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港港口分析
论秦皇岛港的核心竞争力

论秦皇岛港的核心竞争力干散货码头运营能力是秦皇岛港的核心竞争力,是支撑秦港百年基业和实现未来战略发展的基础能力。
我们必须依托基础能力,大力提升集装箱、件杂货、石油和液体化工码头运营以及综合物流服务能力,推动港口向多功能、多货类平衡发展的综合性大港迈进,巩固和强化秦皇岛港持续稳定的竞争优势.干散货码头运营能力是秦皇岛港的核心竞争力一般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概念和行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所独具、能在一系列产品和服务中取得领先地位并保持长期稳定竞争优势的能力。
秦皇岛港是以港口装卸为基本作业方式的企业。
从产业分类来看,属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范畴,提供给社会的产品是服务。
因此,其核心竞争力具有服务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般特征,即根据本行业的业务特征提供服务,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服务客户、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
从所处行业来说,秦皇岛港是一个大型港口企业,属于交通运输业范畴,该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通过运营交通运输行业的核心业务如海运、铁运、汽运、仓储、综合物流服务、装卸、码头经营等而提供独特服务的能力。
港口装卸、码头运营是港口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服务的基本特征,是秦皇岛的核心业务之所在。
港口企业以其主营货类为标准,区分为散货港、集装箱港等不同类型.因此,秦皇岛港核心竞争力的确定应当围绕码头运营和世界最大干散货港这两个基本特征来考虑。
跳出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认识误区.判断和确定秦皇岛港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澄清几个认识上的误区。
首先,资源不是能力,优势资源、核心资源不等于核心竞争力。
其次,单项、普通能力不是核心竞争力.第三,能力的载体不是能力本身。
技术、货类、功能、设施与设备、文化、战略、品牌等都是港口核心竞争力的载体和依据,支撑秦皇岛港取得竞争优势,但它们本身并不是秦皇岛港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必须以核心业务为依托,源自核心业务.秦皇岛港自然条件优良,集疏运条件便利,拥有生产泊位4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42个,年设计通过能力 2.23亿吨,拥有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煤炭装卸设备和装备先进的原油、杂货与集装箱码头,通过经营、管理码头设施提供码头装卸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取得回报,码头运营是秦皇岛港的核心业务。
中国主要煤炭港口介绍

我国主要煤炭港口介绍(2021-10-30 02:29:21)■秦皇岛港简介秦皇岛港始建于1898年,它位于渤海湾北岸中部,〔北〕京、〔天〕津、唐〔山〕经济区的东侧。
港口自然条件优良,素以不冻、不淤、浪小而著称,两条主航道处于免维护状态,作业根本不受自然气候的影响。
秦皇岛港具有广阔的煤炭资源腹地和优越的铁路集港条件,来自中国山西、陕西、内蒙和河北的煤炭,可通过大秦、京秦和京山三条铁路干线直达港内。
特别是大秦线,去年煤炭运量实现1.5亿吨,是中国能力最大的煤炭运输专用铁路。
秦皇岛港有中国最大的专业煤炭港区,拥有先进的煤炭装卸设备,卸车和装船均实现了自动化管理。
目前,秦皇岛港除西港区仍沿用绞龙方式卸车外,东港区全部采用翻车机工艺,特别是煤三期、煤四期翻车机均可接卸万吨列车。
运煤列车可直接进入翻车机,在不摘钩的条件下进行翻车作业。
目前秦皇岛港共有翻车机10台,单台最高卸车效率可达5400吨/小时。
秦皇岛港共有煤炭专用堆场148万平方米,最大堆存能力为522万吨;共有煤炭专用泊位15个,合计设计通过能力为1.22亿吨;共有煤炭装船作业线22条,单线最高效率可达6000吨/小时;共有两条航道从船舶进出港使用,其中主要供煤炭船舶通航的东航道底宽200米,水深16.5米,历史曾通航的煤炭船舶最大受载吨数为13.5万吨。
