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港煤炭运输基本情况
中国主要煤炭港口介绍

我国主要煤炭港口介绍(2021-10-30 02:29:21)■秦皇岛港简介秦皇岛港始建于1898年,它位于渤海湾北岸中部,〔北〕京、〔天〕津、唐〔山〕经济区的东侧。
港口自然条件优良,素以不冻、不淤、浪小而著称,两条主航道处于免维护状态,作业根本不受自然气候的影响。
秦皇岛港具有广阔的煤炭资源腹地和优越的铁路集港条件,来自中国山西、陕西、内蒙和河北的煤炭,可通过大秦、京秦和京山三条铁路干线直达港内。
特别是大秦线,去年煤炭运量实现1.5亿吨,是中国能力最大的煤炭运输专用铁路。
秦皇岛港有中国最大的专业煤炭港区,拥有先进的煤炭装卸设备,卸车和装船均实现了自动化管理。
目前,秦皇岛港除西港区仍沿用绞龙方式卸车外,东港区全部采用翻车机工艺,特别是煤三期、煤四期翻车机均可接卸万吨列车。
运煤列车可直接进入翻车机,在不摘钩的条件下进行翻车作业。
目前秦皇岛港共有翻车机10台,单台最高卸车效率可达5400吨/小时。
秦皇岛港共有煤炭专用堆场148万平方米,最大堆存能力为522万吨;共有煤炭专用泊位15个,合计设计通过能力为1.22亿吨;共有煤炭装船作业线22条,单线最高效率可达6000吨/小时;共有两条航道从船舶进出港使用,其中主要供煤炭船舶通航的东航道底宽200米,水深16.5米,历史曾通航的煤炭船舶最大受载吨数为13.5万吨。
“DGPS〞导航系统可为进出港船舶提供全天候效劳。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煤炭等根底性能源的需求大幅度增长,对港口的运输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此,秦皇岛港正在投资进行大规模的煤炭扩容建设:〔1〕煤四期扩容工程:新建1个3.5万和1个5万吨级煤炭专用泊位,新建煤炭专用场地25.7万平方米,并对煤四期翻车机和堆场进行能力整合。
该工程预计于2005年三季度末完工。
届时,秦皇岛港将新增设计通过能力1500万吨/年。
〔2〕煤五期工程:建设2个5万吨级、1个10万吨级和1个15万吨级煤炭专用泊位,10条总堆存能力为400万吨的煤炭堆场,4台8000吨/小时*台的装船机、3台6480吨/小时*台的翻车机。
秦皇岛港港口分析

秦皇岛港分析交通运输(港口经营与管理)目录1发展现状1.1港口地理条件1.2港口业务1.2.1煤炭业务1.2.2杂货业务1.2.3油品业务1.2.4集装箱业务1.3港口运营现状2演化过程3港口网络4腹地特点5发展趋势1港口现状1.1港口地理条件秦皇岛港位于我国环渤海西岸,京、津、唐经济区的东侧。
它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煤炭中转港口;根据国家能源政策、产业政策和能源运输布局,秦皇岛港被确定为国家级煤炭主枢纽港,是“三西”煤炭基地的重要出海口岸。
年煤炭吞吐量占全国沿海港口下水煤炭总量的46%。
曾被李鹏同志称为“国民经济的一颗重要棋子”,也被温家宝总理称为“国家经济的晴雨表”。
秦皇岛港是以能源运输为主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口岸,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输出港和散货港。
港口地处渤海北岸,河北省东北部,自然条件优良,港阔水深,不冻不淤,共有12.2公里码头岸线,陆域面积11.3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26.9平方公里,分为东、西两大港区。
东港区以能源运输为主,拥有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煤码头;西港区以集装箱、散杂货进出口为主,拥有装备先进的杂货和集装箱码头。
1.2港口业务秦皇岛主要以煤炭运输为主,杂货、油品、集装箱业务为辅。
港口现有生产泊位48个,包括42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含5个10万吨级以上泊位)。
在该等泊位中,21个为煤炭泊位,7个为油品及液体化工泊位,17个为杂货泊位以及3个为集装箱泊位。
秦皇岛港的设计年通过能力为每年2.2445亿吨及75万标准箱。
秦皇岛港同时为货物提供仓储服务。
