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专题研究(第一阶段汇报)
产业集聚分析-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

产业集聚分析-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第一篇:产业集聚分析-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河南省巩义市产业集聚概况摘要:自2003年巩义市提出“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三个集中的发展战略以来,始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工业强市、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以产业集聚区规划制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服务企业为工作重点,强力推进工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的发展战略,使产业集聚区建设有了长足发展。
2006年,巩义市(回郭镇)产业集聚区、豫联产业集聚区、经济技术产业园区、民营科技创业园区、耐火材料工业园区五个重点工业园区进入郑州市重点产业园区,2009年该市(回郭镇)产业集聚区、豫联产业集聚区进入河南省重点产业集聚区,2012年(回郭镇)产业集聚区被国家工信部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2011年,该市5个重点产业集聚区完成销售收入809.4亿元,工业项目投资完成105.2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完成7.16亿元,有力促进了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字:产业集聚;河南省巩义市;经济发展。
引言: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有效的发展模式, 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无论是新经济地理学(NEG)还是新增长理论的推论, 都认为产业集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泉。
这一推论已得到大量实证研究的有力支持[ 1]。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 改革开放30 年来, 我国已经形成了以/ 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0为代表的, 门类齐全、数量众多的产业集聚。
目前, 这占全国61 3% 的国土面积和241 2% 的人口的三大经济圈, 生产了占全国481 3% 的GDP。
当前,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新时期县域经济的主力军,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综合带动作用不断增强,逐渐成长为市、县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城镇居民就业、增收的主渠道,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动机”。
巩义市产业分析规划

(3)经济优势
坚实的经济是发展地区旅游业的有力保障。一个地区旅游资 源的开发,必须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作后盾。巩义市是经济大 市,经济发展快,经济实力强,是河南省首批省辖县级市
(4)客源市场优势
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洛阳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巩义市位 于两者之间具有很大的潜在旅游市场
LOGO
发展存在问题: (1)旅游景区品牌有所欠缺
LOGO
2002年以前,巩义市只有回郭镇电线电缆科技园区、工业示范区、原耐火材 料科技园区、站街机电科技园区、鑫旺工业园区等几个小规模的科技园区和 企业园区
2003年以后我市大规模地建设了三个新的工业园区:豫联工业园区、康店民 营经济创业园区、北山口耐火材料工业园区;原有的回郭镇铝工业园区(更 名为河南省巩义民营科技园区),工业示范区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使我 市园区经济向前迈了一大步。 到2005年底,全市形成了以回郭镇铝工业园区、工业示范区、豫联工业园区 、康店民营经济创业园区、北山口耐材工业园区五个市级工业园区为骨干, 以米河鑫旺工业园区、小关工业园区、竹林国家综合实验区、站街机电工业 园区、南河渡生态工业园区、芝田净水材料工业园区、西村永通工业园区等 为支撑的工业园区格局。全市12个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达到400多家,员工人 数达到31000多人,销售产值达到207多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395亿元 的52%,园区经济已占巩义工业经济的半壁河山。
LOGO
LOGO
地形图
LOGO
建设文化旅游城市 城乡统筹 合理布局
建设山水园林城市 建设现代化工业城市
LOGO
二、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概况 巩义矿产资源丰富,工业经济发达。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28种,主 要矿产有煤、铝矾土、耐火粘土、高岭土、硫铁矿、石灰岩等。其中 分布广、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的21种。
巩义调研报告

巩义调研报告巩义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介绍巩义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一个工农业发达的县级市。
为了了解巩义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人口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居民生活状况,我们开展了此次调研。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调研。
调查对象主要是巩义市的居民,范围包括城市和农村居民。
我们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得到了461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2%。
三、调研结果1. 经济发展情况调查发现,巩义市的经济发展较为稳定。
