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的要素的分析

合集下载

第三节 降水

第三节 降水


i 1
1 n p xj n j 1
六、流域降水量综合特征表示方法
1. 降水强度历时曲线、
2.平均雨深面积曲线、
3.雨深面积历时曲线
雨强历时:指一场降水过程中,降雨强度大于或等于某 一强度值的时段长。 曲线绘制方法是根据一场降水的记录,统计其不同历时 内最大的平均雨强,而后以雨强为纵坐标,历时为横坐 标点绘而成,如图2-19所示。由图可知,同一场降雨过程 中雨强与历时之间成反比关系,即历时愈短,雨强愈高。 此曲线可用下面经验公式表示,
暖气团 暖气团 暖气团 暖气团 暖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冷气团 冷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冷气团 冷气团 冷气团
特点:落区大 雨强小
历时长
暖锋雨
冷锋雨:冷暖气团相遇时,冷燥气团楔入到暖 湿气团之下,使暖湿气团上升冷却而产生 降雨。 根据移动速度可分为缓行冷锋和急型冷锋。
1) 缓行冷锋的降水与暖锋相似;
时间 13:42 14:00 14:30 15:34 17:00
时段降雨 0 11.5 33.5 31.9 1.6
累积降雨 0 11.5 45.0 76.9 78.5
降水量(mm)
18:10
2.2
80.7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
累积降水量过程线
50
降水量( mm)
第三节 降 水
一、降水的概念与指标
(一)降水 降水是自然界中发生的雨、雪、露、霜、霰、雹等 现象的统称。其中以雨、雪为主,就我国而言更以降雨为最重 要。水滴或固态冰雪颗粒,在重力作用下,克服空气阻力,从 空中降落到地面的现象称为降水。
雪 雨 露
雹 霜

降水分析

降水分析

m=2 次重现期:
T'

1 P'

1 0.02

50
(次)
m=2 年重现期: T n T ' 20 50 10 (a) S 100
T >1
m=50 次频率:
P' m 50 50% S 100
m=50 次重现期:
T'

1 P'

1 0.5

2
(次)
T <1
Pi
fi
PF

n i 1
Pi
fi F
(6.4)
fi /F : 第i 站代表面积 占流域面积的比 值,称权重。
(3) 等雨量线法(isohyetal method) 根据流域及附近的雨量站观测的同一时段的雨量
值,参考地形影响,类似绘制地形等高线那样,画出 如图5.5的雨量等值线(isohyet)图,然后量出相邻等 值线间的流域面积 ,即可按下式计算流域平均雨量
规定的降雨历时:5、10、15、20、30、45、60、90、 120min共九种历时(当集水面积较小时,可以不统 计90、120min )。按这一标准摘录和统计雨量资料。 一次降雨的中途,强度小于0.1mm/min的持续时间超 过120mm时,应作为两场降雨来统计。
【例4】图6.9是某雨量站记录到的一场历时102min 降雨量23.1mm的暴雨。由自记雨量计记录到的累积降 雨量曲线,根据上述的规定历时,摘录最大雨量,计 算各种历时最大雨强。
平均降水强度: i P
(6.1)
t
瞬时降水强度:
i dP lim P dt t0 t
(6.2)
10

影响降水的因素及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影响降水的因素及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影响降水的因素及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一、影响降水因素(一)大气环流1、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气温不断升高,空气越来越干燥,多晴朗天气。

如热带沙漠地区,全年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我国的长江流域盛夏的伏旱天气的形成;南极地区成为少雨带。

低气压控制地区,盛行上升气流,上升冷却水汽容易凝结降雨,形成对流雨,如赤道地区。

迎风岸常常受到来自海洋或湖泊水面上的风的影响,带来水汽,降水较多;而背风岸的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或湖面,空气干燥,降水很少。

如中纬度的大陆西岸是_____风的迎风岸,降水多,如欧洲西部,南北美洲的西部海岸;低纬度的大陆东岸是_____风的迎风岸,降水多,如马达加斯加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与_____风有关,而西部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的干季则与_____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有关。

