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论习题集自考本科

合集下载

中国画论习题1

中国画论习题1

中国画论习题一、春秋至两汉绘画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解衣般礴”论出自()。

A.《韩非子》B.《庄子》C.《左转》D.《淮南子》2.中国绘画理论最早的功能说是( )。

A.“使民知神奸”B.以形写神C.存形莫善于画D.迁想妙得3.“君形”及“谨毛失貌”出自( )。

A.《韩非子》B.《庄子》C.《左传》D.《淮南子》4.“君形”指绘画首先要(),这是艺术创作最主要的东西。

A.外观B.注重整体C.形似D.神似5.借用画画的故事讲道家“任自然,返质朴”的思想的理论出自( )A.畅神B.似与不似C.心师造化D.“解衣般礴”6.“使民知神奸”论出自()A.《韩非子》B.《庄子》C.《左传》D.《淮南子》7. ()中记载的“……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阐明了青铜器图纹的社会作用,这是中国绘画理论最早的功能说。

A.《左传》B.《史记》C.《庄子》D.《淮南子》8.《左传》中记载的“……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阐明了青铜器图纹的社会作用,这是中国绘画理论( )A.最早的品评说B.最早的功能说C.最早的技法说D.较早的功能说9.韩非属于战国时代的()A.法家B.儒家C.墨家D.道家10.“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自()A.《韩非子》B.《庄子》C.《左传》D.《论语》二、填空题1.“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

’‘孰易者?’曰:‘鬼魅最易’。

……”此段话出自____________,这是中国美术理论发展过程中最早提出的关于____________的问题。

2.春秋至汉代诸子论美术,论述比较简略,且作者本意往往不在论画,而是________,阐发他们的哲学观点或学术思想。

3.孔子的“绘事后素”论中的“素”指的是先有____色的底子,后有画。

4. ________中记载的“……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阐明了青铜器图纹的社会作用,这是中国绘画理论最早的功能说。

2020年4月浙江自考中国画论真题

2020年4月浙江自考中国画论真题

浙江省2018年4月历年自考中国画论真题课程代码:0074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唐代著名美术理论家_________在其著作《历代名画记》中对谢赫提出的“六法”作了最早的解释,并对六法内容作了新的补充,即关于立意问题。

( )A.郭若虚B.郭如虚C.张彦远D.张颜远2.明万历年间,莫是龙、董其昌、陈继儒及沈灏提出山水画的南北宗论,这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次提出的关于( )A.文人画的理论B.表现手法的问题C.画家的风格说D.画派的理论3.东晋杰出的画家,理论家顾恺之画论著作有三篇:《魏晋胜流画赞》、《论画》、_________,这是中国最早的专门画论。

( )A.《画云台山记》B.《林泉高致》C.《古画品录》D.《图画见闻录》4.近代花鸟画家齐白石先生曾讲“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_________。

”( ) A.惑众 B.下能C.欺世D.无法5.《左传》中记载的“……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阐明了青铜器图纹的社会作用,这是中国绘画理论( )A.最早的品评说B.最早的功能说C.最早的技法说D.较早的功能说6.“谚云:‘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不唯各言其志,盖亦耳目所习,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也。

……”,其中黄家指的是( )A.黄修复B.黄道周C.黄庭坚D.黄筌7.继谢赫后,南陈的姚最写了《续画品录》,提出了前人所未提的“_________”论。

( )1A.心师造化B.中得心源C.书画同源D.外师造化8.清初画坛四僧之一的石涛在创作中提出“我用我法”“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

”他的艺术主张大都收录在其著作( )A.《小山画谱》B.《山水画诀》C.《苦瓜和尚画语录》D.《西庐画跋》9.苏轼论画不提六法、四格,而提出“常理”,在绘画上提倡_________,他曾评论王维的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画论习题1

