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作业 (1)

合集下载

15秋西南交大《统计学A》在线作业一_答案

15秋西南交大《统计学A》在线作业一_答案

西南交《统计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 根据一个具体样本求出的总体均值95%置信区间( )。

. 以95%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 有5%的可能性包含总体均值. 一定包含总体均值. 要么包含总体均值,要么不包含总体均值正确答案:2. 以下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

. 可以从公开发表的资料中获取数据. 最主要的调查类型之一是民意调查,如Gllup的民意调查. 在医疗实验中,参加试验的个人被分成两组:控制组和治疗组. 从调查中获得的数据通常比从实验中获得的数据更加可靠正确答案:3. 某机构十分关心小学生每周看电视的时间。

该机构随即抽取300名小学生家长对他们的孩子每周看电视的时间进展了估计。

结果说明,这些小学生每周看电视的平均时间为15小时,标准差为5。

该机构搜集数据的方式是( )。

. 概率抽样调查. 公开发表的资料. 观察调查. 实验调查正确答案:4. 为了解女性对某种品牌化装品的购置意愿,调查者在街头随意拦截局部女性进展调查。

这种调查方式是( ). 简单随机抽样. 整群抽样. 方便抽样. 自愿样本正确答案:5. 10家公司的月销售额数据(万元)分布为72,63,54,54,29,26,25,23,23,20。

以下哪些图形不宜用于描述这些数据( )。

. 散点图. 茎叶图. 条形图. 饼图正确答案:6. 假设总体服从均匀分布,从此总体中抽取样本容量为36的样本,那么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 )。

. 服从非正态分布. 近似正态分布. 服从均匀分布. 服从χ2分布正确答案:7. 以下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 )。

. 根据养病信息对总体进展推断. 感兴趣的总体或样本. 图、表或其他数据汇总工具. 对数据模式的识别正确答案:8. 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元素划分为假设干群,然后再以群作为抽样单位从中抽取局部群,再对抽中的各个群中所包含的所有元素进展观察,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 ). 简单随机抽样. 整群抽样. 系统抽样(等距抽样). 分层抽样(类型抽样)正确答案:9. 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选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那么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 2倍. 3倍. 4倍. 5倍正确答案:10. 在双侧检验中,如果将双侧的面积总和定义为P值,那么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拒绝原假设的准那么是( )。

统计学原理作业答案(1).doc

统计学原理作业答案(1).doc

宁大专科《统计学原理》作业第一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对象(C )。

A、社会经济现象总体B、社会经济现象个体C、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D、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2、统计研究在( B )阶段的方法属于大量观察法。

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3、、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使用状况,那么,统计总体为( A )。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全部工业企业每一台生产设备D、该市全部工业企业所有生产设备4、下列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C )。

A、工人年龄B、工人工资C、工人性别D、工人体重5、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C )。

A、企业数B、职工人数C、利润额D、设备台数6、把一个工厂的工人组成总体,那么每一个工人就是( A )。

A、总体单位B、数量标志C、指标D、报告单位7、几位工人的工资分别为1500元、1800元和2500元,这几个数字是( C )。

A、指标B、变量C、变量值D、标志8、变异的涵义是( A )。

A、统计中标志的不同表现。

B、总体单位有许多不同的标志。

C、现象总体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指标。

D、品质标志的具体表现。

9、销售额和库存额两指标( D )。

A、均为时点指标B、均为时期指标C、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D、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10、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B )。

A、机器台数B、产量C、企业数D、库存额11、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 B )。

A、具有可加性B、不具有可加性C、可加或可减D、以上都不对12、某企业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5%,实际提高8%,则该企业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为( B )。

A、86%B、102.86%C、60%D、160%13、某市2004年重工业增加值为轻工业增加值的85%,该指标是( C )。

A、比较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计划相对指标二、简答题1、什么是总体和单位,举例说明。

