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金山屯区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活板》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 短文两篇课时训练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 短文两篇课时训练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短文两篇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活板》(一)、阅读《活板》片断,完成1—4题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2分)(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2)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3)更互用之,瞬息可就()(4)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活板印刷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哪两条?请你用原文中最关键的两句话回答。

(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椐说明内容,写出活板印刷简要的工作流程。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指南针》一文,完成5—6题方家(2)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活板》同步练习 苏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活板》同步练习 苏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活板》同步练习苏教版课题:活板班级: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1.加点字注音更.互()贮.()炀.()砥.()和.纸灰()燔.土()讫.()瞬.息()2.解释加点的字: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乃.密布字印:持就.火炀.之:则字平如砥.:一板已自.布字: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韵为一帖.:以.纸帖.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殊.不沾污:若止.印三二本3.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

不以.木为之者:不若.燔土:以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若若.止印三二本:印五代时始印.五经火火.烧令坚:乃密布字印.用讫再火.令药熔:4.翻译下面句子。

⑴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⑵一板已自布字。

⑶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⑷用讫再火令药熔。

⑸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⑹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5.《活板》选自,作者是___ _代的____ ___,他是一位_______家、_____ 家。

二、语言表达★6.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有四大发明,还有很多其他的发明,请你举出一个例子,介绍这种发明。

说清楚这种发明的过程、作用及影响。

三、课内同步阅读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八年级语文:《活板》练习测试二

八年级语文:《活板》练习测试二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课方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课方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语文教课方案编订: XX文讯教育机构《活板》练习测试 ( 二)教材简介 : 本教材主要用途为经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课设计资料合用于初中八年级语文科目 , 学习后学生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本内容是依据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更正调整或直接进行教课使用。

一、选择注音完整正确的一组。

1 a括kuò 昇shéng炀yáng砥zǐb 括kuè 昇shēng炀yáng砥dǐc 括kuò 昇shēng炀yáng砥dǐd 括kuò 昇shēng炀tàng砥dǐ答()2 a瞬shùn韵yún贮chú 燔fánb 瞬shuèn韵yùn贮zhù 燔fānc 瞬shuèn韵yùn贮zhù 燔fánd 瞬shùn韵yùn贮zhù 燔fán答()二、为下边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1唐人还没有盛为之a shèng bchéng答()2薄如钱唇a báo bbócbò答() 3蜡和纸灰之类冒之a huó bhuò ché答()4更互用之a gèng bgēng答() 5有奇字素无备者a qíbjī答()6旋刻之a xuàn bxuán答() 7兼与药相粘,不行取a nián bzhān答()8其印为予群从所得a zòng bcóng答()三、选出对黑体字解说正确的一项。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新版)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新版)苏教版

第13课短文两篇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松脂.( ) 燔.土( ) 篆.章( ) 二黍.许( ) 诎.右臂( ) 以手拂.之( )更.互用之( ) 殊.不沾污( ) 曾.不盈寸( ) 三十有.四( )2.解释下列加点词。

(1)唐人尚未盛.为之( ) (2)此印者才毕.( )(3)有奇字素.无备者( ) (4)一板已自.布字( )(5)和.纸灰之类冒之( ) (6)不若燔.土( )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罔不因.势象形(根据)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还)其两膝相比.者(比较) 尝.贻余核舟一(曾经)B.高可二黍许.(上下) 能以.径寸之木(用)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挑选) 神情与苏、黄不属.(属于)C.为.宫室、器皿、人物(雕刻)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高)中轩敞者为.舱(做)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弯曲)D.明有奇.巧人(奇特)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左手倚一衡.木(横)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缓缓地)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活板》庆历中有布衣毕异,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4.选段说明的顺序是 (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D.程序顺序5.下列“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唐人尚未盛为之. B.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C.如“之.”“也”等字 D.木格贮之.6.活字的印模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种材料有什么优越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并简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短文两篇——核舟记》同步练习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短文两篇——核舟记》同步练习 苏教版

第三单元十三短文两篇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异,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选自《活板》) 【乙】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

取桐油、清油①、猪油烟为者,居十之一。

取松烟为者,居十之九。

凡造贵重墨者,国朝②推重徽郡人。

或以载油之艰,遣人僦居⑧荆、襄、辰、沅,就其贱值桐油点烟而归。

其墨他日登于纸上,日影横射有红光者,则以紫草汁浸染灯芯而燃炷④者也。

(选自《天工开物·丹青》) 【注释】①清油:菜籽油。

②国朝:本朝。

③僦(jiù)居:客居。

④炷:烧。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瞬息可就.( ) (2)用讫.再火令药熔( )(3)或.以载油之艰( ) (4)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 )2.甲乙两段中都有不少含“以”的句子,例如“不以木为之者”,请在乙段中找出与例句中“以”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含“以”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造贵重墨者,国朝推重徽郡人。