秦皇岛港拥有堆存能力为1,027万吨专业化煤炭堆场,堆存能力为219万吨的杂货堆场,15个总仓储能力为28.6万立方米的油罐,以及集装箱堆存能力为2.3万标准箱的堆场。
1.2.1煤炭业务为保证国家能源运输安全,秦港股份公司强化内部管理,科学分配货源,保证设备完好率,提高综合生产效率;加强路港协作,联合调度指挥,提升路港系统作业效率;率先在全国沿海港口开辟煤炭运输准班轮航线,创建煤炭物流运输新模式,矿、路、港、航、电实现互利共赢;与电力企业、煤炭用户签订煤炭互保协议,推行场地、泊位长租模式,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保证电煤供应充足;开展配煤服务业务,为客户提供经济适用型煤种,为矿方拓展煤炭市场销路,做到用心服务、精确服务、超值服务;实施“零杂港口”工程,严把煤炭进车、卸车、堆存、装船、验舱五道关,保证进出港煤炭质量;与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中能电力、中海集团、大秦铁路公司联手建立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从事煤炭交易、物流、融资等中介服务,为客户提供煤炭运输业务新平台。
煤炭运输市场分析

浅析国内煤炭沿海运输市场姓名:宋颖班级:航运管理3班学号:2220091364浅析国内煤炭沿海运输市场1.煤炭运输基本情况介绍1.1港口吞吐量从现今追溯十多年,煤炭市场供需平衡的改变趋势并不是同一的。
在“七五”和“八五”期间,我国煤炭的港口吞吐量平均实现15%和5.5%的增长,而在“九五”期间,1996-1998年间,港口煤炭吞吐量有所下降,1999年又因经济、政治和气候等因素的变化,煤炭海运量有所增加,比上年增长了3.3%。
总体来讲,煤炭的吞吐量变化趋势虽然不同,但从绝对量上来看还是比较稳定的。
1.2我国煤炭的主要装卸港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在能源结构中煤炭约占四分之三。
同时,我国煤炭资源分布是不均衡的,因此形成了西煤东运、南美背运、海铁联运的基本格局,煤炭运输占据了水上运量的相当比重。
煤炭沿海运输流主要是“三西”和山东地区煤炭从北方沿海港口下水,运往华东、中南及福建等缺煤的地区和出口国外。
而煤炭输出港在整个煤炭运输综合体系中的地位正日益突出,也相应的成为了物流和信息流的最大化结点。
目前,我国从事煤炭输出的港口由原来的秦皇岛港、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港等发展到包括天津港、京唐港等在内的11个港口,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环渤海地区。
这些港口都一定程度的具有地理垄断特征,但他们的陆相腹地基本相同,煤炭货源大多都来自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
这样,临近港口对重叠腹地货源的争夺变得日趋激烈。
尤其是当今市场大环境不太理想的状况下,伴随市场主体的日益增多,秦皇岛港的市场份额就已经从高峰时期的75%降到了50%左右。
当然,北方的港口基本扮演了输出港的角色,对应的南方接卸港主要有上海港、宁波港和广州港,这三大港口每年煤炭接卸量约占北方港口下水量的60%-70%。
2.煤炭运输市场现状及分析2.1国内煤炭市场需求对煤炭运输市场的影响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国内煤炭市场上的煤炭价格高位回落,这主要是由于市场普遍存在的煤炭消费大国对于国内煤炭需求减弱的担忧。
我国主要煤炭运输港口简介及其小港

我国主要煤炭运输港口简介一、秦皇岛港秦皇岛港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输出港之一,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综合性大港,设计年吞吐量超亿吨。
秦皇岛港自然条件优越,不冻、不淤、水深、浪小。
全港拥有51个泊位,其中,2万—10万吨级煤炭泊位10个,港区陆域面积8.5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152平方公里。
