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港港口分析报告
秦皇岛港新港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模板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秦皇岛港新港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秦皇岛港新港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秦皇岛港新港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产品服务供码头设施;为委托人提供货物装卸、仓储、集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秦皇岛港港口分析

秦皇岛港分析交通运输(港口经营与管理)目录1发展现状1.1港口地理条件1.2港口业务1.2.1煤炭业务1.2.2杂货业务1.2.3油品业务1.2.4集装箱业务1.3港口运营现状2演化过程3港口网络4腹地特点5发展趋势1港口现状1.1港口地理条件秦皇岛港位于我国环渤海西岸,京、津、唐经济区的东侧。
它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煤炭中转港口;根据国家能源政策、产业政策和能源运输布局,秦皇岛港被确定为国家级煤炭主枢纽港,是“三西”煤炭基地的重要出海口岸。
年煤炭吞吐量占全国沿海港口下水煤炭总量的46%。
曾被李鹏同志称为“国民经济的一颗重要棋子”,也被温家宝总理称为“国家经济的晴雨表”。
秦皇岛港是以能源运输为主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口岸,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输出港和散货港。
港口地处渤海北岸,河北省东北部,自然条件优良,港阔水深,不冻不淤,共有12.2公里码头岸线,陆域面积11.3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26.9平方公里,分为东、西两大港区。
东港区以能源运输为主,拥有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煤码头;西港区以集装箱、散杂货进出口为主,拥有装备先进的杂货和集装箱码头。
1.2港口业务秦皇岛主要以煤炭运输为主,杂货、油品、集装箱业务为辅。
港口现有生产泊位48个,包括42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含5个10万吨级以上泊位)。
在该等泊位中,21个为煤炭泊位,7个为油品及液体化工泊位,17个为杂货泊位以及3个为集装箱泊位。
秦皇岛港的设计年通过能力为每年2.2445亿吨及75万标准箱。
秦皇岛港同时为货物提供仓储服务。
秦皇岛港拥有堆存能力为1,027万吨专业化煤炭堆场,堆存能力为219万吨的杂货堆场,15个总仓储能力为28.6万立方米的油罐,以及集装箱堆存能力为2.3万标准箱的堆场。
1.2.1煤炭业务为保证国家能源运输安全,秦港股份公司强化内部管理,科学分配货源,保证设备完好率,提高综合生产效率;加强路港协作,联合调度指挥,提升路港系统作业效率;率先在全国沿海港口开辟煤炭运输准班轮航线,创建煤炭物流运输新模式,矿、路、港、航、电实现互利共赢;与电力企业、煤炭用户签订煤炭互保协议,推行场地、泊位长租模式,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保证电煤供应充足;开展配煤服务业务,为客户提供经济适用型煤种,为矿方拓展煤炭市场销路,做到用心服务、精确服务、超值服务;实施“零杂港口”工程,严把煤炭进车、卸车、堆存、装船、验舱五道关,保证进出港煤炭质量;与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中能电力、中海集团、大秦铁路公司联手建立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从事煤炭交易、物流、融资等中介服务,为客户提供煤炭运输业务新平台。
原创秦皇岛港综合介绍

•
此外,大力发展临港工业、临港商贸和现代物流以及临港旅游业,努力将秦皇岛建 成我国北方重要的临港工业城市、北方最大的粮油食品加工基地、全国重要的商贸 物流集散地,也是秦皇岛港口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具体措施如下: (一)合理规划、调整、完善工业区 (二)改迚交通布局 (1)开通海上国际航线,以此为辐射点。。 (2)建设秦皇岛一类航空口岸 (3)铁路系统
曹铁路到曹妃甸港距离, 集疏运能力高且运输便捷、经济,2007 年将达到 3 亿 t, 进期规划将达 4 亿 t, 铁路集运能力优势明显。 (3)秦皇岛港仍事港口运营的百年专业历程,造就了港口在管理、人才、技术方 面的优势, 在众多竞争港口中, 秦皇岛港煤炭装卸技术先迚, 专业化程度高, 在码头 能力、装卸效率、装卸成本和运营维护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4)财务状冴好, 港口信誉高, 与相关生产、运输和消费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
附彔
· 港口网络
• •
秦皇岛港交通发达,铁路、公路、管道、海运、航空等集疏运条件优越。
国家铁路有(北)京哈(哈尔滨)、(北)京秦(皇岛)、大(同)秦(皇
岛)等干线直达港口幵与码头成龙配套,运力充足有余。铁路是港口集疏运 的主要方式,约占货物集疏运总量的65%~75%。通过城市集疏港道路与102、
· 港口腹地
