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四章补充习题(答案)
第三、四章补充习题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一、选择题1. 反应 A 2 + 2B →2D 的速率方程式为υ= k c (A 2) c 2(B),则该反应( )。
(A )一定是基元反应 (B )一定是非基元反应(C )不能确定是否基元反应 (D )反应为二级反应2. 某化学反应进行20min ,反应完成40%,进行50min 反应完成100%,则该反应是( )。
(A )零级反应 (B )一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三级反应3. 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 )。
(A )任意反应 (B )复杂反应 (C )基元反应 (D )吸热反应 4. 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 = 1.48×10-2 L ·mol -1·s -1,则该反应级数为( )。
(A )0级 (B )一级 (C ) 二级 (D ) 三级5. 反应A (g) + 2B(g) →2D(g)的速率方程为υ= k c (A) c 2(B),若使密闭的反应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则反应速率为原来的( )。
(A )8倍 (B )6倍 (C )18倍 (D )16倍6. 反应A(g)+ B 2(g)→AB 2(g),r m 0H ΘΔ<,欲增大正反应速率,下列操作无用的是( )。
(A )增加B 2的分压 (B )加入催化剂(C )升高温度 (D )减小AB 2的分压 7. 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其主要原因是( )。
(A )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B )反应的活化能降低(C )反应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减小 (D )反应的速率常数减小 8. 关于化学反应速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的r m G ΘΔ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B )反应的r mH ΘΔ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C) 反应的E a 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D) 反应的r m S ΘΔ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9. 在恒温下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 )。
(A )反应的速率常数增大 (B )反应的活化能增大 (C )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D )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多10. 有两个相同类型的基元反应,均为A + B = D 2型。
四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四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数学是一门让人们既爱又恨的学科。
有些学生天生对数学就有一种亲近感,他们喜欢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而对于另一些学生来说,数学则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他们对于数学习题总是感到困惑和无力。
为了帮助这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我整理了四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的答案,并在此与大家分享。
第一章:整数1. 将下列数按升序排列:-5,2,0,-3,4。
答案:-5,-3,0,2,4。
2. 将下列数按降序排列:7,-1,0,5,-3。
答案:7,5,0,-1,-3。
3. 求下列各题的和:-6 + 3 + (-2) + 5 + (-1)。
答案:-6 + 3 + (-2) + 5 + (-1) = -6 + 3 - 2 + 5 - 1 = -1。
4. 求下列各题的差:-8 - (-3)。
答案:-8 - (-3) = -8 + 3 = -5。
第二章:小数1. 将下列小数按升序排列:0.3,0.15,0.2,0.05。
答案:0.05,0.15,0.2,0.3。
2. 将下列小数按降序排列:0.9,0.25,0.7,0.4。
答案:0.9,0.7,0.4,0.25。
3. 求下列各题的积:0.5 × 2.5。
答案:0.5 × 2.5 = 1.25。
4. 求下列各题的商:3.6 ÷ 1.2。
答案:3.6 ÷ 1.2 = 3。
第三章:分数1. 将下列分数按升序排列:1/4,3/8,2/5,1/2。
答案:1/8,1/4,2/5,1/2。
2. 将下列分数按降序排列:3/7,2/3,5/8,1/6。
答案:5/8,3/7,2/3,1/6。
3. 求下列各题的和:1/4 + 1/3。
答案:1/4 + 1/3 = 7/12。
4. 求下列各题的差:3/4 - 1/2。
答案:3/4 - 1/2 = 1/4。
第四章:图形与空间1. 画出下列图形的形状: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数学补充习题七年级上册答案