拥有先进的装卸机械,自营铁路,港口作业船舶等,有四条铁路干线直达港口,与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保持经常性的贸易往来。
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创利,装卸单位成本指标为全国港口最高水平。
二、烟台港烟台港位于山东半岛北侧,芝罘湾内,隔海与辽东半岛相望。
港口北侧有芝罘岛与市区相连,形成天然屏障。
港区水域面积867.4平方公里。
水深域宽,不冻不淤,是山东半岛北岸天然良港,在全国综合运输网中居于重要地位。
烟台港现有泊位4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1个,码头岸线总长6943米,最大水深-20米,航道水深-15米。
货场总面积108万平方米,仓库总面积9.2万平方米,铁路线总长25172米。
有效长度21588.4米,有效车位1400个。
目前港内有调车机6台,港口固定机械560台套。
2003年全港吞吐量达到2593万吨。
自2001年三月份开始,烟台港开始接卸外贸出口煤炭。
现拥有3个煤炭专用泊位,3个与泊位相连的煤炭堆存场地及相应设施。
三个煤炭专用泊位分别为23泊、26泊和37泊23泊长195米,水深-11.2米,航道水深-9.9米;26泊长236米,水深-9.7米,航道水深-9.9米;37泊长218.5米水深-14米,航道水深-11.2米。
煤炭专用泊位,用门式起重机装卸船,沿23-26泊岸壁设置门式起重机13台,其中16吨门机3台,10吨门机10台。
沿37泊岸壁设置门机5台,其中16吨门机2台,10吨门机3台。
煤炭装船作业,10吨门机装船效率为150吨/小时,16吨门机装船效率可达200吨/小时。
三、万寨港万寨港是国家“七五”期间投资一亿元建成的年设计吞吐能力650万吨的专用煤炭中转港口,加之后来投资近5000万元的港区扩建,港口年设计吞吐能力可达880万吨,固定资产1.10亿元,在岗职工870人。
对国内下水煤的基本介绍(北方港口)

对国内下水煤的基本介绍(北方港口)目录1、北方港口国内下水煤的概况 (1)1-1、概况 (1)1-2、北方主要煤炭港口基本情况介绍 (2)1-3、海进江过驳及沿江中转港口情况介绍 (3)2、下水煤操作业务环节 (4)2-1、基本环节: (4)2-2、部分环节注意事项: (5)3、北方港口下水煤操作的客户情况 (5)3-1、北方港口操作下水煤客户简介: (5)4、北方港口下水煤业务主要专业术语 (5)5、影响下水煤市场行情的相关因素 (6)5-1、港口基本调度情况(入库量,装船量,锚地船舶数,库存,作业情况等) (6)5-2、海运费 (6)5-3、大型煤企政策 (7)5-4、下游电厂基本数据(可用库存,日耗等) (7)5-5、进口煤 (7)5-6、其他因素 (7)1、北方港口国内下水煤的概况1-1、概况中国煤炭资源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煤炭资源的分布与消费区分布极不协调。
这就直接导致中国目前煤炭物流上的“铁水联运”现象。
“铁水联运”是北煤南运的主要方式,因此海运能力在煤炭运输系统中仅次于铁路的重要性。
2012年全年,北方11个发煤港口累计发运煤炭5.95亿吨,占当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36.2亿吨的16.43%,其中占中国动力煤消费总量的20%。
煤炭主要下水港包括:沿海有北方七港,即北路:秦皇岛港、天津港、黄骅港、京津港;中路:青岛港;南路:日照港、连云港。
北方七港煤炭下水量占沿海煤炭总下水量的一半以上。
内河煤炭下水港有长江四港(南京港、武汉港、芜湖港、枝江刚)继京杭运河上的徐州港和珠江水系的贵港。
煤炭主要接卸港包括:沿海有华东地区的上海港、宁波港、华南地区的广州港。
内河有长江和运河上江阴港、南通港、镇江港、杭州港和马鞍山港。
目前港口运力较为平衡。
目前水路运输承运的煤炭主要来源于三个地区:一是“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地区煤炭经铁路、公路到北方沿海港口,中转至华东、华南沿海地区和出口国外;二是山西南部、河南、安徽、山东及贵州的煤炭由铁路、公路运至长江、大运河中转到华东地区;三是贵州有少量煤炭经长江运往广东地区。
河北省沿海港口基本情况介绍和分析(超详细)

