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个案研究过程——特殊儿童个案研究报告的撰写

合集下载

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个案研究

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个案研究

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个案研究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个案研究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备受关注。

特殊儿童指的是那些在身体、智力、感知、情感、语言等方面存在障碍的儿童。

他们需要额外的支持和服务,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并帮助他们实现全面的发展。

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是一种教育模式,旨在把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放在同一环境下接受教育,通过融合的方式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本文将通过个案研究,探讨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有效性和挑战。

一、个案背景:本研究选择了某市一所幼儿园中的一个特殊儿童,名叫小明(化名)。

小明是一名五岁的男孩,被诊断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在言语沟通、社交互动和注意力集中等方面存在困难。

小明的家长决定将他送入幼儿园进行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希望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促进他的成长和发展。

二、融合教育方案:幼儿园制定了一套针对小明的个性化融合教育方案。

首先,他被分配到一个普通班级中,与普通儿童一起上课。

这有助于他与其他儿童建立友好关系,提高社交交往能力。

教师还设计了针对小明的特殊教育计划,包括一对一的辅导和小组活动。

此外,幼儿园与小明的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并执行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所有教师和工作人员也接受了相关的特殊教育培训,以更好地帮助小明。

三、实施过程和效果: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方法和策略,以满足小明的学习需求。

他们使用了视觉提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帮助小明理解课堂内容。

教师还鼓励其他学生与小明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和游戏活动。

这些努力使得小明在社交互动和注意力集中方面有了显著的改善。

他开始参与班级讨论,与其他儿童互动,并展现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挑战和对策: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教师需要提供个别化的教学和辅导,这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时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幼儿园可以配备更多的特殊教育教师和辅导员,并提供适当的培训和支持。

其次,其他普通儿童可能会对特殊儿童的存在产生困惑或不适应。

特殊儿童个案研究报告摘要

特殊儿童个案研究报告摘要

特殊儿童个案研究报告摘要研究背景特殊儿童是指在某些方面存在发展迟缓、身体或心理功能异常的儿童。

他们需要特殊的护理和教育来满足其特殊需求。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特殊儿童的个案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通过对特殊儿童个案的深入分析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特点和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特殊儿童的个案研究,探讨其心理与行为特点,以及制定相应的教育和康复计划,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发展能力。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深度访谈和观察的方法,对特殊儿童进行了系统的个别评估。

研究对象包括了四名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分别是自闭症患者、多动症患者、智力障碍儿童和听觉障碍儿童。

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主要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情况、与家庭成员和同伴的交往情况、学习和发展状况等方面。

研究结果自闭症患者个案研究结果研究发现,自闭症患者表现出对社交和交流的困难,缺乏情绪认知和表达能力。

他们更喜欢独自活动,对外界环境缺乏关注。

在教育和康复计划中,需要注重社交技能和情绪管理的训练。

多动症患者个案研究结果多动症患者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过动和冲动的特点。

他们难以集中精力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和社交方面都存在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用特殊的学习方法和行为管理技巧。

智力障碍儿童个案研究结果智力障碍儿童的智力发育低于正常水平,他们需要更加个性化的学习和康复计划。

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技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听觉障碍儿童个案研究结果听觉障碍儿童面临着沟通和交流的困难。

他们需要特殊的教育和康复计划,包括使用手语、听觉辅助设备等。

在康复过程中,要注重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和自我表达能力。

研究结论通过对特殊儿童个案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特点和需求,并为他们制定相关的教育和康复计划。

对于自闭症患者,需要注重其社交技能和情绪管理的培养;对于多动症患者,需要采用特殊的学习方法和行为管理技巧;对于智力障碍儿童,需要个性化的学习和康复计划;对于听觉障碍儿童,需要特殊的教育和康复计划来改善其沟通和交流能力。

浅谈进行个案研究的步骤以及如何攥写个案研究报告

浅谈进行个案研究的步骤以及如何攥写个案研究报告

浅谈进行个案研究的步骤以及如何攥写个案研究报告浅谈进行个案研究的步骤以及如何攥写个案研究报告当今的教师,为了适应教育的需求,为了更好的教书育人,要求教师要终身学习,而教师的终身学习离不开教育研究。

