷坏料中80%左右是瘠性原料,当然要提高粘土用量可改善性能,但粘土过多不仅使瓷坯白度受到影响,而且烧成温度范围变窄,热稳定性下降,为保证成形性能,满足生产要求,粘土用量选在15%左右。

陶瓷实验报告范文

陶瓷实验报告范文

陶瓷实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1.学习陶瓷的制作原理和工艺流程。

2.掌握陶瓷的常见分类和特性。

3.实践陶瓷的制作过程,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实验原理陶瓷是一种将天然矿物经过加工制造成的具有特定性能和艺术价值的器物。

一般使用的原料有粘土、瓷土和石英等。

陶瓷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成形、干燥、烧结和装饰等步骤。

三、实验步骤1.原料准备:选取适当比例的粘土作为原料,并将其过筛除杂质。

2.成形:根据设计需求,采用手工成形或模具成形。

手工成形可采用捏坯、拉坯或挤坯等方法。

3.干燥:将成形好的陶瓷作品晾晒,使其表面水分逐渐蒸发,达到适当的干燥程度。

4.烧结:将干燥好的陶瓷作品放入窑中,进行高温烧结。

烧结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的陶瓷种类和尺寸进行调整。

5.装饰:对烧结好的陶瓷作品进行装饰和修整,可采用彩绘、贴花、镶嵌等方式。

四、实验结果根据上述步骤,我们分别制作了手工捏坯陶瓷杯和拉坯陶瓷碗。

手工捏坯陶瓷杯:首先我们选择适当比例的粘土,通过捏制将其塑造成杯子的形状。

在捏制过程中,我们注意保持均匀的厚度和准确的形状。

然后,将捏制好的陶瓷杯晾晒,使其适当干燥。

最后,将干燥好的陶瓷杯放入窑中进行烧结。

经过高温烧结后,我们得到了一个坚固且具有良好手感的陶瓷杯。

拉坯陶瓷碗:首先我们选择适当比例的粘土,通过拉制将其成形为碗的形状。

在拉制过程中,我们需保持拉制速度和力度的均匀,以确保陶瓷碗的外形和壁厚的一致性。

然后,将拉制好的陶瓷碗晾晒,使其适当干燥。

最后,将干燥好的陶瓷碗放入窑中进行烧结。

经过高温烧结后,我们得到了一个光滑且结实的陶瓷碗。

五、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不同成形方法对陶瓷制品的外观和质感有很大影响。

捏坯方法能够制作出较为自由和独特的形状,但需要较高的手工技巧。

拉坯方法则相对简单,但对拉制速度和力度的掌握要求较高。

此外,陶瓷制品的烧结温度和时间也会影响其质地和坚固程度。

六、实验心得通过这次陶瓷实验,我深刻认识到了陶瓷制作的复杂性和艺术性。

陶瓷实验设计报告

陶瓷实验设计报告

日用长石质瓷坯料配方设计、试样制备及其性能测试1. 前言实验目的及意义通过陶瓷工艺设计性综合实验,达到:(1)深刻常用陶瓷原料在陶瓷坯料中的作用;(2)掌握坯料配方设计和实验研究方法;(3)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动手能力;(4)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为毕业论文实验、进一步深造或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文献综述近年来,我国作为日用陶瓷工业生产和出口大国,目前陶瓷生产取得了飞速发展,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生产企业在不断提高和增加,许多大中型企业纷纷采用了国内外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产品品种不断增多,产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21世纪的到来和我国加入WTO,国内外对于日用陶瓷的需求量愈来愈大,对其产品质量要求也愈来愈高,但是目前我国高质量的日用陶瓷产品的产量远达不到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如今,长石质瓷是目前国内外陶瓷工业所普遍采用的一种瓷质。

它是以长石作助熔剂的“长石—石英——高岭土”三组分系统瓷,是硬质瓷的一种。

这种瓷利用长石在较低温度下熔融并形成高粘度玻璃的特性,与石英、高岭土按一定比例配成坯料,其烧成温度范围比较宽,以其组分比例及工艺因素的不同,变动范围很宽,可以配成1150~1450℃,我国的长石质瓷一般在1250~1350℃内烧成。

瓷胎是由玻璃相(50%~60%)、莫来石晶相(10%~20%)、残余石英晶相(8%~12%)、半安定方石英晶相(6%~10%)及微量气孔相(0.5%)构成其特点是瓷质洁白坚硬,呈半透明状,吸水率低,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