数学补充习题七年级上册答案第一章:整数1. 填空题(1) -3 (2) 7 (3) -5 (4) -14 (5) 22. 选择题(1) D (2) B (3) C (4) A (5) D3. 解答题(1) 同号相加,异号相消;(2) 同号为正,异号为负;(3) (-6) + (+7) = (+1);(4) 借助数轴即可得出答案为8。
第二章:分数1. 填空题(1) 5/6 (2) 1/4 (3) 2/5 (4) 5/12 (5) 3/102. 选择题(1) B (2) C (3) D (4) B (5) A3. 解答题(1) 1 1/4;(2) 3/5;(3) 12/75;(4)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其倒数。
第三章:代数式与简单方程1. 填空题(1) 4 (2) 24 (3) 4a (4) 9 (5) p2. 选择题(1) D (2) B (3) A (4) C (5) D3. 解答题(1) a = 3;(2) n = 5;(3) x = 10;(4) 3a + 8 = 23;(5) p/4 = 6;(6) y - 6 = 13。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1. 填空题(1) 圆 (2) 正方形 (3) 矩形 (4) 梯形 (5) 三角形2. 选择题(1) A (2) C (3) B (4) D (5) B3. 解答题(1) 正方形的周长为4a;(2) 长方形的周长为2(a+b);(3) 三角形的周长为a+b+c;(4) 周长为10,设一边长为x,则另一边长为4-x,解方程2x + 2(4-x) = 10可以求得x=3,所以矩形的长为4,宽为3。
第五章:数据与统计1. 填空题(1) 中位数 (2) 众数 (3) 平均数 (4) 0 (5) [2, 7, 9, 9, 10]2. 选择题(1) D (2) A (3) C (4) B (5) C3. 解答题(1) 平均数为8;(2) 众数为7;(3) 分别为奇数和偶数。
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三年级上册

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是一门需要动脑筋的学科,而习题则是帮助我们巩固知识、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
在三年级上册的数学课本中,有许多有趣的习题,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数学补充习题的答案。
第一章:数字与数的概念1. 用阿拉伯数字写出下面各个数:a) 三十五:35b) 四十八:48c) 六十七:67d) 九十九:992. 用汉字写出下面各个数:a) 22:二十二b) 37:三十七c) 59:五十九d) 84:八十四第二章:加法与减法1. 计算下面的算式:a) 25 + 18 = 43b) 47 - 19 = 28c) 63 + 25 = 88d) 82 - 36 = 462. 填写空格,使等式成立:a) 27 + ___ = 40,答案:13b) 52 - ___ = 34,答案:18c) 15 + ___ = 30,答案:15d) 44 - ___ = 25,答案:19 第三章:整十数的加法与减法1. 计算下面的算式:a) 30 + 20 = 50b) 80 - 40 = 40c) 50 + 30 = 80d) 70 - 20 = 502. 填写空格,使等式成立:a) 40 + ___ = 50,答案:10b) 60 - ___ = 30,答案:30c) 50 + ___ = 80,答案:30d) 90 - ___ = 60,答案:30 第四章:数的顺序1. 用<、>或=填空:a) 25 ___ 35,答案:<b) 45 ___ 45,答案:=c) 60 ___ 50,答案:>d) 75 ___ 85,答案:<2. 用适当的数字填空:a) 30 ___ 40,答案:31b) 50 ___ 50,答案:50c) 70 ___ 60,答案:61d) 80 ___ 90,答案:81第五章:乘法与除法1. 计算下面的算式:a) 5 × 4 = 20b) 8 ÷ 2 = 4c) 6 × 7 = 42d) 12 ÷ 3 = 42. 填写空格,使等式成立:a) 7 × ___ = 35,答案:5b) 16 ÷ ___ = 4,答案:4c) 9 × ___ = 54,答案:6d) 24 ÷ ___ = 8,答案:3第六章:长度与质量1. 用适当的单位填空:a) 1 条短尺等于 ___ 厘米,答案:10b) 1 公斤等于 ___ 克,答案:1000c) 1 米等于 ___ 厘米,答案:100d) 1 公斤等于 ___ 千克,答案:12.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a) 1 公尺等于 100 厘米,正确。
九年级上册物理补充习题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补充习题答案第一章:力和运动习题1-11.推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2.推力的大小要大于物体的重力。
习题1-21.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即$v=\\frac{S}{t}$。
2.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即$a=\\frac{\\Delta v}{t}$。
第二章:机械功与机械能习题2-11.功的计算公式为$W=Fs\\cos\\theta$,其中F为力的大小,F为力的作用点的位移大小,$\\theta$为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
2.功的单位是焦耳(J)。
习题2-21.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frac{W}{t}$,其中F为做功大小,F为做功的时间。
2.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第三章:声与光习题3-11.声音是一种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