统计学原理专科作业题及参考答案070409

统计学原理专科作业题及参考答案070409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统计学原理作业题作业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的等级是()A数量标志 B 品质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2、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A作用不同 B 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3、人均粮食产量是一个()A算术平均数 B结构相对数 C强度相对数 D比较相对数4、甲乙两车间的平均劳动生产率相同,甲的标准差比乙的大,则其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代表性是()A甲比乙好 B 乙比甲好 C二者一样 D 无法比较5、在进行组距分组时,凡是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的数据时,一般是将此值()A归入下限所在组 B归入上限所在组 C上述二者均可 D另行分组6、某商场今年与去年相比,销售量增加了8%,销售额增加了10%,则销售价格提高了()A9.5%B109.5%C1.85%D1.25%7、根据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该用()A几何平均法B算术平均法C调和平均法D首尾折半法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A年末人口数B年新增人口数C月末库存量D月商品销售额D工资总额2、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A同度量作用B比较作用C稳定作用D权数作用E平衡作用3、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A环比法B定基法C方程式法D算术平均法E几何平均法4、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A社会性B大量性C总体性D同质性E变异性三、填空题1、某班组有8个人,其日产量分别为8、9、9、10、12、12、12、14,由此可得日产量的中位数是(),众数是()。

2、环比增长速度加()等于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的()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3、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4、在组距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称为(),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中点位置的值称为()。

5、统计指标体系是各种()所构成的整体,用以说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各方面()的关系。

统计学练习题(含作业及非官方答案)(1)