“DGPS〞导航系统可为进出港船舶提供全天候效劳。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煤炭等根底性能源的需求大幅度增长,对港口的运输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此,秦皇岛港正在投资进行大规模的煤炭扩容建设:〔1〕煤四期扩容工程:新建1个3.5万和1个5万吨级煤炭专用泊位,新建煤炭专用场地25.7万平方米,并对煤四期翻车机和堆场进行能力整合。
该工程预计于2005年三季度末完工。
届时,秦皇岛港将新增设计通过能力1500万吨/年。
〔2〕煤五期工程:建设2个5万吨级、1个10万吨级和1个15万吨级煤炭专用泊位,10条总堆存能力为400万吨的煤炭堆场,4台8000吨/小时*台的装船机、3台6480吨/小时*台的翻车机。
秦皇岛港港口分析

秦皇岛港分析交通运输(港口经营与管理)目录1发展现状1.1港口地理条件1.2港口业务1.2.1煤炭业务1.2.2杂货业务1.2.3油品业务1.2.4集装箱业务1.3港口运营现状2演化过程3港口网络4腹地特点5发展趋势1港口现状1.1港口地理条件秦皇岛港位于我国环渤海西岸,京、津、唐经济区的东侧。
它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煤炭中转港口;根据国家能源政策、产业政策和能源运输布局,秦皇岛港被确定为国家级煤炭主枢纽港,是“三西”煤炭基地的重要出海口岸。
年煤炭吞吐量占全国沿海港口下水煤炭总量的46%。
曾被李鹏同志称为“国民经济的一颗重要棋子”,也被温家宝总理称为“国家经济的晴雨表”。
秦皇岛港是以能源运输为主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口岸,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输出港和散货港。
港口地处渤海北岸,河北省东北部,自然条件优良,港阔水深,不冻不淤,共有12.2公里码头岸线,陆域面积11.3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26.9平方公里,分为东、西两大港区。
东港区以能源运输为主,拥有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煤码头;西港区以集装箱、散杂货进出口为主,拥有装备先进的杂货和集装箱码头。
1.2港口业务秦皇岛主要以煤炭运输为主,杂货、油品、集装箱业务为辅。
港口现有生产泊位48个,包括42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含5个10万吨级以上泊位)。
在该等泊位中,21个为煤炭泊位,7个为油品及液体化工泊位,17个为杂货泊位以及3个为集装箱泊位。
秦皇岛港的设计年通过能力为每年2.2445亿吨及75万标准箱。
秦皇岛港同时为货物提供仓储服务。
秦皇岛港拥有堆存能力为1,027万吨专业化煤炭堆场,堆存能力为219万吨的杂货堆场,15个总仓储能力为28.6万立方米的油罐,以及集装箱堆存能力为2.3万标准箱的堆场。
1.2.1煤炭业务为保证国家能源运输安全,秦港股份公司强化内部管理,科学分配货源,保证设备完好率,提高综合生产效率;加强路港协作,联合调度指挥,提升路港系统作业效率;率先在全国沿海港口开辟煤炭运输准班轮航线,创建煤炭物流运输新模式,矿、路、港、航、电实现互利共赢;与电力企业、煤炭用户签订煤炭互保协议,推行场地、泊位长租模式,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保证电煤供应充足;开展配煤服务业务,为客户提供经济适用型煤种,为矿方拓展煤炭市场销路,做到用心服务、精确服务、超值服务;实施“零杂港口”工程,严把煤炭进车、卸车、堆存、装船、验舱五道关,保证进出港煤炭质量;与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中能电力、中海集团、大秦铁路公司联手建立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从事煤炭交易、物流、融资等中介服务,为客户提供煤炭运输业务新平台。
参观秦皇岛港口的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秦皇岛港口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综合性港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战略地位。
为了更好地了解港口的发展现状和运作机制,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于XXXX年XX 月XX日参加了秦皇岛港口的实习活动。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观了秦皇岛港口的货柜码头、散杂货码头、液体散货码头等各个作业区域,并了解了港口的泊位、吞吐能力、货物种类等相关信息。
