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中的孩子作文指导

合集下载

废墟中的孩子——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_小学作文

废墟中的孩子——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_小学作文

废墟中的孩子——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废墟中的孩子——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感谢您的阅读!提起旧照片,很多人都会回忆起童年时的快乐。

然而这张旧照片。

这是70多年前的那段抗日时期的事,它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个滔天罪行的铁证,它真实的记录了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正在上海火车南站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1938年8月28号。

上海火车站来了一大群逃难的人,火车站内人山人海,个个灾民面露惊惧之色。

这时从远处飞来了几架轰炸机,在火车站上空轰鸣的盘旋着。

这时轰炸机突然投下几枚炸弹,轰的一声巨响,炸弹爆炸了,把美丽的上海火车站炸成了一片废墟:断裂的天桥,扭曲的轨道。

破烂不堪的房屋,满地的碎片碎瓦……站内的人们死伤无数,地上躺满了横七竖八的尸体。

火光中,父母焦急的呼唤着孩子,孩子哭喊着寻找着亲人,炸伤的人们痛苦的呻吟着,废墟中幼儿悲惨的啼哭声更是让人心痛。

几分钟前,婴儿还在妈妈温暖的怀抱中撒娇,手里还玩着爸爸亲手为他做的玩具。

几分钟后,侵略者的炸弹在一瞬间,将这美好的一切都毁灭了。

敌机投下炸弹时,孩子的母亲努力用的身体为孩子遮挡住纷飞的瓦砾和弹片,孩子的母亲被炸弹夺去了年轻的生命。

侥幸活下来的孩子已认不出血肉模糊的母亲,他大声的哭喊着。

可是眼前妈妈慈祥的笑脸,更爸爸平时那的双手来抱起他。

孩子那稚嫩的哭声似乎在质问侵略者:你们为要的残忍,夺走我父母的生命,夺走我幸福的童年,我这么小,我以后将怎样生活啊!想到照片中的孩子,我感觉现在的我是那么的幸福,是那么的幸运。

我拥有一张平稳的课桌,不用害怕它被导弹的气浪掀翻;我拥有一间洁白的教室,不用害怕它炸弹的弹片击穿;我有一座宁静的家园,不用害怕它被战争的硝烟弥漫……。

我也情不自禁的在内心呐喊:“要和平!不要战争!”。

废墟中的孩子小学作文3篇

废墟中的孩子小学作文3篇

废墟中的孩子小学作文3篇废墟中的孩子小学作文1____年8月28日在上海火车南站发生了一件惨无人道的事。

这天早晨,上海火车南站还是一片繁华、美丽的景象。

站立人山人海非常拥挤。

就在这时日本侵略者发射导弹,准备把这里炸了。

顷刻间,那繁华的景象,一下子改变了。

高大的天桥断裂了,一块块碎瓦片落下来,拦住了人们的去路。

笔直的铁路变得弯曲。

一个个尸体倒在这片废墟中。

鲜血染红的路,让人害怕。

人们的哭喊声渐渐变小。

火车站里到处硝烟四起,还活着的人们充满了恐惧。

火车站里传来一个小孩的声音,“爸爸妈妈你们怎么不动了,而且留了好多血。

我好害怕,我们走吧!”孩子一直拉扯着他倒在血泊中的父母的衣服,他并不知道他的父母已经死了。

这时一颗炸弹从天而降,还好这个孩子躲开了。

他爬出火车站。

这个可怜的孩子,就这样自己把自己养活,好几次他都差一点死掉,可最后他都活了下来,这些疾病没有夺去他的生命,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孩子终于长大了,他想为父母报仇,可是这样战争何时才能结束?但是我们得把这些日本侵略者赶出我们的家园啊。

我和这个孩子一样希望和平。

和以前的孩子想比我们太幸福了!那是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和平中。

但有一些地方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我希望要和平,不要战争!废墟中的孩子小学作文2今天,我看到一张老照片,照片中的人物和故事让我深有感触。