关键问题:熟悉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分布和季节移动例题3:下图为北纬60°一月份海陆气温示意图。

读图完成问题。

(1)此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地气温在同纬度地区中最高B.B地盛行西风,气压最低C.C地吹西北风,寒冷干燥D.从A地至C地,气温逐步降低(2)关于北纬60°大陆东西两岸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温年较差不同,日较差相同B.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相同C.濒临海洋不同,通航状况相同D.洋流性质不同,大气环流形式相同季风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把大量的海洋水汽带到了陆地上,性质________,就有可能形成降水天气;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_____,一般不会形成降水,天气晴朗。

如东亚季风区,夏季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南亚季风区,在西南季风影响的季节形成___ ______季,东北季风控制时候形成_________季。

气旋、锋面气旋控制下,盛行旋转上升气流,能达到过饱和状态,形成降水,如中纬度地区就多气旋雨,台风、飓风也带来大量的降水;在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交汇地区,往往会形成锋面雨。

降水分析报告

降水分析报告

降水分析报告1. 简介降水是指地球上大气中水分从气态状态凝结并沉降到地面的过程。

降水是自然界中的重要环境要素,对于农业、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降水数据,对降水的时空分布、变化趋势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解释。

2. 数据收集与处理为了进行降水分析,我们收集了从2010年至2020年的降水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每日的降水量,覆盖全球各个地区的气象站数据。

在数据处理方面,我们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清洗,去除了异常值和缺失值。

然后,我们计算了每个地区每年的平均降水量。

3. 降水时空分布3.1 降水时态分布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各个地区的降水时态分布图。

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降水量。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不同地区,降水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和年际变化。

例如,在亚洲地区,夏季降水量较大,而冬季降水量较小。

而在南美洲地区,降水量则呈现出明显的季风特征。

这些时态分布的特点与地理位置、气候型等因素密切相关。

3.2 降水空间分布另一方面,我们还对全球不同地区的降水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

通过绘制降水量等值线图,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降水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特点。

从降水空间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在热带地区,如赤道附近,降水量较高;而在中纬度地区,如亚洲和欧洲,降水量较低;北极和南极地区则降水量极低。

4. 降水变化趋势通过对多年的降水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研究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

我们采用了趋势分析方法,计算了不同地区降水量的年平均变化率。

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发现在一些地区,如北美洲和欧洲,降水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在其他地区,如南美洲和非洲,降水量则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这些变化趋势可能是由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

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揭示降水变化的机制和原因。

5. 降水对环境的影响降水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降水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宜的降水可以促进植物生长,维持土壤湿度,保持生态平衡。

降水和降水分布

降水和降水分布

地区的降水差异 判读
海陆位置及影响
判断迎(背)风坡(沿海)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
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线内降水多:山地迎风坡(例:祁连山) 线内降水少:闭塞内陆盆地(例:柴达木盆地)
内陆地区:呈闭合状态
主要应用: 1、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 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对流雨 受热 地形雨
受地形 阻挡爬 升 沿锋面 抬升 辐合 旋转 上升
动力 抬升 动力 抬升 热力对 流 动力抬 升
锋面雨
台风雨
大气环流 极高 (少) 夏
90°
西部
大陆内部 全年降水极少
东部
90°Leabharlann 什么样的风容易导致降水?80°
(少 ) 副低 (多) (多 ) 副高 (少)
1、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亚寒带 2、风从低纬吹向高纬 大陆气团
[典例分析]——全国名校模拟等值线试题汇编
台湾是个美丽的宝岛,也是个富饶的宝岛。读台湾省年平均气温、年 平均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从图中选择一种气象要素,说明该气象要素 的分布规律,并解释成因(10分)
降水分布规律: 年平均降水量大(2分)。 降水量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岛的东北部和中 部为多雨中心(2分)。 成因: 东部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大(2分), 西侧为背风坡(2分), 东北和中部多地形雨(2分)。
参考答案:(1)A处受副高控制,寒流经过,降 水很少;B处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雨较多; C处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且位于山地迎风坡,降 水很多。(2)南北延伸 海陆位置、地形
该类图一般结合图中信息和题干信息以及教材中影响降 水的因素进行分析,抓住宏观趋势和微观特殊地区,分析找 出判断规律。如下所示:

