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比热容剖析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
用水作介质,把燃料 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 到房屋中取暖,因为 水的比热容大,相同 条件下它放出的热量 就比其他物质多,取 暖效果较好.
夏季,人们喜欢到海边休假.白天海风轻拂带来 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而沙漠的夏天温度 变化较大,白天气温可达60 ℃,夜晚则能降到10 ℃左右.海边与沙漠的气候为什么会这么不同?
些神气。她酷似亮紫色兔子样的身材的确绝对的典雅出色,脏脏的碳黑色细小拐棍造型的胡须认为很是神气飘忽不定。脏脏的暗灰色面包一样的眼罩认为很是标准又标
新立异,很小的紫红色牙刷似的舌头认为很是正点而猜疑。那一双凹露的深白色瓜秧一样的眉毛,的确绝对的富贵科学。再看女无赖契温娆嘉妖女的身形,她有着紧缩
的酷似茄子模样的肩膀,肩膀下面是瘦小的酷似猩猩模样的手臂,她破烂的墨灰色铃铛模样的手掌认为很是迷离却又透着一丝与众不同,很大的纯红色积木模样的手指
水的比热容是砂石的4.5倍,在同样受热的情况下, 水的温度变化比砂石小得多.白天,阳光照在海 上,由于海水的比热容较大,吸收热量,海水的 温度变化并不大,所以海边的气温不会很高.由 于砂石的比热容较小,吸收同样的热量,温度会 上升很多,所以沙漠的昼夜温差很大.因此我们 说沿海地区的气候要比内陆地区的气候更舒适, 正是这个道理.
形态的台灯树皮靴。另外这人身后还有着破烂的纯黑色蘑菇模样的二对翅膀。整个形象真的有些经典英武……女无赖契温娆嘉妖女长着凸凹的紫宝石色海参造型的脑袋
和突兀的雪白色水母样的脖子,最出奇的是一张弯曲的暗黑色娃娃一般的脸,配着一只异常的乳白色井盖模样的鼻子。鼻子上面是一对普通的亮紫色光盘似的眼睛,两
边是破烂的钢灰色船尾耳朵,鼻子下面是花哨的墨紫色旗杆般的嘴唇,说话时露出肥壮的纯灰色死鬼一般的牙齿,一条很小的紫红色牙刷似的舌头似乎有点风趣但又有

微专题(内能的利用)14-1 比热容、热值—(疑难解读+解题技巧)2021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

微专题(内能的利用)14-1  比热容、热值—(疑难解读+解题技巧)2021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

微专题14-1 比热容、热值知识·解读一、比热容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用符号c表示.2、物理意义:表示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强弱的物理量.3、单位及符号: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 符号是J/(kg·℃)4、理解:(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等无关.(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小.(3)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温度的变化量相同时,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5、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调节气温(人工湖)、取暖(水做传热介质)、作冷却剂等.二、热量的计算:Q=cmΔt(1)吸热公式:Q吸=cm(t末-t初);(2)放热公式:Q放=cm(t初-t末)三、燃料的热值1、定义: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或体积)之比,用符号q表示.2、物理意义:热值在数值上等于1kg(或m3)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特点: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其形状、体积、质量、是否充分燃烧无关,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4、利用热值计算热量(1)Q=mq;适用范围:固体,液体;q的单位是J/kg.(2)Q=qV;适用范围:气体;q的单位是J/m3.典例·解读类型一、比热容大小判断例1、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

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例2、有两只温度和质量都相同的金属球A和金属球B,先将球A放入盛有热水的杯中,热平衡后水的温度降低了3℃;把球A取出,再将球B放这个杯中,热平衡后,水的温度又降低了3℃,则球A和球B的比热容大小关系为()A、球A大B、球B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答案】 B.【解析】可设球A和球B的质量为m,初温为t,比热容分别为c A、c B,水的质量为m水,初温为t0.若将A放入水中,A吸热,水放热,热平衡后,设混合温度为t1,依据Q吸=Q放,有c A m(t1-t)=c水m水(t0-t1);若将A取出,再讲B放入,B吸热,水放热,设热平衡后混合温度为t2,则:c B m(t2-t)=c水m水(t1-t2);∵t0-t1= t1-t2=3℃,又∵c A m(t1-t)= c B m(t2-t),且t1>t2,∴(t1-t)>(t2-t),故c A<c B.类型二、公式Q=cmΔt的应用条件例3、一块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它的吸放热情况是()A、吸热B、放热C、既不吸热也不放热D、不能确定【答案】 A.【解析】错解:C错因:公式Q=cmΔt只适用于物态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计算物体的吸热、放热的数值,对于物态变化(固态变为液态、液态变为气态)及气体吸放热情况下均不适用。

