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措施

合集下载

分娩期产妇心理剖析及

分娩期产妇心理剖析及

分娩期产妇的心理剖析及对策摘要:目的:剖析分娩期产妇的心理变化与需求。

方法:对产妇分娩的各个时期心理的变化进行分析、以及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

结论:通过对分娩期产妇进行心理辅导能够减轻产痛、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大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分娩心理变化心理辅导随着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1],对每个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分娩期产妇因分娩而身体发生急剧变化,且伴随剧烈疼痛的紧张、焦虑、恐惧、不安等心理症状,而心理变化将严重影响产妇分娩的正常进行。

为此,医护人员不仅要有娴熟的助产技术,而且掌握此时产妇的心理变化与需求,并且将生理、心理及环境对产妇的影响有机结合起来,给予产妇全面的引导与支持,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分娩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我们应做好分娩期产妇的心理辅导。

1 临产时产妇的心理变化及辅导1.1心理变化1.1.1情绪变化临产时产妇情绪、情感的动力性[2]减弱,情感脆弱易受伤害、易激惹,受疼痛的影响,消极情绪体验持续时间较长,而积极情绪体验易消散。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此时的产妇陷入严重的趋-避冲突[3]之中。

既有做母亲的幸福感,又有张紧恐惧心理,即担忧分娩发生意外,担忧婴儿健康状况。

随分娩期的急剧变化,尤其是初产妇和高危产妇,临产时的焦虑和不安更为突出。

1.1.2认知功能的变化分娩虽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当出现产兆时,由于子宫收缩,剧烈的疼痛、伴有阴道流血,生理上突然而强烈的改变,产妇便会出现剧烈的应激反应[4]。

应激反应会破坏产妇的心理平衡,直接或间接地损害其认知功能,觉得难以接受突然的身体变化,自信下降,认知评价降低,同时感到心慌意乱、吃不好、睡不好、烦躁等。

对疼痛敏感、紧张、恐惧、这些心理变化又反过来使心率加快,呼吸急促,机体耗氧量增加,神经功能紊乱,影响产力以及分娩机制的正常进行。

1.1.3自我概念的变化由于应激反应损害了产妇的自主感和自负感[5],产妇对自己控制生命的能力缺乏信心,从而产生无助和依赖感,自信心下降。

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心理护理随着妇产科学的发展,精神心理等因素对产程的影响已备受重视。

产妇的心理表现和其整个产妇都密切联系。

生产对产妇有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初产妇,怀孕晚期产妇经常会感到紧张等心理表现。

产妇由于对生产缺乏了解,一般多是从他人处听来的,故会生产时的疼痛有恐惧感,长期以往会导致产妇的不良心理加剧,影响其整个生产过程。

严重的不良心理会导致产妇生产中易于出现难产等情况[1-5]。

故护理人员应改善产妇此类心理变化,消除产妇的不良心理,保障产妇各个产程的安全。

笔者对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心理干预护理措施进行阐述,如下。

1 对产妇心理表现分析情况1.1 恐惧紧张心理初产妇通常从怀孕到分娩期间,经常会从周边的人、电视或电脑上获得妊娠、分娩的有关信息。

这些信息多是来自经验之谈,没什么权威性,更多的是渲染和夸大其痛苦,这就对初产妇造成了恐惧、紧张。

由于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大多数初产妇到临产时,会导致产妇出现严重的紧张心理,一些初产妇因对胎儿性别的企盼以及惧怕胎儿畸形等,还有一些产妇因为自身的年龄比较偏大,故会认为自己在生产时会发生难产,有手术指证的患者又担心手术及麻醉会对其造成伤害,对今后有一定的影响。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产妇出现紧张、恐惧心理。

1.2 烦躁心理临产时初产妇由于阵发性的疼痛剧烈,加之疼痛时间持久,而且还有增无减,特别是在产妇送入到产室时,因为其没有其他人相陪,故此时其会出现心理方面的紧张,多会表现为感到非常没有安全感,需要护理人员的安慰。

1.3 依赖心理随着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一名医术高明有一定经验的医务人员陪伴着直至分娩结束无疑是每位产妇的殷切希望,因此实行“一对一”陪护可以很好来满足产妇的需求照顾心理。