2.声速在不同介质中不同,通常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43 m/s。
习题3-21.光是一种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光速在真空中的数值约为299,792,458 m/s。
第四章:电习题4-11.电流的方向是电子的流动方向,即从正极流向负极。
2.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习题4-21.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截面积成反比。
2.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第五章:磁习题5-11.磁铁有两个极: 南极和北极。
2.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
习题5-21.磁力的大小与磁极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与磁极强度的乘积成正比。
2.磁力的单位是特斯拉(T)。
总结:以上是九年级上册物理补充习题的答案,主要涉及力和运动、机械功与机械能、声与光、电以及磁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提高物理学习成绩。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每一个习题,加深对物理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六上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六上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六上数学补充习题答案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数学习题则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
六上数学补充习题作为一种辅助学习的工具,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下面将给出六上数学补充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有理数1.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答案: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遵循以下规则:- 正数与正数相加或相减,结果仍为正数;- 负数与负数相加或相减,结果仍为负数;- 正数与负数相加或相减,结果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
2.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答案: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遵循以下规则:- 正数与正数相乘或相除,结果仍为正数;- 负数与负数相乘或相除,结果仍为正数;- 正数与负数相乘或相除,结果为负数。
第二章:代数式与方程1. 代数式的展开与因式分解答案:代数式的展开是指将一个多项式按照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得到一个简化的表达式。
因式分解则是将一个多项式拆分成几个乘积的形式,使得每个乘积都是原多项式的因子。
2. 一元一次方程答案: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如下:- 将方程中的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 将方程中的未知数系数移到等号左边;- 将未知数系数化为1,得到方程的解。
第三章:图形的初步认识1. 点、线、面的基本概念答案:点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元素,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
线是由无数个点连在一起形成的,没有宽度和高度。
面是由无数个线连在一起形成的,有长度和宽度。
2. 三角形的分类答案:根据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可以将三角形分为以下几类:-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相等;- 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相等;- 直角三角形:一个角为直角(90度);-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小于90度;- 钝角三角形:一个角大于90度。
第四章:分数1.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答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遵循以下规则:- 分母相同的分数,直接将分子相加或相减;- 分母不同的分数,先找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将分子按照最小公倍数进行换算,再进行相加或相减。
译林版2年级补充习题答案

译林版2年级补充习题答案译林版2年级补充习题答案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难题,而这些难题往往需要我们进行思考和解答。
