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基因的表达08共50页

合集下载

基因工程-第六章-外源基因的表达-new-PPT精选文档

基因工程-第六章-外源基因的表达-new-PPT精选文档
T7噬菌体
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
二、mRNA的延伸与稳定性

外源基因起始转录后,保持mRNA的有效延伸、终止及
稳定存在是外源基因有效表达的关键

避免转录物内的终止序列(衰减子attenuators)在表达 载体上的存在


加入抗终止序列元件 存在正常转录终止序列,防止产生不必要的转录产物 增加mRNA的稳定性
个体发育的功能。当某种基因缺陷或表达异常时,则会出现相应组织或器官 的发育异常。
第六章 外源基因的表达
第一节 基因表达的机制
外源基因的起始转录 mRNA的延伸与稳定性 外源基因mRNA的有效翻译 表达蛋白在细胞中的稳定性 目的基因沉默
2019/3/5
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
第六章 外源基因的表达
基因沉默(gene silencing)是导致外源基因不能 正常表达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转基因植物与转基 因动物中。 作用机制: 位置效应的基因沉默 转录水平的基因沉默 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

2019/3/5
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
叶亚新
第六章 外源基因的表达
第二节 基因表达的调控元件




基因表达过程体现了中心法则的内容,即遗传信息的流
向是从DNA到蛋白质。
基因表达的特性 时间特异性(temporal specificity)
按功能需要,某一特定基因的表达严格按特定的时间顺序发
生,这就是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如噬菌体、病毒、细菌、侵
入缩主后,呈现一定的感染阶段。
阶段特异性(stage specificity)
在翻译起始区周围的序列不易形成明显的二级结构 不同基因组使用密码子具有选择性

外源基因的表达

外源基因的表达
*
小节
外源基因的转录系统
蛋白质的翻译系统
基因表达载体
复制子 选择标记
*
4.3.1 重组异源蛋白在大肠杆菌中不稳定的原因
4.3 宿主菌
1
大肠杆菌缺乏复杂的翻译后加工和蛋白质折叠系统
2
大肠杆菌不具备类似真核细胞的亚细胞结构和表达产物稳定因子。
3
大量的异源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形成高浓度的微环境,导致蛋白质分子之间的作用增强。
*
终止子
2.4 衰减子 转录终止的位置 分为本征终止子和依赖终止信号的终止子两类。 调节转录的起始和终止. Trp操纵子
1
2
第三节 外源基因表达系统
3.1 定义 外源基因表达系统:泛指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重组后,导入合适的受体细胞,并能在其中有效表达,产生目的基因产物(目的蛋白)。
*
3.2 种类
*
起始密码子是翻译的起始位点,通常为AUG(ATG),编码甲硫氨酸(MET),是首选的起始密码子。 GUG、UUG:有极少数生物利用。
翻译起始密码子
③翻译终止密码子
翻译终止密码子:能使核糖体从mRNA模板上脱落下来,终止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在大肠杆菌中,新合成的多肽链的释放由RF1和RF2两个释放因子所调控。 RF1识别终止密码UAA和UAG, RF2识别终止密码UAA和UGA 由于UAA同时为两个释放因子所识别,一般被选作翻译的终止密码。 通常将几个终止密码串连在一起,以保证翻译的有效终止。
启动子和终止子:因宿主的不同而有差别,往往在不同的宿主中表达的效率也不一样,特别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宿主间完全不同,相互间不能通用。
1
2
*
①启动子
外源目的基因转录的起始是基因表达的关键步骤。

