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9《最大的书》

《19.最大的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楚雄开发区实验小学古镇校区

高祖燕

【教材分析】

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在地质勘探队员的眼中,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那上面有雨点留下的脚印,有波浪奔腾的足迹,有丰富的矿藏,还有由树叶、贝壳、小鱼组成的图画……历史的变迁,大陆的沉浮,都写在这本最大的“书”里。本文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朗读的重点在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上。本课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要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欲望。

【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巩固字词;朗读人物对话。

【教学难点】理解最大的“书”。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这是什么?(书)这本书是什么样的?平时看的书里有什么?(2-3个人回答引导出字和画)

2.揭题:是啊,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天,老师将带大家读一本与众不同的书——(补充课题:最大的“书”)。齐读课题。

3.质疑标题:老师想问问,你第一次看到这课题的时候,有什么想问的?师择机板书学生问题

(最大的书是什么?为什么书要引号?这书什么用?为什么叫最大的书?书什么样的?)同学们真会思考。那么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3页,带着刚才的疑问边听录音边找答案,弄清楚最大的“书”为什么加引号?(学生自读)

读完课文,你明白为什么课题的“书”字上要加引号了吗?

(因为这本书不是真正的书,而是指大自然中的岩石,因为它带给了我们很多知识。)(师板书,张贴岩石图片).

同学们真会读书,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这些词语你都会读了吗?

2.出示带拼音词语,开小火车带读:

地质、勘探、煤炭、铁矿、宝藏、雨痕、波痕、一册、趴着、岩石、脚印、陆地、厚厚的、刨根问底

3.强调“雨痕”的痕和“勘探”的读音。有一个字老师要特别提醒小朋友们注意“痕”,前鼻音,跟读。还有一个词由两个前鼻韵组成,这个词语是勘探,释义(在山上、海里寻找煤炭、石油等矿藏,并进行研究)讲解多音字“藏”。注意这里面还藏着个多音字呢!它是是藏zang宝藏藏族藏cang埋藏捉迷藏

4.去拼音,全班齐读。这些汉字的拼音也在和我们捉迷藏呢,看,拼音没了你还会读吗?(全班齐读)哇,小朋友们真棒,已经能把生字准确的读出来了。剩下的问题,相信你们也能够解决掉。三、细读课文,理解最大的“书”

1.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知道岩石就是书,那么岩石哪像书呢?就请同学们默读

1-8自然段,找一找并用横线画一画为什么把岩石称作书呢?看谁找得全?

2.学生默读并完成后指名汇报。

句子一:“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1)生找到第四自然段。(你找得又快又准。出示课文。) 岩石到底哪里像书呢?请同学们找一找关键词(板书:一层一层、厚厚的)PPT择机出示:我们来看这一层一层的岩石还真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呢!

(2)现在就请大家和同桌读一读3、4自然段叔叔和川川的对话。(同桌对读)(3)指名读。

(4)老师也很想读。现在老师当川川,你们来告诉我。引读“哪里有书啊?”“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岩石除了一层一层、厚厚的像书,还有哪里像书呢?指名答。

句子二:“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纹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呀!”

(1)指名读。(你马上就找到了岩石与书的共同点,请全班同学一起来读读这小节)

通过朗读我们明白了,这岩石和书一样都有——字(板书)。

(2)现在男女生分角色读一读这段对话。男生当川川来问,女生来答,老师读旁白。

))板书(雨痕、波痕、矿物))现在你能告诉我岩石上的字是什么了吗?3(.(4)这段话里有一对近义词,你能找出来吗?(脚印-足迹)

(5)雨点的脚印,波浪的足迹。你们想看吗?现在老师就来当一次自然博物馆解说员带你们去看看这些岩石书上的“字”。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

(6)谁来学着老师的样子也来当回小解说员,向别人介绍一下这些岩石?同桌之间先练一练,待会儿请小朋友来说。(同桌练习对话后上黑板解说,一人问,一人答。2-3组)

(感谢几位优秀的解说员!你们讲解得真清楚,我们一下就听明白了。)

除了有字,岩石上还有什么像书呢?(图画,师贴板书)

句子三:“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1)全班齐读句子。恩,这可是叔叔仔细观察反复研究才发现的能发现这些,叔叔是多么惊喜,多么自豪。谁来读读叔叔的话。(2-3人),看!这就是岩石书上的画(课件出示图片树叶,贝壳,小鱼)

(2)多有趣啊!可是,这本岩石书中的树叶、小鱼和贝壳,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呢?

