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分离—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生产工艺流程框图水杨酸

合集下载

《阿司匹林的制备》PPT课件

《阿司匹林的制备》PPT课件
《阿司匹林的制备》PPT 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阿司匹林的制备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具有镇痛、退热等成效的药物为 人人们所熟知,阿司匹林又叫乙酰水杨酸。它是白 色针状晶体,熔点为135-136oC,难溶于水。乙酰 水杨酸是由水杨酸与乙酸酐在〔85-90度〕合成的:
思考:在杂第质5是步什得么到?的如晶何体检是验否呢纯?洁?如果不纯
取少量晶体参加盛有水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氯化铁溶液。
物质制备的宗旨:
物质的制备条件的控制,仪器的使用。 如何别离提纯产品。 如何减少产品的损失,如何提高产率。 如何检验杂质。
【作业设计】
1、2021年高考题第28题课堂练习、讲解。 2、2021温州二模试卷第28题练习 3、梳理知识。自学P95对氨基苯磺酸的合成。
4、用心体会以物质制备为背景,考察别离 提纯实验操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杂质的检验
1、2g水杨酸,5ml乙酸酐和几滴 浓硫酸振荡,置于85-90oC水浴 中加热如图7-3。冷却至室温,既 有乙酰水杨酸晶体析出。向锥形 瓶中加50ml水,继续在冰水浴中 使其完全结晶。
分析混合物的成分:
〔乙酰水杨酸、聚合物、水杨酸、乙酸酐乙酸、
硫酸、〕 2、减压过滤,用滤液淋洗锥形瓶。再用少量的
冷水洗涤晶体几次继续抽滤,然后将晶体风干。
3、粗品加25mL饱和碳酸氢钠,搅拌至无CO2放 出,再抽滤用5-10ml蒸馏水洗涤沉淀。合并滤 液。 分析:滤液的成分? 乙酰水盐酸钠、水杨酸钠。

阿司匹林的制备流程

阿司匹林的制备流程

阿司匹林(Aspirin)又名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化学名。

(/乙酰氧基)苯甲酸,系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熔点135—140℃,无臭或略带醋酸味,水中微溶,乙醇中易溶,氯仿或乙醚中溶解,遇湿气缓慢水解生成水杨酸,具弱酸性,最稳定ph值2.5。

阿司匹林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乙酸酐经酰化制得。

在生成阿斯匹林的同时,水杨酸分子之间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少量的聚合物。

副产物不溶于碳酸氢钠溶液,由此可提纯阿斯匹林。

实验过程中,阿斯匹林产量少,并且不易结晶析出,常常须采用摩擦杯壁、加入晶种、浓缩溶液等办法才析出晶体,实验现象成功率低,同时需要较长的处理及静置时间。

阿司匹林的制备实验室制备阿司匹林本实验以浓硫酸为催化剂,使水杨酸与乙酸酐发生酰化反应,制取阿斯匹林。

由于水杨酸中的羟基和羧基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反应必须加热到150~160℃。

不过,加入少量的浓硫酸或浓磷酸过氧酸等来破坏氢键,反应温度也可降到60~80℃,而且副产物也会有所减少。

原理如下:水杨酸在酸性条件下受热,还可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少量聚合物:酰化反应在100 mL干燥的园底烧瓶中加入4 g水杨酸、10 mL乙酸酐和10滴浓硫酸,采用搅拌使水杨酸尽量溶解,然后在水浴上加热,水杨酸立即溶解。

如不全溶解,则需补加浓硫酸和乙酰酐.保持锥形瓶内温度在70℃左右。

安装回流装置水浴加热,控制温度在80~85℃,同时保持低速匀速搅拌, 20 min后停止加热.反应液稍微冷(50℃以下)却缓慢加入15 mL冰水用来水解过量的乙酸酐,冷却至室温,再将反应液倒入50mL冰水的锥形瓶,即有乙酰水杨酸析出,将锥形瓶置于冰水浴中冷却,使结晶完全析出。

