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功能区划分
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

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专题《区划》共涉及河流1027条,基本上是流域面积1000 km2以上的河流,约占全国1000 km2以上河流总数的2/3。
《区划》采用两级水功能区划体系,涉及总河长17.8万公里,湖库总面积4.33万平方公里,共4493个水功能区(其中81%的水功能区水质目标为I-III类)。
一、水功能区划分类系统1 水功能区划(一)一级区划。
在宏观上调整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关系,协调地区间用水关系,划分为4类。
1.保护区:对水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水域,水质目标为Ⅰ-Ⅱ类或维持现状水质。
共618个,河长3.69万公里(占总河长的20.7%),湖库面积3.34万平方公里(占面积的77%)。
2.保留区:指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为今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而保留的水域,水质目标为Ⅰ-Ⅲ类或维持现状水质。
共679个,河长5.57万公里(占总河长的31.3%),湖库面积0.27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2%)。
3.开发利用区:为满足工农业生产、城镇生活、渔业、娱乐等功能需求的水域,水质目标在二级区划中确定。
4.缓冲区:为协调省际间、用水矛盾突出地区间用水关系的水域,水质目标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或维持现状水质。
共458个,河长1.36万公里(占总河长的7.6%),湖库面积0.05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1%)。
(二)二级区划。
在一级区划的开发利用区内,细化水域使用功能类型及功能排序,协调不同用水行业间关系,划分为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排污控制区7类二级水功能区,水质目标根据有关标准确定。
共2738个二级水功能区,河长7.2万公里(占总河长的40.4%),湖库面积0.6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7%),其中农业用水区、工业用水区和饮用水源区所占比重较大。
2、区划的条件和指标一级水功能区划分1、保护区保护区是指对水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需划定范围进行保护的水域。
水环境功能区类别和标准分级是

水环境功能区类别和标准分级是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
水功能区划和水环境功能区划具体的区别在哪1 分类方法不同水功能区划采用两级体系,一级功能区分四类,包括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缓冲区;二级功能区对一级功能区中的保护区和开发利用区进行再分类,将保护区再细分为源头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大型水库水源保护区、调水保护区,又将开发利用区细分为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和排污区;水环境功能区则分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渔业用水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等。
2、划分范围不同水环境功能区划分范围要比水功能区划分范围大且细3、功能区定义不同水功能区划定义的水功能区名称是从利用的角度,如工业用水区是指该区域的水可以被工业企业所利用,因此将许多水库定义为“饮用水源、工业用水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定义的水环境功能区名称是从排放的角度,故其工业用水区是指可以排污,因此将水库排除在工业用水区以外。
4、执行标准不同水功能区划中的保护区执行Ⅰ、Ⅱ类标准均可,景观娱乐用水区执行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参照地表水Ⅲ类标准,城区最低执行Ⅳ类标准;水环境功能区中的保护区执行Ⅰ类标准,景观娱乐用水区执行Ⅲ-Ⅴ类标准。
5、水质的阶段性目标不同水功能区划中分近期与远期执行目标,且执行标准类别有范围幅度(如Ⅱ~Ⅳ类);水环境功能区划在水体的主导功能及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不调整的情况下进行,而且只有一个水质目标,无范围幅度。
我国水域功能区几类区的划分标准

我国水域功能区几类区的划分标准
我国水域功能区是指根据水资源的特征和水环境的质量状况,将水域按照不同的用途和要求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达到保护水环境、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根据《水环境管理条例》和《水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我国水域功能区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水源涵养区:指水源保护区、水库集水区、山区林地等地区,其主要功能是保护水源、涵养水资源,禁止开采、抽水和妨碍水文循环等活动。
二、水生态保护区:指具有特殊生态环境和生物群落的河流、湖泊、湿地等水域,其主要功能是保护水生态系统,禁止污染排放和破坏生态环境等活动。
三、水利用区:指为城市、农村、工业等各种用水需求服务的水域,其主要功能是供应生产、生活用水,要求控制污染排放和保持水质稳定。
四、水运区:指为航运、港口等服务的河道、港湾等水域,其主要功能是航运和码头作业,要求控制污染排放和维持航道畅通。
以上是我国水域功能区的主要划分标准,对于各类水域的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1 -。
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钱塘江

