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鲁科版化学选修4学案:1.2第1课时 电解的原理含解析
鲁科版选修4 第一单元第二节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1课时) 学案

第二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1课时电解的原理目标与素养:1.理解电解原理及电解池的组成。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2.了解电解规律及其应用。
(宏观辨识)1.电解熔融氯化钠实验(1)实验装置(2)实验现象通电后,在石墨片周围有气泡产生,在铁片上生成银白色金属。
(3)实验分析①熔融氯化钠中存在的微粒Na+、Cl-。
②通电后离子的运动方向:阳离子Na+(填离子符号)移向铁电极;阴离子Cl-(填离子符号)移向石墨电极。
③电极上发生的变化:铁电极:2Na++2e-===2Na,石墨电极:2Cl--2e-===Cl2↑。
(4)实验结论熔融氯化钠在电流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变化分解生成了Na和Cl2。
2.基本概念(1)电解:让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在两个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
(2)电解池①定义: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②构成条件:直流电源、固体电极材料以及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并构成闭合回路。
(3)电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4)电极反应在电极上进行的半反应,可以用电极反应式表示。
3.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微点拨:电解质的导电过程是被电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金属导电过程是电子的定向移动,属于物理变化。
1.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
)(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
()(2)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溶液时可以得到Na和Cl2。
()(3)电解池工作时,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失去电子。
()(4)电解池工作时,阳极上的电子通过电解质溶液移向阴极。
()(5)电解AgNO3溶液时,Ag+移向阳极,NO-3移向阴极。
()[提示](1)×电解池的阳极连接电源的正极。
(2)×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溶液得H2、Cl2、NaOH。
(3)×电解过程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4)×电解池中电子不通过电解质溶液。
化学:1..2..1《电解的原理》教案2(鲁科版选修4)

第2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1课时电解地原理一、学习目标<1)体验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化地探究过程,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地本质是电子转移(2>了解电解原理与电解池地结构二、学习重点与难点阴极和阳极地电极反应式【回顾】电解质溶液和熔融电解质导电地原因是什么?一、电解原理【合作交流1】工业上可以用电解熔融氯化钠地方法生产金属钠,在电场作用下,熔融氯化钠中地和分别移向与电源极和极相连地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地电极带有电荷,离子在这个电极上得到电子,被还原成原子:电极反应:而与电源正极相连地电极带有电荷,离子将电子转移给这个电极,自身被氧化为最终生成,电极反应:将两个电极上发生地反应组合起来,就是电解氯化钠制备金属钠地化学反应:【合作交流2】电解质导电地原因是电离产生,电解质导电地过程就是,【跟踪练习】• 下列关于电解池地叙述不正确地是( >• A 、与电源正极相连地是电解池地阴极• B 、与电源负极相连地是电极池地阴极• C 、在电解池地阳极发生地是氧化反应•D 、电子从电源地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地阴极【合作交流3】1、 什么是电解?2、什么是电解池?3、电解池地组成是什么?【跟踪练习】下列哪些装置是电解池?Fe二、电极反应【合作交流4】1、什么是电极反应?什么是阴极?什么是阳极?2、写出电解熔融氯化钠地电极反应,并分析在阴、阳极都发生了什么反应?【跟踪练习】1、写出电解熔融氯化镁制金属镁地电极反应和总地化学反应2、如图是电解氯化铜溶液地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地是( >A、a为负极,b为正极B、a为阳极,b为阴极C、c极发生氧化反应D、d极发生氧化反应【延伸交流】已知水是一种弱电解质,可以电离出极少量地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试着写出电解水地电极反应和总地化学反应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1章第2节第1课时电解的原理

2.(选一选)如图是电解熔融NaCl制备金属钠 的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通过该装置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石墨电极为正极 C.Na+在铁电极上得到电子被还原为钠单质 D.电流从负极流出,流入铁电极 答案 C
解析 电解装置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错;石墨电极连 接电源正极为阳极,B错;铁电极是阴极,Na+在铁电极上 得到电子被还原,C正确;电子从负极流出,进入铁电极, 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向相反。D错。
加水 加水
加水
HCl 无氧酸 电解
电解
不活泼
质型 CuCl2 金属无 氧酸盐
放H2
活泼金
生碱 NaCl 属无氧
型
酸盐
2H++2e -===H2
减小
通氯 增大
化氢
Cu2++ 2Cl-- 减小
