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受体激动剂在临床中的应用
酒石酸布托啡诺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展

•综述•酒石酸布托啡诺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展佟鑫1满羽飞1杨雨霖1王长明1赵平21辽宁省人民医院麻醉科,沈阳110000; 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麻醉科,沈阳110004通信作者:王长明,Email:w angchangm ingm zk:@【摘要】酒石酸布托啡诺是阿片受体的激动-拮抗剂,与传统的阿片类药物相比,在发挥良好镇痛镇静作用的同时,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
文章通过简介酒石酸布托啡诺的药理学特性,综述该药物在超 前镇痛、分娩镇痛以及全身麻醉诱导期和苏醒期多个方面相关研究情况,为未来布托啡诺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布托啡诺;临床麻醉;痛觉过敏;苏醒期躁动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0540524)DOI : 10.3760/cma.j .cn321761 -20190916-00174Application progress in clinical anesthesia of butorphanol tartrateTong Xin1, Man Yufei1, Yang Yulin1, Wang Changming1, Zhao Ping2'Department o f A nesthesiology, Liaoning General Hospital, Shenyang 110000, China; 2D epartment o f A nesthesiology, Shengjing Hospital,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4,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Changming, Email:************************【Abstract】Butorphanol tartrate is an agonist and antagonist of the opioid receptor.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opioids, butorpha- nol tartrate has an adequate analgesic and sedative effect and has a low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nausea, vomiting, and respiratory inhibition, so it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anesthesia.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pharma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utorphanol tartrate and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of butorphanol in preemptive analgesia, labor analgesia, and the induction and recovery of general anesthesi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more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butorphanol in the future.【Keywords】Butorphanol; Clinical anesthesia; Hyperalgesia; Emergency agitationFund program: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Liaoning Province (20170540524)DOI : 10.3760/cma.j .cn321761 -20190916-00174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舒适化医 疗的需求日益增加,围手术期镇痛受到临床医师越 来越高的重视。
k受体激动剂在临床中应用

布托啡诺 κ:δ:μ = 25:4:1
布托啡诺激动-拮抗机制
布托啡诺单独应用,主要通过激动κ受体产生镇痛镇静作用
Commiskey S, Fan L W, Ho I K, et al. Butorphanol: effects of a prototypical agonist-antagonist analgesic on kappaopioid receptors.[J].Journalof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2005, 98(2):109.
中枢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
口干症、尿潴留、 体位性低血压
瘙痒、多汗
皮肤
开发具有同样镇痛强度,但副作用 小的药物是人类的理想!
Delta受体
Delta受体
Nature. ; 2012,485(7398): 400–404. doi:10.1038/nature11111.
Delta受体激动剂对于炎症性疼痛 具有较好的镇痛效应
Kappa 受体激动剂在 临床中的应用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吴剑波
阿片
Thomas.Sydenham
没
有
跛
阿 片
子
医
学
将
不
过
是
个
阿片受体的分类
受体 亚型 分布位置
功能
代表药物
mu(μ)
μ1
(I)
OP3
μ2
kappa(κ) κ1,
(I)
κ2,
OP2
κ3
delta(δ) δ1,