这张照片的原委是这样的——1937年8月28日,在上海火车南站,站前的广场上人山人海。

崭新的月台上站满了人,铁道上行驶着绿色铁皮火车,天桥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突然,火车站上方想起了“嗡嗡”的日本战斗机在空中盘旋的声音。

这时,只见从天空中飞落几个黑点,还没等人们反应过来,只听“轰”的一声,月台就被炸塌了一半。

现场的人们不知所措,四处逃避躲藏。

刚才正玩得开心的孩子们被这巨大的响声吓哭了。

原本热闹繁荣的火车站在瞬间被炸成一片废墟。

断裂的天桥下,坍塌的月台上,扭曲的铁轨间,一具具尸体随处可见,血流成河。

这时,火车站上除了几声痛苦的呻吟,显得死一般的沉寂。

1937年8月28日日本轰炸上海火车南站资料、幸存的孩子、作文指导、范作

1937年8月28日日本轰炸上海火车南站资料、幸存的孩子、作文指导、范作

1937年8月28日,日机轰炸上海南站,炸死200余人,伤者不计其数.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来到上海火车站坐火车,遇到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站。

当天的上海火车站被炸成了“垃圾场”。

对夫妇尽管受了伤,但仍然紧紧保护着自己的孩子。

在被日本侵略者追赶时,为了保护妻子和孩子,孩子的父亲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母子俩伤心得泪流满脸,儿子似乎知道了自己的父亲去世了,比他的母亲哭得更加大声,哭声犹如闪电雷鸣。

就在这时,婴儿的母亲隐隐约约听到了日本侵略者走过来的脚步声,可是母亲已经累得双脚麻木了,加上受了伤,已无法走动。

伟大的母爱给了这位母亲以力量,使她跑动了,由于跑得很慢,日本侵略者一枪打中了这位母亲的脚上。

母亲被活活地杀死了。

小孩仿佛哭喊着:“爸爸、妈妈快回来吧,快回来吧,儿子我需要你们,快回来吧!”儿子的哭喊声,这位母亲好似听到了。

她用力睁开眼睛,说:“我的乖孩子,你一定要生存着,将来打败日本侵略者,为爸爸、妈妈报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添光彩,让外国人知道,我们中国不是那么容易欺负的!爸爸妈妈永远爱你、永远祝福你,再见了我的儿子。

”说完,这位母亲已经闭上了眼睛,没有呼吸声了。

淞沪战役期间,日军曾动用了100多架飞机对上海进行狂轰乱炸,意图摧毁我军民的战斗意志。

上海当时有南北两个火车站,北站处于交战区,交通完全断绝,因此南站就成了陆路交通的唯一出口。

1937年8月28日,南站遭到了日军两次毁灭性轰炸。

当时南站挤满了想要撤往内地的群众,约1800多人,其中多数是妇女和儿童。

下午2时左右,四架日机飞临南站上空实施轰炸,当场炸死500多人。

不一会儿,又有八架日机再次投下炸弹,炸死200多人。

轰炸过后,车站变成废墟,到处横七竖八躺满尸体,惨不忍睹。

当时在美国《赫斯特新闻社》任职的中国摄影记者王小亭目睹了这一悲剧并拍摄了这张令人揪心的照片。

两星期后,照片刊登在美国《生活》杂志的封面,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国际反响,据估计,当时全世界有1亿3千6百万人看到了这张照片。

【看图写话】废墟中的孩子 一张老照片作文450字

【看图写话】废墟中的孩子 一张老照片作文450字

【看图写话】废墟中的孩子一张老照片作文450字怀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希冀,我打开了那张装满了老照片的木盒。

