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外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及启示

合集下载

当代国外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及启示

当代国外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及启示
中去 。
课 。新加坡推行的真实教育 , 课堂讲授结合社会生
活, , 禁毒展览 , 反爱滋病展览等 。这
2 3 将学校德育重点转移 到发展道德思维和培养 .
道 德能 力上来
样学校德育就是开放 的, 延伸到了学生 的校外生活
当代 国外 思 想 道 德 教 育方 式及 启 示
杨 稣
( 西安 电子科技 大学 思想政 治教研 室 , 陕西 西安 707 ) 10 1 摘 要: 文章在 分析和借鉴 国外 思想道德 教育特点 的基础上 , 结合我 国思想政 治教 育工作 实际 , 出了其 对我 国思 想 提
政 治教 育在认识 、 本质 、 内容和 方式等方 面的工作启示。 关键 词 : 思想道德教 育; 育阶级性; 育方式 教 教
中图分类号 :6 I4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7 36 {060 — 11 0 10 — 2420 )5 05 — 3
当今世界 , 随着科技迅猛 发展和现代化程度 的 扩大和深化 , 人们的思维方式 、 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 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 , 每个 国家的高等教育必 然将思想道德教育作为重要 内容 。由于世界经济政
质。
12 学科领 域 的多样 性 .
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所涉及的领域主 要有哲学、 心理学、 文化学、 社会学 、 宗教和历史等 , 尤其试图从哲学和心理学的结合上研究道德的理论 与方法, 特点突出, 成果也最多。如法国教育家赫尔 巴特 , 国的哲学家和教育学家杜威 , 美 美国伦理学家 柯尔伯格等 , 都是从哲学和心理学结合上建 构道德 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系的。有关道德教育和思想行为
治格局的新变化和各 国发展战略的需要 , 思想道德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正在发生着急剧变化,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

怎样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新课题,我们还缺乏经验。

在这方面资本主义国家有着许多经验和教tJlI。

研究资本主义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借鉴其成功经验,这对做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完全必要的。

一、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史看,大都经历了一个经济发展——道德滑坡——道德回归——经济再发展的过程。

由于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而影响到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这样的教训在美、日、英、法等发达国家都有过。

美国在冷战时期,强调科学、数学、外语等课程,压缩了历史、地理、公民教育等教育科目,结果使学生道德状况及学校风纪恶化,学校教育质量连年下降,致使“国家处在危机之中”。

美国政府认识到,必须下大力气抓教育,加大德育在教育中的比重。

1991年4月,“教育总统”乔治・布什颁布了振兴美国教育的改革文件——《美国2000:教育战略》;1993年4月克林顿政府又颁布了《2000目标:教育美国法》的全美教育改革计划,并强调“要恢复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从培养人才开始,学校必须进行品格教育,必须把美国儿童培养为好公民”。

在《2000目标》中,要求美国学生掌握的核心课程是: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

新加坡在建国初期实行了“英才政策”,即重视培养职业技术人员,强调物质利益和经济进步,而对道德标准只做了软性规定,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让政府大失所望。

当国家经济一度遇到困难时,大批人才外流。

这不能不促使政府重新制定教育规划,并认为应该从效忠国家、社会责任和个人品德三方面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的德育教育。

数年的实践收效明显,大量的社会精英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共同致力于新加坡的经济建设。