大部分居民认为巩义市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有55.6%的居民表示满意,26.2%的居民表示比较满意。
其中,制造业是巩义市的主要经济支柱,占比达到40.3%。
此外,服务业也在巩义市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占比为27.8%。
2. 人口结构调查结果显示,巩义市的人口结构相对年轻化。
调查对象中15-44岁的人占比最大,达到61.6%,说明巩义市的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
然而,老年人口占比也在逐渐增加,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0.6%,预示着巩义市将面临老龄化社会的挑战。
3. 产业结构调查结果显示,巩义市以传统产业为主。
我们了解到,巩义市的主要产业包括煤炭、纺织、农业等。
其中,煤炭产业是巩义市的支柱产业,约占全市产值的30%。
此外,农业也是巩义市的重要产业,农民人口仍然占据较高比例,约占巩义市总人口的40%左右。
4. 居民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巩义市居民的生活状况相对较好。
居民对物质生活的满意度较高,约有70%的居民表示满意或者比较满意。
此外,居民的文化生活也较为丰富,超过90%的居民表示有充足的文化娱乐活动供选择。
然而,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满意度相对较低,60%的居民认为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完善。
5. 居民对未来发展的期待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对巩义市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80%的居民表示对巩义市未来的经济发展持乐观态度,同时也希望在生活品质、教育、医疗等方面有更大的改善和提升。
四、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巩义市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应进一步加大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巩义市产业的竞争力。
巩义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探讨(一)

巩义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探讨(一)摘要:河南巩义市的工业经济,在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个地处中部地区的县级市,工业发展如此迅速,县域经济竞争力在全国百强县中排名41位,并连续九年保持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第一位。
如果把他们的做法与中部其他县市相比,就会发现他们在促经济发展中,思想观念更新快、进取心强、对企业服务力度大、全民创业的氛围浓厚,同时还能够审时度势,及时促进其“蝶变”发展等。
这些经验是一些较为落后地区所欠缺的,所以很值得一些发展落后地区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巩义市;发展经验;启示巩义市是位于河南中西部丘陵地区的一个县级市,自1992年以来,综合经济实力连续14年位居河南省首位,连续9届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名列全国第41位,中部的第1位。
巩义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已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着总结和推论。
笔者通过对其工业快速发展现象进行深入调研发现,该市工业快速发展的做法与经验,对落后县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性。
(1)解放思想、不断进取是促进持续发展的动力。
巩义市的工业在改革开放30年间能迅猛发展,连续九年保持中部地区发展第一的位置,就在于他们从政府官员到企业的经营者,人人都具有根据形势发展及时转变发展思路的观念和意识。
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初,他们首先解放思想,使乡镇企业遍地开花;90年代初依照“发展就是硬道理”的理念,实现了工业的大步伐发展,率先在河南省实现产值“创百亿”的目标;面对工业“遍地开花”发展模式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现实,他们又及时反思,认为“发展是硬道理,但不讲科学的发展是没道理”,提出了“整治污染环境的企业和项目、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树立信誉,保护环境”的发展方针,下大气力边治理边发展,实现了工业的跨越式发展;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后,他们为了打破土地、环保以及资源对发展制约的瓶颈,又提出了“创建工业园区”、“工业一体化”的思路,推动企业转向了环保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子。
巩义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概况及未来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巩义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概况及未来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巩义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概况及未来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产业概况巩义市是河南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河南省重要的城市副中心。
巩义市的数字经济产业主要涵盖电子商务、智慧城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
其中,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的产业体系。
二、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巩义市数字经济产业总规模已达到1000亿元,其中电子商务行业的市场规模为500亿元。
而据行业预测,到2025年,巩义市数字经济产业总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其中电子商务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