2e-===Cu 2e-===
加氯 增大
化铜
Cl2 2H++ 2e-=== H2
增大
生成新
通氯
电解质
化氢
不活
Pb2+>Sn2+>Ni2+>Fe2+>Zn2+>Mn2+>较活泼金属阳 离子(注意Fe3+的顺序)。
3.电极反应式与电解反应式的书写(以石墨电极电解CuCl2 溶液为例)
(1)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①确定阴、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为阳极、与电源负极相
连的是阴极。 ②分别写出两极上出现的离子。阴极:Cu2+、H+,阳极:
Cl-、OH-。
③判断阴、阳极放电顺序。阴极:Cu2+>H+, 阳极: Cl->OH-。 ④写电极反应式。列物质→标得失→选离子、配电荷→配原 子个数 阴极:Cu2++2e-===Cu,阳极:2Cl--2e-===Cl2↑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 第1章第2节第1课时 电解的原理 作业2 Word版含解析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基础温故]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电解池是既能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又能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②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③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有可能实现A.①②③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③D.只有③解析:选B。
电解池是只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①错;金属和石墨导电是自由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电解质溶液导电时两极上均有离子放电,是化学变化,②对;电解可强制氧化还原反应发生,③对。
2.某同学为了使反应2HCl+2Ag===2AgCl+H2↑能进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解析:选C。
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Ag不能置换盐酸中的氢,因此要实现2Ag+2HCl===2AgCl+H2↑,应用电解法,在上述反应中,Ag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Ag做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结合四个装置,其可行的方案是C。
3.如图所示为某学生设计的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
滤纸先用硫酸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嫦娥奔月”,会出现红色字迹。
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铅笔端做阴极,铂片端发生还原反应B.铅笔端有少量钠生成C.硫酸钠溶液不可以用硝酸钾溶液代替D.铂片端发生电极反应:4OH--4e-===2H2O+O2↑解析:选D。
根据图示知,铅笔端为阴极,铂片端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在硫酸钠溶液中存在电离反应式:Na 2SO4===2Na++SO2-4,H2O H++OH-,在阳极(铂片端),失电子能力:OH->SO2-4,电极反应式:4OH--4e-===2H2O+O2↑;阴极(铅笔端),得电子能力:H+>Na+,电极反应式:4H++4e-===2H2↑,铅笔端OH-浓度增大,呈碱性,使含酚酞的滤纸变红色。
此反应实质是电解水,硫酸钠溶液可以用硝酸钠、硝酸钾溶液代替。
4.用惰性电极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比为1∶3的CuSO4和NaCl的混合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2Cu 2++2H 2O=====通电2Cu +4H ++O 2↑ ②Cu 2++2Cl -=====通电Cu +Cl 2↑ ③2Cl -+2H 2O=====通电2OH -+H 2↑+Cl 2↑④2H 2O=====通电2H 2↑+O 2↑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②④解析:选C 。
2020版化学鲁科版选修4学案:第1章 第2节 第1课时 电解的原理

(√)
(2)用石墨做电极电解氯化钠和硫酸铜的混合液,最初一段时间阴极和阳极生成的物质分别
是铜和氯气( √ )
(3)用石墨做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的阴极反应式为 Na++e-===Na( √ )
(4)用石墨做阴极、铜做阳极电解硫酸铜溶液的阳极反应式为 4OH--4e-===O2↑+2H2O(
×)
(5)用石墨做电极电解硝酸银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方法点拨 电解后要使电解质溶液复原,须加入适量的某物质,该物质一般是阳极产物和阴极产物的化 合物。即“出来什么、加入什么”。
1.下列关于电解池工作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解池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装置 B.电解池中发生的反应是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C.电解池工作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D.与原电池不同,电解池放电时,电极本身不会参加电极反应 答案 D 考点 电解及其装置(电解池) 题点 电解相关概念的辨析 2.某同学将电解池工作时电子、离子流动方向及电极种类等信息表示在图中,下列有关分 析完全正确的是( )
2Cl--2e-===Cl2↑ 2H++2e-===H2↑
pH 变化
增大
复原加入物质
加入 HCl
CuSO4 4OH--4e-===O2↑+2H2O
2Cu2++4e-===2Cu 减小
加入 CuO 或 CuCO3
分析电解问题的基本方法思路 (1)确定电解池的阴、阳两极,判断阳极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泼电极。