-1--2--3--4--5--6--7--8--9--10--11--12--13--14--15-东经北纬东经北纬社阳溪119°15′50.9″28°59′8.98″衢江汇入口(和村)119°18′44.71″29°05′5.22″19.21ⅢⅢ罗家溪119°15′50″28°53′8.74″罗家溪社阳溪交汇处119°15′36.3″29°03′56.6″22.6ⅢⅢ119°21′28″28°50′13″莘畈水库大坝119°20′02″28°57′14″Ⅱ119°21′11″28°55′31″莘畈水库大坝119°20′02″28°57′14″莘畈溪119°20′02″28°57′14″莘畈溪厚大溪汇合口(黄稍)119°22′06″29°06′15″22.7ⅣⅢ119°21′53″28°48′27″九峰水库大坝119°24′30″28°59′37″Ⅱ119°21′53″28°48′27″九峰水库库尾119°24′09″28°56′21″119°24′09″28°56′21″九峰水库大坝119°24′30″28°59′37″Ⅱ厚大溪119°24′30″28°59′37″厚大溪衢江汇合口(董家)119°22′51″29°07′32″22ⅣⅢ游埠溪119°13′10″29°16′10″游埠溪衢江交汇处119°21′19″29°07′49″22ⅢⅢ赤溪119°18′40″29°19′00″东风水库大坝119°20′30″29°17′30″5/2.56ⅢⅢ赤溪119°20′30″29°17′30″衢江汇入口(下应村)119°24′53″29°10′31″23ⅢⅢ120°37′48″29°13′03″横锦水库库尾120°29′55″29°14′05″30.5ⅡⅡ120°33′57″29°11′49″横锦水库库尾120°29′55″29°14′05″120°37′48″29°13′03″东阳磐安交界120°33′57″29°11′49″源头(白岩口)水域:水库库区除一级保护区外其他水域社阳水库大坝Ⅲ陆域: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m 范围内的陆域(2.67km 2)Ⅱ水域:水库集雨区范围内除一、二级保护区外其他水域莘畈水库大坝Ⅱ陆域:水库集雨区范围内除一、二级保护区外其他陆域(30.73km 2)Ⅱ莘畈水库库尾21.6/1.8莘畈溪大雨里北坡陆域:水库库周山脊线以内除一级保护区以外陆域及入库河流上溯3000m 的汇水区域(17.43km 2)水域:莘畈水库取水口半径300m 范围内水域Ⅱ九峰水库库尾Ⅱ水域:正常水位线以下库区;陆域:正常水位线以上200m 范围内陆域,不超过库周山脊线(6.48km 2)Ⅲ集雨区范围内除一、二级保护区以外其余水域、陆域(60.21km 2)源头(大茗)31.9/3.24九峰水库大坝源头(大茗)源头源头东风水库大坝陆域:水库库周集雨区范围内除一级保护区外其他陆域及厚大溪沿岸纵深1000m 范围(不超过第一重山脊线,共50.58km 2)厚大溪源头(自家庄)八达溪源头(自家庄)ⅡⅡ陆域:沿岸纵深1000m ,不超过第一重山脊线东阳、磐安交界ⅡⅡ14.216.3陆域:沿岸纵深1000m ,不超过第一重山脊线-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
水功能区划分表

二级保护区 外围周边水 域上游延伸 3000米,下 游延伸300米
二级保护区 外围周边陆 域向外延伸 至汇水区分 水岭
2
Hale Waihona Puke 纸房溢流坝水 源地三水河
地表水
取水口上游 1000米,下 游100米范围 的河道水域
取水口上游 1000米,下游 100米范围向 两侧沿河岸纵 深各50米,长 度与水域相 同,面积 0.18km²
从一级保护 区的上游边 从二级保护 界向下游延 从二级保护 从一级保护 区上级界起 伸200米, 区上级界起 区的上游边 上溯3000米 沿岸纵深两 上溯3000米 界向上游延 及其两侧河 侧各伸展到 的水域 伸2000米 岸外延300米 分水岭,保 护区面积 10.1km²
旬邑县自来水公司城区供水水源保护区域划分方案
一级保护区 序号 水源地名称 水源所在地 水源地类型 (河、湖) 水域 陆域
二级保护区 水域 陆域
准保护区 水域 陆域
1
大口井水源地
三水河
地表水
从引线桥至 以单井为中 姚峪沟上游 心,半径55米 1000米河道 以内的范围 以内的水域
从引线桥至 姚峪沟上游 1000米河道 河提两岸 200米以内 的陆域
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oc 80页)

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oc 80页)目录前言 (4)1 范围 (6)2. 规范性引用文件 (6)3. 术语和定义 (6)4. 辽宁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7)5. 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 (8)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防治水污染,保护地表水水质,维护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对辽河、浑河、太子河、大辽河、大凌河、鸭绿江、辽东沿海地区和辽西沿海地区(含小凌河)主要地表水水系水环境功能区进行了划定,水域区划范围包括干流和一二三级支流。
将地表水按主导使用功能划分为源头水域、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人体直接接触、人体非直接接触)、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等类型功能区,分别执行不同类别的水质标准。
按照“不得降低现状使用功能及按高功能保护”的原则,部分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等类别的功能区执行高类别的水质标准。
共划分水环境功能区770 个,其中源头水域14个、自然保护区6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93个、渔业用水区333 个、景观娱乐用水区51个、工业用水区37个、农业用水区136个。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自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辽宁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本标准由辽宁省环境保护厅批准。
本标准由辽宁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辽宁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1. 范围1.1 本标准对辽宁省主要水系地表水进行了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按照规划的主导功能,规定了功能区应执行的水质类别标准、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方法以及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1.2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境内水系的河流、渠道、水库、湖泊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水环境功能区环境保护部门以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为目的,按GB3838—2002要求,实施水域分类管理划定的功能区。
河北省水功能区划

