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理论与实践

合集下载

我国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理论与实践摘要:国际争端解决不好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发生战争。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联合国的宗旨和国际法基本原则。

我国一贯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并历来以和平方式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和历史遗留问题及其现实问题。

我国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和贡献。

在对外关系中,我国历来主张并积极实践以谈判和协商、斡旋和调停的政治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对于国际仲裁,我国自建国以来一直不接受任何仲裁条款。

80年代后期,在我国与外国签订的非政治性国际条约中,开始接受仲裁条款并有实践。

同时,我国也历来拒绝通过国际法院解决我国与其它国家之间的争端。

80年代开始以来,除了对一些涉及我国重大国家利益的国际争端仍然坚持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之外,对有关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由国际法院解决争端的条款一般不作保留。

[关键词]国际争端和平解决政治方式国际仲裁国际法院所谓国际争端,是指国际法主体之间,主要是国家之间,关于法律上或事实上的主张不一致,或者是政治利益和特定权利上的矛盾对立。

国际争端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彼此地位平等;国际争端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国际争端的解决也受到国际关系力量对比的制约,解决不好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发生战争。

传统的国际法将国际争端分为法律性质的争端和政治性质的争端。

所谓法律性质的争端,是指争端当事国提出的要求和论据是以国际法为根据的争端,因此而称为“可裁判的争端”,即可以通过国际仲裁和国际法院的法律方法来解决的争端;政治性质的争端,是指起因于政治利益的冲突而发生的争端,因其关涉到国家或民族的根本政治利益,所以,不能通过法律方法来解决,而只能通过政治的方法(又称外交方法)来解决,称之为“不可裁判的争端”。

但是,在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实践中,由于国际争端的性质、内容以及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上述两种性质的争端往往相互交错,很难截然分开。

据此,政治的解决方法可以适用于任何性质的争端,只要当事国同意,都可以采取政治的方法来解决国际争端。

论中国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理论与实践

论中国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理论与实践

Legal Syst em A nd Soci et y 曩圈豳圈圈I竺堡!!璺堕f苎箜』圭塾垒论中国幕a平解决131际g-端的理论与实践马静静摘要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在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惨痛教训之下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是联合国的宗旨,是伴随国际法发展的最重要的基本原则之一。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贯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历来以和平方式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和历史遗留问题及其现实问题,并尽量采纳国际通行的解决国际争端办法,形成自己的一套解决国际争端理论及政裳。

关键词国际争端国际法社会主义国家中图分类号:D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1.142.02一、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理论(一)国际争端理论对于国际争端,学者们就想对此进行归纳和解释,以此为基础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所谓国际争端,是指国际法主体之间,主要是国家之间,关于法律上或事实上的主张不一致,或者是政治利益和特定权利上的矛盾对立。

常设国际法庭,即PC I J认为争端就是“a di s put e c oul d be r eg ar d ed a si a di sa gr e em ent ove r a poi nt of l aw of fa c t,a confl r i ct of l egal vi e w s or of i nt er es t s bet w ee n t w o per s o ns”。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惨痛教训,阻碍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世界各国都意识到和平的重要性。

国际红十字协会创始人亨利.杜南就认为,战争、武装冲突总是会发生、不可避免的,只有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才是各文明国家发展所追求的共同目标。

(二)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既然争端的根源往往是利益的冲突,那么权衡利益就是解决争端的出发点,因此,探究解决争端的方式就变得十分重要。

中国积极参与谈判和争端解决的例子

中国积极参与谈判和争端解决的例子

我国积极参与谈判和争端解决的例子一、引言谈判和争端解决是国际关系中一项重要的活动,涉及国家利益、地区稳定和全球和平。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我国家之一,积极参与谈判和争端解决的例子层出不穷。

本文将探讨我国积极参与谈判和解决争端的例子,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我国的立场,以及个人的见解。

二、我国在南海争端中的积极参与南海是我国、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争夺的地区。

我国一直主张通过谈判解决南海争端,倡导各方共同开发利用南海资源,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

我国还提出了“双轨思路”,即通过直接有关国家协商解决争端,同时通过集体协商、协调等途径解决南海问题,充分体现了我国积极参与南海争端解决的态度。

三、我国在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中的积极作用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国作为朝鲜半岛的近邻和重要利益相关者,一直在朝鲜无核化问题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国提出了“双暂停”倡议,即朝鲜停止核试验和导弹试验,韩美停止大规模军事演习,为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案。