(I)
OP1
δ2Biblioteka 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内侧丘脑, 杏仁核 脊髓:脊髓胶质区 周围
纳布啡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纳布啡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06-01T07:09:49.586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作者:叶海华[导读] μ-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许多临床应用。
长期以来,它们一直被用作主要的镇痛药,但其副作用却会影响镇痛效果。
纳布啡为k受体激动剂和μ受体部分拮抗剂型镇痛药。
本文介绍了研究纳布啡到骨科手术麻醉的临床应用和指南,并为进一步的开发选择提供了建议。
叶海华广西玉林市博白县人民医院广西玉林 537600摘要:μ-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许多临床应用。
长期以来,它们一直被用作主要的镇痛药,但其副作用却会影响镇痛效果。
纳布啡为k受体激动剂和μ受体部分拮抗剂型镇痛药。
本文介绍了研究纳布啡到骨科手术麻醉的临床应用和指南,并为进一步的开发选择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纳布啡;骨科手术;应用研究进展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兴起,骨科手术患者正在老龄化。
患者多数患有各种不同系统疾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阻肺,心、肝、肺、肾、脑等功能不全[1]。
它对影响呼吸和循环的麻醉副作用更加敏感,在选择药物时需要更多注意。
此外,快速康复的概念涉及优化患者护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并加速患者的康复过程[2]。
麻醉镇痛在患者的手术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具有出色的镇痛效果和极小的副作用,它可以有效地优化手术并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的速度。
当前,麻醉性镇痛药主要是“典型的阿片样物质受体激动剂”,但是单纯使用此类镇痛药,通常伴有呼吸抑制,晕厥,瘙痒,恶心,呕吐,腹泻和其他副作用[3]。
在常规的阿片类镇痛药中,这种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激活K受体实现的,而K受体又成为肛门受体的一部分,这是通过减少与临床患者治疗相关的副作用来实现的。
1药理特性Larsen估计注射混合剂纳布啡的合适质量浓度为10 mg/ml或20 mg/ml,推荐的成人剂量为10mg/(70kg·次),单次最大剂量20mg/次,合计最大剂量160mg/d,阿片类药物依赖的时间和最大总剂量为160毫克/天[4]。
药物化学(青岛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基本药物来源占比最高的是A:抗生素B:植物药C:半合成药物D:合成药物答案:D2.药物作用靶点与蛋白无关的是A:核酸B:酶C:离子通道D:受体答案:A3.药物的生物活性包括A:分子式B:化学结构C:治疗作用及毒副作用D:分子量答案:C4.下列哪个药物的合成标志着药物化学的形成A:贝诺酯B:吗啡C:对乙酰氨基酚D:阿司匹林答案:D5.与受体有关的药物分为A:还原剂B:激动剂C:氧化剂D:拮抗剂答案:BD6.药物化学的任务包括A:创制新药B:研究药物的作用机理C:提供使用药物的化学基础D:研究药物的生产工艺答案:ACD7.现代新药研究与开发模式应用于新药研究,传统新药研究与开发模式已经被弃用A:对B:错答案:B8.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是药品的常用名,是最准确的命名A:对B:错答案:B9.现代新药研发要经过靶点的识别和确证,先导化合物的筛选、优化和确定,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几个阶段A:错B:对答案:B10.CADN的中文意思是中国药品通用名称。
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下列药物哪个是褪黑素受体激动剂A:他美替胺B:扎来普隆C:氯巴占D:扑米酮答案:A2.下列药物哪个不是GABA受体激动剂A:非尔氨脂B:氨己烯酸C:普罗加比D:加巴喷丁答案:A3.下列药物哪个不是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他克林B:奥卡西平C:加兰他敏D:卡巴斯汀答案:B4.芬太尼属于的化学结构类型是A:苯吗喃类B:哌啶类C:吗啡喃类D:氨基酮类答案:B5.甲氧氯普胺是中枢及外周性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具有A:止吐作用B:促动力作用C:抗精神病作D:催吐作用答案:ABC6.作用于阿片k受体的镇痛药是A:非那佐辛B:氟痛新C:阿尼利定D:喷他佐辛答案:ABD7.吗啡在体内代谢时,去甲基的一步发生在7位N 上。
A:错B:对答案:A8.美沙酮是具有开链结构的镇痛药。
A:对B:错答案:A9.巴比妥嘧啶环2位羰基上的氧原子用硫原子取代、作用时间更短。
K-糠酸氟替卡松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II-III) 说明书

核准日期:糠酸氟替卡松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糠酸氟替卡松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Ⅱ);糠酸氟替卡松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Ⅲ)商品名称:万瑞舒/RELVAR英文名称:Fluticasone Furoate and Vilanterol Trifenatate Powder for Inhalation (Ⅱ);Fluticasone Furoate and Vilanterol Trifenatate Powder for Inhalation (Ⅲ)汉语拼音:Kangsuan Futikasong Weilanteluo Xirufenwuji (Ⅱ);Kangsuan Futikasong Weilanteluo Xirufenwuji (Ⅲ)【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其活性成分为糠酸氟替卡松和三苯乙酸维兰特罗。
