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概念整理
初中数学人教版概念及知识点整理

初中数学人教版概念及知识点整理
1. 数轴及其应用
- 一维坐标系概念及表示方法
- 数轴定点、距离、相反数、相等及大小关系等基本概念- 在数轴上绘制点,求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2. 整数及其运算
- 整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 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 整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3. 分数及其运算
- 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 分数化简及约分
- 分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4. 小数及其运算
- 小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 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小数化简及约分
- 小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5. 百分数及其运用
- 百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 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6. 计数与概率
- 事件的概念及其表示
- 频率、比率与概率的关系
- 试验、基本事件与样本空间的概念- 贝叶斯公式
7. 代数式和方程
- 代数式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 项、系数、次数及同类项的概念- 方程的概念及解法
-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 已知量的概念及解题方法
8. 几何
- 角、线段、直线、射线及平面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 直角三角形及勾股定理
- 几何图形的分类
- 直线、射线与线段之间的关系
- 角的分类及大小比较
9. 数据的统计和图形的应用
- 统计量(均值、中位数、众数等)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 极差、四分位数、百分位数等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 直方图、饼状图、折线图等图形的读取和绘制
以上为初中数学人教版的概念及知识点整理,并非详细说明,希望能协助大家学习初中数学知识。
初一数学丨数学重要的定义、定理、公式、方法整理

初一数学丨数学重要的定义、定理、公式、方法整理有理数1.1正数与负数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
(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
与正数具有相反意义。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1.2有理数1、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数轴: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1.3有理数的加减法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4、加法交换律:a+b=b+a5、加法结合律:a+b+c=a+(b+c)=(a+c)+b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有理数的乘除法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乘法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分配律:a(b+c)=ab+ac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5有理数的乘方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
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初三数学知识点(6篇)

初三数学知识点整理(6篇)初三数学学问点整理11.数轴(1)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2)数轴上的点:全部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一般取右方向为正方向,数轴上的点对应任意实数,包括无理数.)(3)用数轴比拟大小:一般来说,当数轴方向朝右时,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重点学问:初中数学第一课,熟悉正数与负数!新初一的来~2.相反数(1)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2)相反数的意义:把握相反数是成对消失的,不能单独存在,从数轴上看,除0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它们分别在原点两旁且到原点距离相等。
(3)多重符号的化简:与“+”个数无关,有奇数个“﹣”号结果为负,有偶数个“﹣”号,结果为正。
(4)规律方法总结: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就是在这个数的前边添加“﹣”,如a的相反数是﹣a,m+n的相反数是﹣(m+n),这时m+n是一个整体,在整体前面添负号时,要用小括号。
3.肯定值1.概念: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肯定值。
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肯定值相等;②肯定值等于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肯定值等于0的数有一个,没有肯定值等于负数的数.③有理数的肯定值都是非负数.2.假如用字母a表示有理数,则数a 肯定值要由字母a本身的取值来确定:①当a是正有理数时,a的肯定值是它本身a;②当a是负有理数时,a的肯定值是它的相反数﹣a;③当a是零时,a的肯定值是零.即|a|={a(a>0)0(a=0)﹣a(a0k0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
在每个象限内,y随x 的增大而减小。