我国还多次举行有关六方会谈,为解决朝核问题展开积极努力,体现了我国在解决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上的积极作用。

四、我国在非洲和平维护中的积极参与非洲是世界上冲突最为严重和复杂的地区之一。

我国一直积极倡导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非洲冲突,并在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参与了数十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向多个非洲国家派遣维和部队、警察和专家,推动并促进了非洲地区的和平稳定。

我国还积极参与埃博拉疫情、索马里海盗等非洲地区问题的应对和解决,为非洲和平维护提供了巨大帮助。

五、个人见解我国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国之一,积极参与谈判和争端解决,是符合国际社会期望的。

我国的积极参与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致力于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促进全球和平与安全。

我国在谈判和争端解决中凸显了其独特的外交智慧和建设性的角色。

我相信我国将继续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更为积极和建设性的角色,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中国的国际交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实践

中国的国际交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实践

中国的国际交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实践国际交往一直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则是中国对待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这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自1954年提出以来,这一准则一直是中国对外交往的基石,对中国的外交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中国的国际交往中,重视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的原则。

中国积极维护领土完整和主权,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领土侵犯。

无论是针对台湾问题,还是南海争议,中国都坚定地捍卫自己的领土权益,同时也争取国际社会对这一原则的理解和支持。

其次,中国一直遵循互不侵犯的原则,主张国与国之间应相互尊重独立和自主权,不进行军事侵略或干涉别国内政。

这一原则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中国与俄罗斯、印度等邻国保持着和平友好的关系,相互尊重彼此的领土完整和内政事务,并通过对话、协商等方式解决分歧。

第三,中国主张互不干涉内政,认为各国政府应根据本国国情和人民意愿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不应进行干涉。

中国在自己的外交政策中强调尊重各国的选择,不干涉别国内政,并坚决反对以武力推行价值观念的做法。

这在中国与非洲、亚洲等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中得到了体现。

中国的援助、合作项目等都是在尊重当地国情和人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的。

其次,中国主张平等互利,在国际交往中强调各国一视同仁,追求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这一原则在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得到了体现。

中国积极推动新一代的全球贸易体系,倡导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国际贸易规则,为各国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最后,中国积极践行和平共处的原则,强调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倡导通过对话、协商等和平手段解决分歧和问题。

中国一直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和平调解者、桥梁建设者的角色。

比如,中国积极参与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推动六方会谈,并在伊朗核问题、南苏丹问题等区域热点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中国的国际交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也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实践。

第十四章 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

第十四章 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
第十四章 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
第一节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国际法 的一项原则
法律争端:可裁判
一、国际争端 政治争端:不可裁判
事实争端
国际争端主要是以国家为当事方的争端,是指涉及国 家重大利益的争端。国际争端不同于涉外民事交往中 的争议,也不同于某种国际形势或事态。
二、国际争端的解决方法 和平方法
非和平方法
1.谈判 谈判是和平解决争端的基本方法。它是指争端当 事方通过外交等途径,直接对话来解决争端。所 以,争端当事方直接谈判最适合国际关系的特点, 使争端的解决达到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谈判的不足之处是当事国能否达成协议,直接受 它们之间国家力量对比和谈判技术的影响。
2.调查 调查是指通过将有关争端的事实问题提交以个人资格的委员组成的
条约》实施的仲裁发展而来的。 (一)仲裁协定 当事方关于仲裁的协定是仲裁效力的法律根据。仲裁协定 有三种:(1)仲裁条约。(2)条约中的仲裁条款。(3) 专案仲裁协定。 (二)仲裁庭 仲裁庭由当事国自己选任的仲裁员组成。仲裁员人数应为 奇数。仲裁庭通常由3名仲裁员组成,也可以由5人组成, 甚至由1人组成。仲裁员应从具有公认的国际法资格的人 士中选出,遇专业性强的特殊案件,仲裁员中应有相关的 专业人员。
和平解决争端的方法,是现代国际法所积极提倡的方法。它指在冲突 方自愿的基础上平等互利地解决争端。
强制的方法之反报
反报是指一国对他国不礼貌、不友好或不 公正但不违法的行为以同样的或类似的行 为作为的回报。 EG:一国对本国公民或侨民在国外收到的不 公平待遇或歧视性待遇进行反报;一国在 贸易、航运、关税等方面在其他国家受到 不公平待遇时的反报;或者一国的外交官 在他国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遭到驱逐而 反报。
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有三种:和平的方法、强制方法、武力或战争的 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我国为什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参考答案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我国为什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参考答案