第七章-外源基因的表达PPT课件

第七章-外源基因的表达PPT课件

的基因,而不能用基因组DNA。 (3)必须利用原核细胞的强启动子和S-D序列等调控元件控 制外源基的表达。 (4)外源基因与表达载体连接后,必须形成正确的开放阅读 框架。 (5)利用宿主菌的调控系统,调节外源基因的表达,防止外 源基因的表达产物对宿主菌的伤害。
3.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序列
只有在了解了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序列的基础上, 才能够 构建高效的表达载体,使外源目的基因在原核细胞中得到高效 率、高水平地表达。对于原核细. 胞来讲,基因表达的调控序 4
■-10区(Pribnow框,TATAAT):RN
5
原核表达系统中通常使用的可调控的强启动子有lac(乳糖启 动子)、trp(色氨酸启动子)、PL及PR(λ噬菌体左向和右 向启动子)、tac(乳糖和色氨酸的杂合启动子)等。
(2)终止子
在一个基因或一个操纵子的3’端往往有一个特定的核苷酸序 列 , 它 有 终 止 转 录 的 功 能 , 这 一 段 DNA 序 列 称 为 终 止 子 (terminator)。终止子在结构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即有一 段富含A/T的区域和一段富含G/C的区域,G/C区域具有回文 对称结构,使转录后的RNA具有茎环结构。
这个载体系统是由pBR322为基础构建的。 ➢带有大肠杆菌最强的启动子之一,即Ipp(脂蛋白基因)启 动子。在启动子的下游装有lac UV5的启动子及其操纵基因, 并把lac阻遏子的基因(lac I)也克隆到这个质粒上。这样目 的基因的表达就成为可调节的了。 ➢在转录控制的下游再装上人工合成的高效翻译起始序列(SD序列及ATG)。 ➢信号肽序列取自于大肠杆菌中. 分泌蛋白的基因ompa(外膜9 蛋白基因)。
根据转录终止作用类型,终止子可分为两种:依赖于ρ因子 的转录终止子及不依赖于ρ因子的转录终止子。

外源基因的表达08

外源基因的表达08

D)构建融合型异源蛋白表达系统 异源蛋白与受体细胞自身蛋白以融合形式 共表达. 特点:受体菌蛋白与异源蛋白形成良好的 杂合构象,使得多肽链上的蛋白酶切位点隐藏 在蛋白分子内部而不易被切割,因而大大增加 了产物的稳定性
E)构建寡聚型异源蛋白表达系统 通过外源基因多分子线性重组增加目的基因的 拷贝数. 多表达单元型重组:外源基因均携带各自的启 动子、终止子、SD序列及起始和终止密码.翻译 起始信号,各单元方向可正可反. 多顺反子型重组:外源基因含有各自的SD序列 以及翻译和终止信号,将它们串联起来后克隆在 一共同的转录启动子下游,并安上一个共同的转 录终止子. 多编码序列型重组:多个外源基因序列串联在 一起,使用一套转录调控元件.

2) 酵母基因表达载体的类型
自主复制型质粒载体:能够在酵母细胞中进行自 我复制,但传代过程中易于丢失. 整合型质粒载体:质粒不含酵母DNA复制起始区, 不能在酵母中进行自主复制,含有整合双臂. 着丝粒型质粒载体:含有自主复制序列和酵母染 色体有丝分裂稳定序列元件,能保持质粒在细胞 中稳定性. 酵母人工染色体:含有酵母染色体自主复制序列, 着丝粒序列,端粒序列,酵母选择标记基因等,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保持稳定性.
转 录 终 止 子
调 节 基 因
啊啊啊啊
抗 菌 素 抗 性 基 因
复 制 起 点
2)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构建的策略
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表达会造成异源蛋白 在细胞内大量积累,而异源蛋白易被细胞内的酶 所降解.其主要原因是: * 大肠杆菌缺乏针对异源重组蛋白的折叠复性 和翻译后加工系统 * 不具备真核生物细胞完善的亚细胞结构及众多 基因表达产物的稳定因子 * 高效表达的异源重组蛋白在细胞内形成高浓度 微环境,增强蛋白分子相互作用

外源基因的表达体系

外源基因的表达体系

包涵体
其他表达系统及对比
酵母表达系统: 酵母表达系统: 特点:含有真核体系共有的翻译后修饰,生长快、 特点:含有真核体系共有的翻译后修饰,生长快、 方便简单成本低,外源蛋白易分离。 方便简单成本低,外源蛋白易分离。 宿主菌:毕赤酵母、酿酒酵母 宿主菌:毕赤酵母、
三种表达系统的对比
特有优点 芽胞杆菌表达系统 无毒( 1. 无毒(除炭疽芽胞杆 蜡样芽胞杆菌) 菌、蜡样芽胞杆菌) 2. 分泌胞外蛋白 遗传学背景最全 1.无毒 2.真核修饰 缺点 1.分泌蛋白酶 1.分泌蛋白酶 2.质粒稳定性差 2.质粒稳定性差 3.无真核修饰 3.无真核修饰 1.易形成包涵体 易形成包涵体 2.无真核修饰 产乙醇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酵母表达系统
共同点:发酵周期短、 共同点:发酵周期短、遗传学研究全面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芽胞杆菌表达系统
蛋白折叠: 蛋白折叠: 枯草芽孢杆菌 内陪伴分子(intracellular molecular chaperones) ) 外陪伴分子(extracytoplasmic molecular chaperones) ) PrsA 变型菌株:WB600蛋白缺陷型 变型菌株:WB600蛋白缺陷型 WB600[pEPP]型含有 型含有PrsA WB600[pEPP]型含有PrsA WB600BHM[pEPP]型有内外陪伴分子 型有内外陪伴 WB600BHM[pEPP]型有内外陪伴分子 发现二硫键异构酶、硫氧化还原蛋白还原酶——保护巯基 发现二硫键异构酶、硫氧化还原蛋白还原酶 保护巯基
芽胞杆菌表达系统
蛋白酶缺陷型菌株: 蛋白酶缺陷型菌株: WB600存在vpr(丝蛋白酶) WB600存在vpr 丝蛋白酶) 存在vpr( WB700全部缺陷 WB700全部缺陷 WB800去除内源蛋白酶的影响 WB800去除内源蛋白酶的影响