统计学练习题(含作业及非官方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于推断总体特征的概括性度量值称作(参数)A.参数B.总体C.样本D.统计量2.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称为(分类数据)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数值型数据D.数值型变量3.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称为(顺序数据)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数值型数据D.数值型变量4.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统计量)A.参数B.统计量C.变量D.变量值5.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全校抽取4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整群抽样)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6.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男生中抽取60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40名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分层抽样)A.简单随机抽样B.整群抽样C.系统抽样D.分层抽样7.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1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68%)A.68%B.95%C.99%D.100%8.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对称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内大约有(95%)A.68%B.95%C.99%D.100%9.离散系数的主要用途是(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A.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B.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C.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D.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10.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适合的统计量是(离散系数)A.极差B.平均差C.标准差D.离散系数11.峰态通常是与标准正态分布相比较而言的,如果一组数据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则峰态系数的值(等于0)A.等于0B.大于0C.小于0D.等于112.如果峰态系数k>0,表明该组数据是(尖峰分布)A.尖峰分布B.扁平分布C.左偏分布D.右偏分布13.某居民小区准备采取一项新的物业管理措施,为此,随机抽取了100户居民进行调查,其中表示赞成的有69户,表示中立的有22户,表示反对的有9户,则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赞成)A.赞成B.69C.中立D.2214.某班共有25名学生,期未统计学课程的考试分数分别为68、73、66、76、86、74、61、89、65、90、69、67、76、62、81、63、68、81、70、73、60、87、75、64、56,那么该班考试分数的下四分位数和上四分位数分别是(64.5和78.5)A.64.5和78.5B.67.5和71.5C.64.5和71.5D.64.5和67.515.某行业中随机抽取10家企业,第一季度的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是:72、63.1、54.7、54.3、29、26.9、25、23.9、23、20,该组数据的中位数为(27.95)A.28.46B.30.20C.27.95D.28.1216.一组数据的离散系数为0.4,平均数为20,则标准差为(8)A.80B.0.02C.4D.8 方差:1)(122--=∑=nxxsnii;离散系数:xsvs=17.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当样本容量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其分布的均值为(µ)A.µB.XC.2σ D.n2σ18. 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当样本容量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其分布的方差为(n2σ)A.µB.XC.2σ D.n2σ19.假设总体服从均匀分布,从此总体中抽取容量为36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正态分布)A.服从非正态分布B.近似正态分布C.服从均匀分布D.服从2χ分布20.总体均值为50,标准差为8,从此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64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的均值和标准误差分别为(50,1)A.50,8B.50,1C.50,4D.8,821.当正态总体的方差未知时,在大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正态分布)A.正态分布B.t分布C.2χ分布 D.F分布22.当正态总体的方差未知时,在小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t分布)A.正态分布B.t分布C.2χ分布 D.F分布23.根据两个匹配的小样本估计两个总体均值之差时,使用的分布是(t分布)A.正态分布B.t分布C.2χ分布 D.F分布24.估计两个总体方差比的置信区间时,使用的分布是(F分布)A.正态分布B.t分布C.2χ分布 D.F分布25.一种零件的标准长度5cm,要检验某天生产的零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建立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应为(H0:µ=5,H1: µ≠5)A.H0:µ=5,H1: µ≠5B.H0:µ≠5,H1: µ=5C.H0:µ≤5,H1: µ≥5D.H0:µ≥5,H1: µ≤526.一项研究表明,中学生中吸烟的比例高达30%,为检验这一说法是否属实,建立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应为(H0:π=30%,H1:π≠30%)A.H0:µ=30%,H1: µ≠30%B.H0:π=30%,H1:π≠30%C.H0:π≥30%,H1:π≤30%D. H0:π≤30%,H1:π≥30%27.列联分析是利用列联表来研究(两个分类变量的关系)A.两个分类变量的关系B.两个数值型变量的关系C.一个分类变量和一个数值型变量的关系D.两个数值型变量的分布28.设R 为列联表的行数,C 为列联表的列数,则2χ分布的自由度为((R-1)×(C-1))A.RB.CC.R×CD.(R-1)×(C-1) 29.方差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判断(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A.各总体是否存在方差B.各样本数据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C.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D.分类型因变量对数值型自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30.组间误差是衡量不同水平下各样本数据之间的误差,它(既包括随机误差,又包括系统误差)A.只包括随机误差B.只包括系统误差C.既包括随机误差,又包括系统误差D.有时包括随机误差,有时包括系统误差 31.组内误差是衡量某一水平下样本数据之间的误差,它(只包括随机误差)A.只包括随机误差B.只包括系统误差C.既包括随机误差,又包括系统误差D.有时包括随机误差,有时包括系统误差 32.单因素方差分析是指只涉及(一个分类型自变量)A.一个分类型自变量B.一个数值型自变量C.两个分类型自变量D.两个数值型因变量33.双因素方差分析涉及(两个分类型自变量)A.两个分类型自变量B.两个数值型自变量C.两个分类型因变量D.两个数值型因变量34.在方差分析中,数据的误差用平方和来表示的,其中反映一个样本中各观测值误差大小的平方和称为(组内平方和) A.组间平方和 B.组内平方和 C.总平方和 D.水平项平方和 35.在方差分析中,数据的误差用平方和来表示的,其中反映各个样本均值之间误差大小的平方和称为(组间平方和) A.误差项平方和 B.组内平方和 C.组间平方和 D.总平方和 36.如果一个变量的取值完全依赖于另一个变量,各观测点落在一条直线上,称为两个变量之间为(完全相关关系)A.完全相关关系B.正线性相关关系C.非线性相关关系D.负线性相关关系37.如果相关系数r =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A.相关程度很低B.不存在任何关系C.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38.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中,回归系数iβ的实际意义是(当x变量1个单位时,y 增加的总数量)A.当x=0时,y 的平均变动数量B.当x 变动1个单位时,y 的平均变动数量C.当x 变动1个单位时,y 增加的总数量D.当y 变动1个单位时,x 的平均变动数量39.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拟合的直线方程为x y 75.1280-=,回归系数75.11-=β表示(时间每增加1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A.时间每增加1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75个单位B.时间每增加1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C.产品成本每变动1个单位,平均需要1.75年时间D.时间每减少1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75个单位 40.说明回归方程拟合优度的统计量是(判定系数)A.相关系数B.回归系数C.判定系数D.估计标准误差 41.各实际观测值(yi )与回归值(i yˆ)的离差平方和称为(残差平方和)A.总变差平方和B.残差平方和C.回归平方和D.判定系数 42.回归平方和占总平方和的比例称为(判定系数)A.相关系数B.回归系数C.判定系数D.估计标准误差 43.若两个变量存在负线性相关关系,则建立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判定系数R2的取值范围是([0,1])A.[0,1]B.[-1,0]C.[-1,1]D.小于0的任意数 44.若变量x 与y 之间的相关系数r =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判定系数R2=0)A.判定系数R2=1B.判定系数R2=0C.回归系数1ˆ1=βD.估计标准误差se =045.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k k i x x y βββˆˆˆˆ110+++=Λ中,回归系数i βˆ表示(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自变量xi 变动1个单位时,因变量y 的平均变动额为i βˆ)A.自变量xi 变动1个单位时,因变量y 的平均变动额为i βˆB.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自变量xi 变动1个单位时,因变量y 的平均变动额为i βˆC.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自变量xi 变动1个单位时,因变量y 的变动总额为i βˆD.因变量y 变动1个单位时,因变量xi 的变动总额为i βˆ46.设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k k i x x y βββˆˆˆˆ110+++=Λ中,若自变量xi 的回归系数i βˆ的取值接近0,这表明(自变量xi 对因变量y 的影响不显著)A.因变量y 对自变量xi 的影响不显著B.因变量y 对自变量xi 的影响显著C.自变量xi 对因变量y 的影响不显著D.自变量xi 对因变量y 的影响显著47.指数平滑法适合于预测(平稳序列)A.平稳序列B.非平稳序列C.有趋势成分的序列D.有季节成分的序列48.移动平均法适合于预测(平稳序列)A.平稳序列B.非平稳序列C.有趋势成分的序列D.有季节成分的序列49.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趋势方程为t b b Y 10ˆ+=,若1b 为负数,表明该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下降趋势)A.上升趋势B.下降趋势C.水平趋势D.随机波动 50.对某一时间序列拟合的直线趋势方程为x b b Y t 10ˆ+=,如果b1的值等于0,则表明该序列(没有趋势)A.没有趋势B.有上升趋势C.有下降趋势 D ,有非线性趋势二、简答题1.简要区别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答:描述统计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方法。

