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通论含答案

合集下载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汉语通论》试题及答案3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汉语通论》试题及答案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汉语通论试卷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汉语属于-------语系。

2.按其构造方式的不同,可将词分为--------和____两大类。

3.词义的历时变化主要有三种情况:(1)词义的------;(2)词义的-------- ;(3)词义的____。

4.书面语体包括:(1)一----语体;(2) -----语体;(3)------语体;(4)-------语体。

二、简答(15分)同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主要表现出哪些较为明显的特点?四、用框式图解法分析下列复杂短语(每小题8分,共16分)1.那件事儿一直被他牢牢地记在心里。

2.校长同意派刘老师去北京的大学进修。

五、用划线法分析下列多重复句(注明层次和关系。

每小题7分,共14分)1.别人说得对,我们就应该欢迎,并要向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说得不对,也应该让别人说完,然后慢慢加以解释。

2.他的经济学家朋友都认为他疯了,因为根据“经济人”的说法,人们肯定会把面包统统偷走,他会赔得倾家荡产。

可是他却很有信心,坚持按照自己的方法做了下去。

六、指明下列语句所用的修辞格(每小题5分,共10分)1.桃树、杏树、李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2.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七、将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管子日:“仓廪实而知礼节。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古之人日:“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古之治天下,至娥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试卷代号:1 166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汉语通论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2018年7月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汉藏2.单纯词合成词3.扩大缩小转移4.文艺公文科技政论二、筒答(15分)同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在以下方面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特点:(1)语音方面古汉语有人声,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汉语通论》试题及答案5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汉语通论》试题及答案5

试卷代号:1 1 66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汉语通论试题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从文字体制上看,可将人类的文字分为三类:(1) -------- 文字;(2) ---------文字;(3) -------- 文字。

2.一般来说,词应当具备以下特点:(1)语音的-------- 性;(2)语义的------------ 性;(3)结构的 ------------- 性。

3.语体有两大类:(1) -----------语体;(2) ---------- 语体。

4.古代诗歌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两大类,即--------- 诗和--------诗。

二、简答(15分)成语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来源。

三、分析下列汉字的音节结构(10分)韵母声调\声母韵头韵腹韵尾调类调值月是故乡明四、用框式图解法分析下列复杂短语(每小题8分,共16分)1.写得完美的传记跟活得完美的人生一样罕见。

2.我让孩子把寒假要写的作业都拿出来。

五、用划线法分析下列多重复句(注明层次和关系。

每小题7分,共14分)1.这些旋律不是每个人都能听见的,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浪漫主义,但是门德尔松、舒曼和萧邦听见了这些旋律,而且证明了浪漫主义的灵魂就是音乐。

2.只讲民主,不讲集中,那就会走向极端民主化,走向破坏纪律的自由放任主义;只讲集中,不讲民主,就会走向官僚主义,搞“一言堂”和命令主义。

六、指明下列语句所用的修辞格(每小题5分,共10分)1.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

2.刘局长放声大笑,那笑声震得桌子上的公文、窗上的玻璃直至窗外的小叶杨树,都塞塞索索地发抖。

七、将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

尝一脬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现代汉语通论课后答案

现代汉语通论课后答案

现代汉语通论课后答案第一篇:现代汉语通论课后答案第二节词类和功能分析法(P179—180)练习题一、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并指出属于什么词类,以及什么小类。

1.我的(一)个战友来了。

(数词)2.他去过三(次)上海。

(量词,动量词)3.我不(管)这种事。

(动词)4.青年们要到(山上)去。

(名词)5.桌子(上)有什么?(方位词)6.我们在路上碰到了三个(熟人)。

(名词)7.他刚刚走(进)山。

(趋向动词)8.他会干这种事(吗)?(语气词)9.你给我的书我看完了,(这)是我近年来最喜欢的一本书。

(指示代词)10.这个人非常(出色)。

(形容词)二、标明下列各组词的词性。

坚决——决心(形容词——名词/动词)可爱——热爱(形容词——动词)荣誉——光荣(名词——形容词)企图——意图(动词/名词——名词)答案——答应(名词——动词)气愤——气魄(动词——名词)批语——批示(名词——名词/动词)残杀——残忍(动词——形容词)诱饵——诱惑(名词——动词/名词)兴奋——兴趣(形容词——名词)安心——担心(动词/形容词——动词):道歉一抱歉(动词——形容词)安慰——欣慰(动词/形容词——形容词)感激——激动(动词——动词/形容词)愉快——高兴(形容词——动词/形容词)三、注明下列句中带黑线词的词性。