教师除了教育实践者这一身份外,还需担当教育研究者这一角色。

教师在教育的一线工作着,比专家学者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教师进行教育研究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

教育研究有许多种方式,文献综述、教育经验总结、个案研究等。

其中由于教师工作在教育第一线,与学生以及课堂有着近距离的接触,这让教师成为最适合进行个案研究的研究者。

一、什么是个案研究?要了解关于个案研究的各方面的问题,首先要知道个案研究是什么。

个案研究主要是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对象进行研究,是一种特别适合一线教师进行研究的研究方式。

一线教师可以通过个案研究,及时了解班级情况,是教育反思的重要手段,同时由于研究的个体数量较少,在研究的同时便于教师因材施教。

二、个案研究的步骤:了解了个案研究是什么之后,便可以对个案研究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一个深入的了解。

在进行最后一步:攥写研究报告之前,个案研究还有几个必要的步骤。

根据对教材相关内容的总结概括,得出了以下六个进行个案研究的步骤:1、认识个体,确立个案:对于第一线教师来说,个案的研究对象是很容易确立的。

学生的一举一动教师都能观察得到,并能从中发现问题,确立自己要研究的问题。

在确定了研究对象之后,也需要制定一套研究计划。

2、收集个案的资料:收集资料是个案研究的重要部分,没有事实资料的收集,个案研究报告便没有了参考依据。

并且为了找出个案研究对象存在问题的原因,也需要通过收集资料找出原因。

收集的资料要具有准确性、一致性和新颖性,尽可能的去避免资料的虚假成分。

3、分析整理资料:分析整理资料是很重要的一步。

对大量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对于个案研究对象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因素,才能更好的开展个案的发展指导。

并对于结论的得出有一定的作用。

4、指导个案的发展:个案的发展指导是在整理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对于学生如何克服困难设计一套方案并实施。

特殊教育个案研究案例(3篇)

特殊教育个案研究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

小明出生时,由于早产加产钳助产,导致其脑部受损,患有轻度脑瘫。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明的病情逐渐显现,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语言表达困难、肢体协调能力差等。

由于家庭条件有限,小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康复训练,导致其学习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二、案例分析1. 诊断与评估根据小明的症状和表现,经过专业的评估,得出以下结论:(1)智力水平:小明智力水平正常,但受脑瘫影响,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较弱。

(2)情绪行为:小明情绪波动大,易怒、焦虑,需要关注其心理健康。

(3)语言能力:小明语言表达困难,词汇量少,需要加强语言训练。

(4)肢体协调能力:小明肢体协调能力差,需要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2. 教育目标根据小明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教育目标:(1)提高小明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2)改善小明的情绪行为,提高其心理素质。

(3)加强小明的语言训练,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康复训练,提高小明的肢体协调能力。

三、教育措施1. 教学策略(1)采用个别化教学,根据小明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图片、实物、游戏等,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

(3)注重培养小明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学习效率。

2. 情绪行为干预(1)关注小明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其心理问题。

(2)培养小明的情绪管理能力,使其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

(3)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小明的情绪变化。

3. 语言训练(1)针对小明的语言表达困难,进行针对性的语言训练。

(2)采用图片、实物等辅助工具,帮助小明理解词汇和句子。

(3)鼓励小明多与他人交流,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4. 康复训练(1)针对小明的肢体协调能力差,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2)采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方法,提高小明的肢体协调能力。

(3)鼓励小明参加体育活动,增强其体质。

四、实施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干预,小明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1. 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提高。