河北省水功能区划关于颁布《河北省水功能区划》的通知河北省水利厅文件河北省环保局冀水资[2004]42号河北省水利厅河北省环保局关于颁布《河北省水功能区划》的通知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为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有关法律规定~省水利厅会同省环保局制定了《河北省水功能区划》,以下简称《区划》,~经省政府同意~现予以公布~并就贯彻落实问题通知如下:一、本《区划》是我省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的重要依据。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制定城乡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都要将《区划》为依据之一。
凡向河流水域内取水、用水、排水的单位与个人~必须依据《区划》中的水体功能~并执行相应的水质标准。
二、各级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以《区划》为依据~依法加强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建立水功能区水量水质管理、入河排污口管理、河流水体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水量水质监测与信息发布等项制度~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和水环境安全。
三、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不得擅自变更本《区划》。
社会经济条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发生巨大变化~需对水功能区进行调整时~由省水利厅会同省环保局提出调整意见~报省政府批准。
附件:河北省水功能区划二??四年五月十五日河北省水功能区划为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水资源,依法加强水资源保护监督与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水利部《全国水功能区划技术大纲》,结合我省地表水体功能及远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水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划定我省水功能区划。
一、区划原则本次区划原则为:1.可持续发展原则;2.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3.前瞻性原则;4.便于管理,实用可行的原则;5.水质水量并重、注重水质原则;6.不得降低现状使用功能的原则;二、区划范围本次区划范围包括河北省内滦河、冀东沿海、北三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黑龙港及运东、漳卫南运河、徒骇马颊河和内陆河10个水系的河流、湖库及洼淀。
水功能区划类别及执行标准

水功能区划类别及执行标准水功能区划是通过对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现状的分析,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与江河流域综合规划的要求,将江河湖库划分为不同使用目的的水功能区,并提出保护水功能区的水质目标。
在整体功能布局确定的前提下,对重点开发利用水域详细划分多种用途的水域界限,以便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依据。
水功能区划采用两级体系,即一级区划和二级区划。
一级功能区分4类,即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和缓冲区;二级功能区划是在一级功能区中的开发利用区进行,分7类,包括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和排污控制区。
1、保护区(一级功能区):指对水资源保护、自然生态及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有重要意义的水域。
该区内严格禁止进行其他开发活动。
根据需要分别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Ⅱ类标准或维持水质现状。
2、保留区(一级功能区):指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为今后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而预留的水域。
该区内水质应维持现状,未经有相应管理权限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在区内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活动。
按现状水质类别控制。
3、开发利用区(一级功能区):指具有满足工农业生产、城镇生活、景观娱乐等需水要求的水域,如主要城镇河段、受工业废水污染明显的河段等。
该水域应根据开发利用要求进行二级功能区划。
按二级区划分类分别执行相应的水质标准。
4、缓冲区(一级功能区):指为协调省际间、矛盾突出的地区间用水关系,以及在保护区与开发利用区相接时,为满足保护区水质要求而划定的水域。
未经有相应管理权限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在该区域进行对水质有影响的开发利用活动。
按实际需要执行相关水质标准或按现状控制。
5、饮用水源区(二级功能区):指满足城镇生活用水需要的水域,如已有城镇生活用水取水口分布的水域,或在规划水平年内城镇发展需设置取水口,且具有取水条件的水域。
根据需要分别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Ⅲ类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功能区划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水资源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保护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水资源工程的经济效益,在满足用水户对水量和水质要求的前提下,使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
代的水资源管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①效益最优。
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规划、设计、运用),都要拟定最优化准则,以最小投资取得最大效益(见水资源规划)。
②地表水和地下水统一规划,联合调度。
地表水和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两个组成部分,存在互相补给、互相转化的关系,开发利用任一部分都会引起水资源量的时空再分配。
充分利用水的流动性质和储存条件,联合调度地表水和地下水,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③开发与保护并重。
在开发水资源的同时,要重视森林保护、草原保护、水土保持、河道湖泊整治、污染防治等工作,以取得涵养水源、保护水质的效应。
④水量和水质统一管理。
由于水源的污染日趋严重,可用水量逐渐减少,因此在制定供水规划和用水计划时,水量和水质应统一考虑,规定污水排放标准和制定切实的水源保护措施。
管理方法
解决中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向合理开发、有序开发转变,从粗放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从事后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是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三是强化水功能区达标管理,有效保护水资源。
四是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增强水资源配置能力。
五是加强工程科学调度,提高水资源保障水平。
六是抓好水域岸线管理,促进水生态系统修复。
七是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推进水管理体制改革。
八是务实行业管理基础,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