对于学生来说,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译林版2年级教材中,也会有一些补充习题,这些习题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译林版2年级补充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认识数1. 用阿拉伯数字写出下面各数:a) 三十五:35b) 五十:50c) 六十八:68d) 九十九:992. 用汉字写出下面各数:a) 24:二十四b) 56:五十六c) 73:七十三d) 88:八十八第二章:加法与减法1. 计算下面各题:a) 15 + 8 = 23b) 27 - 9 = 18c) 42 + 6 = 48d) 63 - 7 = 562. 填空:a) 17 + ____ = 25,答案:8b) 38 - ____ = 17,答案:21c) 56 + ____ = 72,答案:16d) 49 - ____ = 33,答案:16第三章:长度与重量1. 选择正确的单位:a) 用什么单位来量一支铅笔的长度?答案:厘米b) 用什么单位来量一只苹果的重量?答案:克c) 用什么单位来量一张纸的面积?答案:平方厘米d) 用什么单位来量一块石头的重量?答案:千克2. 估算长度与重量:a) 一根铅笔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厘米?答案:15厘米左右b) 一只苹果的重量大约是多少克?答案:150克左右c) 一张纸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100平方厘米左右d) 一块石头的重量大约是多少千克?答案:2千克左右第四章:时间1. 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a) 一天有24小时。
正确b) 一周有5天。
错误c) 一年有12个月。
正确d) 一小时有60分钟。
正确2. 填空:a) 一天有____个小时,答案:24b) 一周有____天,答案:7c) 一年有____个月,答案:12d) 一小时有____分钟,答案:60通过以上的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巩固和理解译林版2年级教材中的知识点。
八年上册政治补充习题答案

八年上册政治补充习题答案八年级上册政治补充习题答案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1.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21年的上海,当时中国正处于国民革命的浪潮中。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境,国民党领导的北洋政府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政治觉醒的开始,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注入了新的力量。
2.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的岁月,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发展壮大。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党领导人民取得了许多重大胜利,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等。
党的成立和发展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1. 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社会主义革命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改革和革命手段,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巩固和发展的过程。
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主要包括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
这些革命实践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剥削和压迫,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2.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改革和建设手段,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主要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改革创新,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第三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1. 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改革开放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实施的一项重大改革政策。
改革开放的背景是中国面临着经济发展的困境和压力,需要通过改革开放来解决这些问题。
改革开放的意义在于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 现代化建设的路径和目标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四章一、填空题1.液压泵和液压马达都是能量转化装置,液压泵将驱动电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系统中的油液的(),供系统使用,液压马达是把输来的油液的()转换成机械能,使工作部件克服负载而对外做功。