秦皇岛市辖北戴河、山海关、海港区三个城市区和抚宁、昌 黎、卢龙、青龙满族自治县四个县,总面积7812.4平方公里,人 口276万,具有独特的经济地理地位,位于东北、华北两大经济 区的接合部和半径300千米的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河北省 滨海平原的东北侧,靠近万里长城的东端,地处山海关内外要冲, 属秦皇岛市辖境,因此秦皇岛港口经济腹地遍及中国北部地区, 直接腹地为秦皇岛市和冀东、塞北、辽西地区。秦皇岛距首都北 京只有300公里,地处华北与东北的衔接地,有着便利的交通条 件,靠近京沈高速公路,京山、京秦、大秦、沈山四条铁路可直 通港口,给集疏运带来了便利条件。按港口功能分工和货源分类, 秦皇岛港主要货源煤炭分布于山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宁夏、陕 西北部,以及河北、北京等,这些地区都是中国著名的煤炭生产 地。内贸煤炭主要流向沿海工业较发达的沪、浙、苏、闽、鲁、 粤、桂、琼、辽等九个省市,约占全港煤炭中转量的五分之四; 外贸煤炭主要流向日本、东南亚、欧洲,以及中国的台湾省和香 港特别行政区。
港口经济带动秦皇岛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与分析

秦皇岛港口物流与贸易的现状与问题
现状
秦皇岛作为中国重要的沿海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良好的基础设施,其港口物流与贸易发展迅速。目 前,秦皇岛港已经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煤炭、石油、粮食等货物的中转港,同时也在积极发展集装箱业务和国际 物流服务。
问题
尽管秦皇岛的港口物流与贸易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港口的硬件设施有待升级,智 能化、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另外,市场竞争激烈,需要加强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此外,还存在环境污染等问 题,需要加强环保治理。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01
02
03
04
强化政策引导
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 策,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
生产绿色产品。
增加环保投入
加大政府对环保事业的投入力 度,同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环 保领域,推动环保产业发展。
推广绿色发展理念
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推广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模
秦皇岛港口基础设施现状与问题
现状
秦皇岛港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和集装箱中转港口,近年来进行了多次扩建和升 级,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改善。
问题
尽管如此,秦皇岛港口基础设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码头老化、航道深度不 足、仓储设施落后等,这些问题限制了港口的吞吐能力和服务水平,影响了区 域经济的发展。
优化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策略与建议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政策为秦皇岛 港口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秦皇岛港口的不断扩 容和升级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提出未来秦皇岛港口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建议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和集 疏运网络,提高港口的综合承
《秦皇岛港口物流与城市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范文

《秦皇岛港口物流与城市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篇一摘要:本篇研究以秦皇岛港口为研究焦点,着重分析了其物流业发展与其城市产业结构的关系。
通过对历史数据、市场调查、访谈等方法获取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港口物流如何影响并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
本文旨在揭示秦皇岛港口物流与城市产业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地方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
一、引言秦皇岛作为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其港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具有重要影响。
港口不仅是货物进出口的重要节点,也是连接国内外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桥梁。