的另一种物质(中括号内),溶液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
A.NaCl[盐酸] C.CuCl2[HCl] 答案 B
B.NaOH[H2O] D.CuSO4[Cu(OH)2]
解析 电解 NaCl 溶液时,阳极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所以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习题:1.2.1 电解的原理 Word版含解析

第1课时电解的原理A组1.如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
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溶液。
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A.逸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D.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解析:解题时首先分析阴、阳极反应,写出电极反应式再进行判断。
由图可知a为阴极,b为阳极,由于电极为石墨,且在溶液中存在的微粒为Na+、S、H+和OH-,故电极反应为阳极4OH--4e-O2↑+2H2O;阴极4H++4e-2H2↑,两极均产生无色、无味气体,且阳极气体比阴极气体少;由于阳极附近OH-减少,故溶液呈酸性,由于阴极附近H+减少,故溶液呈碱性,故滴入石蕊溶液,阳极附近显红色,阴极附近显蓝色。
答案:D2.右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a为负极,b为正极B.a为阳极,b为阴极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解析: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故a为电源的正极,b为负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c为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d为阴极。
在电解过程中,Cu2+移向阴极d,在阴极放电析出Cu,所以d电极质量增加;Cl-移向阳极c,在阳极放电析出Cl2,会导致溶液中氯离子浓度降低。
答案:C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一次活动中做了一个“彩虹”实验。
其装置如右图所示,在一U形管中装入含有紫色石蕊溶液的Na2SO4溶液,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U形管内会形成一个倒立的三色“彩虹”,从左到右颜色的次序是()A.蓝、紫、红B.红、蓝、紫C.红、紫、蓝D.紫、红、蓝解析:阳极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阳极区溶液呈酸性,溶液呈红色;阴极电极反应式为4H++4e-2H2↑,阴极区溶液呈碱性,溶液呈蓝色;中间仍为石蕊溶液的颜色——紫色。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1.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1课时) 鲁科版选修4

第2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熔融氯化钠电解体系的分析,使学生掌握电解、电解池概念,清晰地建立起电极反应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判断阴极和阳极;2.通过运用电解的原理分析食盐水的电解、铜的电解精练,了解这些较复杂体系中所发生的反应以及电解的实用价值;3.通过学习电镀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另一种电解原理的应用方法,并进一步体会电解对人类社会的重要贡献;4.通过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5.从能量的角度理解化学科学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方法,经联想质疑中熟知的反应切入提出问题,将学生引入本节学习;以已知离子在电场中的定向移动为起点,从而分析具体反应中阴阳离子的移向,在渐进的学习中明白电解、电解池,并学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在电解原理的应用中,要让学生明白规律是有条件限制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化学的魅力,激发对学习的兴趣;了解方法的重要意义,明白将来实现的重要价值。
教学重点:电解原理、电极反应教学难点:阴极和阳极以及电极反应的概念、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课时安排:共5课时(新课3课时,复习练习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联想•质疑】已知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Na(s)+Cl2=2NaCl(s) △H= —822.3kJ•mol—1如果要真个反应反方向进行,则需要外界提供能量,那么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外界能量。
【学生】电能。
【提问】那么这样的反应是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学生】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教师】对,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中重要方法就是电解,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电解。
首先我们来以电解熔融NaCl了解一下电解的原理【板书】一、电解的原理【阅读交流】1)、通电前,熔融氯化钠中存在哪些离子?这些离子的运动情况怎样?2)、通电后,外电路上的电流方向怎样?3)、接通电源后,熔融氯化钠中Na+、Cl-各向那个方向运动?4)、移到两极表面的Na +、Cl -将发生什么变化?电解熔融NaCl【讲解】在熔融NaCl 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 +和Cl -,做杂乱无章的运动。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习题:1.2.2 电解原理的应用 Word版含解析