物理九年级上册比热容(共37张PPT)

物理九年级上册比热容(共37张PPT)
“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点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 具有重要的意义。
用水作制冷剂或作为取暖剂。
2、气候与热污染。
新疆有句谚语:
“早穿皮袄午穿纱 怀抱火炉吃西瓜”
你能说出它的道理!
铝的比热容:c=0.88×103 J/(kg·℃)
比热容c
0.88×103 J/(kg·℃)
质量m 升高△t
1kg
1℃
3。单位: 焦每千克摄氏度 J/(Kg·℃〕
4.水的比热容:4.2×103 J/(kg·℃) 含义: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 ℃所吸收 的热量为4.2×103 J
有关。
质量、温度变化
3 、单位
单位: J/(kg ·℃) 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4、物理意义 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
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水的比热容:C水=4.2×103 J/(kg ·℃) 表示:1千克的水在温度升高1 ℃时所吸收的热量为
4.2×103 J。
猜一猜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除了与物体的质量、 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外,还可能与其他的什 么因素有关?
不同物质,当它们质量相同、让它们升高 相同的温度时,比较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一。比热容:
1。定义: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 〔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表示符号: 用符号 c 表示
D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
收的热量越少,比热就越小
海陆风的形成
海洋为何对气候具 有调节作用
想一想
Q=Cm·Δt
不同时刻,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同?
一、比热容 1、定义 2、单位 3、特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第十三章.3比热容(含辩误,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第十三章.3比热容(含辩误,详解)

13.3比热容1.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质量有关。

由生活中经验可知,烧开一壶和半壶温度相同的水,一壶水吸收的热量较多,这说明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质量有关。

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物质的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

(2)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升高的温度有关。

由生活中经验可知,将一壶温度为20 ℃的水加热到80 ℃和加热到100 ℃,水吸收的热量不同。

质量一定的某种物质,升高的温度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3)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这说明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

物理学中,为了表示物质的这种性质,引入了比热容。

【例1】下列事实中,能说明物体吸收热量多少跟物质种类有关的是()A.质量相等的两杯水温度分别升高5 ℃和10 ℃,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等B.质量相等的两块铜温度分别升高5 ℃和10 ℃,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等C.1 kg水和2 kg水温度都升高10 ℃,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等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块温度都升高10 ℃,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等解析:A×说明物体吸收热量多少跟升高的温度有关B×C×说明物体吸收热量多少跟物体的质量有关D√说明物体吸收热量多少跟物质的种类有关答案:D2.比热容(1)物理意义: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热能力的物理量。

(2)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3)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用符号J/(kg·℃)表示。

(4)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 ℃放出的热量与它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相等,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

析规律比热容的应用①比热容反映了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的大小,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强,不能说明吸热多。

②水的比热容较大,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解释现象时,常常利用水和其他物质相比,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较小。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案:第13章第3节《比热容》教案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案:第13章第3节《比热容》教案设计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知识。

但比热容的概念内涵较深、外延较广,涉及热量、温度变化、质量三重概念间的关系,所以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更有利于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建立与理解,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会进行物体吸、放热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1.亲身经历参与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的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并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2.通过交流与分析,利用比热容解释相关现象及应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性学习,产生乐于探索自然规律的情感,体验自然科学的价值,体验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应用于实践的辩证关系。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得出比热容的概念并联系生活应用其分析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难点:比热容的概念内涵较深、外延较广,涉及热量、温度变化、质量三重概念间的关系,要正确理解,学会应用。

【教学准备】教师用:多媒体课件。

学生每组:天平、温度计、秒表、电加热器(2)、烧杯(2)、水、食用油。

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播放视频】提问:美不美?想不想去?想象是无限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假如我们现在身临其境,在海边玩耍,赤着脚走在沙滩上会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走在海水中又是什么感觉?(学生回答)我也会有这样的感觉,那么为什么会觉得沙滩上烫脚而海水中却不怎么烫呢?【揭示课题】学生讨论、思考。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知识精讲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知识精讲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本讲主要内容】比热容这讲我们来继续学习有关比热容的知识,通过学习同学们应该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比热容,比热容是怎样定义的,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单位,比热容是反映物质热学中什么特性的,比热容的计算,应用比热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再结合具体题目给予解题方法指导和中考典型试题的分析。

知识图比热容比热容定义单位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热量定义计算公式⎧⎨⎪⎩⎪⎧⎨⎪⎩⎪⎧⎨⎪⎪⎪⎪⎩⎪⎪⎪⎪【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1. 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 比热容的单位在物理学中,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 /(kg ·℃)。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 /(kg ·℃)。