1.我们马上开始这项工作。

(动词)2.你说应该朝什么方面考虑?(能愿动词,疑问代词)3.对这个学生的经历,老师们都很了解。

(动词)4.三十岁以上的教师都可以享受休假。

(方位名词,能愿动词)5.新老同学开始都需要出操。

(名词,动词)四、鉴别下列带黑线的词,哪些是形容词,哪些是副词。

1.这里风景的确不错(副词)——这里风景确实不错(形容词)2.长久没有好处(形容词)——永远没有好处(副词)思考题一、划分词类时形态标准和功能标准有什么区别?形态标准,就是根据词的形态——词法范围内表示“性、数、格、时、体、态”等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来划分词类。

汉语通论作业(一)参考答案

汉语通论作业(一)参考答案

汉语通论作业(一)参考答案一.1.任意,线2.汉藏3.汉语4.语音,词汇,语法5.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6.国际音标7.精确,通用,实用,开放8.开口,齐齿,合口,撮口9.阴平,阳平,上声,去声10.音素,音节,语素11.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12.上下,左右,包围二.汉语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p9—13)从4个因素来回答:1.。

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2。

具有统一作用的汉字。

3。

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

4。

社会动荡带来的人口迁徙三.汉语主要有十大方言区(p6—7)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客家方言区,闽北方言区,闽南方言区,粤方言区,晋语方言区,平话方言区我们所在的地区属于北方言区的吴方言区四.现代汉语的特点:1.语音方面的特点:没有复辅音,音节中元音占优势,复元音构成的音节多,音节有声调,古汉语有入声,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入声。

2.词汇方面的特点:结构有双音化的倾向,采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古汉语里单音节词语占大多数,现代汉语里双音节词语占多数3.语法方面的特点: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词类和句子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古代汉语里,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量词不发达,现代汉语里,数词和名词之间必须有量词。

词类活用现象和省略现象在古代汉语里比现代汉语多,在动词和宾语的语序方面,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不同的地方。

(每个方面可以适当举例加以阐述)五.汉语拼音方案的优点:1。

符号数目少2。

书写方便,有助于国际交流。

3 字母音素化,标写语音准确灵活汉语拼音方案的用途:1 给汉字注音,帮助人们正确地识读汉字,矫正读音,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有力工具。

2 成为少数民族制定文字的依据和基础。

3 在字典注音,图书编目,译写我国人名地名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4 当今信息化时代电脑输入信息的主要符号之一。

5 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六.b:双唇不送气塞音清音p:双唇送气塞音清音m:双唇浊音鼻音f:唇齿清音擦音d:舌尖不送气清音塞音t:舌尖送气清音塞音n:舌尖浊音鼻音l:舌尖浊音边音g:舌跟不送气清音塞音k:舌跟送气清音塞音h:舌跟清音擦音j:舌面不送气清音塞擦音q:舌面送气清音塞擦音x:舌面清音擦音zh:舌尖后不送气清音塞擦音ch:舌尖后送气清音塞擦音sh:舌尖后清音擦音r:舌尖后浊音擦音z:舌尖前不送气清音塞擦音c:舌尖前送气清音塞擦音s:舌尖前清音擦音七.声母方面:n和l韵母方面: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声调方面:阴平变为中降调,阳平变为低升,上声变为半低平,去声变为半高平八.分析音节结构:声母韵头韵腹调类调值摆 b a 上声214皇h u a 阳平35卫u e 去声51惘u a 上声214情q i阳平35九.音节结构的特点:1.每个音节都有声调2.一个普通话音节最多可以有4个音素,最少可以只有一个元音音素3.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每个音节至少有一个元音韵腹4.韵母内部元音出现的位置及他们的组合关系有一定的规律5.一个音节可以没有辅音,辅音也不能单独出现做音节6.关于音节拼写也有一些规律(参考书上)十.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1.b p m 可以和开口呼,齐齿呼和合口呼中的单韵母u相拼,不能跟撮口呼韵母相拼。