画论习题1

画论习题1第一篇:画论习题11.钱选(155)认为绘画要具有文人气派,必须以(D)用笔。

A.骨法B.书法C.诗文D.笔墨2.“将无项,女无肩”、“坐看五,立量七”是唐五代()论中绘画经验的总结。

A.《笔法记》B.《画断》C.《林泉高致》D.《画论》3.________论画不提六法、四格,而提出“常理”,在绘画上提倡诗情画意,他曾评论王维的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A.沈括 B.欧阳修 C.吴道子 D.苏轼4.“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的观点出自________的《论画》中。

(B)A.黄公望 B.倪瓒 C.吴镇 D.王蒙5.钱选(155)认为绘画要具有文人气派,必须以(D)用笔。

A.骨法B.书法C.诗文D.笔墨6.“将无项,女无肩”、“坐看五,立量七”是唐五代()论中绘画经验的总结。

A.《笔法记》B.《画断》C.《林泉高致》D.《画论》 7.透视学上“三远”论出自(B)。

A.郭若虚B.郭熙C.王微D.石涛8.“米点山水”是由________独创的。

(C)A.米友仁 B.苏轼 C.米芾 D.欧阳修9.“黄家富贵,徐家野逸”的黄家是指()A.黄公望 B.黄荃C.黄居宝D.黄庭坚10.五代、宋初,被称为“荆、关、董、巨”的是()A.荆浩、关仝、董源、巨然B.荆浩、关仝、董其昌、巨然C.荆昊、关仝、董源、巨然D.荆浩、关仝、董泉、巨然11.唐代著名美术理论家张彦远在其_____著作中对谢赫提出的作了最早的解释,并对其内容作了新的补充。

A.《图画见闻志》B.《益州名画录》C.《笔法记》 D.《历代名画记》12.被董其昌等人尊为南宗之祖,文人画之祖的唐代诗人和山水画家是()A.张彦远 B.朱景玄 C.张璪 D.王维13.被后人称为“宋四家”的是苏轼、蔡襄、黄庭坚、()A.米友仁B.郭若虚C.米芾D.郭熙14.“谚云:‘黄家富贵,徐熙____ B.____’不唯各言其志,盖亦耳目所习,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也。

自考_2011年4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画论真题

自考_2011年4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画论真题

2021年4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画论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继谢赫之后,南陈的_______________写了?续画品?,提出了前人所未提的“心师造化〞论。

()2.“画狗马难于鬼魅〞的绘画理论出自于()3.开创简笔水墨人物画的画家是_______________,其代表作有?泼墨仙人图?、?太白行吟图?、?六祖截竹图?。

()4.宗炳在论山水画功能时,首先谈的就是()5.南北朝时期王微的山水画论著作是()A.?叙画?B.?画山水序?C.?论画?D.?画云台山记?6.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将四格的顺序重新作了排列,把唐代居于四格之末的__________提到了首位。

()7.郭熙的_______________,是宗炳、王微、荆浩之后论山水画极有价值的著作。

()A.?图画见闻志?B.?林泉高致?C.?山水论?D.?山谷集?“……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说明了青铜器图纹的社会作用,这是中国绘画理论最早的功能说。

()A.?左传?B.?史记?C.?庄子?D.?淮南子?9.郭假设虚提出的用笔三病中,_______________是说运笔时,当放不放,当收不收,运笔不流畅。

()10.“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的观点出自_______________的?论画?中。

()“我用我法〞“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

〞他的艺术主张大都收录在其著作?苦瓜和尚画语录?。

()12.明末华亭派的代表人物是()13.“黄家富贵,徐家野逸〞的徐家是指()14.唐代张怀瓘在?画断?中提出的是()15.“畅神〞与“怡悦情性〞指的是美术的_______________功能。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XXX《中国画论》在线作业一答案47

XXX《中国画论》在线作业一答案47

XXX《中国画论》在线作业一答案47 (单选题)1:()是XXX提出的绘画观点,认为画家要以“观道”的眼光去观照山水之美,从中体悟“道”,就能够引起精神情感的超脱和愉悦,从而达到主客观和谐统一的境界。