此外,我还参观了港口的历史展览馆,了解了秦皇岛港口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
在货柜码头,我看到了整齐的货柜堆场和繁忙的装卸作业。
秦皇岛港口的货柜码头拥有先进的装卸设备,能够高效地完成货柜的装卸工作。
同时,我还了解到,秦皇岛港口的货柜吞吐量逐年攀升,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货柜运输枢纽。
在散杂货码头,我参观了粮食、煤炭、矿石等散货的装卸作业。
秦皇岛港口的散杂货码头具备较强的装卸能力,能够满足各类散货的运输需求。
此外,我还了解到,秦皇岛港口正在努力拓展散货市场,增加散货吞吐量的占比。
在液体散货码头,我看到了原油、化工品等液体散货的装卸作业。
秦皇岛港口的液体散货码头拥有专业的装卸设施,能够确保液体散货的安全运输。
同时,我还了解到,秦皇岛港口的液体散货吞吐量也在逐年增长,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液体散货运输基地。
此外,我还参观了港口的历史展览馆。
通过参观,我了解到秦皇岛港口始建于1898年,历经沧桑,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
在展览馆中,我还看到了秦皇岛港口的老照片和历史文物,感受到了港口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秦皇岛港口的作业流程、设施设备和管理体系,对港口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实习也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港口管理专业的学生,我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将来投身于港口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实习期间,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港口的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等。
我认为,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港口管理当局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原创秦皇岛港综合介绍

•
此外,大力发展临港工业、临港商贸和现代物流以及临港旅游业,努力将秦皇岛建 成我国北方重要的临港工业城市、北方最大的粮油食品加工基地、全国重要的商贸 物流集散地,也是秦皇岛港口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具体措施如下: (一)合理规划、调整、完善工业区 (二)改迚交通布局 (1)开通海上国际航线,以此为辐射点。。 (2)建设秦皇岛一类航空口岸 (3)铁路系统
曹铁路到曹妃甸港距离, 集疏运能力高且运输便捷、经济,2007 年将达到 3 亿 t, 进期规划将达 4 亿 t, 铁路集运能力优势明显。 (3)秦皇岛港仍事港口运营的百年专业历程,造就了港口在管理、人才、技术方 面的优势, 在众多竞争港口中, 秦皇岛港煤炭装卸技术先迚, 专业化程度高, 在码头 能力、装卸效率、装卸成本和运营维护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4)财务状冴好, 港口信誉高, 与相关生产、运输和消费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
附彔
· 港口网络
• •
秦皇岛港交通发达,铁路、公路、管道、海运、航空等集疏运条件优越。
国家铁路有(北)京哈(哈尔滨)、(北)京秦(皇岛)、大(同)秦(皇
岛)等干线直达港口幵与码头成龙配套,运力充足有余。铁路是港口集疏运 的主要方式,约占货物集疏运总量的65%~75%。通过城市集疏港道路与102、
· 港口腹地
秦皇岛市辖北戴河、山海关、海港区三个城市区和抚宁、昌 黎、卢龙、青龙满族自治县四个县,总面积7812.4平方公里,人 口276万,具有独特的经济地理地位,位于东北、华北两大经济 区的接合部和半径300千米的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河北省 滨海平原的东北侧,靠近万里长城的东端,地处山海关内外要冲, 属秦皇岛市辖境,因此秦皇岛港口经济腹地遍及中国北部地区, 直接腹地为秦皇岛市和冀东、塞北、辽西地区。秦皇岛距首都北 京只有300公里,地处华北与东北的衔接地,有着便利的交通条 件,靠近京沈高速公路,京山、京秦、大秦、沈山四条铁路可直 通港口,给集疏运带来了便利条件。按港口功能分工和货源分类, 秦皇岛港主要货源煤炭分布于山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宁夏、陕 西北部,以及河北、北京等,这些地区都是中国著名的煤炭生产 地。内贸煤炭主要流向沿海工业较发达的沪、浙、苏、闽、鲁、 粤、桂、琼、辽等九个省市,约占全港煤炭中转量的五分之四; 外贸煤炭主要流向日本、东南亚、欧洲,以及中国的台湾省和香 港特别行政区。