在一堆黄色的照片中,我找到了一张特别引人注目的照片——一张废墟中的孩子的照片。

照片中,一座破败的建筑物后面是一片狼藉的场景,废墟上到处都是破碎的砖瓦和残垣断壁。

在这片废墟中,有一个孩子,他正坐在地上,周围被垃圾所包围。

孩子穿着破烂的衣服,头发凌乱,脸上还沾满了泥土,看上去很不幸,但照片中他的眼神却是那样的坚定和无畏。

他不屈不挠地坚守在这片废墟中,仿佛在宣示着自己的存在和尊严。

我不知道这个孩子是谁,更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拍的这张照片。

当我看到这个孩子的眼神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在他那双清澈透亮的眼睛中,我看到了坚强和勇敢,我看到了对生活的希望和渴望。

尽管他所处的环境极其恶劣,但他却没有被环境所压倒,而是选择了面对,选择了坚守,选择了奋斗。

或许,那个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照片会被保留下来,更不知道有一天会被别人看到。

他的照片却成为了岁月的见证,成为了传递勇气和力量的载体。

一张照片,记录了一个孩子在废墟中的身影,也记录了他那坚定无畏的眼神,这种力量是无法被摧毁的。

或许这个孩子一生都未能走出废墟,或许他在坚持和等待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丝生机,亦或许在经历了无尽的挣扎之后依然无法逃离那片废墟。

但是不管他的命运如何,那个孩子都会影响着无数的人,因为他的坚强和勇敢在每一个看到这张照片的人心中都会激发出一种力量和希望。

这张照片深深地触动了我,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在我们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我们可以学习那个孩子,选择坚持和勇敢,选择面对和奋斗。

生活经常会给我们带来各种意想不到的挑战,但是只要我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心,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迎接未来。

这张废墟中的孩子的照片,让我深刻地理解了人生,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或许照片里的孩子已不在人世,但他的精神却一直流传着,激励着更多的人去拥抱生活,坚定地走下去。

【看图写话】废墟中的孩子 一张老照片作文450字

【看图写话】废墟中的孩子 一张老照片作文450字

【看图写话】废墟中的孩子一张老照片作文450字废墟中的孩子
这是一张老照片,照片中是一幅废墟中的画面,周围是灰蒙蒙的灰尘和垃圾,中央则
有一个小男孩,他背对我们背景,看不到他的面孔,手里拿着一件布料,不知道是什么,
也不知道他要去哪里。

这个男孩的背影非常清晰,他的身材看起来非常瘦弱和柔弱,穿着破旧的衣服,裤腰
边用一根粗粗的绳子系着,就像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孩子。

写出这篇文章的我看到这个孩子,立刻被他的形象所吸引,想要知道更多事情,那是什么废墟,他为什么在那里,他要去哪里,他的家人呢?
这张照片,让我想到珍珠港遭到袭击后的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伦敦,柏林和
曼谷,也许背景中是一片死亡和毁灭,但是这个孩子的形象反映了这个世界中的可爱和美好,这个孩子在废墟中表示出他的强大生命力。

虽然这个孩子看起来非常的孤独和无助,但是他似乎有着无尽的勇气和毅力,这是很
难想象的,一个小小的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深受折磨和痛苦,却依然能够充满爱和希望。

这张照片传达了一种生命力,一种坚定的信念,让我们想起了人类在灾难面前的力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背景和成长历程,这个孩子在废墟中的面容,让人感到他
已经渡过了无数的风雨,经受了无数创伤,迎来了更美好的生活。

这个孩子在废墟中的照片,虽然已经老旧,但是仍然能够深深地吸引我们,值得我们
深思和探求,值得我们为了向这个世界展示出我们的生命力而努力。

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及写作:巴以冲突与世界和平

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及写作:巴以冲突与世界和平

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及写作:巴以冲突与世界和平【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作。

(60分)曾经的绿水青山,如今却变成了荒漠戈壁是谁打破了宁静的世界,却让战火烧透人类的家园?是谁抹去了孩童的欢笑,却让泪水淘尽生命的硝烟?是谁偷走了皎洁的月光,却让烈火烧出地狱般的辉煌?是谁遮住了人类的视野,让白鸽的羽毛插满秃鹰血腥的身躯?是谁蒙蔽了智慧的认知,让繁花般的生命如此落英飞洒?历史是由一次又一次的战争相连而成 人的天赋就是进行永无息止的战争。