第三章 特殊儿童个案研究的过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第三章 特殊儿童个案研究的过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2、非结构式访谈
• 非结构式访谈:
– 不采用固定的访问问卷,不依照固定的访 问程序进行访谈,鼓励受访者自由表达自 己的观点。
• 优点:
– 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并且细致深入,可以
对感兴趣的问题细致追问,挖掘出生动的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3、半结构式访谈
• 半结构性访谈:
– 它有访谈提纲,有结构式访谈的严谨和标准 化的题目,也给被访者留有较大的表达自己 想法和意见的余地,并且访谈者在进行访谈 时,具有调控访谈程序和用语的自由度。
– 活动及相互影响
– 频率及持续时间
– 其他因素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 (二)观察前的准备
– 确定观察的目的 – 明确应掌握的知识:理论知识;与观察对象
活动有关的知识;与观察任务有关的技术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 (三)制定观察计划
– 确定观察行为:可操作性定义。
– 行为取样:确定行为观察的时间和地点 – 行为记录:准备观察工具,设计行为记录表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1)时间取样
• 时间取样的前提条件
– 行为发生的频率较高:亲社会行为 – 时间是行为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自闭症儿
童自慰行为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2)事件取样
• 事件取样的前提
– 行为发生频率低
– 行为持续时间长
– 行为定义较为模糊
• 事件取样优缺

