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人物形象鉴赏教学设计
小说鉴赏之人物形象赏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主小说鉴赏之人物赏析题一、教材分析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对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典型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可见,在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中,人物是最重要的。
因此,深入分析并把握好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深入理解小说主旨的前提。
小说的中心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刻画人物的方法是小说阅读考查的重要内容。
人物形象是命题者最青睐的内容,其命题角度大致有四个方面:赏析人物形象;塑造形象方法;分析形象作用;领悟小说主题。
二、学生分析1、高三学生在经历了两年的学习生活之后,这时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空前高涨,学习能力相应提高。
高三教师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必须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讲究学用结合,不仅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
2、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有些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也随之下降,基本上处于"被学习"状态。
三、教学目标一、明确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地位二、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三、熟悉高考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左右1、在备课的时候,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查找网络有效资源,包括视频、图片、音乐等,给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2、下载学习思维导图软件。
这是在此次研修中学习到的软件,它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勇于接受新的事物,逐渐熟悉并运用到教学环节中去。
3、完善对教学课件的制作。
摆脱过去只体现教学内容的死板模式,将“美”“精”“实用”充分结合,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应该多多利用信息技术,理论同实践内容更好的结合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概括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教案)-文学类阅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04.2概括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教学目标掌握小说人物形象的类型特点教学重点难点正确分析并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教学过程一题点必备知识1.人物形象构成2.熟记人物形象术语(1)性格类正面:善解人意、富有爱心、温柔沉静、心灵手巧、通情达理、纯真质朴、聪明伶俐、天真可爱、富有活力、朝气蓬勃、懂事能干、自尊自爱、沉稳果断、开朗自信、真诚善良、友好谦恭、宽容忍让、勤劳朴实、慈爱宽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彬彬有礼、不拘小节、睿智大气、聪慧通达、幽默风趣、善于变通、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乐于挑战、永不服输、精明强干、大智若愚、足智多谋、沉着冷静、目光敏锐等。
反面:胆小怯懦、妥协退让、敏感自闭、故步自封、妄自菲薄、冷漠自私、粗鲁莽撞、粗俗不雅、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孤傲自负、刚愎自用、奸诈多疑、老气横秋、消极悲观、圆滑世故、尖酸刻薄、唯利是图等。
(2)品质类正面: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仁义守信、乐善好施、虚怀若谷、胸有大志、志存高远、心胸宽广、宽宏大量、豁达大度、坦荡无私、德艺双馨、诚实守信、知恩图报、宠辱不惊、言而有信、表里如一、不耻下问、与世无争、不慕权贵、知错就改等。
反面:爱慕虚荣、追名逐利、鼠肚鸡肠、投机取巧等。
①拼搏类正面: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积极乐观、身残志坚、自食其力、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勤勉刻苦、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等。
反面:贪图享乐、自暴自弃、拈轻怕重等。
②奉献类正面:无私奉献、自我牺牲、任劳任怨、不事张扬、默默奉献、毫无所求、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废寝忘食等。
反面:斤斤计较、自私自利等。
③职责类正面: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勇于担当、爱岗敬业、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勇于探索、锐意进取、敢于创新、以身殉职、奉公守法、铁面无私、赏罚分明、严于律己等。
反面: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畏首畏尾、贪生怕死等。
④大爱类正面:热爱集体、家国情怀、关注民生、忧国忧民、精忠报国、壮志凌云、民族气节、舍生取义、浩然正气、无私无畏、深明大义、见识高远、顾大体识大局、舍生取义、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大义灭亲、疾恶如仇、扶危济困、刚正不阿、远见卓识等。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教学实录(1课时5页)

文学类文本阅读——人物形象分析授课班级:902班授课老师:翁秀荣【学习目标】一、掌握中考记叙文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二、熟悉中考记叙文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思路。
【教学重难点】如何理解、分析中考记叙文人物形象。