统计学第一次作业(工商专升本)

统计学第一次作业(工商专升本)

一.单选题(共20题,48.0分)1一个研究者应用有关车祸的统计数据估计在车祸中死亡的人数,在这个例子中使用的统计属于( )。

•A、推断统计学;•B、描述统计学;•C、既是描述统计学,又是推断统计学;•D、既不是描述统计学,有不是推断统计学。

我的答案:A得分:2.4分2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

•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年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总收入我的答案:B得分:2.4分3对某地区5000个企业的企业注册类型、产值和利润总额等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企业注册类型是定序变量•B、利润总额是品质标志•C、产值是定类变量•D、产值和利润总额都是连续变量我的答案:D得分:2.4分4为了了解居民对小区物业服务的意见和看法,管理人员随机抽取了50户居民,上门通过问卷进行调查。

这种数据收集方法称为( )。

•A、面访式问卷调查•B、实验调查•C、观察式调查•D、自填式问卷调查我的答案:A得分:2.4分5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称为( )。

•A、简单分组•B、平行分组•C、一次性分组•D、复合分组我的答案:D得分:2.4分6统计表的横行标题表明( )。

•A、全部统计资料的内容•B、研究总体及其组成部分•C、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的名称•D、现象的具体数值我的答案:B得分:2.4分7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 )。

•A、2000年北京市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为73%•B、三项社会保险统筹基金收缴率95%•C、北京人口性别比为103•D、北京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脑32台我的答案:C得分:2.4分8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的位置上的值称为( )。

•A、众数•B、中位数•C、四分位数•D、算术平均数我的答案:C得分:2.4分9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决定于(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用统计学》在线作业(一)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用统计学》在线作业(一)

《应用统计学》在线作业(一)总指数的计算形式分为()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D: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参考选项:B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

A:环比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D:定基增长速度参考选项:C如果一个变量的取值完全依赖于另一个变量,各观测点落在一条直线上,则称这两个变量之间为()。

A:完全相关关系B:正线性相关关系C:非线性相关关系D:负线性相关关系参考选项:A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

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B: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C:确定调查单位D:确定调查时限参考选项:A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参考选项:C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c=56+8x, 这意味着( )。

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D: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参考选项:C题目和选项如下:A:AB:BC:CD:D参考选项:C假设检验中,如果原假设为假,而根据样本所得到的检验结论是不拒绝原假设,则可认为()。

A:抽样是不科学的B:检验结论是正确的C:犯了第一类错误D:犯了第二类错误参考选项:D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参考选项:C平均发展速度是( )。

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D:增长速度加上100%参考选项:C统计一词包含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种含义。

《统计学基础》(专)网上作业1

《统计学基础》(专)网上作业1

《统计学基础》(专)网上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

1.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A.一包谷物的重量B.一个轴承的直径C.职工的月均工资D.一个地区接受失业补助的人数3.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 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的总体是()A.2000个家庭B. 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 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4.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A.全工业企业B.80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D.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5.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A.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B.200家公司C.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D.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6.某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半情况,则这种调查属于()。

A.统计报表B. 重点调查C.全面调查D. 抽样调查7.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40~50,第二组50~60,第三组60~70,第四组70~80,第五组80以上,以习惯规定()。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 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8.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应当用()。

A.职工月工资总额B.职工人均收入额C.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收入额多少D.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9.分配数列有两个构成要素,它们是()。