(压力能、压力能)2.液压泵是依靠密封工作腔的()变化进行工作的,其输出流量的大小也由其大小决定。
(容积)3.液压泵的额定流量是指在额定()和额定()下由泵输出的流量。
(转速、压力)4. 单作用叶片泵和双作用叶片泵的流量都存在脉动,为了减小脉动量,单作用叶片泵叶片数通常选用(),而双作用叶片泵叶片数通常选用()。
(奇数、偶数)5.变量泵是指()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 )、 ( ),其中()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
(排量;单作用叶片泵、轴向柱塞泵;单作用叶片泵;轴向柱塞泵)6.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
(小;大)7.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一侧是()腔,位于轮齿逐渐进入啮合的一侧是()腔。
(吸油;压油)8.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少时与()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腔相通。
(卸荷槽;压油;吸油)9.齿轮泵产生泄漏的间隙为()间隙和()间隙,此外还存在()间隙,其中()泄漏占总泄漏量的70%~80%。
(端面、径向;啮合;端面)10.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曲线由两段()、两段()及四段()组成,吸、压油窗口位于()段。
(大半径圆弧、小半径圆弧、过渡曲线;过渡曲线)11.齿轮泵的吸油口制造的比压油口大,是为了减小()。
(径向不平衡力)12.双作用叶片泵一般为()量泵;单作用叶片泵一般为()量泵。
(定、变)13.轴向柱塞泵主要有驱动轴、斜盘、柱塞、缸体和配油盘五大部分组成,改变(),可以改变泵的排量。
(斜盘的倾角)14.对于液压泵来说,实际流量总是()理论流量;实际输入扭矩总是()其理论上所需要的扭矩。
(小于、大于)15.齿轮泵中每一对齿完成一次啮合过程就排一次油,实际在这一过程中,压油腔容积的变化率每一瞬时是不均匀的,因此,会产生流量()。
(脉动)16.单作用叶片泵转子每转一周,完成吸、排油各( )次,同一转速的情况下,改变它的()可以改变其排量。
(偏心距)17.液压泵和液压马达轴端一般不得承受(),因此不得将带轮、齿轮等传动零件直接安装在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轴上。
径向力18.液压缸输入的是液体的流量和压力,输出的是()和()。
力、直线速度19.双活塞杆液压缸可以采用不同的安装方式,采用杆定式时最大活动范围是有效行程的()倍,采用缸定式时最大活动范围是有效行程的()倍。
2、320.要求单活塞杆液压缸在左右两个方向上的速度和推力都相等时,无杆腔面积A1与A2有杆腔面积的关系是()。
A1=2A2二、选择题1.双作用叶片泵具有( A )的结构特点。
(A) 作用在转子和定子上的液压径向力平衡 (B) 所有叶片的顶部和底部所受液压力平衡(C) 考虑叶片厚度,瞬时流量是均匀的 (D)改变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偏心可改变排量2.双向运动时速度、负载相等,应选用( A )液压缸。
A、双出杆B、单出杆C、柱塞式D、回转式3、差动连接液压缸,采用( C )可使两个方向的运动速度相等。
A、d=1/3DB、d=1/2DC、d=D、d=2/3D4、( B )液压泵,其流量脉动最小。
A、径向柱塞式B、双作用叶片式C、单作用叶片式D、齿轮式5、液压马达的实际流量( A )其理论流量。
A、大于B、小于C、等于D、大于或等于6.双伸出杆液压缸,采用杆定式安装,工作台的移动范围为缸筒有效行程的();采用缸定式安装,工作台的移动范围为活塞有效行程的()。
(A)1倍(B)2倍(C)3倍(D)4倍(B;C)7.已知单活塞杆液压缸的活塞直径D为活塞杆直径d的两倍,差动连接的快进速度等于非差动连接前进速度的();差动连接的快进速度等于快退速度的()。
(A)1倍(B)2倍(C)3倍(D)4倍 (D;C)8.液压缸的种类繁多,()可作双作用液压缸,而()只能作单作用液压缸。
(A)柱塞缸(B)活塞缸(B;A)9.液压泵单位时间内排出油液的体积称为泵的流量。
泵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的输出流量称为();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根据泵的几何尺寸计算而得到的流量称为(),它等于排量和转速的乘积。
(A)实际流量(B)理论流量(C)额定流量(C;B)10.有些液压泵在工作时,每一瞬间的流量各不相同,但在每转中按同一规律重复变化,这就是泵的流量脉动。
瞬时流量一般指的是瞬时()。
(A)实际流量(B)理论流量(C)额定流量(B)11.已知单活塞杆液压缸两腔有效面积A1=2A2,液压泵供油流量为q,如果将液压缸差动连接,活塞实现差动快进,那么进入大腔的流量是(),如果不差动连接,则小腔的排油流量是()。
(A)(B) q(C) q(D)2q(D;A)12.泵常用的压力中,()是随外负载变化而变化的A.泵的输出压力B.泵的最高压力C.泵的额定压力(A)13.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根据泵的几何尺寸计算得到的流量称为()A.实际流量B.理论流量C.额定流量(B)14.液压缸差动连接工作时,缸的(),缸的()。
A.运动速度增加了B.输出力增加了C.运动速度减少了D.输出力减少了(A、D)15.在某一液压设备中需要一个完成很长工作行程的液压缸,宜采用下述液压缸中的()A.单活塞液压缸B.双活塞液压缸C.柱塞液压缸D.伸缩式液压缸(C)16. 驱动液压泵的电机功率应比液压泵的输出功率大,是因为()。
A、泄漏损失;B、摩擦损失;C、溢流损失;D、前两种损失。