特殊儿童个案研究报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特殊儿童个案研究报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特殊儿童个案研究报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t|t|t更多摘要:每个教师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都会遇到一两个特殊的儿童,他们的行为古怪、性情暴躁,发展水平低、能力较差.每个幼儿都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和同伴的接纳.而这些特殊儿童往往会牵扯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就从一个特殊儿童的案例入手,通过创设宽松、合作、互助的学习情境,让她在交往中学习,在学习中交往,逐步发展她的语言、认知及各种感情和技能,对她进行行为矫正,最终达到综合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关键词:特殊儿童理解障碍交往障碍语言沟通障碍注意力分散每个老师都会遇到一两名特殊的幼儿吧,他们的行为古怪、性情暴躁,发展水平低、能力较差.每个幼儿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和同伴的接纳.而这些特殊幼儿往往会牵扯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们班就有一个特殊的小女孩,名字叫佳佳.她在家与在外面的表现简直就是判若两人,在家能说会道,与家人相处得很好;而面对陌生的环境,特别是陌生人时,就会心理紧张,并表现出沉默、异常、拒绝等消极的情绪,在幼儿园与老师和小朋友相处也有很大的障碍.一、个案基本情况佳佳的妈妈在她1岁的时候,就到外省读博士后去了.虽然每年都会回来住一个多月,但母爱还是有一定的缺失,再加上佳佳的爸爸又由于工作繁忙,所以把她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照顾.佳佳从小就很少与爸爸妈妈有亲密接触的机会.然而早期亲子依恋的状况恰恰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幼儿的性格和情感发育.亲子依恋不足的孩子往往表现得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内向、自我封闭等等,佳佳就属于这个类型.佳佳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总是对她百般呵护,对佳佳自己能做的事情也都包办代替,而且也很少带佳佳参加户外活动,很少见陌生人,这样过度的保护必然使得佳佳缺少与人交往的机会和能力,同时也遏制了她独立自理能力与社会性的发展.自入园以来,佳佳给我们三个老师最大的印象就是比较安静,胆小怕事,整天缄默不语,除了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来接她时表现出很高兴,急急忙忙的和老师说再见,除此之外她对其他人都不会作出反应.集体游戏时,她会一个人跑到其他地方,表现出与正常孩子很大的不同,如大叫、以及因对交往恐惧导致退缩的行为.上课时注意力不能追随老师,有时自言自语地说着什么,我也尝试过关注她,主动和她说话,并让同伴去提醒她、帮助她,但她总是神情比较茫然,有重复语言,即会重复别人的语言,主动性语言缺乏,说话时你我不分,且非语言表达能力差,不关心别人说的话,即便听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继续做自己的事.二、案例实录实录一:绘画课上,我在教小朋友画画,大家都拿起笔开始画了,佳佳却坐在那里不动手,嘴里发出一些古怪的声音.我立刻制止了她,一会儿,她又发出了声音.我走到她身边,手把手地教她画起来,一会儿画好了一个个小圆糖,于是我让她再画几个.可等我在重新来到她身边时,她却把画纸揉成了一团捏在手心,桌边有几张撕碎的画纸,旁边的孩子“告状”说“黄老师,她乱画,还把画纸给撕了!”我便又拿了一张白纸给她,让她重新画,她一边拿油画棒一边说“红颜色、黄颜色……”我在旁边指导她,手把手地又教她画一遍,让她自己再继续画.又当我在巡视其他小朋友时,佳佳那组上的孩子叫起来“黄老师,她又把纸给撕了”听到同伴的喊声,佳佳坐在那里一点都没有感觉到自己做错了什么.嘴里念着在家里学的唐诗,接着佳佳“啪”的一声把椅子弄倒了,然后转了一圈把椅子扶起来“哈哈”地笑着.实录二:游戏活动开始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去选择游戏内容.只有佳佳在座位上没有动,眼睛无神的看着周围的小朋友们走来走去,嘴里轻轻地念着什么.看到这里,我走过去对佳佳说:“你怎么没去玩游戏?快去玩呀!”说着,我让佳佳站起身并催促她快去!听了我的话,佳佳边说“玩游戏”几个字,便开始站起身来,拖着椅子往小朋友玩的地方走去.走到积木区,佳佳抓起一块积木,眼睛楞楞地看着小朋友搭得积木.这时一位小朋友瞪着眼叫道“不许来这儿,我们这儿人满了!”听到这声音,佳佳满脸的疑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来,佳佳,我们去玩插塑.”说着,我就领着佳佳走到另一边让他坐下.佳佳拿起插塑摆弄了几下,眼睛没有定神地看着其它地方.我走过去对她说:“佳佳,老师来和你一起插,好吗?”佳佳身体摇动着说“好”.我插好一样作品后,让她也来学习插,然后就到其它区域去了,等我再回来一看,发现她还坐在那里没动一下,桌上还是放着我刚才插好的东西,眼睛看着教室里的小朋友.实录三:午睡时,小朋友都在脱衣服准备睡觉.这时,汐汐喊起来“黄老师,佳佳不脱衣服就上床睡觉了”.我走过去一看,果然,她没有脱一件衣服就团缩在床上,也没有把被子盖在身上.