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北京大学教务部
古代汉语系列课程建设的新开拓

古代汉语系列课程建设的新开拓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集体完成的“古代汉语系列课程建设的新开拓——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和前沿创新的专业课程训练为核心”荣获2005年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这是本届59项国家级一等奖获奖项目中唯一的一门人文学科的课程。
由5位全国知名专家组成的成果鉴定委员会给予本课程很高的评价:“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课程建设以深厚的历史积淀为背景,积50年光阴和三代著名学者之努力,以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为己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建设精品课程为目标,同时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在我国当前传统文化教育萎缩的大环境之下,坚持守正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汉语课程,以它的原创性和持之以恒的改革创新,使课程始终保持了高度的学术品位,对全国高校古汉语课程的建设具有示范性、辐射性,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要培养一流的中文专业基础人才和古代汉语专业人才,必须要给学生全面系统和前沿创新的课程训练——全面和系统是指要给学生以从共时到历时的全面的和系统的训练,重点打好学生的古代汉语知识基础;前沿创新是指要通过教师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性课程,重点实现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努力,我们逐步建立了一个由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课程子体系构成的古代汉语的专业课程系统。
近五年以来,我们面向本专业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共开出古代汉语类的基础课、选修课近50门,既有在内容上得到不断更新的传统课程,又有反映学科最新发展的创新课程,将学科的基础与前沿有机地结合起来,初步建立起了一个多层次的完整而规范的古代汉语专业课程体系,为中文专业的基础人才培养和古代汉语专业的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得到学生和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在具有指标意义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已有两篇论文先后获奖;另在北京大学的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每年都有古代汉语专业的论文获奖。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课程表(一)

1-2
勺园9-527
刘立新
报刊阅读
6
3-4
1-2
3-4
勺园9-527
刘黎黎
牛津硕士
汉语
3-4
5-6
7-8
1-2
勺园9-525
王顺洪
口语
3-4
1-2
3-4
勺园9-525
刘立新
5-6
文史楼206
石克延
口语
8
5-6
3-4.
1-2
文史楼215
刘晓雨
选修
4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课程表(二)
2010年03月01日
班级
课程
人数
周学时
上课时间
教室
教员
一
二
三
四
五
八班
汉语
8
1-2
5-6
1-2
3-4
文史楼214
文史楼117
金兰
口语
8
5-6
3-4.
7-8
文史楼214
张璇
选修
4
九班
汉语
8
3-4
12
5-6
1-2
理教122
刘元满
应用语言学
12
1-2
三教108
祖人植
汉语语音与语音教学
36
3-4
三教406
邓丹
汉语词汇与词汇教学
36
3-4
电教239
李红印
国别与地域文化
36
7-8
三教404
赵长征
课堂教学研究
24
5-6
二教421
蔡云凌
李海燕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
《古代汉语》课程标准

《古代汉语》课程标准适应专业: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属教研室:中文系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古代汉语(Ancient Chinese)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必修)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
古代汉语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同时也就是一门工具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专业提高课知识打下基础。
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必备的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培养阅读与欣赏浅近文言文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二)基本理念。
古代汉语课程使用的教材通常就是北京大学王力先生或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
王氏教材自1962年首版后,经过多次修订,现属国家级规划教材,书中确立了古代汉语课程通论、文选、常用词三结合的编写原则,代表着古代汉语教材的最高成就。
郭氏教材具有内容精练,编排合理;知识准确,重点突出;通论与文选结合紧密等特点。
以上两种教材比较适合综合性大学古代汉语教学使用。
但根据我们的学生实际与我校培养目标,我们选用该教材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1、学生问题。
王氏、郭氏教材就是从北京大学“一本”招生学生的实际出发编写的,我们就是地方二本学院,学生入学程度远远低于北京大学学生。
北京大学就是研究性大学,我们就是应用型学院。
2、自学问题。
王氏、郭氏教材,有些注释过于简略,不适合于我们的学生自学。
3、篇幅问题。
王氏、郭氏教材篇幅过多,一学年时间学不完。
为此,我们在选择《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做教材的同时,作了以下一些调整:1、压缩传统的课程内容。
传统的古代汉语教学内容,讲究面面俱到,因而不可避免的有轻重不分、详略失当的弊端。
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在讲授过程中,舍弃了许多与其它学科有共性的内容,重点突出讲解古代汉语中“异”的部分。
例如我们把《古代汉语》的通论“古代文化常识”放到“古代文化常识”课上讲,“古文的文体及其特点”放到“文献学”课上讲。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讲义

古代汉语讲义第一章绪论和工具书第一节绪论讲授主要容:明确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掌握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要求。
一、古代汉语的概念1、广义的古代汉语:广义的古代汉语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是指古代汉族人民使用的语言。
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大致说来分为两个系统:一是以先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言”;一是唐宋以来以北白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2、狭义的古代汉语:狭义的古代汉语即指“文言”。
是古代汉语课学习的主要对象,即上古的文学语言以及历代模仿它的典作品。
重点是先的典作品。
二、古代汉语课的性质和目的1、工具性古代汉语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获得打开中国古代文化宝库的金钥匙。
2、基础性古代汉语课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之一,乃传统国学,又被称为“小学”、“朴学”,也是就其基础地位而言的。
3、综合性古代汉语课以古代文献典籍为学习对象,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面面。
三、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1、是批判继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需要;2、是提高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能力的需要。
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博古通今、古为今用”四、古代汉语的历史分期为了研究的需要,罗常培先生把古代汉语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上古汉语(两汉)2、中古汉语(唐宋)3、近古汉语(明清)五、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和要求1、教学目的: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讲授中学文言作品(主要是语言面)的能力。
2、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的没有今人注释和标点的文言作品,并且能解决中学文言作品中的语言文字面的问题。
本课程主要由文选及通论两部分组成,文选以先两汉散文为主,适当兼顾唐宋散文,常用词不单讲,要结合文选学习。
六、古代汉语的学习法1、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相结合;2、系统掌握通论知识,精读文选,积累常用词;3、大量阅读古代文献典籍,记诵、熟读一定数量的文选。
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古代汉语?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2、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要什么?第二节古汉语常用工具书一、字典辞书的编排、注音与释义1、编排式:(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部首的概念,部首的数目);(2)按音序排列:平水韵106韵,古汉语声母,注音字母与拼音字母;(3)按排列:通常使用的是四角。
各所高校中文(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科目