外源基因的表达

外源基因的表达

2.穿梭质粒载体 (shuttle plasmid vector)
• 是一类由人工构建的具有两种不同复制起 点和选择标记,因而可在两种不同的寄主 细胞中存活和复制的质粒载体。
• 这类质粒载体可以携带着外源DNA序列在 不同物种的细胞之间,特别是在原核和真 核细胞之间往返穿梭,因此在基因工程的 研究中是非常有用的。
膜.用脂质体包裹DNA,瞬时表达和稳定表达,操作简单, 转染效率高,重复性好,且毒性低、包装容量大,昂贵。
• 5、显微注射:转染效率高,但需要一定的仪器和操作技
巧,主要用于稳定表达。
(三)感染(infection)
感染是指以人工改造的噬菌体或病毒为载体构建 的重组体DNA,经体外包装成具有感染性的噬菌体颗 粒和病毒颗粒后,借助噬菌体或病毒的外壳蛋白将重 组DNA注入细菌或真核细胞。
Ampr
LacZ´
pUC19
(2 686bOrpi )
ori
pUC19质粒载体图
EcoRⅠ SacⅠ KpnⅠ SmaⅠ BamHⅠ XbaⅠ SalⅠ PstⅠ SphⅠ Hind Ⅲ
根据β-半乳糖苷酶显色反应筛选 :蓝白斑筛选
Am
lacZ
N2H
片段
片段
COOH
X-gal
Lac Z
蓝色化合物
于重组体细胞的筛选。
(二) pUC系列载体:
由pBR质粒与M13噬菌体构建而成,长度为2.674kb。
pUC载体系列已成为pBR322的替代载体,是基因重组中应用较 普遍的质粒载体。
特点:
①具有更小的分子量和更高的拷贝数。
② “蓝白斑”筛选: pUC载体中的LacZ´基因可编码β-半乳糖苷 酶 ( β-Gal ) N 端 的 α- 肽 链 , 该 α- 肽 与 宿 主 细 胞 ( 如 E.coli

第七节__外源基因的表达

第七节__外源基因的表达

A.整合了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 B.整合了质粒基因组的细菌
C.含有独立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
D.含有独立质粒基因组的细菌
E.含有独立噬菌体和质粒基因组的细菌
5 理想的宿主细胞不应有下列哪种特点:
A.易接纳重组子
B.对载体的复制扩增无严格限制
C.不存在特异的限制酶体系以降解外源DNA
D.不对外源DNA进行修饰
1. 易于接纳重组DNA分子导入; 2.对载体的复制、扩增和表达无严格限制; 3.不存在特异性降解外源DNA的酶系统;不对外源 DNA进行修饰;能表达重组体分子所提供的某种表 型特征。
常用的导入方法: (一)转化(transformation) (二)转染(transfection) (三)感染(infection)
么特点?
Am
lacZ
N2H
α片段
ω片段
COOH
X-gal
Lac Z
蓝色化合物
X-gal
4.根据插入的外源基因性状进行筛选
如把酵母基因组DNA随机切割后插入到 质粒载体中,然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到组氨酸 缺陷型大肠杆菌细胞中,并在无组氨酸的培 养基中培养。这样只有含酵母组氨酸基因并 获得表达的转化菌才能在无组氨酸的培养基 中生长。
D. 蓝白筛选 E. 抗药筛选
10. 直接针对目的DNA进行筛选的方法是
A.青霉素抗药性 B.氨卞青霉素抗药性 C.分子杂交
D.分子筛 E.电泳
11.下列那项不能作为表达载体导入真核细胞的方法?
A.磷酸钙转染 B.电穿孔 C.脂质体转染
D.显微注射 E.氯化钙转染
12.下列那项不能作为基因工程重组体的筛选方法
A.转化
B.转染
C.转导