【练习】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

【练习】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

【关键字】练习第13课短文两篇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松脂( ) 燔土( ) 篆章( ) 二黍许( ) 诎右臂( ) 以手拂之( )更互用之( ) 殊不沾污( ) 曾不盈寸( ) 三十有四( ) 2.解释下列加点词。

(1)唐人尚未盛为之( ) (2)此印者才毕( )(3)有奇字素无备者( ) (4)一板已自布字( )(5)和纸灰之类冒之( ) (6)不若燔土( )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罔不因势象形(根据)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还)其两膝相比者(比较) 尝贻余核舟一(曾经)B.高可二黍许(上下) 能以径寸之木(用)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挑选) 神情与苏、黄不属(属于)C.为宫室、器皿、人物(雕刻)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高)中轩敞者为舱(做)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弯曲)D.明有奇巧人(奇特)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左手倚一衡木(横)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缓缓地)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活板》庆历中有布衣毕异,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4.选段说明的顺序是 (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D.程序顺序5.下列“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唐人尚未盛为之 B.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C.如“之”“也”等字 D.木格贮之6.活字的印模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种材料有什么优越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并简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短文两篇之活板》同步练习 苏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短文两篇之活板》同步练习 苏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之活板》同步练习苏教版一、在括号中给下列黑体字注音,并在横线上做解释。

1、炀( )2、砥( )3、燔( )4、讫( )5、更互用之( )6、松脂、腊和纸灰之类( )7、为予群从所得( )二、在括号中写出下列黑体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词语。

1、满铁范( )为一板2、蜡和纸灰之类冒( )之3、殊( )不沾污4、唐人尚( )未盛( )为之5、有奇( )字素( )无备者,旋( )刻之6、不若燔( )土,用讫再火( )令( )药熔三、在题后的括号中注“为”字的用法。

1、唐人尚未盛为之( )2、未为简易( )3、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4、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四、阅读课文第2段说明活板印刷的部分,写出层次提纲,并指出这篇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说明的。

1、课文说明活板印刷部分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其法……火烧令坚)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先设一铁板……则字平如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层(若止印三二本……瞬息可就)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篇文章主要按说明的。

五、翻译下列句子。

1、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沾,不可取。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1、yáng烤 2、dǐ磨刀石 3、fán烧4、pì完5、gēng交替6、huò混合7、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二、1、框子 2、盖上 3、特别 4、还大规模5、生僻平素立即6、烧火烤使三、1、做(采用) 2、算是 3、是4、被四、1、第一层:制作活字第二层:活板用法第三层:活板功效2、主要按制成活板的程序安排说明顺序的。

《活板》练习测试,1

《活板》练习测试,1

《活板》练习测试,1篇一:活板习题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 1. 以上文段选自,作者,是朝著名的科学家一部有关等各种知识的笔记。

2请你为下面加线的字注音:毕昇()蜡和()火炀之*()字平如砥()更互()燔()土以纸帖之()3、你解释下面加线的词的含义。

火烧令坚()之类冒之()持就火炀之()止印()更互用之()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4、你找出选文中的两个通假字,并写出通哪个字。

5、你翻译下列句子。

(1)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2)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6、你结合活板具体情况,对比雕版的特点写出活板的特点。

雕版:活板:7 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请你选择。

()A. 布衣毕昇B. 活版印刷术的发明C. 活版印刷术D. 活版印刷术的优点8 按活版印刷工作程序,将下列内容排序。

》。

这是A. 排版B. 制字C. 拆版存放D. 印刷正确的顺序是:9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一例说说它的作用。

10、这段文字中有哪些短语突出了“活板”的“活”这个主要特征?请摘出来,并且说说它们各说明了“活板”的什么特征。

11、划线句都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12、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它与火药、、和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你学习了课文又了解了上面的知识从中收到了什么启发?试题答案】1. 《活板》沈括宋梦溪笔谈历史文艺科学2、略3、略4. “板”通“版”;“止”通“只”。

5. (1)用胶泥来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的边缘,每个字一个印,用火烧烤使它坚硬。

(2)先准备好一块铁板,把松脂6略7. C8. B9. 这段文字运用了打比方10、(1)“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2)“乃密布字印”说明排版是活的(3)“每一字皆有数印”说明字印数目是活的11、作比较12、造纸、指南针启发(略)篇二:《活板121》练习《活板》练习测试一、给加点的字注音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冒之.2 .持就火炀( )之.3 更()互用之.4 则以纸帖()之.5 兼与药相粘() .6 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7 以手拂( )之.8 木格贮()之.9 殊()不沾污.10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唐人尚未盛为之 2此印者才毕3有奇字素无备者 4用讫再火令药熔 5一板已自布字 6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7不若燔土 8乃密布字印 9旋刻之.10薄如钱唇11则第二板已具12更互用之..13则字平如砥14若止三二本 15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16瞬息可就三、解释下列加点字(一词多义)A每字为一印此印者才毕.每一字皆有数印乃密布字印D持就火炀之.火烧令坚.以草火烧.用讫再火令药熔.3 这段文字中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五个步骤,它们的正确顺序是怎样的?请将它们的字母按顺序写在横线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春市金山屯区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活板》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憧憬(chōng)编撰(zhuàn)甘霖(líng)拈轻怕重(zhān)
B . 巢穴(xué)媲美(pì)纤细(qiān)间不容发(jiàn)
C . 古刹(chà)锵然(qiāng)倔强(juè)矫揉造作(jiāo)
D . 游弋(yì)攒聚(cuán)眼眶(kuàng)汗流浃背(jiā)
2. (2分)选出默写有误的一项是()。