A.一个是单位数,另一个是指标数B.一个是指标数,一个是分配次数C.一个是分组,另一个是次数D.一个是总体总量,另一个是标志总量10.为了解居民对小区物业服务的意见和看法,管理人员挑选了由代表性的5户居民,上门通过问卷进行调查。

统计学基础 第一次作业

统计学基础 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题1、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_分类数据_、_顺序数据_和_数值型数据_。

2、按照数据的收集方法的不同,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观测数据_和__实验数据_。

3、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截面数据__和_时间序列数4、体重的数据类型是:clear all。

5、民族的数据类型是:CHAR。

6、空调销量的数据类型是:电器。

7、支付方式(购买商品)的数据类型是:分类变量。

8、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态度(赞同、中立、反对)的数据类型是:顺序数据。

9、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称为___样本_____。

10、参数是用来描述_总体特征_______的概括性数字度量;而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___统计量_____。

11、参数是用来描述_总体特征_的概括性数字度量;而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_统计量_。

12、统计数据有两种不同来源:一是_直接来源__,二是__间接来源___。

13、统计数据的误差有两种类型,即__抽样误差_和_非抽样误差。

14、统计表由_数据__、__表头__、___行标题_和__列标题__四个部分组成。

15、统计分组应遵循“不____重_____不__漏_______”、“___上限______不在组内”的原则。

16、按取值的不同,数值型变量可分为_离散型变量__和_连续型变量_。

17、在数据分组中,_离散型变量_______可以进行单变量值分组,也可以进行组距分组,而___连续型变量_____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

18、组距分组中,向上累积频数是指某组_上限以下_的频数之和。

19、将某地区100个工厂按产值多少分组而编制的频数分布中,频数是_各组的工厂数__。

20、频数分布中,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频数少,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频数多,这种分布的类型是_U型分布_。

21、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值靠拢的倾向反映了数据的_中心点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糖厂用自动打包机打包,每包标准重量是100千克。

每天开工后需要检验一次打包机工作是否
正常。

某日开工后测得9包重量(单位:千克)如下: 99.3 98.7 100.5 101.2 98.3 99.7 99.5 102.1 100.5
已知包重服从正态分布,试检验该日打包机工作是否正常(a =0.05)?
解:H:μ=100;μ≠100
21221.192)^9.995.100(2)^9.991.102(2)^9.997.98(2)^9.993.99(=-+-++-+-=Λσ055.09
21221.11009.99-=-=-=n s x t μ所以当
α2
α
2 某种大量生产的袋装食品,按规定不得少于250克。

今从一批该食品中任意抽取50袋,发现有6袋低
于250克。

若规定不符合标准的比例超过5%就不得出厂,问该批食品能否出厂(a =0.05)?
271.250)05.01(05.005.012.0)
1(=--=--=n p p p P Z 当α=2
αα,样本统计量落在拒绝区域,故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说明该批食品不能出厂。

3 装配一个部件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所关心的问题是哪一个方法的效率更高。

劳动效率可以用平均装配时间反映。

现从不同的装配方法中各抽取12件产品,记录各自的装配时间(单位:分钟)如下:
甲方法:31 34 29 32 35 38 34 30 29 32 31 26
乙方法:26 24 28 29 30 29 32 26 31 29 32 28
两总体为正态总体,且方差相同。

问两种方法的装配时间有无显着不同 (a =0.05)?
解:假设H 0:μ1-μ2=D 0⇔H 1:μ1-μ2≠D 0
总体正态,小样本抽样,方差未知,方差相等,检验统计量)2
111(21n n s x x t +-=根据样本计算n1=12,n2=1246183
.22,6667.282,19446.31,75.311====s x s x 1326.8212122^71067.0*)112(2^92216.0*)112(2212^2)12(2^1)11(2=-+-+-=-+-+-=
∧n n s n s n s 648.2)2
111()21(=+-=n n s x x t 当α 临界点为t 2α
(n1+n2-2)=t 0.025 4 调查了339名50岁以上的人,其中205名吸烟者中有43个患慢性气管炎,在134名不吸烟者中有13人患慢性气管炎。

调查数据能否支持“吸烟者容易患慢性气管炎”这种观点(a =0.05)?
解:H 0:21:1;21:0ππππ>≤H H
1342,097.0134
132;2051,2097.0205431======n p n P 检验统计量 当ααα,拒绝原假设,说明吸烟者容易患慢性气管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