而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 毁灭财富。

没有和平 就没有人的幸福 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为了能有永久的和平 人类必须正视战争造成的苦难思考如何制止战争。

请以“守望和平”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1.审读材料材料的前半部分连用五个“是谁”的反问句,概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种种灾难,“历史是由一次又一次的战争相连而成 人的天赋就是进行永无息止的战争。

而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 毁灭财富。

没有和平 就没有人的幸福 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引导考生去正视战争造成的苦难,思考如何制止战争。

今天我们不断的回望历史并不是要铭记彼此的仇恨 而是要理解彼此的伤痛,并珍惜眼前的和平生活,不让历史重演。

“守望”是写作的关键,“守望”本意是“看守了望”,但它的内涵非常广泛,长期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和平时代,战争与牺牲已逐渐远去。

我们有太多的东西需要选择,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坚守,有太多的蓝图需要描绘。

2.确定立意如何守望和平?首先是如何面对战争和战争造成的仇恨。

其次,爱、珍惜、感恩、谅解、宽容、沟通、谦让、友善、信任等等皆可以消除仇恨,引来和平。

第三,铭记什么,忘记什么,也是要考虑的内容。

和平发展民生福祉和谐稳定多元对话理性思考客观评价尊重生命心存悲悯命运共同体4.素材备用时事素材巴以冲突多年,炮火不断、生灵涂炭,世界瞩目。

2001年9月11日,“恐怖组织”轰炸了美国的世贸大楼,6000多人死亡,经济损失惨重。

废墟中的孩子_优秀作文

废墟中的孩子_优秀作文

废墟中的孩子
废墟中的孩子——张昊杨
翻开语文课本,望着这张照片,有一个衣衫褴褛,满脸血迹,三岁左右的小男孩正孤零零地坐在废墟中嚎啕大哭,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车南站依旧跟往常一样,人山人海,一派繁华的景象。

人群中有一个小男孩和他的爸爸、妈妈正准备乘坐上海到江苏的火车。

突然,火车站响起了警报声,空中传来“嗡嗡”的战机声,原来是日本侵略者的敌机。

大家听到这个声音顿时炸开了锅,四处逃散。

“轰”的一声,房屋倒塌,许多人被压死了,有的人在碎石下奄奄一息。

紧接着,日本鬼子又接连投放炸弹,这些炸弹像雨一样落了下来。

顿时,上海火车站硝烟四起,火光四射,变成了一片废墟。

断裂的桥梁,扭曲的铁路,残破的房屋,满地的碎砖瓦片,地上横七竖八的尸体,火光中幸存者在焦急地呼唤,寻找着亲人,孩子无助的哭喊声。

照片中小男孩被自己的父母保护得很好,没有受伤。

因为他的爸爸妈妈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碎石、瓦砾、弹片,但是他们却再也没有醒过来。

小男孩被眼前的一切吓得不知所措,嚎啕大哭。

他的哭声在这一片废墟中显得特别悲惨!
这一切被一位外国记者拍摄了下来,后来,他收养了这个小男孩,
并将他培养成人。

小男孩也非常懂事,学习很用功,长大成为了一名军官为祖国效劳。

废墟中的孩子作文500字

废墟中的孩子作文500字

废墟中的孩子作文500字【第1篇】《废墟中的孩子》提起旧照片,现在的人一般都会想起自己童年时期快乐的情景,但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的是一张令人心碎的旧照片。

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八日,一位叫多多的小男孩跟随父母亲一起来到上海火车南站,准备坐车到其它的地方去。

可是当小多多和他的父母亲刚来到站台的时候,天空中忽然传来了“嗡嗡”的敌机声,有人大声喊“鬼子的飞机来啦!快跑啊!”人群顿时乱成一团,一个个四处逃散,小多多的父母也抱着他准备找个地方躲起来。