可见,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资本主义国家,都不敢藐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都把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战略地位上,并且看到了它所拥有的巨大潜能及大好前景。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_李望舒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_李望舒
四、对他国文化的融合 为了解决道德危机,以“个人主义”道德观为 文化传统主体的西方,开始把目光转向以“群体主 义”道德观为文化传统主体的东方。&’(’ 年,世界 上 ) * $ 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在会后发表 的宣言中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人类要在 )& 世纪生 存下去的话,就必须去吸取 )+,, 年前孔子的智 慧。澳大利亚著名学者李瑞智甚至说:“)& 世纪, 儒家文化将不战而胜。”这些看法道出了西方对东 方优秀伦理道德的崇敬与追求。目前,东方的传统 美德已开始向西方渗透。如中国影片《离开雷锋的 日子》,竟使大洋彼岸的一群美国记者感慨不已。 著名的《时代周刊》曾发表长文,建议当时的克林 顿总统要求美国人都来看一看这部影片。&’’- 年 " 月,克林顿也曾在公开场合劝告美国人通过参 加志愿劳动更多地为社区服务,以便在精神上与 中国“联姻”。 除了“向东方学习”外,广泛吸收各种文化 的精华,通过改造,“为我所用”,也是近年来各 国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在这方面,日本 最为典型。日本在大量吸收、引进中西方思想 文化的过程中,特别注意根据本国的国情,对外 来文化加以改造。例如,日本的道德教育虽以 中国儒学为母体,但又不是中国儒学的翻版,而 是经改造了的中国儒学的变形物 # 如中国儒学 把仁、义、礼、智、信作为最重要的美德,而日本 强调的五个最重要的美德则是忠诚、礼仪、勇 敢、信义、节俭,即没有突出地考虑到“仁慈”这
!"
个中国儒学所独具的特征 % 。日本对西方文化的 吸收同样立足于与国情相结合。例如,日本在学 习、吸收西方文化的过程中,拓展了现代德育内 容,提出了个性教育的思想,以鼓励学生张扬个 性,发挥独创性,适应未来激烈的竞争。但日本 的个性教育与西方的个性教育有着根本的区 别,它以服从、服务于集团利益为根本目的,个 人价值的实现以集体价值的实现为前提。这些 正符合儒家教育的思想。这样,日本的个性教育 既含有尊重个人价值、尊重个性、培养独立自主 的现代意识的内容,又含有为了集体的利益而 自律、尽职尽责的教育内容。这种个性教育是典 型的中西融合的教育模式。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实现教育目标、传授教育内容,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扩大和深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许多国家为了使国民适应现代社会尤其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不同国家从本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国情出发,采取了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呈现出丰富多采的面貌。

一、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一)内容丰富,地位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因而在国外日益受到重视和钟爱。

新加坡政府把它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三大基础之一(另外两个基础是能力教育和双语教育),使之具有战略地位。

美国许多州的大学都硬性规定,必须拿到政治科目的学分才能拿到学位。

有的国家还专门建立了“社会道德委员会”等机构,实行专人专做道德教育的有关工作。

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政府,拨出相当数量的专款,资助道德教育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

美国的政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有两个主旋律:一是把美国的宪法和《独立宣言》作为最高经典进行传播和灌输;二是宣扬美国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和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念。

在新加坡,政府提出道德教育要“三兼顾、五强调”,即个人、社会、国家兼顾;法育与人情味兼施;理想与现实兼行;强调国情,强调国家利益,强调新加坡特色,强调内容形式应符合时代要求,强调寓教育于故事之中。

德国的中小学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必要的思想品质和行为标准,使他们具有为发展社会生活、发展科学技术的献身精神”。

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性和组织化,这与韩国、德国十分相似。

(二)途径广阔,方法灵活。

第一,学校德育。

1.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英国、法国、新加坡、日本等国都专门设置了德育课。

英国中学的德育教材是《生命线》,很有特点。

国外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对我们的启示1

国外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对我们的启示1

国外思想道德教育对我们的启示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因而在国外日益受到重视和钟爱。

各国都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确立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丰富如:美国以培养爱国、修养、诺言、恢复伦理道德、纪律的“国民精神”,以及对国家履行义务的“责任公民”作为教育目标,努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英国以“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奉献精神,以及勇敢、诚实、无私的优良品质,树立与社会价值取向一致的价值观、人生态度和信念等等。