①x的取值范围是x0,y的取值范围是y0;②当k0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不同交点.②△=0抛物线与x轴有的公共点(相切).③△0时,抛物线有最低点,函数有最小值.②当a<0时,抛物线有点,函数有值.(7)的符号的判定:表达式,请代值,对应y值定正负;对称轴,用处多,三种式子相约;轴两侧判,左同右异中为0;1的两侧判,左同右异中为0;-1两侧判,左异右同中为0.(8)函数图象的平移:左右平移变x,左+右-;上下平移变常数项,上+下-;平移结果先知道,反向平移是诀窍;平移方式不知道,通过顶点来寻找。
初中学科知识点整理手册

初中学科知识点整理手册第一章:数学1.1 整数整数的概念、整数的加法、整数的减法、整数的乘法、整数的除法、绝对值的概念及运算、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1.2 分数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加法、分数的减法、分数的乘法、分数的除法、约分和通分、解简单分数方程。
1.3 小数小数的概念、小数的加法、小数的减法、小数的乘法、小数的除法、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转化。
1.4 百分数百分数的概念、百分数的基本运算、百分数与分数、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5 数据处理统计图表的表示、频数和频率、数据的分布情况、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数据的整理和处理。
1.6 几何基础平面图形的认识、线段和角的认识、图形的相似、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平行线和相交线、多边形。
1.7 坐标系与图形直角坐标系的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表示、四个象限、图形的坐标表示、一次函数的图象。
第二章:物理2.1 运动学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匀速运动、匀加速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斜抛运动。
2.2 力与压力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分类、压力的概念、压力的计算公式。
2.3 能量与功率能量的概念、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功的概念、功率的概念、机械能与非机械能。
2.4 声音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反射、声音的特性、声音的利用。
2.5 光学基础光的概念、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2.6 电学基础电流的概念与特性、电阻的概念与特性、电压与电阻、串联与并联、简单电路图。
第三章:化学3.1 物质的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分类、分子与原子的概念。
3.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的种类和性质、化合物的种类和性质、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化合物的计算。
3.3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征、化学变化的特征、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3.4 酸、碱和盐酸的概念、酸的性质、酸的常见实例、碱的概念、碱的性质、碱的常见实例、盐的概念、盐的性质、盐的应用。
3.5 金属与非金属金属的性质、非金属的性质、常见金属和非金属。
初中数学基本概念整理

初中数学基本概念整理数学是一门理科,它以数字、符号和公式为基础,研究数量、结构、变化和空间等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到一些数学的基本概念,这些概念是建立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
下面,我们将整理一些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1. 整数: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
在数轴上,整数被表示为点,其中正整数位于零的右侧,负整数位于零的左侧。
整数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如2 + 3 = 5,4 - 6 = -2,5 × (-2) = -10,等等。
2. 分数:分数是表示两个整数之间的部分关系的数字。
它由一个分子和一个分母组成,分子表示分数的一部分,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的部分数。
例如,1/2表示一个整体被等分为两个部分中的一部分。
3. 百分数:百分数是将数值表示为百分比的形式。
百分号表示每100个单位中的多少个单位。
例如,75%表示每100个单位中的75个单位。
4. 质数和合数:质数是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正整数,例如2、3、5、7等。
而合数是至少有一个真除数(除了1和它本身)的正整数,例如4、6、8、9等。
5. 小数:小数是表示数值中的小部分的方式,它们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中间用小数点分隔。
例如,3.14是圆周率的一个近似值。
6. 比例和比例关系:比例是指两个或多个数字之间的比较关系。
比例关系是用来描述这种比较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例如,当两个量的比例保持不变时,我们可以说它们之间存在比例关系。
7. 平方数和平方根:平方数是一个数的平方,例如1、4、9、16等。
平方根是一个数的平方等于给定数的正数解,例如√4 = 2。
8. 代数表达式和方程式:代数表达式是由数字、变量和运算符组成的数学表达式,可以用来表示数学关系。
方程式是由等号连接的两个代数表达式,我们可以通过求解方程式来找到使其成立的变量值。
9. 图形:图形是平面上的点、线和面之间的关系和组合。
常见的图形包括点、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等。
初中数学基本概念整理

初中数学课本基本概念整理【1】七上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的统称。
数轴: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绝对值:一般地,数轴上表示午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
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
幂:乘方的结果。