A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 . 一日瀑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 (2分)结合全文,指出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

A . 《核舟记》一文选自清代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B . 文章说明了雕刻家构思的巧妙,赞美他的高超技艺。

C . 文章描述了雕刻品“核舟”的艺术形象,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D . “尝贻余核舟一”,这里指的是王叔远把核舟赠送给苏轼。

4. (2分)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 . 星宿
B . 宿舍
C . 住宿
D . 留宿
5. (2分)下列文言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一狼径去(离开)惟危楼一座(高)
B . 选贤与能(通“举”)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点点)
C .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体会、领会)
D . 由是先主遂诣亮(拜访)惠子相梁(做宰相)
6. (2分) (2020九下·温州竞赛)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似与游者相乐/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 . 念无与为乐者/微斯人,吾谁与归
C . 寻张怀民/未果,寻病终
D . 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
7. (2分)下列对文章《我的老师》各句的理解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抒发了“我”对老师的理解和热爱之情。

)
B . “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句中“接近”和“爱好”的位置可互换,换后也能很好地抒发“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
C . “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对老师的高度评价,抒发了“我”对老师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
D . “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抒发了我对老师的依恋、热爱之情。

)
8. (2分)对蒋氏的自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表现了蒋氏及其乡邻的悲惨生活。

B . 说明捕蛇给蒋氏三代人带来的好处。

C . 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恶。

D . 通过对比反衬揭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的社会现实。

9. (2分)读《曹刿论战》,对“夫战,勇气也”理解正确的项()
A . 战争,是要勇敢的。

B . 作战,是靠勇气的
C . 大丈夫打仗,是要有勇气的。

D . 那些人打仗,就是勇敢
10. (2分)下列加线的“以”字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 .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 .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 .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11. (2分)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A .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 .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 . 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D .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2. (2分)下面各组加下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
B .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C .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狼》)
D . 先帝不以臣卑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13. (2分)下列加线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 持就火炀之。

(动词,接近、靠拢)
B . 第二已具。

(准备好,齐备)
C . 更互用之。

(交替,轮换)
D . 瞬息可就。

(成就)
14. (2分)选出对加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①唐人尚未盛为之
②火烧令坚
③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④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A . ①崇尚②让③蒙、盖④框子
B . ①还②让③蒙、盖④框子
C . ①高尚②让③冒犯④框子
D . ①还②命令③蒙、盖④典范
15. (2分)选出对加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①满铁范为一板
②持就火炀之
③己自布字
④则第二板已具
A . ①全部②烤③另外④准备好
B . ①排满②烧③另外④准备好
C . ①排满②烤③别自④具有
D . ①排满②烤③别自④准备好
二、填空题 (共5题;共22分)
16. (11分)《社戏》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___省________市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__
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

本文体裁是________,文中的“社”原指________,在绍兴,“社”是________,“社戏”是指________ 。

17. (5分)故事《人琴俱亡》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
18. (2分)《桃花源记》以________为线索,________为顺序。

19. (2分)《游高梁桥记(袁宏道)》作者对高粱桥的景致采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

20. (2分)“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_______;“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共3题;共28分)
21. (5分) (2019七上·海珠期末) 以下是一位同学的文言文专题复习活页本,根据课本,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22. (5分)文中用到了许多“看”的同义词,请根据《静默草原》原文在括号中填入“看”的同义词。

①站在草原上,你勉力________,或回头向后________,都是一样的风景。

②在都市里生活,或者寻访名山以及赏玩江南园林的人,都习惯于这样的________。

③蒙古人________的时候,总是眯着眼睛。

④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________未来。

23. (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教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被尊称为“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百里奚举于市(举用,选拔)
B . 而后作(作为,奋起)
C . 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D . 征于色(颜色)
(3)文章开篇列举的六位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有哪些相似之处?
(4)文章第二自然段讲到提高人的能力必须具备的条件,其中用了这样一些词汇,即“苦”“劳”“饿”“空乏”“拂乱”,作者通过这些词语要告诉我们,人应该经受哪些方面的考验才能有所提高?
(5)(朱子语类》中说:“人须从贫困艰苦中做来,方坚牢。

”结合课文内容,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此句所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填空题 (共5题;共22分)
16-1、
17-1、
18-1、
19-1、
20-1、
三、阅读理解 (共3题;共28分)
21-1、
22-1、
23-1、
23-2、
23-3、
23-4、
2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