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周作业
a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周末作业2周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周末作业(第2周)班级:姓名:学号:一.基础知识(每题10分,共50分)1.下列词语中,下加横线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脚踝.(huái)着.落(zháo)羚.羊(lín)B诀.别(jué)屡.次(lǚ)嫩.芽(nèn)C树杈.(chā)步履. (lǔ) 敧.斜( qī)D央.求(yāng)脸颊.(xiá)荫.蔽(yìn)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她憔悴的脸上现出怏求般的神色。
B.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摊痪后,她侍弄的花都死了。
C.我喑喑地在那里匿笑缺一声儿不响。
D.我手里攥着万芳送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4. 选出下列有语病...的一句()A.过了一阵子,我突然渐渐地弯下了腰。
B.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
C.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D.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5.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十一"晚上,天安门广场升起的礼花,真是丰富多彩,非常好看。
B.电视屏幕上,一群拿土枪、大刀、长矛的八路军战士,正风起云涌地向日本鬼子冲杀过去。
C.这里盛产柿子,地里、路边、院子里、山坡上,柿子俯拾皆是。
D.校长说:"全市就你一个人进入了奥林匹克赛的圈子,真是凤毛麟角了。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周末作业

七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作业汇总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周周清(一)[测试范围:第1、2课时间:40分钟满分:45分] 一、基础清(18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6分)初春,悄悄地栖息在冬天的尾巴上,像一条休眠的小虫,酝酿.()着朦胧的春意,只等黄莹的第一声啼.()鸣,它就甩掉粗guǎng()的冬天,挣脱严寒的纠缠,盛装lì()临,笑咪咪地沐浴在暖洋洋的春光里。
(1)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2)用横线画出语段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下面的横线上。
(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A.森林公园里到处都是呼朋引伴....的游人。
B.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花枝招展....的女人,她们笑语盈盈而不休。
C.夏天的雨总是淅淅沥沥....地下一阵,让人觉得酣畅极了。
D.冬天来了,那些曾经在繁花嫩叶....中卖弄喉咙的鸟儿,而今不知道藏至何处了。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A.老舍纪念馆是位于北京市丰富胡同19号的普通的一座四合院。
B.温晴的济南,使济南人民带来了欢乐。
C.雪后的济南即使很寒冷,但绝对让人感到温馨。
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用上写景技巧,是能否写好景物的关键。
4.将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4分)①漫天的雨纷然而又漠然,广不可及的灰色中竟有这样一株红莲!②有一次,雨中走过荷池,一塘的绿云绵延,独有一朵半开的红莲挺然其间。
③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④我一时为之惊愕驻足,那样似开不开,欲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的一株红莲!⑤我立在池畔,虽不欲捞月,也几成失足。
A.②⑤①③④B.②④①③⑤C.②⑤③④①D.②③④⑤①二、素养清(13分)5.填空。
(6分)(1)《春》中描写春花色彩美的排比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济宁七中初一语文第二周周作业答案(DOC)

济宁七中初一语文第二周周作业出题人:满红蕾班级:姓名:作业用时:家长签字:__________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水磨.()恐吓.()报酬.()眺.()望跳跃.()雏.()形竭.()力跳跃.()luǎn()石报chóu()沉diàn()积xù()xiǔ()烂蹂lìn()ào()恼鞭cè()shē()望牢sāo() hē()责闲xiá()Cù()然长逝问心无kuì()坚韧.()不bá()二、解释下列词义:1、兴致勃勃:2、获益匪浅:3、猝然:4、沉淀:5、恐吓:6、积蓄:7、眺望:三、古诗默写:春夜洛城闻笛,。
,。
逢入京使,。
,。
四、名著阅读阅读语文课本附录136-139页,回答下列问题。
1、《童年》这部小说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2、在如此艰难困苦、令人窒息的环境里,阿廖沙为什么没有被压垮或变坏、反而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善良的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以下问题。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吾资.之昏: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逮.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旦旦..而学之:_________________ ④迄.乎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卒.于鲁.也传之: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周末作业2周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周末作业(第2周)班级:姓名:学号:一.基础知识(每题10分,共50分)1.下列词语中,下加横线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脚踝.(huái)着.落(zháo)羚.羊(lín)B诀.别(jué)屡.次(lǚ)嫩.芽(nèn)C树杈.(chā)步履. (lǔ) 敧.斜( qī)D央.求(yāng)脸颊.(xiá)荫.蔽(yìn)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她憔悴的脸上现出怏求般的神色。
B.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摊痪后,她侍弄的花都死了。
C.我喑喑地在那里匿笑缺一声儿不响。
D.我手里攥着万芳送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4. 选出下列有语病...的一句()A.过了一阵子,我突然渐渐地弯下了腰。
B.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
C.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D.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5.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十一"晚上,天安门广场升起的礼花,真是丰富多彩,非常好看。
B.电视屏幕上,一群拿土枪、大刀、长矛的八路军战士,正风起云涌地向日本鬼子冲杀过去。
C.这里盛产柿子,地里、路边、院子里、山坡上,柿子俯拾皆是。
D.校长说:"全市就你一个人进入了奥林匹克赛的圈子,真是凤毛麟角了。
七年级语文第12周周末作业