2023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题C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0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

”理论联系实际,论述我国为什么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参考答案1: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基于我国的国情和国际环境而形成的,也是积极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的必然选择。

首先,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历来主张和平发展。

中国历史上曾经历过战乱,深知战争对国家和人民的伤害,因此珍视和平。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矛盾,努力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其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是我国的首要任务。

和平发展为我国提供了稳定的外部环境和重要的国际合作机遇。

通过和平发展,我国得以集中资源办大事,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同时,和平发展也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提供了保障,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再次,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合作日益重要。

中国始终主张合作共赢,致力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如气候变化、合作抗疫等,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最后,面对当前的复杂国际形势,中国选择坚持和平发展,也是为了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稳定。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广泛的利益诉求。

通过和平发展,我国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促进国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既符合中国国情,也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

中国将继续遵循和平发展的理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发展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答案2: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定性因素有多方面的考量。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概念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概念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概念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是指国际社会通过和平方式来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和冲突的一种原则。

这一原则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和平与安全的共同期望,旨在避免战争和冲突,促进国家间的合作与友好关系。

首先,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强调国际关系中的和平与合作,反对使用武力解决争端。

这一原则体现了联合国宪章所倡导的和平解决争端的理念,强调通过和平谈判、调解、仲裁等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

其次,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强调国际法和国际组织在解决争端中的作用。

国际法作为约束各国行为的法律规范,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法律基础和程序规定。

而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国际法庭等则在和平解决争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帮助各国解决争端。

此外,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还强调了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重要性。

国际争端的解决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包括争端各方、国际组织、中立国家等,需要建立起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氛围,通过协
商谈判解决分歧,达成共识。

总的来说,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是国际社会共同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体现了对和平与合作的追求,强调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避免战争和冲突,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这一原则在国际关系中具有重要意义,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简论中国边界争端解决方法

简论中国边界争端解决方法

简论中国边界争端解决方法
中国边界争端解决方法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外交和谈判:双方可以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对话和谈判,寻求共识和妥协,寻求双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

这样的方式可以避免冲突和战争的发生,为双方关系的改善和稳定奠定基础。

2. 通过国际法和仲裁机构:当双方无法就争端达成一致时,可以寻求国际法和仲裁机构的帮助。

根据国际法的规定,争端当事方可以通过国际法庭、国际仲裁院等国际机构解决争端。

这样的方式可以确保争端的公平和无偏见解决。

3. 通过联合开发和合作:双方可以考虑在争议地区进行联合开发和合作,共同分享资源和利益。

通过合作交流,加深相互了解和互信,为解决争端提供积极的环境和条件。

4. 通过历史和文化对话:争端的解决可能涉及历史和文化等复杂因素。

双方可以通过历史学家、学者和文化交流等途径,进行对话和研究,深入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以推动问题的解决。

5. 通过地区合作和多边机制:在地区合作和多边机制的框架下,双方可以与其他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合作,共同推动和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这样的方式可以扩大解决争端的影响力和可行性。

解决中国边界争端需要双方积极展开对话和合作,并采取有效
的方式和方法来寻求解决方案。

同时,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也是十分重要的,有助于保持和平稳定的局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理论与实践作者:马静静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32期摘要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在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惨痛教训之下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是联合国的宗旨,是伴随国际法发展的最重要的基本原则之一。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贯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历来以和平方式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和历史遗留问题及其现实问题,并尽量采纳国际通行的解决国际争端办法,形成自己的一套解决国际争端理论及政策。

关键词国际争端国际法社会主义国家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1-142-02一、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理论(一)国际争端理论对于国际争端,学者们就想对此进行归纳和解释,以此为基础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所谓国际争端,是指国际法主体之间,主要是国家之间,关于法律上或事实上的主张不一致,或者是政治利益和特定权利上的矛盾对立。