但是随着“轰轰”几声巨响,人们一个个倒在了血泊中。

刚才还在喧哗的南站现在死一般的寂静,只是偶尔还能听见几声低微的呻吟,忽然传来一个小男孩的哭喊声,原来是可怜的小多多坐在废墟中哭。

他撕心裂肺地叫着:“爸爸!妈妈!你们快出来啊!我害怕!”真是多么令人心碎的一幕啊!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在哪里,不知道忽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知道自己将成为一个孤儿。

看着这悲惨的一幕,真是让我无比痛恨那场惨无人道的战争!战争使原本繁华的都市变成了废墟,战争打碎了小多多等孩子的美好童年!愿这样的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让全世界的儿童能拥有美好的童年,让世界充满和平的幸福和欢笑!【点评】文章通过对旧照片内容的描写,把读者引入了战火纷飞的年代。

文中重点描绘了敌机轰炸后,上海火车南站的悲惨景象,充分表达了倡导和平,反对战争的这一主题。

语言朴实,表达出真情实感。

【第2篇】《让和平之花永驻人间》今天,我在语文书上看到了一张令人义愤填膺的旧照片。

它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

看着照片,我不禁心潮腾涌,仿佛来到了七十多年前那场惨无人道的战争。

这一天,上海火车南站和往常一样,热闹非凡,人头攒动。

正当一列火车呼啸着进站时,一阵刺耳的警报声划破了和谐的气氛。

顿时,人们慌成一团,四处逃窜,尖叫声,哭喊声,此起彼伏。

这时,一架架日本歼击机威风凛凛地赶往这里,在空中盘旋了几圈,便投下了一枚枚罪恶的炸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

第一段:(2-4行)写出是怎样的照片,发 生的时间。 第二段:(8-10行)当时可能发生怎样的情况。 (重点突出人们当时的慌乱情景,轰炸后火车 站的情况以及小男孩的悲痛哭喊。) 第三段:(5-7行)小男孩的未来 第四段:(1-3行)写出你的感想(结合图片表 达渴望和平的心声。

一张曾经震惊世界的照片




1.围绕主体,有序观察照片。 观看这张战争照片,应抓住照片 的主体——照片中哭泣的小孩,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全面、仔细观 察。怎么观察呢? 首先,抓住照片的主体部分,关注照片传递的主要信息。这 张照片映入眼帘的是照片中央坐地而哭的男孩:他悲伤的啼哭, 他的孤立无助让人揪心。 然后,围绕这一中心人物,采用由主体到环境、由近及远的顺 序,一一观看照片的各部分内容,进行全面、细致地观察。 瞧,男孩蜷曲双腿坐于被炸坏的铁轨中间,四周是被炸成废墟 的火车站,月台建筑倒塌,钢架摇摇欲坠,远处破壁残墙,一 片悲凉……由近及远,由人及物,让我们对60 多年前拍下的这 张照片,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这幅拍摄战争创伤的照片, 沉痛而有力地揭示了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犯下的血腥罪行! 2.展开想象,探究前因后果。 这张照片只是历史瞬间的一个具 体场景,但它不是这段历史的全部,不能看出侵略者如何狂轰 滥炸,屠杀无辜的全貌。因此,同学们必须敞开心扉,大胆想 象,探究前因后果。