我让他起来把衣服脱了再睡,可她看看自己穿的衣服,站在那里直甩膀子.旁边的汐汐对她说“来,我帮你脱.”很快,汐汐帮佳佳脱好了衣服,我对佳佳说“你快谢谢别人呀”.“谢谢别人!”佳佳眼睛谁也不看的说着.这样的回话让汐汐忍不住立即纠正她道:“你应该谢谢我呀!”佳佳又说道“谢谢我!”旁边的果果对她说“你要谢谢汐汐.”“谢谢汐汐”.经过三番五次的纠正,佳佳终于谢对了人.周围的小朋友都笑个不停,而她睁着大眼睛毫无表情的看着.三、个案分析(一)形成佳佳特殊个性的原因1、理解障碍.佳佳理解别人的语言十分困难.当大人或老师向对她提出要求时,她只会做简单的回应,却很少能做出正确的应答.她无法用正常的语言同我们进行沟通,当她想表达自己的需求或情感时,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当别人不理解她所说的话时,她便会歇斯底里地尖叫、发脾气或“哈哈”大笑,以此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同时也希望能引起别人的注意.2、交往障碍.佳佳缺乏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有时表现为对个别事物的执著.她对许多人的态度是冷漠的,见到老师也是面无表情.因为她没有掌握与人交往的技能,当她和别人接触时,时常会感到束手无策,久而久之便失去了与人交往的意愿.也许只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她才不会感到紧张和压抑.3、语言沟通障碍.佳佳的语言障碍表现为不能像正常人那样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只能通过触觉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及真实感受,她经常通过靠近别人来体现亲近别人.4、注意力分散.由于平时家里从不邀请小朋友来玩,没有和同龄孩子在一起玩耍交流的机会,爸爸妈妈又因为工作忙,很少关注她,她只有和爷爷在一起,于是爷爷就经常教她学念儿歌、学念唐诗,机械地背诵让佳佳的脑子里充满了儿歌与唐诗,兴趣和注意力都在背诵上,对周围的其他事物就没有关心,也很难提起对外界的关注,以至于在课堂上,表现为注意力不能追随老师.(二)解决策略1、创造友爱互助的集体氛围.幼儿园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之一,孩子在这里会对秩序、规则、道德等建立起初步的认识,老师的态度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老师可引导孩子们都来关心、帮助佳佳,主动和她一起玩,如:我在班上选择了几个能力强的或是人缘好的孩子,让他们有意识地与佳佳建立起玩伴关系,利用同伴带动的方法帮助她提高交往能力.2、利用宽容的心理,适时引导.特殊儿童的行为差失,常是他们在困惑、迷失或震惊的人生体验中寻求生存的结果,他们大多不会解读别人的反应,因而在集体中会感到不适应.如在老师讲课或说话时常常会下位,这时因为她不能理解为什么非要坐在这儿听讲;有时她的尖叫声则可能是为了引起他人对自己的注意,或是自己对内心产生压力做出的一种宣泄等等.对于这些行为,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其宽容一些,不要立即采取严厉批评,因为这样的孩子往往没有耻辱感,所以她对老师的批评可能会无动于衷,也就谈不上明显的收效.但宽容并不意味着不作为,任其差失行为发展下去,而是指不要用严厉的态度来对待,应该想办法探究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帮助她纠正.在一日生活中尽量关注她,特别是在和她目光对视时就给她一个甜甜的微笑.走过她身边时就摸摸她的头和小脸,同时和家长取得一致的意见、统一教育行为.多用赞赏的、表扬的语言,强化他好的行为.3、抓住契机进行教育.根据观察发现,在她的发展过程中会有一个智力活跃期,表现出对某种事物和活动的特殊兴趣和爱好,这是对其进行语言训练的最佳时期.例如:佳佳有一段时间非常喜欢搭积木.拿到积木他总喜欢翻来覆去的观察,爱不释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抓住时机,利用积木与她沟通交流,促进她的语言发展.我教她边指边说出积木的颜色,并按颜色分类,她很乐意学而且轻松地学会了.又如:佳佳小朋友喜欢唱歌,每当听完她的演唱,我都会给予充分的肯定,使她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趁她高兴时请她说出歌曲的名字,她都能对答如流.可见,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下,她也有交流的兴趣,善于发现并抓住这样的时机随机地选择语言内容对其进行训练,可以有效地激发她的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的兴趣,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效果通过上述方法,经过三年的个别指导,佳佳的各方面都得到了基本的稳定.她和班上的几位同伴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她能够主动地在大人的提示下同别人打招呼,跟大家进行简单地交流,学会了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前那种歇斯底里的尖叫声和“哈哈”的笑声日渐减少.看到佳佳这三年里所取得的进步,作为老师,我感到十分欣慰,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应该多一双慧眼,多一份关爱,多一点求知的态度,为孩子的教育寻找正确的方向.。