河北省沿海港口基本情况介绍和分析一、秦皇岛港秦皇岛港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港,主要运输煤炭等货类,当前秦皇岛港区拥有各类泊位50 个,其中煤炭泊位23 个。
由于受到港口功能定位的影响,秦皇港货类过于集中于煤炭,近年来增速逐渐放缓。
2016 年秦皇岛港煤炭吞吐量被黄骅港超过,失去了“中国第一运煤大港”的称号。
秦皇岛港的运营管理归属河北港口集团,泊位主要由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分公司运营管理。
二、唐山港京唐港区京唐港的开发建设始于1989 年,以煤炭、铁矿石及钢材为主。
2016 年,在全国港口运量普遍放缓的环境下,增长16.32%、达到2.71 亿吨,已经取代曹妃甸港区成为河北省运量最大的港区。
京唐港区所驻港口企业情况。
京唐港区的运营管理归唐山港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在唐山港集团股份公司中,唐山京唐港首钢码头有限公司和京唐港煤炭港埠有限责任公司是其非全资子公司。
唐山京唐港首钢码头有限公司股权中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占60%,首钢总公司出资占35%,唐山首钢宝业钢铁有限公司出资占5%;京唐港煤炭港埠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中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占96.42%,另外 3.58% 由河北省地方煤炭工业公司控制。
唐山港集团股份公司主要运输煤炭、铁矿、钢材等货类。
三、唐山港曹妃甸港区曹妃甸港区是河北省四大港区中最近一段时期发展最快的港区,2005 年实现通航。
曹妃甸港区的码头企业较多,既有主要以运输煤炭为主的曹妃甸煤港一期到四期,以运输矿石为主的曹妃甸实业港务有限公司,还有以曹妃甸港集团有限公司为主的本地码头公司以及大大小小的货主码头。
曹妃甸煤港一期是指国投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国投曹妃甸)。
国投曹妃甸是由国投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河北建投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珠江港口发展有限公司、唐山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五家企业于2005 年4月26 日发起设立,其中国投交通控股有限公司股比为51%。
秦皇岛港煤炭运输基本情况

秦皇岛港煤炭运输基本情况秦皇岛港分为东港区和西港区。
东部港区主要为原油、成油品码头、煤一、二期码头,大型现代化煤炭运输码头——煤三期、煤四期码头、煤五期码头。
西部港区主要为港口杂货、集装箱码头及港口配属设施等。
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大楼及港口综合业务大厅位于西港区。
港口现有生产泊位4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生产泊位42个,最大可接卸15万吨级船舶,年设计通过能力2.23亿吨,拥有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煤炭码头和装备先进的集装箱、杂货码头,进出口货类主要为煤炭、集装箱、石油、矿石、钢材、化肥、粮食、水泥、饲料等。
秦皇岛港2011年共完成货物吞吐量2.8亿吨,超过年度计划2298万吨,同比增长8.9%。
其中,煤炭完成2.53亿吨,同比多完成2876万吨,增长12.8%。
秦皇岛交通便捷,通讯发达。
秦沈高速铁路、京哈、京秦、大秦四条铁路干线和京秦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102、205国道贯穿全境。
从北京、沈阳到秦皇岛只需两个多小时。
以煤炭、石油等能源输出为主,兼营杂货和集装箱运输,是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港口。