A: “迁想妙得”B: “六法”C: “卧游”D: “畅神”正确答案: D(单选题)2:XXX在()发展了“六法”,提出了“气韵兼力、格制倶老、变异合理、彩绘有泽、去来自然、师学舍短”的“六要”。

A:《图画见闻志》B:《画史》C:《宋代名画评》D:《山水纯全集》正确答案: C(单选题)3:中国画论中从几个方面强调画家所具备的艺术修养,首重“()”的修养。

A:读万卷书B:目饱前代奇迹C:人品D:行万里路正确答案: C(单选题)4:选出不是石涛"一画"含义的条目。

()A:指宇宙万物生成的基本规律与法则B:指天地万物存在和变化的根本规律与法则C:指绘画线条的根本规律与法则D:指绘画外型笔墨技法的基本规律与法则正确答案: C(单选题)5:“画当出己意,模仿堕尘垕;即使能似之,已落古人后。

”此为近现代画家()的论画诗。

A:XXXB:XXXC:齐白石D:XXX正确答案: A(单选题)6:儒学的经典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

被认为是“群经之首”的是()。

A:《诗经》B:《礼经》C:春秋》D:《易经》正确答案: D(单选题)7:“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此以巧历(巧妙的计算),不能差(区别)其品也。

”是()绘画思想。

A:东晋顾恺之B:南朝姚最C:XXXD:唐代XXX正确答案: A(单选题)8:中国画论中初次提到关于用“墨”题目的是()。

A:《画山水序》B:《画云台山记》C:《叙画》D:《山水松石格》正确答案: D(单选题)9:中国最早的断代画史是()。

A:《历代名画记》B:《唐代名画录》C:《画品》D:《绘境》正确答案: B(单选题)10:中国绘画流派“南北宗”,()为北宗画派代表人物之一。

浙江省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画论试题

浙江省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画论试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浙江省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画论试题课程代码:00745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06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并将答题纸上卷别“A”涂黑;使用2009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并将答题纸上卷别“B”涂黑。

不涂或全涂,均以B卷记分。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A卷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自A.《韩非子》B.《庄子》C.《左传》D.《论语》2.“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出自晋代书法家A.王献之B.卫铄C.王羲之D.曹植3.钱选把____视为区分文人画与非文人画的标志。

A.笔墨B.篆体C.诗文D.隶体4.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山水画论是A.《图画见闻录》B.《叙画》C.《林泉高致》D.《画山水序》5.宋代黄休复在____中论述笔简形具,得之自然。

A.《益州名画录》B.《图画见闻录》C.《林泉高致》D.《圣朝名画评》6.将画竹过程分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画家是A.文同B.郑板桥C.苏轼D.石涛7.南宗画系宗主是A.苏轼B.米芾C.王维D.董源8.元代____对王维《辋川图》评述:“其台榭景物无不可游,可玩,可忘世,以故赏识者称画中有诗,苟非胸次磊落,指掌神奇,恐未易臻此也。

”A.倪瓒B.柯九思C.赵孟頫D.汤垕9.透视学上“三远”论出自A.郭若虚B.郭熙C.王微D.石涛10.赵孟頫“作画贵有古意”的古意指绘画要取法A.唐人B.宋人C.汉代D.魏晋11.苏轼论画不提六法、四格,而提出“常理”,在绘画上提倡____,他曾评论王维的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中国画论试题