秦皇岛港口介绍

秦皇岛港口详细资料自然条件气象:风况:常风向西南西(WSW),出现频率为10.6%。
强风向为东北东(ENE),实测年平均风速3.9米/秒,最大风速23.9米/秒。
春、秋季多西南风或西南西风,冬季为东北或东北东风,夏季多南风。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656.2毫米,年最大降水量1221.21毫米,年最小降水量419.5毫米。
年降水主要在6~8月间,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以上。
日最大降水量215.4毫米。
雾况:据统计能见度小于1000米影响港口作业的天数年平均为9.2天,其中持续在4小时以上的雾日为5.8天。
雾日多发生在春末夏初。
气温:季节较明显。
多年平均气温10.3℃,夏季最热在8月份,月平均24.5℃,冬季最冷在1月,月平均气温-6.5℃。
冰况:附近海域每年初冰日为11月下旬,终冰日为翌年3月上中旬,冰期平均为105天,最长可达124天,常年岸边有少量固定冰,冰的厚度一般为10~30厘米,5米等深线以外很少出现固定冰,对船舶航行和港口装卸运输生产无影响。
水文:潮汐:潮汐类型是以日潮为主的相对不规则的混合潮型,验潮零点在黄海平均海平面下0.835米(即验潮零点与理论深度基准面相同)。
最高高潮位2.55米,最低低潮位-1.43米,平均海面0.89米,平均高潮位1.24米,平均低潮位0.53米,平均潮差0.7米。
潮流:涨潮流向为西南西(WSW),落潮流向为东北东(ENE),属往复流。
平均流速0.5节,最大涨落潮流速分别为1节和0.7节。
波浪:秦皇岛外海水域开阔,波浪比较大,以风浪(含以风浪为主的混合浪)为主,约占75%,常浪象是南向,频率为39%。
实测最大波高3.3米,波向南东。
该海区波浪特点是无浪日少,无浪的频率仅为6.3%;小浪多,其中0.8米以下的波高占87%,0.9~1.2米的波高约占8.8%,1.3米以上的波高仅占4.2%。
交通状况秦皇岛港交通发达,铁路、公路、管道、海运、航空等集疏运条件优越。
国家铁路有(北)京哈(哈尔滨)、(北)京秦(皇岛)、大(同)秦(皇岛)等干线直达港口并与码头成龙配套,运力充足有余。
秦皇岛港为什么是不冻港

秦皇岛港为什么是不冻港?
我们知道,一般河水在0°时开始结冰,海水因为含有盐分,结冰的温度就更低些,也就是说,含盐分越多,越不容易结冰。
秦皇岛港附近没有较大河流注入海洋,海水含盐分较高,所以不容易结冰。
而天津港位于海河口附近,海河大量的淡水流入海洋,冲淡了海水,使海水所含盐分变少,这就是天津港比秦皇岛港容易结冰的原因之一。
秦皇岛港是建在一座小山边的。
这座山是燕山余脉向东延伸的部分,山体紧逼海边,海港依山建立,港湾面临较深的海区。
我们知道,海洋是一个巨大无比的贮热仓库,它能够吸收和贮藏大气的热,并且把热保存起来,严冬来到以后,海洋缓缓地把热放散出来,减轻冬季严寒的程度,因为秦皇岛港的海水深,海水贮藏的热也比天津港的多。
这是使秦皇岛港冬季不冻的又一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就是海流。
海流对秦皇岛成为一个不冻港,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流经秦皇岛的海流,是从黄海流来的一股暖流,它给秦皇岛带来的热,使得海水不易结冰。
这股暖流流经的地方,正好形成了一条不冻的航道。
黄骅港港口现状及规划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秦皇岛港、京唐港、黄骅港和曹妃甸的调研报告为了加强市场信息采集工作,健全市场信息采集网络,准确掌握环渤海主要港口信息,按总部领导要求,市场一科、连云港中转站于9月6号至9月10日对秦皇岛港、京唐港、黄骅港和曹妃甸四港进行调研。
具体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秦皇岛港(一)港口现状秦皇岛港陆域面积11.3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26.9平方公里(分为东、西两大港区,东港区以能源运输为主,拥有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煤码头;西港区以集装箱、散杂货进出口为主,拥有装备先进的杂货和集装箱码头)。
煤炭业务由秦港股份公司第二、三、六、七、九港务分公司共同经营,堆存能力设计为1042.5万吨。
港口自营铁路与太原局国铁联网,多数使用C80型车皮,参杂混用少量C64、C63车皮,平均每天进港6500-8000车,最大能力为10000车。