三、市场分析巩义市的数字经济产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数字经济产业的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
同时,巩义市的市场环境也趋于成熟,消费需求逐渐增长,市场利润逐渐提升。
巩义市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些都是吸引投资者的关键因素。
四、未来发展趋势数字经济产业是未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巩义市数字经济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仍然较为乐观。
在未来几年内,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不断加深,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尤其是在电子商务领域,随着消费习惯的改变和电子商务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市场前景会更加广阔,因此在这个领域的投资前景十分可观。
五、投资可行性研究从上述产业概况、市场规模、市场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巩义市的数字经济产业确实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
尤其是在电子商务领域,市场规模和前景十分可观,投资前景较好。
然而,投资者也需要注意到巩义市数字经济产业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风险,例如市场的竞争程度较高,而且政策风险和资金风险也需要谨慎控制。
因此,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需要进行综合考虑,认真评估其投资可行性。
综上所述,巩义市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投资前景相对较好,但也需要投资者认真评估其投资风险和可行性,进行科学决策。
巩义市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巩义市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摘要:本报告对巩义市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投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智能制造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并分析了投资巩义市智能制造产业的可行性。
研究表明,巩义市具有发展智能制造产业的基础和优势,投资巩义市智能制造产业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同时,为保证巩义市智能制造产业可持续稳定发展,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产业的创新和升级。
关键词:巩义市、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趋势、投资可行性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剧,智能制造被认为是我国制造业向高端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我国经济强省之一,河南省巩义市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科技资源,具备发展智能制造产业的良好条件。
因此,本报告旨在对巩义市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投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为巩义市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二、巩义市智能制造产业的现状截至2018年底,巩义市智能制造产业涉及工业机器人、智能终端设备、智能检测仪器等多个领域,产值超过百亿元。
其中,以智能终端设备和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产业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
巩义市智能制造企业数量多、覆盖面广,其中不乏一些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品牌,如亚洲龙、安川电机、ABB等。
三、巩义市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趋势(一)智能化助力巩义工业转型升级巩义市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趋势将随着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升级而逐步呈现。
当前,我国常规制造业加速转型,掀起智能化潮流,众多企业开始尝试引入智能制造等新技术进入生产线,从而增加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带动产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巩义市智能制造企业应当抓住机遇,加速转型,创新产品,提升品牌,加快推进智能化生产,实现更高水平的工业转型和产业升级。
(二)智能制造助推智能生活智能制造的发展有望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进而助推智能生活的快速普及。
在巩义市,智能制造企业可以将专业的技术、生产线、设备等运用到智能化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使得人们更加便捷、舒适地享受智能生活。
巩义市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方案(提纲)20160830

巩义市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方案
暨五大项目实施建议书
(提纲)
一、前言
巩义市史远文厚、位优物华、人杰地灵,是中原大地上不可多得的宝地。
而且在产业经济方面有优秀的基因和雄厚的基础,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如果能够在产业价值链支持服务方面进行战略调整和布局,尤其是在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金融支持方面进行大力提升,将可以大大提升巩义市的城市及其产业经济的竞争力,开创巩义发展新纪元。
二、区域产业经济分析
1、影响巩义产业发展的区域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2、国家战略与巩义的战略机会—城市价值链分析;
3、从“河南的巩义”、“中国的巩义”到“世界的巩义”;