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焦耳。

3.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热学特性:(1)比热容表示的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这一特性。

(2)公式tm Qc ∆=是计算式,而不是决定式,因为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质量、温度的变化和吸收热量的多少而变化。

(3)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的值也不同。

例如水和冰是同种物质,不同状态,它们的比热容是不同的。

4. 热量(用符号Q 表示)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

5. 计算公式: Q 吸=cm (t -t 0),Q 放=cm (t 0-t ),其中Q 为热量,单位是J ;c 是比热容,单位是J /(kg ·℃);m 为物体质量,单位为kg ;t 0为物体初温,t 为物体末温,单位是℃。

6. 热量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热总是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温度相等为止。

高温物体放热,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热,温度升高。

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呢?(1)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九年级物理九年级物理物质的比热容

九年级物理九年级物理物质的比热容
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测量并记 录水和煤油的质量。 2. 将水和煤油分别倒入两个 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并记 录初始温度。
实验器材和步骤
3. 将两个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用 酒精灯加热,并使用搅拌器均匀 加热。 4. 加热一段时间后,分别记录水 和煤油的最终温度。 5. 根据公式计算水和煤油吸收的 热量,从而得出比热容。
比热容的定义
公式:C = Q/mΔt,其中C表示比热容,Q表示热 量,m表示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表示单位质量的物质升 高或降低1摄氏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不同物质由于分子结构、原子间相互 作用等不同,具有不同的比热容。 比热容反映了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吸收 或释放能量的能力,比热容越大,表 示物质吸收或释放能量的能力越强。
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理解其物理意义和影响因素。
原理
比热容是描述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与物质的种类、 质量和温度变化有关。通过测量物质在等质量、等温度升高条 件下吸收的热量,可以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实验器材和 步骤
器材:烧杯、温度计、天平、 酒精灯、水、煤油、石棉网、 搅拌器等。
实验器材和 步骤
热水瓶的保温原理 是利用了比热容较 大的物质,如玻璃 或陶瓷,来减缓热 量的散失。
空调和暖气的制热原理
当空调或暖气开启时,内部的加热元件将电能 转化为热能,加热比热容较大的物质,如水或 空气,使其吸收热量并升温。然后通过循环系 统将热量释放到室内,达到制热的目的。
空调和暖气的制热原理是利用了比热容较大的 物质,如水或空气,来吸收和释放热量。
计算热量
使用公式 Q = cmΔt 来计算热量。其中,Q是热量,c 是比热容,m是质量,Δt是温度变化。 公式应用 在计算热量时,需要注意单位的一致性,以及理解公式 中各物理量的含义和影响。 常见问题

《比热容》教材解读

《比热容》教材解读

一、课标要求从课程内容的要求看,本专题涉及如下条目:3.3.2 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日然现象。

二、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热和能》第三节《比热容》,是继密度后又一个表示物质属性的物理量,他是学生学习热和能的最重要的物理量之一,对于物质吸收或者放出热量的多少的判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热容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但是其表现出的一些现象学生们见到的很多,例如为什么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要比沿海地区大的多,这就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吸收相同的热量,沿海地区的温度变化较小,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发散思维,同时与生活紧密联系,培养了对物理学科的兴趣爱好。

2.教材内容教材是学校教育中基本的课程资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和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参考。

本教材中,体现了学生活动和科学探究的特点,精心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

教材以想想议议、探究实验和小资料多个板块,通过图文并茂,理论结合实验、生活经验展示了比热容的含义,注重科学探究的同时,将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应用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再激发了学习欲望之后,采用探究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进行猜想的验证,最后引出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应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建议对于温度、质量以及热量学生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探究实验和生活经验,体会不同物质,在相同的质量,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进而思考其影响因素,并进行探究和验证。