常设国际法庭,即PCIJ认为争端就是“a dispute could be regarded as'a disagreement over a point of law or fact, a conflrict of legal views or of interests between two persons”。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惨痛教训,阻碍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世界各国都意识到和平的重要性。

国际红十字协会创始人亨利.杜南就认为,战争、武装冲突总是会发生、不可避免的,只有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才是各文明国家发展所追求的共同目标。

(二)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既然争端的根源往往是利益的冲突,那么权衡利益就是解决争端的出发点,因此,探究解决争端的方式就变得十分重要。

现在国际社会普遍通行的做法主要是外交方法和法律方法,综合来看有以下几点:1.谈判意指发生争端的当事方之间本着真诚解决问题的态度,以共同利益或互补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谈话解决方法。

谈判的主体要求必须是国际法上的主体,主要指主权国家或其他国际法所承认的主体,如国际组织、民族自决主体等。

2.协商意指发生争端的当事方代表或特别协商机构集聚一起,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对问题表达各方意见和立场,从而及时找到解决途径的一种解决争端的方法。

代表主体要求同谈判相同。

3.斡旋与调停斡旋是争端当事国以外的第三方提供协助促成当事国协商谈判解决争端,第三国本身不参加谈判也不提出解决争端的方案。

调停是第三方以调停人的身份就争端的解决提出方案,并直接或主持谈判,以协助解决争端。

然而,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实践中,斡旋与调停一般都没有被明确的加以区别对待,他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4.调查与和解调查是指在涉及事实性问题争端中,有关当事方将有关事实真相的调查交由第三方进行,以解决争端。

和解又称调解,争端当事国协议将争端提交一个常设或临时的委员会,该委员会对争端进行调查和评价,以促成争端解决。

5.提交仲裁仲裁实质上是一种准司法解决方法,也是用法律解决争端的方法之一。

只要双方签订合同中含有仲裁条款或订有单独的仲裁协议,就可以将争端提交仲裁。

而仲裁相比司法解决的优点就是当事方具有更大的主动性、灵活性,可以自主选择仲裁员和仲裁庭,可以选择适用的法律,节省时间效率高。

6.司法解决当事方在谈判或协商、斡旋或调解、和解或调查无果的情况下可以诉诸国际司法机构,即国际法院、常设国际法院等。

其只能依据《国际法院规约》等国际法来解决争端,相比仲裁灵活性要差很多。

而且国际法院管辖权的行使也受限,只有当事国自愿选择或是根据《国际法院规约》第36条之规定由国际法院管辖外,国际法院不可主动行使管辖权。

二、中国解决国际争端理论的形成自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发展稳步走向世界化,全球化趋势使得中国法治发展向世界法律进程看齐。

尤其在解决与其他国家间利益冲突时,更是依照国际普遍做法,依据中国国情变通而行。

可以说,国际法近年来的变化对中国法律的进步和发展有一定的作用,影响中国和平解决与其他国家间的冲突问题,推动本国解决争端理论的形成。

入世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有了突飞猛进的势头,即使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棘手的经济争端,如中美之间贸易大战,中韩之间大蒜之战,前段时间的轮胎特保案等等,每次争端的结果都给予中国不少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完善贸易体制,制定贸易方面的法规,加入贸易方面的公约或条约,都起到了推动的重要作用。

而哥本哈根会议更彰显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决断作用。

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演讲,宣示了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呼吁各方凝聚共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进程;在会场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温家宝总理迎难而上,积极行动,以最大的政治意愿和耐心,在与会各方中穿梭斡旋,沟通协调,尤其在会议面临可能无果而终的关键时刻,亲自出面与有关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最终推动了《哥本哈根协议》的达成。

历史将铭记,中国政府为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此看出,中国严格遵守国际法的规定,在一切国际活动中表明立场,表现出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积极为国际社会发展出谋划策,积极贡献的作用。

遵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据理力争,果断决策成为中国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新理念。

国际法发展的影响之下,我国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原则和立场,主要有:我国主张“对话”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正确途径;我国主张加强联合国在预防冲突方面的作用;我国主张解决国际争端不得使用武力;我国主张联合国维和行动不能代替政治解决国际争端。

中国还采用政治方法解决国际争端,主要有谈判和协商,斡旋和调停等方法。

谈判是解决国际争端比较好的方法之一。

比如我国政府和英国政府通过谈判解决香港问题,更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一个新的范例。

