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
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区别

一、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区别1、概念不同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职权,针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就特定的事项,作出有关该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非针对特定人、事与物所作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行为。
它包括有关政府组织和机构制定的行政法规、行政规章。
行政措施、作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和命令。
2、实施行政行为的主体不同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主体是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委托的组织。
实施抽象行政行为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及地方各级立法机关。
3、法律特征不同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分为:1、行政处罚。
即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对有违法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者所给予的一种法律制裁。
如行政拘留、罚款、吊销营业执照、没收等。
2、行政检查。
即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守法情况作单方面了解的行政行为。
如海关检查、税务检查、卫生防疫检查等。
3、行政许可。
即行政机关根据相对人的申请,依法赋予相对人从事某种法律所一般性允许的活动的权利和资格。
如颁发许可证或执照。
4、行政强制执行。
即行政机关依法强制行政管理相对人履行一定义务的行政行为。
如查封、扣押、冻结等。
抽象行政行为分为:1、羁束行为,即法律、法规对实施行政行为的条件、程序和手续等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行政主体只能严格按照这些规定实施行政行为。
2、自由裁量行为,即法律法规对如何实施行政行为只作了原则性或留有余地的规定,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除遵守这些规定外,还必须根据自己意见来决定的行政行为。
3、要式行政行为,即符合法律特定方式才能成立的行政行为。
4、不要式行政行为,即无须以特定的方式就可成立的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区别二、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哪些哪些内容(1)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是指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变更力,即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和不可争辩力。
(2)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是指行政行为成立后,其内容对有关人员或组织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有关人员或组织必须遵守、服从。
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

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一、引言作为行政法领域的重要概念,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行为分类的一种常见方式。
本文将对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进行详细讨论,并分析二者的区别。
二、具体行政行为的定义与特点1.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对具体个案做出的有关具体人、事、物的行为决定,具有明确的客体和客观具体化的特征。
2. 具体行政行为主要包括批准、核准、许可、登记、命令、决定、通知等形式,且以强制性和最终性为特点。
三、抽象行政行为的定义与特点1.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具有普遍适用性的、针对一类个案做出的行政行为决定,具有较强的一般性和客观抽象化的特征。
2. 抽象行政行为的具体形式包括规章、规范性文件、通则、通告、规定等,具有规范性和预先性的特点。
四、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1. 客体不同:具体行政行为针对特定个案,客体具体明确;而抽象行政行为是普遍适用的,客体为一类个案。
2. 特征不同:具体行政行为具有明确的强制性和最终性;抽象行政行为具有规范性和预先性。
3. 决定方式不同:具体行政行为一般采取个案决定方式;抽象行政行为一般采取一般性决定方式。
4. 范围不同:具体行政行为范围较小,仅针对个别个案;抽象行政行为范围较广,针对一类个案。
5. 影响力不同:具体行政行为对特定主体产生具体的法律效果;抽象行政行为对一类主体产生普遍的法律效果。
五、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1、具体行政行为范例案例2、抽象行政行为范例案例六、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行政机关:指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行政机关2、强制性:指具有强制性执行的性质3、最终性:指具有最后决定权的性质4、规章:由行政机关行使代表国家意志的行政行为形式,具有强制性和普遍适用性。
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区分

行政法重点知识之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法的重要考点,属于“行政行为”一章。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对外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在行政行为的分类中,按照行政行为的实施对象分类,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分辨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法的重要考点。
抽象行政行为主要考查制定程序、法律冲突的解决和规范性文件的附带审查。
具体行政行为主要考查实施程序和救济程序。
如果不能够准确区分,那么就不能结合考查重点有针对性的学习。
1.抽象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行政规则的行为。
包括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正式立法),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非正式立法)。
抽象行政行为本身是一个相对于“具体行政行为”的理论概念。
2.具体行政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就特定事项对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作出的单方行政职权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法律行为,实施具体行政行为会产生一定的的法律后果,使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得以建立、变更或者消灭。
区分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关键在于判断行为能否针对不特定对象反复适用。
抽象行政行为作为具有普遍效力的行政行为,在相应的行政区域内、职权范围内,任何主体都可以适用。
而具体行政行为是对特定的人、特定的事、一次性处理的行为。
通过“可反复”作为判断标准,能够使考生快速的判断出题目中的行为,从而分析出考查要点。
11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