特殊儿童个案研究

特殊儿童个案研究

特殊儿童个案研究
介绍
本文档旨在进行特殊儿童个案研究,分析和讨论特殊儿童在教
育环境和社会生活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需求。

通过深入研究个案,我
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特殊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文档将探讨特殊儿童的个案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

特殊儿童个案研究方法
特殊儿童个案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

其中,定性研究方法可以帮
助我们深入了解特殊儿童的个体经历和观点,而定量研究方法则可
以提供更具体的数据和统计结果。

通过综合使用这些方法,我们可
以得到更全面的特殊儿童个案研究结果。

数据分析
在特殊儿童个案研究中,我们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仔细的分
析和解读。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特殊儿童的教育水平、社
交能力、家庭背景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我们也可以比较不同特殊
儿童之间的差异,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支持措施。

研究结果
特殊儿童个案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果,以促进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融入。

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可以提出教育机构、家庭和社会的改进建议,以更好地支持特殊儿童的需求。

结论
特殊儿童个案研究是为了深入了解特殊儿童的需求和挑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的重要研究方法。

通过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深入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果,为特殊儿童的发展和融入社会提供支持和指导。

(字数:174)。

特殊学生的个案研究报告-最新教育文档

特殊学生的个案研究报告-最新教育文档

特殊学生的个案研究报告一、研究对象存在的主要问题八年级学生小超经常缺课。

特别是最近,隔三差五地不到校。

而他缺课的原因都是一样的:和父母争吵甚至动手后离家出走。

一两天后,他的父母根据班主任老师调查的线索在网吧或同学家(大多已辍学回家,在社会上闲逛)找到小超。

被强行带回家的小超两三个星期后再出演同一幕闹剧。

二、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1、性格特点小超身体结实、精力充沛、性格外向、多动淘气。

他有厌学情绪,上课时极易走神,喜欢招惹周围的学生,状况不断。

平时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和劳动。

是非观念淡薄,没有纪律秩序观念。

2、家庭状况小超的父母都在同一家较大的企业里上班,工作轻闲,收入尚可。

夫妻二人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小超身上,一心一意地培养儿子,对小超寄托了极大的希望。

从上幼儿园起,小超的爸爸就负责接送小超。

现在上初中八年级的小超和爸爸一样高,甚至更壮实一些,他还是坚持接送,并且风雨无阻。

小超的妈妈在家做好饭等着这父子俩。

饭后,夫妻二人就分工辅导小超的学习。

内容包括预习、复习、订正错题和检查家庭用业。

小超的妈妈文化程度较高,大部分都是她在管小超的学习,对小超的学习管理非常细致到位。

3、矛盾实录小超今早又没到学校。

班主任打通了家长的电话。

十几分钟后,两位家长就赶到了学校。

小超的妈妈哭红了眼睛,小超的爸爸非常愤怒,脸上还有伤痕,两人都很疲惫。

(1)班主任和小超父母。

小超爸爸:小超一直嫌我们管得太多太严,开学初提出想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爷爷奶奶那读书,并且主动保证要搞好学习。

因为太了解自己的儿子――贪玩,我们根本不敢答应他的要求。

小超自己的打算落空了,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气,从开学到现在一直找茬和他妈妈吵嘴,竟对妈妈说:‘这个家有你没我,有我没你。