【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猜猜他是谁?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想跟大家做一个游戏:猜猜他是谁?(1)他在大街上走着。
(2)身穿黑衣服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3)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
(4)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突然一阵警笛声使他身子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师:请同学来说说他是谁?你是从哪一点猜出来的?生:他是一名小偷。
我是从第4点的“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突然一阵警笛声使他身子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中看出来的。
师:非常好,那也就是说某某同学能猜出这个人物的身份,得益于句子中对这个人物的什么描写?生:神态和动作描写。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讲的内容:文学类文本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
板书——人物形象分析二、新课讲解。
(一)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师:那如何分析人物形象,今天老师教给大家四个方法,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四步分析法:第一步,品析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
第二步,分析情节发展,概括人物性格。
第三步,赏析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第四步,把握关键词语,彰显人物性格。
(二)分析突破方法1、第一步,品析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
师:我们先来分析第一步品析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
凡是文中涉及的人物描写方法都要考虑到,重点是分析主要的描写方法。
大家一起回忆描写方法有几种?生: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师:对,这些描写一般用于对人物的正面描写,而文章中的正面描写常用于主要人物。
例1:“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人教版高三选修)共3篇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人教版高三选修)共3篇《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人教版高三选修)1《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人教版高三选修)引言:注重人物塑造是小说的基本特点之一,小说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人类本质的复杂性和高深性,是小说魅力的重要来源之一。
人教版高三选修课程《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案,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剖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探索人物塑造的精髓。
一、教材内容本课程主要涉及以下重点内容:1.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构建:人物性格、形象特征、社会背景、形象隐喻等。
2.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与评价:通过写作手法、情节安排、语言表达等方面,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剖析。
3.小说中著名人物形象的分析:如余秋雨的《七堂课》中的阿Q形象、鲁迅的《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形象等。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小说人物塑造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小说中人物形象构建的常用手法。
2.熟悉小说人物形象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和技巧。
3.深入剖析重要小说人物形象,了解其人物性格、社会背景等因素,探究其内在的形象隐喻。
4.提高学生文学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授课:针对各章节的内容,通过幻灯片、图表等形式进行系统讲解和示范。
2.讲授与讨论相结合:针对某些难点,充分利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解读课外读物:通过引导和指导,让学生阅读与本课程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例如余秋雨的《七堂课》等。
4.个人写作:通过作文的形式,让学生对某些重要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剖析并作出评价。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利用幻灯片和图表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提供经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作为案例讲解。
2.授课环节本节课我们将重点讲解人物形象构建的基本手法:性格、形象特征、社会背景、形象隐喻等,并通过图表等形式进行示范和讲解。
3.讨论和解读环节在此环节,我们将针对某些难点进行讨论和解读,例如某些经典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微妙变化、作者为何选择某种手法来表现某个人物形象等。
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教学比武教学设计)12页

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教学目标:①掌握人物形象分析的几种常用角度及积累常见的概括人物形象的词语;②辨别人物性格分析题目与人物形象分析题目的不同重、难点:掌握人物形象分析的几种角度并规范答题;可以完整准确地概括人物形象知识要点: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分析人物时还要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理解。