该港仅第二、三公司使用铁路运输,但二、三公司装卸能力较小,每年仅200万吨左右。
在接卸操作中,翻车机后端部分直接使用输送皮带进入堆场,前端则属于大秦线。
铁路收费统一为0.12元/吨。
秦皇岛港翻车机卸车系统选用三线三翻式,按照接卸2万吨编组列车、4台牵引机车通过翻车机的要求设计,单机最高卸车能力7200吨/小时,最高装船能力9250吨/小时。
该港现有生产泊位4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2个,最大可接卸15万吨级船舶,年设计通过能力2.23亿吨。
煤炭专业泊位为21个,年设计通过能力1.93亿吨。
秦皇岛港煤炭来源主要有山西、蒙西、陕西、宁夏等,主要发煤单位包括中煤、神华、伊泰、同煤等,占据了秦港货源调进总量的76%。
煤种主要有神1-3号、平1-8号、大友1号2号、准2-5。
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交通部直接投资建设,并设立秦皇岛港务局管理秦皇岛港港政事务和码头设施,经营港口运输业务。
2002年,秦皇岛港下放河北省管理,同年9月整体转制为秦皇岛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后经河北省委、省政府批准,依据《公司法》等法律规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省属国有独资港口集团,由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成立了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集港口建设、开发、经营,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以及投融资功能于一身,集团总部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皇岛港分析交通运输(港口经营与管理)目录1发展现状1.1港口地理条件1.2港口业务煤炭业务杂货业务油品业务集装箱业务1.3港口运营现状2演化过程3港口网络4腹地特点5发展趋势1港口现状1.1港口地理条件秦皇岛港位于我国环渤海西岸,京、津、唐经济区的东侧。
它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煤炭中转港口;根据国家能源政策、产业政策和能源运输布局,秦皇岛港被确定为国家级煤炭主枢纽港,是“三西”煤炭基地的重要出海口岸。
年煤炭吞吐量占全国沿海港口下水煤炭总量的46%。
曾被李鹏同志称为“国民经济的一颗重要棋子”,也被温家宝总理称为“国家经济的晴雨表”。
秦皇岛港是以能源运输为主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口岸,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输出港和散货港。
港口地处渤海北岸,河北省东北部,自然条件优良,港阔水深,不冻不淤,共有公里码头岸线,陆域面积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平方公里,分为东、西两大港区。
东港区以能源运输为主,拥有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煤码头;西港区以集装箱、散杂货进出口为主,拥有装备先进的杂货和集装箱码头。
1.2港口业务秦皇岛主要以煤炭运输为主,杂货、油品、集装箱业务为辅。
港口现有生产泊位48个,包括42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含5个10万吨级以上泊位)。
在该等泊位中,21个为煤炭泊位,7个为油品及液体化工泊位,17个为杂货泊位以及3个为集装箱泊位。
秦皇岛港的设计年通过能力为每年亿吨及75万标准箱。
秦皇岛港同时为货物提供仓储服务。
秦皇岛港拥有堆存能力为1,027万吨专业化煤炭堆场,堆存能力为219万吨的杂货堆场,15个总仓储能力为万立方米的油罐,以及集装箱堆存能力为万标准箱的堆场。
煤炭业务为保证国家能源运输安全,秦港股份公司强化内部管理,科学分配货源,保证设备完好率,提高综合生产效率;加强路港协作,联合调度指挥,提升路港系统作业效率;率先在全国沿海港口开辟煤炭运输准班轮航线,创建煤炭物流运输新模式,矿、路、港、航、电实现互利共赢;与电力企业、煤炭用户签订煤炭互保协议,推行场地、泊位长租模式,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保证电煤供应充足;开展配煤服务业务,为客户提供经济适用型煤种,为矿方拓展煤炭市场销路,做到用心服务、精确服务、超值服务;实施“零杂港口”工程,严把煤炭进车、卸车、堆存、装船、验舱五道关,保证进出港煤炭质量;与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中能电力、中海集团、大秦铁路公司联手建立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从事煤炭交易、物流、融资等中介服务,为客户提供煤炭运输业务新平台。