国外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途径与手段,对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以下我谈谈国外思想道德教育对我们的启示:1改变学生的受动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与国外道德教育相比,我国学校德育在调动学生主体性、参与性上做得不够,德育活动、德育课堂缺乏师生互动。

教师授课模式死板,课堂气氛沉闷,德育过程成了教师的“独角戏”。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教育信息的接受具有选择性,对信息的内化也具有个体差异性。

因此,我国学校德育要改变学生的受动地位,增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

德育教师首先需要潜心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特点,打破传统的课堂模式,合理地安排课程内容,科学地设计课堂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思维上、情感上、行动上做到全面参与。

2整合德育力量,改变学校势单力薄的局面。

家庭、学校、社会(区)是学生日常活动的三个主要空间,也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和重要阵地。

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形成纵横联系的立体德育网络,就为青少年道德发展创造了协调一致、持续有效的良好环境,学校德育也才可能真正收到成效。

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立体性网络还不健全,家庭、社会常常把道德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但很多时候学校又往往是力所不及。

调查表明,多数家长重视对学生学习方面的督促而忽视他们的人格发展与道德成长社会对学生群体德育关怀也极为有限,家庭、社会中的德育资源还未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启示【摘要】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多元化的教育理念与方式,培养学生本土意识和国际视野;强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社会实践和参与意识的培养,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尊重个体差异和多样性,发展多元化的教育形式。

这些特点启示我们,在教育改革中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教育与社会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的社会化水平,推动教育向全面发展转变。

为了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我们应该加强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推动教育与就业、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助力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化、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社会实践、参与意识、个体差异、教育改革、教育事业。

1. 引言1.1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对知识进行质疑和探索,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思维能力,提高其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的运作规律和发展趋势,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独立思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1.2 探讨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启示在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其特点和启示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包括多元化的教育理念与方式、注重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社会实践与参与意识的培养以及尊重个体差异与多样性。

这些特点给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和发展机会,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种借鉴意义也体现在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包括要倡导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重视社会实践和参与意识的培养,以及尊重个体差异和多样性。