活性成分:糠酸氟替卡松化学名称:(6α,11β,16α,17α)-6,9-二氟-17-{[(氟甲基)硫代]羰基}-11-羟基-16-甲基-3-氧代雄甾-1,4-二亚乙基三胺-17-糠酸甲酯化学结构式:F21 OO S 20 18 28 HOO O 23 12 2227 26 191 H 13 14 17 19 10124 16 25 28 15 F FH 3 7 O 564 分子式:C H F O S 27 29 3 6分子量:538.58活性成份:三苯乙酸维兰特罗化学名称:三苯基乙酸-4-{(1R)-2-[(6-{2-[(2,6-二氯苄基)氧基]乙氧基}己基)氨基]-1-羟 乙基}-2-(羟甲基)苯酚化学结构式:Cl OHH N O HOO ClHO Ph CCO H3 2 分子式:C H Cl NO ·C H O 224 33 2 5 20 16分子量:774.8 辅料:乳糖(C H O ·H O )、硬脂酸镁。
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要点

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要点【摘要】药物治疗是心律失常治疗的基本手段,2018年以来国际发表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新共识及新分类。
与之相应,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及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组了专家组,在中国2001年《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国内外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分类、应用现状及新证据,对传统药物的新认识和新适应证及新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致心律失常作用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对各种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提出推荐意见。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已逾百年,目前仍是心律失常治疗的基本手段。
随着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新的作用机制及适应证的认识不断发展,特别是心律失常抑制试验结果发表后,药物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及安全性备受关注。
近年来国际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新共识和新分类陆续发表。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原则一、明确心律失常的治疗目的首先评估药物治疗的必要性。
无器质性心脏病或无明显症状、不影响预后的心律失常,多不需治疗。
确定需要治疗者,药物治疗可改善预后的证据较少,如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早期节律控制可改善部分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预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部分药物甚至可能恶化预后。
因此,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或减少心律失常对心功能和心肌缺血等的影响,不应都以消灭或减少心律失常为主要目标,且应重视药物的安全性。
对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治疗的主要目的则是控制心律失常。
二、兼顾基础心脏疾病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治疗需在基础疾病已有的治疗证据和指南基础上,权衡心律失常治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着重考虑可改善预后的综合治疗措施,如房颤时的抗凝治疗等。
三、正确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依据药物的抗心律失常谱,当多种药物存在相似作用时,需考虑器质性心脏病及其严重程度和药物不良反应。
对于急性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律失常,重点考虑药物的有效性,尽快终止或改善心∖律失常,必要时联合电复律;慢性心律失常的长期治疗多考虑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性以及与基础疾病药物治疗的协同性。
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

纳布啡减少吗啡引起的瘙痒回顾性研究
实验 考察纳布啡对减少吗啡引起瘙痒的效果,以及是否降低镇痛 目的 效果和增加不良反应。
方法 通过检索Medline、PubMed, Cochrane、Library、 CINAHL、ProQuest 数据库纳入10个RCT,1128名患者。
纳布啡的抑制瘙痒效果优于安慰剂、纳洛酮和苯海拉明, 结果
Bo-Xiang Du, et al.Butorphanol prevents morphine-induced pruritus without increasing pain and other side effect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Can J Anesth,2013,60(28):907-917.