这种瓷适合用于坐餐具、茶具、陈设瓷器、装饰美术瓷器及其一般的工业技术用瓷器。

3. 实验过程总体安排首先查阅资料选择一种长石质瓷坯的化学组成,估计其烧成温度和抗弯强度,再根据已有的原料计算出配料量,然后根据配方,制备试样若干,通过对不同温度确定烧成温度,最后测量在此温度下烧成试样的抗弯强度,另补充电解质稀释泥浆实验。

陶瓷制备实验报告

陶瓷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习目的掌握陶瓷主要工艺实验的原理、方法与一定的操作技能,通过陶瓷工艺综合实验了解陶瓷产品的设计程序与工艺过程,培养综合设计实验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

二.实习时间2013年11月22日三.实习地点南信大尚贤实验室及江都金刚机械厂四实习过程 1.陶瓷材料a概念:用天然或合成化合物经过成形和高温烧结制成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

它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耐磨性、耐氧化等优点。

可用作结构材料、刀具材料,由于陶瓷还具有某些特殊的性能,又可作为功能材料。

b 分类:普通材料:采用天然原料如长石、粘土和石英等烧结而成,是典型的硅酸盐材料,主要组成元素是硅、铝、氧,这三种元素占地壳元素总量的90%,普通陶瓷来源丰富、成本低、工艺成熟。

这类陶瓷按性能特征和用途又可分为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电绝缘陶瓷、化工陶瓷等。

特种材料:采用高纯度人工合成的原料,利用精密控制工艺成形烧结制成,一般具有某些特殊性能,以适应各种需要。

根据其主要成分,有氧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金属陶瓷等;特种陶瓷具有特殊的力学、光、声、电、磁、热等性能。

c性能:(1)力学特性:陶瓷材料是工程材料中刚度最好、硬度最高的材料,其硬度大多在1500hv 以上。

陶瓷的抗压强度较高,但抗拉强度较低,塑性和韧性很差。

(2)热特性:陶瓷材料一般具有高的熔点(大多在2000℃以上),且在高温下具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陶瓷的导热性低于金属材料,陶瓷还是良好的隔热材料。

同时陶瓷的线膨胀系数比金属低,当温度发生变化时,陶瓷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3)电特性:大多数陶瓷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因此大量用于制作各种电压(1kv~110kv)的绝缘器件。

铁电陶瓷(钛酸钡batio3)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可用于制作电容器,铁电陶瓷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还能改变形状,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具有压电材料的特性),可用作扩音机、电唱机、超声波仪、声纳、医疗用声谱仪等。

陶瓷综合实验报告

陶瓷综合实验报告

**大学陶瓷综合实验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目录........................................................................................................................................................................................... - 1 -前言........................................................................................................................................................................................... - 2 -附:原始数据........................................................................................................................................................................... - 3 -1粘土化学成分的分析计算.................................................................................................................................................... - 3 -2塑性泥料的制备.................................................................................................................................................................... - 7 -3可塑性指标的测定与计算.................................................................................................................................................... - 7 -4可塑性指数的测定................................................................................................................................................................ - 7 -5陶瓷吸水率的测定................................................................................................................................................................ - 8 -6线收缩率的测定.................................................................................................................................................................... - 8 -7白度的测定............................................................................................................................................................................ - 9 -8陶瓷热稳定性的测定............................................................................................................................................................ - 9 -9烧成曲线的测定.................................................................................................................................................................... - 9 -10粒度分析............................................................................................................................................................................ - 11 -11陶瓷制品的显微结构测试................................................................................................................................................ - 14 -11.1X射线衍射分析 .............................................................................................................................................................. - 14 -11.2光学显微镜下的观察 ..................................................................................................................................................... - 16 -12作品展示栏........................................................................................................................................................................ - 18 -心得体会................................................................................................................................................................................. - 20 -前言陶瓷综合性实验是根据选题的需要,将各个孤立的实验,通过课题内容的需求,有机地贯穿起来,成为一体,也可称为设计性实验或研究性实验。

陶瓷实习报告[五篇模版]

陶瓷实习报告[五篇模版]