论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及启示

论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及启示

隐蔽 性 教 育 是 相 对 于 学校 正 式 课 程 而言 的 . 国 思想 政 治 教 外 观 念 和道 德 行 为 发 生 了深 刻 的变 化 。世 界 各 国 都 非 常 重 视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 非 只有 社 会 主 义 国家 才 有 。思 想 政 治 教 育是 人 类 社 育 与 我 国共 产 党 人 有 着 明 显标 志 . 并 主要 由学 校 教 育包 括家 庭 教 育 立 会 普 遍 存 在 的历 现 象 .尽 管 现 代 西 方 国 家 在 名 义 上 没 有 思 想 和 社 会教 育 中 的隐 蔽 教 育 中 的 隐蔽 因素 构成 的一 个 开 放 的 、 体
的网 状 结构 的教 育 形 式 。 隐蔽 课 程 对 学 生 产 生潜 移 默 化 的 影 响 。 教 学 校 是 客 观存 在 的 . 是 在 表 达 方 式 上 更 加 隐 蔽 。其 中 , 些 还 是 值 如 师 生 关 系 、 师 对教 学 所 持 的 态度 、 校 提倡 的东 西 、 内 的舆 只 有 论 导 向 、 园 的 面貌 对 学生 思想 品 德 形 成 都 起 作 用 , 以 西 方 国 校 所 得我 们 借 鉴 和 学 习 的 当代 国外 思 想 政 治教 育方 法 的 特 点 家 称 之 为 “ 蔽 课 程 ” 日本极 其 重 视 隐 蔽课 程 的作 用 . 教 师 的 隐 对 f 高 度 重 视 弘扬 和 培 育 民族 精 神 一1 学历 、 表 、 仪 言谈 举 止 甚 至 容 貌都 有 规 定 ; 学 生 的 要 求 就更 加 严 对 把培 养 爱 国心 和 民族 自豪 感 作 为 首 要 目标 .强 化 公 民 的爱 格 美 国教 育 界 历 来 重 视 隐 蔽 课 程 对 于学 生思 想 品 德 成 长 的 作 国主 义 为 主要 目标 因此 . 多 国家 不 约 而 同地 把 对 “ 许 国家 意 识 ” 用 在 校 内生 活 中获 得 的 经验 才 能 帮 助 他 们更 好 地 适 应 社会 。 隐 的 宣 扬 与 灌 输 放在 爱 国 教 育 的 重 要 地 位 .并 以此 来 指 导 处 理 爱 蔽 性 教 育 方 式 的这 一 特 点 . 求 教 育 主要 应 精 心 地 研 究 和选 择 载 要 国与 民 族 、 教 的关 系 , 人 与社 会 的 关 系 。美 国通 过 爱 国教 育 体 . 心 地 组 织 和 设 计 活 动 , 受 教 育 者 在 积 极 参 与 中 , 体 力 宗 个 精 让 身 形 成 了强 烈 的 “ 利 坚 民族 意 识 ”新 加 坡 则 通过 实施 “ 会 认 同 行 、 冶情 操 。 美 : 社 陶 工 程 ” 开 展 “ 同价 值 观 ” , 共 大讨 论 。 显 然 , 家 意识 观 念 是 核 心 。 国 二 、 国外 的 思 想 政治 教 育 中得 出 的启 示 从 ( ) 鉴 别 国经 验 , 视 思 想 政 治教 育 效 益 一 借 重 在 爱 国义 的 教 育 中 .各 个 国 家 之 间 的 民族 和 宗 教 问题 长 期 地 存 在 着 。