2010年货物吞吐量突破2.5亿吨,跻身世界大港之列,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秦皇岛港是世界第一大能源输出港,秦皇岛港创造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大能源输出港世界纪录,是我国“北煤南运”大通道的主枢纽港,担负着我国南方“八省一市”的煤炭供应,占全国沿海港口下水煤炭的50%。
目前比例正逐年下降,因为周边港口的发展和竞争。
自然条件:港口自然条件优良,港阔水深,风平浪小,一年四季不冻不淤。
港口共有11.59 公里海岸线,水域面积226.9 平方公里。
交通环境:港口有着便利的集疏港条件。
京山、沈山、京秦、大秦四条铁路干线直达港口,京沈高速公路、102 、205 国道、秦承公路与疏港路相连。
港口建有170 多公里的自有铁路,有国内较先进的机车和编组场。
先后修建了5 座立交桥,改建扩建了港区公路,形成铁路、公路、管道、船载、空运等循环合理的港口集疏运网络。
秦皇岛港内贸煤炭港口费用构成及交货方式

区域经济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秦皇岛港区内贸煤炭交易的模式,及内贸煤炭在港口中转过程产生的费用、费率、收费方式,为环渤海港口内贸煤炭交易提了一个费用模型,可以帮助交易各方避免因费用界定不清而产生的纠纷。
关键词:秦皇岛;煤炭;费用;交货姚 健◆秦皇岛港内贸煤炭港口费用构成及交货方式一、秦皇岛港区概况秦皇岛股份有限有限公司下属的秦皇岛港区,是我国“西煤东运”和“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由于成立时间长,配套设备完善,其成熟的运营模式被其他港口借鉴,所以秦皇岛港区的港口费用及交货模式对环渤海地区煤炭的成本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秦皇岛港区煤炭装卸主要流程秦皇岛港区全部为机械化装卸作业,这也是环渤海地区煤炭装卸的主要方式。
(一)铁路车流到达港口后,铁路与港口人员进行交接,对《铁路货物运单》进行确认。
(二)火车车皮经过翻车机进行翻空作业,并在电子轨道衡上称量毛重、皮重。
(三)煤炭沿翻堆线皮带机运送到煤炭库场堆料机,通过堆料机将煤炭堆卸在指定垛位。
(四)船舶靠泊后,取料机对指定垛位进行取料作业,煤炭经取装线皮带机到达装船机后,装入指定的舱位。
(五)装船作业结束后,港口和船方人员对船舶装载煤炭的数量以水尺计量方式进行确认。
三、港口主要交货方式(一)场地交货:煤炭经铁路到达港口堆场后,按煤炭交易合同,货权由发货人转移至港口作业委托人,其计重依据为港口轨道衡的过衡数据。
(二)船板交货:煤炭从港口堆场进入船舱后,货权由港口作业委托人转移至收货人,其计重依据为公估机构提供的水尺计量数据。
(三)更转:以书面协议的方式,将煤炭所有权由原作业委托人转移至新作业委托人,作业委托人港口台账上的存煤相应变化,一般煤炭还保留在原垛位上,不发生实际的物理位移。
船板交货和货权变更方式相对复杂,其中包含一些在港口产生的费用,对煤炭交易价格有一定影响,下面以秦皇港区为例,着重对这部分费用进行分析。
四、秦皇岛港区主要港口费用及计费标准和方式(一)港口作业包干费秦皇岛港区的港口作业包干费用包括从卸车、堆垛到取料、装船全部过程所产生的全部费用(不含库场使用费),该费用为港口经营人自主订价,但需报物价主管部门备案,目前费率是23元/吨,由港口经营人向作业委托人收取,是港口费用中的主要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皇岛港煤炭运输基本情况
秦皇岛港分为东港区和西港区。
东部港区主要为原油、成油品码头、煤一、二期码头,大型现代化煤炭运输码头——煤三期、煤四期码头、煤五期码头。
西部港区主要为港口杂货、集装箱码头及港口配属设施等。
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大楼及港口综合业务大厅位于西港区。
港口现有生产泊位4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生产泊位42个,最大可接卸15万吨级船舶,年设计通过能力2.23亿吨,拥有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煤炭码头和装备先进的集装箱、杂货码头,进出口货类主要为煤炭、集装箱、石油、矿石、钢材、化肥、粮食、水泥、饲料等。
秦皇岛港2011年共完成货物吞吐量2.8亿吨,超过年度计划2298万吨,同比增长8.9%。