因此,研究秦皇岛港口物流与城市产业结构的关系,对于指导当地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二、秦皇岛港口物流发展概述秦皇岛港口物流发展迅速,不仅涵盖了传统的货物装卸、仓储和运输,还涉及了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物流服务网络构建以及供应链管理等先进技术。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进,秦皇岛港口的物流服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城市产业结构现状及特点秦皇岛的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其中制造业和能源工业占据了较大比重。
同时,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第三产业逐渐崛起,特别是在旅游、金融、服务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发展。
这种产业结构的形成与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
四、港口物流与城市产业结构的关系分析1. 推动作用:港口物流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
港口的开放促进了外部资源的引进和本地产品的出口,从而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2. 互补关系:港口物流与城市产业结构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一方面,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对港口物流的需求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港口物流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也影响着城市产业的竞争力。
3. 协同效应:随着港口物流的不断发展,秦皇岛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
二者之间的协同效应促进了城市的整体发展。
五、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港口物流在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具体作用。
例如,某大型制造业企业利用秦皇岛港口的便利条件,将生产线迁移至该地区,带动了当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港口经济带动秦皇岛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与分析

信息交流:港口是国内 外贸易和信息交流的重 要窗口,能够及时获取 市场信息和政策动态。
港口经济在秦皇岛区域经济中的地位
1
秦皇岛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拥有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优势。
2
港口经济是秦皇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3
秦皇岛港口经济的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贸易发展、就业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秦皇岛港口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港口经济促进城市发展
秦皇岛港口经济的发展为城市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推动了城市的经济繁 荣和产业升级。
城市发展支撑港口经济
城市的发展为港口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如城市基础设施建 设、人才和资源的集聚等。
06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
港口经济对秦皇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带动 作用。
港口物流、临港工业和港口服务业是秦皇岛港 口经济的核心构成部分。
港口经济对秦皇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 长和区域就业有积极推动作用。
对秦皇岛港口经济发展的建议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的 投入。
推动临港工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实现绿色 发展。
加强与国内外港口的合作与交流,拓展港口物流业务 范围和市场。
港口经济带动秦皇岛区域 经济发展的路径与分析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港口经济概述 • 港口经济对秦皇岛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 秦皇岛港口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 秦皇岛区域经济发展中港口经济的路径选择 • 秦皇岛区域经济发展中港口经济的实证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港口经济概述
港口经济的定义与特征
促进物流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
《2024年秦皇岛港口物流与城市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范文