英 国就 是 一 个宗 教 影 响深 远 的 基督 教 国家 。在 英 国 , 教 宗 重 视 思 想 政 治教 育 的 国际 化趋 势提 醒 我 们 . 必 要 把 思想 政 务 教 育 是 学 校 教 育 的 一 门 必 修 课 程 据 英 国资 格 与 课 程 局 公 布 的 治教 育 提 高 到 战略 地 位 上 来 西 方 发 达 国 家 曾 因 片 面 追 求 高 科 造 家 宗 教 课 内容 是 :积 极 地 弘扬 真 理 、 正 、 所 有 人 的尊 重 以及 对 技而 忽视 青 年 人 的人 格 教 育 . 成 公 民道 德 败 坏 、 庭 崩 溃 等 社 “ 公 对 环 境 的保 护 等 价 值 观 。 ” 因此 . 宗 教 问题 上 进 行 的 民族 培 育 精 会 问题 . 在 现在 各 国 已采 用 不 同 的方 式 和 途 径来 提 高 思 想 政 治教 育 的效 益 。我 国 现代 化 比发 达 国家 晚 了近 一 百 年 . 们 已 没 有 时 间 我 神 . 方 国家 的 这 些做 法 还 是 值 得 我们 学 习的 西 重 演别 人 的 悲剧 。必 须 借 鉴 别 国 成 功 的 经 验 , 取 其 教训 , 强 汲 加 f 1 视思 想 政 治 教 育 方法 的学 科 化 研究 二 重 国外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之 所 以取 得 很 好 的效 果 . 和 他们 重 视 思 对社 会 成 员 特 别 是 对 年 轻一 代 的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并 注 重 对 教 育 由政 治拨 专 想 政 治 教 育 的学 科 化 研 究 有 关 . 们 教 学方 式 内 容 丰 富 . 测 量 效益 的研 究 。这 方 面我 们 可 以学 习 发达 国家 的 做 法 , 他 在 国 民 品格 的指 标 数 据 而 呈 现 负 向变 化 趋 势 .引 起美 国 社 会 的 震 款 资 助研 究 工 作 的 进行 惊 。于 是 . 唤 品 格教 育 日益 成 为 大众 的要 求 。美 国许 多 州 的大 呼 ( ) 立 多 样 化 的教 育 方 式 二 建 目前 , 国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方 式 主 要 是 以理 论 灌 输方 法 . 我 这 学 都 硬 性 规定 . 须拿 到政 治 科 目的 学分 才 能 拿 到 学 位 有 的国 必 家 还 专 门建 立 了 “ 会 道 德 委 员 会 ” 机 构 . 行 专 人 专 做 道 德 种 方 法 是 对 马 克思 主义 理论 、 想 品德 等课 程 的 被 动 讲 授 . 管 社 等 实 思 尽 教 育 的有 关 工 作 。 E本 、 国 、 加 坡 等 国 政府 . 出相 当数 量 的 现 在 已经 开 始 在 学 生 和 公 民 中开 展 了一 些 心 理 咨 询 、社 会 实 践 t 美 新 拨 但 需 专 款 . 助道 德 教 育 的 调查 和研 究 工 作 。德 国的 中小 学 要 求 培 养 等 活 动 , 广 度 和 深 度 仍 然 欠 缺 。 要 更 进 一 步 的加 强 。要 想 教 资 学生 “ 有 必 要 的 思 想 品 质 和 行 为 标 准 . 