产品的提纯减压过滤:用滤液淋洗锥形瓶,直至所有晶体被收集到布氏漏斗,每次用少量冷水洗涤结晶3次,减压过滤,即得到粗产物。

产品重结晶:将粗产物转移至烧杯,在搅拌下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直至无二氧化碳产生.减压过滤,用少量水冲洗漏斗,除去少量的白色聚合物,合并滤液,倒入预先盛有浓10mL浓盐酸和20 mL水的烧杯中,使溶液pH呈弱酸性,此时即有阿司匹林析出。

阿司匹林的生产工艺流程

阿司匹林的生产工艺流程

阿司匹林的生产工艺流程
阿司匹林(aspirin)是一种非处方药,其主要成分为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

下面是阿司匹林的典型生产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乙酰化剂(例如乙酸酐)和水杨酸是阿司匹林生产的主要原料。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质检和准备步骤。

2. 反应制备:原料先被混合在一起,并在反应釜中进行化学反应。

反应中需要加入酸性催化剂来促进乙酰化反应的进行。

3. 结晶:反应结束后,得到的混合物需要进行结晶。

通常会使用合适的溶剂对混合物进行冷却,以促进结晶的形成。

4. 过滤和洗涤:结晶产物经过过滤,将溶剂和杂质去除。

随后通过洗涤来进一步纯化产物。

5. 干燥:洗涤后的产物被放置在干燥烘箱中,用以去除残留的水分。

6. 研磨和筛分:干燥的产物需要通过研磨和筛分步骤来获得所需的颗粒大小和形状。

7. 包装:最后,阿司匹林产品将进行包装,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验,以确保产
品符合规定的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制造商可能会有不同的具体工艺流程,上述步骤仅提供了一个典型的阿司匹林生产过程参考。

阿司匹林的生产工艺

阿司匹林的生产工艺

★理化性质 理化性质
•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身 徽酸臭,味徽酸。徽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显酸性,可溶于碳酸钠及氢氧化钠。稳定 性差,极易水解,生成水杨酸(具毒副作用) 和醋酸。《中国药典》规定要检查游离水 杨酸,遇三氯化铁试液显紫堇色。生产中 还可产生醋酸苯酯、水杨酸苯酯和乙酰水 杨苯酯。这些杂质由于不含羧基,故不溶 于碳酸钠试液中。产生的少量乙酰水杨酸 酐杂质可引起过敏反应。

回收岗位
• 一次母液回收处理:一次母液升温65℃,经膜式发器在真空≥0.088Mpa条件下蒸酸,每小时处理400L~500L,膜式蒸发器气压 ≤0.2Mpa,蒸出的醋酸经酸洗一部分,做洗涤酸用,其余经检验合格 (含量≥98.5﹪)入库,浓缩液入结晶罐降温析结果,再溶掉部分细 粉,留下品种保温2h~4h,缓慢降温至40℃~50℃,放料离心,用冰 醋酸洗涤后,全速离20min,得回收品,经检验合格后交酰化套用, 母液循环回收。 • 循环母液处理:循环回收母液与一次母液体积比1:1.5~2配比,在 96℃~100℃,保温1.5h~3h,以一次母液回收方法进行处理,回收 乙酰水杨酸。 • 循环母液处理:循环回收母液套用20批左右其胶体增多无法正常回收, 故而可将残液中加入冰醋酸,其配比为1:1.1~1.5,保温3h~5h, 对胶体进行酸解而后再蒸馏降温,结晶,离心,回收乙酰水杨酸,酸 化二次后,再不能回收乙酰水杨酸,将残液进行蒸酸,汽压0.2Mpa 蒸至不能出酸后,再加水蒸稀酸,蒸酸剩余的残液再加水稀释,打入 水解罐,加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碱解4h~6h,温度95℃~100℃,ph为 9~10,得水杨酸钠,碱解液打入酸析罐,用30﹪左右的稀硫酸溶液 45℃~50℃温度下,进行酸析,得回收工业水杨酸,ph1.0终点到降 温到30℃,离心放到料用30℃的水洗至硫酸盐1﹪,全速甩干水分, (含水分15﹪),得到回收工业酸品,再经干燥室70℃,出料检斤, 化验后干品送升华室离