中国娃娃
看完《中国娃娃》这张照片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因为我恨日寇,恨他们没 有人性地屠杀中国人。 《中国娃娃》是在1937年8月28日下午,日本侵略者在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摄影 师拍摄下来的。照片上,一个身上布满血迹的小男孩正坐在一大堆废墟旁边撕心裂肺地哭 着,寻找着父母,呼喊着亲人,可是周围没有一个活着的人。这一天,日本侵略者对上海 火车南站轰炸了两次。第一次炸死了五百多人,第二次又炸死二百多人,即使活下来的人 也都纷纷逃跑了,谁还有空来管这个小孩?站台上的桥梁断裂了,房屋倒塌了,火“噼里 啪啦”地燃烧着,仿佛要把所有东西都吞下去似的,滚滚浓烟把天空都染黑了,盖住了太 阳,飞机在空中盘旋,发出“轰隆隆”的响声。 原来,这个小男孩是准备跟着爸爸妈妈 逃往香港的,因为那里是英国的租界地,日本人不会炸那里。可是就在他们买票的时候, 只听“轰”的一声,左半边的房子塌了下来。爸爸妈妈拼命抱着小孩奔出了车站,可这时 又有一枚炸弹从他们的上方落了下来。他们没有办法,只能趴在废墟上把小男孩紧紧搂在 怀里。接着,又听见“轰隆”一声巨响——小男孩的父母都被炸弹炸死了。他的衣服被炸 烂了,身上也沾满了鲜血。仅仅两岁的中国小男孩孤独地望着爸爸妈妈和叔叔阿姨们被炸 烂的尸体,号啕大哭起来…… 不过,摄影师阿姨是个好心人,看见小男孩这么可怜,就收养了他,还带他去了医院 检查。医生仔细地检查后,确信只是一些皮肉伤,阿姨才放下心来。从此,阿姨把他看成 自己的亲生孩子,并把他带到了美国居住,因为他不想让小男孩呆在这个充满战争的地方, 她要给小男孩一个和平快乐的环境。 小男孩长大了,可是永远忘不了日本侵略者轰炸上 海火车南站的那一幕,忘不了他那亲爱的爸爸妈妈…… 想想在战争中的孩子,再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他们是多么的可怜,我们又是那么的 幸福啊!我希望全世界的人们都行动起来,给孩子们一个充满希望与和平的世界。 想想 在战争中的孩子,再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他们是多么的可怜,我们又是那么的幸福啊! 在此,我想对全世界呼吁:“救救孩子们,把战争推向万丈深渊吧,把和平拉来与我们同

1.照片中拍摄的场景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 是( ),事情是( )。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当时的场面惨不忍睹( ), 一个只有一两岁的小孩子正坐在废墟中( )。 2.看到照片,我展开想象:照片中的小朋友名字叫( ), 他的父母是( ),当时他们全家正准备 去( )。敌机轰炸前,火车南站的情景是( )。敌机轰炸时,火车南站的情景( ),敌机轰炸后,火车南站的情景( ) 3.我这篇文章取名为“( )。 4.孩子后来的命运有这样几种可能: (1) (2) (3) (4)
1937年8月28日,天黑沉沉的,太阳被层层的乌云遮住了。但在上海的火车南 站还是热热闹闹的,准备乘火车出发的人们一点儿也没有注意到,一小队全副武 装的日本士兵正向火车站的入口处逼近。他们手里端着冲锋枪,腰间挂着子弹袋, 用恶狼般的眼睛迅速地扫视着四周忙碌的人们。 突然,一名指挥官模样的人举起手中的冲锋枪对着喧闹的人群一阵扫射,检票 口处的几个年轻人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得不知所措,转眼都倒在了血泊中。那 些坐在站台前休息、玩耍的孩子们,有的胆小的,早被吓的大哭起来;还有一些 胆子大的,都向四处逃散开了。整个火车站被恐惧笼罩着,空气中凝固着阵阵杀 气。 伴随着“嗡嗡”的响声,几架颜色不同、形状各异的领结式战斗机正朝这里 飞来,只见它们像几只凶恶的老鹰盘旋在火车站的上空,丢下了几颗炸弹,然后 远走高飞了。一小时前还热热闹闹的火车南站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 从火车南站 的废墟中传来了一阵接一阵的稚嫩的哭声,只见一个小男孩儿正坐在溅满鲜血的 地上无助地哭着。他衣衫褴褛,瘦弱的身体支撑着大大的头,显然又是一个营养 不良的穷苦孩子。他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同时也是一个最幸运的孩子。当敌机丢 下炸弹时,年轻的父母把熟睡的孩子压在了自己的身子底下,用自己的生命为他 提供了一个避难的场所。几分钟后,一块钢板不偏不正地落在了这对夫妇的身 上…… 孩子醒来时,他怎么也无法从周围面目全非的尸体中找到自己的父母了。孩子 可能已经意识到了最爱他的人已经离他而去了,除了哭泣,他不知还能做些什么。 这是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当然,可怜的孩子被一位好心 的路人收留了,长大后的孩子向全世界人民呼吁:“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为 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老人不再失去儿子,全世界的人民应该一致行动起来, 在新的二十一世纪里为战争敲响丧钟,让世界成为真正的人类的家园。” 当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近时,我们会伸开双臂静静地等待。当战争的枪炮再次 响起时,我们却要用心祈祷,在春风里世界上的人们都能沐浴和平和爱的阳光.
背景介绍