1.杂货业务货装卸设备国内一流,拥有散粮、散水泥筒仓系统和门机、各类起重机、牵引机、挖掘机、载货汽车等设备,可装卸矿石、粮食、化肥、水泥、木材、饲料、各种类型钢材等大宗货物;能承接硫磺、玻璃、生铁、活牲畜、食品油、水果等特种货物,形成了集散 ( 件 ) 杂货运输,散粮、散水泥、散化肥灌包、仓储、运输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物流体系。
秦港股份公司大力发展杂货班轮运输业务,先后开通了至上海的内贸班轮航线和至韩国、非洲的外贸班轮航线;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创新操作工艺,提高装卸质量,实行一站式服务,在同行业中居于领先水平。
油品业务拥有中国第一座管道运输油码头,油品运输由第一港务分公司经营管理。
现有油品生产泊位4个,其中2万吨级泊位2个,5万吨级泊位1个,3000吨成品油泊位1个;拥有油罐27座,容量万立方米,设计年通过能力1540万吨,除原油运输外,还可承担柴油、磷酸、航空煤油、石脑油、奥里油、汽油、甲醇等20余种成品油和液体化工原料的接转业务。
集装箱业务现有集装箱泊位3个,设计年通过能力65万标箱,可装卸第五代集装箱船舶。
堆场面积36万平方米,集装箱专用拆装箱场地4万平方米、专用铁路仓库(丙二类仓库标准,可存放棉麻)和公路仓库(丁类仓库标准)万平方米,仓储条件符合国家出口食品检验检疫要求,港区环境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仓库边有港口铁路专用线与国家铁路网相连接,具备接卸专列条件;装箱点与码头相邻,无需二次倒运,成本低廉。
具备危险品作业资质,可承运烧碱等特种货物。
新港湾公司发挥合资企业优势,业务辐射范围覆盖至新疆、内蒙古、辽宁等地,与多家船公司进行合作,已开通9条集装箱班轮航线,成为内贸运输航线上的干线港。
港口运营现状秦港股份公司通过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港口服务环境,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不断提升,本港货物吞吐量保持持续、稳定上升的良好势头。
2006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迈上2亿吨台阶;2007年,全港吞吐量实现亿吨,并一举成为世界上第一个2亿吨煤炭输出港;2008年,货物吞吐量完成亿吨,创港口生产运输历史新纪录。
2009年,货物吞吐量完成亿吨,延续了港口生产运输的辉煌业绩。
秦皇岛港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也是我国主要对外贸易综合性国际港口之一。
煤炭输出量约占全国沿海煤炭输出量的70%以上,在保证我国北煤南运和煤炭外贸出口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 演化过程早在1898年秦皇岛就被清政府辟为商埠,以运输外运开滦煤为主,开港不久即成为开滦煤矿的主要出海口。
1960年8月,秦皇岛港自己建设的八、九号码头竣工投产,这是港口解放后建设的第一座煤炭码头。
1983年7月,与京秦铁路相配套的秦皇岛港煤码头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形成了晋煤外运、北煤南运的一条水上大通道。
1985年,建成了年吞吐量为2000万吨的煤二期码头。
1989年,又建成了年吞吐量为3000万吨的煤三期码头,使秦港一举成为世界最大的煤炭中转码头,1997年,年吞吐量3000万吨的煤四期码头建成投产。
与此同时,国家先后投资60多亿元,建成了秦皇岛至“煤都”大同的运煤铁路专线。
这样,就形成了以秦皇岛港为枢纽和龙头的、我国北煤南运系统工程。
大同至秦皇岛运煤专用电气化铁路的配套工程——秦皇岛港煤码头三期工程的建成,已使秦皇岛港成为世界最大能源输出港,也是我国以煤炭、石油输出为主的综合性港口。
2001年,设计能力达5000万吨的煤五期工程顺利投产,该码头工艺流程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堪称世界一流,煤五期码头投产使秦皇岛港煤炭运输能力达到亿吨。
经过几年努力,于2006年,煤炭吞吐量突破2亿吨,2009年完成煤炭吞吐量亿吨。
预计秦皇岛港在未来很长时间内,煤炭运输主枢纽港地位不会动摇,在西煤东调和北煤南运两项工程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v1.0 可编辑可修改3.港口网络秦皇岛港是中国内贸煤炭运输大通道的最重要枢纽港,在中国煤炭运输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的煤炭资源主要蕴藏于内蒙古、山西及陕西等西北地区,而国内煤炭消费需求主要来自中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