1.4 怨恨心理在分娩时因为产妇会出现疼痛,且其出现的疼痛随时间而增加,一些产妇会将此疼痛怪罪于他人,埋怨自己的丈夫,想通过手术来减轻疼痛,希望医护人员给予其实施有效措施以降低疼痛。

有些产妇会因为疼痛从而对其家人及丈夫产生怨恨的想法,此心理表现会延续到产后,导致其不良心理加重。

205例产妇产时心理状态与护理对策

205例产妇产时心理状态与护理对策
过 程 了 解 的 较 少 , 多 种 信 息 途 径 了解 的 信 息 均 是 分 娩 的 痛 从 苦 与 危 险 , 分 娩 感 到 紧 张 恐 惧 也 是 必 然 的 。 临 产 孕 妇 进 入 对
产 程 的特点 是 阵发性 腹 痛伴 子宫 颈 口的 扩张 。 娩前 恐惧 和 分 焦虑 常 常 困扰她 们 , 惧 和焦 虑等 心 理 问题又 会 影响 产程 的 恐 进 展和 母婴 安全 , 并加 重 分娩 时 的疼 痛和 不适 。孕妇 对疼 痛
4 3岁 。
12方 法 .
临 产 开 始 时 , 排 一 名 助 产 士 对 产 妇 进 行 沟 通 , 得 孕 安 取
妇 信任 , 了解产 妇不 良的心 理状 态 , 并进 行有 效 、 针对 性 的心 理 干 预 。对不 同产 程 孕 妇 进行 不 同 的心 理 干预 。助 产 士在 助 产时 常用适 宜 的技 术 , 进行 生 理 、 理 、 心 体力 的 全 面支持 。
人 们 对健 康服 务 的综 合需 求 。
【 关键词】产妇 ; 时 ; 产 心理 状 态 ; 护理 对策
【 中图分 类 号】 4 3 1 R7. 7
【 标识 码】C 文献
【 编号 】1 7 — 2 0 2 1 )2 a 一 8 — 2 文章 6 3 7 1 (0 0 0 ( )0 5 0
分娩是 一个 特殊 的生理 过程 , 产妇 的分 娩过 程顺 利 与否 , 除 与 产 力 、 道 、 儿 因 素有 关 外 , 与 产 时 的心 理 状 态 有 产 胎 还 关 。对 一名 产妇 来说 , 管 可 以排 除诸 多 因 素 , 胎儿 因素 、 尽 如 产道 因素所 导致 的难产 , 由于产 时 不正 确 的心理状 态 , 可 但 也 导致难 产 的发生 。所 以 , 分娩时 对产 妇进 行积 极 的 、 确 的 在 正 心 理护 理 , 其 在 临 产 时能 够 情 绪 稳定 。 力 充 沛 地 顺利 分 使 精

分娩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

分娩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

分娩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
在等待医师或助产士到来之前,为预防伴随分娩可能发生的危险,产妇可以采取避免感染、保持镇静,以及准备住院、寻求专业帮助等方法。

1、避免感染:分娩后防止感染至关重要,要确保分娩区域保持清洁和干燥,以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性。

使用温水和清洁的脱脂棉或纱布擦拭外阴部,注意擦拭的顺序和方向,避免过度擦拭导致皮肤磨损和刺激。

擦拭后,可以敷上厚的卫生巾或脱脂棉,并用丁字带或月经带固定,以防止血液和羊水污染;
2、保持镇静: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

在等待医师或助产士到来之前,保持冷静和镇定非常重要。

避免过度焦虑和恐慌,不然容易影响自身判断和决策能力。

相信自己的身体和准备好的能力,放松身心,为即将到来的分娩做好准备;
3、准备住院:如果需要住院,应该提前准备好必要的物品和文件,例如医保卡、身份证、产前检查记录、住院押金等;
4、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分娩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或困难,不要犹豫寻求专业帮助。

可以联系医师或助产士,或者前往附近的医院寻求帮助。

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孕产妇的心理护理孕产妇在分娩前后和分娩时十分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严重的可导致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大出血等不良后果,本文对孕产妇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办法。