4、从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到做细分产业引领者。
三、巩义市产业经济分析
1、产业历史
2、产业现状
3、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4、产业生态
四、巩义市城市与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1、城市的空间结构、交通系统、产业格局
2、城市及产业发展的定性、定位、定向
3、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4、寻找巩义市的产业发展蓝海
五、巩义市产业转型升级五大支持项目落地方案
1、中国制造2025及工业4.0支持项目及预计实施效果
2、产业金融(基金)支持项目及预计实施效果
3、文化、旅游、传承相关产业支持项目及预计实施效果
4、产业转型升级及创业孵化器建设项目及预计实施效果
5、智库联合体支持项目及预计实施效果
6、五大项目的具体落地实施计划
7、五大项目实施效果的激励机制
前海产业智库巩义战略项目联合工作组2016/8/31。
巩义产业发展趋势

巩义产业发展趋势巩义产业发展趋势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巩义作为河南省的一个县级市,其产业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本文将从巩义的经济背景、主要产业和市场需求等方面,探讨巩义产业发展的趋势。
一、巩义的经济背景巩义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地处豫西经济区。
由于其地理位置靠近省会郑州,交通便利,城市化进程加快,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企业,形成了独特的经济背景。
巩义的经济以工业为主,但农业、服务业也具有一定的规模。
二、巩义的主要产业1. 工业产业巩义的工业产业以煤炭、化工、冶金、机械制造等为主。
其中,煤炭和化工是巩义最重要的产业之一,煤炭是巩义的本土资源,化工是其主要的加工业。
此外,巩义还有一些冶金企业,主要生产铁、钢等产品。
机械制造业也在巩义有一定的规模,涵盖了机床、风机、泵等产品。
2. 农业产业巩义的农业产业以粮食种植、果树种植和养殖业为主。
粮食种植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果树种植以苹果、樱桃为主。
巩义的养殖业主要以猪、牛、鸡为主,满足了巩义及周边地区的市场需求。
3. 服务业巩义的服务业在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提高,因此,巩义的服务业也在迅速发展。
目前,巩义的服务业主要包括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保险、房地产等。
三、巩义产业发展的趋势1.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随着国家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力支持和投资,巩义也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例如,巩义的机械制造业已经逐渐向智能制造转型,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也逐渐渗入到巩义的工业生产中。
此外,巩义还将加大对于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巩义的产业竞争力。
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义的农业产业在近年来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产能过剩、生产成本上升、环境污染等。
为此,巩义将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 创新创业的推动巩义将加强创新创业的培育和推动,鼓励和支持企业和个人创新创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7.44 97.02% -3.97% 52.15% 52.05% 13.02% 64.57% 56.37% -0.85% 8.83 22.08 %
4.独特产业结构演化路径
郑州市
第一产业比例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巩义市 第二产业比例 第三产业比例
2013年巩义市工业单位近8700家,其中规模企业426家,上市企业7家。销售收 入超亿元企业199家,超10亿元企业16家,超20亿元企业10家,豫联集团超200 亿元,跻身中国500强。
企业类型 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企业数量比重(%) 工业增加值比重 从业人员比重 劳动效率 劳动密集程度
3. 为其它专题提供在产业视角下的支撑性研究
专题研究框架
近期工作:
基于统计年鉴、报表的基本分 析; 调查问卷整理和分析; 产业现状特征初步分析;
巩义产业问题的分析
产业视角构建中心城市的分析
下一步工作安排:
主导产业链现状和问题; 未来产业的选择; 产业空间布局安排。
汇报主要内容
底水库 文化资源方面:少林寺(登封)、云冈石窟(洛阳)、白马寺(洛阳)、二
里头遗址(偃师)
所在区域是河南旅游最为发达的区域,但巩义旅游发展尚未融入区域旅游发 展中,在区域旅游产品体系缺乏地位,区域营销联动程度低。
5.区域旅游资源同质竞争明显,旅游资源利用不足且层次较低
① 全市10处国保单位只有三处得到旅游利用,即巩 县石窟、康百万庄园、慈云寺石刻;21处省保单 位中只有杜甫故里得到实际开发。 ② 巩义市具有深厚的工业遗产底蕴,拥有唐三彩、 白瓷、冶铁等传统工业遗产,同时作为近代乡镇 企业的发源地,其工业发展路径是研究中国工业 发展的典型样本。 ③ 巩义位于黄土高原向黄淮海平原过渡地带,目前 保留了大量靠崖式、下沉式和砌筑式等多种形态 的窑洞民居遗产。 ④ 另外还有大量抗日红色文化遗址、宋末元初时期 的古代山寨建筑群等没有得到关注。 重要的文保单位与工业区、生活区交错分布,遗产环境协调性差。 全市约90%的古建筑年久失修,约60%的古建筑坍塌严重,少数古文化遗存已列 入已消失文物名单; 大量的乡土建筑遗产凋敝破败,甚至很多面临着垮塌的危险 已经开发利用的,也往往开发层次低,以观光为主,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度假型和 文化型产品开发比较欠缺 ,游客参与体验程度不高。
庄两条成矿带上。
耐火粘土资源:已发现耐火粘土矿床(点)共7处,赋存于铝土矿层的中下部;共生矿产为
铝土矿、硫铁矿、石灰岩等。其分布区域与铝土矿基本一致。 分布于涉村、大峪沟、新中等地。
石灰岩资源:熔剂灰岩:主要在涉村、大峪沟至新中一带,产地10处。水泥用灰岩:主要
6. 资源密集型工业主导,交通影响明 显,部分制约资源制约性强
巩义市产业发展的基本历程
巩义市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巩义市产业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 巩义市部分产业的分析
巩义市产业发展的基本构想