《秦皇岛港口物流与城市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篇一一、引言秦皇岛,作为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其港口物流与城市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港口作为连接内外贸易的重要节点,其物流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城市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秦皇岛港口物流与城市产业结构的关系,分析其相互影响及作用机制,为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提升港口物流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秦皇岛港口物流发展现状秦皇岛港口作为中国的重要海港,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秦皇岛港口的物流业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港口物流涵盖了装卸、仓储、运输、包装等多个环节,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三、城市产业结构现状秦皇岛市的产业结构以港口物流为主导,同时涵盖了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多个领域。
其中,制造业和服务业是城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秦皇岛市正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型。
四、秦皇岛港口物流与城市产业结构的相互关系1. 港口物流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港口物流的发展为秦皇岛市带来了丰富的物流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促进了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
同时,港口物流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集聚,形成了以港口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推动了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 城市产业结构对港口物流的促进作用随着秦皇岛市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为港口物流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需求。
同时,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政策支持也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五、优化秦皇岛港口物流与城市产业结构的策略建议1. 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港口物流的承载能力。
2. 推动产业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3. 加强政策支持,为港口物流和城市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4. 加强国际合作,吸引国际资本和技术,提升秦皇岛港口的国际竞争力。
秦皇岛港口介绍

秦皇岛港港口姓名: 班级:座号:(一):港口位置及交通1.地理位置秦皇岛港坐落在环渤海圈北岸的中端,西南临渤海湾,东北近辽东湾,同大连港、天津港成鼎足之势,堪称北中国及北京的重要门户。
该港地理中心坐标:39°54′4″N,119°36′26″E。
秦皇岛港是中国以煤炭、原油输出为主,杂货、集装箱进出口为辅的多功能综合性重要港口,亦是世界最大能源输出港口之一;在“西煤东调,北煤南运”,以及对外贸易上发挥重要作用。
2.交通状况秦皇岛港交通发达,铁路、公路、管道、海运、航空等集疏运条件优越。
国家铁路有(北)京哈(哈尔滨)、(北)京秦(皇岛)、大(同)秦(皇岛)等干线直达港口并与码头成龙配套,运力充足有余。
铁路是港口集疏运的主要方式,约占货物集疏运总量的65%~75%。
通过城市集疏港道路与102、105国道相联,公路运输约占货物集疏运总量10%左右。
大庆经铁岭至秦皇岛港原油码头输油管道,年输油占港口集疏运总量15%左右。
航空运输现已开通广州、上海、页20 共页1 第秦皇岛港港口大连、沈阳、哈尔滨、北京、石家庄、呼和浩特航班达31个,还将开通至昆明航班,空中货运有待开发。
海上可达中国沿海各港及长江中、下游港口,目前已开通了秦皇岛—龙口、秦皇岛—旅顺—烟台的海上客运航线;开辟了秦皇岛至日本、韩国等4条国际集装箱航线。
与世界百余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开展了贸易往来,并同日本苫小牧港、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比利时根特港等一批港口结为友好港。
(二)港口的自然条件1.气象风况:本区因距蒙古高压中心较近,全年受其控制的风最长,主要风向受季风影响,随季节的变化规律是:每年3月为东风,5月为西风,7月为东南及南风,11月为东北风。
总之,夏季多西南风,冬春季多东北风。
主导风向为西南,平均频率为12.9%,其次为南西,再次为正东,平均风速均在5 m/s以下。
强风向为北东及东,平均风速6m/s左右,最大风速分别为20.8 m/s及23.7 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港分析交通运输(港口经营与管理)目录1发展现状1.1港口地理条件1.2港口业务1.2.1煤炭业务1.2.2杂货业务1.2.3油品业务1.2.4集装箱业务1.3港口运营现状2演化过程3港口网络4腹地特点5发展趋势1港口现状1.1港口地理条件港位于我国环渤海西岸,京、津、唐经济区的东侧。