(3)这些岩石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呢?(化石。)他们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文读86页“我知道”里的第一自然段,你就知道了。谁来读一读。

(4)对,这些树叶、小鱼、贝壳本来也有美丽的颜色,可能还是是活的,可由于特殊的地壳运动,他们死后没有腐烂,而是被包了起来,埋在地底下,经过漫

长的时间之后,就变成这个样子,像石头一样,就成了化石。(ppt展示)老师带来了一些化石的图片。你认识这些有意思的化石吗?你能学习课文的样子来说一说吗?师引导学生看着化石图片说“你看,这有,有,那还有!”

(5)你还知道哪些化石?(你真是个课外知识丰富的孩子。)

(6)小朋友,这本岩石书上既有字又有画,而且还是一层一层的,难怪叔叔要说这“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你能学着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指着板书说)

“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上的雨痕波痕和矿物,不就像书上的吗?”

“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不就像书上的吗?”

(7)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3-8自然段的对话吧!(男生问,女生答,师旁白)

3.岩石这本书上有字和画,这又能说明什么呢?(指名答)

4.原来,岩石书上神奇的字和画,告诉我们这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同学们想看地壳运动吗?(PPT )播放微课视频,理解第十自然段中海陆的变迁。.

5.看了图片,听了介绍我们就更清楚了。原来,这有树叶,说明了(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这儿有贝壳还有小鱼说明了(后来,陆地沉下去,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

6.这漫长神奇的变化我们人类无法亲眼目睹,但是这岩石却默默地记录着这海洋和陆地的变迁。在这段话中哪些词语说明地壳运动要经过漫长的时间?谁能把这漫长的变迁过程读出来。(指导朗读)

7.此时的川川听了叔叔的介绍,已经对岩石有了更多的了解,可他还是不满足,他还想知道什么:“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作用呢?”

(1)理解“刨根问底”。你看川川这样一个劲地问个不停,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问,非要把这件事弄个清楚明白。这就叫----刨根问底

(2)齐读。请全班一起来告诉他。(“用处可大哩!它能告诉我们,那里埋着煤炭,那里埋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3)这段话中还藏着一个省略号,老师不禁也要像川川那样刨根问底了:“这个省略号是什么意思啊?”谁来为老师答疑解惑呢。

(4)是的,我们的祖国有着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比如煤、石油、天然气、铁矿、铜矿、铅锌矿等等。把这本‘书'读懂,用处可大哩!它能告诉我们,那里埋着煤炭,那里藏着铁矿,哪里,哪里……(指着气泡说)

8.这些都是祖国的宝藏啊!所以川川听到这高兴地说:“太好了!太好了!”“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师引读)

9.地质勘探员叔叔真了不起!现在你知道川川长大了想干什么了吗?全班一起告诉我。(成为一名地质勘探队员,为祖国做更大的贡献)

三、整体回顾,总结提升

小朋友们,通过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我们了解到了,一层一层厚厚的岩石就是一本巨大的书。也知道了波痕雨痕和矿物就像书上的字,而小鱼树叶和贝壳就像书上的图画,它们告诉了我们许多地质方面的知识。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这本最大的“书”。(师读旁白,1、2组读川川,3、4组读叔叔的话)

四、拓展延伸:

其实,在大自然中,像岩石这样的“书”无处不在。抬头仰望苍穹,日月星辰就是书。快看,这晚上高挂在天空的北斗七星就是书,读懂了它就知道方向的奥秘;举步天地间,风云雷电就是书。看,这是晚霞(火烧云),人们常说“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所以说傍晚天空灿烂的晚霞就是书,读懂了它就知道明天不会下雨;洞悉生活百态,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就是一本神奇、有趣的书!,看,这是恐龙化石,这恐龙化石就是书,读懂了它,就知道两亿年前古生物的进化和生态的演变;……你也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中大自然的“书”吗?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大自然就是一本最大最神奇的书!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去读懂这本耐人寻味的书,去找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奥秘吧!

六、作业布置:

老师也有一本好书要推荐给大家,想知道大自然更多的的奥秘就去看《自然百科全书》这本书吧!

板书设计:】【19.最大的“书”

(厚厚的一层一层的)

画字

树叶波痕

贝壳雨痕小鱼矿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