我国的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我国的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第二课时我国的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回顾】回顾降水的形成条件
【学习目标一】通过分析图文材料,准确掌握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征。

【自主探究一】观察我国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下图)
找出并描绘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总结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成因。

【学习目标二】通过对局地的降水分析,概括总结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合作探究一】在上图中描红托克逊(5.9mm)和火烧寮(6558mm)两点,并分析降水成因。

【小结】影响降水的要素
【学习目标三】回顾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准确说出锋面雨带对我国降水分布特点的影响。

【共同回顾】回顾我国正常年份的锋面雨带推移规律,在右图
中填写锋面雨带推移的时间与位置。

【自主探究二】结合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思考:
1.根据锋面雨带的进退时间,概括我国降水时间分布规律。

2.正常年份的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会导致南北方的降水产生哪
些差异?
3.若锋面雨带推移异常,将会对我国降水产生什么影响?
【总结】以知识树(思维导图)形式,总结我国的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学习反思】。

降水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降水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2.降水对生物的影响
植被类型

湿润则生树木,半干旱则生草类,干旱则生荒漠植被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 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
3.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呈现热带稀树草原的自然景观,试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旱、雨两季。
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由于水汽受到中部山脉阻挡与拦截,西部为 雨影区,降水明显减少。
风速大,日照长,导致蒸发量大; 岩石和土壤持水性差,旱季土壤含水量更小。因此,这里旱季更旱,不利于 热带季雨林的生长。
植被形态特征
干旱的沙漠地区植被
1.可能有特殊的储水器官如叶 子肥厚或是粗大的茎秆; 2.有减少蒸腾的方式,如叶子 演化成针刺状,或没有叶子, 茎秆绿色代替叶子光合作用; 3.表面披茸毛,减少光照危害, 减弱蒸腾; 4.可以通过发达的根系获取地 下水。
猴面包树,又称波巴布树(如图甲),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南沿海。 猴面包树喜热、耐旱,适宜生长地区的降水量300-800mm(如图乙)。树干呈 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米,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猴面 包树浑身是宝,树叶可当作蔬菜食用;树皮剥下来可用来织布;树干是造纸的 好材料;面包果可直接食用,还可以用来制作果酱,被称为“天然面包”;在 非洲历史上的几次大饥荒时期,这种“天然面包”拯救了成千上万饥民的性命; 树干还能够为旅行的人们提供救命之水。为此,人们叫它“生命之树”。
降水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