现实生活中的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鉴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大部分产妇为初产妇,无经验。

加之社会家庭对分娩的重视程度提高,更增加了对分娩的精神紧张程度,孕产妇的心情更是十分复杂,因急躁,紧张,惊恐常可引起宫缩乏力,致产程延长,造成滞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大出血及产后泌乳减少,因此应该注意孕产妇的心理护理,使其在最佳状态下分娩。

大部分孕妇临产前的共同心理活动是紧张,焦虑,恐惧,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指导,帮助,关心,怕分娩时疼痛。

怕出血,怕难产,担心胎儿不正常,一旦出现产兆常表现出心慌意乱,吃睡不宁,高度紧张的心理可能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致造成原发性宫缩乏力,使分娩不能按正常进行,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具备高尚的医德医风和熟练的专业技术,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善于掌握孕产妇的不同心理,以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孕产妇的保健逐渐完善,孕产妇在怀孕期间、临产时的心理监护越来越被医务人员所重视。

做好这一时期的心理护理,不仅关系到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产妇克服分娩时的障碍及产后康复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以至今后的健康。

1孕期妇女的心理护理1.1初产妇由于对生育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怀孕了就不免产生紧张的心理,应向其说明妊娠早孕反应的有关知识,保持心情舒畅,在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少量多餐,顺利渡过早孕时期。

1.2随着早孕反应的减轻,随之而来的中、晚孕期间,腹部逐渐隆起,孕妇对婴儿期望较高并存在各种顾虑,担心胎儿不正常或畸形,是否漂亮,少数人考虑性别,应加强宣传教育,及时向孕妇宣传优生优育、有关妊娠、分娩及产前定期检查等各种科普知识,使她们对妊娠这一生理过程有所了解,认识到孕期的具体特点和可能出现的现象,学会自我保健和监护胎儿情况,并指导其丈夫关心体贴孕妇,稳定情绪,树立信心,从而解除孕妇的恐惧焦虑心理。

浅谈临产前产妇的心理护理

浅谈临产前产妇的心理护理

中 图分类 号 :R 4 7 3 . 7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1 3 - 0 7 1 7 - 0 1
随着现 代社会 的越 来越发达 ,人 们对 自身健康 及母婴保健 的需求 日益增 加 ,产妇 服务也越来越规 范化 ,人性 化 ,多元化 ,合理 化 。逐 渐 向母婴安全 ,健 康产后护理 ,调养为主体 的模式转变 。倡 导对产妇 提供生理 ,心理环 境等的人性化 ,人性化服务变化… 。
常 ,头盆 关系相 称 ,胎心 音亦 正常 ,没 有手术 指征 。我 们 与产妇 交
谈 ,得知她认为 自己年龄 大 ,疼痛剧烈 ,不如手术分娩 。
是起关键作用 ,疼痛 的性质 逐渐加剧还有 心理 的焦虑 、恐惧等情绪 , 这种持 续性 的不 良情绪很有 可能增加疼痛感 ,及疼痛 时间。绝大多数
首先 ,作为一名合格 的产科工 作者 ,除具备 丰富 的临床检验 、机
敏 的应急能力 、熟练 的操作 技能之外 ,还应 有一颗仁者 的心。 “ 医本 仁术 ”、 “ 仁者爱 人” ,助产士 作为产科工作 人员 ,更应 该以爱护关 怀 ,照料 帮助产妇 为 己任 。工作 中端庄 的仪表 ,亲切 的微 笑,熟练轻 柔的操作都 能使 临产 中处于疼痛焦虑 的产妇产生 信任感 并接纳你。 2产 妇分 娩 时的 心理状 态 分 娩虽属 生理现 象 】 ,但对 于产妇确 实可 以产生精神 、生理 、心 理上的应激 。产科 医师必 须认识到 影响分娩的 因素 除了产力 、产道 、 胎儿之外 ,还有产妇 的精 神心理 因素。对 疼痛 的恐惧 和分娩 的紧 张可 导 致宫缩乏力 、宫 口扩 张缓慢 、胎头 下降受阻 、产程 延长 ,甚至 可导 致 胎儿窘迫 、产后大 出血 等。初产妇 的心理 因素在 自然分娩过程 中更