’这句话说得太绝情了,不像是一个儿子说的,好像他妈妈是他的仇人。

(2)班主任和小超。

小超告诉班主任,他的父母对他的管教让他透不过气来,他一直在争取摆脱父母的机会:先是提要求,结果无法得到一点松动,最后忍无可忍就不择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 学位论文:编号 作者.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保存者, 年份
例:4 龙立荣.职业生涯管理的结构及其关系研究.博士论文.北京:中国科 学院心理研究所,2001
3、参考文献
• 若著者人数超过两人,不同著者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名著者后用圆
点。若著者超过三人,第三人后用“等”或“et al”,其他著者略去。 • 英文人名字后不要省略点。多个英文人名之间只用逗号隔开,不用 “&”或“and”连接。 – 例 Harrower, J. K., Dunlap, G. Including with autism in general education classroom. Behavior Modification, 2001, 25(5): 762-784 – Locke, J., Ishijima, E. H., Kasari, C. et al. Loneliness, friendship quality and the social networks of adolescents with high-functioning
19
autism in an inclusive school sett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2010, 10(2): 74-81
六、撰写个案报告注意事项
• 需要注意的事项
– 报告必须完整
20
– 报告必须客观、准确地描述
13
–标题一般是以“研究对象+核心研究内容+个案研究报
告”为题目。如: • 盲生个别教育个案研究报告 • 轻度智障学生诗歌创作辅导个案研究报告 • 随班就读聋童的家庭教育个案研究报告
2、特殊儿童个案研究报告的内容
• 主要内容包括六个部分:
– 1、绪论:这部分内容可以包括问题的陈述即研究背景;相关文
9
• 目前国外的特殊儿童案例报告侧重于评估的内容
,而我国的案例报告侧重于教育训练的内容
列出提纲
• 特殊个案研究报告的提纲通常包括
– 背景资料
10
– 现实表现
– 评估工具与评估结果
– 教育训练过程及采用的策略
– 效果评价 – 教育建议
案例阅读与分析
• 请阅读个案研究报告《随班就读孤独症儿童语文
学习的个案研究》,并分析以下问题
3
提炼后形成的研究成果,是教育研究成果的重要
表述方式。
二、撰写个案研究报告的意义
• 撰写个案研究报告具有如下一些意义:
–1.总结研究者的实践经验
4
–2.为推进特殊儿童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参照
–3.为其它特殊儿童个案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4.促进特殊教育理论的发展
–5.提高研究者的理论水平
三、特殊儿童个案研究报告的类型
• 特殊儿童个案研究报告的类型有:
– 临床治疗与咨询案例报告(案例三)
5
– 个别化教育方案(案例八)
– 家庭教育指导(案例十二)
四、特殊儿童个案研究报告撰写准备工作
• (一)撰写前的准备工作
– 整理资料、形成档案袋
6
– 确定案例报告的读者群
– 选择一个焦点
– 列出提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整理资料、形成档案袋
• 档案袋的形式
3、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的引用
– 不同的杂志有不同的要求,需要根据杂志要求来确定
16
参考文献的格式。常见的格式如下:
3、参考文献
– 期刊:编号 著者.题名.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1 陈云英.全纳教育的元型.中国特殊教育,2003,2:1~3
17
– 著作:编号 著者.书名.版次(初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文的重点部分,占报告内容比较大的篇幅。
15
– 5、效果:与干预前评估的比较。主要要客观真实、不可将推论
性的信息写入。
– 6、评析:对案例报告中某一个重点问题、训练方法或成功之处
进行总结。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对全文的一个总结性反思。往往从 所研究的个案推广到更大的范围,从而体现该研究的更高的价值 意义。或者把该文尚未研究清楚,有待他人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提出。
第三章 特殊儿童个案研究过程——
特殊儿童个案研究报告的撰写
目录
2
特殊儿童个案研究报告的内涵、意义、类型 特殊儿童个案研究报告前的准备工作 特殊儿童个案研究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特殊儿童个案研究报告撰写注意事项
一、个案研究报告的内涵
• 个案研究报告,是个案研究者对个案研究过程的
系统总结和反思,是对个案研究经验进行升华与
– 总结经验、寻找问题
– 保护个案研究对象的隐私
作业
• 特殊儿童个案研究的基本格式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以提纲的形式列出。
21
• 特殊儿童个案研究需要注意哪些基本事项?
22
– 按时间顺序组织
7
– 按主题组织
• 不管何种形式,最基本的要求是资料完整、全面
、易处理
确定案例报告读者群
• 案例报告常有的读者群:
– 特殊教育理论工作者
8
– 特殊教育决策人员、一线特殊教育教师
– 特殊儿童家长
– 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学习
选择一个焦点
• 特殊儿童案例报告的焦点常常是特点的个案研究
对象的某一典型行为或是问题
献的综述;研究假设;研究的目的意义。
14
– 2、基本情况及问题陈述:儿童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
问题陈述主要是问题表现、程度和持续时间、观察记录的行为表 现
– 3、评估:医学评估、心理学评估、社会学评估、对评估结果的
简要描述
2、特殊儿童个案研究报告的内容
– 4、教育训练过程:教育目标和方法、实施过程。这部分是论
–个案研究报告一般包括哪些内容?是什么样的格式?
请尝试做一总结。 –个案研究报告撰写要注意哪些问题?谈谈你的想法。
11
五、特殊儿童个案研究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 基本格式
12
– 题目 – 研究报告的内容(主体部分) – 参考文献
1、个案研究报告的题目
• 题目的构成部分:
–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
.起止页码
例:2 陈云英主编.残疾儿童教育诊断.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5-19
3、参考文献
– 电子文献:编号作者.题名.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
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3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 进 ./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