中国画论试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画论试题课程代码:00745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㊁写在答题纸上㊂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㊁姓名㊁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㊂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㊂不能答在试题卷上㊂一㊁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㊂错涂㊁多涂或未涂均无分㊂1.明确提出神似和传神理论的是东晋的A.谢赫B.顾恺之C.曹植D.吴道子2.‘洛神赋图“在安排形象上不受空间㊁时间的限制,采取 透视㊂A.焦点B.一点C.对角D.散点3. 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虽有金石之乐,珪璋之琛,岂能仿佛之哉!”出自A.‘笔法记“B.‘叙画“C.‘论画“D.‘画山水序“4.张彦远的 成教化,助人伦㊂”体现了绘画的 作用㊂A.审美B.认识C.教育D.叙事5. 者,删拔大要,凝想形物㊂”这是荆浩的首创㊂A.气B.韵C.墨D.思6. 遵循 成竹于胸”理论,结合自己的实践,编写了‘竹谱“㊂A.李衎B.柯九思C.文同D.赵孟頫7.北宋文坛领袖 是最早推翻长期流行的韩非 画狗马难,画鬼魅易”的重形似理论的㊂A.沈括B.欧阳修C.苏轼D.张璪8.表现江南山水景色的‘潇湘图“的作者是A.巨然B.关仝C.米芾D.董源00745#中国画论试题第1页(共3页)9.黄公望提出 ”是指学古人而泥古不化㊂A.邪B.甜C.熟D.赖10.以 为代表的绘画拟古思想,在清初画坛上是占统治地位的正统艺术观㊂A.王原祁B.王时敏C.王鉴D.王翚二㊁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㊂错涂㊁多涂㊁少涂或未涂均无分㊂11.‘历代名画记“探讨绘画的范围非常广,包括绘画的A.起源B.功能C.评论标准D.继承E.艺术表现12.张彦远推崇吴道子的画,主要着眼点在于A.用墨B.气韵C.用笔D.构思E.赋彩13.下面不属于刘道醇 六长”的是A.气韵兼力B.僻涩求才C.无墨求染D.平画求长E.师学舍短14.下面画论属于元代画论的有A. 写心”论B. 作画贵有古意”论C. 逸气”说D. 独诣”论E. 士气”说15.清画僧石涛的画论有A.一画说B.一笔说C. 我用我法”D. 物我交融”E. 有法必有化”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㊂三㊁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6.清初画家恽南田说: 作画须有 旁若无人之意,然后化机在手,元气狼藉,不为先匠所拘,而游于法度之外矣㊂”17.绘画的特点在于它的 形象,读者直接能从画面上看到所描画的一切㊂18.今日见到的最早的山水画是隋朝 的‘游春图“㊂00745#中国画论试题第2页(共3页)19.民间画家的‘画论“中提到 ”,是基本符合人体的比例的㊂20.陈郁的画人物 论,指出刻画人物精神面貌的重要性㊂21.顾闳中的‘ “就是暗地里观察默记之后,回来画的,画得非常真实生动,可见默记人物的能力非常强㊂22.武宗元继承了吴道子传统,画人物画用笔如写草书,代表作是 ㊂23.浙派的巨子 及其继承者吴伟,是以雄健的画风著称的㊂24.画家根据自然物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感受所作的代言,就是 ㊂25.晋代的王廙教诲他的侄子王羲之学书画要 ”,走自己的艺术路子㊂四㊁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26.迁想妙得27.南北宗论五㊁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28.简述宗炳与王微的关于山水画的综合理论㊂29.简述苏轼提倡的诗情画意艺术思想㊂30.简述郑板桥艺术创作经历的三阶段及其相互的联系㊂六㊁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31.综合论述徐渭的艺术思想㊂32.综合论述赵孟頫与钱选绘画理论的异同㊂00745#中国画论试题第3页(共3页)。