西北地区生产的煤炭首先经铁路「西煤东运」,从产地运至东部沿海港口,然后经海运「北煤南运」,到达南方地区。
大秦线是「西煤东运」运输大通道中最重要的铁路线。
秦皇岛港位于大秦线东端,铁路线直达港口,占据战略性地理位置,是大秦线运输煤炭的主要中转港,在陆上与多条国道相连。
具有完善的集疏运条件,疏港路与京沈高速路、102国道、205国道及秦承公路相接,自营铁路与国铁联网,拥有国内港口最先进的机车和编组站,“地下大动脉”输油管道连接大庆油田,疏港路直通山海关机场,形成了公路、铁路、管道、空运等循环合理的港口集疏运网络,货物可直达仓库、码头、船边,为客户提供了极为便利的货运条件我国煤炭运输主要通过铁路运输,2008 年我国铁路运输煤炭亿吨,占同期煤炭产量的%。
“铁路+水路”联运的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煤炭长距离运输的最主要方式,而输往东北、京津冀、华中地区主要依靠铁路运输,去往东南沿海主要依靠“铁路+水运”方式。
联运系统主要有大秦线、丰沙大线、集通线和神朔黄线组成的北通道;石太线、邯长线组成的中通道;太焦线、侯月线、陇海线、西康线和宁西线组成的南通道,加上与上述三条通道连接的“北方七港”:秦皇岛港、天津港、京唐港、黄骅港、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
北通道,主要运输大同、平朔、准格尔、河保偏、神府、东胜、乌达、海勃湾等矿区和宁夏的煤炭,在秦皇岛、天津港下水;中通道主要运输西山、阳泉、晋中和吕梁地区的炼焦煤和无烟煤,以及潞安、晋城和阳泉等矿区的煤炭,在青岛港下海;南通道则主要是日照港、连云港。
北通道铁路运输扩张:大秦线进行4 亿吨牵引供电、集疏运配套扩能改造后,2008 年运输煤炭量达到亿吨,09 年大约运输煤炭亿吨,2010 年达到4 亿吨;朔黄线扩能改造后,有望在2010 年形成2 亿吨运输能力,朔黄线09 年煤炭运输量有望达到亿吨;京原线电气化改造后,可实现太原北、石景山南机车交路贯通,提高列车牵引质量,运输能力有望从1700 万/年提高到2700 万吨/年。
由此计算北通道合计新增运能亿吨,共有运能7 亿吨。
中路通道铁路运输扩张:石太线3000 万吨、太焦线900 万吨,合计新增运能3900 万吨/年,共亿吨/年。
中石太线已于09 年4 月1 日改造完成,释放3000 万吨货运能力。
南通道铁路运输扩张:为缓解山西能源输出省铁路运能不能适应运量需求的局面,铁道部作出对对侯月线增流的重大决策。
计划对侯西线实施复线及电气化改造。
将侯西、侯月、新(乡)焦(作)、新(乡)石(石臼所)线建成类似于大秦铁路大能力、高标准的重载煤运主通道,输送能力达到15000 万吨以上。
南同蒲线扩能改造:为更好地发挥侯月线大通道作用、完成侯月线增流及今后运能储备的任务,将南同蒲线到发线延长至1050 米,南同蒲线改造后的设计能力8000 万吨,提高1500 万吨。
到2010 年完成南同蒲线榆次西~侯马北段电气化改造和南同蒲线东镇~华山171 公里增建二线和电气化改造。
改造完成后,南通道综合外运能力由10000 万吨提高到亿吨,新增运能5000 万吨。
图8:我国主要煤炭运输线路年增长运力情况4.腹地特点秦皇岛港地处华北、东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煤炭、原油运输的主v1.0 可编辑可修改要港口,也是其他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口岸,有能源运输枢纽之称。
近年来秦皇岛港正在发展成为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的港口。
秦皇岛港进口货类结构,内贸进口以件杂货为主,占总量的%;内贸出口以煤炭、原油为大宗,占总量的%;外贸进口主要是小麦、矿石、木材、钢铁、化肥、糖、水泥及其他件杂货,占总量的%;外贸出口的货物主要是煤炭、原油、非金属矿石、钢铁、粮食及其他杂货,占总量的%。
港口煤炭货源分布于山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宁夏、陕西北部,以及河北、北京等地、我国著名的大同、开滦、平朔矿及建设中的神府东胜煤田等,都在港口经济腹地内,是我国主要煤炭生产基地。
秦皇岛港国内中转煤炭流向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辽宁等9个省市,约占港口煤炭吞吐量的77%;外贸煤炭出口流向为日本、香港、东南亚和欧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约占港口煤炭吞吐量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