中英两国政府签订的联合声明公布后,许多国家和政府纷纷发表声明称赞谈判的成功,并普遍认为这个事例是和平解决争端的一个新经验,值得推广。

香港问题的解决,雄辩地说明了谈判的有效性,说明了只要有关国家以大局为重,抱着真诚的态度,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慎重的谈判,不管问题多复杂,争端延续的时间多长,都可以得到解决。

中国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得到了其他国家学者的关注。

Disputingpartiesin Chinatodaymayfreelychoosetosolvetheirinternationalcommercialdisputesinaregular arbitration or to choose the practice of arbitration combined with conciliation.....to the changing business circumstances in a very often volatile Chinese market......。

中国处理国际争端取得成绩也为其他国家所借鉴。

Although United States federal courts and litigants have not yet fully embraced mediation… similar to mediation in China......。

这一切都将说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在中国不仅是理论,更有实践,并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模式。

三、中国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政策中国在形成解决国际争端理论的同时,还提出相应政策,以完善理论。

(一)“一国两制”的践行,解决台湾问题在国际法发展的影响下,中国和平收复香港和澳门,并成功践行了“一国两制”。

可以说是邓小平同志成功运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来解决中国内政问题,形成中国自己的一套特色解决国际争端的理论政策,成为一种新的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和途径。

同时,“一国两制”是对国际社会长期以来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探索的巨大贡献,这一新的方法出台后得到各国政治家的欣赏,也必将在日后的国际争端处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正是由于在香港、澳门的成功践行,“一国两制”从理论到实践为各方接受,对解决台湾问题适合使用。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使有部分台独分子造谣生事,还是无法改变归属的事实,台湾重回祖国怀抱是中国统一大业的终极目标。

将“一国两制”适用于台湾,是中国未来将行之策,这对和平解决中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都将是双赢政策。

(二)和平解决中国与邻国划界争端以中日东海划界为例,根据当代国际法,中国需要遵守以下六个原则:(1)公平原则,任何其他划界原则和方法,只有符合公平原则才能适用;(2)自然延伸原则,这是东海大陆架扩展到冲绳海槽的法律依据;(3)等距离中间线不是一项强制性的法律规则,不适用于东海大陆架划界;(4)成比例原则是东海大陆架划界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应当拥有同自己的海岸线成适当比例的大陆架区域;(5)冲绳海槽是中国大陆架与日本岛架的天然分界线;(6)男女列岛和鸟岛不应被用来作为测算东海大陆架疆界线的基点。

按照上述原则,日本东海划界的主张根本无法得到任何国际法原则的支持。

所以,中国严格遵守国际法中关于划界方式的规定,并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谈判协商来解决中日划界问题,这是对国际法规定的国家权利的享有和义务的承担,总体而言是对国际法的践行,更是中国政策的体现。

四、结语国际法一直变化发展着,它的进步和变化不断影响和制约中国的发展,从中国入世到进出口贸易的蓬勃形势,从贸易战争到中国积极应对,每一次的国际争端,中国都力求和平解决,谋求共同进步。

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8年的奥运更是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哥本哈根会议中国的定局作用更展现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举足轻重的角色。

所以可以这样说,中国也影响着国际法的发展,中国在国际法的发展中不只是参与者,也是决策者。

虽然在中国,国际法的教育与研究还不被推崇,但也日渐受到重视,国际法领域的学者们逐步深入研究,相信中国在国际法未来的发展中更胜一筹。

参考文献:[1]TIMHILLIER.PRINCIPALOFPUBLICINTERNATIONALLAW(SECONDEDITION).杨泽伟编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30.[2]/international/txt/2009-12/25/content_19131245.htm.[3]OzrenBakovic.GLOBALDEVELOPMENTS:CombiningArbitrationwithConciliationTheUniq ueChineseExperienceCroatianArbitration .Yearbook1999,6 Croat. Arbit. Yearb. 109.[4]CHAD P. BOWN.U.S.--China Trade Conflicts and the Future of the WTO.The Fletcher Forum of World Affairs Journal.33 Fletcher F. World Aff. 27.[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刘力扬.在联大六委关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发言.中国国际法年刊.北京:法律出版社.1989.[7]倪学伟.一国两制: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模式.云南法学.1998(2).[8]夏杰,姚丽伟.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法治与社会.200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