七年级,语文,第,12周,周末,作业,七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学科双休日作业(第十二周)满分:80分建议完成时间:60分钟命题人:张永一、填空。
(12分)《诫子书》一文选自作者、字、三国时国家家,与他相关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等、戒的意思是、书的意思是。
该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8分)。
(1)夫君子之行( ) (2)俭以养德( ) (3)非宁静无以致远( ) (4)淫慢则不能励精( ) (5)险躁则不能治性( ) (6)多不接世( )(7悲守穷庐()(8)年与时驰( )三、.翻译下列句子。
(10分)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5)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四.、请选出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4分)(1)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2)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五、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诫子书》中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3)《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
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周周末作业

初一语文下学期第五周周末作业姓名学号班别成绩一:选择题:(10分)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气魄.pî污秽.huì澎湃.bài 哽.gěng住B.哺.pǔ育惩.chéng罚懊.ào悔胡骑.jìC.屏.障píng 可汗.hán 滋.zī长炽.zhì痛D.燕.yān山泛.fàn滥镐.gǎo头逼狭.xiá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臆测谰语摇篮泛滥B、暇疵装潢穿带魄势浊流C、坦荡景至翘手荡漾D、恫吓字贴丰饶蚱蜢杳然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祖国的安定团结更加激发了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爱国主热情。
B.我家花台上放着白玉兰、玫瑰两盆花卉。
C.青年歌手大赛选手综合素质之所以整体不高的原因是不少歌手忽视文化学习造成的。
D.他那崇高的品德,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B.入夜,亮化扩建后的人民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C.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老师精心设计教案,真可谓煞费苦心。
D.我们对别人成功经验固然需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5.下面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1)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
(2)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
(3)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
(4)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
(5)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
(6)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A.(5)(6)(4)(1)(3)(2)B.(5)(1)(3)(6)(4)(2)C.(1)(3)(2)(5)(4)(6)D.(3)(2)(5)(1)(4)(6)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第1——7题(15分)①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初一第十周周末作业