古汉语通论试题及答案高中

古汉语通论试题及答案高中

古汉语通论试题及答案高中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词属于古汉语中的“名动同形”现象?A. 走B. 说C. 笑D. 哭2. “之”在古汉语中通常用作什么?A. 助词B. 动词C. 名词D. 形容词3. 古汉语中的“使动用法”是指什么?A. 使动词B. 使名词C. 使形容词D. 使副词4. 下列哪个词是古汉语中的“意动用法”?A. 爱B. 恨C. 思D. 想5. “吾”和“我”在古汉语中分别指什么?A. 吾:我,我:你B. 吾:你,我:我C. 吾:他,我:我D. 吾:我,我:他6. “虽”在古汉语中通常表示什么?A. 虽然B. 但是C. 即使D. 虽然但是7. 下列哪个词是古汉语中的“兼语”?A. 之B. 乎C. 者D. 也8. “于”在古汉语中通常用作什么?A. 介词B. 动词C. 名词D. 形容词9. “既”在古汉语中通常表示什么?A. 既然B. 已经C. 既然已经D. 既然但是10. 下列哪个词是古汉语中的“反问句”?A. 何B. 何如C. 何为D. 何故答案:1-5 A D A C D 6-10 C C D B 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古汉语中的“______”是指动词的宾语前置。

2. “______”是古汉语中表示“我”的谦称。

3. “______”是古汉语中表示“你”的尊称。

4. “______”是古汉语中表示“他”的尊称。

5. “______”是古汉语中表示“我们”的谦称。

6. “______”是古汉语中表示“你们”的尊称。

7. “______”是古汉语中表示“他们”的尊称。

8. “______”是古汉语中表示“虽然”的词。

9. “______”是古汉语中表示“但是”的词。

10. “______”是古汉语中表示“如果”的词。

答案:1. 宾语前置 2. 吾 3. 子 4. 君 5. 吾等 6. 尔等 7. 彼等 8. 虽 9. 但 10. 若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古汉语中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汉语通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汉语通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汉语通论》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汉语通论》题库及答案一一、填空(每空l分。

共10分)1.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

2.国际音标具有以下特点:(1)——性;(2)——性;(3)——性;(4)——性。

3.现代汉字有三种基本结构模式,即:(1)——关系;(2)——;(3)——关系。

4.按其构造方式的不同,可将词分为——和——两大类。

二、选择(请在各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项。

将正确项的序号填在问题的括号处。

每小题1分。

共8分) .1.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

A.音素 B.音位’C.音节 D.声母和韵母2.( )的出现被认为是古汉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转折点。

A.隶书 B.大篆C.小篆 D.楷书3.全部属于会意字的一组汉字是( )。

A.本从花问 B.取看伐明C.鸟涉众赏 D.恭胶森上4.“蚕食”、“狐疑”、“鼠窜”、“鸟瞰”、“蜂拥”的构造方式均为( )。

A.陈述式 8.支配式C.偏正式 D.后补式5.“咖啡”、“马达”、“英特网”(“因特网”)均属于( )。

A.外来词 8.新造词C.行业词 D.方言词6.不能形成同义关系的一组词是( )。

A.改革——改良 B.果断——武断C.嫉妒——眼红 D.鲜花——芳香7.不能形成反义关系的一组词是( )。

A.文——武 B.进步——落后C.开头——结尾 D.垃圾——干净8.“江”原指“长江”,后来泛指“大河”、“皮”原指“兽皮”,现在泛指“人和其他生物体的皮”,这种词义的变化属于( )。

.A.词义的扩大 8.词义的缩小C.词义的转移 D.词义的引申三、名词解释【每个4分。

汉语言通论考试题及答案

汉语言通论考试题及答案

汉语言通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汉语中“的”字的用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定语B. 状语C. 补语D. 谓语答案:D2. 下列词语中,哪一个是多音字?A. 行B. 好C. 了D. 去答案:A3.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的“驷马”指的是什么?A. 四匹马B. 马车C. 马的品种D. 马的数量答案:A4.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左传》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的“蹊”指的是什么?A. 道路B. 树木C. 花朵D. 果实答案:A6.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什么?A. 画技高超B. 点到为止C. 锦上添花D. 画蛇添足答案:C7.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什么?A. 音乐美妙B. 牛的听觉C. 对牛弹琴D. 徒劳无功答案:D8. 下列哪个词组不是成语?A. 守株待兔B. 画蛇添足C. 望梅止渴D. 坐井观天答案:B9.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之手?B. 杜甫C. 王之涣D. 苏轼答案:D10.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中的“障目”是什么意思?A. 遮挡视线B. 遮挡耳朵C. 遮挡嘴巴D. 遮挡鼻子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汉语中的量词“匹”通常用来计量________。

答案:马2. “朝三暮四”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________。

答案:反复无常3.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成语中,“鹬”指的是一种________。