(D)17.一般单出杆油缸在快速缩回时,往往采用()。
A、有杆腔回油无杆腔进油;B、差动连接;C、有杆腔进油无杆腔回油。
18.拖动液压泵的电机功率应比液压泵的输出功率()。
A、相等;B、小些;C、大些。
19、将单杆活塞式液压缸的左右两腔接通,同时引入压力油,可以使活塞获得( C )。
A、慢速移动;B、停止不动;C、快速移动。
20、定缸式液压缸,活塞的移动的速度与( C )成正比。
A、活塞直径;B、负载大小;C、进入液压缸内的油液流量。
21、双作用叶片泵从转子杆向力平衡考虑,叶片数Z应选( B );单作用叶片泵的叶片数常选( A ),以使流量均匀。
(A)奇数; (B)偶数。
(C)奇、偶数任意。
22.对齿轮泵内部泄露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 )间隙。
(A)端面(轴向)间隙; (B)径向间隙; (C)齿轮啮合处(啮合点)。
23.为了使齿轮泵的齿轮平稳地啮合运转、吸油腔严格地密封以及均匀连续地供油,必须使齿轮啮合的重合度系数( A )1。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三、简答题1.简述外啮合齿轮泵泄漏的途径答:1)外啮合齿轮泵高压腔(排油腔)的压力油向低压腔(吸油腔)泄漏有三条途径:一是通过齿轮啮合处的间隙,二是泵体内表面与齿顶圆间的径向间隙,三是通过齿轮两端面与两侧端盖面的端面轴向间隙。
三条途径中端面轴向间隙的泄漏量最大,约占总泄漏量的70-80%。
2.如果与液压泵吸油口相通的油箱是完全封闭的,不与大气相通,液压泵能否正常工作答:液压泵是依靠密闭工作容积的变化,将机械能转化成压力能的泵,常称为容积式泵。
液压泵在机构的作用下,密闭工作容积增大时,形成局部真空,具备了吸油条件;又由于油箱与大气相通,在大气压力作用下油箱里的油液被压入其内,这样才能完成液压泵的吸油过程。
如果将油箱完全封闭,不与大气相通,于是就失去利用大气压力将油箱的油液强行压入泵内的条件,从而无法完成吸油过程,液压泵便不能工作了。
3.什么叫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和额定压力两者有何关系答: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是指液压泵在实际工作时输出油液的压力,即油液克服阻力而建立起来的压力。
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与外负载有关,若外负载增加,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升高。
液压泵的额定压力是指液压泵在工作中允许达到的最高工作压力,即在液压泵铭牌或产品样本上标出的压力。
考虑液压泵在工作中应有一定的压力储备,并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和容积效率,通常它的工作压力应低于额定压力。
在液压系统中,定量泵的工作压力由溢流阀调定,并加以稳定;变量泵的工作压力可通过泵本身的调节装置来调整。
不要误解液压泵的输出压力就是额定压力,而是工作压力。
4.什么叫液压泵的排量,流量,理论流量,实际流量和额定流量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液压泵的排量是指泵轴转一转所排出油液的体积,单位为ml/r。
液压泵的排量取决于液压泵密封腔的几何尺寸,不同的泵,因参数不同,所以排量也不一样。
液压泵的流量是指液压泵在单位时间内输出油液的体积,又分理论流量和实际流量。
理论流量是指不考虑液压泵泄漏损失情况下,液压泵在单位时间内输出油液的体积。
实际流量是指考虑液压泵泄漏损失时,液压泵在单位时间内实际输出的油液体积。
由于液压泵在工作中存在泄漏损失,所以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小于理论流量。
额定流量q s是指泵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工作时,实际输出的流量。
泵的产品样本或铭牌上标出的流量为泵的额定流量。
5.齿轮泵的径向力不平衡是怎样产生的消除径向力不平衡的措施有哪些答:齿轮泵工作时作用在齿轮外圆上的压力是不均匀的。
在排油腔和吸油腔,齿轮外圆分别承受着系统工作压力和吸油压力;在齿轮齿顶圆与泵体内孔的径向间隙中可以认为油液压力由高压腔压力逐级下降到吸油腔压力。
这些液体压力综合作用的合力,相当于给齿轮一个径向不平衡作用力,使齿轮和轴承受载。
工作压力越大,径向不平衡力越大。
消除径向力不平衡的措施缩小压油口的直径,使高压仅作用在一个齿到两个齿的范围。
6.为什么称单作用叶片泵为非平衡式叶片泵,称双作用叶片泵为平衡式叶片泵答:由于单作用式叶片泵的吸油腔和排油腔各占一侧,转子受到压油腔油液的作用力,致使转子所受的径向力不平衡,使得轴承受到的较大载荷作用,这种结构类型的液压泵被称作非平衡式叶片泵。
因为单作用叶片泵存在径向力不平衡问题,压油腔压力不能过高,所以一般不宜用在高压系统中。
双作用叶片泵有两个吸油腔和两个压油腔,并且对称于转轴分布,压力油作用于轴承上的径向力是平衡的,故又称为平衡式叶片泵。
7.什么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如何消除答:液压泵的密闭工作容积在吸满油之后向压油腔转移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闭死容积。
闭死容积由大变小时,被封闭的油液受到挤压而产生很高的压力,油液发热,使轴承受到额外负载;在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又会造成局部真空,使溶解在油中的气体分离出来,产生气穴现象。
这些都将使泵产生强烈的振动和噪声,这就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消除困油现象的方法通常是在两侧盖板上开卸荷槽,使封闭容积减小时与排油腔相通,容积增大时与吸油腔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