第一节抽象行政行为【定义】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对象发布的能反复适用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注意: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分:抽象行政行为具有规范性,即针对的对象是不特定,且针对的事项是可以反复发生的。
而具体行政行为具有“个别性”,即该行为针对的对象是特定的,或者针对的事项是一次发生的【体系】行政法规行政立法部门规章行政规章抽象行政行为地方政府规章国务院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行政规定(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考点】一、国务院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国务院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其效力应与行政法规具有同等效力,但仍与行政法规存在以下区别:1.发布程序发布国务院决定和命令无须遵循《立法法》和《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定的程序,例如行政法规须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而国务院决定、命令可以国务院文件或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的形式发布。
2.规定事项国务院决定和命令无权规定某些事项。
例如,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十四条,行政法规可以设定经常性许可,而国务院的决定只可设定非经常性许可;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十条、第十四条,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而国务院决定不得设定任何行政处罚。
二、行政规定(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1.概念所谓行政规定,是指除国务院以外的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或其他规范性文件,但不包括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2.行政复议中附带审查《行政复议法》第7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三)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前款所列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员会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
规章的审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办理。
第26条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对本法第七条所列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对该规定有权处理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在七日内按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依法处理,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在六十日内依法处理。
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在公职类考试中行政法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行政行为。
除了掌握行政行为的概念以外还需要掌握行政行为的分类,其中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要想做对相关题目,就要理解抽象行为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定义以及区别点,下面我们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学习。
一、行政行为的概述行政法学上的行政行为,特指行政主体基于行政职权所作出的,能直接或间接引起法律效果的公务行为。
行政行为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法律特征:从主体上看,行政行为是由行政主体所做出的。
从性质上看,行政行为是一种公务行为,而不是一种私人行为。
从方式上看,行政行为是一种单方行为,而不是双方行为。
从效果上看,行政行为是一种能直接或间接引起法律效果的行为。
二、抽象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指由行政主体作出的具有普遍拘束力的行政行为,一般表现为制定各种行政规则。
抽象行政行为有三个特点:(一)具有普遍效力。
它是针对一类事或一类人,而不是针对特定人或特定事件作出的,因而具有普遍拘束力。
(二)具有往后效力。
即它只适用于行政规则制定以后的行为和事件。
抽象行政行为的往后效力,还表现为该行为在此后的时空里可以反复适用。
(三)具有不可诉性。
就目前行政诉讼制度而言,对抽象行政行为不服,是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因而它具有行政诉讼上的不可诉性。
三、具体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对特定事件或待定人所作的特定处理。
具体行政行为有两个特点:(一)它只对特定对象有效,不具有普遍拘束力。
(二)它只对业已发生的事件有拘束力,对以后发生的同类事件没有效力。
具体行政行为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命令、行政征收和行政征用、行政处罚、行政裁决、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等等。
例题分析:1、下列哪项行为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
A.某市财政局建办公楼的行为B.某县政府因合同纠纷起诉某公司的行为C.某市工商局因王五违法经营对其进行行政处罚的行为D.某省人民政府依法制定了地方政府规章【答案】C。
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区别

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区别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区别一、引言在行政法领域,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能过程中所进行的具体操作。
而在行政行为中,又可以将其细分为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两种类型。
本文将深入探讨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
二、具体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对特定个体所做出的具体决定。
其特点是针对具体事务和具体主体,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明确的效力。
具体行政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对特定个体的行为或活动进行审批、批准的行政行为。
行政许可的特点是具有合法性、单向强制性和时效性。
2. 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个人或单位进行的一种特定的惩罚措施。
行政处罚的特点是具有惩戒性、单向强制性和处罚性。
3. 行政奖励行政奖励是行政机关对在某个领域或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单位给予的一种额外回报。
行政奖励的特点是自愿性、单向激励性和奖励性。
4. 行政强制行政强制是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等法律权利,对违反法律规定的个人或单位采取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的特点是具有强制性、单向强制性和执行性。
三、抽象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制定的具有一般适用性、抽象性的规章、规定等行政规范性文件。
抽象行政行为的特点是针对一般事务和一般主体,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持久性。
1.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家机关依据职权,在法律授权范围内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般性规范。
行政法规的特点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相对稳定和行政强制性。
2. 行政命令行政命令是国家机关根据特定情况和特定目的,对特定人员或特定单位所做出的一般性指示性文件。
行政命令的特点是具有指令性、相对稳定性和一定约束力。
3. 行政规章行政规章是行政机关依据职权,针对特定领域或特定行为颁布的一般性规定。
行政规章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约束力、相对稳定性和明确适用性。
四、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区别1. 对象不同具体行政行为针对的是具体的个体,而抽象行政行为针对的是一般的主体或领域。
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

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
1,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具有行政权能的组织运用行政权,针对特定相对人设定、变更或消灭权利义务所做的单方面行政行为。
2,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对不特定对象制定和发布普遍性行为规范的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虽然都属于行政行为。
但二者也存在本质区别,表现在:(1)实施行政行为的主体不同。
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主体是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委托的组织;而实施抽象行政行为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及地方各级立法机关。
(2)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引起行政诉讼;而抽象行政行为不能引起行政诉讼。
(3)能否反复使用不同,抽象行政行为在同样的情况下反复适用,而具体行政行为只适用于本次的事项。
(4)具体行政行为是针对特定对象的特定行为、事项而作出的行政行为,而抽象行政行为则是针对不特定对象,不特定行为、事项而作出的行政行为。
(5)影响效果不一样,抽象行政行为不直接影响相对人的权利义务,而具体行政行为直接影响相对人。
(6)程序上不一样,抽象行政行为更接近于立法程序,而具体行政行为更强调调查程序和听证程序。
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