第四、通过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立双方的矛盾冲突,来分析人物性格。
第五、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在回答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态度。
然后结合小说情节、人物描写来分析观点。
【课堂练习】四八二十四李世民商丘的牛肉烩面真好吃。
我这样说,伙伴们这样说,就连我们的领导也这样说。
我们的领导叫三元,说是领导,其实就是我们这个工程队临时带工的,说是工程队,其实连领导都算上,我们才八个人,而且,还是大工程队临时派来的小工程队。
工地在商丘归德路附近的一个小巷里,工程也很小,安装一栋家属楼的上水和排水,每天,我们早上从大工地来到小工地,到了晚上再回去,领导说,大概,要半个月的时间。
虽然只有八个人,中午,还是要吃饭的,我们八个人里面,没有人会做饭,就算是有人会做饭,大家总不能背口锅吧,所以,吃饭成了大问题。
我这样想,伙伴们这样想,我们的领导三元可能也这样想吧。
头一天中午,我们已经干了半天的活,肚子都“咕咕”地直叫唤,大家撂下手中的家伙,把领导三元围了起来,三元挠了挠头皮,咬了咬牙齿,然后涨红了脸说:“我们去吃牛肉烩面。
”三元的话,像给我们注射了一针兴奋剂,大家跟在三元的后面,把三元当成了真正的领导,三元还很煽情地补充说:“商丘的牛肉烩面!”牛肉烩面馆就在小巷的拐弯处,生意红火,到了里面,浓浓的香味和暖烘烘的热气飘散过来。
高考语文阅读复习之【小说阅读1.鉴赏人物形象】教学案

高考语文阅读复习之【小说阅读1.鉴赏人物形象】教学案一.鉴赏人物形象小说的三个特点是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描写具体的环境。
高考命题人设题问题离不开小说“三要素”,考生需要知道的是,环境、情节常常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塑造人物形象又是为了表达主题的。
(一)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可能涉及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等方面。
常见提问方式:(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的形象,或×××是一个怎样的人物?(2)×××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或×××具有哪些性格特点?(3)小说中哪一个是主要人物?哪一个是次要人物?4)小说中的次要人物和主要人物是什么关系,对塑造主要人物有什么作用?(二)怎样分析人物形象1、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行为、语言和心理状态,再现人物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应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在一波三折的情节中展现了人物由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的变化过程。
2、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所以,要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等,从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辨析人物描写的方法,除了外貌(肖像、神态、服饰)描写、动作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直接描写外,还要注意其他人或景的烘托。
《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外貌描写非常传神;《项链》开头路瓦栽夫人的心理描写十分逼真;《药》中华老栓买药时,黑衣人的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6 小说(赏析艺术技巧)(教案)

赏析艺术技巧[导语]小说以综合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任务,并以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为最高目标。
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可以采用叙述语言,也可以采用对话语言,还可以采用心理描写等手法。
小说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表现手法更是灵活多变,它可以包罗其他艺术体裁的所有写法,有散文式的背景描绘,有特写般的人物刻画,有戏剧般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有诗一般的意境。
从这一点上来讲,小说的艺术技巧更为广泛。
若从考试的角度看,它与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没有区别。
单就小说而言,它作为一种叙事文体,其艺术技巧更突出叙事艺术、描写艺术和语言艺术三大方面。
前一种艺术在突破一、二都已涉及。
这次任务重点放在后两种艺术上,要能准确判断艺术技巧,说出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一、环境描写艺术1.社会环境描写艺术社会环境描写既包含了一般的手法特点,又有自己独特的手法、角度,表现在:(1)点面结合。
“面”指整体;“点”指个别情景,一般是场景中较突出的人或物。
点面结合,即社会场景的描写既要注意整体,又要突出重点。
(2)对比映衬。
通过场景内不同人、物的对比,或同一人、物的前后对比,突出相关内容。
(3)简笔勾勒或精笔细描。
对人物活动的背景或者人物本身,用简明或精细的笔墨突出相关内容。
理解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我和我的妻子走进客厅里。
那儿弥漫着霉气和潮气。
房间已经有整整一个世纪不见亮光,等到我们点上烛火,照亮四壁,就有几百万只大老鼠和小耗子往四下里逃窜。
我们关上身后的房门,可是房间里仍然有风,吹拂墙角上堆着的一叠叠纸张。
亮光落在那些纸上,我们就看见了古老的信纸和中世纪的画片。
墙壁由于年陈日久而变成绿色,上面挂着我家祖先的肖像。
我们的脚步声响遍整个房子。
我咳嗽一声,就有回声来接应我,这类回声从前也接应过我家祖先发出的响声呢……(节选自契诃夫《不平的镜子》)1.客厅的环境描写运用了怎样的手法?写出了客厅什么样的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手法:运用了白描和夸张的手法来描写客厅环境。
“小说阅读——分析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小说阅读——分析人物形象”教学设计广州市协和中学粟嘉【教学设想】小说是高考现代文阅读选考题之一,而小说鉴赏的着眼点正是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可以说是小说必考的考点之一,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历年来也是高考小说阅读命题的热点。