2021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备考复习 降水特征和成因分析

2021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备考复习  降水特征和成因分析
2.降水时间变化: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主要根据气候类型进行判断
——时间分布
解释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均明显的原因。
图为四地气温年内变化和降水年际变化 统计图. ①~④四地气候中,由单一气压带或风 带控制形成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BD.
A、①最低气温在0-10度,最高在30度以下,降水年际变化没有超过1000, 是亚热带地中海气候.①地雨热不同期,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 带高压带控制,故不符合题意; B、②是热带雨林气候,在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下,终年高温多雨,故正确; C、③地气温年较差最大,最低气温在0度以下,降水年际变化在500-1000 之间,是温带季风气候,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故不符合题意; D、④最低气温在0度以上,最高在20度以下,全年的降水年际变化在6001000之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是在西风带的控制下,终年温 和多雨,故正确.
变化)、空间变化(等降水量线分布)等方面
1.降水数值特征:冬夏降水、年降水量大小 年降水量的多少: 一般年降水量超过800 mm属于多,低于800 mm属于少。 常用术语:多雨、湿润、少雨、干燥、干旱 一般月降水量低于50mm描述时称作稀少,干旱 50mm~100mm为少雨,湿润 大于100mm为多雨。
4.我国的降水的时空变化特点
(1)雨带移动规律 4~5月在两广,5~6月在江淮,7~8月在华北、东北,9月南撤,10月结束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2)降水量季节变化 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正常情况,受“副高”的推动,位于 “副高”西北侧的锋面出现季节性移动。 (3)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受“副高”势力的年际变化影响;“副高”势力强→夏季风势力强→北涝南 旱;副高势力弱→夏季风势力弱→北旱南涝。所以,我国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 ,北方地区年际变化比南方地区大。 (4)降水类型及分布 ①锋面雨为主:每年5月~10月,并以冷锋占主体。 ②地形雨:山地迎风坡,如天山北坡受大西洋和北冰洋暖湿水汽迎风坡影响 ;西南横断山脉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迎风坡影响;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受 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影响。 ③对流雨:我国夏季午后的暴雨。 ④台风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暴雨、狂风天气。 ⑤气旋雨:北方地区春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知识降水的要素的分析
1、降水的形成条件
2、水汽、凝结核、气流运动(降水类型:台风雨、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
3、降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作用具体表现
大气环流决定性因素高压少雨,低压多雨;
风从低纬吹来多雨,风从高纬
吹来少雨;锋面活动
地形使降水短距离内发生改变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山脉对水汽有阻挡作用;
平原地形抬升作用不明显,山
脉的一定高度抬升作用明显
(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海陆位置使降水从沿海向内陆减少距海远近,海洋水汽来源多,
多雨,深居内陆,海洋水汽来
源少,少雨
洋流辅助增强作用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
减湿
人类活动雨岛效应
小尺度的降水分析:山谷风、准静止锋
三、反馈练习
1.根据图10,图11和材料回答问题。

A
B
分析图11中,A、B区域年降水量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

(8分)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

读下图,完成下题。

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3、下图为世界人口最多、密度最大的岛屿,以山地丘陵为主,山间多宽广盆地,森林覆盖率为2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结合城市M降水资料表,归纳城市M的降水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月份 1 2 3 4 5 6
降雨量(毫米)384.7 309.8 200.3 257.9 133.4 83.1
月份7 8 9 10 11 12
降雨量(毫米)80.8 84.2 79.0 33.1 175.0 184.0
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8分)
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位于44°N附近的俄罗斯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下图示意索契的位置。

的分析索契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的成因。

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屿。

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摧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

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

图3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

读图3,回答10-12题。

72°E 74°E
6°N
马累
图例
城市
珊瑚礁、岛
3°N
图3
5.大气降水是该国的淡水来源之一,图3所示区域降水类型多为()
A.台风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锋面雨
6、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7、(2014年四川)下图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

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1、2、3、4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8、据下列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甲(37°48′N) 乙(36°54′N)
1月气温(°C) 9.3 4.7
7月气温(°C) 17.1 25.7 (1)
9、指出上图中主要的陆地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分析B地年降水量少于A地的原因。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雅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民族走廊”之称。

雅安因雨日多而又被人誉为“天漏”,其降雨有70%以上发生在夜间。

雅安多山,岩石多为页岩,易风化,表土层深厚,矿物质丰富,土壤呈酸性。

雅安盛产茶叶,是有名的“边茶之乡”。

自雅安经康定入藏的道路为“茶马古道”的一部分。

目前雅安茶业在生产、加工、市场开拓等方面尚存不足,茶业整体效益较低。

材料二雅安地图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气温 6.3 7.7 11.6 16.8 20.8 23.3 25.1 24.9 21.0 16.7 12.4 7.8
平均降水20.8 31.9 50.9 93.0 129.4 181 369.6 433.6 206.6 98.3 56.5 20.9 降水天数13.3 16.1 18.6 17.8 19.1 19.3 20.1 18.8 20.8 20.4 16.3 12.6
(1)据材料分析说明雅安“天漏”的形成原因。

(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