《阿司匹林生产工艺》PPT课件

《阿司匹林生产工艺》PPT课件

h
11
工艺流程的特点
反应时间短 : 反应条件不苛刻 :反应温度为 70℃左右 反应时间只要
20min
收率高 : 收率为90.4%
h
4
工艺流程方框图
水杨酸
醋酐
酰化 结 晶
抽滤 粗品
浓硫酸
加热 抽滤
乙酸 乙酯
结晶
抽滤干燥 阿司匹林
h
5
工艺流程图
h
6
物料衡算
以年产300吨计,工艺设计中以生产装置每年生产300天计,每天工作8小时, 为间歇式生产。工艺中原料的反应步骤消耗时间最长,所以每批物料的生产 周期为两小时,则每天可生产4批阿司匹林产品,每批理论生产阿司匹林的量 为:300/300/4=0.25t/批=250kg/批,由于阿司匹林的总收率为90.4%,所以实 际值为:250/90.4%=276.5kg/批。
阿司匹林的工艺设计
张青 12101010
h
1
目录
1 阿司匹林性质及立项依据
2 本工艺流程的特点
3 工艺流程方框图 及工艺流程图
4 物料衡算及主要设备选型
5
三废的处理
h
2
阿司匹林性质
药物名称: 阿司匹林 英文名称:Aspirin 分子式:C9H8O4 结构式:
O OH
OCOCH3
h
3
工艺流程的特点
h
7
数据列表
h
8
主要设备选型
h
9
三废的处理
废气
本工艺设计中所 排出的气体大部 分以水蒸汽为主 ,所以可以采取 冷凝回流利用。
废水
蒸馏法将其从废 液中分离出来, 其中乙酸乙酯可 以循环利用,乙 酸可以Fra bibliotek收。废渣

阿司匹林的工艺流程图

阿司匹林的工艺流程图

阿司匹林的工艺流程图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物,常用于缓解头痛、发热和轻度疼痛。

它的主要成分是阿司匹林酸,下面是阿司匹林的工艺流程图。

阿司匹林的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原料准备:原料包括水,苯甲酸(水杨酸)和乙酸无水乙酯。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严格筛选和检测,确保品质稳定。

2. 水杨酸的酯化反应:首先,将苯甲酸和乙酸无水乙酯放入反应釜中,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反应。

反应采用过量的无水乙酸乙酯,以促使酯化反应向右移动。

反应时间通常为数个小时。

3. 酯化反应终止:当酯化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后,需要添加酸性催化剂(如硫酸或甲酸)来终止反应。

催化剂的添加可以使反应迅速达到平衡。

4. 水解反应:酯化反应终止后,需要进行水解反应,将酯分解成阿司匹林酸和乙酸。

在适当的温度和pH条件下,反应将进行一段时间。

然后通过调节pH值,使得阿司匹林酸溶解度降低,可以通过晶体分离。

5. 结晶:经水解反应生成的阿司匹林酸溶液需要进行结晶处理,以获得纯净的阿司匹林结晶。

结晶通常通过控制温度和浓度进行。

6. 过滤和干燥:经过结晶处理后,将生成的阿司匹林结晶进行过滤,分离固体和液体。

然后将固体通过干燥设备进行干燥,以去除残余水分。

7. 包装和包装检查:最后,将干燥的阿司匹林产品进行包装,并进行相关的质量检查。

包装通常使用药品级的包装材料,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以上就是阿司匹林的主要工艺流程图。

这些步骤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时间、pH值等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在每个步骤中,都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测和分析,以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一致性。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诞生于1899年3月6日。