01
02
喷他佐辛
60年代末在欧美使 用,2002年国内上 市(北京双鹤);
地佐辛
1989年美国上市; 1999年Ayerst公司向 FDA递交停止销售申请; 2009 年国内上市; (国内商品名加罗宁)
03
04
纳布啡
1979年在美国上市, 2014年国内上市 (国内商品名瑞静);
应用
2015年,国内16 个重点 城市公立医院机构终端地佐辛 销售额达6.62亿元,占所有 镇痛药物的57.17%市场。
布托啡诺减少吗啡引起的瘙痒而不降低镇痛效果和增加不 良反应的meta分析
一项纳 入16个 RCT, 795名 患者的 meta 分析发 现,布 托啡诺 复合吗 啡减少 了术后 4、8、 12h的 疼痛评 分。
布托啡诺能减少吗啡引起的瘙痒
布托啡诺能硬膜外麻醉吗啡引起的恶心呕吐
阿片类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细则(2023)

阿片类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细则(2023)癌症疼痛(CanCerPain)是指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或是特殊治疗带来的疼痛。
约55%接受积极治疗的肿瘤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而晚期肿瘤患者疼痛的发生率超过66%o 阿片类药物是癌症疼痛管理的基础用药,主要用于治疗中重度癌症相关疼痛。
1、强阿片类药物的代表药物和作用受体代表药物有:吗啡、羟考酮、芬太尼、美沙酮、哌替哽等。
临床用药评价公众号:从作用受体分析,羟考酮对内脏痛、神经病理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较好的疗效,优于吗啡。
吗啡羟考酮+++ ++ + 芬太尼+++ + + 美沙酮+++ - +++ 哌替咤+ - - 2、阿片受体的作用特点(1)通过对阿片受体配体结合的实验研究,目前共发现五种阿片受体,分别是U 受体、8受体、K 受体、。
受体和£受体;受体 作用 特点μ1μ2 脊髓以上镇痛、镇静、催乳素分滂 呼吸抑制、欣快感、瘙痒、缩瞳、抑制肠挑动、恶心呕吐 镇痛强呼吸抑制、易成瘾 K 脊髓镇痛、呼吸抑制(较P 轻)、缩曜(较μ轻)、镇静 外周镇痛作用,不产生欣快感δ 镇痛、血压下降、欣快感、缩瞳、调控μ受体活性参与吗啡的镇痛 σ 镇痛作用不确定、呼吸兴奋、烦燥不安、幻觉及焦虑 幻觉、烦躁(2)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可分为四种:口、6、K、0。
其中口、3及。
型各又可分为1、2两种亚型,K型可分为3种亚型。
(3)与其他阿片类药物相比,羟考酮对阿片受体的作用特点是:除与吗啡一样对U受体有非常强的作用之外,与其他常用阿片药相比,羟考酮对K受体的亲和力更强,而K受体与内脏痛密切相关。
(4)芬太尼为抑制性神经递质Y-氨基丁酸(GABA)受体激动剂,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α2-3亚基蛋白,减少钙离子内流,减少谷氨酸盐、去甲肾上腺素、P物质等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
3、阿片类药物之间的剂量换算吗啡IOmg30mg非胃肠道:口服=1:3可待因200mg 非胃肠道:口服=1:1.2吗啡(口服):可待因(口服)=1:6.5曲马多150mg吗啡(口服):曲马多(口服)=1:5羟考酮15*20mg吗啡(口服):羟考酮(口服)=1.5~2:1芬太尼透皮贴剂25μg∕h(透皮吸收)60mg芬太尼贴:吗啡(口服)=4.2mgQ72h:30mgQ12h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口服):羟考酮(口服)=200:1(1)需要注意NCCN已经取消曲马多和吗啡之间的换算比例,旨在限制弱阿片药物曲马多在癌痛治疗的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瘙痒、多汗 皮肤
中枢神经系统
开发具有同样镇痛强度,但副作用 小的药物是人类的理想!
Delta受体
Delta受体
Nature. ; 2012,485(7398): 400–404. doi:10.1038/nature11111.