答案:鸟4. “老马识途”中的“识途”意味着________。

答案:经验丰富5.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中的“睛”指的是________。

答案:眼睛6. “狐假虎威”这个成语中的“假”字意思是________。

答案:借7.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中的“栈道”指的是________。

答案:悬崖上的路8. “一言九鼎”中的“九鼎”象征着________。

汉语通论形考答案

汉语通论形考答案

汉语通论形考答案一、填空1、语言符号主要具有两大特点:(任意)性和(线)性。

2、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3、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汉语)4、现代汉语的方言很复杂,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大方言区:(北方)、(吴)、(湘)、(赣)(客家)、(闽北)、(闽南)、(粤)、(晋语)、(平话)方言区。

5、语言的三要素是指(语音)、(语汇)、和(语法)。

6、声音的四个构成要素是指(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

7、根据音色对音素作进一步分类,就可以得到(元音)和(辅音)两个音素类别。

8、《汉语拼音方案》制定之前,我国出现过许多记录语音的方法,其中很重要的两种是(反切)和(注音字母)。

9、《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共包括五个部分:(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10、(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制定公布的记音符号,已成为最通用的记音工具。

11、国际音标具有以下特点:(精确)、(通用)、(实用)、(开放)性。

12、汉语传统音韵学按照有无介音或介音种类的不同将韵母分为四类,称为“四呼”。

具体地说,“四呼”包括:(开口)、(齐齿)、(合口)、(撮口)呼。

13、普通话语音系统共有四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14、从文字体制上看,可将人类的文字分为三类:(音素)、(音节)、(语素)文字。

15、汉字字体从(甲骨文)、(金文)经(篆书)、(隶书)到(楷书),经过了几次重大改革。

16、“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实际上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17、现代汉字有三种基本结构模式,即(上下)、(左右)、(包围)关系。

18、语言中最小的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是(语素)。

19、从不同角度,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对语素进行不同的分类,比较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按音节数目的不同,将语素分为(单音节)和(多音节)语素;按能否单独成词,将语素分为(成词)和(不成词)语素;按语素在同其他成分组合时位置是否固定,将语素分为(定位)和(不定位)语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晓庄学院
连云港师专函授站
小学教育专业《汉语通论》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方言中属于官话区方言的是()
A.长沙话
B.南昌话
C.南京话
D.苏州话
2.d,t,n,l四个辅音声母的发音部位都是()
A.舌尖中音
B.舌尖前音
C.舌尖后音
D.舌根音
3.yanr(眼儿)是()
A.两个音节,四个音素
B.两个音节,三个音素
C.一个音节,三个音素
D.一个音节,四个音素
4.在普遍话语音系统中,“子”都读轻声的一组是()
A.笛子、原子
B.老子(古代哲学家)、虾子
C.帘子、桌子
D.瓜子、鼻子
5.下列几组中,不符合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的是()
A.优秀yōuxiù上海市shànghǎi shì
B.论文luènwén方案fāngàn
C.月夜yuèyè语言yǔyán
D.中午zhōngwǔ高兴gāoxìng
6.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下面几组韵母都能同声母n相拼的有()
A.uo o
B.en uen
C.ieüe
D.ia ei
7.下列四个成语中,有错别字的是()
A.一筹莫展
B.相形见绌
C.貌和神离
D.兴高采烈
8.“凹、乘、叟、幽”这四个汉字的笔画数分别是()
A.六、十、八、九
B.五、十、九、九
C.五、九、九、十
D.四、十、十、九
9.“指头、船头、木头、念头”中的四个“头”()
A.后两个是词根,前两个是词缀
B.前两个是词根,后两个是词缀
C.都是词缀
D.都是词根
10.下列各组同义词中,属于用法(句法功能)不同的一组是()
A.突然、忽然
B.优秀、优异
C.幽静、幽寂
D.确切、贴切
11.下列各组词中,都是陈述式合成词的是()
A.龟缩、漆黑、面授
B.眼花、性急、心虚
C.笔直、雪白、冰凉
D.春耕、秋收、数学
12.下列语言单位中,属于短语的是()
A.青莱
B.黑板
C.看清
D.鱼跃
13.“他在黑板上写字”和“他在看书”中的两个“在”分别是()
A.副词、介词
B.动词、介词
C.介词、介词
D.介词、副词
14.下列短语中,属于联合短语的是()
A.繁荣经济
B.唱歌跳舞
C.上街购买
D.光明前途
15.下列句子中,是兼语句的是()
A.我同意小李担任组长。