基因工程-第9章-外源基因的表达

基因工程-第9章-外源基因的表达

故又称为TATA盒或—10区。启动子来源不同,
Pribnow盒的碱基顺序稍有变化。
-35区,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35bp处, 故称-35区,一般由10个碱基组成。一般认为, -35区是RNA聚合酶σ亚基的识别与结合位点。 当σ亚基附着在-35区后,便带动RNA聚合酶 的核心酶(core enzyme,无σ亚基的RNA聚合 酶)沿DNA链向转录起始方向滑动至Pribnow盒, 并与之接触,而一旦它们相互结合之后,σ亚
转录终止子,目的是为了稳定载体系统。因
为上游强的tac启动子控制的转录必须由强终
止子抑制,才不至于干扰与载体本身稳定性 有关的基因 表达。
2.分泌型克隆表达载体pIN Ⅲ系统
这个载体系统是以pBR322为基础构建的。
它带有大肠杆菌中最强的启动子之一,即
Ipp(脂蛋白基因)启动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启动子的下游装
1. 启动子 启动子是DNA链上一段能与RNA聚合酶
结合并能起始mRNA合成的序列,它是基因表 达不可缺少的重要调控序列。没有启动子, 基因就不能转录。
原核生物启动子是由两段彼此分开且又 高度保守的核苷酸序列组成,对mRNA的合成 极为重要。
Pribnow盒,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5~
10bp,一般由6~8个碱基组成,富含A和T,
点,即有一段富含A/T的区域和一段富含G/
C的区域,G/C富含区域又具有回文对称结 构,这段终止子转录后形成的RNA具有茎环
结构,并且具有与A/T富含区对应的一串U。
4.衰减子
衰减子(attenuator)是指在某些前导序列中 带有控制蛋白质合成速率的调节区。在原核 生物中,一条mRNA分子常常编码数种不同的 多肽链。这种多顺反子mRNA的头一条多肽链 合成的起始点,同RNA分子的5’-P末端间的距 离可达数百个核苷酸。这段位于编码区之前 的 不 转 译 的 mRNA 区 段 , 叫 做 前 导 序 列 (1eader)。此外,在mRNA的3'-OH末端,以及 在多顺反子mRNA中含有的长达数百个碱基的 顺反子间序列(intercistranic-sequence),即间隔 序列 (spacer),也发现有不转译的序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Sextama框: 在转录启动区的另一个六联体 保守序列位于距转录起始位点上游35bp处,通常称 为-35区,该保守序列为TTGACA,其中前三个碱 基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它是RNA聚合酶的识别位点。
(4)间隔区: 原核生物启动子在转录起始位点 与Pribnow框之间、Pribnow框与Sextama框之间存 在长度不等的间隔序列。间隔序列内部无明显的保 守性,其序列的碱基组成对启动子的功能并不十分 重要, 但间隔序列的长度却是影响启动子功能的重 要因素。
二 终止子(terminator,T):位于
基因3’端,给予RNA聚合酶转录终止 信号的DNA序列。
转录终止过程包括:
(1)RNA聚合酶停在DNA模板上不再前进, RNA的延伸也停止在终止信号上;
(2)完成转录的RNA从RNA聚合酶上释放出来;
(3)RNA聚合酶从模板上释放出来。
对RNA聚合酶起强终止作用的终止子在结构 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有1段富含A/T的区域和1段 富含G/C的区域,G/C富含区域又具有回文对称结 构,这段终止子转录后形成的RNA具有茎环结构。 并且有与A/T富含区对应的一串U。
SD序列是核糖体RNA的识别和结合位点 。
(2)翻译起始密码子,大肠杆菌绝大 部分基因以AUG作为阅读框架的起始位点, 但有些基因也使用GUG或UUG作为翻译 起始密码子 。
(3)SD序列与翻译起始密码子之间的 距离及碱基组成。
(4)基因编码区5’端若干密码子的碱 基序列。
四、密码子:
在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只有甲硫氨酸 和色氨酸仅对应唯一的密码子,另外18种氨基酸均 拥有2至6种不同的密码子,这些编码相同氨基酸的 不同密码子称为简并密码子。
G/C富含区2
G/C富含区1 A/T富含区
DNA …NNAA GCGCCG NNNN CCGGCGC TTTTTT NNN … …NNTT CGCGGC NNNN GGCCGCG AAAAAA NNN …
RNA … NNAAGCGCCGNNNNCCGGCGCUUUUUUNNN-OH
N