美院自考本科试题及答案

美院自考本科试题及答案

美院自考本科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绘画中,被誉为“画圣”的是:A. 吴道子B. 王维C. 张大千D. 齐白石答案:A2. 以下哪位艺术家不是印象派画家?A. 莫奈B. 梵高C. 毕加索D. 雷诺阿答案:C3. 以下哪种材料不是油画常用的颜料?A. 亚麻籽油B. 松节油C. 丙烯酸D. 钛白粉答案:C4. 中国传统绘画中,以下哪种技法不适用于山水画?A. 泼墨B. 渲染C. 点染D. 剪影答案:D5. 以下哪种雕塑不是罗丹的作品?A. 《思想者》B. 《吻》C. 《大卫》D. 《地狱之门》答案:C6. 以下哪种绘画风格不属于现代艺术?A. 抽象表现主义B. 立体主义C. 印象主义D. 古典主义答案:D7. 以下哪位艺术家不是以雕塑作品著称?A. 米开朗基罗B. 亨利·摩尔C. 马蒂斯D. 奥古斯特·罗丹答案:C8. 中国画中,以下哪种颜色不属于传统三原色?A. 红B. 黄C. 蓝D. 黑答案:D9. 以下哪种绘画技法不是水彩画的特点?B. 覆盖C. 湿润D. 扩散答案:B10. 以下哪种材料不是版画常用的材料?A. 木板B. 铜板C. 石板D. 玻璃板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A. 达芬奇B. 米开朗基罗C. 毕加索D. 拉斐尔答案:ABD2. 以下哪些是后现代艺术的特点?A. 反对传统艺术规范B. 强调个人表达C. 重视社会批判D. 追求形式美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油画的技法?A. 点彩B. 厚涂D. 喷绘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分类?A. 山水B. 花鸟C. 人物D. 静物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巴洛克时期的代表艺术家?A. 卡拉瓦乔B. 鲁本斯C. 伦勃朗D. 达芬奇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中国水墨画的特点。

答案:中国水墨画以墨为主要颜料,强调线条的运用和墨色的深浅变化,追求意境和情感的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画论课程(0745)习题集参考教材:《中国画论辑要》周积寅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解释:1、《宣和画谱》P6:中国画著论书。

无编者姓名,二十卷,卷首有赵佶和二年御制序,记录宫廷所藏历代名画家二百三十一人的作品共六千三百九十六件。

分为十门: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

每门先作叙论,次为画家评传,传后则列画目和件数。

在官家著录中,是一部画家传记较完整的巨著。

2、“六艺”P5:古代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六艺。

3、吾道一以贯之P4:“用一理以统天下万事之理也”4、盖古人必以圣贤形象,往昔事实,含毫命素,制为图画者,要在指鉴贤愚,发明治乱。

P10:5、顾恺之P19:东晋画家。

字长康,小字虎头,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

著有《论画》、《摹拓妙法》、《画云台山记》等。

6、《历代名画记》P19-20:中国最早的画史著作,作者唐代张彦远。

前三卷通论画学,并记述长安、洛阳两京和外州的寺观壁画,以及古书画的跋尾押署、宫廷和私人收藏印记等。

后七卷从轩辕时起至唐会昌元年间画家共373人的小传。

并收录若干画家画论。

7、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

P22: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的句子为后人各为辑录所致。

8、南北宗P28:北方神秀的渐悟说和南方慧能的顿悟说两宗,有“南能北秀”之称。

9、然参禅而知无功之功P27:然而玄思冥想是超越世俗功用的功用。

--北宋、黄庭坚《山谷集》10、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

P50:--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

11、《画山水序》:12、解衣磅礴P105:把衣服解开,舒展两足而坐状如簸箕。

13、“图画者,有图之鸿宝,理乱之纪纲。

”P68:--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画画的人,有图之大的宝器,理乱有法制伦常14、《林泉高致》15、一画P55-57:指宇宙万物生成的规律和法则。

16、南齐、谢赫《画品》P65:17、《山水纯全集》P22:--北宋、韩拙18、姚最:P66南朝陈绘画评论家。

所著《续画品》是继南齐谢赫《画品》之后的一种评品画品的著作。

所录画家不分品第,评论计画家二十人。

19、《贞观公私画录》P70:裴孝源著,又叫《贞观公私画史》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名画著录,足以考证贞观以前名画之存于世者。