科学计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n是正整数)单项式:数或字母的积的式子以及单独的一个字母或一个数。
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
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整式:样单项式与多项式的统称。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幕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
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个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一,等号两边都是整式。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的数,结果仍相等。
七下: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垂线段最短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命题由题设和结论组成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叫真命题如果题设成立结论不一定成立,叫假命题正确性得到推理证实的真命题叫定理推理一个命题的正确性叫证明0的算数平方根是0若一个正数a平方等于x,a叫x的算数平方根。
初中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整理(最全)

初中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整理(最全)知识点分类
1. 整数
1.1 整数的概念
1.2 整数的进位与退位
1.3 整数的加减法
1.4 整数的乘法
1.5 整数的除法
2.分数
2.1 几个基本概念
2.2 分数的基本性质2.3 分数的加减法
2.4 分数的乘法
2.5 分数的除法
3. 小数
3.1 小数的概念
3.2 小数与分数的转化3.3 小数的加减法
3.4 小数的乘法
3.5 小数的除法
4.代数
4.1 代数式的概念和性质4.2 代数式的加减法
4.3 代数式的乘法
4.4 公式和方程
4.5 解一元一次方程
5. 轴对称与余弦定理5.1 轴对称的基本概念5.2 轴对称的性质
5.3 用轴对称解题
5.4 余弦定理的概念和性质
5.5 用余弦定理解题
6.勾股定理与三角函数
6.1 勾股定理的概念和性质
6.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应用勾股定理6.3 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6.4 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6.5 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点重点
- 整数的进位与退位
- 分数的加减法
- 代数式的乘法
- 解一元一次方程
- 用轴对称解题
- 用余弦定理解题
- 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点易错点
- 乘方与加减混淆
- 分数的错位相乘
- 代数式乘法计算错误
- 方程解错
- 三角函数概念混淆
- 勾股定理和余弦定理运用错误
- 计算精度不足
以上是初中数学的总复习知识点整理,祝您考试顺利!。
初中各学科知识点要点整理

初中各学科知识点要点整理数学:1. 整数:正整数、负整数、绝对值2. 分数: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化简和比较大小3. 代数:代数表达式、代数运算、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4. 几何:形状的基本概念、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平面镶嵌5. 概率与统计:事件的概率、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物理:1. 运动学:位移、速度、加速度、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2. 力学:牛顿三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衡条件与浮力3. 声学: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与保护4. 光学:光的传播与反射、光的折射与色散、光的成像和光学仪器5. 电学:电流、电压、电阻、电路图的画法、电路的连接与组成化学:1. 物质与变化:物质的分类、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2. 常见元素和化合物:常见元素的符号、化合物的命名与化学方程式3. 原子与分子:原子的结构、周期表、分子与离子的组成与性质4. 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的特征、酸碱中和反应、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5. 电化学:电解与电解质、电化学反应、电能与化学能的转化生物:1. 细胞基本知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2. 遗传与进化:基因的传递、遗传规律、变异与进化3. 植物生长与发育: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营养与代谢4. 动物的构造与功能:动物结构特征、呼吸与运动、消化与循环5. 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平衡与保护、物种多样性语文:1. 词语积累:常用词义与用法、同义词与反义词、词语搭配2. 语法知识:句子的基本成分、主谓宾结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3. 阅读与理解:主旨概括、推理判断、事实细节、文学常识4. 写作技巧:写作基本要素、写作方法与技巧、文体特点与应用5. 文学常识:经典名著与作者、古诗词的背诵与鉴赏、现代作家与作品历史:1. 中国古代史:夏、商、周朝的兴衰、秦朝的统一、汉朝的兴盛、唐朝的繁荣2. 世界古代史: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帝国、阿拉伯文明3. 近代史:明朝的兴衰、清朝的衰落、近代中国的历史事件、近代国际关系4. 中国现代史: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共内战与解放战争、建国初期的探索与建设5. 世界现代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与新冷战地理:1. 自然地理:地球与地球的运动、地理区划与地形地貌、气候与气象、水资源与水循环2. 人文地理:人口与人口迁移、城市与农村、交通与通讯、景观与旅游3. 经济地理:资源与能源、农业与工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区域规划与可持续发展4. 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的制作与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5. 地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生态系统与物种多样性、可持续发展与环境问题解决以上是初中各学科知识点要点的简单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整数整数(Integer ):像-2,-1,0,1,2这样的数称为整数。
