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五年级上青岛版1.3地震课件5

合集下载

3、地震

3、地震

3、地震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3课地震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拓展信息的能力。

2、掌握避震的技能,学以致用,能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奥秘的兴趣。

2、向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自然科学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到自然界的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科学知识:1、初步了解地震的现象和地震造成的危害。

2、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

3、知道一些预测地震的方法。

教学重点:地震的成因.教学难点:地震的求生。

教学准备:毛巾竹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看“地球”图片,让同学们知道,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是银河系中最美的星球。

(课件展示)2.再看关于地震不同灾难的资料图片,让同学们感到地球还能产生一种巨大的毁灭能力,能使几百万人口的城市一夜间完全毁灭。

出示有关“唐山地震”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课件展示)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03时42分53.8秒,在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震中烈度Ⅺ度,震源深度23千米的地震。

地震持续约10秒。

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

强震产生的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

整个唐山市顷刻间夷为平地,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中断。

唐山地震没有小规模前震,而且发生于凌晨人们熟睡之时,使得绝大部分人毫无防备,造成24.2万人死亡,重伤16.4万人,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一。

3.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引出课题:地震)(二)新授1、认识地震(课件展示资料)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全国大半地区有明显震感。

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3地震》 青岛版(六年制) (共20张PPT)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3地震》 青岛版(六年制) (共20张PPT)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五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 《3地震》 青岛版(六年制) (共20张PPT)
中国的新尝试
中国成为目前全球拥 有在轨运行的高精度地球 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少数国 家之一,为“地震预测” 这道世界性难题的解答, 提供一种新的尝试思路。
卫星监测获取1年信 息量,地面监测需要20年。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五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 《3地震》 青岛版(六年制) (共20张PPT)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五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 《3地震》 青岛版(六年制) (共20张PPT)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五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 《3地震》 青岛版(六年制) (共20张PPT)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五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 《3地震》 青岛版(六年制) (共20张PPT)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五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 《3地震》 青岛版(六年制) (共20张PPT)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五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 《3地震》 青岛版(六年制) (共20张PPT)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五年 级上册 科学课 件 《3地震》 青岛版(六年制) (共20张PPT)
地震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地震和人类活动有关系吗?
地震产生的原因?
我们能够预测地震吗?
南京会发生地震吗?
地震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
地震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地震和人类活动有关系吗?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3地震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3地震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
讨论与探究
1.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2.地震前兆、预测 3.地震时的自救与互救
设计实验
实验(1)材料:毛巾
实验过程:毛巾叠成几层来代替岩层,平 放在桌面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 间挤压,观察毛巾的变化 。
要求: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
实验(2)材料:木棍
实验过程:用双手握住木棍的两端, 用力将它折弯、直至折断。
西北

东北
古代对地震的研究
西 东 西南 东南

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 断电源、可燃气源,打 开逃生出口。来不及逃 出时,应选择到重心低、 结实坚固的家具下躲避 , 在没有坚固家具可供藏 身时,可用坐垫等物品 保护好头部。
要求:注意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 感觉。
温馨提示:别让木棍伤一下地 震是怎样形成的吗?
毛巾受到压力,会发生 褶皱。
当岩层受到巨大的压 力,会发生褶皱。
当木棍受到很大压力时 就会断裂。 有很大的声响. 手感到麻木。
岩层受到很大压力会断裂 岩层断裂时有很大的声响 大地猛烈地震动,建筑物 倒塌,这时就会发生地震。
实验结论:
地球内部的压力很大,地下 岩层受到挤压变形。 当挤压力超过了岩层的坚固 程度时,岩层就会突然、快速 的断裂。 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 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 这就是地震。
在地震前往往会有一些前兆, 各小组讨论。
地下水位突然改变、井水 冒泡发浑、动物惊慌不安、 天气反常等异常反应。 地震前兆歌谣 震前动物有预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小学科学《地震》PPT课件