20、王微《叙画》P79:以“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为绘画的主要作用,他以使人从画面上获得自然界的真实美感,激发精神。

与宗炳绘画“畅神”有一品。

《叙画》于宗炳《山水画序》,同为中国山水画形成期的二大文献。

21、外师造化,中得心源P109:在本质上和“迁想妙得”是一致的,但是字面上更加平易近人。

其“师”字提的最妙,师造化不只是重现自然,而是以自然为基础,以生活为源泉,通过作者的理想和艺术加工,而表现到画面上。

22、迁想妙得P106:愈剑华所说。

顾长康,乃指画家作画过程。

顾恺之单就文字来解释,就是在构思艺术形象的时候‘迁’作者的思想深入去认识和选择客观世界而‘艺术构思’。

这种“迁想妙得”不仅限于人物,只要有‘生动之可拟’与‘气韵之可侔’的,如山水、狗马之类,都要用“迁想妙得”才能创造艺术形象来。

23、米家墨戏P98:米家指北宋书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

墨戏指写意画随兴成画,故名。

24、十六家皴法P103:郑绩将其分为、披麻皴、云头、荷叶、牛毛、解索、鬼皮、折带、乱柴、乱麻、矾头、骷髅、弹涡、雨点、芝麻、马牙、斧劈。

25、画法P145:指用笔、用墨、设色、临摹等技法。

26、画理P146:指画家对描绘的事物深刻研究它的本质、特点、典型、发展规律,然后在画面上表现出来。

27、画趣P146:指画面上表现的情趣。

28、气韵生动P156是指把对象的精神生动的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

29、骨法用笔P156:绘画表现上关于用笔的问题。

即如何用运线描达到表达对象形体的重要方法。

30、五彩彰施P168:即青、黄、赤、白、黑。

旧时把这五种颜色作为主要颜色。

31、书家八体P170:一大篆、二小篆、三刻符、四虫书、五摹印、六署书、七书、八隶书。

32、以形写神P209:用形态表现精神,形态正确,精神才能生动。

33、“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P191:--苏轼。

反对以形似论画。

34、逸笔P194:从形似入手追求神似,运用简洁精练的技法。

35、逸气P194:可以说表现作者的‘清高’,也可以说是创造独特的艺术风格。

36、气韵P231:南朝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六法”,第一即是“气韵”。

气韵在我国传统艺术作品中居首要地位。

“气”,是指自然宇宙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韵”,指事物所具有的某种情态。

气和韵都和“神”相关,故有神气,神韵之说。

艺术作品神形兼备,即为“气韵”。

气韵,隐藏在性的背后,无法用感官感知,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灵魂,是我国传统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

37、生气P239:活力;生命力。

38、神气P239:神情气概;精神气息。

39、真气P242:元气。

40、士气P242:旧指读书人的气概。

41、灵气P244:古谓一种细微的精灵之气。

42、意境P259:指文艺创作中的情调、境界。

43、实境P261:指那些描绘实景的意境44、混沌P262:古人想象中的世界开辟前的状态。

45、南北宗P300:他把李思训和王维视为“青绿”和“水墨”两种子画法风格的始祖,并从此倡中国山水画分“南北宗”之说。

46、文人画P299:亦称“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

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

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道“文人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并目为南宗之祖(参见“南北宗”)。

但旧时也往往借以抬高士大夫阶层的绘画艺术,鄙视民间画工及院体画家。

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

它不与中国画三门: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也不在技法上与工、写有所区分。

他是中国绘画大范围中山水也好,花鸟也好,人物也好的一个交集。

47、置陈布势P401:“置陈”是指画中形的位置和陈列。

画中形之渗透作者情意的气力为质,力的奋发叫做势。

“布势”指布陈发自形内的力量。

“置陈”以“布势”为结果,“置陈”法为“布势”服务,必须二者有机结合。

48、意在笔先P395:出自: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指写字画画,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