N
N
C
GC CG C G RNA结构 GC CG GC AU AU ……NNNN UUUU-OH3 图: 强终止子模式图
1. 原核生物的启动子
原核生物的启动子一般由四个部分构成:转录 起始位点、两个六联体保守序列区和间隔区。
识别区 Pribnow框 转录起点
16~19bp
5~9bp
5’ TTGACA TATAAT A(G) 3’
3’ AACTGT ATATTA T(C) 5’
-35序列 -10序列
图示: 原核生物启动子结构模式
第一节 外源基因表达系统
外源基因表达系统由基因表达载体和 相应的受体细胞两部分组成。
基因表达系统有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系 统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系统。
据受体细胞的不同可分为:
1.原核表达系统:
将外源基因引入原核细胞,并使其在原 核细胞中以发酵形式快速高效地表达、 合成基因产物的体系。
2.真核表达系统:使外源基因在真核细 胞中表达的体系。
原核RNA聚合酶不能识别真核基因的启 动子。
原核表达系统中通常使用可调控的强启 动子有Lac、Trp、PL、Tac等。
2.真核生物的启动子 根据真核基因编码的产物和RNA聚合酶的 种类可把真核生物的启动子分为三类: Ⅰ型启动子: rRNA基因启动子。 Ⅱ型启动子: mRNA基因启动子。 Ⅲ型启动子: tRNA启动子。
(1)转录起始位点: 大多数细菌启动子转 录起始区的序列为CAT,转录从第二个碱基 开始,该碱基为嘌呤碱基(A/G)。
(2)Pribnow框: 在距转录起始位点上游 存在一个6bp保守序列:TATAAT,由于富含A、 T,又称为TATA box,中间的碱基位于转录 起始点上游的10bp处,又称为 –10序列区。少 数Pribnow框中间碱基的位置在 –9~-18之间 变化。
Ⅱ型启动子 :
所属的基因绝大多数为编码蛋白质。 Ⅱ型启动子也具有 两个高度保守的共有序列。其一是在-25附近的一段AT富集 序列,其共有序列是TATAA,称为TATA盒。TATA盒与原核 的Pribonow盒相似,是与DNA双链的解链有关,决定转录的 起始。其二是在多数启动子中,-70附近共有序列CAAT区, 称为CAAT盒,与RNA酶的结合有关。除以上两个区域外, 有些启动子上游中含有GC盒,是转录因子与DNA分子此它们 可影响转录起始的频率。启动子决定了被转录基因的启动频 率与精确性,同时启动子在DNA序列中的位置和方向是严格 固定的,是由5′到3′方向。
(6)内源蛋白酶会降解表达的外源蛋白,造成表达 产物的不稳定性。
第二节 基因表达的调控元件
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的表达包括转录 和翻译两个环节,它是在一系列酶蛋白和调 控序列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一、启动子
启动子(promoter, P)是指能被RNA聚合
酶识别、结合并启动基因转录的一段 DNA序列。
启动子强弱取决于-35区和-10区的碱基组成及其间 隔序列
一般认为,大肠杆菌RNA聚合酶识别 并结合启动子-35区和RNA聚合酶亚基结 合,-10区和RNA聚合酶的核心酶结合,在 转录起始位点附近,DNA被解旋形成单链, RNA聚合酶使第1和第2核苷酸形成磷酸二 酯键,以后RNA聚合酶向前推进,形成新 的RNA链。
原核生物作为基因表达系统的受体细胞具有如下特点: (1)大多数为单细胞异养,生长快,代谢易于控制, 可通过发酵迅速获得大量基因表达产物。
(2)基因组结构简单,便于基因操作和分析。
(3)多数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质粒或噬菌体,便于 构建相应的表达载体。
(4)生理代谢途径及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比较清楚。
(5)不具备真核生物的蛋白质加工系统,表达产物 无特定的空间构象。
三、SD序列:
mRNA的翻译起始效率主要由其5’端的结构序列 所决定,称为核糖体结合位点(RBS),它包括下列 四个特征要素:
(1)位于翻译起始密码子上游的6至8个核苷酸序 列5’UAAGGAGG3’,即Shine-Dalgarno(SD)序列, 富含嘌呤核苷酸,通过识别大肠杆菌核糖体小亚基中 的16S rRNA 3’端的富含嘧啶区域3’AUUCCUCC5’并 与之专一性结合,将RNA定位于核糖体上,从而启 动翻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