小学科学《地震》PPT课件
12想象岩层受力的变化模拟地壳中的岩层看到的现象或手的感觉由这些现象我们联想到所选的材料我们的做法13在实验中木棍毛巾书相当于地震中的什么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地震
梁文玉
2021
感恩的心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实验记录
模拟地壳中的“岩层” 想象岩层 受力的变化 所选的材料 我们的做法
2021
1.饮用水 2.食品 3.婴儿奶粉 4.急救箱 5.便携式收 音机 6.手电筒及 配套干电池 7.毛巾 8.手纸 9.衣服 10.重要文件 11.现金 12.打火机
紧急备用品
2021
谢谢大家
2021
看到的现象 (或手的感觉)
由这些现象 我们联想到
2021
在实验中,木棍、毛巾、书相当于 地震中的什么?
地壳中的岩层
2021
2021
压力
岩层断裂所产生的 地震波传到地表会 引起地表的震动, 这就是地震。
2021
超限 过度
在学校教室怎样避震
• 不要向教室外面跑,应迅速用书包护 住头部,抱头、闭眼,蹲在各自的课桌 旁,蹲在墙角,待地震过后,在老师 的指挥下有序向教室外面转移。
2021
假如你正在野外?
避开陡峭的山坡、 山崖,以防地裂、 滑坡等
遇到山崩、滑坡、泥石流等, 要向垂直于其前进方向跑, 保护好头部。
2021
地震了,你该怎么办?
2021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待摇晃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转移时要弯腰 或匍匐、逆风而行。 燃气泄漏时:同火灾时一样,遇到有毒气体泄 漏时,要用湿布后住口鼻, 逆风逃离,注意不要使用 明火。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件-3. 地震2-青岛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件-3. 地震2-青岛版
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 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
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
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 震。
在地震前往往会 有一些前兆,如地 下水突升突降、翻 花、打旋,井水冒 泡、变味、发浑, 动物惊慌不安,天 气也反常等异常反 应。
我是小法官
1.地震百害无一利。
() ×
2.下列关于地震的成因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D)
A 构造地震 C 火山地震
B 陷落地震 D 以上三项均是
谢谢
3. 地震
温馨提示
1.注意安全,别让木棍伤到 自己和同学。 2.小组内分工合作,认真观 察实验现象,填好实验记录 单。 3.实单
2实验现象
4.实验结论
...... 3.由这些现象,你们能联想到什么?
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 生变形。
2.人们可以预测地震。
() √
3.地震是由于岩层受到压力之后,弯曲断裂,
然会发生震动,这种震动传到地表就形成了
地震。
()

4.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当立刻带好现金跑到
空旷的地方。
()
×
我是小能手
1.下列关于地震自救表述不正确的是( B)
A.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首先要切断电源、气源 B.应疏散到屋外平地、小胡同、陡山坡及河岸边 C.在家中可选择床下、桌子底下就地避险 D.在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厨房、卫生间躲避

最新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优质课件

最新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优质课件

质传播到达人的耳朵;能区分乐音和噪声,了解噪声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3.地球与宇宙:能辨认出北斗星和北极星。
4.物质世界:知道物质是由不同的材料组成的。能根据不同物质性质进行分类,知道各种物质的作
用。正确使用,注意负面影响,人对环境负有责任。
5.物质世界:认识到水蒸发要吸收热量;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原因;知道水的冰点和沸点;探究雨、
落实上,以亲身探究为手段,重点落实、强化《课程标准》中“让学生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的要求。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声音的秘密》、《秋冬星空》、
《生活中的材料》、《水循环》、《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以发展学生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
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
板块运动与地震
青藏高原地震区地震频发的原因 13
视频:《东非大裂谷的成因》
14
活动:板块的挤压与拉伸实验
用两本科学书表示两个大陆板块,把两本书平放在桌面,模拟板块碰撞, 观察板块的变化。想一想,板块这样的碰撞挤压运动会使地表产生怎样的地 形地貌?用一张纸,分别写上板块甲、板块乙,向相反的方向拉,直至断开。 想一想,这样的张裂拉伸会使地表产生怎样的地形地貌?
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制作一些课 件,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彩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
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 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三动”能力,即:动手、动口、动脑。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课件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课件

【实验现象】
泡沫断裂,听到“咔啪”的 声音,手感觉到振动。
对比推想
当泡沫受到的压力大到所 不能承受时,就会断裂。 有咔啪的声响. 手感到振动。
岩层受到很大压力也会断裂 岩层断裂时有很大的声响 大地猛烈地震动,建筑物倒 塌,这时就会发生地震。
地震成因推想:
岩层在受到地壳内部的巨大压力时,会像毛巾层一样发
【实验现象】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毛巾挤压发生弯曲、变形,产生褶皱。
3、思考:这一层层的毛巾相当于地壳中的什么?
对比推想
推想
毛巾受到压力皱。
【实验提示】
1 、用手握住泡沫的两头,慢慢用力,再用力, 直到泡沫不能承受,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你
听到了什么?手有什么感觉?
地震发生前,常发生一些异常现象,如地下水位的突 然改变,动物惊慌不安等。
地震研究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 架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比欧洲的地震 仪要早1700多年。
演练要求:
1、注意安全,要有序的撤离。 2、要认真听清口令,按口令行事。
3、别人演练时,其他同学要认真 观察,看谁做的好,评选避震小明 星。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3、地震
岩层