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措施

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措施

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措施作者:王新荣来源:《医学与法学·综合版》2013年第01期【摘要】随着产科学的发展,精神心理因素对产程的影响已受到重视。

本文就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状态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作一简要的分析概述。

【关键词】初产妇;临产;心理状态;护理随着产科学的发展,精神心理因素对产程的影响已受到重视。

认为分娩虽然是生理现象,但对于产妇却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

分娩应激即可产生生理上的应激,同时也可以产生精神心理上的应激。

产妇精神心理因素能够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和健康。

本文就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状态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作一简要的分析概述。

1 心理状态1.1 待产期1.1.1 恐惧担忧心理初产妇通常自怀孕到分娩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她们经常从同事、同学、亲朋好友及书本等处接受到有关妊娠、分娩的信息,在这些信息当中,来自周围人的信息最具权威性,因为这些是她们的经验之谈,而这些人往往将个人的经历加以渲染、夸大,由于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大多数初产妇到临产时对即将面临的分娩这一必然过程产生一种无法抗拒的恐惧感,常常感到害怕、恐惧和紧张,加之对医院环境不熟悉,更加重了这种感觉。

部分年龄较大者认为自己年龄偏大会难产,而一些高危孕妇(巨大儿、骨盆畸形等)需手术结束分娩者,因为对手术不了解,惧怕麻药会对胎儿及个人产生不良影响,另有部分初产妇因对胎儿性别的企盼以及惧怕胎儿畸形等,导致初产妇产生紧张、恐惧心理。

1.1.2 焦躁心理一般来讲,产妇入院后都希望尽快分娩,早日出院,但因个体差异,胎位、胎儿大小、精神紧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初产妇到预产期时无临产征象,这时,这些孕妇就会认为到期不分娩是一种异常现象,从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如担心胎儿是否有问题,自己分娩是否会不正常等。

还有部分经济困难者,害怕不及时分娩会增加经济负担,因而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等复杂心理。

1.2 临产期1.2.1 烦躁心理临产时初产妇因剧烈阵痛,觉得这段时间漫长无边,而疼痛却有增无减,尤其是进入待产室后,身边无家人陪伴,产妇易出现烦躁不安的心理,表现为大喊大叫、哭闹,不由自主的寒战、出冷汗等,容易产生不安全感。

产程 护理 科普

产程 护理 科普

产程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在产程中,产妇需要特别的照顾和护理,包括心理支持、体位指导、疼痛缓解和分娩指导等。

以下是一些关于产程护理的科普知识:
1. 心理支持:在产程中,产妇可能会感到焦虑、紧张和恐惧。

护理人员应该给予她们心理支持,帮助她们放松心情,增强信心,缓解不良情绪。

同时,家属也应该给予产妇亲情支持,共同陪伴她们度过产程。

2. 体位指导:在产程中,产妇的体位对胎儿的分娩和产程的进展都有影响。

护理人员应该指导产妇保持科学合理的体位,如侧卧位、半坐位等,以促进产程的进展。

3. 疼痛缓解:分娩过程中,产妇可能会感到疼痛和不适。

护理人员可以采用一些非药物性和药物性的方法来缓解产妇的疼痛,如穴位按摩、呼吸练习、硬膜外麻醉等。

4. 分娩指导:在产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向产妇介绍生产过程,帮助她们了解分娩阶段需要注意的事项和要领,如宫缩时如何呼吸、如何用力等。

这有助于产妇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分娩。

总之,产程护理是确保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的重要环节。

在产程中,护理人员应该根据产妇的需求和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
全称陪伴服务,帮助她们顺利度过产程。

同时,产妇和家属也应该了解产程护理的相关知识,积极参与产程护理,共同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措施
【关键词】初产妇;心理状态;护理
妊娠分娩是妇女一生中所经历的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在此期间,妇女因为生理上及社会角色的变化,相应产生一些心理上的变化,尤以临产前的变化为著,而临产时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正确护理对产妇顺利分娩,产后母体恢复及母乳喂养的成功均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产科学的发展,精神心理因素对产程的影响已受到重视。