一、基本历程与发展阶段
巩义市产业的发展历程
50-60年代社队企业与五小社队工业起步:50年代孝义镇东风人民公社社队企业
,成为中国农民办工业的典范。60年代创办“五小社队工业”,回郭镇社队企 业被誉为“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此后二十年由“乡镇企业的觉醒者”变成 “中西部县域经济的领跑者”。借助近代工业的历史传承,机械制造业率先得 以发展,带动 “五小工业”,形成了庭院企业格局,涉及电线、化工、机械、 建材、煤炭、冶炼、耐火材料等10多个行业。
沿国道310、省道沿线的产值较高。
7. “三高三低”的第三产业
交通运输业比重高,现代服务业比重低;运输业比重 高,仓储业比重低;零售业比重高,批发业比重低
7. “三高三低”的第三产业
郑州市域交通运输业专门化职能明显
6. “三高三低”的第三产业
郑州市域交通运输业专门化职能明显,优势在货运,但面临竞
单位面积产量 (千克/公顷) 3399 5466 4715 7625 6450 5413 6297 7756 6971 5881
5.农业区域地位低,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导
6. 资源密集型工业主导,交通影响明显,部分产业资源制约性强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7.5%)、有色金 属冶炼及压延加工 业(35.2%)、化
郑州——洛阳——焦作区域是河南文物 最为集中的区域,旅游最为发达的区 域。
7. 旅游资源丰度高,旅游发展的屏蔽效应明显
巩义市旅游业年收入2008-2012年平均
年增长率达到41%,接待人次由133.1万 人增加到330.6万人。 旅游总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不到 1%,河南占比接近10%,与省内的登 封、郑州、洛阳和开封等市相比差距更 大。
依托农业发展工业
20.00%
10.00% 0.00%
脱离农业发展工业
巩义市
郑州市 第一产业比例
80.00%
第二产业比例
第三产业比例
1950-1955:1:2:3 1955-1980:3:1:2 1980-至今: 2:3:1 1980年代资源性工业的发展 改变了巩义的三次产业发展 路径
70.00% 60.00% 50.00% 40.00%
数据来源:行政村调查问卷
三、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1.失衡的三次产业结构
90.00%
巩义市 第一产业比例 第二产业比例 第三产业比例
1980年代资源性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巩 义的三次产业发展路径 郑州的经验说明,第三产业和第二产 业之间要保持一个相对均衡的比例。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7. 旅游资源丰度高,旅游发展的屏蔽效应明显
游客主要来自河南省内,省外客源市场尚未开拓; 省内游客也以近域市场为主,即郑州、洛阳、焦作等 市。
乡镇
站街镇 康店镇 竹林镇 大峪沟镇 涉村镇
夹津口镇 鲁庄镇 新中镇 米河镇
游客主要来源 郑州、洛阳、焦作、新乡等 河南省内 巩义、郑州、焦作 郑州、焦作、洛阳、开封等 周边 郑州市区、山东、河北、江 苏、浙江 登封、郑州、巩义 巩义各地 景区周边及郑州市周边县市 郑州市内
2005
0.33% 2.23%
2012
增速
2005
2012
增速
2005
2012
增速
2005 2012 2005 2012
0.10 0.05 0.05 0.03 0.11 0.05
0.74% 2.40% 13.05% 20.90% 20.92% 14.66% 26.30% 9.89% 9.72 18.99 2.23% 10.06% 34.81% 27.05% 9.05% 20.77% 17.33% -1.49% 18.32 37.32
二、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1.规模持续扩张,空间效率提高,但经济增速持续减缓
7个河南省名牌产品,9个河南省著名商标。 郑州级以上产业集聚区有4个,分别是豫联产业集聚区、回郭镇产业集聚区、北山口耐火
拆料产业集聚区,康店镇民营工业园区。
1.规模持续扩张,空间效率提高,但经济增速持续减缓
巩义企业的投资时间
学原料及化学制品
业(5.0%)、黑色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 工业(4.2%)。合 计81.9%。资源性 工业比重高。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 造业(4.6%)、金 属制品业(3.3%) 。技术密集型工业 比重低
6. 资源密集型工业主导,交通影响明 显,部分工业资源制约明显
煤炭资源:已探明产地13处,主要分布于大峪沟至米河、鲁庄至涉村一带。 铝土矿资源、硫铁矿资源:已探明产地(含矿点)12处,分布于大峪沟至米河和涉村至鲁
1.规模持续扩张,空间效率提高,但经济增速持续减缓
省直管县的经济增速
2.区域地位趋于降低:省域地位下降
巩义的百强县位序变动
2010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序:义马市、 荥阳市、新郑市、沁阳市、巩义市、新 密市、登封市、林州市、新安县和灵宝 市。
2011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序:义马市、 新郑市、荥阳市、沁阳市、登封市、新 密市、巩义市、长葛市、林州市、新安 县
20.00%
10.00% 0.00%
2.工业结构继续强化资源依赖
3. 雷同,散乱的工业布局
多数园区都是以铝产业与耐材行业等高耗产业为主,没有发展相关配套物流业
3. 雷同,散乱的工业布局
工业布局散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雷同,散乱的工业布局
4.区域内部松散的工业产业链
两头在外,市域内部融合度不高 主要产业原材料供给在市外,上游产业在市外
2.区域地位趋于降低:市域挑战者涌现
新郑市 巩义市
弱化工业结构的过度专门化,强化工业结构的多样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方向
批发零售业的增速慢,生产要素的驻点功能弱小
3.区域产业发展内生性强
产业投资主要来自本市,产业发展内生性强
3.区域产业发展内生性强
产业从业人员主要来自于本乡镇
4.民营经济主导工业化
30.00%
20.00% 10.00% 0.00%
500
5.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
5.农业区域地位低,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导
县 (市) 第一产业产值 耕地面积 名称 (亿元) (千公顷) 巩义 兰考 汝州 滑县 长垣 邓州 永城 固始 鹿邑 新蔡 19.13 63.04 69.42 112.5 55.26 157.1 105 132.8 86.99 90.66 40.27 68.42 62.43 133.08 69.46 169.91 137.38 156.38 85.33 100.96
80-90年代年乡镇企业崛起,1985年全县乡镇工业企业7056个,从业人员1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