他 们 具 有 为 发 展 社 会 育 形 式 变 得 多 样 化 , 论 灌 输 不 能 丢 。 也 要 实 行 大 量 实 践 活 动 具 使 理 但 生活 、 发展科学技术的献 身精神” 。虽然各个理 论流派提供的方 以及 环 境 熏 陶 感染 教 育 , 而 实 现 显 性 教 育 与 隐 性 教 育 相 结 合 、 从 法 不 同 . 国德 育 多 样性 研 究 理论 大 多 数 是 来 自实 证 的研 究 . 美 是 校 园 教 育 与 社 会 教 育 等 多 种 形 式 来 实 施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充分 利 在 亲 临教 育 第 一线 的实 践 归 纳 基 础上 产 生 的 因此 . 论 与 实 践 用 现 代 高 科 技 的 教 学 手 段 为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服 务 .从 而 实 现 理 形 成 了 良性 的 互动 、 相促 进 互 思 想 政 治教 育 方 式 的 科 学化 和现 代 化 。 过去 . 我们 在 正 面 教 育 上 ( ) 三 自我 教育 和理 论 性 相 结 合 花 了 很 多功 夫 . 般采 取 直 接 的 、 规 的 教育 方 法 、 输 与认 知 的 一 正 灌 当代 国外 的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十分 重 视 培 养 人 们 的 个 性 及 品德 教 育 方 法 . 定 程 度 上 存 在 教 育 内 容 的 先 进 性 与 教 育 手 段 、 法 一 方 发展 , 知能力的发展 , 认 以及 意 志 、 索 、 立 自由 精 神 和 平 衡 人 的相 对滞 后 性 问题 . 思 想 政 治 教育 的实 效 性 受 到影 响 而 西 方 探 独 使 际关 系 的协 作 态 度 的形 成 。 堂教 学 是 主 渠 道 。 国、 国 、 加 国家高校多采用 间接的 、 课 英 法 新 多渠道的 、 广泛的方法 , 注重使用潜在的 坡、 日本 等 国都 专 门设 置 了 德育 课 。英 国 中学 的德 育 教 材是 让 学 影 响 方 式 西 方 国家 高 校 有 “ 蔽课 程 ” 说 法 . 的就 是 道 德 教 隐 的 指 生讨 论 并 学 做 出判 断 。 日本 的道 德 课 教 学 方 法也 是 多 样 化 的 . 如 育 、 想 政 治 教 育 的潜 移 默 化 方 法 。 思 讲 解 、 论 、 录像 、 剧 、 讨 看 演 唱歌 、 论 等 。在 美 国 , 没 有 专 设 道 辩 , 虽 f 强 化社 会 价 值 和 个 人价 值 相 结 合 的 价值 取 向 三1 德课 , 包 含 了许 多 德 育 课 程 的 科 目 。而 且 。 国很 注 意 在 专 业 但 美 在 当 今 世界 的思 想 政 治 教育 中 . 价值 取 向 已发 生 了 变化 。盛 教 学 中 渗 透德 育 。在 道 德 品格 教 育 中 , 师 只是 一 个 指 导 者 、 老 这 行 个 人 主 义 的西 方 却 开 始 强 调社 会 价 值 . 向来 以 集体 主义 为本 而 特 点在 西 方 道 德 教 育 中非 常 突 出 位 的东 方 文 化 传 统 也 开 始 关 注 个 人 价 值 ,社 会 ( 转 第 1 0页 ) 下 6