各所高校中文(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科目1南京师范大学研究方向 01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02 唐宋文学03 元明清文学初试科目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中外文学基础④文学评论写作参考书目《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6册),郁贤皓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朱维之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0世纪欧美文学史》,汪介之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复试科目:《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6册),郁贤皓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复试备注复试科目:⑤古代文学专题加试科目:⑥古代汉语⑦文学理论基础2 吉林大学研究方向 01隋唐五代文学02宋代文学03辽金文学04明清文学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05文学综合(含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史)④808中国文学史参考书目文学综合:《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各版本;《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欧美文学史》李尚信,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复试备注复试科目:专业综合课(文学基础)同等学力加试: 写作、现代汉语3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文学02魏晋南北朝文学03唐宋文学04元明清文学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52中国古代文学史?④873中国文化史参考书目初加《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复旦大学版社、1996年《中国古代文学史》以上三种任选其一、郭预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以上二种任选其一李道英、刘孝严、东北师大出版社、1988年《中国古代文化史》、阴法鲁、许树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国文化史》(插图本)以上三种任选其一、许结、花城出版社2006年《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1999年《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2002年《中国文学批评史》王运熙、顾易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导师名单高长山曹胜高周奇文陈向春黄季鸿复试备注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古代汉语②文艺理论复试科目:专业经典名著阅读参考书目:参见东北师大文学院主页·研究生专栏,“本科学生必读书目”目录中与本专业有关的书籍4 河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 _ 01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研究_ 02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_ 03唐宋文学研究_ 04元明清文学研究初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707文学基础理论④810中国文学史参考书目古代文学与文论(含作家作品)《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古代汉语《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美学《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 707文学基础理论《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课程表

修
古代典籍概要 Introduction To Ancient 专业必
02033450
2
4.0 68.0 4.0
Chinese Books
修
02033570 静园学术讲座 Jingyuan Academic Report 1 限选 1.0 16.0 1.0
02033580 古代汉语 Ancient Chinese
2.0 34.0 2.0
70 1-17 1-2
修
嵩 (公费)
廖
专业必
本科
02031540 中国古代文化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2
2.0 34.0 2.0 可
80 1-17 1-2
修
(公费)
斌
通选 02031540 中国古代文化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3
课
廖 本科
2.0 34.0 2.0
100 1-17 7-8
可 (公费)
20120102 20120103
20120102 20120102
02033170 影片精读 Reading Films
通选 1
课
2.0 32.0 2.0
现代诗歌与文化 The Modern Poetry and 全校任
02033280
1-17
7-8
7-8 5-6
5-6 7-8 双 周
7-8 1-2 7-8
20120104 20111226 20111227
中国古籍入门 Introduction of Ancient 通选
02033850
1
Chinese Classics
课
漆
本科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讲义

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
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课程表

专业必修
2.0
34.0
2.0
王丽萍
本科(公费)
45
1-17
3-4
02031090
《孟子》选读 Selected Readings from "Meng zi"
3
专业必修
2.0
34.0
2.0
顾歆艺
本科(公费)
45
1-17
3-4
02031540
中国古代文化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1
专业必修
3.0
51.0
3.0
叶文曦
本科(公费)
90
2-17
7-9
20120102
02030070
语言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2
专业必修
3.0
51.0
3.0
董秀芳
本科(公费)
75
1-17
7-9
20120103
02030330
民俗学 Folklore
1
通选课
2.0
北京大学课程表
课程编号
课程名
班号
课类
学分
总学时
学时
教师
学生类别
人数
起止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考试时间
02030011
现代汉语 (上)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Ⅰ)
1
专业必修
3.0
51.0
3.0
沈 阳
本科(公费)
60
1-17
3-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通选课申请表(教务部·2001年3月修订)
通选课申报表
第一项·共二页
通选课申报表
第二页·共二页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教材:
郭锡良等《古代汉语》(上、下),商务印书馆,1999年。
课时:
周4学时,一年,共136学时。
课程简介
“古代汉语”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
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古文选读和基本知识两大部分。
古文选读讲授历代文言文名篇;基本知识包括古代汉语词汇、语法、语音知识,有关汉字的基本知识,古代姓氏名号、职官地理、天文历法、古代文体、诗词格律等文化常识等。
教学中注重文选的讲授和基本知识的讲授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师生共同讨论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后练习相结合。
通过一年的学习,力求让学生达到能够熟练地阅读一般难度的古代文献,借助工具书能够阅读较高难度的古代文献的水平。
教学环节:
全课程大体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学期学习两个单元,第二学期学习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安排一次练习,一次课堂讨论;第二单元二次练习、一次课堂讨论,课程结束前写一篇读书报告或小论文。
每学期进行期末考试,上学期闭卷考试,下学期开卷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的内容。
成绩计划:考勤10%;课堂讨论10%;练习20%;读书报告或小论文20%;期末考试40%。
具体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