学生在不断探究生活远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渗透了比热容的概念。

1.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突破建议:热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很多,但是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因此,在课堂的开始就可以使用生活中的小事例进行导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物理·社会
你能否解释这两位同学在不同时刻的感受吗?
海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所以在吸收的热 量相同时,海水升温比沙子慢;没有日照时,放出的热 量相同,海水降温比沙子慢。
生活·物理·社会
为什么我国吐鲁番盆地会出现“早穿皮袄午穿纱, 夜围火炉吃西瓜”的现象?
沙漠地区多 沙石,沙石的比 热容小,夜间温 度降低较快,而 午间在阳光照射 下,沙石吸热后 温度升高较快。
你有何启发?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进行探究?
如何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
合作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
如何比较水和酒精的吸 热情况呢?
初步方案: 1、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 2、比较温度升高的快慢。
思考: 在这两种方案中分别需要控制哪些物
理量相同呢?
最终方案:
1、取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加 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加 热时间的长短;
质量为1 kg的铝块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0.88×103J
2、质量为2kg的铝块温度从30℃升高到40℃, 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0.88×103J/(kg•℃) ×2kg×(40℃-30℃)=1.76×104J
3、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铝块降低到 2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0.88×103J/(kg•℃) ×2kg×(30℃-20℃)=1.76×104J
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钢筋水泥都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 也给我们带来诸多不便,比如,炎炎夏季,都市气 温往往比郊外要高3 ℃ ~ 5 ℃,这就是热岛效应, 应该如何应对呢?
种草种树,增加水蒸 修建人工湖,利用水的吸热
气蒸腾
本领强,来调节气温。
1、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表示的 物理意义是什么?
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不考虑
经济成本, 谈一谈暖气 用水好,还 是用油好?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与油相比较, 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因此暖气用水好。
生活·物理·社会
汽车发动机为何用水来冷却?
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水升高相同 的温度时,吸热多,用水作冷却剂效果好。
怎样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比热容
自主学习:比热容
自学课本中有关“比热容”的知识,你能 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1.什么是比热容?符号是什么? 2.比热容的单位是什么?读作什么?用符号 怎样表示? 3.水的比热容是多少?物理意义是什么? 4.一桶水和一滴水的比热容一样大吗?这说 明了什么?
比热容: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 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 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比热容符号c表示。
Q吸=cm(t-t0)
1、两个相同的烧杯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
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它们
加热相同的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水吸收的热量多 B.水上升的温度较高 C.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它们上升的温度相同
练一练
2.将质量、初温分别相等的铁块和铝块(c 铁 <c 铝)放在沸水中煮一段较长的时间,则它们吸收
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量( B )
A.铁块和铝块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B.铝块比铁块吸收的热量多 C.铁块比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水 酒精
4.2×103 2.4×103
沙石 铝
0.92×103 0.88×103
煤油 蓖麻油
冰 空气
2.1×103 1.8×103 2.1×103 1.0×103
干泥土 铁、钢
铜 水银
0.84×103 0.46×103 0.39×103 0.14×103
①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 己的比热容; ②水的比热容最大; ③不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④物质的比热容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第十三章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这是两位同学夏天去海边玩耍时的一些感受, 你也有过这样的感受吗?这是为什么呢?
早晨起床后,小明想吃完 方便面后去上学,暖水瓶 中无热水,但时间又不多 了,要想尽快将水烧开, 该怎么做?
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可能 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对于同一种物质, 物体的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 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如果用下列符号表示各物理量: Q吸:物质吸收的热量; Q放:物质放出的热量;
c: 物质的比热容; m: 物体的质量; t0: 物体原来的温度(初温); t: 物体后来的温度(末温);
你能够总结出由比热容计算热量的公式吗?
1、吸热公式:
Q吸=cm(t-t0)
2、吸热公式:
Q放= cm(t0-t)
某司机一次向车内加质量为10kg、温度 是25℃的水,结果水的温度升高到65℃,问 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5、如何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方案一的表格 相同的量: 质量和升高的温度
液体
质量m
(g)
初温t0
(℃)
末温t
(℃)
升高的温度(tt0) /(℃)
加热时t
(min)
水 200
酒精 200
方案二的表格 相同的量: 质量和加热时间
质量
液体 m
(g)
初温t0
(℃)
加热时间
t/(min)
末温t
(℃ )
升高的温度
2、取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加热 相同的时间,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
1、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即在相同时间内放
出的热量相同。
2、怎样获得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
用天平测 量
3、怎样测出它们的温度? 用温度计测量
4、完成这次探究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实验器材:学生电源、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水、
酒精、烧杯、温度计、细线、停表、天平和搅拌器等。
单位: 焦每千克摄氏度 J /(kg·℃)
3.水的比热容是多少? 物理意义是什么?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 /(kg·℃)
意义:表示1kg水,温度升高
(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 热量是4.2×103J。
4.一桶水和一滴水的比热容一样大吗? 这说明了什么?
分析比热容表,可以找出哪些规律 ? J/(kg ·℃)
(t-t0)/(℃)
水 200
酒精 200
1、按图中所示的装置组装实验器材,注意用电安全。 2、各小组明确分工,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

食 酒用 精油
用传感器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1、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吸收相同的热量, 水的温度升高得少,两种物质吸热情况不同。
2、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升高相同的温度, 水吸收的热量多,两种物质吸热情况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