49、郭氏“三远法”P429:中國傳統山水畫的取景技法名。

北宋郭思所纂集的《林泉高致》載其父郭熙之說: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顛,謂之高遠; (如范寬的《谿山行旅圖》)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 (如王蒙的《青卞隱居圖》)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

(如倪瓚的《容膝齋圖》)北宋韓拙《山水純全集》又增一說:郭氏謂山有三遠,愚又論三遠者:有近岸廣水,曠闊遙山者,謂之闊遠; (如郭熙的「平遠」)有煙霧溟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見者,謂之迷遠;(如馬遠的《山徑春行》冊)景物至絕,而微茫縹緲者,謂之幽遠」。

(如郭熙的「深遠」)後人合稱為「六遠」。

元代黃公望《山水訣》參合两家之说,谓:山论三远,從下相連不斷,謂之平遠;從近隔間相對,謂之闊遠;從山外遠景,謂之高遠」。

(一)画道论1、*论述中国古典画论认为艺与道有内在的相互联系。

P1—P4答:①“道”指上层的思想、道理、认识。

儒学认为“道”即是人道,表现为礼、乐;道学认为“道”即是天地自然变化的规律,表现为阴、阳两极的关系;禅学认为“道”即是万物最原始“混”的状态,表现为悟。

②“艺”指下层的形态、技术、方法。

儒学指“六艺”;道学指精神境界的自由发挥;禅学指自我完善的修行方法。

③“道”与“艺”的相互关系:统一的辩证关系。

“吾道一以贯之”P4“艺即是道,道即是艺”。

④道与艺的辩证关系,成为中国古典画论的哲学核心思想基础。

⑤例举各家论画学说P6、P72、*为什么说“中国画论的哲学核心思想是‘道’”。

P3—P4答:①画即是道,反映出中国画特有的内外在(内容与形式)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画形式美的内在依据。

②中国画论的哲学核心思想“道”,取自古代“老、庄”哲学思想和《周易》主要以事物发生、变化、发展认识过程的对立统一辩证思想为依据。

P3③“吾道一以贯之”P4,“道”包含了认识事物的所有道理。

④例举各家论画学说P50-583、简述中国画与“儒教”所言的“道”关系。

P2答:①“吾道一以贯之。

”即用一理以统天下万事之理的意思。

包括绘画。

(P4)“艺即是道,道即是艺,岂惟二物。

”(P7)②“儒教”所言的“道”,指的是“人道”,即“仁”与“礼”;(P6)绘画恰恰将此道理形象化,起到推行礼教的作用。

“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与天然,非繇述作”。

(P67)③强调人的修养所能达到的完美境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P6)4、简述中国画与“道教”所言的“道”关系。

P1答:①道学所指的“道”即是天道。

指天地周而复始的运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

(P53)此道与画道相通,“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

”(P22)②“道法自然”,(P1)即反映了道学“任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认识观。

古典绘画强调“解衣磅礴”(P105)和“外师造化”(P86),充分体现了“道”的这一理念。

③古典绘画所反映出的道学思想,是其认识万物世界的辩证统一思想。

“妙悟自然,物我两忘”。

P195、简述中国画与“禅”所言的“道”关系。

P2答:①禅学所谓的“道”,即为个体对自然万物千变万化的自我感悟,并由此感悟而达到完善自我的修身境界。

此道反映在绘画方面,则体现为个体对画理的感悟和表现。

“画论理不论体,理明而体从之。

”(P49)“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

(P59)“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P4)“……”(P52)②以禅论画理。

“绝处逢生,禅机妙用”。

(P48)“实处皆空,空处皆实,通之于禅理”。

(P49)③以禅论画法。

“夫画者,从于心者也”。

“法无障,障无法”。

“无法而法”。

(P4)“……”(P48)6、简释《论语》:“吾道一以贯之。

”P4答:【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

”曾子说:“是。

”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评析】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

在这章中,孔子只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一以贯之的,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的问题,在后面的篇章里,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