当代国外青少年道德教育模式对我国德育的启示

当代国外青少年道德教育模式对我国德育的启示

3、启示之三:注重医学生的综 合素质培养
国外全科医学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养、沟通技 巧、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等能力。我国医学教育应借鉴这一经验,注重培养医学 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4、启示之四:推进医学教育改 革和发展
我国医学教育应借鉴国外全科医学教育模式的成功经验,积极推进医学教育 改革和发展,完善医学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全 科医生,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2、体验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游戏等体 验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理解道德问题。例如,法国的“生活哲学”课 程设计了许多体验式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3、跨学科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将道德教育与不同学科相结合,培养学生的 综合素质和思考能力。例如,加拿大的“伦理学与社会研究”课程将伦理学与社 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社会问题。
四、结论
国外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对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 国应积极引进和吸收这一先进的教育模式,结合本国实际情况,不断推进医学教 育改革和发展,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临床实践能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 长的卫生健康需求。
感谢观看
当代国外青少年道德教育模式 对我国德育的启示
目录
01 一、国外道德教育模 式的分类和特点
03 三、国外道德教育模 式下的德育评价体系
02 二、国外道德教育模 式下的德育教学方法
04 参考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当代,国外的 青少年道德教育模式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对我国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借 鉴意义。本次演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当代国外青少年道德教育模式对我国德 育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精神的洗礼, 提高思想境界。
参 考 文 献
r l J
22 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 . 各个国家都在旗帜鲜明地宣传本国占 统治地位 的意识形态,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在 宣传资本主义制度如何优越, 一味宣传本国的价值 观念。西方国家一方面毫不含糊地宣传自己的资产 阶级民主建国理念, 一方面又抵制其它国家思想意
, we l
识对本国的侵犯, , 所以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题中
卜 胜 I J
月 呀
应有之意, 我们绝不能忽视。在任何国家、 任何时 期, 如果政府对思想政治教育放任自流, 社会就会动 乱, 国家的经济、 政治目 标就难以实现; 如果政府认
厂 卫 L
教育, 0, ) 9 4. 2 0( : 一 4 0 63 吴坚. 当代外国教学思想述评【]学术研究,00 J. 20,
( 上接第 11 4 页)
t c o ad ngmet e met y oaoy jc r t n maae n o l na l rt poet ui n f e r a b r r s i jit 一 udd l e ad i rie n nl fne clgs u v si o y oe n n e ts
收稿 日 20 - 6 2 期: 6 0 一 6 0 作者简介: 稣(91 )男, 杨 17 - , 四川合川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研室讲师。
12 5
西 安 邮 电 学 院 学 报
20 年 9月 06
主义淹没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和文艺节目 之中。如美 国总统克林顿在就职典礼上喊出“ 振兴美国” 的口 号, 他号召年轻一代为美国发展做出贡献, 这种政治 活动给美国 公民 上了一堂关于美国价值观念的政治 课。 新加坡推行的真实教育, 课堂讲授结合社会生 活, 不但带学生去参观社会发展的成就展览, 而且也 带领学生参观监狱, 禁毒展览, 反爱滋病展览等。这
质。
学校德育的任务是向学生灌输社会的主导思想 意识和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以往, 我国的学校德 育片面注重观念的灌输, 在方法手段上缺乏灵活性, 学生的道德思维得不到培养和发展。我们应该借鉴 国 外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 把教育对象置于一定的 认识情境, 帮助他们掌握认识问 题的方法, 提高处理 问题和矛盾的能力, 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立场、 观 点、 方法, 固定其思想的基本思维模式, 达到使他们 独立自主地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从道德观 念的建立到道德行为的形成是一个长期、 反复的过 程, 只有重视发展受教育者的道德思维, 培养道德实 践能力, 才能保证受教育者真正具备较好的道德素
质。
24 加强社会大环境和其它方式的配合 . 国外非常重视社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因 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生活在现实之中, 无时无刻不 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也必须搞清楚“ 社会性” 的思想政治教育,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一切手段, 包
括家庭、 学校、 社会团体和大众传媒, 注重营造一个 良 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强烈 的 渗透性和持久性, 使人们在良 好的社会氛围中经
气 es es J
‘ J
()8 一 2 3 : 9. 8 郑永廷. 论当代西方国家思想道德教育方法【l学术 J. 研究, 0, )8 一 9 2 0( : 8. 0 3 2
第5 期
杨 妹: 当代国外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及启示
13 5
C ne prr f e n rahs do g a ot oay i apoce t i l i l m o g p r o o c e ad rl ct n te ni t et moa euai ad ielhem n n d o n h r g n
道德能力上来
样学校德育就是开放的, 延伸到了学生的校外生活
中。
2 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21 借鉴经验, . 提高认识, 现代化离不开思想政治
教育
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都或 多或少地走过一些弯路。西方发达国家曾因片面追 求高科技而忽视青年的人格教育, 造成公民道德败 坏, 家庭崩溃, 青少年犯罪严重等社会问题。而韩 国、 新加坡等国家, 后发赶超型” 在“ 的现代化过程 中, 由于能够自 觉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 保证 作用, 从而使现代化目 标得以顺利实现。现在各国 都根据自 身的具体国情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益。 我国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必须借鉴别国成功经验, 汲取其教训, 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社会各个 方面。我们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方法, 开 展对当代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了解其历 史、 现状、 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可以加深我们对思想 政治教育理论的认识, 使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的理论概括, 得以建立在更广泛、 更丰富的思想政治 教育实践基础之上, 从而更深刻、 更全面地反映其本
真抓了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就能保持稳定, 青少年就 能健康成长, 国家经济、 政治目 标的实现就有保证。 从国际形势来看, 无论是在过去的冷战时期, 还是在 现代多极化、 全球化背景下, 国家都代表和维护本国 的国家利益。这一点要靠政府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
中去。
23 将学校德育重点转移到发展道德思维和培养 .
F . L r . L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J