1937年8月28日,日机轰炸上海南站,炸死200余人,伤者不计其数. 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来到上海火车站坐火车,遇到日 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站。 当天的上海火车站被炸成了“垃圾场”。 对夫妇尽管受了伤,但仍然紧紧保护着自己的孩子。在被日本侵略 者追赶时,为了保护妻子和孩子,孩子的父亲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 命。母子俩伤心得泪流满脸,儿子似乎知道了自己的父亲去世了, 比他的母亲哭得更加大声,哭声犹如闪电雷鸣。就在这时,婴儿的 母亲隐隐约约听到了日本侵略者走过来的脚步声,可是母亲已经累 得双脚麻木了,加上受了伤,已无法走动。 伟大的母爱给了这位母 亲以力量,使她跑动了,由于跑得很慢,日本侵略者一枪打中了这 位母亲的脚上。母亲被活活地杀死了。小孩仿佛哭喊着:“爸爸、 妈妈快回来吧,快回来吧,儿子我需要你们,快回来吧!” 儿子的 哭喊声,这位母亲好似听到了。她用力睁开眼睛,说:“我的乖孩 子,你一定要生存着,将来打败日本侵略者,为爸爸、妈妈报仇,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添光彩,让外国人知道,我们中国不是那么容易 欺负的!爸爸妈妈永远爱你、永远祝福你,再见了我的儿子。” 说