最早用于解热镇痛,现多用于预防血栓等疾病,有一定的副作用。

阿司匹林经水杨酸乙酰化而得:在反应罐中加乙酐(加料量为水杨酸总量的0.7889倍),再加入三分之二量的水杨酸,搅拌升温,在81~82℃反应40~60min。

降温至81~82℃保温反应2h。

检查游离水杨酸合格后,降温至13℃,析出结晶,甩滤,水洗甩干,于65~70℃气流干燥,得乙酰水杨酸。

一、生产工艺路线的设计1、生产工艺选择生产阿司匹林的化学合成法,以水杨酸作为起始原料,经过酰化、粗制、精制等化学、物理过程生产阿司匹林产品。

主要分为三个工段:第一工段为反应阶段、第二工段为粗制阶段、第三工段为精制阶段。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工艺流程设计主要原料配料比:水杨酸:乙酐=1:0.7本设计选择间歇式操作,将原料投入酰化釜中,升温1个小时,釜温达到75摄氏度左右时,打开搅拌机搅拌,反应放热,打开冷凝器,使反应物料保持在液态,反应温度控制在75摄氏度至80摄氏度之间,过低的温度会使反应不完全,反应时间过长;升高温度易产生许多副产物,是产品质量下降,因此控制反应时间与温度很重要,反应时间为6小时当反应液中水杨酸含量低于0.02%时,停止反应(可通过取样检验获得)。

关闭冷凝器,通入冷却水冷却至室温,投入结晶釜内结晶,用离心机过滤,收集乙酰水杨酸粗品,收集母液,供下批反应使用。

将粗品投入结晶釜内,通过计量罐进入结晶釜内,通入蒸汽加热到40摄氏度,打开搅拌机搅拌,均匀混合后,通入冷却水冷却至结晶,用离心机过滤,干燥,过筛后得乙酰水杨酸成品。

废液进行处理并回收。

在制备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单元操作过程有:1.酰化反应2.冷冻结晶3.离心及洗涤4.干燥(气流干燥)5.分离6.过滤每个单元操作均有各种典型的设备组合型式,通过以上各单元操作的合适设备组合形成了相应的生产流程。

每个单元操作的设备类型选择要根据生产工艺性质需要和设计者经验来确定,而设备的大小则需要进行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并考虑设备的制备性能。

阿司匹林的合成、制剂工艺流程与总厂布局设计任务书

阿司匹林的合成、制剂工艺流程与总厂布局设计任务书

制药工程项目实验4任务书题目:阿司匹林的合成、制剂工艺流程与总厂布局设计一、目的任务(1)设计任务1.1 完成阿司匹林原料药合成工艺方案设计,绘制带主体设备的工艺条件图,编写工艺设计说明书。

阿司匹林,学名乙酰水杨酸,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和乙酸酐合成的。

1897年8月10日,德国拜耳分司费利克斯成功地合成了它。

一百多年来,阿司匹林不仅是一个使用广泛的、具有解热止痛作用和治疗感冒的药物,而且研究表明:它也能有效抑制心脏病的发生和中风时血液凝块的形成。

化学反应式:产品制备:在50mL干燥的锥形瓶中放置6.3g(0.0456mol)干燥的水杨酸和9.5g(约9mL,0.093mol)的乙酸酐[1],然后加10滴浓硫酸,充分振摇使固体全部溶解。

在水浴上加热,保持瓶内温度在70℃左右,维持20min,同时振摇[2]。

稍微冷却后,在不断搅拌下倒入100mL冷水中,并用冰水冷却15 min,抽滤后,乙酰水杨酸粗产品用冰水洗涤两次,烘干得乙酰水杨酸粗产品重约7.6g(产率约92.5%)。