陶瓷实习报告[五篇模版]第一篇:陶瓷实习报告陶瓷实习报告汇编五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陶瓷实习报告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陶瓷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概述1.1 实习目这次实习想通过在湖南电瓷厂以及湖南陶瓷研究所等地参观电瓷以及釉下五彩生产工艺流程,在上次淄博实习基础上加深对陶瓷工艺流程了解,巩固在学校所学理论知识,拓展对陶瓷认知能力,增强实践能力,为毕业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2 实习要求1)了解工厂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生产规模、产品种类和发展远景;2)了解工厂原料、燃料及水电供给情况;3)了解全场生产工艺流程;4)了解全场工艺布置,各生产环节任务及相互联系;5)了解三废排放及环保措施等;6)严格要求自己,语言行为文明,穿戴整齐,尊敬师长,吃苦耐劳,注意处理好各种关系;7)认真遵守工厂各项规章制度,注意安全,参观时按小组顺序走,不乱跑,乱摸产品,不妨碍工人操作,更不能私拿产品,乱动机器开关。

1.3 实习内容1)全厂概况:工厂地理位置、工厂占地面积、工厂环境卫生、交通位子、生产规模、原料燃料及水电供给情况;全厂生产工艺流程;全厂工艺布置2)原料车间:了解陶瓷原料种类及作用;了解不同陶瓷制品用途及要求,其次还要了解原料价格、外观特征、性能、产地、颜色、化学组成、颗粒大小、储存方式和储存时间;坯体、釉料制备工艺流程,在制备过程中机械设备,以及各种设备详细参数和工艺操作规程;3)成型车间:成型方法、工艺流程及特点,了解成型机型号、吨位、规格、工作原理、转速、功率以及产量;(4)烧成车间:主要了解窑炉种类、窑炉结构、窑炉结构参数、窑炉干燥系统正常工作技术参数如壁厚、高度、宽度、长度、烧成最高温度以及烧成周期;其次要了解产品种类、烧成方式、热耗、品率,废瓷回收利用,以及车间面积包装车间。

陶瓷中试实验报告

陶瓷中试实验报告

陶瓷中试实验报告
《陶瓷中试实验报告》
在陶瓷制造过程中,中试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中试实验,可以对原材
料的性能进行评估,优化生产工艺,确保产品质量。

本文将对陶瓷中试实验进
行详细报告。

首先,我们选取了几种常用的陶瓷原料,包括粘土、石英、长石等,并对它们
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和物理性能测试。

通过对原料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其成
分比例,以及其在制作陶瓷过程中的作用。

同时,物理性能测试可以评估原料
的硬度、熔点等指标,为后续的配比和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其次,我们进行了原料的配比实验。

在陶瓷制作中,不同的原料配比会直接影
响产品的性能和外观。

通过中试实验,我们可以根据原料的性能和成本,确定
最佳的配比方案。

在配比实验中,我们还可以对不同配比方案的陶瓷样品进行
烧结试验,以评估其烧结性能和成品率。

最后,我们进行了陶瓷制品的性能测试。

通过对陶瓷制品的物理性能、化学稳
定性、耐磨性等进行测试,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还对产
品的外观进行了评估,包括颜色、光泽度等指标。

通过这些测试,我们可以了
解产品的优缺点,为产品改进和工艺优化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陶瓷中试实验是陶瓷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中试实验,
我们可以对原料和产品进行全面的评估,为产品质量和工艺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生产出更优质的陶瓷制品,满足客户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综合性实验报告记录————————————————————————————————作者:————————————————————————————————日期:陶瓷综合性实验报告——总结报告一、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1. 实验目的了解和掌握瓷质玻化砖的制备工艺 2. 实验原理陶瓷是把粘土原料、瘠性原料及溶剂原料,经过适当的配比、粉碎、成形并在高温焙烧情况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后,形成的坚硬物质。