其中,煤炭完成2.53亿吨,同比多完成2876万吨,增长12.8%。
秦皇岛交通便捷,通讯发达。
秦沈高速铁路、京哈、京秦、大秦四条铁路干线和京秦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102、205国道贯穿全境。
从北京、沈阳到秦皇岛只需两个多小时。
以煤炭、石油等能源输出为主,兼营杂货和集装箱运输,是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港口。
2010年货物吞吐量突破2.5亿吨,跻身世界大港之列,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秦皇岛港是世界第一大能源输出港,秦皇岛港创造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大能源输出港世界纪录,是我国“北煤南运”大
通道的主枢纽港,担负着我国南方“八省一市”的煤炭供应,占全国沿海港口下水煤炭的50%。
目前比例正逐年下降,因为周边港口的发展和竞争。
自然条件:
港口自然条件优良,港阔水深,风平浪小,一年四季不冻不淤。
港口共有11.59 公里海岸线,水域面积226.9 平方公里。
交通环境:港口有着便利的集疏港条件。
京山、沈山、京秦、大秦四条铁路干线直达港口,京沈高速公路、102 、205 国道、秦承公路与疏港路相连。
港口建有170 多公里的自有铁路,有国内较先进的机车和编组场。
先后修建了 5 座立交桥,改建扩建了港区公路,形成铁路、公路、管道、船载、空运等循环合理的港口集疏运网络。
港口有10 万吨级航道和先进的通信导航系统,利用GPRS 技术,保证超大型船舶在狭长航道安全通行。
港口经济腹地辽阔,是中国华东、华南经济发达地区主要能源供给港,也是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域的大型商贸港。
港口进出口货类主要为煤炭、石油、矿石、化肥、粮食、水泥、饲料等。
港口目前拥有全国最大的自动化煤炭装卸码头和设备较为先进的原油、杂货与集装箱码头。
共有生产泊位45 个,港口设计年通过能力
2.23 亿吨,其中,煤炭设计年通过能力 1.93 亿吨。
下水煤炭、出口煤炭均占全国沿海港口下水总量的40 %以上,
周边港口竞争情况:
近一两年,秦皇岛港市场份额将有所下降,煤炭运输呈现多元化格局。
秦皇岛港是我国北煤南运的主枢纽港,对缓解南方地区煤炭供应紧张,推进区域间战略资源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该港煤炭运量随着北方港口海运煤炭数量的增加而同步增长,秦皇岛港从2001年煤炭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吨以后,通过扩能建设和科学管理,煤炭运量呈快速增长态势,2007年秦港煤炭吞吐量首次突破2亿吨,2010年完成煤炭吞吐量达2.24亿吨。
目前,由于无新增煤炭通过能力,使该港煤炭运量的发展受限,只能通过挖潜增效来提高运输数量,预计煤炭吞吐量能够在2.1-2.2亿吨之间徘徊。
与此同时,由于周边港口的相继崛起,同质化竞争的加剧,秦皇岛港煤运市场份额会有所降低,90年代初,秦皇岛港煤炭运输市场份额达70%,而到了2000年,秦港海运市场份额降低到50%,而
2010年,该港市场占有份额只有41.6%。
随着唐山煤炭港口群的崛起,以及天津港和黄骅港的煤码头的扩能增量,秦皇岛港煤炭运输市场份额会进一步降低。
若无新增能力投产,预计3年后,秦皇岛港煤炭海运市场份额会降低到31%左右。
目前,秦皇岛港上马新煤码头的可能性很小,而煤五期两个待泊泊位靠船仍然受到海事部门的限制,整个秦皇岛港煤炭运输能力基本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
如果受天气因素影响小、封航次数较少的话,估计秦皇岛港煤炭运量最多能够达到2.4亿吨/年左右,(2011年底,突破2,5亿吨),依靠现有条件大幅增加秦港煤炭运量的可能性很低。
随着唐山港几大港区的建设和逐步达产,天津港和黄骅港的扩能工程相继建设和投产,秦皇岛港在煤炭海运中的主导作用被削弱。
3-5年后,唐山港也将成为继秦皇岛港后的又一个两亿吨运煤港,而黄骅港、天津港煤炭运量也将双双达到1亿吨以上(预计黄骅港年煤炭吞吐量能够达到1.3亿吨,天津港将达到1亿吨),以上四大发煤港煤炭运量总共将达到 6.54亿吨,占北煤南运总量的86%以上。