此产品可用乙醇/水进行结晶,重结晶产品约6.5g,熔点134-136℃。

乙酰水杨酸为白色针状结晶,熔点的文献值为136℃。

产物分析:在2支试管中分别放置0.05g水杨酸和本实验制得的阿司匹林,再加入1mL乙醇使晶体溶解。

然后在每个试管中加入几滴100g·L-1三氯化铁溶液,观察其结果并加以对照,以确定产物中是否有水杨酸存在。

1.2 完成阿司匹林制剂工艺方案设计,绘制带主体设备的工艺条件图,编写工艺设计说明书。

(包含选用的制剂方法、选用的辅料等)1.3 完成总厂布局方案设计,绘制总厂布局图(带功能区),编写设计说明书。

需要结合实际选址情况与相关规范进行分析、说明。

(2)设计参数1.剂型:2.厂址选择:以上数据汇总于下表:二、设计内容1. 设计方案简介:对给定或选定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型式进行简要的论述。

2. 图纸:①合成工艺流程图图(A3)②制剂工艺流程图(A3)③总厂布局图(A3)3. 设计结果(包括涉及到的主要设备及其用途、工艺简介、制剂辅料等)评述、汇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司匹林光明的发展前景
长期以来,我国阿司匹林年消费量一直在3000t左 右徘徊,仅占世界消费量的 7 %,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最 近几年我国消费量有所增长,达到每年 4000t 。特别是阿 司匹林制剂的市场销售额有了较快的增长,2000年我国阿 司匹林片剂产量达到 100 多亿片。但是,增长的大部分是 防治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小剂量阿司匹林,解热镇痛 药市场的 阿司匹林消费量增长幅度不大。 近年来,由于美国生产的阿司匹林已大幅减少, 转而向国际市场上购买,使我国阿司匹林出口美国的数量 大幅增加。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阿 司匹林生产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企业在 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会越来越强。今后我国将成为世界 阿司匹林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产量和出口量都会不断 增加,发展前景看好。


阿司匹林(Aspirin)。A 指乙酰基(Acetyl), spir来自水杨酸的另一种 来源灌木绣线菊 (spireae),in是当时药 名的常用的结尾 。
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

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 的解热镇痛药,诞生于 1899 年 3 月 6 日。用于治感 冒、发热、头痛、牙痛、 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 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 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 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 形成,应用于血管形成术 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

阿司匹林的成分主要为乙 乙酰水杨酸的标准红外光谱图 酰水杨酸,辅料有玉米淀 粉、碳酸钙、胶体二氧化 硅、糖精钠、香精等。 由于乙酰水杨酸很容易降 解为水杨酸,药物中水杨 酸含量测定常被用于阿司 匹林药物的质量检测。用 液相色谱法可以很好地分 离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仪测定产品中 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的含 的红外光谱图,通过波峰的 量可以用外标法进行定量 比较可获得该批产品原料的 测定。 纯度


稳定性: 在干燥空气中稳定,遇潮即缓缓水解 成水杨酸与乙酸。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 也溶于氢氧化碱溶液或碳酸溶液,同时分解。

阿司匹林的生产工艺

阿司匹林的传统制备方法是以浓硫酸作催化剂进行 O -酰 化反应,产率一般在 75% 左右,但浓硫酸对设备的腐蚀性 较大,对环境污染大,且易发生副反应而使产品色泽深, 不利于提纯。研究表明可用固体超强酸或多酸来代替浓硫 酸作催化剂,但这些方法的制备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专用 设备。因此就必须寻找一种催化效果良好、简单易得同时 对环境污染较小的可以进行工业化的新型催化剂。
阿司匹林的生产工艺及质量 检测
目录
一.简介
二.什么是阿司匹林 三.阿司匹林的结构和性质
四.阿司匹林生产工艺
五.生产工艺流程 六.工艺流程特点 七.阿司匹林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八.三废的处理
简介
大家可能都吃过阿司匹林, 可是它的故事可不是人人都了 解的。 可以说阿司匹林是现在世界 上最常用的,也是历史最悠久 一种药。这之前它的历史已经 经过传奇般的一个循环,从古 代的止痛药到麻风病药,经历 了拿破仑的海战,到二次大战 间的欧洲,到现在的又一次新 的各种预防性用途。它伴随了 宇航员登月,且被记入吉尼斯 世界纪录。西班牙哲学家加赛 特 (Jose O. Gasset) 甚至把二 十世纪称作阿司匹林的世纪。