陶瓷坯体是由经过高温焙烧后生成的晶相、玻璃相、原料中未参加反应的石英和气孔组成。

玻化砖是一种强化的抛光砖,它采用高温烧制而成。

质地比抛光砖更硬更耐磨。

玻化砖颜色均匀、防污、耐磨、好打理,而且光亮如镜。

质量过关的玻化砖要求吸水率小于0.5。

实验要求玻化砖的配方组成范围为组成 2SiO32O A lO Na 2+O K 2含量(%) 65-7516-19<7二、实验部分 2.1实验仪器、药品 实验仪器 实验设备 球磨机、行星球磨机、分离式液压起顶机、箱式电阻炉、茂福炉 性能测试设备 茂福炉、三点抗弯、电炉其它 研钵(杵)、烧杯、20目筛、80目筛、250目筛、刚玉球、直尺、小刀、砂纸实验药品SiO 2 Al 2O 3 Fe 2O 3 CaO MgO K 2O Na 2O 烧失量 TiO 2 中山水洗泥 5737 0.5 — — — — 12 — 滑石 45 — — — 31 —— — — 粘土1/2 70 12 1.5 3-4 2-3 2.0— 0.7-0.8 钾长石 70 15 0.5 — — 13-14 0.5 0.2-0.3 钠长石 70 13 1.0 — — 2.0 8.0 1.0 0.7-0.8 叶腊石 60 22-24 0.1 — — ——<1.0 — 宣化土 71121.54-5—<3.06.01.02.2实验步骤2.2.1配料胚体配方计算与设计 本次实验选用的原料配方为 原料 中山水洗泥滑石 粘土1/2 钾长石 叶腊石 宣化土 含量(%)1031740327各原料中氧化物的量中山水洗泥:2SiO :7.510%57=⨯ Al 2O 3:7.310%37=⨯Fe 2O 3:05.010%5.0=⨯滑石:2SiO :35.13%45=⨯MgO :93.03%31=⨯粘土:2SiO :9.1117%70=⨯ Al 2O 3 :04.217%12=⨯ Fe 2O 3:255.017%5.1=⨯ CaO :595.017%5.3=⨯MgO :51.017%3=⨯O Na 2+O K 2:34.017%0.2=⨯TiO 2:13.017%75.0=⨯钾长石:2SiO :2840%70=⨯ 32O A l :640%15=⨯ Fe 2O 3:2.040%5.0=⨯O Na 2+O K 2:6.540%14=⨯TiO 2:1.040%25.0=⨯叶腊石:2SiO :8.13%60=⨯32O A l :72.03%24=⨯Fe 2O 3:003.03%1.0=⨯ 宣化土:2SiO :17.1927%71=⨯ 32O A l :24.327%12=⨯32O Fe :405.027%5.1=⨯CaO :215.127%5.4=⨯O Na 2+O K 2:81.027%0.3=⨯2TiO :27.027%0.1=⨯⑶各氧化物的总量及质量分数:2SiO :92.6717.198.1289.1135.17.5=+++++32O A l :7.1524.372.0604.27.3=++++32O Fe :913.0405.0003.02.0255.005.0=++++CaO :81.1215.1595.0=+MgO :44.151.093.0=+O Na 2+O K 2:75.681.06.534.0=++2TiO :5.027.01.013.0=++各氧化物的总量:96.38 氧化物的质量分数:氧化物 2SiO32O A l32O FeCaO +MgO2TiOO Na 2+O K 2质量分数(%) 67.9215.70.9133.250.56.75符合设计要求 2.2.2混料将称好的原料放在球磨机中球磨 ,过80目筛,取80目筛下粉末。

按照500g 称取原料,即中山水洗泥50g ,滑石15g ,粘土85g ,钾长石200g ,叶腊石15g ,宣化土135g 。

最后将各种原料混合起来。

2.2.3球磨将混合好的原料粉末放在行星球磨罐中,加入36%(180g)的水,1.05%(5.25g)的多聚磷酸钠,刚玉小球(料球比为1:2,磨球比例为:大球:中球:小球=1:2:1),球磨1h。