Delta受体激动剂对于炎症性疼痛 具有较好的镇痛效应
Deltrophin II 和SNC80明显缓解外周炎症造成的痛觉过敏 Deltrophin II 和DPDPE能够减缓坐骨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痛 新delta受体激动剂SB-235863能缓解炎症痛和神经病理性痛 Delta受体激动剂的镇痛作用依赖mu受体的存在 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主要作用于delta受体的药物
Delta受体激动剂的心脑保护效应
DADLE对于脑缺血 具有保护效应
Kappa受体
Nature. ; 2012,485(7398):327–332.doi:10.1038/nature10939
Kappa受体激动剂的发展方向
ADL 10-0101 不能通过血脑屏障 Kappa 受体激动剂
能通过血脑屏障但神 经副作用可以耐受
布托啡诺联合氟比洛芬酯预防瑞芬太尼 引起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
前臂内侧及伤口周围机 痛敏的面积:单独布托 啡诺及联合用药均有效 械痛阈值改变
患者满意度:联 合用药组最高
术前应用布托啡诺显著降低芬太尼引起的呛咳反应
100%
* P<0.01
研究分组:10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
80%
80% 60% 40% 20% 0% 布托啡诺+芬太尼组 芬太尼组 4%
吗啡,哌替啶, 芬太尼类,羟考酮 (内啡肽)
kappa(κ)
(I)
OP2 delta(δ)
(I)
κ1, κ2, κ3 δ1 , δ2
脑 脊髓 周围
Spinal Analgesia脊髓镇痛 镇静和轻度呼吸抑制
喷他佐辛,布托啡诺, 丁丙诺啡(强啡肽) 羟考酮
脑
OP1
analgesia镇痛 平滑肌效应,缩瞳
对照组静脉 注射生理盐水
。 2mL
CHE R-P, ZHANG X, WANG Q-X, et al. Butorphanolinthe preventionandtreatmentof emergenceagitationafter generalanaesthesia.PracJ Med& Pharm.2009,26(7):17-19.
布托啡诺可以明显减少术中牵拉反应
95.2%
抑 制 牵 拉 反 应 有 效 率
65.2% 50%
硬膜外麻醉行阑尾切除术 患者,n=68 抑制牵拉反应评估分4个 层次:优、良、较差、差 有效率=(优+良)/组内 患者总数
n=21
n=23
n=24
12. 黄雪花. 布托啡诺、咪达唑仑和氟芬合剂对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应的抑制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28(7):598,698,798.
(内源性脑啡肽)
μ阿片受体
芬太尼类
吗啡 哌替啶
Nature. ;2012 485(7398): 321–326. doi:10.1038/nature10954
μ 受体激动剂镇痛作用强 但副作用明显
胃肠道症状
自主神经系统
口干症、尿潴留、 体位性低血压
μ 受体激动 后没有心脑 保护效应
恶心、呕吐、便秘
κ 受体调节内脏痛
迷 走 神 经 反 应 功 能 药物累积剂量
迷 走 神 经 反 应 功 能
药物累积剂量
μ -(吗啡)δ -(SNC80)和κ -(EMD 61753,u62066)阿片受体激动剂对胃 迷走神经传入纤维胃扩张反应(60mmHg,60s)的累积剂量-反应功能的总结
J Neurophysiol.2000;83:2209-16
2.张旭彤. 芬太尼与布托啡诺对镇痛效应联合作用的分子药理学机制[D]. 苏州大学, 2016. 3.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说明书。
布托啡诺的药理学作用
镇痛作用 镇静作用 降低瑞芬太尼的痛觉过敏 治疗吗啡造成的瘙痒 预防和治疗寒战 术前应用减少芬太尼引起的呛咳反应 喉罩置入更顺利 产科术后镇痛应用更安全
布托啡诺
κ 受体激动剂、 μ 受体激动拮抗剂
布托啡诺
κ :δ :μ = 25:4:1
布托啡诺激动-拮抗机制
布托啡诺单独应用,主要通过激动κ 受体产生镇痛镇静作用
Commiskey S, Fan L W, Ho I K, et al. Butorphanol: effects of a prototypical agonist-antagonist analgesic on kappaopioid receptors.[J].Journalof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2005, 98(2):109.