第2课时电解原理的应用A组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表面镀锌,铁作阳极B.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2Cl--2e-Cl2↑C.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精铜作阳极D.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解析:选项A,铁作阳极,铁要溶解,铁应该作阴极。
选项B,Cl-在阳极失电子能力大于OH-,电解饱和食盐水时,Cl-在阳极失去电子变为Cl2。
选项C,电解法精炼粗铜,应该用精铜作阴极,粗铜作阳极。
选项D,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为MgCl2+2H2O Mg(OH)2+Cl2↑+H2↑,不会产生金属镁,电解熔融的MgCl2能制取单质镁,发生的反应为MgCl2(熔融)Mg+Cl2↑。
答案:B2.电镀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镀锌、镀铜、镀金等。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将铜牌变为银牌,即在铜牌表面电镀一层银。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电后,Ag+向阳极移动B.银片与电源负极相连C.该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可表示为Ag++e-AgD.当电镀一段时间后,将电源反接,铜牌可恢复如初解析:铜牌上镀银,银为阳极,Ag+向阴极移动,阴极反应为Ag++e-Ag。
由于实验中镀层不可能非常均匀致密,所以将电源反接,阳极上Cu、Ag均能溶解,铜牌不可能恢复如初。
答案:C3.利用电解原理制备物质是常用的方法,某同学设计了一种电解法制取Fe(OH)2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通电后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源中b为正极,a为负极B.电解池中的电解液可以是NaOH溶液,但不能是NaCl溶液C.A、B两端都必须使用铁作电极D.B电极发生的反应:2H2O+2e-H2↑+2OH-解析:阳极产生Fe2+,阴极产生H2,由于产生的H2可以排出溶解在溶液中的少量O2,故应B极产生H2,所以A极为阳极,其电极材料为Fe,B极为阴极,其材料无条件限制,即a为正极,b为负极,故A、C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第1课时电解的原理
1.了解电解的工作原理,能够正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
2.根据阴、阳离子在电极上的放电顺序,能够准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解方程式。
(重点) 3.初步掌握关于电解的简单计算。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8页
知识点一实验探究熔融氯化钠的电解
1.实验现象
通电后,在石墨片周围有气泡产生,在铁片上生成银白色金属。
2.实验分析
(1)熔融氯化钠中存在的微粒Na+、Cl-。
(2)通电后离子的运动方向:阳离子Na+(填离子符号)移向铁电极,阴离子Cl-移向石墨电极。
(3)电极上发生的变化:铁电极:2Na++2e-===2Na,石墨电极:2Cl--2e-===Cl2↑。
3.实验结论
熔融的氯化钠在电流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变化分解生成了Na和Cl2。
[自我诊断]
电解熔融NaCl时,在两个电极上Na+、Cl-从得失电子角度分别发生什么反应?
[提示]Na+得电子生成金属钠发生还原反应,Cl-失电子生成氯气,发生氧化反应。
知识点二电解的工作原理
1.基本概念
(1)电解:让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在两个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
(2)电解池:
①定义: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装置。
②构成条件:直流电源、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状态的电解质、两个电极、形成闭合回路。
(3)电极及电极反应:
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②电极反应。
在电极上进行的半反应,电极反应式可以表示电极上物质的变化情况以及电子的转移情况。
2.工作原理
在通电的条件下,当使用惰性电极时,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阴离子移向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阳离子移向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在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由于阴阳离子发生了定向移动,所以可以导电。
电解质导电的过程,实质就是其电解过程。
[自我诊断]
电解质溶液完成导电过程时,一定发生化学反应吗?
[提示]一定,因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是通过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阳、阴极定向移动并在电极上失、得电子而实现的。
阴阳离子在两电极上失、得电子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9页
要点一电解中的放电规律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典例1]用惰性电极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比为1∶3的CuSO 4和NaCl 的混合溶液,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
A .Cu 2+
+2e -
===Cu
B .4OH -
-4e -
===O 2↑+2H 2O C .2Cu 2++2H 2O=====电解
2Cu +4H +
+O 2↑ D .2Cl -+2H 2O=====电解
2OH -
+H 2↑+Cl 2↑
解析:该溶液由CuSO 4、NaCl 、H 2O 三种物质组成,其中含有Cu 2+、Na +、H +三种阳离