2.2.4干燥将球磨好的泥浆倒入泥浆盘中,然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备用。

烘箱温度为160℃。

2.2.5造粒将烘干好的泥浆放在研钵中研碎,使粉末能够通过250目筛,然后采用喷雾法造粒。

然后将造好的颗粒陈腐2h。

然后使造好的颗粒过20目、80目筛,取20目筛下,80目筛上的颗粒。

2.2.6成型称取质量为22g的颗粒放入压片机中压成直径为5cm的圆片。

压片压力位15~20MPa,成压11片。

注意压片前后要将压片机擦干净,否侧压出的瓷片表面不光滑。

压完片后将瓷片放在烘箱中烘干,烘箱温度为110℃。

烘干后取三片瓷片在瓷片中心画相互垂直的半径为2cm的十字丝,测收缩率备用;取三片做三条瓷条,宽为20~25mm,长尽量长。

然后将瓷条表面用砂纸打磨光滑,测三点抗弯备用。

2.2.7烧结将瓷片放入电阻箱中烧结,烧结温度为1150℃,待炉子升温至1150℃时保温2h,然后再自然降温至400℃左右后关闭电阻箱电源。

2.2.8性能测试1、密度测试(1)实验仪器设备烧杯,JA系列密度天平,试样(2)实验步骤①选取制好的3片圆形陶瓷片,备用,将盛满水的烧杯放入天平中;②将密度天平开机,预热;③按“模式”键,选择进入solid密度模式;④按“单位”键,选择solid模式;⑤按“去皮/清零”键,天平显示“solid-1”,待出现0.000g后,在秤盘上放置所测样品;⑥待称重稳定,出现“g”后,按“去皮/清零”键,天平显示“solid-2”,待出现显示“0.000g”后,将所测样品浸没于水中;⑦待称重稳定,出现“g”后,按“去皮/清零”键,天平显示“solid-3”,显示所测样品的表观密度;⑧重复第⑤到第⑦步骤,重新测量余下两个样品,并且记录实验数据。

2、收缩率测定 (1)实验仪器直尺、画有十字的烧结好的陶瓷片 (2)实验步骤将划有十字丝的瓷片分别在1150℃下烧结,取出冷却后,用直尺度量十字丝的长度,计算收缩率:(原始长度-烧结后长度)/原始长度 3、抗弯强度的测定 (1)实验设备三点抗弯设备、烧结好的条状陶瓷片(3片) (2)实验步骤将在1150℃温度下烧结的陶瓷小条放在三点抗弯设备上测量其抗弯能力,在实验工程中所采取的加载速度是0.5mm/min ,记录实验结果。

4、热稳定性的测定 (1)实验仪器一片烧结好的陶瓷片、茂福炉、烧杯 (2)实验步骤将在1150℃下烧结的瓷片放在茂福炉中加热。

从500℃开始,依次升温,每次保温20min ,然后将保温好的陶瓷放入冷水中,观察其炸裂情况。

三、结果与讨论 3.1密度测试编号 ρ1ρ2ρ3密度(3/cm g )1.7491.7431.729本次试验所烧成的玻化砖的密度为1.7403/cm g 3.2烧结收缩率测定 1150℃下十字丝的长度序号 1 2 3 长度cm 1.85 1.90 1.83 收缩率/%7.5%5%8.5%平均收缩率/% 7%3.3抗弯强度的测定序号厚度(mm )宽度(mm ) 拉伸强度(MPa ) 弯曲强度(MPa ) 面积 (2mm ) 最大载荷(MPa ) 1 4.80 20.68 38.2495 16.2911 99.26 208.6338 34.7021.0830.17996.990799.08122.8525由实验结果可得,本次试验所烧成的玻化砖的最大抗弯强度可达16.2911MPa ,强度较差。

建筑陶瓷的抗弯强度一般要求大于40Mpa 即可,而本次试验所制得的样品的抗弯强度均小于40Mpa ,所以不符合要求。

3.4热稳定性的测定将烧制好的玻化砖放入茂福炉中加热,起始温度为500℃,保温20min 后放入冷水中观察其是否炸裂。

如果不炸裂,再提高100℃,重复实验步骤。

本次实验的炸裂温度为850℃。

四、结论①本次试验所设计的配方符合玻化砖的性能要求。

即 原料 中山水洗泥滑石 粘土1/2 钾长石 叶腊石 宣化土 含量(%)1031740327化学组成为 氧化物 2SiO32O A l32O FeCaO +MgO2TiOO Na 2+O K 2质量分数(%)67.9215.70.9133.250.56.75②我们组的瓷片烧结的温度1150过高,以至出现过烧现象。

③玻化砖的抗弯强度较差。

④影响抗弯强度的因素:主要有配方组成,烧成温度,晶粒尺寸和分布,玻璃相的分布,气孔的大小和分布。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了解到了玻化砖原料的组成、分类,各个原料在玻化砖烧结中起的作用,玻化砖的制备方法、工艺,及性能测试的方法等。

我们在烧结瓷片是应该从1000℃、1100℃、1150℃、1250℃下试烧,找出最佳的烧结温度,然后再在最佳烧结温度下烧结剩余瓷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