认为分娩虽然是生理现象,但对于产妇却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

分娩应激即可产生生理上的应激,同时也可以产生精神心理上的应激。

产妇精神心理因素能够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和健康。

本文就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状态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作一简要的分析概述。

1 心理状态
1.1 待产期
1.1.1 恐惧心理初产妇通常自怀孕到分娩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她们经常从同事、同学、亲朋好友及书本等处接受到有关妊娠、分娩的信息,在这些信息当中,来自周围人的信息最具权威性,因为这些是她们的经验之谈,而这些人往往将个人的经历加以渲染、夸大,由于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大多数初产妇到临产时对即将面临的分娩这一必然过程产生一种无法抗拒的恐惧感,常常感到害怕、恐惧和紧张,加之对医院环境不熟悉,更加重了这种感觉。

部分年龄较大者认为自己年龄偏大会难产,而一些高危孕妇(巨大儿、骨盆畸形等)需手术结束分娩者,因为对手术不了解,惧
怕麻药会对胎儿及个人产生不良影响,另有部分初产妇因对胎儿性别的企盼(多见于独生子或纯女户家庭)以及惧怕胎儿畸形等,导致初产妇产生紧张、恐惧心理。

1.1.2 焦虑、不安心理一般来讲,产妇入院后都希望尽快分娩,早日出院,但因个体差异,胎位、胎儿大小、精神紧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初产妇到预产期时无临产征象,这时,这些孕妇就会认为到期不分娩是一种异常现象,从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如担心胎儿是否有问题,自己分娩是否会不正常等。

还有部分经济困难者,害怕不及时分娩会增加经济负担,因而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等复杂心理。

1.2 临产期
1.2.1 烦躁心理临产时初产妇因剧烈阵痛,觉得这段时间漫长无边,而疼痛却有增无减,尤其是进入待产室后,身边无家人陪伴,产妇易出现烦躁不安的心理,表现为大喊大叫、哭闹,不由自主的寒战、出冷汗等,容易产生不安全感。

1.2.1 怨恨心理有少部分初产妇因难以忍受临产时的剧烈疼痛,而将这种疼痛怪罪于腹中的胎儿,企盼能尽快处理掉胎儿或期望医护人员或家属能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或缓解这种疼痛,当这种愿望一旦无法实现,则会认为家人及医护人员对她痛苦视之无睹,对她漠不关心,而产生怨恨心理。

1.3 分娩期
1.3.1 害羞心理分娩期因产妇此时宫口已开全,疼痛感稍有
缓解,但是因抬头下降,肛门坠胀感明显,产生便意,此时需要用腹压和肛提肌的力量,但是产妇往往因为惧怕大便(害羞)而不敢用全力,导致产程延长。

1.3.2 无助心理经过第一产程较长时间的疼痛,到第二产程时,助产人员要求产妇配合尽可能地向下屏气,但是由于产妇体力消耗过大,体能补充不足而出现疲乏无力,不能很好地配合,有时受到助产人员的呵斥或责备等,产妇往往会有筋疲力尽的感觉,产生孤独无助,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心理。

2 护理措施
2.1 待产期首先对新入院患者护士要热情接待,介绍周围环境、病室的设施及住院的各项制度,使产妇尽快熟悉环境,介绍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患者感到和蔼可亲,减轻或消除其紧张情绪。

其次向患者宣讲有关分娩的一些知识及注意事项,使产妇对分娩这一生理过程有一正确的认识。

对已到预产期的产妇应告诉她预产期并不代表分娩期,并告诉她医生们会根据情况作出处理的,即使不想马上采取措施,想等待自然分娩也是可以的,对胎儿及母亲不会有影响,更不会难产,让其消除顾虑。

对已过期的孕妇,报告医生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

并让产妇及家属适当了解一些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向患者耐心细致的说明,使产妇有所了解,主动配合,在进行操作时做到轻、细、稳。

在进行交谈时,要使用文雅和气、通俗易懂的语言,态度要亲切、和蔼,使患者对你产生信任,使其精神、情绪都得以放松,保持平静的心理状态,从而平静地过渡到临产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