能够更好的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满足东南沿海地区电力、冶金、化工等企业用煤
需求,也促使沿海煤炭运输格局趋向多元化。
近两年,秦皇岛港进一步完善效率考核机制,使考核指标量化到各个生产环节和岗位。
煤炭调度指挥中心充分发挥铁路、港口、海事部门合署办公的优势,实现调进效率最大化,增加了有效作业时间。
秦皇岛港加强与大客户间的战略合作,保障车船货有序衔接,形成了集煤炭现货交易服务、信息服务、物流服务及金融服务于一体的市场体系。
重视发展环保仓储运输:
秦港集团坚持“构筑绿色枢纽、共享碧海蓝天”的环
保理念,追求绿色增长模式,截至目前,企业环保投入资金累计3亿元以上。
2006—2007年,港口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天数分别为296天和334天。
为保证奥运期间的城市空气质量,今年年初,秦港集团投资6500万元,修建龙源大道煤三期防风网,工程将于6月底全部完工。
届时,防风网将通过改变风向、降低风速达到抑尘、控尘功效,对进一步改善秦皇岛市大气环境质量。
秦港集团开创全国港口企业利用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入海水解决工业大量用水的先河,目前煤炭除尘、港区绿化、道路洒水、消防灭火主要利用中水和汤河入海水,为城市节省了大量宝贵的水资源。
秦港集团投资3600万元,建设秦皇岛港中水处理厂,回收利用二级处理后的城市污水作为水源,经过深化处理达到城市再生水水质标准后回用,日供水能力为3万吨,中水的大量使用,使港口洒水除尘系统的环境效能得到充分发挥,中水回用工程成为港口发展循环经济的典范工程,收到了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007年—2015年,秦港集团将投资10亿元用于环境治理,使港城人民共享碧海蓝天。
通过持续深入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将把秦港集团打造成为公司制度完善、竞争优势强劲、经济效益领先的码头运营商和综合物流服
务提供商。
附:大秦铁路
大秦铁路自山西省大同市至河北省秦皇岛市,纵贯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全长653千米,是中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之一。
大秦铁路是中国新建的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重载运煤专线,1992年底全线通车,2002年运量达到一亿吨设计能力。
为最大限度发挥大秦铁路作用,有效缓解煤炭运输紧张状况,自2004年起,铁道部对大秦铁路实施持续扩能技术改造,大量开行一万吨和两万吨重载组合列车,全线运量逐年大幅度
提高,2008年运量突破3.4亿吨,成为世界上年运量最大的铁路线。
2010年12月26日,大秦铁路提前完成年运量4亿吨的目标,为原设计能力的4倍。
2012年七月六日,秦皇岛港煤炭日均吞吐量62.53万吨,比上上周下降6万吨,下降幅度达8.77%。
“这些数据说明,大秦铁路运能利用率也相应下降。
”昨日有分析师表示。
而且,数据还没有反转的迹象。
上述分析师提供的数据显示,上周秦皇岛港煤价继续下挫,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较上周下降高达50元,至615至625元/吨。
煤炭市场供过于求局面一时难改善,目前秦皇岛港库存以稳为主,或有小幅回落。
截至7月6日,秦港库存为872.9万吨,较上上周下降2.5万吨,降幅0.29%。
全国发电燃料主要来自煤炭,经济放缓,电力需求下滑,整个煤炭需求市场衰退,预计后期秦港动力煤价格下行仍将延续。
对大秦铁路来说,运能利用率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2011年,大秦线运输了4.4亿吨,而根据大秦铁路2012年的经营目标,公司将通过扩能改造,争取达到4.5亿吨的运量。
运量多少是根据实际需求状况
预测的,公司的经营目标本身也反映了其对运能利用率的“保守”态度。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