温馨提示: 1、小组内合理分工,认真观察实验现 象,用心思考所提问题。 2、 实验结束时,收拾好实验材料, 在 别人汇报时,要注意倾听。
【实验提示】
1、把每条毛巾纵向叠一折,再横向叠一折,平铺在
桌面上。 2、双手按住毛巾的两端,把它们慢慢向中间挤压,
作业:
1.通过网上或查阅有关书籍, 继续探究地震对人类的影响。
2.办一期有关地震知识的手 抄报。
生褶皱, 当岩层受到的压力大的它所不能承受时,岩 层就会像泡沫一样断裂,同时释放出巨大的 能量,产生地震。

第14课地震(教学课件)五年级科学上册(青岛版)

第14课地震(教学课件)五年级科学上册(青岛版)

探究新知
小组探讨究论
【实验现象】 毛巾会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当将干树枝弯曲一定程度 时会折断,听到“啪”的声响,同时手有强烈的"震感"。 【实验结果及解释】 实验中,毛巾和干树枝相当于地壳的岩层,毛巾向中间 挤压产生褶皱相当于岩层发生变形;当干树枝承受不了 所用的力时就会快速地、突然地断裂,相当于地震。
2.在模拟地震成因的实验中,毛巾和干树枝相当于地壳的(岩层 ),毛巾向中间挤压 产生褶皱相当于岩层发生(变形);当干树枝承受不了所用的力时就会快速地、突 然地断裂,相当于(地震 )。
3. 地震的次生灾害有(崩塌 )、( 滑坡)、(泥石流)等。
06 课后拓展
课后拓展
设计家庭地震避险预案。
谢谢观看
探究新知
小组探究生时如何应对?
探究新知
小组讨论
室内就近躲起来
探究新知
小组讨论
震动不停别出来
探究新知
小组讨论
熟悉环境好避险
探究新知
小组讨论
安全空间躲危险
探究新知
小组讨论
远离易倒活动物
探究新知
小组讨论
远离悬挂易碎物
探究新知
小组讨论
伏地遮挡手抓牢
探究新知
小组讨论
俯身蹲下更有利
探究新知
小组讨论
低头闭眼防异物
探究新知
在避震地点(尤其是家庭避震)上选 择承重墙或者柱子的底部虽然合理,但 同时要注意找软性遮挡物保护好头部。 但考虑到地震时房间设施移动的随机性 ,可能形成的“三角空间”也具有随机性, 所以利用房间内家具等作为倚靠物寻求 三角空间的方式并不一定可取,相比之 下,“伏地、遮挡、手抓牢”的应对方法考 虑得更为周到一些。因为“伏地”通过降低 身体的重心,可以避免在地震的晃动过 程中摔倒受伤;而“遮挡”能够避免坠落物 体的直接伤害,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人 不至于被剧烈的晃动甩出的其他物体所 伤害;“手抓牢”则通过保持人与牢固物体 的相对位置,防止摔倒或身体移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家户户都观察 鸭不下水狗狂叫 鸡飞上树猪拱圈 综合异常作预报 鸽 子 惊 飞 不 回 巢• 地震发Fra bibliotek时我们该怎么办?
沉着冷静,树立信心 呼吸畅通,扩大空间 震后自救 保存体力,敲击求救
维持生命,等待救援
施救的科学方法
• ①先将被埋压人员的头部从废墟中暴露出 来,清除其口鼻内的尘土,以保证呼吸畅 通。 • ②对于伤害严重,不能自行离开埋压处的 人员,应该设法小心地清除其身上和周围 的埋压物,再将被埋压人员抬出废墟。 • ③如伤势严重、不能自行出来的,不得强 拉硬拖,应设法暴露全身,查明伤情,施 行包扎固定或急救。
我们用很长时间 的模型,在瞬间 倒塌,真可惜!
讨论:怎样用模拟实验的结 果来说明地震的危害?说说自己
做模拟实验的感受。
通过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是 地震?
人们通常把那些会让人感到大 地上下颠簸、猛烈摇动等地动 现象叫做地震。
我最深的感受是:
地震的危害有: 1、 2、 3、
冰 牛老 天 羊鼠 雪 骡搬 地 马家 蛇 乱往 出 蹦外 洞 跳逃
巩固练习
• 1、找出课本第一段中错误的知识。 • 2、大地( )、( )等地动现象叫 地震 • 3、中国古代科学家( )在公元132年研 制的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
实践
• 向身边的人介绍地震知识,做个安 全小卫士。
感恩的心
19.地 震
活动一:了解地震危害
▲体验地表断裂时的感觉
找一块书本大小的硬纸板或薄木板,双手分别握住纸板
的两边,均匀用力使它弯曲,直至折断,体会断裂时的感觉。
震动、响声
▲模拟地震危害
1、将托盘放在两摞书上(用书代表地壳的板 块),在托盘中用积木精心搭建校园或住宅(包括楼 房、池塘、电线杆等)模型。 2、快速移动盘下的两摞书,观察模型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