布托啡诺通过激动κ 阿片受体有效治疗内脏痛
实验设计
选取µ阿片基因敲除小鼠,腹腔注射醋酸造成内脏
痛模型 • 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 • 布托啡诺组注射皮下注射3 mg/kg; • 布托啡诺+κ 阿片受体拮抗剂组,注射布托啡诺 3mg/kg+norBIN(拮抗剂)5 mg/kg。
SoichiroIde et al.,Abolishedthermalandmechanicalantinociceptionbutretainedvisceralchemicalantinociception inducedbybutorphanolinμ-opioidreceptorknockoutmice.Neuropharmacology.;2008,54(8):1182–1188
布托啡诺的镇痛作用
腹部手术及妇科手术内脏痛发生率最高
诺扬通过激动外周κ 受体对内脏痛起到镇痛作用 明显少术中牵拉反应
显著降低内脏痛发生率并延长其出现时间
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76名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用药物均相同,术后 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及NSAIDs 入组标准:首次进行腹部手术、无中枢或外周感觉异常疾病 内脏痛被定义为腹部的疼痛,可能是深的、迟钝的并且定位困难,类似于胆道疼 痛发作 躯体疼痛被定义为一种肤浅的疼痛,伤口疼痛,疼痛位于腹壁且疼痛可以“触摸”
布托啡诺的镇痛作用
镇痛效价是吗啡的5~8倍,2mg布托啡诺=10mg吗啡=10mg地佐辛 镇痛机制:κ :δ :μ =25:4:1 对于内脏痛的镇痛效果较好
对于女性病人的镇痛作用更好
小剂量舒芬太尼合用,增效作用,而非拮抗作用
静脉注射后几分钟起效,30min达峰,持续3-4小时
术后早期内脏痛是慢性疼痛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
躯体疼痛
术后一年 无疼痛的 病人 术后一年发展 为慢性疼痛的 病人
内脏疼痛
术后一年无 疼痛的病人 术后一年发展为 慢性疼痛的病人
与慢性疼痛相关的多元线性分析结果
OR 术后7天躯体痛VAS 累积评分 术后7天内脏痛VAS 累积评分 NS 1.01 P值 NS 0.007
布托啡诺激动-拮抗机制
与大剂量阿片受体激动剂联用时,镇痛效果减弱,同时伴有阿片类 戒断综合征,此时布托啡诺表现为拮抗作用。
布托啡诺抢占已被占据的μ 受体
镇痛效果减弱 戒断反应
.
此时,体内大部分μ 受体被完全占据
1.Chen J C, Smith E R, Cahill M,et al.The opioid receptor binding of dezocine, morphine, fentanyl, butorphanol and nalbuphine.[J]. Life Sciences,1993, 52(4):389-96.
Morten Rune Blichfeldt-Eckhardt, et al. Early visceral pain predicts chronic pain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PAIN, 2014, 155: 2400–2407.
术后12个月患者存在慢性 疼痛,发生率高达12%
布托啡诺
喷他佐辛
丁丙诺啡 纳布啡
地佐辛---作用机制被证实
地佐辛镇痛作用完全由MOR-NRI介导,即通过激动脊髓μ -阿片受体 (MOR ,占60%)和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NRI,占40%),而不涉及 其他药理学机制,包括激动脊髓κ -阿片受体或δ -阿片受体及抑制5-羟色胺重 摄取,与此前研究结果有别。
肽类
Salvinorin A
K受体激动剂与μ 、δ 受体激动剂μ
μ 受体激动剂 Κ受体激 动剂
δ 受体激动 剂
1、呼吸抑制轻,存在 封顶效应 2、很少引起胃肠活动
减少和平滑肌痉挛
3、躯体依耐性低
临床上的Kappa受体激动剂
目前还没有选择性的kappa受体激动剂
至今临床上能用的均为部分激动剂
布托啡诺的镇静作用(合理利用)
布托啡诺可预防术后躁动
拔管期躁动发生率
70%
拔管期躁动评分
3 P<0.05
60%
60%
50% 40% 30% 10% 20% 0% 2
试验设计 选择全麻行上腹部手术患者,每
组20例;
• 观察组于手术结束前5min静 脉注射布托啡诺20μ g/kg;
1 0
15%
•
对照组 观察组 对照组 观察组
应发生率仅有4%,两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 异
张钧.布托啡诺对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临床研究. 重庆医学.2010.39(4);432-434.
布托啡诺能够更有效抑制术中寒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