(整数是表示物体个数的数,0表示有0个物体)整数是人类能够掌握的最基本的数学工具。
整数的全体构成整数集,整数集合是一个数环。
在整数系中,自然数为0和正整数的统称,称0为零,称-1、-2、-3、…、-n 、… (n 为整数)为负整数。
正整数、零与负整数构成整数系。
一个给定的整数n 可以是负数(n ∈Z-),非负数(n ∈Z*),零(n=0)或正数(n ∈Z+).如何分类我们以0为界限,将整数分为三大类a 、正整数,即大于0的整数如,1,2,3,…,n ,…b 、0 既不是正整数,也不是负整数,他是介于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数c 、负整数,即小于0的整数如,-1,-2,-3,…,-n ,…2、分数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是表示这样几份的数。
把1平均分成分母份,表示这样的分子份。
分子在上分母在下,(如这样表示b a)也可以把它当做除法来看,用分子除以分母,相反除法也可以改为用分数表示。
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1)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不能带单位名称;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表示具体数时可带单位名称。
(2)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而分数的分子不能是小数只是除0以外的自然数;百分数不可以约分,而分数一般通过约分化成最简分数。
(3)任何一个百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而分母是100的分数并不都具有百分数的意义。
(4)应用范围的不同,百分数在生产和生活中,常用于调查、统计、分析和比较,而分数常常在计算、测量中的不到整数结果时使用。
3、正数与负数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
如1、15、3000、负数:比零小(<0 )的数。
用负号(即相当于减号)“-”标记。
如-2、-5.33、-45、-0.6等。
任何正数前加上负号都等于负数. 负数比零,正数小在数轴线上,负数都在0的左侧,没有最大与最小的负数,所有的负数都比自然数小。
七年级上1.14、有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n m (m 、n 都是整数,且n≠0)的形式。
无限不循环小数和开根开不尽的数叫无理数值得一提的是有理数的名称。
“有理数”这一名称不免叫人费解,有理数并不比别的数更“有道理”。
事实上,这似乎是一个翻译上的失误。
有理数一词是从西方传来,在英语中是rational number ,而rational 通常的意义是“理性的”。
中国在近代翻译西方科学著作,依据日语中的翻译方法,以讹传讹,把它译成了“有理数”。
但是,这个词来源于古希腊,其英文词根为ratio ,就是比率的意思(这里的词根是英语中的,希腊语意义与之相同)。
所以这个词的意义也很显豁,就是整数的“比”。
与之相对,“无理数”就是不能精确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而并非没有道理。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
其中包括整数和通常所说的分数,此分数亦可表示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数学上,有理数是一个整数 a 和一个非零整数 b 的比(ratio),通常写作a/b,故又称作分数。
希腊文称为λογο,原意为“成比例的数”(rational number),但中文翻译不恰当,逐渐变成“有道理的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称之为无理数(例如:圆周率π)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所有有理数的集合表示为Q。
有理数⎪⎪⎪⎩⎪⎪⎪⎨⎧⎩⎨⎧⎩⎨⎧负分数负整数负数正分数正整数正数有理数包括:(1)自然数:数0,1,2,3,……叫做自然数.(2)正整数:+1,+2,+3,……叫做正整数。
(3)负整数:-1,-2,-3,……叫做负整数。
(4)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5)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6)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叫做奇数。
如-3,-1,1,5等。
所有的奇数都可用2n-1或2n+1表示,n为整数。
(7)偶数:能被2整除的整数叫做偶数。
如-2,0,4,8等。
所有的偶数都可用2n表示,n为整数。
(8)质数:如果一个大于1的整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其他因数,这个数就称为质数,又称素数,如2,3,11,13等。
2是最小的质数。
(9)合数:如果一个大于1的整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他因数,这个数就称为合数,如4,6,9,15等。
4是最小的合数。
一个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10)互质数:如果两个正整数,除了1以外没有其他公因数,这两个整数称为互质数,如2和5,7和13等。
如3,-98.11,5.72727272……,7/22都是有理数。
全体有理数构成一个集合,即有理数集,用粗体字母Q表示,较现代的一些数学书则用空心字母Q表示。
有理数集是实数集的子集,即Q⊆R。
七年级上1.2.15、数轴规定了唯一的原点(origin),唯一的正方向和唯一的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所有的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也可以用数轴来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叫做原点,origin),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unit length),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positive direction),就得到右面的数轴。