战争带来的哭声




1937年8月28日,日机轰炸上海南站,炸死200余人,伤者不计其数.一对夫妇带着 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来到上海火车站坐火车,遇到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站。 当天的上海火车站被炸成了“垃圾场”。这对夫妇尽管受了伤,但仍然紧紧保 护着自己的孩子。在被日本侵略者追赶时,为了保护妻子和孩子,孩子的父亲献 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母子俩伤心得泪流满脸,儿子似乎知道了自己的父亲去世 了,比他的母亲哭得更加大声,哭声犹如闪电雷鸣。就在这时,婴儿的母亲隐隐 约约听到了日本侵略者走过来的脚步声,可是母亲已经累得双脚麻木了,加上受 了伤,已无法走动。 伟大的母爱给了这位母亲以力量,使她跑动了,由于跑得很 慢,日本侵略者一枪打中了这位母亲的脚上。母亲被活活地杀死了。小孩仿佛哭 喊着:“爸爸、妈妈快回来吧,快回来吧,儿子我需要你们,快回来吧!” 儿子 的哭喊声,这位母亲好似听到了。她用力睁开眼睛,说:“我的乖孩子,你一定 要生存着,将来打败日本侵略者,为爸爸、妈妈报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添光彩, 让外国人知道,我们中国不是那么容易欺负的!爸爸妈妈永远爱你、永远祝福你, 再见了我的儿子。” 说完,这位母亲已经闭上了眼睛,没有呼吸声了。 这件事成了这位出生不久的小婴儿永生的伤害,他已成了孤儿。这个婴儿怒恨 那些日本侵略者,为什么要杀死我的爸爸妈妈,为什么要侵略中国,将来我长大 成人一定要继承母亲的遗志,战胜日本侵略者,给日本人一些颜色看,让他们知 道我们中国人的厉害。 为什么世上有战争,和平之神去了哪儿?为什么会让出生不久的婴儿失去了 父母,为什么要让美好的火车站成了“垃圾场”,为什么,为什么??
孤独的孩子 1937年8月28日,天黑沉沉的,太阳被层层的乌云遮住了。但在上海的火车南站还是 热热闹闹的,准备乘火车出发的人们一点儿也没有注意到,一小队全副武装的日本士兵正 向火车站的入口处逼近。他们手里端着冲锋枪,腰间挂着子弹袋,用恶狼般的眼睛迅速地 扫视着四周忙碌的人们。 突然,一名指挥官模样的人举起手中的冲锋枪对着喧闹的人群一阵扫射,检票口处的 几个年轻人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得不知所措,转眼都倒在了血泊中。那些坐在站台前休 息、玩耍的孩子们,有的胆小的,早被吓的大哭起来;还有一些胆子大的,都向四处逃散 开了。整个火车站被恐惧笼罩着,空气中凝固着阵阵杀气。 伴随着“嗡嗡”的响声,几架 颜色不同、形状各异的领结式战斗机正朝这里飞来,只见它们像几只凶恶的老鹰盘旋在火 车站的上空,丢下了几颗炸弹,然后远走高飞了。一小时前还热热闹闹的火车南站瞬间变 成了一片废墟。 从火车南站的废墟中传来了一阵接一阵的稚嫩的哭声,只见一个小男孩儿 正坐在溅满鲜血的地上无助地哭着。他衣衫褴褛,瘦弱的身体支撑着大大的头,显然又是 一个营养不良的穷苦孩子。他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同时也是一个最幸运的孩子。当敌机丢 下炸弹时,年轻的父母把熟睡的孩子压在了自己的身子底下,用自己的生命为他提供了一 个避难的场所。几分钟后,一块钢板不偏不正地落在了这对夫妇的身上…… 孩子醒来时,他怎么也无法从周围面目全非的尸体中找到自己的父母了。孩子可能已 经意识到了最爱他的人已经离他而去了,除了哭泣,他不知还能做些什么。 这是战争给人 类带来的灾难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当然,可怜的孩子被一位好心的路人收留了,长大后 的孩子向全世界人民呼吁:“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老人 不再失去儿子,全世界的人民应该一致行动起来,在新的二十一世纪里为战争敲响丧钟, 让世界成为真正的人类的家园。” 当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近时,我们会伸开双臂静静地等待。当战争的枪炮再次响起时, 我们却要用心祈祷,在春风里世界上的动用了100多架飞机对上海进行狂轰乱炸, 意图摧毁我军民的战斗意志。上海当时有南北两个火车站,北站处 于交战区,交通完全断绝,因此南站就成了陆路交通的唯一出口。 1937年8月28日,南站遭到了日军两次毁灭性轰炸。当时南站 挤满了想要撤往内地的群众,约1800多人,其中多数是妇女和儿 童。下午2时左右,四架日机飞临南站上空实施轰炸,当场炸死 500多人。不一会儿,又有八架日机再次投下炸弹,炸死200多人。 轰炸过后,车站变成废墟,到处横七竖八躺满尸体,惨不忍睹。当 时在美国《赫斯特新闻社》任职的中国摄影记者王小亭目睹了这一 悲剧并拍摄了这张令人揪心的照片。两星期后,照片刊登在美国 《生活》杂志的封面,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国际反响,据估计,当时 全世界有1亿3千6百万人看到了这张照片。由于上海火车南站远离 战区,没有任何军事设施,所以国际舆论纷纷谴责日本轰炸城市, 杀戮无辜平民的罪行。面对国际舆论压力,日本法西斯在战时就百 般抵赖,诡称当时飞行员误以为站台上是调动中的中国部队,所谓 发生了“误炸”同学们大都是出生于这场战争后半个多世纪的孩子, 对这场战争是缺乏了解认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