电位分析法测定阿司匹林产品含量

阿司匹林易水解得到水杨 酸根离子 , 且反应定量。 因此 , 通过对水杨酸根离 子的测定即可得出样品中 的阿司匹林含量。 取生产所得阿司匹林产品, 配制成待测样品。使用电 为分析法通过标准溶液法 和样品加入 , 测定药品经 前述处理后所得试样中的 水杨酸根离子浓度 , 对比 标准样品,通过换算得出 药剂中阿司匹林的含量。
阿司匹林的结构及性质

阿司匹林 中文别名: 醋柳酸、乙酰水杨酸、巴米尔、力 爽、塞宁、东青等 化 学 名 称 : 2 - ( 乙 酰氧 基 ) 苯甲 酸 分 子 化 学 式 为 C 9 H 8 O 4 分子结构式为 CH3COOC6H4COOH 分子相对质量为 180.16 色态味: 密度: 熔点: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微带酸味 1.35 135-138℃
大型化工生产对药物的批量生产降低了药物的生产成 本提高了产量 也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阿司匹林药品工业生产中三废的处理
废气 本工艺设计中 所排出的气体 大部分以水蒸 汽为主,所以 可以采取冷凝 回流利用。 废水 蒸馏法将其从 废液中分离出 来,其中乙酸 乙酯可以循环 利用,乙酸可 以回收。 废渣 设置焚烧炉 ,对工艺过 程中的废渣 ,精馏残夜 进行焚烧处 理。

生产工艺流程 醋酐 . 水杨酸—酰化—酸 洗离心—水洗离心—气流 干燥—旋风分离—阿司匹 林
阿司匹林的生产工艺流程框图
水杨酸 、酸酐 母液
酰化
酸洗离 心
水洗离 心
气流干 燥
母液
阿司匹 林
旋风分 离
阿司匹林的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阿司匹林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中表示的物料图
阿司匹林生产工艺流程特点
工艺流程的特点

电位分析法不仅可以用于 控制阿司匹林生产工艺中 控制检测质量的方法,还 可以应用于生理试样 , 例 如血、尿中水杨酸根离子 的含量测试这对于研究阿 司匹林在生物体内的吸收、 作用以及代谢过程均具有 较大价值,目前 , 这方面 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药品中的含量

配置阿司匹林待测样品溶液, 阿司品中阿司 匹林的含量
现在多采用酰化法来生产阿司匹林,以水杨 酸作为起始原料,经过酰化、粗制、精制、 等化学、物理过程生产阿司匹林产品。
阿司匹林的生产主要分为三个工段:
反应阶段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O OH OH
粗制阶段
精制阶段
O O O H3C C O C CH3
H
OH O C CH3 O
O H3C C OH
阿司匹林的生产工艺流程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控制阿司匹林的质量

配置测定溶液: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的标准液相色谱图 泡腾片 10 片,精称定,充 分研细, 精密称取细粉适 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 50mg ),置 10ml 量瓶中, 加 0.6% 冰醋酸的甲醇水溶 液强烈振摇使溶解 ,并用 0.6% 冰醋酸的甲醇水溶液 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有 机相滤膜(孔径: 0.45 μm) 滤过,保存放置待测。 然后通过进样器进入液相 色谱仪进行检测 ,通过色 谱图检测控制阿司匹林的 质量
反应时间短; 反应条件不苛 刻:反应温度 只需70℃左右
收率高 : 收率为90.4%
阿司匹林的质量控制检测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测定阿司匹林生产原料—水杨酸的纯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医用阿司匹林药品中的药用含量、紫外 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药品中的含量 电位分析法检测阿司匹林中的药用含量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测定阿司匹林生产原料--水杨酸的纯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