高考考纲对于人物形象有着明确的要求: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根据考纲的要求,就小说人物形象的考点,准备从人物形象的把握、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探究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意图几个部分进行教学。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小说人物形象的把握,让学生掌握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能够准确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结合文本分析,规范答题。
【学情分析】在高一、高二阶段通过必修和选修教材的学习,学生对于小说的基本知识已经有所了解,基本能明确小说三要素和主题的关系。
但在高三的综合测试中,学生对于小说人物形象特点把握得不够准确,主要是不知道如何准确概括人物形象特点,不知道在文本的什么地方去寻找答案,并且在答题中思路比较混乱,不知道如何规范答题。
【教学目标】1、掌握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准确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
2、规范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题的答题思路。
3、提升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紧扣主题,准确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复习《备考指南》P203 内容提要、P206 复习指引,梳理小说的考点,思考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根据已复习的小说鉴赏基本知识,完成学案上文本研读1-3。
二、导入小说的基本特征是叙事写人,以塑造人物形象观照人生世相。
因此小说鉴赏的着眼点要摆在人物形象上,要看作品塑造了怎样的人物,用什么方法塑造的,人物有着怎样的个性,蕴含着哪些值得人们深思的有价值的东西。
而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就历年来都是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
附:近年高考考题中人物形象分析题的命题方式【2008广东卷】《河的第三岸》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
小说人物形象鉴赏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人物形象の题型及设问方式;
2、学会准确、全面概括,分析,赏析小说人物形象;
3、运用所学知识,高效、规范答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准确、全面概括,分析,赏析小说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2017年高考考纲切入。
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の。
以小说主要人物の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の真善美和假丑恶。
小说中所描绘の人物形象,是作品内容の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の主要构成部分。
因为小说の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の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の主题の。
所以对小说人物形象の理解与分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の热点。
(二)有关“人物”の常考题型:
1.简要概括、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2.赏析塑造人物の具体方法;
3.分析人物在小说中の作用;
4.探究人物所体现の时代精神、社会价值。
(三)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1.准确概括人物形象:
人物の言行举止(塑造人物の方法)
他人(或作者)对人物の评价(褒贬)
环境の渲染烘托
情节の展开
联系主题......
人物形象の概括,都有较固定の术语。
如正面人物常用以下词语概括:正直、公正、勤劳、勤奋、善良、仁慈、宽容、大度、聪明、机智、专一、坚定、坚强、勇敢、忠贞、忠诚、真诚、诚实、谦虚、清高、节俭、简朴、廉洁、博学、能干、深谋远虑、乐于助人、严于律己、正直无私、义无反顾、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冰清玉洁、克己奉公、忍辱负重、表里如一、贫贱不移等。
反面人物则换成相应の反义词语。
2.全面概括人物形象
整体与局部,共性与个性,平面与立体,单一与多样,静止与变化,主要与次要
3.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
分点作答,文本分析
①个性特征1(+举出实例);
②个性特征2(+举出实例);
3(+举出实例)……
(四)塑造人物の具体方法
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他人の评价;衬托、对比;环境烘托;情节推动
各种描写手法の作用:
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の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の发展。
②描摹人物の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⑶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
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⑷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5)侧面描写:衬托、对比突出主要人物
(五)分析人物形象の作用
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
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
②贯穿全文の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の“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の作用,增加小说の真实性;
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
④推动情节发展。
(六)课堂结语
仔细审题、全面思考、言必有据、规范答题
(七)课后作业
1.完成《小说人物形象专题练习》;
2.预习小说专题之故事情节。