它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煤炭中转港口;根据国家能源政策、产业政策和能源运输布局,港被确定为国家级煤炭主枢纽港,是“三西”煤炭基地的重要出岸。
年煤炭吞吐量占全国沿海港口下水煤炭总量的46%。
曾被鹏同志称为“国民经济的一颗重要棋子”,也被温家宝总理称为“国家经济的晴雨表”。
港是以能源运输为主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口岸,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输出港和散货港。
港口地处渤海北岸,省东北部,自然条件优良,港阔水深,不冻不淤,共有12.2公里码头岸线,陆域面积11.3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26.9平方公里,分为东、西两大港区。
东港区以能源运输为主,拥有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煤码头;西港区以集装箱、散杂货进出口为主,拥有装备先进的杂货和集装箱码头。
1.2港口业务主要以煤炭运输为主,杂货、油品、集装箱业务为辅。
港口现有生产泊位48个,包括42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含5个10万吨级以上泊位)。
在该等泊位中,21个为煤炭泊位,7个为油品及液体化工泊位,17个为杂货泊位以及3个为集装箱泊位。
港的设计年通过能力为每年2.2445亿吨及75万标准箱。
港同时为货物提供仓储服务。
港拥有堆存能力为1,027万吨专业化煤炭堆场,堆存能力为219万吨的杂货堆场,15个总仓储能力为28.6万立方米的油罐,以及集装箱堆存能力为2.3万标准箱的堆场。
1.2.1煤炭业务为保证国家能源运输安全,秦港股份公司强化部管理,科学分配货源,保证设备完好率,提高综合生产效率;加强路港协作,联合调度指挥,提升路港系统作业效率;率先在全国沿海港口开辟煤炭运输准班轮航线,创建煤炭物流运输新模式,矿、路、港、航、电实现互利共赢;与电力企业、煤炭用户签订煤炭互保协议,推行场地、泊位长租模式,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保证电煤供应充足;开展配煤服务业务,为客户提供经济适用型煤种,为矿方拓展煤炭市场销路,做到用心服务、精确服务、超值服务;实施“零杂港口”工程,严把煤炭进车、卸车、堆存、装船、验舱五道关,保证进出港煤炭质量;与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中能电力、中海集团、大秦铁路公司联手建立海运煤炭交易市场,从事煤炭交易、物流、融资等中介服务,为客户提供煤炭运输业务新平台。
1.2.2杂货业务货装卸设备国一流,拥有散粮、散水泥筒仓系统和门机、各类起重机、牵引机、挖掘机、载货汽车等设备,可装卸矿石、粮食、化肥、水泥、木材、饲料、各种类型钢材等大宗货物;能承接硫磺、玻璃、生铁、活牲畜、食品油、水果等特种货物,形成了集散 ( 件 ) 杂货运输,散粮、散水泥、散化肥灌包、仓储、运输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物流体系。
秦港股份公司大力发展杂货班轮运输业务,先后开通了至的贸班轮航线和至韩国、非洲的外贸班轮航线;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创新操作工艺,提高装卸质量,实行一站式服务,在同行业中居于领先水平。
1.2.3油品业务拥有中国第一座管道运输油码头,油品运输由第一港务分公司经营管理。
现有油品生产泊位4个,其中2万吨级泊位2个,5万吨级泊位1个,3000吨成品油泊位1个;拥有油罐27座,容量28.1万立方米,设计年通过能力1540万吨,除原油运输外,还可承担柴油、磷酸、航空煤油、石脑油、奥里油、汽油、甲醇等20余种成品油和液体化工原料的接转业务。
1.2.4集装箱业务现有集装箱泊位3个,设计年通过能力65万标箱,可装卸第五代集装箱船舶。
堆场面积36万平方米,集装箱专用拆装箱场地4万平方米、专用铁路仓库(丙二类仓库标准,可存放棉麻)和公路仓库(丁类仓库标准)1.3万平方米,仓储条件符合国家出口食品检验检疫要求,港区环境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仓库边有港口铁路专用线与国家铁路网相连接,具备接卸专列条件;装箱点与码头相邻,无需二次倒运,成本低廉。
具备危险品作业资质,可承运烧碱等特种货物。
新港湾公司发挥合资企业优势,业务辐射围覆盖至新疆、、等地,与多家船公司进行合作,已开通9条集装箱班轮航线,成为贸运输航线上的干线港。
1.3港口运营现状秦港股份公司通过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港口服务环境,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不断提升,本港货物吞吐量保持持续、稳定上升的良好势头。
2006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迈上2亿吨台阶;2007年,全港吞吐量实现2.45亿吨,并一举成为世界上第一个2亿吨煤炭输出港;2008年,货物吞吐量完成2.49亿吨,创港口生产运输历史新纪录。
2009年,货物吞吐量完成2.43亿吨,延续了港口生产运输的辉煌业绩。
港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也是我国主要对外贸易综合性国际港口之一。
煤炭输出量约占全国沿海煤炭输出量的70%以上,在保证我国北煤南运和煤炭外贸出口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 演化过程早在1898年就被清政府辟为商埠,以运输外运开滦煤为主,开港不久即成为开滦煤矿的主要出。
1960年8月,港自己建设的八、九头竣工投产,这是港口解放后建设的第一座煤炭码头。