子和SO 2-4、Cl -、OH -三种阴离子。
阴极上阳离子的放电顺序为:Cu 2+>H +>Na +,阳极上阴离子的放电顺序为Cl ->OH ->SO 2-4。
由题意知电解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Cu 2++2e -===Cu,2Cl --2e -===Cl 2↑,即电解CuCl 2溶液; 第二阶段:2H ++2e -===H 2↑,2Cl --2e -===Cl 2↑,即电解盐酸; 第三阶段:4H ++4e -===2H 2↑,4OH --4e -===2H 2O +O 2↑,即电解水。
综上所述,不可能发生的反应为C 。
答案:C
1.阳离子得电子顺序 (1)阳离子放电顺序:
Al 3+
、Mg 2+
、Na +
、Ca 2+
、K +
在水溶液中不放电,只在熔融状态放电。
(2)注意事项:
①Fe 3+
的位置在Cu 2+
之前。
②电镀条件下Fe 2+
与Zn 2+
的浓度远大于水溶液中H +
浓度,所以得电子能力为Fe 2+
>Zn 2
+
>H +。
2.阴离子失电子顺序 (1)阴离子放电顺序:
(2)注意事项:F -
在水溶液中不能失电子形成氟气,只有熔融态的含有氟离子的化合物电解时才可以得到氟气。
3.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判断阴阳极,并分析电极材料的性质,尤其是阳极材料。
(2)分析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类别,明确离子的来源及放电顺序。
(3)写出阴阳极的电极反应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可概括为:a.列物质、标得失;b.选离子、配电荷;c.配个数、巧用水。
1.如图所示,a 、b 、c 、d 均为石墨电极,通电进行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烧杯中d 的电极反应为2Cl -
-2e -
===Cl 2↑ B .a 、c 两极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 C .甲、乙两烧杯中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7
D .乙烧杯中发生的反应为2NaCl +2H 2O=====电解
2NaOH +H 2↑+Cl 2↑
解析:根据电路图,可知a 是阳极、d 是阴极,d 电极反应式为2H ++2e -===H 2↑,A 项不正确;a 极和c 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O 2和Cl 2,根据得失电子相等,二者体积之比是1∶2,B 项不正确;乙池中Cl 2在溶液中溶解,使NaOH 被消耗,故两池混合后,溶液的pH 略小于7,C 项不正确。
答案:D
要点二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
[典例2]如图所示的电解池Ⅰ和Ⅱ中,a 、b 、c 和d 均为Pt 电极。
电解过程中,电极b 和d 上没有气体逸出,但质量均增大,且增重b<d ,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盐溶液是( )
选项 X Y A MgSO 4 CuSO 4 B AgNO 3 Pb(NO 3)2 C FeSO 4 Al 2(SO 4)3 D
CuSO 4
AgNO 3
解析:根据溶液中离子的放电顺序OH -2-4、NO -3
更容易失去电子被氧化,所以,电解池中a 极、c 极均发生4OH --4e -===2H 2O +O 2↑;A 项,Mg 2+不能得电子,b 棒不增重;B 项,增重b>d ;C 项,Al 3+不能得电子,d 棒不增重;D 项,电解时分别发生Ag ++e -
===Ag ,Cu 2++2e -===Cu ,转移相同数目的电子时析出Ag 的质量更大,综上所述应选D 项。
答案:D
A .HCl 、CuCl 2、Ba(OH)2
B .NaOH 、CuSO 4、H 2SO 4
C .NaOH 、H 2SO 4、Ba(OH)2
D .NaBr 、H 2SO 4、Ba(OH)2
解析:电解HCl 的方程式为2HCl=====电解
H 2↑+Cl 2↑,电解CuCl 2的方程式为CuCl 2=====电解
Cu +Cl 2↑,A 项错误;电解CuSO 4的方程式为2CuSO 4+2H 2O=====电解
2Cu +2H 2SO 4+O 2↑,B 项错误;电解NaBr 的方程式为2NaBr +2H 2O=====电解
2NaOH +H 2↑+Br 2,D 项错误。
答案:C
电解过程中电极产物的分析与检验[典例]如图是一个用铂丝作电极,电解稀的MgSO4溶液的装置,电解液中加有中性红指示剂,此时溶液呈红色。
(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6.8~8.0,酸性—红色,碱性—黄色)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电解过程中电极附近溶液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编号)。
①A管溶液由红变黄;②B管溶液由红变黄;③A管溶液不变色;④B管溶液不变色。
(2)写出A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a管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验b管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电解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将电解液倒入烧杯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为阴极,B为阳极,电极反应式分别为:
A极:2H++2e-===H2↑;
B极:4OH--4e-===O2↑+2H2O。
则A极附近会产生OH-(水电离出来的),并与Mg2+形成沉淀,B极附近会产生H+(水电离出来的),所以A处溶液由红变黄,B处溶液不变色;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底部会产生Mg(OH)2沉淀,溶液中有H2SO4,切断电源后,Mg(OH)2会溶解。
答案:(1)①④
(2)2H++2e-===H2↑,Mg2++2OH-===Mg(OH)2↓
(3)4OH--4e-===2H2O+O2↑
(4)用拇指按住管口,取出试管,靠近火焰,放开拇指,有爆鸣声,管口有蓝色火焰
(5)用拇指按住管口,取出试管,放开拇指,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会复燃
(6)溶液呈红色,白色沉淀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