50分钟
地理
1、绘制中东轮廓图,填写相应信息。
2、构建知识框架。
要求:在绘图本上完成
20分钟
历史
整理本周两课的思维导图,并进行复习记忆。
20分钟
学生只完成作业单内容即可,如有不符,周一到教务处反馈。
学生:家长:
初一第十周周末作业学科Fra bibliotek内容预计完成时间
学生完成时间
语文
1、在生活中,有许多千姿百态、兴味盎然的事物曾让我们心驰神往,流连望返。如:昆虫、花卉、乒乓球、小提琴、集邮、兵器、民俗风情、科学小发明、户外旅游、亲情友谊……请以“沉醉于的世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将题目补充完整;字数600以上,写于日记本上。
2、继续阅读《昆虫记》,并做400字的摘抄和两处点评于摘抄本上。
40分钟
数学
1、报纸38期第二版
2、伴你学58页到59页
60分钟
英语
A层:1.完成报纸A3版,同步练习,第八大题不做。2.阅读A1版短文(缤纷天地,美丽美文、关注天下异域文化),学会先总体阅读掌握短文中心意思,把不会的词汇划出来,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然后查字典,弄清词汇意思。
第18周限时作业(七年级语文) (1)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18周限时作业(七年级语文)班级:姓名:(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基础运用1.在表格内填上恰当内容(16分)二、古诗文阅读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长安秋望杜牧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2.两首诗都写出了“秋气之高远”,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6分)▲▲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请从“狼的角度”概括故事情节。
(6分)两狼穷追屠户(1)▲(2)▲(3)▲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惜时勤勉逝者如斯夫,(1)▲。
(《论语》)(2)▲,意与日去。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3)▲(填主题)河流大野犹嫌束,(4)▲。
(清·谭嗣同《潼关》)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刘禹锡《秋词》)报国壮志僵卧孤村不自哀,(5)▲。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但使龙城飞将在,(6)▲。
(唐·王昌龄《出塞》)美好愿望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7)▲《夜雨寄北》)(填作者)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8)▲。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5.文章最后一段应该怎么朗读?请你结合具体词句,提出两条合理的朗读建议。
(6分)(1)▲(2)▲6.“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雅湖中学七年级第十二周语文周作业
1.下列选项中,字形及划横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喉咙(lǒng) 匿笑(nì) 决别(jué) 水波粼粼
B.草垛(duò) 莅临(1ì) 徘徊(huí) 浑为一谈
C.姊妹(zĭ) 粗犷(guǎng) 着落(zhuó) 咄咄逼人
D.淋漓(1íng) 分岐(qí) 感慨(kǎi) 人声鼎沸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各地应该重视人才,让人才迸发出创新的活力,让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
B.湛蓝的海,洁白的云,时而有几只海鸥掠过船舷,眼前的一切真是栩栩如生。
C.我们漫步在静谧的古银谷森林公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D.今年春天,受冷空气影响,很多景点出现了罕见的雾凇现象,让游客喜出望外。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2分)
A.记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B.据调查,我国超过80%左右的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导致B族维生素、膳食
纤维等元素的缺失。
C.由于合理的体能训练,使他的体重在两个月内减掉了二十多斤。
D.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中国闽商精诚团结、共谋发展的精神。
4.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
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
的心目中很神圣。
A.③②④⑥⑤①
B.③①②⑥⑥④
C.④③②⑥①⑤
D.④①③②⑤⑥
5.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敬辞“令”表示敬重,如“令郎”是对别人儿子的尊称,“令爱”是对别人妻
子的尊称。
B.阅读对方的文章称“拜读”,别人对自己的重视为“垂青”,请对方批评指正自
己的字画为“雅正”。
C.我国古代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称呼有: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
花甲、七十古稀、八九十耄耋等。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
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6、综合性学习
松雅湖中学七年四班同学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有不同的看法,为此语
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
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怎么说?(3分)
正方:我方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
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
困难,从来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
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反方: 7.理解性默写(8分)
(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
,
(2)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触景生情,把现实与梦想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感情的句子是: ,
(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4)白居易有诗云:“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断肠是秋天。
”极言秋之悲凉,《秋词》中与之情调相反的句子: ,
诗歌鉴赏(8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8.下面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中间有一段较长的时间间隔。
作者这样处理是为了强化送别的感伤,酒醒以后,才意识到朋友已经离得很远,倍感凄凉孤寂。
B.最后一句的“满天风雨”点出作者送别归来时的天气,也借用“风雨”写出对朋友出行在外的担忧。
C.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第一句写友人乘舟离去。
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角度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境。
D.诗中有两个人物,一是送行人,二是即将远行的友人。
“酒醒”与“已远”的是友人。
“下西楼”的是送行人。
E.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
景色优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乐情”的手法。
9.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②绝编③,迨④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而思其义,所得多矣。
” (选自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注释]①讲习:共同讨论研习学问。
②下帷:是指东汉董仲舒放下帷帐学习,三年不看窗外事。
③绝编:指孔子读《易》时,好几次把穿书简的牛皮绳子翻断了。
④迨:及,到。
10.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咏其文而思其义,所得多矣。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D.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1)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而思其义,所得多矣。
12.你从这篇文章中获得了怎样的学习方法?文章中的“下帷绝编”皆是关于勤奋学习的故事,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古人有关勤奋好学的故事呢?请写出两个。
(4分)
1.C
2.B
3.A
4.C
5.A
6.我方认为,唐僧的仁爱之心是虚伪的,在惩罚为他一路降妖除魔的孙悟空时,毫不手软;他一意孤行,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人妖不辨,经常被妖魔鬼怪所迷惑,是一个毫无原则、是非不分、固执己见的人。
7.
(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8.(D E ) (4分)
解析:
D.“酒醒”的是送行人,而非友人:对象错误
E.“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手法错误
9.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4分)
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惆怅。
首句写友人乘舟离去,透露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氛围。
次句写友人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运用反村手法,以“红叶青山”的明丽反衬送别的哀愁。
三四两句,写朋友远去之后,心绪不佳,借酒消愁,一觉醒来,已是薄暮时分,满天风雨,一片迷蒙,借景抒情,烘托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离愁更甚。
10.D (2分)
11. (2分)
有时在骑马走路的时候,有时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再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12. (4 分)
熟读成诵、多回味、多思考(任答一点,或言之成理即可)
孙康映雪、车胤囊萤、宋濂抄书、苏秦刺股、孙敬悬梁、匡衡凿壁偷光(任答两个即可)
附译文:
司马温公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
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温公却)独自放下帷幕刻苦读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司马温公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有时在骑马走路的时候,有时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再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