1983年7月,与京秦铁路相配套的港煤码头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形成了晋煤外运、北煤南运的一条水上大通道。
1985年,建成了年吞吐量为2000万吨的煤二期码头。
1989年,又建成了年吞吐量为3000万吨的煤三期码头,使秦港一举成为世界最大的煤炭中转码头,1997年,年吞吐量3000万吨的煤四期码头建成投产。
与此同时,国家先后投资60多亿元,建成了至“煤都”的运煤铁路专线。
这样,就形成了以港为枢纽和龙头的、我国北煤南运系统工程。
至运煤专用电气化铁路的配套工程——港煤码头三期工程的建成,已使港成为世界最大能源输出港,也是我国以煤炭、石油输出为主的综合性港口。
2001年,设计能力达5000万吨的煤五期工程顺利投产,该码头工艺流程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堪称世界一流,煤五期码头投产使港煤炭运输能力达到1.93亿吨。
经过几年努力,于2006年,煤炭吞吐量突破2亿吨,2009年完成煤炭吞吐量2.06亿吨。
预计港在未来很长时间,煤炭运输主枢纽港地位不会动摇,在西煤东调和北煤南运两项工程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3.港口网络港是中国贸煤炭运输大通道的最重要枢纽港,在中国煤炭运输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的煤炭资源主要蕴藏于、及等西北地区,而国煤炭消费需求主要来自中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
西北地区生产的煤炭首先经铁路「西煤东运」,从产地运至东部沿海港口,然后经海运「北煤南运」,到达南方地区。
大秦线是「西煤东运」运输大通道中最重要的铁路线。
港位于大秦线东端,铁路线直达港口,占据战略性地理位置,是大秦线运输煤炭的主要中转港,在陆上与多条国道相连。
具有完善的集疏运条件,疏港路与京高速路、102国道、205国道及秦承公路相接,自营铁路与国铁联网,拥有国港口最先进的机车和编组站,“地下大动脉”输油管道连接油田,疏港路直通山海关机场,形成了公路、铁路、管道、空运等循环合理的港口集疏运网络,货物可直达仓库、码头、船边,为客户提供了极为便利的货运条件我国煤炭运输主要通过铁路运输,2008 年我国铁路运输煤炭13.4 亿吨,占同期煤炭产量的49.5%。
“铁路+水路”联运的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煤炭长距离运输的最主要方式,而输往东北、京津冀、华中地区主要依靠铁路运输,去往东南沿海主要依靠“铁路+水运”方式。
联运系统主要有大秦线、丰沙大线、集通线和神朔黄线组成的北通道;石太线、邯长线组成的道;太焦线、侯月线、陇海线、西康线和宁西线组成的道,加上与上述三条通道连接的“北方七港”:港、天津港、京唐港、黄骅港、港、日照港、。
北通道,主要运输、平朔、准格尔、河保偏、神府、、乌达、海勃湾等矿区和的煤炭,在、天津港下水;道主要运输西山、、晋中和吕梁地区的炼焦煤和无烟煤,以及潞安、和等矿区的煤炭,在港下海;道则主要是日照港、。
北通道铁路运输扩:大秦线进行4 亿吨牵引供电、集疏运配套扩能改造后,2008 年运输煤炭量达到3.4亿吨,09 年大约运输煤炭3.3 亿吨,2010 年达到4 亿吨;朔黄线扩能改造后,有望在2010 年形成2 亿吨运输能力,朔黄线09 年煤炭运输量有望达到1.42 亿吨;京原线电气化改造后,可实现北、石景山南机车交路贯通,提高列车牵引质量,运输能力有望从1700 万/年提高到2700 万吨/年。
由此计算北通道合计新增运能1.38亿吨,共有运能7 亿吨。
中路通道铁路运输扩:石太线3000 万吨、太焦线900 万吨,合计新增运能3900 万吨/年,共3.1 亿吨/年。
中石太线已于09 年4 月1 日改造完成,释放3000 万吨货运能力。
道铁路运输扩:为缓解能源输出省铁路运能不能适应运量需求的局面,铁道部作出对对侯月线增流的重大决策。
计划对侯西线实施复线及电气化改造。
将侯西、侯月、新(乡)焦(作)、新(乡)石(石臼所)线建成类似于大秦铁路大能力、高标准的重载煤运主通道,输送能力达到15000 万吨以上。
南同蒲线扩能改造:为更好地发挥侯月线大通道作用、完成侯月线增流及今后运能储备的任务,将南同蒲线到发线延长至1050 米,南同蒲线改造后的设计能力8000 万吨,提高1500 万吨。
到2010 年完成南同蒲线西~侯马北段电气化改造和南同蒲线东镇~华山171 公里增建二线和电气化改造。
改造完成后,道综合外运能力由10000 万吨提高到1.5亿吨,新增运能5000 万吨。
图8:我国主要煤炭运输线路年增长运力情况4.腹地特点港地处华北、东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煤炭、原油运输的主要港口,也是其他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口岸,有能源运输枢纽之称。
近年来港正在发展成为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的港口。
港进口货类结构,贸进口以件杂货为主,占总量的0.2%;贸出口以煤炭、原油为大宗,占总量的71.5%;外贸进口主要是小麦、矿石、木材、钢铁、化肥、糖、水泥及其他件杂货,占总量的 5.1%;外贸出口的货物主要是煤炭、原油、非金属矿石、钢铁、粮食及其他杂货,占总量的23.2%。
港口煤炭货源分布于北部,西部,、北部,以及、等地、我国著名的、开滦、平朔矿及建设中的神府煤田等,都在港口经济腹地,是我国主要煤炭生产基地。
港国中转煤炭流向、、、、、、广西、、等9个省市,约占港口煤炭吞吐量的77%;外贸煤炭出口流向为日本、香港、东南亚和欧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约占港口煤炭吞吐量的23%。
港口原油货源主要来自油田。
油田原油产量在我国居第一位,为港口提供了充足的货源。
港口杂货出口货源分布为中部、北部、、、西部和京、津、唐地区;进口货源分布于、、京津地区、、、、新疆等省区及、、西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