张立思. 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 . M]北京: 中国人
民 大学出 版社, 9. 19 9

飞 . J
八j
, , J
吴琼.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及其启示〔l求 1. 实, 0, ) 6 4. 2 0( : 一 7 0 54 张丹华.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概况〔l思想理论 1.
( eoil ci Sco, i I ogaEuao ei Xdn d l c d tn tn ia
X' 101C i ) i n 7, a a 70 h n
A sa : s efsm ks nn s ot ca crts o i io gaad aeu tn bt c T ippr t ea aali f hr tii ofe n l il m r dc i f r t h a i a n ys h r e a esc f g d o c n o l ao o r e r re n . n i oor t 'p cc wroeu tn d l y plc i ug tt t er c T e ivw uc n s ta o f ao iio g ad ts t es or fe e h n f o r r il k dc i n o n o i, g s h u e uy a e i s a c n n n m e n c i a d l ngt m n iio gaad i aeuao p c o t c gif f i euao go daoelh n et d l il plc dci r - u r a a r o g d tn o e f e y o r i n o c n ot l tn e i a te s cil isc r pc a c n i , ne cn n, ap a e . i , i ay uh e s o i n e ec, t t ad r c t c p f l n e t s t e c s g o s s o e n p o h c Ky d: oil m r eu tn csca cr dc i ; r c teu tn e wrsd l c ad a dc i ; s r t ieu tn a o h dci o io ga n o l ao l h a e n ao p a o ao e a p
中图分类号:6 D4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号: 0 一 2420) 一 11 0 1 7 36( 60 05一 3 0 0 5 质。
当今世界,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 扩大和深化, 人们的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 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 每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必 然将思想道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由于世界经济政 治格局的新变化和各国发展战略的需要, 思想道德 教育的地位愈益重要。不同国家从本国的社会历史 条件和国情出发, 采取了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12 学科领域的多样性 .
当 德教育 与 法 及的 域主 代酋方 道 理论 方 所涉 领
要有哲学、 心理学、 文化学、 社会学、 宗教和历史等,
尤其试图从哲学和心理学的结合上研究道德的理论 与方法, 特点突出, 成果也最多。如法国教育家赫尔 巴特, 美国的哲学家和教育学家杜威, 美国伦理学家 柯尔伯格等, 都是从哲学和心理学结合上建构道德 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系的。有关道德教育和思想行为 控制的理论与方法纷呈各异, 道德教育和思想行为 的研究, 不仅涉及众多学科, 而且同一学科里, 还有 众多理论流派, 如心理学领域对道德问题进行专门 研究和间接产生影响的主要流派就有社会学习理
Vo. No 5 l1 1 .
第1卷 第5 1 期
当代国外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及启示
杨 稣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思想政治教研室, 陕西 西安 707) 101
摘要: 文章在分析和借鉴国外思想道德教育特点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实际, 提出了 其对我国思想
政治教育在认识、 本质、 容和方式等方面的工作启示。 内 关键词: 思想道德教育; 教育阶级性; 教育方式
20 年 9月 06
西 安 邮 电 学 院 学 报
J U N L X 'N I E ST O P S A D L C MMU IA IN ORA O I F A U V R IY O T T E O N F N E N C TO S
Sp2 0 e .0 6
1 当代国外思想道德教育方式的特点
11 宗教教育的传承性 . 信奉宗教一直是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 伦理与 宗教结合也一向是西方国家道德教育的特点, 正是 论、 人本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 认 知发展学派等等。西方各国在道德教育中, 根据不 基督教最初规定了道德的基本准则, 确立了道德教 同的教育内容、 不同的教育对象, 使用不同的理论和 育的基本方法, 宗教教育也即道德教育。随着资产 ‘ 方法。 阶级民主的不断扩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西方 国家除了 允许信奉宗教, 利用教会为政府服务, 在学 13 教育方式的渗透性 . 当代西方的教育家、 心理学家都反对向学生灌 校开设宗教课等外, 更多的是继承了把宗教渗透到 输道德理论和道德原则, 而是主张学生通过自主的 人们日 常生活中去的传统, 通过遍布各地的宗教团 理智活动和实践活动获得道德上的发展与提高, 采 体和广泛的宗教活动, 把民众的宗教信仰巧妙地转 用隐性方式进行道德和思想的渗透、 熏陶。渗透的 化为对政府的顺从。比如, 美国政府极其重视利用 途径和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在各地建设纪念 宗教作为实行统治的思想舆论工具, 美国公民从幼 博物馆、 国家公园等多种场馆, 动用现代化手段, 年起就时时处处感受到“ 上帝” 的存在,美国精神” 馆、 “ 也随之一点一滴渗透到人们的思想深处, 并最终铸 布设环境, 形象生动地宣传资本主义传统与文明: 利 用广播、 电视、 报纸、 网络等强大的大众传媒, 把个人 成了美国人积极进取、 勇于创新、 乐观向上的精神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