所以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是数轴的三要素。
如图:利用数轴可以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数轴上从左往右的点表示的数就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
数轴意义:1)从原点出发朝正方向的射线(正半轴)上的点对应正数,相反方向的射线(负半轴)上的点对应负数,原点对应零。
2)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正方向的数大于负方向的数。
3)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数轴是一种特定几何图形;原点、正方向、长度单位称数轴的三要素,这三者缺一不可.把规定了唯一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叫做数轴如果要在数轴上的点表示虚数,则需要2条数轴组成直角坐标系.而实数与虚数的和,要表示在两条数轴之外的二维平面上。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但数轴上的数不都是有理数。
一般取右方向为正方向,数轴上的点对应任意实数,包括无理数。
七年级上1.2.26、相反数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相反数的代数意义:到原两个数的和为零,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相反数,这两个数称为互为相反数。
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表示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
在数轴上,互为相反数(0除外)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旁,并且关于原点对称。
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
a的相反数是-a,0的相反数是0。
七年级上1.2.37、绝对值绝对值: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绝对值。
绝对值只能为非负数。
几何意义:在数轴上,一个数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如:指在数轴上表示的点与原点的距离,这个距离是5,所以的绝对值是5,又如指在数轴上表示1.5的点与原点的距离,这个距离是1.5,所以1.5的绝对值是1.5。
代数意义:正数和0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a的绝对值用“|a |”表示.读作“a的绝对值”.|a|=a(a≥0)|a|=-a(a≤0)。
七年级上1.2.48、近似数一个数与准确数相近(比准确数略多或者略少些),这一个数称之为近似数(approximate number).如:我国的人口无法计算准确数目,但是可以说出一个近似数.比如说我国人口有13亿,13亿就是一个近似数。
在通常情况下,近似数相加减,精确度最低的一个已知数精确到哪一位,和或者差也至多只能精确到这一位。
示例例如,一个同学去年体重30.4千克,今年体重比去年增加了3.18千克。
求今年体重时要把这两个近似数加起来。
因为30.4只精确到十分位,比3.18的精确度(精确到百分位)低,所以加得的和最多也只能精确到十分位。
为了容易看出计算结果的可靠程度,我们在竖式中每一个加数末尾添上一个“?”,用来表示被截去的数字。
30.4?+ 3.1833.5?可以看到,因为第一个加数从百分位起的数就不能确定,所以加得的和从百分位起数字也不能确定。
近似数的加减一般可按下列法则进行:(1)确定计算结果能精确到哪一个数位。
(2)把已知数中超过这个数位的尾数“四舍五入”到这个数位的下一位。
(3)进行计算,并且把算得的数的末一位“四舍五入”。
七年级上1.5.39、科学计数法数学术语,a×10的n 次幂的形式。
将一个数字表示成 (a×10的n 次幂的形式),其中1≤|a|<10,n 表示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科学记数法。
用幂的形式,有时可以方便的表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较大的数,如:光的速度大约是300 000 000米/秒;全世界人口数大约是:6 100 000 000这样的大数,读、写都很不方便,考虑到10的幂有如下特点:10的二次方=100,10的三次方=1000,10的四次方=10 000……。
一般的,10的n 次幂,在1的后面有n 个0,这样就可用10的幂表示一些大数,如: 6 100 000 000=6.1×1 000 000 000=6.1×910任何非0实数的0次方都等于1当有了负整数指数幂的时候,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例如:0.00001=510-(10的负5次方),即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乘10 的负n 次方的形式,其中a 是正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正数,n 是正整数。
有效数字:在一个近似数中,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位数止,这中间所有的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字的有效数字。
例如:890314000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为81090.8⨯(8.90*10的8次方) 0.00934593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为31035.9-⨯(9.35*10的-3次方)七年级上1.5.210、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集是一个域,即在其中可进行四则运算(0作除数除外),而且对于这些运算,以下的运算律成立(a 、b 、c 等都表示任意的有理数):①加法的交换律 a+b=b+a ;②加法的结合律 a+(b+c)=(a+b)+c ;③存在数0,使 0+a=a+0=a ;④对任意有理数a ,存在一个加法逆元,记作-a ,使a+(-a)=(-a)+a=0;⑤乘法的交换律 ab=ba ;⑥乘法的结合律 a(bc)=(ab)c ;⑦分配律 a(b+c)=ab+ac ;⑧存在乘法的单位元1≠0,使得对任意有理数a ,1a=a1=a ;⑨对于不为0的有理数a ,存在乘法逆元1/a ,使a(1/a)=(1/a)a=1。
⑩0a =0此外,有理数是一个序域,即在其上存在一个次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