B.我推选小李担任组长。

C.我希望小李担任组长。

D.我知道小李担任组长。

16.下列各组词中,属于区别词的是()
A.低级、简单
B.阶级、高级
C.家务、义务
D.医务、中级
17.下列句子中,属于并列复句的是()
A.冬天过去了,春天就要来了。

B.什么时候功课做完了,什么时候休息。

C.小船在暗礁中穿梭,小心翼翼地寻找航道。

D.那个声音很低,不过很耳熟。

18.“买了一筐苹果”和“买了一趟苹果”这两个短语分别是()
A.述宾短语、述补短语
B.述宾短语、述宾短语
C.述补短语、述宾短语
D.述补短语、述补短语
19.下列句子中,句首的时间名词或处所名词是主语的是()
A.北京最近下了几场大雪。

B.墙上王主任贴了一个通知。

C.最近老王来了好几次北京。

D.在教室里坐着许多新同学。

20.“我娘家姓赵,……出嫁了,把名字也嫁了,人家叫我阿洪家的。

”这段话加点处使用的修辞格是()
A.仿词
B.比喻
C.顶真
D.拈连
E.比拟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前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普通话中能同j、q、x相拼的韵母,一定不能同z、c、s相拼。

()
2、“我的妹妹也认识了他”中的“的、也、了”不能单说或单独回答问题,因而不是语素。

()
3、“这篇社论的发表很及时”中的“这篇社论的发表”是体词性句法结构。

()
4、“这里、那里”分别指称处所,“我、我们、你、你们、他、他们”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人称,所以,代词的语法功能相当于名词。

()
5、明喻经常用“好像、如同”一类的喻词,“今天下午好像下过一两分钟雨。

”中也有“好像”,所以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

6、西汉时期扬雄的《方言》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方言辞典。

()
7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多么崇高的称呼啊!”这个句子是主谓短语作谓语
的主谓句。

()
8、“北方的秋天有个毛病,刚一来就想走,好像敷衍差事呢。

”这句话中运用了
比喻的修辞格。

()
9、上声在非上声前念半上。

()
10、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

()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从韵头角度看,音节“汹涌”中的韵母是韵母。

3、声母z和zh发音方法完全相同,只是不同。

4、词义具有、和模糊性三个特点。

5、指出下列合成词构造方式:围脖:;围墙:。

四、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把下列形声字按声旁和形旁的配合方式进行分类。

疗、灸、功、闻、瓶、雾、饭、想
上形下声左声右形
上声下形外形内声
左形右声外声内形
2、指出下列句子中含有的修辞格。

好哇,大风,你就使劲地刮吧。

你现在刮得越大,秋后的雨水就越充足。

刮吧,使劲地刮吧,刮来个丰收的好年景,刮来个富裕的好日子。

3、请写出“曹”“浦”的笔顺。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举例说明基本词的普遍性特点。

2、什么是句子?怎样判断一个语言单位是不是句子?
3、从内容看,对偶可分为正对、反对和串对三种。

请以下面三例具体说明。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③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在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声调中,除了四声之外,还有一个声调叫轻声”。

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2、举例说明词义在古今演变中的演变类型。

七、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10分)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拓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北山经》)
参考答案:
选择题:CADCB CCBBA BCDBB DABAD
判断题:√×√××√××√√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社会性质
2、撮口呼
3、发音部位
4、客观性、概括性
5、支配式、限定式
简答题:1、基本词的普遍性特点是指语汇中的基本词在使用上具有全民性,不分地域,不分阶层,全民普遍使用,例如“你、我、他”这些词,是任何人都要使用的,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2、句子是交流思想的基本语言单位,由一个词或一组词构成。

判断一个语言单位是不是句子,主要看它是否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句子具有表述性的特点,即一方面对客观实际有所说明,一方面能表达发话人的主观态度。

具有这样特点的就是句子。

3、正对是上下联内容相近,互相补充,如②。

反对是上下联内容相反,互相反衬,如③。

串对是上下联内容相承,有递进、因果、条件等关系,如①。

论述题:
1、题目中“还有一个声两叫轻声的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在汉语普通话中。

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井不存在除四声之外还有第五种调类的说法。

轻声只是汉语普通话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不是一个独;立的调类,它没有固定的调值,不能与汉语普通话四声并列.
2、扩大:睡、江、河;缩小:臭、金;转移:牺牲、消息;感情色彩的变化:
爪牙、贿(古指财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