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一:引言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特定的行政对象进行的具体处理的活动。
在行政管理中, 行政行为是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是两种不同的形式。
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对特定事项采取的确定性行为,而抽象行政行为则是行政机关对一类事项采取的一般性规定。
本文将对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进行比较和区分。
二:具体行政行为的定义和特点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对特定个体、特定事项作出具体决策和处理的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的特点如下:1. 针对特定个体或特定事项:具体行政行为的对象是具体的个人、组织或特定事件。
2. 决策的确定性:具体行政行为通常是行政机关根据已有事实、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的确定性决策。
3. 具体性和局部性:具体行政行为通常是对某个具体事项或个体进行的具体处理,不具备普遍适用性。
三:抽象行政行为的定义和特点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对一类事项采取的一般性规定,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的特点如下:1. 针对一类事项:抽象行政行为的对象是一类具有相似性质的事项,而不是具体的个人或事件。
2. 规范性和普遍适用性:抽象行政行为通过一般性规定,对一类事项做出普遍适用的规范。
3. 法律效力:抽象行政行为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力,适用于所有符合该类事项条件的个人和组织。
四: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在以下方面存在区别:1. 对象不同:具体行政行为针对特定个体或特定事项,而抽象行政行为针对一类事项。
2. 决策形式不同:具体行政行为是具体决策的产物,而抽象行政行为是通过一般性规定进行的决策。
3. 适用范围不同: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局部性,只对特定个体或特定事项产生效力;抽象行政行为具有普遍适用性,适用于所有符合条件的个人和组织。
4. 法律效力不同:具体行政行为由于其具体性,具有可操作性和适用性;抽象行政行为由于其普遍适用性,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摘要:
在行政管理领域中,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是两个核心概念。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政府机关或行政机构与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直接发生的个别行为;而抽象行政行为则是指政府机关或行政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对普遍类型的事项进行的规范性行为。
本文将从定义、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实施方式等方面探讨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一、定义和特点
1. 具体行政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政府机关或行政机构在特定情况下与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直接发生的、个别的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通常是针对具体的个案进行的,如发放行政许可、执法检查等。
具体行政行为具有针对性、个别性和直接性的特点。
2. 抽象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政府机关或行政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对普遍
类型事项进行的规范性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是针对一类或多类事项,具有普遍适用性,如发布政策、制定规章等。
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
行政行为相比,具有一般性、无目标个别性、间接性的特点。
二、适用范围
1. 具体行政行为的适用范围
具体行政行为适用于对特定个案进行处理的情况。
在行政管理中,具体行政行为通常是通过行政决定或行政指令等手段实施的,
例如签发行政许可证、执法检查等。
具体行政行为的实施需要明确
的程序和依据,以确保公平、合法、公正的处理个案。
2. 抽象行政行为的适用范围
抽象行政行为适用于针对普遍类型事项的处理。
相较于具体行
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更多涉及到发布政策、制定规章等行为。
这
些行为具有普适性,适用于大量的不同个案,是保障公共利益,维
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三、实施方式
1. 具体行政行为的实施方式
具体行政行为的实施需要明确的程序和依据。
政府机关或行政机构在处理具体的个案时,需要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核实、审查和裁决。
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时,应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权力行使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2. 抽象行政行为的实施方式
抽象行政行为的实施通常是通过行政决策、法规制定等方式进行的。
政府机关或行政机构通过制定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规章政策,对相应的事项进行约束和规范。
这些规章政策需要经过程序正当、合法合规的审查和批准,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四、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1. 具体行政行为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管理中的基本形式之一,对于解决个别案件、保障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
在具体行政行为中,政府机关或行政机构需要充分权衡公共利益与个人权益,确保权力行使的公正
性和合理性。
具体行政行为广泛应用于行政审批、执法检查、行政许可等方面。
2. 抽象行政行为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抽象行政行为在行政管理中同样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抽象行政行为,政府机关或行政机构能够对普遍类型事项进行统一管理和处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抽象行政行为广泛应用于政策发布、法规制定、行政指导等方面。
结论:
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管理中两个重要概念。
具体行政行为是政府机关或行政机构与个别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直接发生的个案行为,而抽象行政行为则是对普遍事项进行的规范性行为。
它们在适用范围、实施方式以及重要性和应用场景方面存在差异。
准确理解和运用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对于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保障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